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行业十二五工作打算

时间:2022-08-08 10:32:00

粮食行业十二五工作打算

促进粮食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的重要时期,十二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粮食平安中长期规划纲要》加强对“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工作的指导,确定全市粮食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市粮食局依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要求,系统回顾全市“十一五”期间粮食工作,结合我市粮食流通实际,特编制市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市粮食行业“十一五”末期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十一五”末期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现状

终年粮食收获面积450万亩,市是省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156万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列第13位,人均粮食产量416公斤,人均消费粮食405公斤。终年粮食收购约22万吨,粮食商品率14%2009年,全市粮食购进22.25万吨,销售23.21万吨,年末库存粮食19.39万吨。市酿酒及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比重偏大,已由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平衡向需要市外调入平衡市内消费过渡。

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近年来。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已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市粮食供需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应平安将面临挑战。

(二)存在主要问题

但随着乡村化进程加快、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进城务工致耕地撂荒、退耕还林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大、耕地粮田退化等因素的影响,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呈现“三个减少一个增加”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市现有耕地220余万亩。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二是粮食产量逐年减少。市农业基础设施单薄、水资源紧缺,靠天吃饭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和种植业的影响,粮食产量正逐年减少。三是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国家粮食购销网点减少,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办证户数仅占全社会办证户数的4%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四是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自然人口的增加和转化用粮的增加,使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产需缺口呈加大态势。

市市级粮食储藏2万吨,2粮食贮藏体系单薄。一是地方粮食应急贮藏规模小。目前。县级粮食储藏0.9万吨,与国家政策和市政府粮食应急预案要求存在差异。二是粮食收储设施分散、规模小。市有普及各乡镇的粮食收购网点140余个,但主要是老式平房仓,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物流的需要。三是仓储基础设施老化,配置差。目前全市总仓容50.5万吨,其中1998年以前修建的仓容34万吨,占总仓容的67.3%。一些乡镇粮管所(点)储粮基础设施老化,局部储粮库点,包括粮食贮藏企业的仓房维修改造滞后,设施设备缺乏、不配套。

产品市场份额低,3粮油加工体系建设滞后。一是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不强,辐射范围小。市创立了12个优特粮油品牌,拥有5个国家无公害产品,但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省内外大、中乡村难觅踪影。二是粮油加工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低,粮油精、深加工力度、广度不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三是粮油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尚未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模式落后,加之科研人才少,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粮油产业化经营规模小,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原料来源“第一车间”粮油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优质、专用、绿色粮油生产基地规模小。五是粮食专业合作组织结构松散,粮油企业组织生产形式不当,订单合同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订单履约率低,商品率低,农户缺乏法律及诚信意识。

检验场所面积缺乏,4粮食检验设施设备缺乏。市粮食质量监测站作为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功能分区不规范,设备设施急需升级换代。全市区、县仅和建有粮食质量监测站,且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设备设施陈腐,难以全面开展工作。国有及控股粮食收储企业和加工、饲料等粮食转化企业虽具备基本的粮油质量检验能力,但设备设施老化,检验能力较差。

库存规模极小,5粮食应急体系和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不完善。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粮食应急设施体系。技术装备落后,应急贮藏时间短,粮油应急保证能力弱,粮食应急压力较大。粮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还未全面建立,粮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建设投入严重缺乏,从事粮食信息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市场分析人员十分匮乏。

市重点打造省内除成都外的次级交通枢纽,6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进程愉快。十一五”期间。交通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有利于确保地区粮食平安和发挥粮食宏观调控作用。但由于缺乏中、省、市政策资金扶持和现有资产处置变现政策不配套,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特别是市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支撑项目—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

(三)市粮食行业发展趋势

市粮食年总产基本坚持在150万吨左右,1粮食生产、消费、流通环节的发展趋势。目前。总需求180多万吨,产需缺口达30万吨以上。预计“十二五”期间,市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将初具规模,粮食中转和饲料、酿酒、加工等转化用粮将大幅增加,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特别是品种结构性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粮食产需缺口将达50万吨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200万人,按粮食应急调控预案城镇人口3个月需求计算,终年需储备粮食8.4万吨,加上转化用粮和以为节点的中转粮,市的粮食流通量将达到140万吨。因此,建立高效、快速、节省利息和费用的粮食散流通设施体系是今后发展的肯定趋势。

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贮藏仓容,2粮食贮藏体系的发展趋势。建立和完善粮食储藏、中转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工作的重要内容。购置优良的仓储设施。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强仓房维修,投入资金对仓房的防潮、密闭、门窗、隔热、用电线路等方面进行维修和改造,深入开展科学储粮规范化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和应用科学储粮技术,确保储粮安全。

提高我市粮油精深加工的综合利用能力,3粮油加工体系发展趋势。引进有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着重发展稻谷、小麦、油菜、玉米、红薯等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并利用其附产物带动我市饲料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粮油加工、饲料生产基地,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助农增收。创建名优品牌,保证营养、卫生、平安粮油产品的供应,满足人们膳食结构调整和变化的需求。

把“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建设成为市、县两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载体和平台。同时,4粮食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次级交通枢纽和辐射范围广的区位优势。引进在粮食主产区有实力的粮食电子交易市场来我市建立分公司,建立汇集仓储、运输、金融、质检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先进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从事组织粮食拍卖交易,期货、现货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等商务活动,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连接产区和销区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确保两地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平安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推进市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改扩建项目,5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趋势。着力建设区域性国家粮食检验检测体系。促进我市和周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市级粮食质量检化验中心和县级质量监测站,市辖区和各县建立粮食监督检验站,配置完善相应的检化验设施设备。

对粮食应急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6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趋势。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证有效供给,确保地区粮食平安成为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增设应急供应网点,培育应急加工、贮藏企业;加强粮食应急设施建设,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相辅相成,建成反应灵敏、快捷迅速的信息系统。二是加大应急贮藏粮油仓库气密性、隔热性改善等仓储设施的投资,推广绿色、三低”等科学储粮方法,保管好应急贮藏粮油,满足应急之需。

依照仓储、运输、市场、加工、信息“五位一体”要求,7现代粮食物流及配送体系发展趋势。整合低效、闲置资产。投资兴建集粮食仓储、中转、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大项目,以两大项目为基础,重点培育我市专业配套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短途汽车散运集并优势,中、短途粮食直达运输中代替铁路运输,变省际间长途包粮运输为多运输工具散运无缝化连接,节约粮食物流本钱,提高经济效益。

二、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布置和总体要求,树立“大流通”大市场”大粮食”观念,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深入贯彻粮食法律法规,增强粮食调控手段、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促进粮食行业发展,着力构筑全市粮食平安保证体系,努力使成为区域性粮食集散基地,确保我市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证作用。

(二)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粮油种植,努力稳定粮食收获面积。逐步形成优质粮油产业带,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确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贮藏粮规模,坚持合理粮食贮藏水平;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四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本钱,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维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建立健全我市粮食贮藏制度、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预警机制,1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国家种粮直接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优化粮油生产配置,2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以“确保粮食平安、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优质专用水稻、双低”和“双高”油菜、优质专用玉米等粮食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订单粮油,通过示范带动,全市建立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带。以粮油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打破我市农业发展瓶颈。

全市重新集中布局一批优良的仓储设施,3加强粮食贮藏体系建设。各县(区)围绕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交通干道建设以粮食购销、仓储和物流配送为中心的贮藏体系。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贮藏仓容,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强仓房维修和仓储队伍业务培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确保各级贮藏粮全部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和“四无”要求,做到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把打造成为省重要的粮食贮藏基地。

引进规模化、专业化的三方粮食物流企业,4培育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围绕市城区和县建设集粮油仓储、加工、检验、电子信息和“四散化”为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大粮食物流项目。着力整合粮食购销、仓储、批发、配送、加工等环节的物流资源。建立企业的电子交易等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网络化。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5加强全社会粮食行业管理。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职责。实施有效的行业管理;加强依法行政,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流通统计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

三、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粮食贮藏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全市重新布局不同等级的贮藏粮库点,一是整合分散在全市的粮食仓容资源。逐步淘汰仓龄40年以上仓容,新建现代化仓容40万吨。二是新建食用植物油贮藏油罐4万吨。三是新建日处理粮食200吨的烘干设施12套。四是加强仓房维修改造,维修、改造分布在全市的粮食收购点仓容10万吨。五是全市新建、推广农户科学储粮装具5万个。

(二)粮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完善全市粮食检验检测机构。扩展服务领域。把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站建成国家区域级水平的粮油检化验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各区、县新建相应的粮油检化验站,通过优化结构,组织创新,构成新型的管理机制,形成梯次配置、布局合理的市、县、骨干企业三级粮食流通检验检测体系。

(三)粮食批发市场及电子商务建设主要任务

并以此为平台,新建1个连接我国粮食主产区、横跨地区、辐射中国西部地区的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建成以现货、期货交易为主的辐射地区的粮食批发市场。新建1个辐射我市及周边县、市的区域性二级粮食批发市场。

(四)粮食应急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达到应急供应网点20个、应急加工企业16个、应急贮藏企业14个。加强应急设施和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粮食应急供应能力。

(五)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并争取纳入国家在省的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县新建1个集粮油储存、加工、中转、配送等为一体的市级现代化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市内新建1个集粮食中转、仓储、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专业配套的大型现代粮食物流项目。

(六)粮食加工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引进日产200吨面粉、150吨大米、20吨干面的加工厂各2家;引导企业争创“无公害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有机食品”国家知名品牌”等称号,一是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扩大现有12家民营粮油加工企业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带。县、区的20个乡镇建立优质、专用水稻产业带70万亩,力争订单量达20万吨;县、县、区的15个乡镇建立优质、专用油菜产业带70万亩,力争订单量达10万吨;县、区、区的22个乡镇建立优质蛋白饲用玉米基地30万亩,订单量6万吨;县的14个乡镇发展优质高油、高淀粉玉米20万亩,订单量5万吨;县、区建立优质小麦产业带30万亩,订单量9万吨。

四、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布局及有关建设项目

全市规划建设仓储、物流、检验、农户科学储粮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共17个,十二五”期间。测算总投114690万元(其中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800万元)

(一)粮食仓储设施布局及建设项目

维修改造仓房10万吨。规划项目测算总投资42790万元,全市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地段规划新建粮食贮藏仓容40万吨、油罐4万吨、烘干设施12套、粮食批发及电子交易市场2个等设施。要求具备抗击千载难逢洪灾的能力。

配套烘干设施12套。其中:区新建仓容9万吨、油罐2万吨、烘干设施3套,1粮食贮藏仓容、油罐和烘干设施建设项目:全市新建粮食贮藏仓容40万吨、油罐4万吨。区新建仓容6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2套;县新建仓容10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3套;县新建仓容7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2套;县新建仓容8万吨、油罐0.5万吨,烘干设施2套。规划建设项目如下:

1区(含粮食物流中心)

测算投资534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6万吨、油罐1万吨以及配套的谷物冷却、输送、整理等设施,①国家粮食贮藏库迁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70亩。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1套。该项目是市城区实施“退城进郊”重点项目。

测算投资3080万元。扩建粮食贮藏仓容3万吨、油罐1万吨,②国家粮食贮藏库扩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0亩。配套谷物冷却、输送、烘干、整理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2区

测算投资518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6万吨、油罐0.5万吨,区粮食贮藏中心项目:市粮食主产区域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项目占地100亩。配套粮食整理、烘干、输送、检测、粮情测控、通风等设施,其中建设粮食烘干设施2套。

3县

测算投资684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8万吨、油罐0.5万吨,①国家粮食贮藏库迁扩建项目:项目占地145亩。配套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测算投资1390万元。扩建粮食贮藏仓容2万吨,②任隆省粮食贮藏库扩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5亩。配套的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1套。

4县(含粮食物流园)

测算投资578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7万吨、油罐0.5万吨,国家粮食贮藏库迁扩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00亩。配套谷物冷却、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5县

测算投资6980万元。新建粮食贮藏仓容8万吨、油罐0.5万吨,省粮食贮藏库迁扩建项目:项目占地160亩。配套输送、整理、烘干等设施,其中配套粮食烘干设施2套。

共10万吨,2仓房维修改造项目:主要针对全市粮食收购网点仓房进行维修改造。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市直的区、区5万吨,测算投资600万元;县3万吨,测算投资360万元;县2万吨,测算投资240万元。

3粮食批发及电子交易市场建设项目: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区新建辐射地区的省级粮食批发市场1个;县新建辐射地区的市级粮食批发市场1个。总投资7000万元。

总投资5800万元。建设砖混框架结构的二层室内交易厅和配送房,包括原粮、废品粮、废品油现货和其它农副产品现货交易区、配送区等,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1区“粮食物流中心”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50亩。投资4000万元;建设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和粮油信息等商务中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投资1800万元。

规划投资1200万元。主要建设粮油交易(现货、期货、电子商务、产业化订单)货物中转、仓储配送、烘干整理、资金结算、粮食质检、办公为一体的粮油批发市场,2粮食物流园”粮食批发市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二)粮食检化验体系布局及建设项目

规划建设市级粮食质量检化验中心一个,十二五”期间。县级粮食质量监测站三个,测算投资3000万元。

测算投资1500万元。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的基础上,1市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改扩建项目:新征土地2亩。改建实验场所1600平方米,扩建原粮卫生污染预警与监测体系,新建污染粮食回收处置站。

建设区域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方向,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的新建项目建设是市和周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市粮食质量卫生的预警、监测、应急和处理能力,确保粮油及其制成品质量平安。同时,也是市大型粮食物流支撑项目“粮食物流中心”功能配套项目之一。

建筑面积分别达到500平方米以上,2粮食监督检验站项目:市直辖区、县建立粮食监督检验站。配置相应的检化验设施设备,测算投资1500万元。

(三)农户科学储粮装具布局及建设项目

全市推广农户科学储粮装具5万个。其中:区共2万个,总投资2100万元。县、县、县各1万个。

(四)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布局及建设项目

市城区集中建设粮食应急供应配送中心站1个、零售供应网点3个;各区县分别建设1个粮食应急供应站。测算总投资800万元。

规划投资400万元。新建集粮油经营、配送库1个,1市城区粮食应急供应配送中心站项目(与市军粮供应一并建设)项目占地3亩。包括仓容3000吨、油罐50吨、经营门市部100平方米,达到日经营粮油5吨、配送粮油60吨的规模;市城区布局建设便民粮食供应网点门市部3个,面积500平方米。

规划总投资400万元。分别建设300平方米的粮食应急供应门市部1个(含军粮供应)并配置相应的运输工具。2各区县分别建设1个粮食应急供应站:共5个。

(五)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布局及建设项目

全市布局建设现代粮食物流重点项目两个,十二五”期间。测算总投资66000万元。

新建全国在省的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1打造全国在川的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区。同时也是市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撑项目。

总投资3.6亿元。集粮食中转、仓储、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专业配套的大型现代粮食物流项目。主要建设粮油贮藏和中转区、加工区、交易配送区、综合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粮食物流中心”该项目占地面积330亩。达到年粮食储备6万吨、油脂储藏1万吨、中转60万吨、销售30万吨和精深加工粮油40万吨的能力。

2市级现代粮食物流节点建设项目:依托“粮食物流中心”现代粮食物流支撑项目在县建设市级现代粮食物流节点项目。

总投资3亿元。集粮油储存、加工、中转、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物流园区。主要建设粮食贮藏仓容、油罐、粮油精深加工和交易市场。达到年储备粮食7万吨、油脂0.5万吨、交易20万吨、加工10万吨的能力。粮食物流园”该项目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

以“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个现代粮食物流项目为核心,3县(区)级粮食储备、配送中心建设:以新建现代化粮食贮藏库为平台。分别在县、县、区建设县(区)级的集粮食储备、配送功能现代化的粮食贮藏中心,形成辐射全市的粮食物流配送体系。

五、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一)将“粮食物流中心”建设纳入全国在川重要物流节点项目和全省重要物流节点项目

项目总用地331.25亩,粮食物流中心”项目选址市区金家沟火车站。总投资3.6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三年(2009年--2012年)十一五”续建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

建日处理200吨的粮食烘干专用设施6套。1粮食贮藏和中转库区。新建贮藏仓容6万吨、中转仓容1.6万吨、油罐10000吨。

年加工能力40万吨。2粮油精深加工区。主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的粮油食品精深加工企业。

包括原粮、废品粮、废品油现货和其它农副产品现货交易区、配送区等。3粮油交易配送区。建设3.8万平方米的室内交易厅和配送房。

4综合配套服务区。主要建设2.3万平方米粮食电子交易市场和粮油信息等商务中心;建设员工倒班楼、综合服务楼等配套服务设施1.5万平方米。

该项目已完成投资7300万元,截止目前。建成食用植物油贮藏油罐4500吨;项目第一期3.6万吨粮食贮藏仓容完成基础浇筑,1.6万吨中转仓容完成主体施工;完成园区内部分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市场交易配送区3号楼已开工建设。

将形成粮食储藏、整理、加工、检验、销售、配送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年粮食储备6万吨、中转60万吨、销售30万吨和精深加工粮油40万吨的能力。项目建成投产后。

有利于把打造成为成渝两个特大城市的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和集散基地,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优势。有利于保证和两地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及其制成品供应和粮食安全,将成为支撑两地粮食物流的重要节点和交易活跃的商贸集散地。

(二)粮食物流园”项目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县“粮食物流园”项目位于县城南美丰工业园王爷庙工业集中区。总投资3亿元。首期开工10个项目,占地226亩,投资2.90亿元,建设周期3年(2008年--2011年)十一五”期间续建项目。

年交易粮食规模20万吨;引进粮油精深加工企业,主要建设内容:新建粮食贮藏仓容7万吨、油罐0.5万吨;新建粮油交易市场。年加工能力10万吨。

粮食物流园”已完成投资7700万元,截止目前。新建成国家粮食贮藏库一期仓容3.6万吨,并投入使用;引进粮油精深加工企业6个,年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

(三)县、县粮食仓储改扩建项目

投资600-800万元在任隆主库区扩建规范仓容1万吨,2011--2012年对任隆省粮食贮藏库实行“改扩建”将任隆省国家粮库所辖的蓬南分库进行资产置换。总仓容达到2.5万吨以上,争取中央贮藏粮承储资格;2011年--2012年,蓬莱省粮食贮藏库新建2.5万吨仓容,预计投资2500万元,计划征地100亩,依照国家统一的新式建仓规范新建现代化仓容,购置必需的仓储设备、设施,以及附属设施。

(四)区改建贮藏库项目

新建3万吨储备仓容。将区域的2万吨粮库拆迁至工业园。

六、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措施

大力培育一批粮食流通优势企业。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一是培育和做强市场主体。加强粮食流通网络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时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公司制改造,搞活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三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体系。坚持依法理财,建立财务收支题算管理制度,努力增收节支,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加强财务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认真落实粮食工作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负责制。争取党政政策支持,争取发改、财政、银行的通力合作。

坚持粮食供求“紧平衡”二是贯彻国家对种粮农民的价格维护政策和种粮直补政策,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一是千方百计确保我市粮食自给。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三是完善粮食贮藏体系,保证地方粮食贮藏规模。四是建立健全粮食平安预警体系,保证粮食应急供应。五是完善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直报制度,形成覆盖全市的粮食宏观调控市场信息监测直报体系。六是搞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和分析工作,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

建立良好的粮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三依法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一是加强粮食法制建设。推行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建立健市、县(区)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推进“五五”普法教育,建立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培训和考试制度,采取多种学法、普法形式,促进粮食系统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形成优质专用产业带,四大力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一是发展优质专用粮油。科学布局粮油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粮油。二是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生产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强的龙头企业,打造粮油精深加工“航空母舰”三是推动粮油精深加工。采取措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粮油产业化经营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四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培育壮大粮油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订单粮油稳定发展。五是拓展粮油产品市场。加快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建设,开展面向农村、方便农民的服务业务,搞活农村流通工作。

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五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一是重点打造“粮食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园”两大粮食物流项目。促进项目尽快建成。二是加强现代粮食物流节点建设,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建立面向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粮食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整合粮食物流中的各个环节,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四是健全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发挥粮食批发市场对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五是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面向全社会提供粮食、食品仓储和技术服务。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降低粮食产后损失和农户储粮损失。

合理布局粮食质检机构,六完善粮油食品平安监管体系。一是完善粮油食品平安检测体系。完善粮食质检机构的基础设施。二是加强粮食检验检测队伍建设,加强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和粮油产品质量评价技术研究。三是配合质检、工商部门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平安危害与风险,防止重特大粮油食品平安事故发生。动员粮油加工经营企业产销更多的放心粮油,让适销对路的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

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评价体系,七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一是加强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建设。严格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好用好干部。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二是完善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的管理协调,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干部职工参与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学习,改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0天,接受继续教育面达90%以上;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功能。三是重视粮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兴粮”战略。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全市粮食行业平安生产死亡人数和重伤人数,八开展粮食行业平安生产。一是十二五”期间。实现市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重大事故逐年下降,一般性事故逐年减少。二是完善平安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强有力的平安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把平安生产纳入单位的综合考核目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严格实行平安事故责任追究。三是构建粮食企业平安文化体系,实行平安生产全过程的监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不时提高干部职工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九加强粮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倡议“维护国家利益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全行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三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住任何考验。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偏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弘扬为民务实、创新奋进、清正廉洁的作风,树立和坚持全市粮食行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