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时间:2022-07-27 04:57:00

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全市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发挥金融业支持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是构建民主法制、诚信正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推动金融业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之间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大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增强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会给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一个区域的金融生态状况不仅影响该区域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该区域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将为区域金融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和金融业有序、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金融与经济之间形成互助互利关系,增强一个经济区域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产生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大小和新增不良贷款的比例,关系到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并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因此,做大做强金融产业,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的金融环境,必须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

二、全面推进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金融机构、企业广泛参与,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优化和改善投融资环境,提升对资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全市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从20*年开始,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全市信用状况和投融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金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形成以“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为主要特征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全市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协调。

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金融创新能力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推新。

金融债权得到有效保护,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制环境明显改善,金融安全得到保障。

金融机构贷款投放与经济发展需求基本协调,实现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通和流动。

“诚信铜川”建设效果明显,社会诚信程度高,征信体系健全。

企业遵规守信,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吸引和消化资金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市场中介组织得到规范,市场化服务体系得到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平稳有序的竞争局面基本形成。

担保体系建设基本完善,银行与担保机构、企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动员,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市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方式。采取设点咨询、印发宣传资料、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新闻单位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正确把握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增强信用意识和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共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诚信典型,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推进“诚信铜川”建设,营造一个全社会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经济是金融的生成之源和吸纳之所,经济发展直接影响金融发展与稳定。当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规模;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融资渠道不畅,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等。这些问题不但降低了本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抓住机遇,以营造金融生态环境为契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金融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优势项目吸引资金流入,产生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推动铜川市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使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我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扩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3、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全面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人民银行要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网络和技术优势,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逐步扩大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保证信息采集的顺利进行,尽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础信用信息网络,并为社会提供更全更优的信用服务产品。

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资信评级工作,引进资质较高的评级机构开展资信评级,主动提供信息服务和风险提示,有效解决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对社会公开、各行业之间互不认可的问题。

4、加大案件执行力度,构建完善有效的法制环境。

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法律支持制度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还存在通过诉讼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效果不佳、以银行为债权人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执结率偏低、执行时间过长等问题,各级司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涉及金融机构的案件,要及时受理、及时审理、及时执行,提高金融案件执结率,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依法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法人曝光,有效维护金融债权;严厉打击、取缔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有序的金融秩序;严厉打击制贩假币、洗钱等金融违法行为。

5、完善市场体系,构建公平的中介市场环境。

规范发展中介服务市场。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引导和鼓励会计、审计、律师等各类事务所以及动产、不动产和企业价值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积极引进资质等级较高的中介服务机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行中介服务从业标准,加强资格审查,对中介服务市场要进行整顿规范,坚决打击虚假中介行为,建立对涉及金融活动中介机构的业务监测体系,规范中介评估市场。

大力支持担保公司做大做强,提高担保能力。市级各有关部门要逐步规范现有担保公司,鼓励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股或成立担保公司,逐步形成全市中小企业担保网络体系,推动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建立相互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对称的合作机制,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各市级有关部门和保险业金融机构要重视并发挥保险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我市保险业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和建设“平安铜川”等工作,不断扩大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大力推进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和“三农保险”的发展。

6、加强银行业自身建设,构建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

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银行业机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控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增强抗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

加快银行业自律建设。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建立行业自律公约和监督机制,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和整体协调运作,努力维护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现全市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7、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实现由单一的贷款支持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票据、承兑、贴现、结算、等多种金融服务。要找准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点,积极主动地做好信贷营销,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有效增加信贷投入,围绕“5523”工程发展思路,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集中信贷资金,着力打造煤、电、铝、水泥、陶瓷联产联营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支持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快速发展,为建设以现代建材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继续加大“三农”经济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县域工业化进程,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个人信贷业务宣传推介活动,切实做好农户小额信贷、扶贫贷款和助学贷款工作;要加强与担保基金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微型企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建立健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业已建立的各种协调机制,建立定期的例会制度、汇报通报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要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进一步健全相关协调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全市金融安全,促进铜川金融业稳健运行,切实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一)建立金融债权维护协调机制。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公检法、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参与的金融债权维护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是:加强信息沟通,积极组织开展在打击逃废债、反洗钱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制定对恶意逃废债企业、个人高消费行为的限制措施,指导和监督金融机构提高安全防范技能,预防和打击侵害金融业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金融秩序;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财产转移行为,有效维护金融债权。

(二)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协调机制。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召开重点项目融资推荐会、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会、银企洽谈会等形式,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三)建立金融系统上下联动协调机制。各金融机构要通过建立业务问责制、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等,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要及时向地方政府和上级行(社)反映、汇报当地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为上级行(社)信贷授权和发放贷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要加强对所属各分支机构的指导,实现上下联动,形成内部合力。

(四)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正向激励和责任约束机制。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要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范围,不定期地对本辖区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对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地区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并制定具体鼓励措施。对金融生态状况较差的地区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破坏金融生态环境的单位、部门和责任人要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保障

为保证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的前提下,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共同努力,构建完整的工作链条,确保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见实效、出成果。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联系金融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行行长、银监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行,承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例会,总结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各级政府要把当地资金吸引力是否增强、信用环境是否得到真正改善作为衡量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标准。各金融机构要定期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报送“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监测表”和其他相关材料,由办公室汇总后在领导小组例会上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