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法制宣传第五个五年规划

时间:2022-04-29 11:51:00

民政局法制宣传第五个五年规划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普法对象和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总体目标:进一步增强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全市民政机关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带头学法用法、全市各级民政行政执法人员重点要学习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执法依据和规定、指导全市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加强对全市行业协会的登记管理、深入组织学习宪法和民政专业法律法规、继续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积极开展基层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普法教育工作制度、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着力加强民政政策法规的调查研究、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机构、健全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工作经费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自2001年以来,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市民政系统“二五”依法治市和“四五”普法教育规划,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级民政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自觉性明显增强,民政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深化,全市各项民政工作的法制化水平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确保全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市委《关于建设“法治*”的决定》(市委[2006]8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法治*”建设的决议》(杭人大常[2006]11号)的总体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2006—2010年普法教育依法治市规划的通知》(市委发[2006]39号)和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省民政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浙民办[2006]181号)精神,在全面总结“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民政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按照“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认真实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新时期民政工作宗旨,深入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道德教育、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全市民政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和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进一步增强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社会知晓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树立高效、务实、清廉的民政部门形象。通过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到2010年,努力把全市民政系统建设成法治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公共服务优、普法氛围浓的“法治民政”,为我市民政整体工作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示范、全国领先”提供法治保障。

二、普法对象和主要任务

(一)普法对象:全市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村委会干部、社区工作者以及行业协会从业人员。

(二)主要任务

1、全市民政机关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带头学法用法。要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认真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认真学习《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和工作能力,切实转变领导和管理方式。

2、全市各级民政行政执法人员重点要学习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执法依据和规定。全面学习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公共法律法规和专业法律法规及政策,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重点是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收养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国防法》、《兵役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地名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浙江省村委会选举办法》、《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浙江省社会团体管理办法》、《*市殡葬管理条例》、《*市地名管理办法》、《*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办法》、《*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市门牌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通过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民政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3、指导全市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指导村(居)委会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市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别是宣传党的关于家庭联产承包、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村民自治以及社区居民自治、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着力培养权利义务一致的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城乡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区建设。

4、加强对全市行业协会的登记管理。要认真学习和执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浙江省社会团体管理办法》、《*市行业协会发展促进办法》等法规、规章。充分发挥登记管理部门依法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等作用。加强对行业协会从业人员的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行业协会从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强化行业协会依法管理、行业自律的能力。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提高行业协会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组织学习宪法和民政专业法律法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坚持把宪法的学习宣传作为普法工作的长期任务,着力提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紧紧围绕*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认真组织民政干部职工学习宣传与民政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学习宣传新出台的民政专业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在全市民政系统形成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为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继续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继续加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力度。根据省、市政府有关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文件精神,清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责,落实执法责任。健全执法公示制、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错案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继续深化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工作。要及时公布管理职权、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标准、办事结果以及举报、投诉机构和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把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与公务员考核、奖惩、任免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公务员、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要强化民政系统的内部层级监督,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项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等公众监督,自觉将民政行政执法活动置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下。

(三)积极开展基层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的要求,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电教片、宣传栏、信息简报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对城乡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要结合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民主法治村(社区)以及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突出重点,建立村(社区)干部、村(居)民代表培训制度,切实增强他们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从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社区事务公开工作。要在全市广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市实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学习和宣传基层民主自治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基层群众自治行为。

(四)建立健全普法教育工作制度。一是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法用法活动,做学法用法的表率。局全体市管领导干部要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定期参加全市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二是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要制订理论中心组学法计划,重点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依法治国基本理论等内容。三是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制度。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公务员“十一五”培训总体规划和有关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的要求,认真组织好公务员学法培训考试活动,并把公务员学法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定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四是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制度。全市民政系统行政执法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法律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统一申领省政府法制办颁发的《浙江省行政执法证》后才能持证上岗执法。

(五)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根据*市依法治理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各地、各单位的实际,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普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每年要认真组织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要按照省、市普法教育工作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浙江省法制宣传月(每年5月)、*市法治宣传月(每年12月)等普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各地、各单位要结合民政专业法律法规的纪念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研讨会、参观学习、图片展览、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民政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民政干部职工和民政工作对象的法律素养,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共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六)着力加强民政政策法规的调查研究。开展政策法规调查研究是提高民政工作法制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开征求各方面意见,广泛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广泛宣传民政法律法规的过程。新形势下开展民政工作和发展民政事业过程中不断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出台扎实有效的新举措,并逐步利用地方立法加以规范和巩固。要充分发挥*市民政学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民政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水平。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5—2006年10月):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在认真总结“四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单位普法教育五年规划,并在2006年10月底前将普法教育规划报市局政策法规处备案。各地、各单位要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1月—2010年6月):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要依据本单位普法教育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逐项组织实施。要突出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督促到位,确保普法教育规划全面落实到位。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要将年度普法教育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及时报市局政策法规处备案。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将纳入市局对各区、县(市)的年度目标考核,每年组织抽查,抽查结果记入年度目标考核成绩。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市局以及各区、县(市)民政局要按照普法教育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认真开展自查。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要及时将自查报告报市局政策法规处备案。市局将依据本规划对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综合考评。在考评的基础上,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不重视、启动不及时、制度不完善、措施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将以适当形式在全市民政系统通报批评。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机构。市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机关各处室和有关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普法教育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局依普工作领导小组”)。局依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负责牵头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民政系统普法教育规划,指导、协调全市民政系统的普法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交流普法教育工作经验,组织日常督查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市局机关各处室负责组织实施涉及本处室业务的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

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也要相应成立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的依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明确依普工作联络员,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确保各项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健全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健全落实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都要把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初要把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研究、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

(三)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各区、县(市)民政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领导都要充分认识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顺利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创造条件。要把普法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年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