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肌体的毒瘤

时间:2022-07-12 03:50:00

社会肌体的毒瘤

社会上存在一种“潜规则”,就像一只摸不着、抓不住、看不见的无形大手,支配着一些人的行为,垄断和指挥着不少行业和领域的交往,而且大有愈演愈烈,逐渐变成“显规则”,成为“硬规则”之势。这种“潜规则”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不会说在口头,写在纸面,更不能摆在桌面,登上大雅之堂,但大家却都心知肚明,心领神会,心照不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都不说也不能说,谁都这样,谁也别说谁,因此,自然而然、自觉不自觉的养成习惯,而且习惯成自然,最后竟变成了一成不变的“法则”,人人都要按照这样的“潜规则”办事、从事、行事。无论这件事有多么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也都这么干也不得不干。这张“窗户纸”千万不能捅破,这块“遮羞布”千万不能撕开,这幅“假面具”千万不能扯下。就是说这项“潜规则”千万不能打破、违反、背离,更不能倒行逆施,背道而驰。如果有人在一个群体、集体、单位、部门不遵守“潜规则”,不按“潜规则”办事,一旦说了出去,捅了“娄子”,往往就会被周围人视为“另类”、“异类”,很可能陷入困境,四面楚歌,孤立无援,而且还要遭到周围人的冷若冰霜,冷言冷语,冷嘲热讽,敬而远之,躲而避之,离而弃之。“潜规则”害死人。“潜规则”是生长在经济社会肌体上的毒瘤,是经济社会的一大公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敌,是诱发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情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

在行业中存在的“潜规则”,习俗成规矩,习惯成自然,这些潜规则虽然没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但人人心知肚明,谁违反了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甚至受到莫名其妙、各种各样的惩罚,让你有苦说不出,有冤无处诉,告状无门,还要落个无理取闹的不安稳人员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不仅在本单位呆不下去,就是在社会上也倍遭歧视。

特别是商业贿赂“潜规则”更是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涉及面广,涉案人员众多,情况和原因非常复杂,带有一定普遍性、顽固性和严重性。这种“潜规则”,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的甚至引发了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导致国际舆论对我国的市场环境作出不利评价,影响到国际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

例如前一段媒体接连报道说,四川省开江县人民医院原外科医生肖启伟实名举报当地医疗腐败问题。辽宁省鞍山市国税局原公务员李文娟举报国税局违法违规行为。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小学副校长顾汝汉坚持八年举报贪官场长,今年从检察机关领到1.5万元有功举报奖金。但他已家底精光,一家人流离四方,一度甚至靠乞讨维持生计。在有些人看来,这个赢局对他来说谈不上划算,更与他的切身利益毫无关系。但这却是普通公民与腐败的掌权者之间一场漫长的较量。上海市广中医院原理疗科医生陈晓兰,从1997年至今举报的8种假冒伪劣医疗器械被证实查处,因此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但她也因举报而丢了工作。如今只能依靠亲友接济艰难度日,9年打假使她成为一名悲情英雄。他们敢于自曝内幕、挑战权贵、冲击“潜规则”的“壮举”有目共睹,得到舆论广泛赞誉和政府肯定,但他们的遭遇也让人感到愤懑以至悲哀。即使是“反腐斗士”、“举报英雄”也难逃脱行业“潜规则”的惩罚,同时还要面对有关部门的冷遇和刁难,足见行业腐败“潜规则”是何等的顽固不化、坚不可破,并达到了何种严重和普遍的程度。其实,受“潜规则”损害、侵害和伤害的大有人在,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有些人选择了与“潜规则”合作,或同流合污,试图用这种阴暗的方式为自己争取利益,得到好处;有些人选择了不与“潜规则”合作,甚至进行公开反对和坚决抵制,但结果只能是默默承受痛苦和折磨。

在官场上存在的“潜规则”和“逆淘汰”现象,真言压不住谎言,君子斗不过小人,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榜样难树,先进难当,好人受气,小人得势,正气树不起来,邪气不断上升,“清官廉吏”难做、难行、失宠,甚至被“逆淘汰”,重用“能人”,“带病提拔”,“上岗生病”。“优胜劣汰”变成了“劣胜优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成风,使用人选人任人德才兼备原则和“四化“标准在个别地方完全丧失。

现在官场上有一种“逆淘汰”现象:即在一些存在比较严重腐败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中,一些有责任心、正义感、忠诚老实、坚持党性原则、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干部被“淘汰”出局,这些人往往被周围人当成“不和谐”之音、“不协调”因素、“不合群”的害群之马、不识“时务”和“抬举”的“刺头”,为了这个地方和部门的“安宁”,特别是班子的“团结”,决不能让一条鱼搅了一锅腥,只能也必须将“这种人”异地安排、转移出去,甚至“逆向淘汰”,排挤出局。相反的,另一些能说会道、虚报浮夸的,善于投机钻营、能跑能送的,甚至作风不正、有违纪行为的人得到提拔重用,飞黄腾达。德才兼备、口碑很好的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这种不正常现象却显得很“正常”,因为这些人“没后台、又不会来事、再有能力也只好慢慢等着吧”;领导干部真心拒贿,有人认为“太呆板”、“假正经”、“不合群”,甚至不敢公开自己是清官,不愿意当廉政典型,怕受到孤立排挤;有些能力、品行一般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官位、私利,被认为是“有靠山”、“有手段”、“有本事”、“有门路”;对那些被查处的贪官,却为之感叹“后台不硬”、“运气不好”、“撞到枪口上了”、“自认倒霉吧”!使一些俗人、庸人,特别是腐败分子走上重要岗位,使这些部门、单位的领导权力丧失,落到了腐败分子的手中。党风正、作风硬、能干实事的人与“人情风”、“送礼风”、“浮夸风”等诸多丑恶现象搅拌在一起,巨大惯力把许多好人、正派的人也迫不得已地卷进去,有可能产生官场腐败的“漩涡效应”。必然会带坏了党风、政风及社会风气,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腐败在这里被认同,腐败在这里被放纵。在这样的环境下,谁不进贡谁就是“另类”,肯定要被打入“另册”。好的干部倒霉受气,坏的干部却得意忘形。

“逆淘汰”造成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败坏,最终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有些所谓的“能人”平时就毛病常犯,错误不断,甚至名声不好,劣迹斑斑,对其群众早就议论纷纷,领导也有耳闻目睹,但借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有毛病、有问题甚至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能人”,网开一面,大开绿灯,只要此人有关系、有后台、有撑腰的、有为之说话的或递条子的,就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而且如日中天,一发不可收拾。没有几年,三下五除二,一升再升,挡都挡不住。这种人终究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早晚都会“露馅”。俗话说,爬得高摔得重。对这些人,群众有个形象说法,这种人本来就“有病”,却让他们“带病上岗”,怎么能不“在岗生病”?当初是谁让这些人“上的岗”?谁推荐的,谁考察的,谁决定的,又是谁拍板的?为什么不深究细查,追究责任?“带病上岗”———“在岗生病”———“生病在任”恶性循环,造成腐败分子查了一个又一个,抓了一批又一批,杀了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领导干部“入口”、“进门”的第一关没有从严把握、严格把住,让这些人滥竽充数,鱼目混珠,有机可乘,钻了空子。

社会上存在的“潜规则”,使人与人之间在公开场合都不敢说实话,讲真话,谈心里话,互相之间不诚实、不信任、不放心,都留“一手”、“后手”,睁眼说套话、官话、大话、空话、假话,这是当前学风、文风、作风和党风、政风、民风的一大症结。

最关键的是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诚信笃实却常常吃亏受气。“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扭曲着人们的诚信意识。如果让这种人忘乎所以,为所欲为,让这种歪风邪气占了上风,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可信性和诚信度?足以摧毁社会公众和广大群众对党组织和政府的公信力,对领导干部的真实性、公正性产生怀疑。河北省委2006年1月16日会议上描述一些官员的作风是“打官腔、慢半拍,喊得凶、抓得松”,到了具体落实问题时,则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由此带来的危害则是“应当解决的事情久拖不决,能够避免的问题反复发生”。会议甚至专门形成一份决议“要狠抓落实之风”,重述“官话”危害性。另据报道,目睹了农民工死在同仁医院全过程的保安祁利刚,出于良心的不安和起码的良知,为痛苦死在医院而无人问津的农民工出庭作证而被辞退。选择生存还是选择良心?仅仅是说了一句真话,就必须面临如此的选择。试问:我们的社会空间为“真情实话”到底预留了多大的生存空间?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志曾指出:“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敢讲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同志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在政治上要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对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但不可否认,在少数地方和部门,不愿或不敢讲真话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损害党员干部形象,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果党风、学风出了问题,文风就会显示出某种病态,同时思想作风和社会风气也会出现不良倾向。表现形式有:台上讲官话,台下说鬼话,谎话连篇;“台上他讲人,台下人讲他”,形成强烈反差。言善行恶,说得好听、非常动听,做得不怎么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官场一套,私下一套,空话、大话、假话,没有一句真话、实话,谎言连着谎言,一谎到底,以言欺人,以谎骗人。“双重人格”、“两面性”、“变脸快”,善于“作秀”,作“廉政秀”,搞“形象工程”,“伪装”、“外廉内贪”,以假乱真几乎成了贪官的惯用伎俩。他们为了降低腐败风险,除了“廉不离口”地“讲廉”外,还“不惜血本”地“买廉”,以换取“廉名”声誉。这些人俨然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形象,在言语上作秀,在行头上作秀,在行为上作秀,在工作与生活上作秀。虽然这样的典型事例为数不多,但这种人很吃香,也吃得开,非常得意,得意忘形。当前在社会上还有一种普遍现象,即对“顶头上司”、上级领导,善于“语言贿赂”,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善于吹捧。

据报道,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之父”陈翰笙活了108岁。有一位学者写了一篇怀念文章,讲了陈翰笙生前的一段往事,让人感慨不已。北大100周年校庆时,人们请陈老为校庆讲几句话,陈老半天没有言语,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说:“您就说,祝北大越办越好。”谁知,陈老却大声说道:“祝北大办得像过去那样好!”陈老为人处世与众不同,襟怀坦白,作风朴实,为人正直不阿,一身正气,最反对官僚作风。对于不正之风,当面批评,毫不留情。学界上下无不公认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座丰碑。

想一想,从老祖宗时起,“批评”便作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千年古训而口口相传;在革命战争和建设时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批评”这个词汇原本就没有错,然而,时下的风气,如今的时尚,过多的强调是宽容、包容、沟通、学会夸奖和赞美、善于表扬和自我表扬、敢于吹嘘和自我吹嘘……而“批评”,特别公开直言批评,这个词汇似乎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语境。在社会生活中,通常我们听到的大都是溢美之词,若是有批评之声,便会引起轩然大波。当“批评”与宽容、与沟通、与夸奖、与赞美的关系被人为地悄然无声地变换为势不两立的两极时,则变得荒唐了,我们几乎丧失了批评的空间。

由此可见,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各行各业几乎都存在着不成文的、摆不上桌面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潜规则”,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同、途径不同、手段不同,即使不公开这么说,不敢公开承认,但实际也存在着,并且反映突出,表现尽至,暴露无遗。如果这种“潜规则”不打破、不解决、不消除,我敢说,反腐败肯定难反,不会真反,也反不了。只有彻底根除人们早已习以为常、通常照办、照常遵守的“潜规则”,党风廉政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深入下去,取得实效,取信于民。(作者系中央纪委宣教室副局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