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时间:2022-10-09 08:52:18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基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数学知识的储备量、举一反三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加关注于学生是否能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对数学知识进行迁移总结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多样化策略

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原本追求学生的高分改变为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得到开拓,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死板、单调等弊端。

一、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的现状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要求和任务,但是在真正贯彻落实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愿意采用讲授法,与此同时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教师也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知识输入。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进行思考,不愿意自主分析,认为教师会将思路告诉自己,将教师教导的思路生搬硬套于应用题之中。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教师这种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没有开拓学生的思维,小学时期本身是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最为丰富的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都没有给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与培养,那么会抑制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教师应该给学生打造多样化的课堂,使整体课堂教育教学氛围更加欢快、和谐、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真正在放松的心情之下去融入数学课堂之中,理解所学知识,内化所学知识。另外,还有一部分小学教师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解决的问题能力至关重要,但是教师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只要学生能将这道题做对即可,不要求、不鼓励一题多解,这样的认识存在不足性。实际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问题指导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部分教师对于解决问题的认识偏差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进而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以及做题的过程中都是套用公式,没有考虑过这一公式运用到这一题目之中,是否是最简便的方式,这一题是否可以另辟蹊径,致使解题思路步骤固化,无法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二、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更注重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路,真正从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长期只按照一种答案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的思维就会固化,进而将解决问题变成模式化、程序化。这样既不利于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又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想要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升解题能力,寻找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就必须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往常教师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体,一直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输入,学生根本不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思考,甚至很多学生在课下进行复习时,也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考虑,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无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多样化的思考和思路。现在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突破固化的思维方式。小学阶段的数学是给学生今后打基础的时期,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融入,以此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并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多样性的,具有极其复杂的变化,以此来让学生对于数学的把握认知更为深刻。

三、如何高效实现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涉世未深,他们的认知水平、知识层次都处于较低层次,同时,在小学时期学生也会潜意识下模仿他人,而数学教师正是他们所模仿的重点对象之一。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给小学生进行知识讲解问题剖析的过程中,自己不但承担着一个教学者的任务,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榜样,为此教师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加强自我约束。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基础,在讲解知识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进行设计,以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教师在给学生进行问题讲解过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此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意识到要发散思维,采用多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二)创设适合开展解决问题教学的情境

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较低水平,往往无法对于复杂的知识和抽象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小学生有基本特点,他们思维开拓、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于陌生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学习,但是由于他们还尚未形成良好的注意力,以至于他们经常被其他的事情吸引目光。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创设相应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散。也就是说,想要真正高质量地推动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会采用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式,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摆脱复杂抽象因素的束缚。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给学生进行问题创设的过程中,针对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重点以及难点,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情境,争取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情境形象化。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之中有一部分应用题,题干非常复杂冗长,这样学生看到题干时,就不愿意再进行这道题的学习和写作,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就将这些冗长的题干给学生以趣味化,像讲故事一样的语言给学生表述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思考,积极寻找多种解决办法。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在给学生进行问题创建创建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给学生开拓思维,为其多元思考拓宽空间。尤其是一些图形问题,小学生没有数形结合的思想,针对图形问题的学习十分困难,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形式给学生将图形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梳理,为其后续思考提供便利。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就给学生设置了真实的学习情境,首先在备课过程中就给每一个小组的学生下发了一个真实的长方体模具,学生对于这种立体知识学习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如果可以给学生用最真实的材料,让学生直观对长方体进行感受,这可以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然后给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你认为长方体有怎样的特点和特征,并将你的总结和发现和小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最终每一个小组形成一份报告和其他小组沟通。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也能让学生在自主进行知识探索、自主进行知识思考的过程中拓展思维,为今后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三)将实践教学提上日程

当学生形成了多元思考能力,习惯寻找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带入到实践环境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他们的相关能力,对于这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愿意直观地去学习知识,为此用实际行动简单地进行题目讲解,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学生今后将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建立基础。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就将具体的教学和加减法相互结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问题:现在小红有十元的纸币,但是家里有一些菜不够了,需要小红去购买,他的父亲让他买5块钱的鸡蛋和3块钱的黄瓜,那么请大家帮助小红算一下,他买完这些东西之后,自己手里还剩下多少钱呢?这样就让学生代入到题目的角色当中,产生代入感,弥补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索,自主思考并解决,这才是培养学生多元化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开端。还是针对上述那道题,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从连续减法这一思路上进行考虑并进行计算的,采用的是10-5-3=2,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如果想在这一道题之中既训练加法又训练减法,那么你们会怎样进行这一道题的解答呢?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这种解答思路进行思考,教师在旁进行引导,直到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另一种计算形式,先算出买菜需要花多少钱即5+3=8,然后再用小红现在手里已有的钱数10元减去8元,最终也可以得到2元的结果。如此一来,针对这一道应用题,学生就拥有了两种思考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对于加减法有了一定复习,同时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货币的算法,可谓一举多得。

(四)适当融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给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不同的学生由于学习经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学习思路存在巨大差异,为此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学生进行问题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并且教师也可以在与各小组交流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在小组之中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能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都有所增加。但是教师一定要合理的进行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既提升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又使得全班学习进度达到一致。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不同的运算定理设计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推理出不同的运算定律。另外,教师还可以换一种教学思路,想要培养学生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入手,教师可以给学生下发知识点的导学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成果,结合小组合作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解答,这样就相当于以反方向加深记忆,还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理解、应用和巩固,真正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已经对知识点有一定掌握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定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梳理。想要形成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学生必须在脑海之中构建起数学知识结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思考数学知识,解决数学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更应该关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脑海之中形成清晰的数学结构,将知识点运用得更加熟练和多样化,以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进入到更高年级进行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3):47—48.

[2]殷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75.

[3]梁红梅.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6):149.

[4]张乃英.小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7):118.

作者:马国强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太平店镇大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