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时间:2022-07-24 03:29:00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为了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快更好发展,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规范。

一、产业发展要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选目标,凡是列为示范村的,必须要有主导产业项目。

1、主导产业突出。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标”和“东畜西菜全县果”的要求,在果、畜、菜、劳务或者农家乐等方面,村上要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的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70%以上,所发展产业的收入要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

2、配套产业明显。除一、两项主导产业外,还要组织群众发展其它配套产业,各项产业发展的户数在全村的30%以上,实现多元化地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

3、具有一定的规模。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主导产业要形成一定规模。在乡镇范围内,最好有一定数量的村发展一项产业;在一个村,绝大多数农户围绕一、两项主导产业开展工作。

4、要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培训活动。主导产业的农户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在85%以上。科技部门要经常深入产业村,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要组成协会形式的民间组织,研究发展好主导产业。

5、搞好产供销服务。围绕果、畜、菜、奶等主导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想方设法确保产品销售通畅,使产业的发展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

6、为农民增收功能显著。主导产业能够发挥为农民增收的作用,在农民收入所占比例在60%以上。

二、村庄建设改造

(一)新农村建设1、规划要求。新村建设要以乡镇为中心,按照小村并大村的原则,完善村庄规划,并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核、批准和公布。规划年限近期为8年,远期为15年。

2、新村用地。(1)用地分类:按土地使用权质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2)新村用地指标:新村建设人均用地指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每户庄基用地控制在0.4亩以内。(3)建设新村时,应对废弃旧宅基地有组织地进行复垦,确保耕地总量相对稳定。

3、路网建设:新村路网布设应依据道路现状,采用“井”、“田”、“丰”等形状,要距离主干公路100—300米,避免包围过境公路。严格控制中心村街道红线宽度,平房街主街宽度宜为12—14米,楼房街主道度宜为16米,其中,车行道6—8米。基层村主街道宽度宜为10—12米,其中,车行道5—6米,绿化带2.5—3米。次街道宽度6—8米,粪土街宽度宜为8—10米。

4、公共建筑:在新村规划时,应根据人口规模,在新村的中心或人口集中地段布置村委会、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室、医疗室、商店、公厕、老年人活动场所等公共建筑,有条件的村可设户外活动场所。新村公共建筑严格实行“两证一书”管理制度。

5、公用设施:(1)给排水:提倡采用有组织的暗渠给排水,自来水入户率100%。输水管道宜沿绿化带一侧铺设。(2)电力、电讯:输电、通讯线路宜沿绿化带布置在一侧,也可专置在生活街。(3)道路: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4)垃圾、污水处理:有垃圾填埋处理点和污水沉淀池。(5)照明:有条件的中心村可以在主街道安装路灯。

6、住宅建筑:(1)院落组合宜采用前庭后院式或前院后厅式两种类型。(2)建筑风格突出地方特色,功能齐全,立面造型独特新颖。(3)提倡采用组合式户型布局,单体设计考虑三室二厅一厨一卫,并设室内厕所。(4)外墙装饰不宜使用面砖,提倡使用外墙涂料。(5)住宅应有统一的管理标高,底层层高控制在3.5米以下,二、三以上层高控制在3.1米以下。二层以上住宅有完整的设计施工图纸,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或个体工匠施工,持证施工率95%以上。(6)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在室内做门窗线条、吊顶等木装修。(7)门楼与临街围墙每条街道应统一标准,不宜过大过高。(8)提倡使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如空心砖、塑钢门窗等。(9)提倡不设围墙或建透视围墙。

7、新村绿化:(1)绿化带要布置在道沿1米以外,株距4—6米为宜,坚持乔木与灌木、花草相结合,达到人均绿化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的标准。有条件的村可开辟村中公共绿地。(2)树种宜选用本地经济树种和乡土树种。

8、施工要求:(1)基础:一般宜采用3:7灰土垫层,厚度不小于300㎜;基埋深必须大于冻土深度,一般平房基础埋深(灰土底平至0.00)1.0米—1.2米,二层楼房基础埋深1.2米—1.5米为宜;基础砌体宜M5水泥砂浆。(2)地梁、圈梁:一般应设计钢筋砼圈、地梁。平房若不设地梁,可在标高-0.06外设水泥砂浆防潮层(一般做20㎜厚,1:2.5立水泥砂浆防潮层,掺水泥用量50%防水粉)。(3)构造柱:一般应在建筑物的周边四角,凸出部分的角点、楼梯间及大梁下支承处等部位设计构造柱,构造柱生根一般应从灰土上平起生根。同时,还应设计钢筋砼过梁(预制、现浇两种),过梁长度等于洞口宽度加500㎜;对于洞口小于1米的非承重墙门窗过梁,可采用钢筋砖过梁。(5)楼板选用应执行陕02G009标准图集。(7)+0.00以上砌体宜采用M5混合砂浆。(8)所有砼构件标号不应低于C20等级。(9)工程所用材料必须使用合格材料。

9、合同管理:新村建设提倡施工前签订合同,以规范双方行为,履行各自职责。

(二)重点示范村建设为了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示范作用,要加强重点示范村改造建设。1、有科学的规划,平面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全部配套。

2、有主导产业,村域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水平。

3、有村委会办公场所、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医疗室、公厕。

4、有条件的村要有村民活动场所,并安装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

5、村容村貌整洁,临街围墙标准统一,农户院落干净、室内卫生。

6、新建户单体建筑样式新颖、风格独特,达到移步易景的效果。

7、新建户室内设洗澡间、卫生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做室内装修,安装太阳能设施。

8、新建户建有沼气池,进行改灶、改厕、改圈工作。

9、主街道有绿化带,村内有1—2处公共绿地,每户院内有花园,人均绿化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

10、有垃圾填埋处理点和污水沉淀池,在主街道设置果皮箱、垃圾箱。

11、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三)旧村改造

1、规划:旧村整治改造有完善的规划,规划年限为5年。

2、整治改造重点内容:(1)清理门前“三堆”(柴堆、粪堆、土堆),拆除门前厕所(2)拆除临危建筑及影响村容村貌的土围墙、门楼,修建标准统一、样式新颖的围墙和门楼(3)实施“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五改”(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整修街道,硬化路面,绿化人行道,改造排水渠,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保证饮用水质达到标准。整理村内供电线路。推广建设沼气池、无害化厕所。实行垃圾定点倾倒,定期处理。有条件的村,可以在街道设置垃圾箱、果皮箱(4)改造建设村委会、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室、医疗站、商店、公厕、老年人活动场所等,健全设施,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5)利用村中空地或废弃的旧宅基地建设户外活动场所、公共绿地,以供村民休憩(6)对单面街道的村庄,可根据实际情况隔5—8户以新换旧,让出一户宅基地设置生产生活通道(7)门楼与临街围墙每条街道应统一标准(8)刷新围墙和建筑物(9)有垃圾处理点和污水沉淀池(10)新建房屋必须符合整村规划,使用推荐图式。

3、绿化:参考新村建设的要求执行。

(四)普通村推进

1、推进规划。普通村要有科学的推进规划,一年打基础,二年成为乡级先进村,三年成为县级示范村。

2、治理内容。普通村要在培植产业上下功夫,要着力发展主导产业。同时要着力治理农村脏乱差。

3、其它内容。参照新村建设的要求实行。

(五)文明生态村建设

文明生态村建设按照“五化、两实行、五推行、三提高、五有、三转变”的要求开展建设工作。

1、五化:⑴硬化。村主干道路全部硬化,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85%,农户门前按统一标准进行建设,且排水渠配套齐备,自来水入户率在90%以上。⑵净化。柴草定点堆放,畜禽圈养,无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建材堵街挡巷现象。⑶绿化。农户房前院内栽有花草树木,村内街道、主干生产路、渠实行统一绿化,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25%,田间林网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5%,真正做到“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⑷生态化。推广使用沼气,开展卫生改厕、沼气池建造、卫生改厕率达到70%,沼液、沼渣在农业生产上得到综合利用。⑸环保化。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分别减少50%。

2、两实行:⑴实行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直接还田、青贮等途径,秸秆利用率达到70%。⑵实行垃圾城市化管理。垃圾袋装,统一收集,定点堆放,统一清运,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3、五推行:⑴推行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年末主导产业值中种植业较上年递增10%,养殖业较上年递增20%。⑵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年生产量逐步提高。⑶推行生态农业。积极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有机肥、生物农药、高效低毒残留农药使用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50%。⑷推行农业生产协会式管理。村有主导产业协会,且功能完备、运转正常,农产品销售与市场有效对接。⑸推行农民培训计划。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其它各类专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证书获得率15%以上。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劳务输出人数占到富余劳动力的30%以上。

4、三提高: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持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提高,年均增长5%以上;农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5、五有:⑴村有两委会办公场所。村级班子坚强有力,村规民约、各种管理制度健全,无等违法行为和封建迷信活动,刑事发案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⑵有文化站。政策教育、科技普及、文化活动经常化。⑶有卫生室。群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治疗有保障,无计划外生育。⑷有精神文明建设自治机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创评和农户诚信评价制度化。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文化中心户等群体自治机构健全,功能发挥正常。⑸有发展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坚持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现象,群众性文化生活健康活跃、丰富多彩,扫盲率达到95%以上,“十星级文明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0%以上。

6、三转变:⑴村民的思维方式实现由封闭思想向开放思维、由小农经济思维向商品经济思维转变,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更新。⑵生活方式实现由传统农村型向文明现代型转变,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推广普及。⑶生产方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无机农业向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集镇规划建设管理

(一)规划重点:1、集镇建设要有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并按法定程序通过审查和批准。2、主要公共建筑、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公用设施合理配置。3、对近期经济发展指标和建设项目有具体安排。近期建设规划图要有坐标、标高,能够指导建设工作。4、镇区各类建设用地布局合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符合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和《*省村镇规划技术要点》的规定。5、镇区道路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道路通畅。6、镇区有一定的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35%以上。

(二)建设重点:1、新建建筑质量合格,达到节能标准。2、新建住宅80%以上实行统一组织、综合建设,且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3、基础设施完善,有“三废”处理设施,处理结果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4、村镇道路网与排水、路灯、行道树等协调配套。5、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雨、污排水系统建成,运行正常、地面没有大面积水。垃圾集中定点堆放,定时转运。6、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建设。

(三)管理重点:1、有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开展正常。坚持“两证一书”管理制度,各类建筑和公用设施建设,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设计,杜绝无设计或无照、超级设计和无证施工。对大型公共建筑、住宅通用设计,能严格审查,体现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环境空间的协调。2、建筑市场管理有序,对投资1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均按规定招投标。3、严格执行《村集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各项建设工程审批规范,档案资料齐全。4、道路通畅,市场有序,街道整洁,公共厕所、垃圾箱等环卫设配套齐全,标语广告布局合理、美观新颖,沿街无违章占道。5、严格保护集镇文物建筑、古树名木,延续集镇文风脉承。

四、精神文明建设(一)村容村貌整洁1、村净。农村道路畅通,路面平整,人行道完好。禁止在街道堆放杂物、建筑材料,打碾农作物和乱搭乱建。垃圾定点倾倒,定期处理。无破旧房屋,无门前厕所,无土围墙,无破旧门楼。门前无积雪、淤泥。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卫生改厕率达到100%。推广建设沼气池。建立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实行“四包”(包卫生达标,包绿化美化,包安全秩序,包专人管理)。2、院净。农户房前屋后栽有花草和经济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户庭院干净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有序。3、田净。农田和果园达到精耕细作,无荒芜杂草。(二)文化设施齐全1、各村文化阵地建设达到“四个一”目标,建立一个文体大院,有固定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器材,一所农民科技夜校,一个果业技术协会和一个医疗卫生室。2、有一定卫生设施和文化活动场地,因地制宜办好托儿所、卫生所,建设村民活动广场。(三)社会秩序安定1、以创建平安村为主,各村建立治安防控网络,村治保会、调委会组织健全。2、治安中心户长队伍人员落实,建立村级巡逻队,坚持经常性和季节性巡逻,并有巡查日。3、各村成立抢险队,有组织机构和成员,有应急方案,能及时组织群众排险救灾。4、村民不参与社会丑恶活动,全年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生,村民有安全感。(四)教育全面发展1、教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普及幼儿三年教育。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运用多种形式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假日活动,使青少年健康成长,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3、加强培训。利用文化大院、科技夜校,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对村民进行政策、法律和科技培训,受训人数应占本村总人口的95%,劳动力应掌握1—2门实用技术。(五)文化生活丰富1、各村选择一些思想进步、擅长文艺、带头致富的家庭作为文化中心户,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家庭文化活动。2、各村利用节庆、农闲时间,组织秦腔自乐班,开展乡村演唱会,举办篮球、刺绣、剪纸、象棋、拔河比赛、书画展览等文娱活动。(六)创建工作扎实1、创建活动普遍开展,建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章程,使创建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评比、有档案、有实效。2、定期开展评选“优秀党员”、“科技示范户”、“卫生示范户”、“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丈夫”等评选活动。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党支部建设1、坚持民主选举支部组成人员,积极吸纳品行端正、有知识、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结合农业生产和业务工作实际,每隔一定时间安排一次党日活动时间,用以召开党的会议,研究党的工作,进行党的教育,让党员过好组织生活,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意识。3、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完成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4、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带领村委会、妇代会、共青团、治保、调解等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活动,使其充分发挥作用。5、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他们拥护党的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学习科技知识,发展家庭经济,关心公益事业。6、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和《村民文明行为公约》,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村委会建设1、落实民主选举制度,依法选举出村委会班子成员。2、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定期不定期的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做到“一事一议”。3、坚持民主管理制度,按照村民自治章程,建立村委会工作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加强村级事务管理。4、强化民主监督制度,抓好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的落实,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三)、党风廉政建设1、落实村级主要负责人廉政承诺、述职述廉和离任审计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2、坚持村务、政务公开,对村级财务、各项惠农政策、奖励扶持资金等的落实,做到全程公开,自觉接受村民和上级有关组织的监督。3、经常开展警示教育和提醒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四)村务公开1、对涉及村民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都要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2、村务公开的方式有四种,即公开栏、民主议事会、明白卡和书面告示。3、村委会办公室要设置村务公开档案柜,每次公开内容要及时存档,以备上级组织和群众查询。4、村级财务每月公开一次;农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干部目标责任制每季度公开一次;水电费收缴每月公开一次;各业承包、扶贫资金和救灾救济款物发放随时公开。5、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对各类公开内容的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查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