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因素

时间:2022-04-29 10:35:00

透析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因素

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活在城市里的流动儿童人数在不断上升,对他们成长社会化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南京市一所农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城市生活对流动儿童社会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家庭的经济状况差、父母的文化程度低、民工子弟学校的条件有限、同龄群体不稳定以及城乡差别的传统政策的不良影响等,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带来了消极作用。如何使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更好地发展,逐渐消除影响他们正常社会化的消极因素,需要政府、社会、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共同努力。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化;影响因素

前言

流动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中的流动人口。随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家庭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流动儿童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1月,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4,096,842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1]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流动儿童是被迫随他们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到城市的,他们有的就是在城市本地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有的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但无论如何,他们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综观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关注他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健全的体格和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许多方面。社会学中社会化的视角正基于此,它研究一个个体如何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发展,而且也是一个关乎我国国民素质提高与城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影响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分析这些环境因素对他们社会化有何影响,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很多学者就开始进行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这被认为是研究流动儿童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吕绍青、张守礼的《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2]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3]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4]段成荣的《我国流动儿童状况》[1]等,这些学者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国家制度、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两种基本途径(即入学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关注流动儿童家庭状况问题

冯帮从理论角度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分析后认为,家庭教育是流动儿童教育的“软肋”。[5]李伟梁在《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中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家庭内部环境、其他学校、社区等外部环境和社会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6]还有些学者对农民工家庭的城市生活状况进行了研究,从而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7]

(三)关注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和城市适应性问题

宋蓓在《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中认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他们的生活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8]吴新慧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和城市适应状况,他们认为生活在城市里的流动儿童存在着制度上的排斥、经济上的排斥、社会文化的排斥等等,这些排斥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化。[9]郭良春、杨变云等则通过实证调研,分析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状况,认为流动儿童只是局部的适应,他们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10]

(四)关注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

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社会化都有研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通过研究证明了儿童怎样形成和发展了感情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技能等社会化问题。[11]国内有关早期社会化的研究也较多。但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社会化,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论述。赵向利对洛阳市两所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进行实证调查,比较全面的研究了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现状,从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生活目标、社会交往、自我认识五方面进行了现状概述。[12]高梅书对江苏两地的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民工子女社会化的不良社会化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13]

(五)流动儿童其他方面的研究

如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陈晓康认为流动儿童存在着边缘化的身份、心态和文化认同,他们身份定位尴尬和自我意识迷茫,缺乏归属感,应该从社会文化心理、政策制度、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教育管理。[14]梁拴荣则从“边际人格”的形成模式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边际人格形成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5]史柏年从城市二代移民的职业期望来分析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而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情况。[16]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还非常少。在已有的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经验研究中,研究者多是用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因素,以期能丰富流动儿童和社会化相关领域问题的理论研究,加深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城市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指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流动人口子女”。[10]“城市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少年,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有的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城市。

2.社会化

对于人的社会化涵义,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各个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社会学界,对社会化的界定也有许多不同的角度。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用社会化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学家创始人W•萨姆纳和W•托马斯等从文化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接受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延续的过程。C•库利等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T•帕森斯等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社会角色承担、扮演的过程。本文所指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7]82-83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等环境,得到一个经验层次上的认识;通过访谈,从更深层次把握研究对象的情况。由于研究对象年龄的限制,本文采取的是一般性访谈引导法。从笔者的视角和被访谈者的视角来探讨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笔者对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考虑到年龄问题,笔者共访谈了15位学生,四、五、六年级分别5位。在选取访谈对象的过程中,笔者分别就访谈对象的年龄、性别、来南京年数等变量来进行选取。在选取老师为对象的访谈中,笔者共访谈了两位老师,一位是班主任老师,中年,她已经在该校教书有两年时间了;另一位是普通任课老师,是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她2006年刚来学校。另外,考虑到学校整体的概况,笔者还对该校校长进行了访谈,以期全面了解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2.资料整理方法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具体方法如下:

(1)编码方法

A、类别的编码:以每类问题的汉语拼音缩写来表示:家庭环境方面为“JH”(JiaHuan),学校环境方面为“XH”(XueHuan),同龄群体方面为“TQ”(TongQun),社会环境方面为“SH”(SheHuan)。

B、案主类别编码:以访谈对象的英文词语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学生为“S”,老师为“T”,校长为“H”。

C、个案的编码:以英文CASE的第一个字母C表示,以数字表示序号,如个案C1,个案C2,依次类推。

(2)编码示例:如“JH—S—C1”表示在家庭环境方面个案1的回答或观点。

三、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人的社会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化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会环境等。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水平。[17]88

(一)家庭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机构,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的执行者,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家庭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氛围、心理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无不对个人的社会化产生深刻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非常重视父母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儿童会将父母的道德观念内化并成为其以后自律的源泉。[13]23尤其在中国,由于父母包办过多而造成了儿童社会化阶段漫长,因此,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于个人的早期的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1.家庭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客观环境包括父母职业、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490-491

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文化水平只有初中水平,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甚至没上过学。他们无文化、无技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父母做的都是工作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脏累苦差的职业,他们有的做生意,包括卖菜、卖鱼、卖干货、卖水果等,有的是靠出卖劳动力养家,如在公司做保洁、做物业等,还有的开修车铺,跑车的。这些工作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劳动强度高、劳动时间长、因此赚钱很不容易,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家庭的收入依然偏低,生活状况不好。经济上的困难不能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或充分的书籍以及教育物资条件,他们无法让孩子接受公办学校正规的教育,一些父母也没有能力承受这种那种的课外辅导书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与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缺失了更多智力或非智力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买那种课外辅导卷,在公办学校家长是百分之百的支持,这儿就不行,有的(家长)就不愿买,买多了还会说。我们在公办学校的时候五六年级,课外辅导资料都是三本四本的,只有是买学习上的东西,家长舍得花钱,他认为这是投资,像什么奥数班、奥语班啊,普语班,普数班啊,都上。他们认为:我尽力了,你学不好是你的问题,我不给你上是你的问题。这里的家长是,老师叫你买什么卷子啊,迟迟不给钱,就算是老师垫上来,他也迟迟不给钱,这在公办学校是没有的现象。”(JH—T—C17)

一些父母早出晚归,孩子甚至一天也见不到面,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也造成了他们很难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2.家庭主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主观环境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这些主观环境因素是可以由家长人为地调节的,当这些因素发生某些缺陷时,通常只要提高家长的自觉性就可以弥补。[20]490-491

(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的影响

有关研究发现,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对自己学习成就的愿望越强烈,其学业成绩也普遍提高。在家庭这样的凝聚力很高的初级群体中,子女一般很难使自己的行为违背家长的期望。“行为被塑造或被制止,差异仅仅在于社会性的期待上”。[21]家长对子女的较高期望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使他们或在自己意识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产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努力。[20]488

一方面,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都很高,一般都希望他们能念到大学学历,分数也都要求在优良成绩以上。这可能是他们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中领悟到的。现实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顺利进入城市中上阶层,而他们这样的低文化水平的却在城市社会低层徘徊,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家长认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渴望子女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前途,能“识几个字好找工作”(JH—S—C5)不希望上一代的这种贫困被下一代延续。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等原因,他们又没有实际行动把对子女的期望变为督促子女学习的动力,使“大学学历”这种教育期望仅仅变成了“理想”,而实际上是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

“这些孩子就是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态度都有问题,这与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关,因为家长就是整天在外面忙着工作、做生意,他们没时间多管自己的孩子。孩子经常是整天见不到父母,父母每天忙到那么晚,小孩睡了他们才回来,早晨醒来之前,他们又走了。”(JH—T—C16)

(2)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八阶段理论和认知策略理论等众多社会化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都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对个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儿童早期是培养自主性、勤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阶段不能给孩子创造一定的环境满足其需要,则会大大影响孩子这些方面的发展。[13]26由于工作原因,流动儿童的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对孩子基本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方式,他们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细心管教孩子,而且他们也不太清楚如何管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亲子关系不紧密,与子女沟通较少

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子女感受到爱与被尊重,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有积极、乐观的认识和期望,而不良的亲子关系,易导致子女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22]问及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情况,回答是这样的:

“没有时间和我聊天,爸爸天天夜里十二点就去拿货了,妈妈天天五点钟就起来了,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他们很辛苦。”(JH—S—C1)

流动儿童的父母,尤其是父亲闲暇时间有限,他们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去了,而无暇顾及,甚至忽略了对子女的照顾。

B、父母自身条件所限,无法督促子女学习

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这影响到了他们对子女学习的辅导、监督。笔者访谈的15位同学,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会对他们进行学业上的辅导。尽管父母对他们都有学习上的要求,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少之又少。只有极少数学生说“会,我爸爸会”,而那也是因为“我爸爸念到初三。”(JH—S—C8)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更多的被访者的回答是“不会,他们对我的题都不会。”(JH—S—C13)

“每天就是在学校了,老师管啊。下午放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做,多数都是在学校,由老师承担(责任),家长负责任太少。家长也很无奈,他们一是没时间,二是文化层次不高,小孩不会(作业),即使家长在跟前也无能为力。”(JH—T—C16)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影响了家长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使家庭、学校双管齐下、共同督促的渠道难以发挥。

C、奖惩方式危害大,存在金钱教育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成绩,或者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容易走上或是一味责骂、惩罚孩子,或是心灰意冷、弃之不管的两个极端。严厉专制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且在能力、自信和自我控制里方面一般;而放任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的不成熟,使他们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物会退缩等。这些简单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适的,家长只有采取民主的、宽容的、说理的方式,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易于被孩子接受,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真正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22]在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仍存在着体罚、打骂等简单的身体惩罚的方式,“考不到他就会很严厉地说我”(JH—S—C14),“如果做错事情了他们会很凶地骂我,会打我”(JH—S—C6)这也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因为,“高等文化水平的家长,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中等、初等文化水平的家长,则较多倾向于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教养态度”。[20]478

在奖励方式上,存在着金钱教育,家长往往采取的是物质上奖励的方式。

“每次如果我语文达到85分以上,我爸爸就给我买一双鞋子,如果考得非常好就给我买衣服。”(JH—S—C1)

“考得很好,比如会给我钱,或者会给我买东西。上次三门都考了90多,给我买了衣服,压岁钱一人给我二百块钱。”(JH—S—C4)

劳顿的研究指出,物质上的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功效感的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体罚一样,只是一个外部动因,仅仅使用这种方式,父母就很难帮助儿童建立自我内部控制机制。[19]

(3)家庭气氛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始终是在一定的家庭气氛之下发生的,因此家庭气氛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的冲突易导致儿童产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可造成他们的人格蜕变或情绪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校和健康的心理发展。

“他们会吵架,经常吵得很厉害,都是为了一些小事,有时候也是为了其他事,会影响家庭关系,好几次吵架都说要分居。”(JH—S—C7)

“经常会吵架,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吵起来,我觉得会影响到家庭关系,有时候吵架的时候我妈就要闹离婚,我爸不肯。他们每次吵架的时候都只顾着吵,我们都让他们不要吵,可他们都会把我们推到一边,不管我们。他们吵架的时候感觉家里非常的压抑,让我们感觉到读书读得很困难。”(JH—S—C10)

(二)学校

从社会学角度看,学校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或者是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以使他们实行社会化。[20]357学校是儿童继家庭环境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环境主要包括作为社会实体的学校本身——其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好坏,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等几个方面。

由于学校从本质上来说还不是正规的公办学校,没有公办学校的学制体系,也没有教育部门的经费支持,实际上还是按照一所私人学校的方式来进行运作,很多方面都不正规,如学生进入学校不用像公办学校那样要进行考试,老师是临时工性质,师资力量不稳定等。因此,其存在的不利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周围环境混乱,学校师资条件较差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与公办学校相比,该校的教学条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该校现在是“官管民办”形式,即管理上是按公办学校管理,收费这块又按民工学校的收费,因此,学校的一些教学设施还远远没有跟上公办小学,缺乏一些必要的体育、文教用具。学校有两栋教学楼,一个操场,这些就构成了学生上课、活动的地方。由于民工学校的性质,该校所在地也是有大量农民工居住的地方,这有利于他们的子女就近入学。该校地处南京市郊区,交通不便,学校周围居住的大多是外地人口,环境吵杂,做生意开小店的多。这些人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较高的收入,经常在学校外的街面上看到打麻将的、打扑克的等等,整体文化氛围不利于儿童良好的社会化。

另外,学校本身的师资水平也不高。学校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专职老师,体育、音乐、自然、品德等课程则有主课老师来兼任,这些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而且要教不止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时间来研究如何改进教学。不要说这些副科的教学质量,就是主科的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该校为了缓解老师的教学压力,也让一些高校学生来担任副科老师进行义教,但由于高校学生也是兼职教师,他们的教学也具有临时性,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所以,与南京市的公办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课程要单调的多,很多公办学校设立的课程都成为了自习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性别社会化、情感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文化社会化”,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身体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都有影响。[13]39-40在对流动儿童的访谈中,大部分的儿童都流露出想去公办学校上学的想法。

“想到公办学校去上学。本来我在马群住,我爸爸叫我到太阳城上学,但那太贵了。我想在那上学。”(XH—S—C1)

“以前那个学校是公办的。我觉得是那边条件好。因为我家搬到这边来了,在那边上学太远了,所以就到这边来了。”(XH—S—C2)

影响流动儿童到正规的公办学校上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办学校高额的学杂费,流动家庭大多都负担不起;二是他们的居住地往往都是在流动人口聚集地,这些地方往往都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偏僻地方,不能方便的上学,而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是建在流动人口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他们选择了方便同时价格也比较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2.学校老师没有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学校没有教学质量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并且首先是通过教师在班级中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实施的,教师的状况制约着教育效果。该校的教师上大都是外聘的。一部分是公办学校的退休老师,还有一部分是一些下岗的老师,他们从前在公办学校教书,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没有教学资格证,年龄都在40多岁。老师的福利是按临时工,每月签订合同,像临时工的待遇,正因为此,所以老师的流动性很大。“我们都不知道换了几个老师了,我们都记不得了”(XH—T—C17)。该校的老师普遍认为,这里的孩子难教,不仅难教,而且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因此,学校并没有给他们教学质量上的压力。“如果质量上再给我们压力的话,那就没有人肯干了”(XH—T—C17)。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承担者,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但是,如果如该校老师所说,这些民工子女并没有学习到相应的科学文化,没有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内化价值观念,学校人类创造的智能结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化,只是得到老师敷衍的教育,那么他们根本就无法进行很好的文化传承,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3.学生流动性大,存在转学、辍学现象

“流动儿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的流动性。由于家长们工作很不稳定,今天在这儿工作,明天就有可能失业而不得不到别处去找工作,颠沛流离,流动频繁。子女们只好跟着家长到处流动,辗转各地,一些跟着家长在各大城市迁移,一些可能又因为家长能力所限从城市又转回农村。在频繁的迁徙流动中,流动儿童上的学校也频繁更换,少的转了一次两次,多的甚至达到了四次五次。

“我转过三次吧。从一年级从富贵山半山园学校转到红山小学,然后从红山转到这儿来了。”(XH—S—C6)

“转了很多次,最开始在仙林那边,然后回到老家,再回南京到了红山那边,然后又回到老家,再回来转到孝陵卫那边,再到这边来了。”(XH—S—C7)

如此频繁的转学,客观上使流动儿童的课程经常被耽搁,学习没有连贯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他们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不适应。

“有时候转过来刚开始一下子不太适应,像教材书都不一样,老师教课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个老师是这样教的,那个老师又是另外的方法教的。”(XH—S—C7)

“(转学)有一点跟不上,就是英语,因为这边的英语都是以前老师教,现在都有一点跟不上,跟以前老师教得不一样。”(XH—S—C10)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生命有时间安排,即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17]94-95

流动儿童在本应该一心一意学习的时期却由于父辈的原因而到处迁移,频繁更换学校,学习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这对他们生命历程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一个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龄现象”,本来应该上初中的学生却还在上小学五六年级。

“超龄现象在我们班挺普遍的,我们班就有十多个。因为他们从老家过来是想跟着原来的上,但是很多人英语没学,所以出现脱轨现象,又得重来。还有很多转了很多次学,转过来重读一年,转过去又重读一年这样。”(XH—T—C16)

其次,在这种频繁的迁移中,一些比较幸运的儿童,新搬的地方有民工子弟学校,可以继续读下去;不幸的,新搬的地方没有民工子弟学校,而家庭又无法负担公办学校高额的学杂费,就只能辍学或先暂时休学了。而频繁转学也可能造成学生的成绩太差跟不上,又将导致最终辍学,这些都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