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

时间:2022-07-21 10:44:36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启发

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和谐社会”基本内容的诠释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古代思想家主张“天人合一”,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基本的思想观点之一。它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所处的平衡与协调状态,指出人类应当有限度、有节制地利用大自然,掌握并尊重自然规律,要保护自然界,而不能破坏自然,更不能无限索取、利用自然界。道家思想强调人生以回归自然为目的,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与万物融为一体。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以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主张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网拦河捕鱼,反对射猎夜宿之鸟,这反映了他反对人类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他要求人们要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孟子所追求的是“尽心知性知天”的理念,并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战国后期的荀况说:“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指出自然界有其自身客观规律,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并指出,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人们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并利用规律,即“制天命而用之”。汉代大师董仲舒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他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的主张,从而确立了“天人合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总之,在古代社会思想家们看来,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环境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同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古代社会思想家们的“天人合一”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这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人与人的和谐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重视道德教化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倡和谐共处,宽以待人,提倡关心人、尊重人,强调通过友爱、平等、融洽来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大同理想社会。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最大。孔子以“仁爱”为基本原则,认为“仁”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品质,具有这个道德品质的人方可称为“仁人”,而弄虚作假、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称其为“仁人”的。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还提出“君子矝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他反对结党营私,指出善于团结他人,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者,才为君子。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认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的思想一脉相承。孟子还提出了“仁民”“爱物”等主张,也就是要将“爱”的价值观扩展开来,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万物。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忠孝义”等理念都体现出了“人和”的道德观,都主张通过仁礼、性善等观念来塑造理想的人格,并通过“人和”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里,人就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离开了人与人之间善意、互助的人际交往,社会安定、和谐就无从谈起。道家学派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它反对社会冲突和严酷刑法,强调万物互相平等,不分贵贱,人们通过“无欲”“无为”“无争”的崇高理想境界来达到天下太平,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发展。总之,在古代思想家看来,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体现温情、善良和互帮互助的社会。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具有社会的属性。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是“天下有道”,他倡导一切都协调适中,恰到好处,主张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主张在政治上通过“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来行“王道”。后来,孟子提出“以民为本”。孟子的这种思想与上述孔子的“仁政”思想相得益彰,二者都主张通过政通人和、和谐兴邦的理念来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历史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另外,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群己和谐”,荀子就提出“群居和一”的观点,指出:“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这就是说,人只有合群,而非独处,才能避免争斗,协调一致,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在和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一再出现盛世现象,如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的形成和出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1]。实际上,也正是依照“和”的思想,这些盛世才达到了社会长治久安的局面,这为后人追求未来理想社会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与宝贵的思想财富。

(四)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自我“修身养性”,提倡要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性,增强个人的身心健康。儒家学派就强调通过诚意、修身、正心、齐家来规范每个人的道德行为,指出每个人都必须正确看待个人物质追求与精神需求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孔子认为,培养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人民自身素养的提高是一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基,他提倡人应当保持恬淡的心态,要节制欲望,平和谦逊,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告诫人们不能贪得无厌,不能见利忘义,他还提出了“中庸之道”的内心修养方式。孟子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价值。道家学派主张以清静无为、谦虚不争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以开阔的心胸与平衡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事物,老子的“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思想就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而又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我国古代著作《礼记•大学》中也提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是从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总之,在古代思想家看来,人自身的身心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动力。

二、古代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和谐社会思想理念的诠释,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时代意义。目前,“和谐社会”已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执政新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对现代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内涵和运行规律认识的深化[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观的深刻内涵,特别要求人们一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个人身心和谐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与竞争并存,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优胜劣汰,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如何将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协调,让子孙后代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我国,人与自然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与能源过度被开采,表现为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等方面。经验事实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只为满足眼前的利益而违背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肆破坏自然环境,无节制地掠夺有限的自然资源。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协调进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意蕴丰厚,传承久远,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和谐”价值理念在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智慧光芒。继承优秀传统,积极发掘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现代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与深远意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统一的理念中,古代思想家所推崇的仁爱、诚信、平等、正义、富民等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传统思想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与刚直不阿的品格。如果社会中人与人真正做到了“人和”,那人自身也会心境平和,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友爱,整个社会就会安定无争,和谐稳定。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思想为当今的人们解决社会问题、治国安邦提供了巨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洋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