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局教育工作安排

时间:2022-04-28 05:29:00

文教局教育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教育文化创新为主线,以教育核心竞争力建设为追求,以“城区提升、周边拓展、整合资源、扩强提弱、城乡统筹、优质均衡”为导向,全力深化素质教育,强力构建和谐教育,为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围绕一个中心:进一步提升“学在”的教育品质,打造高水平教育强区。

突出二个重点:突出区域层面优质均衡发展,突出学校层面多元特色发展。

优化三类区域教育:优化南区、做强中区、加快西北区,实现统筹均衡发展。

深化三大发展亮点:做强学前教育,做精义务教育,做实(做大)社区教育,进一步形成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金三角”。

实施四大发展策略:统筹发展策略、创新提升策略、人才强教策略、开放合作策略。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内涵发展

1.建立四大载体,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实施学科德育工程,挖掘学科德育内涵,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有效融合。实施德育实践工程,构建“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课外活动体系,推行中小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计划,推进心理健康项目,健全心智。实施队伍建设工程,健全全体教师队伍育德能力培训体系,重点实施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推进教师人文素养拓展工程建设。实施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工程,以“爱我中华,传承国粹”为主旨,运用社会文化艺术资源,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向中小学拓展,建立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促进民族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完善教育改革,深化新课程建设工程

注重创新人格塑造,为学生健康成长引领方向;改革课程与教学,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探索、创新、个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进一步完善后20%学生帮扶机制,提高各类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效能;适时举办第二届“教学节”;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建立良好的导向机制;贯彻“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的方针,继续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继续设立特色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强特色学校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特色教育的培育;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度;加强教育科研,倡导草根研究,打造“教育学术之区”。

3.加强衔接教育,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

进一步完善中小幼教育的衔接协调机制,在继续抓好幼托一体、幼小一体、中小一体衔接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小学起始年级学习准备期工作的相关成果,进一步深化初中起始年级衔接教育的相关工作。

(二)推进重点工程,全面实施“三年建设计划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结合市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2009年-2011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抓住“要有科学的规划,要有全局的眼光,要善于腾笼换鸟”这一关键,达到建一所学校或调整一所学校,带动众多学校升级,走一条教育布局调整的科学发展之路,实施黄金链效应的目标。东:启动投资9000万元的区域性初中新皋埠镇中建设计划;完善皋埠镇区域小学网点布局;完成东湖镇中体育馆建设工程和少儿艺校综艺楼建设工程。西:启动规模为30个教学班、投资4550万的镜湖新区城西小学新建校舍工程,建成后撤并镜湖新区鉴湖分校、鉴东完小、鲁东完小;启动东浦镇热诚小学和锡麟中学等部分学校的维修改造工程;启动规模为42个教学班、投资6300万的灵芝镇灵芝小学(暂名)的选址落实工作。北:启动投资2600万的袍江新区柯灵小学扩建工程,完成投资650万的斗门镇辨志小学扩建工程;启动规模为30个教学班、投资4168万的灵芝镇城北小学(暂名)建设;启动袍江中学风雨操场建设工程;启动马山镇中学新建校舍工程。建成后撤并1-2所乡镇完小。南:实施投资800万的树人小学北校区“改幼”工程。中:结合“2009-2011”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分批实施市区相关学校的校舍安全改造工程。

(三)深化学前教育,全力推进四年发展规划

按照“理顺体制、多元发展、做强公办、提升民办、整治非法、幼托一体”的总体要求,加快实施学前教育四年发展规划,推进“学前教育五项重点项目”工程,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1.加快园所设施建设

实施树人小学北校区“改幼”工程、镜湖新区镜湖幼儿园和梅东幼儿园建设工程等;改建村级幼儿园3-4所;接管并办好小区配套幼儿园。

2.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根据市、区政府出台的学前教育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乡镇(街道)主抓、幼儿园自主发展”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开发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实行“三独立”(独立设置、独立法人、独立帐户),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加快落实东湖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充分发挥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断健全网片辅导机制、整治联动机制和年度考核机制。

3.强化经费人才保障

继续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扶持计划,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导向作用,用足用好有限教育经费,进一步提升民办幼托园所和农村学前教育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在职非在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继续招录在编公办幼儿教师,稳定和优化师资队伍。

4.切实提升保教质量

全面推进园本教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行动。开展业务园长(教研组长)“三个一”活动。建立区级教研活动承办申报制,深化三大教研组运作机制。强化培训,抓实保育。推进区域和园所特色建设。

(四)优化社区教育,持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强化资源整合

根据《区社教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教育资源,发挥区社区教育学院的龙头作用,加强对各镇(街)、社区(村)级社区教育中心(学校)的指导。整合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辖区资源的共有、共享。

2.抓实教育培训

编制《2010年区社区教育学习指南》。继续开展“学习指南”进家庭活动,进一步鼓励市民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发挥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的作用,进一步创新幼儿早教、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技能教育、休闲教育等方式和方法。举办第五届读书节暨社区教育活动月。

3.培育特色品牌

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发挥优势,不断培育和提升学生暑期社区实践活动特色品牌,在整体推进中建亮点。开展社区教育特色项目评选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一街一品”,“一社区一品”的内涵建设,做好1—2个数字化社区教育试点工作。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调研和理论研究。

4.加强队伍建设

扩充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注重发挥退休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教师、大学生、家长等教育志愿者作用。加强社教专干、学校联络员、“五老”教育团、志愿者讲师、指导员五支队伍建设,通过开展讲座报告、论坛交流、学习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加大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力度,发挥学习型社团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重视人才立教,加强优质师资队伍建设

1.创新师德教育模式,提升师德影响力

重视教师的道德成长,追求教师精神境界。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考核聘任、评优评先时把握导向,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重视班主任工作,加强培训,深化管理,切实提高班主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2.丰富教师教育载体,提升教师执教力

设立教师成长专户,尝试“培训机构出培训菜单,教师自选培训菜单,教育部门出钱埋单”的“三单”培训形式的试点工作。实施“主食+杂粮”教师教育菜单,构建“主粮+杂粮”的培训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完善名优教师工作室、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及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域性网络学习共同体和教师培训与资源联盟等四大教师成长基地。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开展教研员下校上研究课活动,进一步创新教研员的教研文化;深化名师名校长工作机制、名师共享机制、“领雁工程”工作机制和农村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举办区第三届教师才艺展示会。

3.加强教育人才管理,提升人才引领力

完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机制,健全优秀人才选拔和储备体系。继续实行名优教师动态管理考核。实施“广聚人才工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区属学校教师调动工作的试行意见》。创新人才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用合同”管理,提高教职工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六)强化合作共享,建立区域教育资源合作圈

1.建立乡镇教育共同体,提升教育资源合力效应

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乡镇教育共同体工作实施意见》。加强乡镇中小幼之间沟通衔接,组建中小学、小幼教研共同体,加强各学段教师间、学校与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主动承接辐射带动,注重规划的一体化布局、机制体制的一体化协调、资源的一体化共享、设施的一体化共建、教育的一体化发展,以乡镇教育共同体的方式合力打造教育资源共享圈。

2.完善学校互助模式,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灵活的支教活动体系,完善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互助模式。以名校+普通学校为载体,通过建立名校集团,促进教师在集团范围内合理流动;以名校托管为载体,通过城市优质学校托管郊区或农村学校,促进教师在学校之间合理流动;通过镇中心小学直管乡镇范围内所有完小的体制优势,促进乡镇优秀教师在同一乡镇合理流动。在进一步完善教师“下派上挂”联动机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选派市区学校校级领导或优秀校级领导后备干部到农村学校任职或定期任职的尝试,促进和带动骨干教师合理流动。

3.深化合作共享机制,推进“教育名城”建设

实施借脑工程,与高校联姻办学,办好越秀外国语学院双语实验小学;借“重抓本级”之势,构建市、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机制,争取政府各部门和家长对教育的更大支持,做好借势发展文章。扩大外籍学生定点学校接受国际学生的规模,增强教育对外籍学生的接纳能力。加强与区域外项目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国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区建设。

(七)强化教育服务,推进弱势群体教育均等化

1.进一步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

根据省政府“浙政发〔2008〕6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绿卡”条件。通过“合理调整学校网点布局、有机调整学生施教区”,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接纳量。启动三开发区新蕾民工学校、桃李民工学校、英才民工学校等三所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撤并整合和转制调研工作。继续将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情况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加以研究,适时举行全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讨会,提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外宣传,营造全社会关爱外来生的氛围。充分发挥督学责任区督学在外来生及教育教学问题上的督导检查作用。

2.建立普特一体的特殊教育体系

做好特殊人群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进特殊学校育才小学就读的工作。加强特殊人群心理、行为研究和特殊教育的教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切实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实现能上学、上好学的发展目标。

3.完善困难学生帮扶机制

全面开展小学阶段免费“爱心”托管班工作。进一步完善学困生帮扶机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不收费的、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辅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八)创新发展机制,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

1.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力度,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做好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的相关工作,力争实现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满堂红”。加快省万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促进乡镇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2.加大考试制度改革力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科学评价工作;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公正、公平做好有关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相关精神,加强对中考招生考试进行全过程监督工作,保障学生权益,维护公正公平。

3.加大投入机制改革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教育经费运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绩效;进一步深化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

4.加大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提高学校教育社会效能

进一步理顺“市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相关的运行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最大化,优质资源共享最大化,推进教育平稳有序融合发展。加强政府教育督导工作,强化区级教育部门的“督政”职能,完善督学责任区工作,依法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督学”。适时举行区属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工作经验交流会。广泛学习宣传新修订的《省义务教育条例》,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继续聘请专业律师担任区教育系统常年法律顾问;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推进校务公开,提高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5.加大制度创新改革力度,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着力建设学校内部自主发展机制,构建新型政校关系,形成校本管理体系,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进一步创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孵化机制,加大区域内外基础教育名校或优质基础教育中介机构托管区基础教育学校试点的力度,尝试“城乡初中区域联合共建”的组团合作发展模式,迅速、有效提升乡镇初中的办学水平,积极打造初中教育高地。进一步完善扩大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允许对国际象棋有特长爱好的学生,可以跨施教区域自主选择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就读,接受免费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

(九)增进教育和谐,提升教育行风形象

1.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完善教育政风行风建设各项制度,监督实施政风行风整改措施,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升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规范教育收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属学校和直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建立学校食堂物品采购及收支情况信息网上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食堂管理工作。举办教育民生恳谈会,继续开展家长满意工程。

2.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机关干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成为领导放心、群众满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育行政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机关内设机构配置,更好满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继续组织开展“学校评机关科室”活动,提升服务能力。

3.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

实施《区教育系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若干意见》,推进《区教育系统党政正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书)》的实施。坚持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强化学校领导班子任期考核。实施公开招考或选调开发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举行开发区学校校级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工作,充实校级领导后备干部队伍,优化教育系统党政负责干部队伍结构。实行校级领导任教情况网上公示制,适时举行校长书记课堂教学展示周,进一步提升校长书记的学术引领力。

4.加强学校安全建设

进一步完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紧急预案》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继续抓好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对学校饮食卫生工作的培训和检查力度,积极推行学校食堂的“五常法”管理。加强学校保安队伍建设,创新机制,在寄宿制学校和600名以上非寄宿制学校建立卫生室。健全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制度。

5.加强凝聚力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党政及工青团妇的作用,全面关心教师的发展,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完善教职工健身俱乐部运作机制,举行全区教职工运动会。完善教师定期体检制度,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做好离退休老教师工作,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清凉送关爱活动,丰富离退休老教师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