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大学生尚武精神培育策略

时间:2022-06-14 09:31:59

文化自信视域大学生尚武精神培育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首先阐述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以及尚武精神的价值意蕴;其次分析高校尚武精神培育现状;最后针对问题,从提升认知、课堂融入、健全设施等多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尚武精神;培育对策

1文化自信的内涵与价值

1.1文化自信的内涵梳理

文化自信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有一定范围和界限的共同体(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所拥有的文化;二是该群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并积极践行;三是该群体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它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中国发展的现实状况,为的是提高人们对国家文化的认同以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文化自信是中国发展的时代课题。

1.2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纵观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文明影响的延伸或扩张,每一次文化自信的提振,都伴随着国家的强盛[3]。当今世界文化的碰撞日益频繁激烈,过洋节、买洋货、崇洋媚外等似乎变成了大众的时尚,这种文化的侵蚀成为无声无烟的战争,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文化自信的不足。

2尚武精神的时代意蕴

2.1尚武精神核心要素

武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技艺精彩纷呈,加上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逐渐形成了尚武精神。尚武精神的本质是追求完善与超越自我,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众多不同的精神要素。包含有爱国主义精神,捍卫国家主权统一、维护国家安全、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强化个体责任担当、自立自强,磨练坚韧勇敢的意志品质等精神要素。这些要素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时展提供了精神指引。

2.2尚武精神存在价值

2.2.1培育爱国精神,强化民族认同尚武精神包含有中国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这种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贯穿武术文化形成的全过程。“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在武术发轫之时,其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军事功能使得武术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5]。展开中国发展的历史画卷,多武林豪杰为维护国家权利而舍生忘死、奋勇抗争,留下了光辉的色彩。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展现出了忠肝义胆、精忠报国精神。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没有屈服妥协,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些鲜活的历史典故和人物为世人所称颂,无疑是培育大学生爱国精神、强化民族认同的最佳素材。2.2.2弘扬崇德尚武,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状态,展现的是人类之间的礼让、宽恕、尊重、恭敬等,“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所提出并一直在倡导,它的构建离不开社会的和谐。而尚武精神所传达的育人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它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可以增强民众的价值判断力,为全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尚武精神倡导人们崇德尚武、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涵养个人道德品质。比如,以仁为主导的武术精神,要求人们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以礼为基础的武术精神,要求人们谦逊礼让,恭敬有加;以义为原则的武术精神,引导人们立身正直、公平正义、见义勇为等,营造社会的真善美,激发个体的道德意愿与道德情感。2.2.3培养责任担当,提升自强意识责任担当、自强意识对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它是人格魅力与大国风范的体现。当今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扭曲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某些个体或群体中表现出唯唯诺诺、粗俗、精神萎靡等现象,这势必会阻碍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而武术具有培养人们勇于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塑造人们追求卓越的锐气与血性,强调“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6]。这也是尚武精神精髓所在。

3学校尚武培育现状分析

3.1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存在不足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中国武术套路有着“入门很难,学好不易”的特点,对于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较为复杂,难度偏大,简化设计不够合理,很容易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失去练习的兴趣。另外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教师自身武术文化素养不高以及武术文化理论知识的枯燥,所以许多高校武术课堂教学偏向于技术动作,忽略了武术精神内涵的熏陶,这样不利于武术文化的普及推广。其次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灵活性不够,以至于课堂的趣味性不足,这也是学生对武术的参与度远不如球类项目的重要因素。

3.2师资、设施和评价体系缺乏

首先是高校武术师资匮乏,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普遍,武技与理论造诣深厚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高校的需求。一些武术教师自身对武术的了解不够全面,缺少基本的武术文化素养,使教学仅停留在“行”的层面,缺少“意”的渗透。另外,一些高校专业的武术教师所占比例较少,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武术教学往往由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担任。其次专业的武术场地和训练设施不足。一些高校基本都在户外操场进行武术教学,受天气和场地条件影响较大,遇到恶劣天气,教师和学生只能停课或者自习。最后学生成绩考评指标较为单一,缺少武德评价指标,多以技能评价为主,理论成绩的评定或是没有或是占比较少。

3.3校园武术比赛活动不足

武术比赛活动是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效果,也是课下延续武术学习不可或缺的方式。当前武术比赛活动不足,形式单一等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一些高校因顾虑安全、经费的问题很少举办武术比赛活动,还有一些高校为了完成任务而举办,只追求比赛数量,而不追求质量,将比赛规模缩小,形式简单化,使得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条件等来选择内容,从而丧失了参加比赛活动的兴趣,更不能让学生以一种享受的姿态参与其中。

4尚武精神培育策略

4.1提升尚武精神认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大学生如若提升自身的武术素养和武术认知能力,对尚武精神内容体系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自觉践行尚武精神[7]。提升大学生尚武精神认知能力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正常的武术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开展大学尚武精神讲座、放映武术题材电影、邀请武术名家讲座等。多元途径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武术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武术价值的认知,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尚武精神的形成。尚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通过尚武精神的培育,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4.2加大武术精神教育

武术教师在武术教学中不仅是单纯的教授武术技能或锻炼学生们的身体,还要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提升。武术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武术精神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因此武术教师务必要利用丰富教学课堂向大学生诠释尚武精神的涵义,让大学生对尚武精神的内涵有一定的认识及感悟。比如可以将尚武精神转化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武术教学内容,并坚持“知”“行”结合的原则,把武术名家优秀的爱国事迹,习武之人英勇的典型事例等有关内容充实到武术课程中,使得大学生在故事中体会武术精神的真谛,在无形中思想得以熏陶,品德逐渐养成。

4.3充分发挥高校武术社团作用

高校武术协会是传播尚武精神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个组织的作用。首先社团在举办活动比赛时,学校要给予充足的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在场地设施和器材方面,本校武术场地、器材尽力为武术社团开放使用。其次学校团委与指导老师要充分发挥武术社团学生的主体性,让社团负责人积极组织会员参加考级考段,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再次高校武术社团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如针对女生开展太极拳、太极剑等,男生开展擒拿格斗、双截棍等。最后各高校武术协会之间可以加强联系,相互学习借鉴、切磋交流,既检验了学习成果,还可促进学校之间学生的关系。

4.4提升武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武术教师不但需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武术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要重视对武术教师的培训学习,让武术教师的职业素养达到传递与弘扬武术精神的要求。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武术教师要严要求、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言传身教,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让尚武精神内容与时俱进。

4.5完善武术设施及学生考核评级指标

学校武术场地器材设施是师生进行武术活动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硬件设施是营造良好武术活动氛围的基础,因此武术场地的规划应当加强尚武精神元素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尚武观念。应丰富学生评价指标,完善学生考核标准,从而调动学生练习武术的积极性。如综合“理论、技术、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平时出勤”等考核指标,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技法的改革,设置“对抗”技术评价指标[8]。

5结语

尚武精神在历史发展中披沙沥金,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对大学生尚武精神的培育,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培育路径的实施,各个环节都要不断完善。我们要以此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培养“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建设人才强国添砖加瓦。

作者:赵宗基 李海鹏 郭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