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在建筑史教学的实践

时间:2022-06-22 16:02:19

文化自信在建筑史教学的实践

摘要:中国建筑史作为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对毕业要求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根据江苏科技大学课程建设的原则并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点,文章围绕“学生中心,文化自信”理念不断对教学模式、手段、资源、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资料的分级重构,对学生课程参与深度与广度的延伸,对课程相关课群进行联动,将劳动实践和文化自信等课程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融于专业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构建“课前初识,课中精讲,课后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培养体系。在具体教学中,在保证向学生传授建筑史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建筑历史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性,紧密联系现代建筑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联系中国建筑师自身民族文化的修养,同时密切配合学校服务地方的指导思想,拓展了有关地方建筑历史文化和建筑历史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方面的内容。文章抛砖引玉,探讨切实提高学时不足情况下大容量理论课程教育实效的途径,激发课程教学“活力”。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文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学情分析

结合多年教学总结与学生实际情况,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史课程主要面临“教师讲授全与精的矛盾”“理科生文学素养欠缺”“学生培养扁平化”三个方面的实际难点。

(一)课内教学时数难以支撑知识全覆盖

中国建筑史课程共40学时,教学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在压缩学时背景下,课内学时不足,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整覆盖各知识点。横向观察多数院校,该课程在48~56学时仍感时间紧迫,教师一般选择传统讲课模式,力求通过课内高强度灌输,实现知识点全覆盖。这种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内在求知欲望和兴趣,又使得课程教学扁平化,重点知识不够精,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二)理工科学生哲学、历史学、美学素养薄弱

当前本专业招收理科生较多,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历史类理论课,对课程缺乏了解,主观重视不足,认为理论课、历史课主要依靠记忆与背诵,有一定畏难情绪。课前学生普遍欠缺哲学、历史学与美学基本素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课程中若直接涉足理论体系或具体案例讲解,学生缺乏直观感受,跟不上节奏后易产生疲惫与厌倦感,教学效果较弱。

(三)学生培养扁平化

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完成常规教学易造成培养层次单一,对优秀的同学欠缺相关实践与应用环节的进一步支撑,各级学生间缺乏稳定的交流平台,不易形成学术“传、帮、带”的氛围,导致学生培养扁平化,缺乏冒尖者。

二、课程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方式

自孔子杏坛讲学以来,“教”与“学”的本质一直未变,即知识的有效传承与发扬。近年来流行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OBE等模式、概念均是解决教学某一处问题的手段之一,而非教学本身,两者之间是“器”与“道”的关系。盲目跟风热点将课堂与之对应,并不一定能“真”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制造更多问题。在本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教师立足教学本质,紧紧围绕“真”字,通过课程“真改”实现学生“真受益”。

(一)创新理念

学生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课前意见征集与资料下发为先导;以课中体系搭建、课内实践操作、镇江地域认知、中西方对比为核心;以课后意见反馈、专家讲座、参与教师实践为辅助,同时与“LR.studio筑艺工作室”及历史类、设计类课程群相互支撑,构建“课前初识,课中精讲,课后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培养体系与多维度的过程评价体系。文化自信:课程注重将思政和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增强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引导其树立具有中国建筑精神的创作观,从专业角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二)创新举措

1.基于课堂实际需要的教学资料梳理与重构本课程内容时代跨度大,知识点繁杂,其中的海量信息难以在短学时的课内完全讲授。因此教师对现有教材内容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梳理与重构:(1)依据与核心知识体系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分为核心知识与非核心知识,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分层级的参考资料。(2)选取现有名校名师教学资源中上述核心知识部分,梳理为小知识点,以短视频形式出现。(3)选取学生喜爱的涉及历史、文学、思想、艺术等相关领域切实有益且有趣的资源,拓宽学生信息广度。2.基于“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优化(1)体系搭建。针对中国建筑史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对传统文化欠缺了解的问题,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入教学,通过课前教学助手征集、资料下发、意见征集;课中体系讲授、斗拱组装实践、镇江城市专题讲解;课后意见反馈、专家讲座、实地参观、教师实践等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上课内“精干”,课外“广博”。构建中国建筑史“三位一体”课程创新体系(图1),满足不同学生多层次教学深度需求,在不同模块中由点及面,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2)课堂教学。课程理论体系讲授时,以课前学生意见与回复、核心知识点介绍和配套教学资料下发为先导,课中进行理论体系搭建,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期待听课。在“建筑类型评述与中西方对比”部分,选取部分合适内容为专题,以问题为导向,审慎采取翻转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助手组织学生课前研习、课上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例如“中国传统民居”部分,将知识点分为若干专题并引入课本中没有的镇江民居,提前将资料向学生推介,布置学生课前研究,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现场引导并进行总结点评。3.基于教学助手的LR.studio筑艺工作室(1)教学助手课堂辅助。教学助手辅助教学主要反映在三个阶段:课前意见收集与课程设计、课中讨论交流和课后意见反馈[4]。对于意见征集与反馈,一味强调全员参与往往效率较低,多数学生意见重复且描述不清,既占用大量时间又增加学生工作量,反而导致其学习兴趣降低。通过教学助手收集并汇总各项建议代表同学集中提出,既减少工作量,又提升教学助手对课程的了解与文字组织能力。对于课内“讨论式”翻转课堂或课内实践环节部分,如直接进行,学生或因害羞而沉默不语,或陷入无目的讨论,或对实践内容无从下手。如抓好关键少数,在课前让教学助手一同参与课程设计与备课,在课堂中由教学助手作为每组讨论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发起者,教学效率将得到提升。(2)教学助手实践提升。课后教学助手参与到教师相关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实际研究或工程项目,进一步对课程知识进行提升与拓展。通过数年发展,教学助手制已发展为“LR.studio筑艺工作室”模式,各级教学助手在工作室中以老带新、互帮互助,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4.百川汇流、共建课程校外教学资源的拓展与利用是对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部分优秀教师作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镇江设计艺术家协会青年理事、镇江勘察设计协会专家,积极为学生拓展镇江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建筑资源。先后与市住建局、市文联、市规划展示馆、市博物馆、市西津渡开发公司、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建立联系与合作。同时学校聘请江苏省勘察设计大师一同参与本课程资源建设并定期为学生提供专家讲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5.课程联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最大化实现课程价值,中国建筑史注重同其他相关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关课程群的有效联动,既为学生建立传统建筑理论体系,又为建筑设计类课程,特别是毕业设计提供引导[5]。例如建筑设计课程设置历史建筑改造相关任务,毕业设计对历史风貌区建筑更新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将历史建筑的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实现历史与设计无缝对接,形成课程间有效联动,使设计课程成为建筑历史学习的有机延伸。同时,本课程还着力推动与实践教学之间的配合与互动,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于建筑调研、古建筑测绘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建筑历史知识的理解。6.地域特色、融入城市江苏科技大学位于江苏镇江,镇江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文脉的形成依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南北文化交流的交通港口城市特性。镇江是鸦片战争后较早对西方开放的城市,其建筑表现出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开放性与多元性。镇江建筑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依山傍水,城市山林;南北融合,雄秀合一;中西交融,民国风韵。笔者在课程授课时结合知识体系中相关知识点,如“城市”专题、“住宅”专题、“宗教建筑”专题,依托所处镇江城市与建筑特有的风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三位一体”课程培养体系中通过课内、课外两个时段,校内教师理论教学与校外专家现场指导两种模式对地域特色进行讲授[6]。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高校所在城市的建筑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关注城市发展的建筑文化传承问题。7.多维度、多层次综合评价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注重过程(图2),课程考核体系主要由平时表现、期末考核、意见反馈三部分的八个模块构成,从课前教学助手(部分学生)、平时课堂出勤、课堂突出表现(部分学生)、课内作业、课内实践表现、校外实践情况、期末考核、课后意见反馈八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表现。

三、课程创新成果及实效

通过教师不断实践,中国建筑史课程逐步形成学生“真心”参与,课内外“真实”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式,消除了工科生对历史课、理论课的认识误区,调动了学生对建筑史学习的强烈兴趣,激发出课程应有活力。依托课程教学助手创造性地建立了全校本科生独有的“LR.Studio筑艺工作室”,形成了“学生助教,学生收获,学生反哺”特色。

(一)专业教学成效

1.该课多年学生评教满意度高,在学生中颇具知名度,课程授课常吸引其他专业学生旁听。2.LR.Studio筑艺工作室历届教学助手多保研或升学至国内外知名建筑学高校。3.工作室学生获江苏省优秀三好学生1人,发表古建筑论文3篇,历史建筑群类毕业设计课题获校优秀毕业设计2项,设计竞赛获国际级优胜奖1项,市厅级奖4项。4.工作室作为各级教学助手交流平台,在其他课程中亦发挥积极作用。5.对理工科学生历史类、理论类课程教学具有示范作用。本课程作为江苏科技大学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4+0”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示范课程,与其开展了共享专家讲座,校外联合教学等合作。

(二)课程思政与劳动教学成效

中国建筑史既是一门课程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程结束并非终点,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经常令师生相遇、相聚。学生表现出对该课程的持续兴趣及对母校的感情,对专业实践的渴望,均反映出该课程对学生思想及心灵的触动与启发,体现出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之于学生的影响。1.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镇江市乡村振兴劳动实践5项,参与撰写古建研究报告1项,通过对设计单位的走访了解,普遍反映江苏科技大学建筑学学生对古建了解较深入,实践能力较强。2.依托LR.Studio筑艺工作室,师生一同捐书共建、共享图书角,当前藏书300余本,借阅率高。3.工作室中形成浓厚的老带新、互帮互助氛围,毕业生积极通过返校指导、定向资助等方式反哺课程教学。4.将课程思政延伸至课外,功在平时,通过一届届的毕业生将优良品行、专业精神代际传递。

四、结语

当前,中国建筑史教学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放眼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作者:任鹏远 刘祯圆 张军学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