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曲创作历程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02 08:55:26

幼儿歌曲创作历程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凸显,社会各界对幼儿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此发展背景下,歌曲作为辅助学前教育开展的重要手段,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学前教育中,歌曲教学可以通过灵活的旋律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活泼的曲调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在学习中拥有更高的关注度。从整体上看,幼儿歌曲创作呈现出的均是乐观、积极的特征,但是在新中国幼儿歌曲创作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创作效果。本文立足于新中国幼儿歌曲创作历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新中国不同阶段幼儿歌曲创作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幼儿歌曲创作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歌曲;创作;发展历程

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幼儿也如此,唱歌是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演唱时的成就感。儿童歌曲的创作及历程前人有过一些研究,但是研究方向更多的还是把幼儿、儿童、少年期混为一谈,对于学前儿童歌曲的研究并不深入和具体,本文主要从分析儿童歌曲创作历程入手,分析其中属于幼儿歌曲创作的部分,通过创作历程研究得出有利于幼儿歌曲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一、20世纪初期幼儿歌曲创作

这个时期幼儿歌曲创作受学堂乐歌的影响开始萌芽。学堂乐歌主要是指20世纪初学堂中传唱的歌曲,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受时代环境影响,这些作品均采用西方一些国家的经典曲目。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在音乐教育中倾尽了毕生心血。他是最先针对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特点,以接近口语式的新词来编写乐歌教科书的音乐教育家。由于他十分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歌曲创作和教学中都紧扣孩子的心理特点,编写的歌词意浅而不俗。他从描绘孩子的现实生活入手,呈现出平易近人的特点,创作出的《竹马》等歌曲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学堂乐歌时期,幼儿歌曲的创作秉持中西合璧的原则,推动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随着接踵而至的五四运动,幼儿歌曲创作又发生新的变化。在歌曲创作的过程中,民族元素的应用成为这个阶段重要的特征,走出西方音乐形式的束缚,推动了幼儿歌曲民族化的发展。黎锦晖是这个阶段幼儿歌曲音乐创作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歌曲创作中把握了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将舞蹈与歌曲创作相结合,创作出儿童歌舞剧。黎锦晖所编写的歌词大多数都通俗易唱、非常口语化,剧情的发展也很适合儿童的理解力,音乐语言比较简练、生动、明快,他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等音乐教育家在学堂乐歌方面重视儿童特点的优秀传统。他创作了不少儿童歌舞剧。例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这使得幼儿歌曲创作的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20世纪30—40年代幼儿歌曲创作

本阶段中日战争影响着国内局势的发展,但幼儿歌曲向前的步伐并未被打断,反而因为民族情绪高涨而激发了国内音乐家们的创作激情。这些音乐家将音乐创作与自身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希望能利用音乐来鼓舞人民,也期盼能通过音乐教育深刻影响国家的年轻一代。因此。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音乐家聂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1933年,聂耳创作了《小工人》《卖报歌》等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聂耳一直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将复杂的局势与孩子的纯洁形成鲜明对比,将自己对孩子炽热的情感作为歌曲创作的铺垫。聂耳非常了解儿童的内心,也用真诚的心对待儿童,在他的笔下孩子们的形象生动富有社会意义。另一位优秀的音乐家麦新,也在儿童歌曲创作中有着重要贡献。他的儿童歌曲对象明确,主要针对抗战时期劳苦大众的孩子们,反映的内容大多是抗战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一阶段创作出的幼儿歌曲,主要从开朗的人物形象入手,例如《保育员院歌》《勇敢的小娃娃》《儿童哨》等,充分考虑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热爱集体活动的特点。他创作的歌曲节奏明快趣味性强,考虑到了幼儿演唱音域不宽的特点,试图通过音乐教育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希望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保卫祖国的种子。由上可见,这个阶段幼儿歌曲的创作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将对孩子的希望与歌曲创作相结合,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同时,这一阶段涌现的音乐家很多,都是幼儿歌曲后续发展的保障,也为幼儿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活力。

三、20世纪50—70年代幼儿歌曲创作

抗战胜利,幼儿歌曲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新中国成立,我国声乐艺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歌曲创作进入到一个稳定时期,为幼儿歌曲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许多音乐家在国家的支持下纷纷投身于音乐创作之中。在此环境下,幼儿教育中开始融入丰富的艺术形式,过往的儿歌已经难以满足这个阶段幼儿的成长需要,音乐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将迎来新生活的喜悦融入其中,挖掘此阶段鲜明的时代气息。作曲家李群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例如《快乐的节日》等。在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她在作曲时将自己对新中国的希望融入其中,期盼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李群所创作的歌曲以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为主基调,在创作过程中选择坚持儿歌口语化,这样歌曲的整体旋律十分轻快,所传达的感情很明朗。除此之外她也写了不少幼儿歌曲,例如《剪指甲》《摆积木》等,她捕捉的是孩子们多层次多角度的最基本的生活侧面,以小见大,寓教于乐。1954年1月,教育部聘请苏联专家玛努依连柯领导北师大学前教育教研室的教师编写了《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指南》附件部分的音乐教材是由我国幼教工作者编写的第一套幼儿园音乐教材,这套教材选用的许多优秀低幼儿童音乐作品流传全国,至今仍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被广泛使用,深受幼儿的喜爱。60-70年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几乎崩溃,教育领域更是重灾区,儿童歌曲创作进入了停滞不前和作品匮乏的阶段,幼儿歌曲的创作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四、20世纪80—90年代后期幼儿歌曲创作

这个阶段幼儿歌曲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进入到一个瓶颈期,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艺术之风又重新吹进了人们的心里,唤醒了人们的创作热情。在此发展背景下,幼儿歌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这个阶段,中外文化的交流是影响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加之宽松的创作环境,许多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幼儿歌曲的创作迎来了一个小高峰。例如寄明、谷建芬、王付林等人都在幼儿歌曲创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创作出《小螺号》《种太阳》等传唱至今的歌曲。这个阶段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为儿童歌曲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儿童动画片的出现使儿歌的传播更为迅速,例如《黑猫警长》主题歌等,在当时红遍全国,甚至在今日仍被孩子喜爱。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中前期相比发展速度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与社会思潮的转变有关。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有的作曲家甚至一周可以创作出几首歌曲,这样的歌曲虽然迎合了大众的喜好,但却会出现音乐本体雷同的情况。有的创作者将这些创作方式应用到幼儿创作之中,不仅体裁没有亮点且歌曲调式也只是发生了轻微的变化,曲式结构自然也就十分类似。这样创作出的幼儿歌曲虽然凝聚了创作者的经验,但却未从学前儿童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孩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这种只为“完成任务”的形态也严重影响了儿歌创作的质量。随着音乐界对儿歌创作的问题引起重视之后,这一时期也产生了流行一时的歌曲,例如1996年的《健康歌》,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后,火遍了海峡两岸。此阶段的幼儿歌曲与传播媒介的联系更为紧密,歌曲的风格也更为活泼,主要反映的内容也是对于孩子的关爱,注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21世纪初期幼儿歌曲创作

21世纪以来儿童歌曲创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些音乐家为了拯救儿歌的发展空间,纷纷提出了一些意见和举措。例如在2004年中央召开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会上,谷建芬曾说“要为孩子写一些歌。”于是,她决定为中国的古典诗词谱曲,提出创作为孩子们演唱的“新学堂歌”,例如《春晓》《长歌行》等,这些古诗词被谷建芬配乐之后,既丰富了儿歌的表现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随着声乐比赛的兴起,涌现了大批优秀儿童作品。其中“快乐阳光中国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成绩较为显著。该比赛创办于1995年,至今已创办了17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快乐阳光”童歌赛也将总主题定为“东方最美的红”。除主题歌《东方最美的红》以外共发行188首儿童歌曲,其中幼儿歌曲有13首,虽然和儿童、少年歌曲比起来总量不多,但是能坚持专门从幼儿的角度去编写歌曲,创作适合幼儿歌曲的作品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六、幼儿歌曲创作的特点及发展对策

(一)幼儿歌曲创作特点

幼儿歌曲的创作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与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歌曲很多都带有民族特色,和当时的国家政治形式相结合,侧重于主旋律的思想教育,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幼儿歌曲创作兼顾了教育与娱乐的特点,更加关注幼儿内心,符合幼儿演唱特点。幼儿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感性的事物吸引,因此写给他们的歌曲要有动作性、情节性;幼儿会对自然现象感兴趣,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幻想,因此便会对童话的歌曲感兴趣,在幼儿歌曲中加入童话人物或者童话故事,也会让幼儿更加喜欢;幼儿也会因为生活里的点滴感受产生心理的变化,他们不会像大孩子一样完全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创作者通过研究幼儿心理,创作出的歌曲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抒发情绪;幼儿年龄小,语言、音乐能力都在萌芽阶段,对于歌词和旋律都不宜过于复杂,音域适中,一切以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为创作目的。2006年由彭野创作的幼儿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一经发表就获得幼儿的极大喜爱与传唱。他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他和女儿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女儿要求他多陪陪自己的时候,让他很受触动,他觉得除了物质,孩子更需要的是亲情,以此为灵感,创作了《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歌曲之所以非常流行,传唱度高,就是因为它抒发了孩子渴望陪伴的心情,歌词简单,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非常适合幼儿演唱。

(二)幼儿歌曲创作发展对策

1.完善创作者队伍培养重视创作者专业素养在儿歌创作中的重要价值,通过“以老带新”等手段来提升创作队伍的整体素养。儿歌的主要对象有不同智力、年龄和性格的孩子,在进行幼儿歌曲创作时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特点,这样创作出的歌曲才能符合孩子的实际需求,从而能发挥出歌曲在幼儿成长中的内在价值。幼儿歌曲的创作者应该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强与艺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由内而外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使自身所创作出的歌曲有底蕴,能在传播中升华艺术的价值。2.处理好儿歌商品化问题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儿歌创作急需解决、处理好商品化与精品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提升儿歌创作的质量,通过创新儿歌创作的方式,应该将成人化严重的现象最大限度地避免,同时要创新和尝试各种形式的创作,更新观念,不断拓展创作手法,因此新时期需要彻底净化少儿歌曲,特别是幼儿歌曲市场,在不断筛选中产生更多优秀的幼儿歌曲作品。

七、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歌曲在历史长河中被保留下来有一定意义和价值,需要国人认真对待和高度重视,贴合儿童内心兴趣和生理特征等创作出更有意义的作品,不断壮大少儿歌曲创作队伍,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在新时期符合素质教育内涵,深入挖掘,融合不同元素,懂得创新,潜移默化影响儿童内心,净化儿童心灵,确保幼儿在儿童歌曲的熏陶下受到感染,发挥特长,促进其高度发展,同时也为幼儿歌曲在未来留下坚固地位。

参考文献:

[1]龚耀年.儿童歌曲创作十讲[M].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2]蔡海波.儿童歌曲创作的理论与实践[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

[3]马松青.儿童歌曲创作及传播的困境[J].北方音乐,2018,(1):13-14.

[4]蒲方.聂耳的儿童歌曲创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5,(4).

[5]谢艾伶.论麦新儿童歌曲的创作特点[J].四川戏剧,2017,(03):134-137,141.

[6]倪和文.母爱与童心常驻人间——喜读〈李群歌曲创作选集〉[J].人民音乐,1996,(04):47.

作者:高洁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