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的应用

时间:2022-05-20 14:56:36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患儿均接受临床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关临床指标及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症状,降低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新生儿肺炎;风险事件;临床护理

近年来,护理风险管理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逐渐凸显,其主要是通过对治疗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潜在风险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研究[1]表明,在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肺炎新生儿。纳入标准:①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2],且经我院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日龄<28d;③临床资料齐全;④患儿家属对治疗方式、护理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疾病;③患儿家属依从性差。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日龄1~25d,平均(13.51±4.28)d;体重2.40~4.35kg,平均(3.36±0.41)kg;发病时间2~89h,平均(23.75±7.16)h。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日龄2~25d,平均(13.94±4.11)d;体重2.25~4.21kg,平均(3.21±0.46)kg;发病时间1~84h,平均(22.94±7.65)h。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房环境维护、控制探视次数、用药指导、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A)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并接受专业化培训,掌握护理风险管理概要、实施关键环节及技能要求,完成考核后方可复岗。同时,由小组成员对肺炎新生儿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应急方案,记录成册,以供科室护理人员参考。(B)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①加强与患儿家属之间的沟通,向其明确阐述新生儿肺炎相关知识、治疗方式,并告知患儿病情概况,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疑问,以便获得家属的充分信任。②根据患儿实际病情进行合理进食,若患儿可自主进食,适当地给予母乳喂养,并补充适量的水、维生素等,进食过程尽量少食多餐;若患儿病情较为严重,难以自主进食,则给予鼻饲喂养或静脉补液,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静脉营养液。③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手卫生依从性,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室消毒隔离,定期更换新生儿用过的各种导管、暖箱等物品。④做好患儿皮肤护理工作,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及尿片,并在更换时用热毛巾擦拭患儿身体和臀部,有利于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每天给患儿洗澡,若皮肤出现红肿应遵医嘱及时上药处理。⑤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应加强体位护理,定时(2h/次)更换体位,防止坠积性肺炎;同时帮助患儿保持半卧位,所有管道应低于患儿头部水平,妥善固定,并留意导管是否牵扯、脱出、移位、堵塞。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效:患儿高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阴影全部消失;有效:患儿高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阴影缩小;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阴影未见缩小[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③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气肿、感染、脑缺氧等。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相关临床指标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研究[4]表明,新生儿肺炎致死率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1/5以上,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方面,科学对症治疗是缓解患儿症状、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保障,但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父母依从性差、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优质的护理干预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往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有研究[5-6]指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意识有利于医护人员重视护理环节中的细节和潜在风险因子,进而积极采取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相关症状改善时间,与闫萍[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①护理风险管理以预防干预措施为主,根据潜在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②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优化救治流程,确保各个环节衔接顺畅,减少护理误差的发生。③新生儿肺炎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主要从父母心理疏导、新生儿合理喂养、预防感染、体位转变等方面入手,对提高患儿抵抗力、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表明根据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肺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症状改善,并有利于减少患儿院内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施琳,周伟芬.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2):1517-1519.

[2]黄春香,黄春联,陈小芳,等.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12):112-114.

[3]李星,安妍.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5):527-528.

[4]张芳,曹亮,杨维.20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513-1514.

[5]张会平,史广鸿,田真,等.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8):618-620.

[6]马丽惠.风险管理预防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134-135.

[7]闫萍.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应用于90例小儿肺炎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209-210.

作者:李晓慈 陈清莹 单位:台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