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总结

时间:2022-01-07 16:04:22

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总结

2021年市区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紧密围绕促进农民身份向农民职业转变目标,在家庭农场主教育培训、生产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深入探索,着力构建集职业标准、职业培训、职业道德和职业保障“四位一体”的农业从业制度,为全区乡村战略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提供了保障。

一、试点情况推进

(一)基本情况:

2021年我区家庭农场主纳入试点人员的124名,加之2020年试点人员80名,覆盖196个村民小组,实现了37%的村民小组至少有1名家庭农场主纳入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在继续落实职业农民政策的基础上,对畅通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做实家庭农场辅导队伍、解决家庭农场雇工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主要成效:

1.教育培训方面:204名试点人员在近两年均参加过高素质农民培训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动参与培训率达100%。预计有近10户家庭农场主计划通过高职扩招报读大专专业、有3名通过成人高考报读本科专业。2.资格认定方面:204名试点人员均获得职业农民资格认定,其中:2名取得高级职称职业农民、36名取得农业机械操作技能证书;3.社会保障方面:174名购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4.生产扶持方面:92名获得深化试点政策中生产扶持、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项目、冷链物流项目、家庭农场项目等农业项目支持;5.示范引领方面:13名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主与培育型家庭农场建立了结对辅导帮扶机制;8名创建了自主品牌或进行了“两品一标”质量认证,新发展53户家庭农场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预计有32名试点人员的家庭农场被评为示范场或实现示范等级晋升。

在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政策的撬动下,新增家庭农场68户,实现526个村民小组(全覆盖)拥有家庭农场1200户;新增工商注册家庭农场73户,累计工商注册881户;新增示范场79户,实现62个行政村(全覆盖)拥有示范场总数294户,其中7个乡镇(全覆盖)拥有省级示范场42户,市级示范场84户、县级示范场168户。家庭农场“一组一场”和“一镇一省级示范”成果的到有效巩固,实现了发展势头不减、集约经营水平提高、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经营服务体系初成、经营效益提升明显的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目标。

(三)主要措施:

1.教育培训海纳百川。一是学历提升有力度。在《市区家庭农场学历提升扶持细则(试行)》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制定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人员通过高职扩招就读农科类大专院校的给予入学当年全额学费补助。预计有近10户家庭农场主计划通过高职扩招报读大专专业、有3名通过成人高考报读本科专业。二是技能培养有深度。立足农业全科型人才培训目标,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建立以“职业农民学校”为主体,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主体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民职业培训体系。培训灵活化。创新“菜单式”“应用式”“小班制”和“双向选择”培训模式,“线下+线上”“现场+课堂”有机结合,常年开展农业职业培训5000人次以上。机构专业化。区农广校与市区家庭农场协会、蟠龙农联、鄢家柑橘协会联合组建“职业农民学校”,农业职业科技学院开设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经营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等专业,以高职扩招政策招收职业农民,成为职业农民高等教育的专业机构。实训融合化。市区农业农村局与市区把捌零后家庭农场、岭上园家庭农场、富垚家庭农场、山水美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川西北柑橘专家大院等签约,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教融合教学点,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三是认定复审有制度。全区已有职业农民1343名,已实现一村民小组一职业农民全覆盖。按照市区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计划新认定10名。职业农民认定满两年的,计划于2022年4月开展复审工作。

2.政策体系多极支撑。一是项目支持。通过整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产粮(油)大县、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等项目,近100余户家庭农场基础配套设施得以完善。2021年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项目争取财政资金940万元,支持培育户59户、示范户22户,预计撬动社会资金2800万元用于支持适度扩大规模,引进良种,完善基础设施,购置生产性装备,建设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改良提升产品品质,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价值链等。二是用地保障。建立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以“三书制度”规范土地流转,保障职业农民通过家庭农场发展产业土地经营权的长期稳定,办理经营权证书70份。三是金融扶持。依托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与农商银行开发家庭农场纯信用贷款,目前已完成187户授信,授信金额3700万元,发放贷款1665万元。与省农担公司分公司、农商银行、邮储银行联合开通家庭农场直通贷,融资成本控制在7%以内。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四是风险保障。结合农业临时性用工需求大、人员不固定、普遍年龄偏高的现状,与人保分公司合作推出农民雇工险。以承包亩数投保,不限定人员和数量,只要在投保的土地上发生意外均可理赔,解决了家庭农场临时用工风险。五是服务保障。在蟠龙、略坪农联提供技术创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农资统购配送等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市区家庭农场协会在政策宣传、项目辅助、相互交流等公益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发挥行内监督功能,完成家庭农场名录库信息集中更新、统计监测、家庭农场辅导员考核等。发挥抱团议价优势,在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中争取比政银担贷款利率、担保费用各降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政策;与人保财险合作,将农业雇工险投保年龄增大至70岁;与邮政公司合作,将快递网点深入村民小组乃至田间地头;发挥社团组织功能,举办首届耙耙柑比赛、新型农机推广展示会、率队远赴青海宣传农产品等。实现入会总数突破300户,进入家庭农场企业微信达900户。

二、存在问题

(一)职业农民对学历提升教育兴趣不高。相比退伍军人就读高职扩招政策,职业农民只有免文化考试,每年负担学费近6000元以上,取得文凭后对职业农民生涯助力不大。

(二)职业农民社保补助未建立长效机制。从职业农民的培育情况来看,职业农民创业期一般为3-5年,5年后进入稳定期或者改行不再农业生产。试点政策的社会保障补助无法覆盖创业期,可能出现短保情况。

(三)家庭农场单打独斗发展农业生产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了,需要发展社会组织来组织家庭农场抱团发展、提供家庭农场发展所需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区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夯实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陈国。

(一)我区由区财政落实300万元建立职业农民养老保障金,用于对区内获得家庭农场省级以上(含省级)示范场的家庭农场主以及获得政府部门授予的省级农业类荣誉称号或获得农业类高级资格认证且在区内创办新型经营主体的职业农民给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连续补助5年。

(二)进一步修改职业农民认定办法,以为单位建立职业农民认定专家库,通过具有高级职称的职业农民来认定,让专提高职业农民认定水平。严格复审,提高职业农民资格证含金量,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三)进一步挖掘家庭农场示范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他们加入家庭农场辅导员队伍,实现先进帮培育的实效帮扶。

(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协会搞好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服务、家庭农场发展数据监测、辅导员考核、项目辅助等工作,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