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时间:2022-12-24 11:23:24

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2014年我市妇幼卫生工作思路: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积极落实省、市妇女儿童“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妇幼安康工程”,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温馨安全在妇幼”主题实践活动,大力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目标任务

年内实现目标:《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率达100%,早孕建册率、系统化管理率、产后访视率达95%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10万以下。《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达10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5%以上,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率达95%以上。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6‰以下。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下。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达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母婴安全行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1、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加强与新农合政策衔接,争取实现农村参合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

2、加强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紧急救治、转运和管理能力。

3、认真落实《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工作;做好高危儿筛查,实行专案管理。

4、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及技能竞赛,加强助产技术、产科急救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相关技术培训,提升急救水平。

5、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和爱婴医院建设,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进行各类母乳代用品广告宣传、推销活动。

6、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和监管,尤其对开展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机构和人员,坚决取消其执业资格。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专项检查。

7、做好孕产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工作。

8、规范妇幼信息管理,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二)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行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积极落实三级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推动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

2、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

3、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孕前期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项目,预防神经管缺陷发生。

4、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网络,规范推进全市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逐步开展视力、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筛查工作。建立残疾儿童随报及早干预制度,确保阳性病例干预措施有效、到位、减少残疾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争取财政支持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诊断和干预治疗;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6、建立儿童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营养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系统监护体系,做好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儿童的系统康复,减少或避免由这些疾病所导致和儿童残疾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三)实施“妇女儿童疾病防治行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建立卫生、妇联、人口计生、财政等部门合作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

2、在全市开展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3、实施儿童营养干预项目,开展社会宣传,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儿童营养性疾病。

4、实施儿童疾病综合管理,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对儿童疾病早发现、早转诊、早干预,做到对所有严重疾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5、在全市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防止新生儿窒息各种并发症发生,进一步减少新生儿窒息所致的伤残和死亡,降低儿童死亡率。

(四)实施“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提高服务能力

1、加强市妇幼保健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按《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要求,做好妇幼保健机构定编和人力资源配置。争取通过等级评审达标。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开展对基层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工作。

2、健全妇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开展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产科和儿科规范化建设。

作为技术支撑,要发挥技术优势,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技术支持,做好危急重症的救治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行孕产妇保健门诊、儿童保健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温馨安全的服务环境。

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服务主体,要在专业人员、房屋、设备等方面加强配套,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对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卫生知识、技能的指导培训;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网底,要配备负责妇幼保健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妇幼卫生知识宣传、妇幼信息搜集等工作。

4、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加强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