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07-13 08:41:35

金课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金课”建设是高校夯实本科教学基础,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以“金课”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金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金课”是当下高等教育的领域的一个热词,其课堂之“金”包括五个方面: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建设中国金课》一文中将“金课”的标准概括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水课”顾名思义是指“灌水”“注水”的低质量课堂,与“水课”相对的“金课”不是针对具体某一门课程而言,而是指能够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课堂的统称。“金课”建设是教育部实施的一流课程建设,它是提升中国教育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可量化、可评价的具体落脚点,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自2018年起,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和《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2018]8号),我国大学生教育改革在国内开展得如火如荼。

1金课建设形式创新

优质“金课”包括五大类: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与线下混合式金课、社会实践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线下授课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这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若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加之教师安于手头教材而不思,那么其所教授的课程必然是“水课”。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而线上学习方式的兴起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不足。尤其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中、小学有序的相应国家号召,而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一时间在全国上下传遍。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不但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上课体验。线上教学活动推动了教育新形态的产生,加速了教育变革,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是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转变。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授课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后疫情时期现得尤为重要,故而线上线下结合课程教学真正引起我们思考的是该如何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式,“金课”的建设刻不容缓。

2高校金课程打造

“金课”建设是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故如何“打造金课,消灭水课”便成了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教学难题,故各大高校不断改革创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手段融入课堂中,打造金课。籍亚玲等通认为高校在通识课程中应实施PBL(Prob‐lem-Based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变革,以学生为中心,重新构建课程模式及评价机制,如此才能消灭“水课”,打造真正意义的金课。MOOC、BOPPPS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均以建构主义为依据,充分体现学习者“学”的主动性,都强调教学互动性(学生参与度)、教学有效性、学情监控等要求。谢冬娣等提出基于“循环五步骤”(线上-线下-线上下同步-线下-线上)与“非常6+1”模块(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后测-总结+拓展)有机融合体系的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慕课)/BOPPPS混合教学新模式,全面打造“金课”,提高课程质量。徐琴琴等以原有国家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以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导向,对原有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深度建设,成功组织和实施高阶在线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模式。西南石油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支撑课程————弹性波动力学课程,亦是基于OBE理念推动“课堂革命”,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更加完善的考核机制,根据社会需求拟定毕业要求,实现“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一种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可将线上教育与课堂教育充分和深入地结合起来,融入“金课”模式,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金陵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实施中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金课”要求的“两性一度”。“金课”在医学院校的建设亦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广西医科大学采用团队学习(TBL)和案例教学(CBL)等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符合“金课”的内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要求。

3金课建设的不足

线上课程已经被教育部纳入“金课”体系,其在当代高校课程改革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

3.1学生认识金课存在误区

郑成铭等以不同年级的20名在校本科生为访谈对象,发现采访对象普遍对课程、教师、学校管理等方面能够提出较深入的看法,而对自身学习行为对金课的影响却较少谈及。由此可见学生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金课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导致部分学生配合度普遍不高。

3.2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相关调查显示,线上教学难以与线下教学形成补充和拓展。以慕课为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压力不足或无明确的奖惩机制,学生通常较难坚持学习一门课程,故存在学习深度不深和学习广度不广的问题。在这期间,若教师不能对其在线课程进行监管,难免会有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浪费之嫌。

3.3教师不能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林琳在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线上资源选择的重视程度不够,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割裂或者重复,没有很好地将线上与线下课程配合起来,这样都与混合式金课的原有内涵相背离。

3.4教师教学课程改革动力不足

朱娟认为当代大学生知识更新速度快,故在信息化教学中老师需额外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教学突破了课堂边,但在职称评定中教学业绩所占权重不突出,导致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热情不足,课程改革和课程创新的主动性不强,故信息化教学效果较弱。老师是否能够适应没有学生的课堂,对于相关软件的使用是否熟练,这些都成为金课建设过程中的关卡。

3.5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需求背离

对于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周雅茹探索“什么是大学生最喜爱的课程”,49.74%的同学认为是新颖有趣的课,34.87%的同学认为是满足自身需求的课,仅11.17%的同学选择有深度、难度、挑战度的课。由此可知,学生需求不符合金课“两性一度”的要求,这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相背离。

4改进措施

4.1树立正确的金课观念

在开始课程之前,教师应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课程认识,即学生不应把金课理解为静态的“课程”,而应将其视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打造的课程及课程实施的过程。在考核评价时,课堂表现、随堂测验课程报告等形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且将评价贯穿将会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形成过程性评价。

4.2教学方法方面

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安排各项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内课外都努力学习,从而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且完成度高。课堂教学除讲授外,还可以开展动手实验、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团队合作等多种多样的课堂内外教学活动。课外与课内学时比例设置合理,努力在打造有深度、有挑战度课堂的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课程内容变得新颖有趣。另一方面,对于线上课程的学习,可通过打卡监督,学习分享,采用适当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反馈。

4.3设置合理的课程

作为金课,课程应该具有很高的先进性和规范性,课程内容与专业高度相关的同时,符合时展新趋势、新需求。不同年级的课程应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广度,优化学习效果。同时定期调研,及时接受学生课程学习反馈,以便更好地优化教学方案。

4.4建立智慧教学激励机制

学校方面要建立灵活、智慧的奖励机制,通过提高教学创新及教学业绩在职务评聘中的占比,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内驱力,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形式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信息化工具在当地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5结语

“金课”建设是当代高等人才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优势,成为当代金课建设的重要途径,但要达到“金课”的标准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实践和研究。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直面挑战努力突破教学改革难点,努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输送更多高等人才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24-29.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唐明利.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海外英语,2020,(21):131-132.

[4]杨晓康.后疫情时代混合式“金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民航服务心理学》为例[J].民航学报,2021,5(04):8-11.

作者:王彦丁 单位: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