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

时间:2022-06-22 09:17:29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推进新时代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从教师、课程、学生三个维度切入,切实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课程思政主体作用,同时,构建课程思政的跟踪评价体系,发挥全员思政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

一、我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现状

教育部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27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4个,科研机构233个。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982人,其中,本科院校15749人,高职(专科)院校8723人。如此之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培养出来的人才究竟如何?另据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学校教职工数超到266万人(不包含民办高校),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83万人(不包含民办高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这份重任落在了全国200余万的高校教师身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截至目前,教育部已经评选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建设10个课程思政资源库,已建设课程思政优秀课程1400余门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700余个。五年多来,各地高等学校积极努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创新,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例如,复旦大学作为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之一,提出打造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圈,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着“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育人者先受教育”思政教学理念,设立教师“学习日”,通过政治学习、社会调研、榜样宣讲、专业研讨,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修养及课程思政的能力,为“课程门门有思政”奠定坚实基础。厦门大学打造五个“同心圆”为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实施“三四五”行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北京邮电大学探索构建“1234”新工科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等等。但与此同时,也有众多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课程思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思政元素的挖掘缺乏时代特征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高校育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思政元素也应该具备时代特色,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过程中,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然而在高校的课程思政实际实施中,教师选取的思政元素缺乏时代感,甚至与学生中学课本、小学课本的内容简单重复,给学生带来一种老生常谈的感觉。从某种程度来说,思政元素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可以是不变的,但是思政元素与新时代的结合形式以及体现形式是有所不同的,应该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

(二)思政元素的融入形式较为僵化

部分高校、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思政元素”要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较为生硬,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穿插几段与课程联系不紧密的思政内容,或者有时要求学生暂停专业内容,脱离课程专门听取思政专家讲座等,这些机械的灌输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将思政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课程思政的理解较为局限

“思政”并不仅仅指学习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指导思想,更多应该是以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文素养,以德树人,为学生人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为目标;“课堂”也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而是应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均有所体现。目前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提及思政元素内容,并未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政互相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弱

课堂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多为教师按固有的想法去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了解和调查,使得讲解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形成了“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两层皮的现状;同时,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加之思政元素具有理论性强的自身属性,专业教师很容易形成照本宣科的结果,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思政积极性不高,难以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

(五)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

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之间均缺乏交流沟通与合作。由于不同教师对于思政内容的理解不一,因此在内容教授时所展现出来的效果也大不相同,甚至出现对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理解的现象,使得学生对本来就不甚了解的领域更加模棱两可。同时,还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学生在多门课程中都在反复学习同一个思政案例,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没有新鲜感,课程得不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多数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讲授型单向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传统的单向思政知识传授模式,注重的是课本知识而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容易使学生陷入僵化、单一的发展局面。然而思政又是一种微妙的元素,并不像某些学科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吸收,而是要通过教师与学生日复一日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潜移默化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最终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进而将思政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一)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本质毋庸置疑

当代大学生在物资丰富的年代成长起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对于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减弱。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会屹立不倒。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精通专业知识的人,如果最根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何谈一个合格的人才?课程思政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育人与育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选项。[2]

(二)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是重中之重

作为教师,一定要从某些误区中走出来,首先,课程思政不是增加授课负担,而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其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实现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也不应是简单的思政内容复制,教师需要成为“大先生”。不单是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同时更需要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大学生处于人生思想最活跃的年龄,也是做事情多以热情为出发点的阶段。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心底里对思政学习的热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程思政是系统化工程

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但是离开传统课堂还要不要思政?答案是肯定的。课程思政的平台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生活课堂、社会课堂①都应该是课程思政的补充平台,各方协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四)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相对复杂课程思政的效果难以用传统方式进行有效评价,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能会在短期内体现出来,也可能会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体现出来。因此,对课程思政的评价不应仅看短期,也不能仅通过一些可视化的材料进行判断。同时,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评价也应有所不同。课程思政是具有学科差异和专业特色的。

四、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

(一)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政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的思政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效果。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首先应该与学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师生之间平等交往、共同探讨的良性互动关系,将思政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专业知识巧妙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魅力,深刻体会其内涵。[3]在课程思政的课堂设计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演讲、主动发言、分享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领悟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做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指引其更正,更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商科学生为例,学生可以选择以“分享杰出经济学家的突出贡献”为主题进行课前演讲。这种方式既可以关联所学专业,了解经济学家做出的贡献,又可以学习经济学家的良好精神品质,自然融入思政教育。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可以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模式,推动课程思政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学习通”“雨课堂”“学堂在线”等线上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把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学生面对的新情况、不断更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动力,深入探析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对于新入职教师,学校应将课程思政纳入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等教师培训学习必修环节。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开展新入职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助力新入职教师更好、更快融入角色。也可以采取“老带新”“团队教研”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

(二)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思政要有设计,各门课程之间需要有协调。对于同一个专业而言,大学四年的专业课程总数会在十门以上,所有的课程都谈思政,如果没有整体的设计和优化,势必带来前文所述的困境。高校可以尝试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思政能力较强的教师将专业下面所包含的不同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汇总和分类,建立课程群的思政元素库,指导各门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不偏离主线,同时,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配套资源建设。同时,聘请专业的思政课教师进行指导和把关,把握思政元素融入的准确性。当然,不同教师的思政元素融入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的案例也可以不断更新。(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课程思政主体作用学生是课程思政的主体和根本,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主动性、思政参与度和思政领悟力是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各高校在课程思政开展的研究和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高质量的课程思政首先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讲清楚所引入的思政元素的内涵,帮助引导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其内在的价值。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学生从单纯的“听”转变为自主的“学”,达到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形成学生从认识上接受课程思政,从行动上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具有较强的思政领悟能力的良性局面。[4]

(四)构建课程思政的跟踪评价体系

对于课程思政的评价一方面应关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另一方面应密切跟踪学生的变化情况。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评价相对容易,可以从课程资源、课程设计、教师课堂讲授等多个方面进行测评,可以综合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但是,对于学生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困难。在这里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以某个商科学生为例,经过教师课程思政方面的教育,他由原来极其热衷国外品牌转而喜爱民族品牌,在一次购物过程中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族品牌的商品,这是否是课程思政成功的表现呢?笔者认为,是的!课程思政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可以体现在学生未来的就业上,也可以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些细节的改变正是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体现。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动态的、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跟踪评价体系。

(五)发挥全员思政的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开展得好与不好,关键在教师!这里的教师应该是个广义的概念,不单纯指专业课教师。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应形成合力,打造多个课堂的课程思政,协同发挥作用。首先,强化大学生辅导员的作用,多融入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感受,充分发挥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优势,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传授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同时,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代青年易接受碎片化信息的时代特征,优化学生教育思政环境,将思政教育全方位渗透进学生思想。从而使学生们在生活各个方面都能汲取思想养分,涵养高尚品德,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果。其次,充分发挥班导师的职责,加强班导师协同多方教师的沟通合作,分工明确,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班导师可以组织各种思政相关的竞赛,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思政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真正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孙莉莉 杨孟杰 李依霖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