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大执法检查中需要改进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8-03 10:53:00

关于人大执法检查中需要改进的几个问题

执法检查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种监督形式,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已经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也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趋于形式化,不能全面、深入、科学地掌握法律、法规实施的真实情况。一是执法检查的重点不够突出。每年执法检查的数量太多,重点不突出,影响了执法检查的效果。二是执法检查所掌握的情况不够全面。有些执法检查只听取执法机关的汇报,所能看到的基本是经过刻意安排布置的,对执法机关执法现状的全面把握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因而还不能完全起到执法检查应有的作用。三是执法检查报告不规范。由于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情况不够全面,导致一些执法检查报告评价法律、法规实施状况缺乏全面性,指出存在的问题缺乏准确性,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缺乏针对性,有的执法检查报告实际上是照抄照搬执法机关的工作汇报,使执法检查报告变成了执法机关的成绩总结,或者是变成为帮助执法机关解决人、财、物的呼吁书。

2、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不能与相应的后续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虽然提出了要求和建议,有的还提出了整改具体措施,但由于督办、处置和惩戒手段不硬,对执法机关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导致执法检查的效果不明显,形成了检查方案制订得周密、检查队伍庞大、检查声势轰轰烈烈、检查之后不了了之的局面。

3、在实践中有时混淆了执法检查的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使执法检查失去了人大法律监督的内涵。执法检查的主体和对象,在理念上人们都清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混淆,如在一些执法检查中,有的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与执法机关共同组织执法检查组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机关有关负责人也作为检查组的成员开展执法检查,在检查中还直接处理和解决辖属单位的问题等,把能否解决执法对象存在的具体问题视为评价执法检查的价值标准。这种在实践中混淆执法检查主体与对象的现象,使执法检查的权威性减弱,使执法检查在客观上成为帮助执法机关推动工作的工作组。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执法效果,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