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在领导干部家属助廉座谈会的讲话

时间:2022-08-31 10:23:00

市委在领导干部家属助廉座谈会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座谈会是根据市委决定召开的,目的是让领导干部家属们共同来议议家庭助廉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家拒腐防变意识,充分发挥家庭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积极配合党组织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构筑起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这是我市下半年开展“知荣明耻、廉洁从政”专题警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今年廉政文化进家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干部及其家庭的关心。前面,我们听取了两名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片;刚才,三位部门“一把手”的家属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从不同的侧面就如何当好领导干部的家属,作了很好的发言,一些做法和思路值得肯定。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从政,锐意改革,扎实苦干,同时也凝聚着各位家属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和市纪委向在座各位部门“一把手”的家属、向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同时,我也借此机会,就“家庭助廉”活动、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提两点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总体上说,我市领导干部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为我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在种种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走上了违法违纪的道路,有的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2003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903件,处分93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9人,乡科级干部122人。在这些犯错误的党员干部中,就有少数家属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有的越位插手、干预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的乱吹“枕边风”,为他人作说客;有的打着领导干部的牌子拉关系、走后门,为自己、子女和亲朋好友办私事、谋私利;个别的甚至代领导干部收受他人的钱物,使领导干部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必须正视和克服这些问题,充分认识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家庭助廉”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客观需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自身是否过得硬是最根本的因素。但不可否认,夫妻之间的特殊关系,家庭成员的亲情关系、血缘关系,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处事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向上的,就能相互促进,使家庭成员共同进步;反之,就容易成为领导干部走上错误道路的一种诱因和助因。“妻贤夫祸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直接拉拢腐蚀领导干部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进攻目标瞄准领导干部的家庭,在家属、子女身上下功夫,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继而拖领导干部下水,达到其权钱交易的目的。如果我们的家属头脑不清醒,不警惕,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和攻击,势必帮了领导干部的“倒忙”。从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腐败堕落,除了自身的原因外,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其家庭成员的不廉洁、不自律有着直接关系,有的家庭成员甚至直接参与到违法犯罪之中,对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98年至2003年被查处的109件省部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与家属子女有关联的占76.6%。2004年处分的16名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其腐败案情与配偶子女相关的有10人,约占2/3。我市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也有通过领导干部的亲属送钱送物的情况。这充分说明,当前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相当尖锐、激烈,不仅我们的领导干部有一个如何面对权力、金钱、名利、人情等方面的考验的问题,领导干部的家属也同样面临着这些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倡导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把好家庭“廉政关”,营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家庭环境,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我们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的客观要求。

2、“家庭助廉”是领导干部家庭幸福安宁的重要保障。和谐、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我们每个家庭共同追求的目标,从家庭的视角来看,腐败是影响家庭稳定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贪官夫妻共同作案、“同堂受审”的案例屡屡发生。如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从任市长起,妻子周继美就开始利用肖手中的权力与影响,以帮人办事、解决困难为由,疯狂敛财。在公诉机关指控肖作新的10起受贿案中,有9起都是与周继美共同受贿,结果,肖被判无期徒刑,周继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与妻子田雅芝共同索贿受贿达370余万元,最终,马德被判处死刑,田雅芝被判处无期徒刑。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也一样,妻子儿子成为腐败帮凶,最后老子、儿子坐牢,妻子上吊。少数领导干部夫妻双双中箭落马,被绳之以法,这不仅损害了党的事业,也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悲剧,更是家庭的不幸。像这样的悲剧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希望看到的。要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领导干部本人廉洁自律固然重要,家庭的环境、家属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就是要让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懂得,关心和爱护干部不仅仅是党组织的事,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家属,如果思想上能始终绷紧这根弦,看好自家门,不仅自己不上当,还坚持在领导干部身边常念“紧箍咒”,帮助他们固守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那么既有助于家庭的团结和睦,也有助于抵御外在的各种不良诱惑,这对于保护领导干部本人和促进家庭幸福平安都是至关重要的。

3、“家庭助廉”是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途径。严谨治家,树立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党也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领导干部律己严家的榜样。改革开放以来,同志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总书记也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对领导干部来说,家风问题不是个人小事,也不是单纯的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一种具体表现,直接关系着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群众也往往把领导干部的家风看作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窗口”。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群众是非常关注的,即使领导干部本人能廉洁奉公,但家属子女行为举止不当,甚至是违法乱纪,领导干部也难以挺直腰杆,其形象也会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受到损害。古人说:“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贪戾,一国作乱”。这是修身律人与兴家的经验之谈。不能修身齐家,又怎么能治国平天下?家风不正、家政不廉,必然导致为官不清、为政不廉。一些腐败案件的发生,往往跟家风不正有很大关系。如海南东方市原市委书记戚火贵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他的非法财产有许多是经他妻子符荣英一手聚敛而来。戚在临刑前表示:“我如果有一个好老婆的话,如果她及时提醒我,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很多事情都受到她的影响,我讲她不听。”山东省供销社原主任矫智仁的贪污腐败,与妻子钟福卿的贪婪无度有很大关系。矫受贿所得的160万元赃款中,钟福卿直接经手收受的就达40多万元。他们的儿子结婚,钟福卿收受的喜钱红包就有20万元。案发后,矫智仁说:“我戴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妻子的一半。”他们把责任推给家属当然是站不住脚的,但也确实说明了家属对领导干部的影响,家风对党风、政风的影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家庭倡导并形成良好的家风,既是对领导干部更好地行使权力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家属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对于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家风,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努力当好廉内助,把好家庭廉政关

领导干部家属怎样当好廉内助,我想在座各位应该比我有更多、更深、更全面的理解和体会。这里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公务员之家: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学习是我们大家共同提高的基础,也是促进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不论是谁,都可能落伍,甚至被淘汰。同时,学习还有利于缩短与家人之间的距离,增加更多共同语言。作为领导干部家属,首先要学一点政治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在复杂环境中分清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其次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形势与任务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领导干部的工作,使他们更好地勤政廉政,才能使自己说话、办事和处理问题做到心中有谱,不致出现大的偏差。第三要学一点法律纪律知识。我们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中感到,现在有不少腐败问题的产生,与一些领导干部及家属法纪意识不强,对具体规定不了解,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有关,一些人往往是做了违法违纪的事自己还不知道。富阳市原市委书记周宝法的妻子王瑞珠在法庭上就曾经说过:“我们从不白拿人家的钱,都是给人家办了事才收了礼,帮了人家的忙才拿钱的!”她说这种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可以说是无知到了极点。所以,领导干部家属平时要注意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纪律知识。近年来,中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的纪律规定,其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领导干部家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希望大家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好好看一看,把握好一个度,在思想上弄清违纪与否的界限,分清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明令禁止的,使自己在对外交往中能分清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