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问题

时间:2022-07-11 10:06:15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问题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故事教学是不容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构建。但在故事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作为引导者,自身的教学行为往往对教学效率与质量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从理论角度入手,深度剖析了在幼儿故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策略,以此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故事教学;教学行为;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之初,故事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开展故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幼儿构建语言能力。在故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对整个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对此,在当前的幼儿教学背景下,要想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严格要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为故事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在幼儿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1.缺乏多样的导入方式

一般而言,在故事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针对性地做好导入工作,这样才能让幼儿被故事所吸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然而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所采取的导入方式过于单一与落后,并没有采取多样的形式对故事进行铺垫。比如,大多数教师先拿出一本图书,询问幼儿封面上是什么,然后幼儿会简单地回答:“封面上是一只青蛙,封面上是一只羊……”对此教师接着会询问幼儿:“你们想不想听关于这只青蛙或者这只羊的故事呢?”这种导入方式比较简单,无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甚至对于大班的学生而言,会产生抵触心理。

2.缺乏有效的提问

在教学中提问是十分常见的教学行为,提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引导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是培育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一般而言,幼儿教师在故事教学活动中会对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导致提问的有效性降低。笔者根据整理将提问有效性过低的表现概述为以下几点:第一,幼儿教师多以封闭式问题为主。这些问题过于固定,大多数幼儿不需要思考便可回答,无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不利于幼儿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教师在提问时并未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在开展取气球的活动中,教师会提问幼儿:“小狗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取到气球?”因为大多数幼儿对其缺乏知识的积累,所以幼儿无法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回答,从而导致问题的提问效果不佳。第三,提问问题时,教师未顾及幼儿的反馈,导致幼儿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故事教学活动当中,如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某一图画,但大多数幼儿的思维往往与教师所想要的效果不一致。

3.缺乏科学的引导

顾名思义,故事教学是严格按照故事的情节与线索对故事进行改编、创编。在故事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的科学引导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但是现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指导过于抽象,在询问时多以简单的方式,比如:“这个小动物在干什么?”“在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什么?”,并没有采取启发式、鼓励式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展开想象。除此之外,大多数幼儿教师在故事教学活动中并没有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指导,导致幼儿逐渐失去锻炼语言的机会,无法发挥故事教学法的作用。

二、新时期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对策

在幼儿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与改进,则会导致故事教学活动受到一定影响。幼儿教师需要从自身出发,对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故事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展开分析与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学有效性。

1.合理选择故事

毋庸置疑,在故事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地选择故事十分关键,好的故事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是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载体。一般情况下,幼儿教师在选择故事时需要兼顾幼儿的成长特点以及经验特点,不仅要考虑幼儿所具备的生活经验,还要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在选择故事时要体现出多样性,其中情节丰富的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相关的故事可以增长幼儿的生活经验。所以选择故事时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仅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从幼儿的理解程度、故事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入手。

2.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多样是现阶段故事教学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方法。幼儿教师要提高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故事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选择PPT图片导入,而且还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或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悬念。在教学过程当中,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为提高幼儿的学习有效性,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选择与故事教材相关的视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分组,让幼儿进行扮演,引导幼儿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故事教学法的有效性。

3.合理提问问题

问题的提出十分重要,而科学且合理的提问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讲述《小兔乖乖》的时候,可以向幼儿进行提问:“孩子们,如果教师现在是小白兔的妈妈,我回家的时候,我应该说什么兔宝宝才会给我开门呢?”这种情况下幼儿会发散思维,大胆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根据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让幼儿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融入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在为幼儿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幼儿教师可以提问:“小朋友们知道火柴的作用是什么吗?”有的小朋友会说火柴是用于点火的工具,也有的小朋友说火柴可以照明,在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之后,幼儿教师带领他们进入到故事情境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4.加强故事教学的反思

在故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思考在本节课中应用的语言是否正确,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提问的方式能否引起幼儿的注意力,等等。这样在不断的反思中,教师可以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中故事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对后期幼儿语言能力的构建至关重要,但是需注意的是,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对幼儿的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对此,幼儿教师需要从自身出发,多角度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良教学行为进行改进,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才能真正地选好故事,讲好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掌握知识,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贺永宁 单位:甘肃省正宁县永正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