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社会和谐若干意见

时间:2022-11-04 03:15:00

促进社会和谐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就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为总抓手,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乡生活品质为着力点,以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大力实施“八大工程”,确保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2、工作目标。到2012年,基本建成“六大体系”。

——均衡发展的教育文化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优质教育普及化、均衡化,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到2012年,高水平普及15年教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健全,教育综合实力、文化综合竞争力和公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城乡统筹的创业就业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城镇带动农村,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体系,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到2012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22万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收入分配政策不断完善,中等收入者群体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农户加快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到2012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城乡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和体育健身需求。到2012年,卫生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能力明显提高,全市人群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供应体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水平。到2012年,基本满足城市低保标准三倍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的需求,基本满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需求,基本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全覆盖,基本改善老居住区的生活环境,基本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农村低保困难群众等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法治建设,深化平安创建,创新管理体制,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到2012年,民主政治和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安全体系日趋完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状况更加良好,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局面更加巩固。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始终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协调好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关系,特别要更多地关注并改善广大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三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制定目标,排出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实现改善民生的力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四是坚持党政主导,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重点

重点实施“八大工程”。

(一)创业就业工程

4、鼓励自主创业。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845”工程,建立创业引导资金,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政策,加强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开发和推介创业项目,大力发展个体工商业、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家庭工业,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5、促进充分就业。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实施统筹城乡的积极就业政策,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确保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着力解决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到基层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6、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网络,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就近、便捷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到2012年,累计培训45万人次。

(二)百姓增收工程

7、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实施“1381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切实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发展。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等农业综合补贴政策,进一步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增加农民集体收益分配和股份分红收入。

8、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加强劳动定额和工时等劳动标准管理,推动落实艰苦岗位津贴制度,确保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增长相协调。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金、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确保职工工资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9、提高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和价格动态补贴响应机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通过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等帮扶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众的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

(三)社会保障工程

10、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到2012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以上,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100%。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快实施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实施范围,提高奖励扶助标准。

11、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完善城乡贫困人口和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和应退尽退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办法,对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生活困难残疾人等,做好住房、医疗、就学等救助工作。完善失业救助和工伤救助制度。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和无人监管的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制度。

12、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施廉租房制度,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切实缓解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到2012年,累计新开工经济适用房75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保障廉租住房家庭3000户以上,建设人才公寓和农民工公寓分别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10万人,新增中低收入家庭公积金贷款2万户。

13、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老年事业和服务产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发展养老产业,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保障公办福利机构满足五保“三无”对象、困难老人供养和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管)所需。加快发展儿童福利、残疾人和慈善事业,推动社会福利事业逐步从救助型、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四)教育提升工程

14、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改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到2012年,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均达省三级以上标准,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7%以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9%;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优质高中教育招生比例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

15、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实施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助学奖学、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培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建设、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五大工程”,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教育,加快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办好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培训。到2012年,确保每年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总量达到40万人次。

16、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支持**师范学院扩大非师范类专业招生比例,加快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体系。支持**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体系和主干专业,创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

17、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日常公用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标准。认真落实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加强特殊教育,实行“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免费12年教育。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步提高办园补助标准。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多渠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和教师培训“领雁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待遇。

(五)全民健康工程

18、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执法和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报告等体系。切实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9、健全医疗服务网络。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到2012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到全覆盖。加快“名院、名医、名科”建设,提升特色专科医疗水平。完善大中型医院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口帮扶和双向转诊制度,切实提高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覆盖率。加强农村、社区医护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加强医疗保障。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到2012年,全市总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建立城镇职工门诊医疗统筹制度,提高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广力度,逐步实现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均筹资按每年20%以上的比例递增,巩固参合率,逐步提高受益率。实行两年一次的城乡居民免费体检。

21、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乡镇),到2012年,全部乡镇达到创建标准,力争成为食品安全示范市。深化“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到2012年,连锁超市村级便利店食品配送率达到100%,农村放心店多种形式的食品配送面达到100%。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不断提升公共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坚决打击制假售劣行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22、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不断提高群众健康素质。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争取到2012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8%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100%,并向自然村延伸。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新建居民住宅区按国家规定配套建设体育设施。

(六)文化繁荣工程

2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建省级、全国文化先进县区。深化乡镇“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建设。到2012年,乡镇都建有符合省定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村村建有文体活动室。现有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企事业单位内部文化设施向社会有序开放。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

24、加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形成一批文艺精品。力争到2012年选拔培养各艺术门类文化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100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10部(项)。

25、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办好中国·国际湖笔文化节和南太湖音乐舞蹈节及县区重大文化活动,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组织以“欢乐**”为品牌的“文化服务基层行”和“文明和谐种文化”两大系列活动。深入推进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大工程,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文化活动圈”,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

26、强化媒体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媒体的公共信息和文化服务作用,积极开办为农、少儿和生活服务热线等节目。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继续实施“彩虹行动”,向低保困难家庭送电视机。加强电视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开拓新型传播载体和业务。通过三年努力,全市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广播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开播无线移动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节目。

(七)环境优化工程

27、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以太湖流域为重点的水污染治理,做好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城乡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创建生态县、乡镇和村,认真落实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做好土壤、矿山、河道等生态修复保护工作。到2012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2%以上,县级以上规范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86%,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大于310天/年。建设生态公益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

28、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推进“四环四横四纵”城市框架工程建设,启动生态景观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步行街区建设和衣裳街、小西街保护性改造工程,加快背街小巷的整治。到2012年,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基本完成中心城区16个老居住区改造任务,完成环城河及市河环境整治,基本完成对市区主次干道的一轮综合整治,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全面加快县区首位镇、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支持德清、安吉参与杭州都市圈基础设施联建共享。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提升城乡公交的管理服务水平。

2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百千工程”为龙头,推进农村公路、城乡公交、电力、供水、邮政、信息、电信、广电“八大网络”建设。到2012年,创建200个以上农村新社区,完成所有小城镇(乡集镇)和行政村的环境整治提升任务;累计完成河道清淤3650公里,全面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建成通村联网公路2150公里、电气化乡镇60个、电气化村650个。

(八)平安创建工程

30、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重视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改善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到2012年,实现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31、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建设,深化普法教育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发展基层民主,切实维护群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积极推广“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情沟通会”等形式,完善市长热线电话制度,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协调仲裁法》,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种犯罪,加强对涉及民生的民事行政案件审判和法律监督。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积极实施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司法执行力度。

32、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工作制度,形成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和包案等制度,推广办信“绿色通道”,建立市、县(区)两级信访电子网站,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健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

3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加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综治中心、安监中心和平安协会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探索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综治网络、调解网络向村居、社区、企业延伸。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建设,深化“平安细胞”、“无邪教社区(村)”和“无毒社区(村)”创建等活动,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控。加快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整治力度,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34、加强公共安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体系,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和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完善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全社会对气象、地震、地质、生物等灾害的防御能力。

三、保障措施

35、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全面加强领导。坚持每年制定民生工作的年度实施意见,明确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的部署、协调和落实。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

36、加大财力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民生领域建设投融资和运营机制,鼓励单位、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多主体建设的社会氛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各地要确保新增财力的2/3以上用于解决民生问题,重点向“三农”、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完善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7、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决策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建立民意收集快速反映系统,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在参与决策、评估落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服务机制,在街道和乡镇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办事。健全协作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健全考核机制,加大民生指标考核力度,建立民生指标评价体系,增强群众感知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健全长效机制,突出重点,长期坚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38、提高服务水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提高处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真正成为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主体。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杜绝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大力倡导为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真正把全面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