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9 02:22:24

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财政绩效预算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分析

绩效预算管理是指以绩效目标为指导、以项目成本为尺度、以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新型预算体制,在公共财政体系中加强绩效预算体系的研究和运用,不仅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升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强化政府公共职能和缓解各级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才正式提出建立财政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因此较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实际的运用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的问题:1.预算绩效目标不明确。虽然国务院每年的预算编制和发展规划给各级地方财政部门提出了总体的绩效目标,但在各级地方政府中十分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科学的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从而导致预算编制缺乏明确的目标,绩效评价缺乏科学的基础。再者就是绩效目标的不合理,由于财政资金十分有限,所以在绩效目标的设定上必须要分清主次,由此便十分容易导致绩效目标出现偏差,一旦此时上级财政部门无法科学的对各部门绩效目标做出修改和调整,就势必会影响到绩效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2.预算编制体系不科学。我国各级财政部门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就是财政预算编制的不透明,一般都是由各部门领导和财政部门领导协商后进行编制,这种情况下的预算编制往往缺乏科学的指导,因此对绩效评价具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再者就是预算编制方法上一般都使用增量预算法,这种方法过度依赖上年度的预算编制,因此在国家调整政策、财政支出方向等情况下难以保证其合理性,最终很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和资源配置的不科学。3.绩效监管体系不健全。绩效监督管理体系是保证绩效目标顺利落实的关键,同时也是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财政单位往往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绩效评价报告制度,使绩效目标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受到严格的管控,同时当出现预算执行错误事件时也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十分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财政信息难以实现动态化、透明化的公开,而社会监督机构、财政部门、地方人大的监督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情况也是造成监督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因素。4.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首先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上,许多地方财政部门存在着“重产出、轻效率”和“重成果、轻成本”的形式主义作风。而在绩效评价的实施主体上,一般都是由各部门、单位财政进行评价,这种情况下十分容易出现评价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勾结、沆瀣一气。而在绩效评价的内容上,我国各级财政部门仍然停留在静态评价和局部评价上,对于日益重要的财务信用、环境服务等内容没有及时的更新。5.绩效预算配套措施少。一是对于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宣传严重不足,是导致各部门对绩效预算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二是相关改革不够深入,如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集中收付制度等,对绩效预算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三是预算管理机构不健全,由于大部分省份没有设立单独的绩效预算管理部门,为绩效预算的开展造成了一些影响。

二、财政绩效预算管理体系问题的对策探讨

1.准确设立绩效目标。财政绩效目标的设立必须严格的基于国务院每年颁布的预算编制和国民社会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基础之上,然后由各部门自行确立相应的绩效预算计划,交由部门领导和上一级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要科学的对各单位绩效目标进行调整和修改,审核完成后再列入部门预算、制定预算编制、下发各单位执行。同时,各单位绩效预算计划中必须包括绩效目标、完成方式、具体分工、资金需求等,上级单位的审核内容中必须包括绩效目标的可行性、绩效指标的科学性、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等。2.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有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两种。零基预算就是完全抛弃上年度的资金额度和费用项目,从各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对预算期内的各个项目和资金量进行逐一审议,在总体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的编制。滚动预算则是细化预算区间,根据上一时间段的预算执行情况来对下一时间段预算编制进行及时的调整。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实现资金的有效分配和提高管理人员的投入产出意识,但在实际的编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协调好各单位间的相关利益。3.全面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监管。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报告制度和绩效评价动态考评制度,绩效评价报告中应包括绩效目标的执行情况、执行差异的定量分析、对缩小差异的有效建议等内容。通过定期上交绩效评价报告实现绩效评价的动态监管,能帮助执行主体与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及时的沟通,使管理人员对绩效目标的执行情况能够有效的进行监督和管控,对于已经出现的预算偏差,各单位也能够及时查明原因并快速做出反应,从而最大化的减少损失。同时也可以通过政务公开等形式积极的引入外部监督,通过社会机构的力量提高监管的质量。4.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设上一定要将产出指标、效率指标、成本指标、有效性指标、成果指标等置于同等的重视地位,从而为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供基础。而在绩效评价的层次上可以在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制度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四个层次上进行全面的细化,将项目绩效落实到每个岗位的每个人之上。在绩效评价的内容上要进行有效的扩充,例如可以增加财务信用、财务报告、投资效益、优先发展战略和内部控制质量等,通过多个维度的评测提高整体评价效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5.重点完善绩效预算配套体系。一是要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通过将各单位的绩效评价结果向全社会公开,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为财政部门的下年度预算编制和行政问责制度的实施提供合理的依据。二是全面强化绩效管理意识,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加强绩效预算改革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有奖征文等方式加强行全社会对行政绩效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同时也为绩效预算管理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整合数据资源上的巨大优势,开发出一套包含内部指标库、专家信息库和第三方评价数据库的网络信息系统,保障评价信息采集的实效性和全面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在财政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运用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只要地方各级财政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积极的转变思想观念、准确的定位相应的绩效目标、科学的进行预算编制、全面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深入推进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相关改革,就一定能有效的提高财政绩效预算的管理质量,并为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公共财政经费的合理配置、政府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和国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尧剑根单位:海南省救助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