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学生探索精神培养

时间:2022-05-04 11:08:00

科学教学学生探索精神培养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对环境依赖性强等特点,宽松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消除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焦虑感和紧张感,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和求之欲;通过与教师平等、对话式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探究精神的发挥,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一方面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使学生大胆发问,敢于探索。例如,在《被压缩的空气》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对大气、压力等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用吸管喝水的动作,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再现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气氛自然会变得轻松,学生也对学习有很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与本课内容结合之后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大气压力把水送入我们口中的?还是自己吸入口中的呢?”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索相结合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观察、想象、探索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再如,在教学《地球引力》一课时,通过实物说明、模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地球引力的存在,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性探索,并思考没有引力的景象。学生通过充分发挥想象力,一一列出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予以总结。通过大胆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启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创设适当情境,丰富学生直观感知

对小学生而言,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容易被直观感知,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探索精神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提问以及实验模拟等方式,创设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直观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自主性,问题情境的设置要难易适度、方法多样、贴近生活并具有可操作性。如,在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一课后,教师向同学们提问:“我们走在水泥路上跟走在冰面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如果摩擦力没有了,我们还能正常走路吗?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置身于模拟情境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探索实践的乐趣之中,这样的教学实践,也让学生对神秘的自然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运动与摩擦力》一课的教学,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碎纸屑和塑料尺子,将尺子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尺子将纸屑“吸”起来了,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试验。这种模拟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和探索意识。

三、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探索精神的培养是与小学生的想象和发散思维分不开的。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面,具有多角度、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的自由想象和自主探索。比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首先演示实验:将纸放在烧杯中,将烧杯迅速倒扣入水中再竖直取出,发现里面的纸并没有湿。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实验,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有成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为什么有的纸湿了,有的没有湿呢?什么情况下纸不会被弄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通过问题的引入与思考,引导学生开始发散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多感官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索能力,使科学知识不再变得枯燥乏味,充满了趣味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精神

科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来自生活,源于自然的,日常的生活实际中常常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科学常识,也是培养学生探索实践精神的重要场所。如在学习《沉与浮》的相关内容时,对于材料相同而体积重量不同的物体是不是具有相同的沉浮状况,很多同学会难以理解,惯性认为重量越小越容易浮起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苹果、萝卜、橡皮等物体,通过改变其体积大小做不同的沉浮展示。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获得了正确的科学知识,纠正了传统的惯性认知,并激发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科学的探索实践精神,把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共同要求。小学生喜欢动手,好奇心强,教师要捕捉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创设适当情境、营造宽松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实践精神,为他们喜欢科学,走向科学,奠定基础。

作者:高瑞静工作单位:山东省莱西市水集办事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