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中树种选择探讨

时间:2022-12-27 08:18:03

林业生态建设中树种选择探讨

1加强我国林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要保证。由于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不平衡,导致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重视起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从而来实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其次,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中,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就要求我们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工作中的不容忽视的内容,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是践行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林业生态建设中树种选择的原则

2.1适地适树原则

在进行林业生态建设时必须要保证树种的选择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适地适树是确保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林木成活率的首要原则。树种应当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文、地形等条件相适应。适地适树原则的贯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未进行种植的土地且无其他的限制条件,可以直接根据土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或者是确定树种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二是树种土地都已经确定,但二者不相适应,这是可以对土地进行相应的改造,包括换土施肥等或者是直接加强树木后期的肥培管理。三是土地树种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土地性状不变,采取恰当的培育改良措施,改善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其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

2.2乔灌草结合原则

现代林业建设对于生态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进行树种的选择时也应坚持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保证生态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供必要条件。首先乔灌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应当是相适应的,其次乔灌草之间可以共生,在进行生态林建设规划时要在保证植物生长的同时,注重生态林的层次的体现。

3树种选择的策略分析

3.1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

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和环境状况,但是只有兼具经济效益的生态林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因而在进行树种选择时也需要考虑到品种的种植策略和经济效益,尽可能在兼顾当地农民经济状况的同时加快生态林的建设。在进行树种选择之前需要作出经济林建设的整体规划,并根据经济林的要求进行树种选择,制定合理的培育和种植措施,协调好林业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密种和疏种相结合、林草穿插种植以及林华穿插种植等方式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需要注意的对于生态林建设的根本目标要进行明确,不可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造成树种选择的不合理,因而林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民树种选择和林木种植的引导。

3.2地区环境气候条件的分析

林木的种植必须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因而在选择林木前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聚落分布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考察和分析。林业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之前可以先搜集相关的资料,对当地的情况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在选择考察的内容和方式。在气候环境分析时林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寻求气象部门的协作,考察的内容包括土壤条件、光照、温度、降水等等。之后要将可选用树种的环境适应性与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比对分析。要避免不经实地考察凭经验和印象选择树种的行为,以免造成树木成活率低,人力和资金浪费的情况。

3.3商品林树种的选择

不同的商品林对于树种的要求要有所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商品林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根据商品类类型的要求和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用材林、经济林和炭薪林是商品林的三大类型。其中用材林对于树种形状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减小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于树种的抗旱性、抗寒性等有着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平均材积生长量和立地指数是用材林树种选择的两项主要指标。小黑杨、赤峰杨等由于生长速度较快且抗逆性强被广泛种植在干旱地区的用材林。经济林对树种的成活率、高产稳产等性状的要求较高,其次还要求树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选中过程中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树种进行及时的更换。炭薪林种植的树木主要是作为薪柴和燃料使用的,因而应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燃料价值高且燃烧后无异味的树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树种选择的合理性可以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相关林业部门要提高对于树种选择的重视程度,科学地进行树种的选择工作,有效推进我国造林工作的进程,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林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花蕾 单位:库伦旗林业工作站

参考文献:

[1]朱岩峰基于竞争态势矩阵的毛乌素沙地西南缘植被恢复树种选择[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01)

[2]李欢浅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造林树种选择和苗木引种培育的相关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