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建筑文化艺术性探讨

时间:2022-10-12 15:41:08

城市公共建筑文化艺术性探讨

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正在从规模建设向质量建设转型,从“功能性”城市向“文化性”城市迈进。但是,和硬件设施建设推进不同,文化形成与积淀并非一日之功,这是一个全员互动、共同创造、综合发展的过程,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当下,文化城市新形象标志每每以公共建筑形式呈现,其状态令人深思:一方面,城市管理者、投资人、有话语权的建筑师、艺术家通过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感或者未来创新感的设计,尽可能以具有号召力的公共建筑形象表达城市个性;另一方面,公共建筑的使用者和作为文化传播受众的普通民众通过网络空间回应对公共建筑作为城市文化标志的评价,在凸显自由关注的同时,制造出网红效果。近年来,社会公众对于网红建筑的追求热度从未停止,并且从底层民众的自发表达上升为社会各界关注并追求的目标。城市公共建筑也因为在网络空间受到的各种评价而获得最大限度的传播效应,甚至化身为网络化的城市文化形象符号。网红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力量,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随着具体对象、内容变化而持续更新,其实质是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追求最直接的表达。具有个性与文化特色的城市,一直是网红现象追逐的对象。比如,近年来通过小视频火爆的网红城市前三甲:具有山地魔幻色彩的重庆、唐风文化浓郁的西安、媒体与创意之都长沙,都以具有城市个性的公共建筑空间凸显特色,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公共建筑艺术最大的边际效应。应该说,网红化的城市公共建筑评判实际上是公众对于城市建筑文化的一种自发追求,是城市大众文化审美在网络世界的野蛮生长。这种对城市设计中公共建筑的文化性与艺术性的关注,无疑将推动新一轮的城市文艺复兴。

城市网红公共建筑文化艺术发展力量溯源

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曾预言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二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同时,他也指出,“城市化也将是中国在新世纪里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快速城镇化,城镇化的挑战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建设,国内大小城市在基础设施硬件方面基本都有了较为彻底的改观,城市之间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城市形象也越来越标准化。影响城市80%的基础功能性建设完之后,主要基建任务变为持续的常态化调整更新和稳步运行维护,而决定城市个性核心灵魂的20%的文化性打造,将是城市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所在。虽说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城市发展的进程并非简单的技术进步,而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的综合体,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形象紧密结合的。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量的积累,城市发展新阶段正在经历的质变新过程主要在于以地域优势、个性特色为主的文化比拼,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建设过程,毕竟经过基建快速发展之后的国内大小城市,在面对文化建设推进时遇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往以经济为核心的政策指引下,托赖工程技术支撑发展,标准化设计打造使得“千城一面”,模式化的国际范式城市建筑空间冷漠剥夺人们对于传统文脉和自我意识的深层联系,都市生活中的人们都在变成自己城市的陌生人。快节奏的城市日常生活已经很难再拥有传统的诗意,熟悉的烟火、人情味和温度感。经济创造财富,却也让人在物质自由之外变得疏离,文化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但现代城市空间在传统文化缺失之外也造成心灵的麻木。其实,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宜居的最理想标准都没有改变过,那便是艺术化的生存、诗意的栖居,如果有所改变,则是对于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具体内容对象的差异而已。以往传统城市道法自然,尊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理念指引下的地域差异背景下的城市地域文化已经大量被摧毁,独特的文化品性被现代建筑抹杀。所以,对于任何传统或者新颖的空间、人物、事件,都能在虚拟世界引发较多的关注,成为受到追捧的网红,这是公众对于标准化模式的城市生活的逆袭,是追求人情味与个性化的自发反应。当然,网络走红也是审美观的熔炉,会对公共审美自由状态下的潮流进行过滤和淘澄,并将最终促成主流审美的完成。随着公众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自觉和水平提升,网红的标准和认知也将走上更为深入阶段。对城市公共建筑的评判和追捧行动极大地影响着包括建筑设计在内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将推动城市文化形象的打造最终朝着整个城市文化品格提升的方向前行。

城市网红公共建筑文化艺术的矛盾表现

作为城市文化形象代表的网红公共建筑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特征,如通常处于城市的重要节点位置,对所在区域的整体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原重庆朝天门广场位置新建的来福士广场和连结上下半城的十八梯改造,特殊的山地自然环境赋予的地理红利和长期城市文化情结的凝集,让公众的关注几乎还在建设期间就没有停止过,必然被置于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下,城市中心和文化C位的显著位置注定其必然网红。其次是公共建筑形象塑造需要结合城市文脉和所在区位的特征,通过自身的品质来彰显或提升城市空间独有的文化个性。如果符合空间文化特征,则必然得到广泛认同;如果有所违背,则往往引发网络空间的群体讨论甚至攻击。所以对重庆来福士广场的讨论自始至终未曾停止,它也一度被评为全国“最丑建筑”,十八梯改造开街当天就被众多市民网络围观之后群嘲,“回不去的十八梯”成为重庆母城长大的网友共识,二者原本期待得到的认同反而因为负面评价意外成为网红。网红的评价显然已经揭示过去仅仅依靠硬件建设解决城市布局、功能和提供高楼大厦就算完成任务的时代已经终结,这只是金字塔的底部,能够带给城市居民愉悦感和幸福感的灵魂精髓是城市中最柔软的文化品格。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就曾指出:“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是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力。”[1]文化软实力在当下已经是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这种软性的文化品格不是浮于表面的装饰,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正以最硬的数据指标引发更多的关注。文化政策决定经济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具有独特文化精神的城市在与其他城市共存的环境中明显更具有竞争优势。经历了长时间高歌猛进的基建时代,当下城市建设已经养成高速发展的惯性思维,但文化建设恰恰与之相反,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缓慢积累才可能真正形成有品质的优秀文化。就此而言,网红是把“双刃剑”,在将公共建筑纳入不受限制的自由讨论之余,也催生了追求表面化的“快餐式”装点城市的观念,并直接影响公共建筑技术表现手段。由于传统文化已然断层,新生文化弱小而苍白,对城市文化发展影响不足,急功近利的快速建设无疑将走向畸形发展道路。现代建筑在公共文化性方面究其表现,学界也有很多讨论。正如学者殷双喜所言,最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精英主导设计观念,其次是视觉专制[2]。在精英主导的公共建筑设计活动中,官方或者投资方决定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实施过程,公众只有被动接受,而缺乏事前参与的话语权,对公共建筑的最终落成无法产生作用,只能以网红讨论方式进行后续评判。由领导、商家和专家组合的少数社会精英层面控制的公共建筑,使得原本应当作为公众福利的公共空间由于群众参与的缺位,往往无视最具人性化的部分,只突出上层利益诉求,无疑是导致众多表面精英实际庸俗化的公共建筑出炉的主要原因。伪精英、实庸俗的专制是近年来造成城市文化缺失、审美下滑的元凶。如重庆来福士广场不仅被行业内诟病为“对城市天际线的最大破坏”,社会大众则对以“来福士”取代“朝天门”传统地名表达了最为强烈的不满,斥责为“只见卖儿卖女,没见过卖地名”,其实质是建筑舶来文化不仅没有带来社会对新城市地标的文化认同,反而给地方民众情感造成了极大伤害。在外部评鉴尚可的背景下,来福士始终没有得到本地民众认可。事实上,在重庆城市更新过程中,这样的网红案例比比皆是。自2000年后解放碑市中心本地原住民生活环境基本被彻底改造,原本富有山城特色的公众夜生活方式被标准化的都市建筑符号驱逐。近期完工的重庆解放碑—朝天门步行大道改造,进一步将市井烟火元素全部去除,让位给商圈和车行(图1、图2)。城市核心区域彻底沦为“外地人的解放碑”,再也找不到城市旧有的文化痕迹。所以,近年来形成“主城居民不逛解放碑”的现象,越来越喜欢“找感觉”的本地人显然不再热衷为现代化模板式“象征性经济”买单。商圈人气暴跌,公共建筑环境的失败改造难辞其咎。“视觉专制”是追求城市文化速成的突出表现,过度强化视觉效果和立面美化,只求“博眼球”,往往会造成建筑华而不实。有的为了满足立面外观效果表现造成功能单一、实用功能不足;有的为了凸显自身形象而罔顾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环境问题;有的缺乏对绿色环保、节能关注,日常维护费用过高造成浪费;有的只重表面形态忽略工程建设质量(图3),等等。这些都是对城市公共环境和公众体验的伤害,伴随这些公共建筑的落地,负面“网红”评价也将接踵而至,受到舆论的重点攻击。

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引领网红导向

不论精英还是网民,在涉及公共领域相关事务,都比较喜欢扛“以人为本”的旗帜。近现代西方人本思想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经济基础完善而逐渐得到关注和接受,但实际上中国社会自古就有“以人为本”的传统。春秋时期,管仲就曾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显然,这里强调的“以民为本”突出的是社会性的“群体人”,与西方人本主义突出个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所不同。传统观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受到儒、道、墨、法各家思想滋养,具有更多家国情怀内容和责任感,具有层级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生态与精神内涵[3],所以注定中国传统文化立场与担当和西方本能的个性张扬有泾渭分明的差别。现实情况是,精英和网民都以个人理念为本,都认为自己拥有尊重人性的出发点和立场。然而,在公共建筑成为建筑商品化利益指向对象的当下,看似“以人为本”,实则难以摆脱“资本为本”的桎梏。公共建筑仅在物质层面提供满足功能需求的空间,无法提供文化内涵,更谈不上精神统领,而网络空间的网红评价来自大众众多个性的综合,对网红的塑造出发点各自不同,由此注定造成差异化审美之下各种利益观念分崩离析,难以形成共识。所幸,我国“以人为本”思想面对西方人本主义冲击,依然对家国情怀内容有所保留,更为看重代表主流社会群体的“人本”。在此前提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本,在关注历史文脉传承基础上追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最高层次文化。当下,众多浅层次文化审美层出不穷,偏好视觉效果,愉悦感官,将城市文化元素加以表面化的机械拼贴,甚至以商品化的形象贩卖,是目前网红的通行做法。所以,提倡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体现,在传统中寻找符合国人价值观与审美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无疑是对生吞活剥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并制造若干新奇怪异事物浅薄网红的最好对抗。当然,值得强调的是,网红现象在反映现实空间文化之时,也在照见自己。这种现象对于客观世界的关注,其实是以虚拟世界的观念孵化现实审美,进而激活现实空间的创造和更新。公共建筑是文化力量的外在表现,通过营造公开使用的场域影响周围环境和在其中活动的人群,甚至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带动城市的发展,有助于重塑城市的形象。设计师、建筑师不论承认与否,他们的作品都将个人思维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一些东西。迎合网红还是以有内涵的文化思维影响网红话题,将是对精英的挑战。当未来既不确定又不可预知,注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被重复有效使用时,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既能俯身从网红中汲取能量、关注个体,又能兼顾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导入正确的价值理念,以文化空间的塑造引领大众文化艺术走向。不同时代,城市发展有不同侧重点。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市发展需要尊重历史文脉,塑造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关注城市质量和文化提升,关注公共建筑及其空间从实体到网络的形象塑造与传播,无疑将是文化城市建设不可忽略的内容之一。现代国际主义建筑大师沙里宁曾经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能教育人,什么样的城市就能培养什么样的文化个性。文化艺术在定义城市性格之时,更体现城市的温度、品格、文化诉求和人文关怀。网红现象倾向于追逐猎奇新鲜话题,不断变换对象,显得并无常性,而文化需要长远的影响以形成持续的力量,二者是相互矛盾的。追求短时间的网红必然带来浮夸不实的表面化作风,城市文化建设作为长期任务,需要虑及千百年。借快速的网红可以透视个体当下需求,但更要穿过社会与时代宏大视角尊重主流群体,在长期的历史、环境、生态发展的进程中度量社会发展大势。以关注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引领网红最终走向,赋予短期网红长远的生命力,方能接近最高层面的文化审美。

参考文献

[1][美国]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殷双喜.设计与民主[J].美术学报,2002(2):9-12.

[3]张洪兴.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N].光明日报,2020-10-31(11).

作者:舒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