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研究

时间:2022-04-03 10:20:29

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研究

1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现状。截至2016年底,全县共建粮食产地烘干中心66个(烘干机322组),批次烘干能力为5684t,产地烘干水平仅有32%,产地烘干能力差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2017年,该县全力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各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简化审批手续,主动化解烘干中心建设用地、用电等矛盾,有力推进了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步伐。截至9月底,全县新增烘干中心43个,新增烘干机201组,粮食批次烘干总能力达10698t,烘干水平达60%,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2 存在的问题。近两年,该县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虽取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2.1 发展不均衡。各镇区粮食烘干能力有高有低,差距较大。西安丰、柳堡等镇产地烘干水平已达100%,氾水、鲁垛、曹甸、泾河、山阳镇产地烘干水平在60%以上,但仍有部分镇的产地烘干能力不足30%。1.2.2 产地烘干能力相对不足。以水稻生产为例,宝应县水稻种植面积约56.47khm2,现有的烘干机全部满负荷运行(按照一季服务25d测算),单季只能烘干约26.67khm2粮食,粮食烘干面积只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49%。1.2.3 烘干设施配套不全。由于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用地审批困难,目前各烘干点占地面积普遍较小,辅助仓储、周转场地严重不足,影响烘干机整体功能和效率的发挥。1.2.4 烘干中心布局不够合理。少数镇没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粮食烘干能力发展过快过剩,烘干点过于集中,影响粮食烘干能力与效率的发挥。1.2.5 烘干经营主体管理不规范。少数粮食烘干点存在粮食收购短斤少两、压级压价现象;有的烘干点在夏秋收粮期间存在拖欠粮款、打白条及垄断粮食市场的行为;有的烘干点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

2建设粮食产地烘干中心的优势

发展粮食烘干机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有效减少粮食损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1 增强抗风险能力。传统粮食干燥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如遇恶劣天气,粮食无法及时归仓存放,会发芽、变质(霉变)。众所周知,2015年和2016年,宝应县在秋粮收获季节连续遭遇阴雨天气,水稻成熟期推迟,农户收割进度缓慢,粮站开仓迟,一些粮食因晾晒不及时而生芽、霉变,严重影响了粮食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而机械化烘干不受天气影响,可保证增产增收。2.2 提升粮食品质。传统自然晾晒会因场地不干净,混进杂物,造成二次污染;且水分干燥不均匀,达不到存贮要求,从而降低粮食品质。相较于粮食加工企业的烘干塔烘干,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采用的批式低温循环烘干工艺,降水均匀、充分,还可以起到杀菌效果,不仅有利于粮食保存,而且能大大降低粮食的破损率,避免二次污染,烘干后的粮食成色和品质也更加优良。2.3 减少经济损失据统计,2016年宝应县粮食年产量约90.18万t,按照每年粮食霉变损失3%的国际标准测算,如不实行机械化烘干该县粮食霉变损失就高达2.7万t,直接经济损失约6400万元。而采取低温烘。干机械烘干,可以减少这部分损失。2.4 节约土地资源。规模种植地区的晒场用地一般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1.5%。1台12t的粮食烘干机能满足33.33hm2(500亩)的粮食烘干作业需求,可置换出0.33hm2晒场。宝应县56.47khm2水稻如全部实现机械化烘干,可节约晒场土地近566.67hm2,相当于一个中大型村的土地面积。2.5 促进农民增收。宝应县粮食烘干中心建设主体一般为家庭农场主、种粮大户及农机合作社,这些经营主体在服务自身的同时,也收购周边农民刚收获的粮食。农民直接将粮食卖给烘干中心,既方便、快捷,又减少了种粮风险,增加经济收入。

3发展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的主要做法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16年,县农机局出台了《关于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产地烘干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必须采取总量控制的原则,按照每66.67hm2(1000亩)配套1台粮食烘干机的要求有序发展,原则上烘干中心服务范围内不再重复建设,并建议当地政府利用土地审批适时介入调控。要求各建设主体尽量选择在粮食主销区域、粮站、粮食加工厂、交通干线、沿河水道等粮食集散地选址,以减少农户运输成本。2016年,县农机局还在网络上向社会公布了《宝应县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分布图》,供广大购机户参考,防止一哄而上、无序发展现象发生。3.2 宣传引导,技术交流。县农机局多次组织各镇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主及农机合作组织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宣传有关政策及补贴方法。此外,还多次组织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到烘干机生产企业考察学习,组织烘干中心负责人到运行较好的烘干点现场观摩学习,由专家实地讲解烘干机的操作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让购机户更好地掌握粮食烘干机使用原理、操作规程及粮食检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烘干规范化水平。3.3 政策引导,财政扶持。为扎实推进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省级财政已连续9年对粮食烘干机给予购机补贴。2016年,扬州市级财政对新建烘干中心按建设规模给予3万~6万元资金扶持。宝应县财政出台了县级农机作业补助政策,对烘干机给予每组0.8万元的烘干作业补助。在县政府出台的现代农业扶持发展政策中,也明确对新建的烘干中心根据建设规模给予3万~6万元资金扶持。在此基础上,县农机局还积极整合农机机库建设、科技入户、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资源,向烘干机用户倾斜。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不少镇也纷纷出台了作业补助政策。2016年,安宜镇对烘干机给予每组1万元的作业补助,柳堡、西安丰、氾水等镇也出台了烘干作业补助政策。政策叠加效应调动了广大农户购机热情,促进了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发展。3.4 明确责任,安全监管。粮食烘干是高风险作业,有尘爆、火灾和暴仓等安全隐患和风险。为此,县农机局积极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各镇政府相关部门都要与每一位烘干中心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全县粮食烘干点机组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防设备配备、作业区域隔离、人员操作培训及安全警示标识张贴情况开展检查。出台了《宝应县粮食烘干中心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要求各烘干点全面落实“一必须五到位”(必须依法依规经营、安全责任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努力保障粮食烘干安全。

4对发展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的思考

为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维护好烘干主体、粮食种植户的利益,农机职能部门应发挥规范引导作用,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4.1 强化主体培训。一是加强烘干操作技能培训。必须对烘干经营主体开展烘干技术培训,让其熟练掌握粮食烘干机的烘干操作规程和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技能,充分发挥机械烘干效率和效益。二是加强部门合作。要积极与县粮食局、市场管理局等部门合作,组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广泛宣传《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价格法》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烘干主体依法经营意识。三是要鼓励烘干经营主体使用生物质燃料、天燃气、热风炉等绿色环保节能的烘干热源,加快煤炭炉的升级改造工作,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粮食烘干业持续发展。4.2 落实相关政策。目前,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用地和用电矛盾突出,审批程序多、手续繁杂。农机职能部门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问题,寻找破解方法。同时,建议粮食部门加强粮仓建设,通过建仓、修仓、租仓、腾仓等途径缓解仓容压力,加大粮食收储力度,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4.3 加强行业监管。要积极配合粮食部门、市场监督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粮食烘干中心规范运行、诚信服务。一是对地磅、磅秤及水分测定仪进行定期抽查校验,确保粮食收购不短斤少两,不压级压价,做到公平、公正。二是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夏秋收粮期间拖欠粮款、打白条及垄断粮食市场行为的查处力度,制止坑农、害农的行为,保障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三是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力做好粮食烘干技术服务工作,确保烘干机械安全高效运转。4.4 做好发展规划。粮食烘干中心必须规范发展、有序发展,不能一哄而上。对目前粮食烘干水平超过60%的镇,建议镇政府和相关用地审批部门采取行政干预办法,适当引导分流,杜绝重复建设,防止造成土地资源和建设主体资产的浪费;烘干水平未达标的镇,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区域内烘干能力均衡发展,确保满足农民需求。有条件的地区,可引导区域内各粮食烘干合作社通过组建烘干联合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作者:王金淦 管飚 单位:宝应县农业机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