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家庭教育的时机

时间:2022-01-11 03:07:45

试议家庭教育的时机

一、孩子第一次犯错误时

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力。很多时候,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对此,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时,家长或老师要给与鼓励和帮助,为他们树立新的目标,点燃新希望。几乎每一个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上小学了,第一次忘记了带语文作业薄或是书包。他会打电话给妈妈,说:“妈妈,作业我已经写好了,学校离家不远,你赶快帮我送过来吧。”相信很多妈妈会赶紧给孩子送过去的,原因是:这本是一件小事,妈妈们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被老师批评,或者说妈妈们无私地照顾宝宝,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但是,你仔细想一想,假如你送了第一次,你以后会送几次?他会说今天好险,幸好没事,我有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可以依靠,所以,他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很多时候是父母们帮孩子做的太多,孩子的能力整个都没法施展,甚至于形成了惯于依靠别人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很多时候,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很多事情他自己都能解决,然而,我们这些爸爸妈妈们并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会不自觉把小时候照顾孩子的惯性延续下来,这就扼杀了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假如第一次就没有给他送,他会对今天的事印象特别深刻,你狠心地把电话挂了,孩子的心也会受到很大震撼。因此,教育孩子需要发现最初的时机,要在孩子犯错误的第一时刻,同时也不能没有威严。很多大事,小事是一样的。一件事情没有好与坏,要看你怎样去运用这个机会教育点,所以,父母有威严,他就有所警惕。当你抓住这些教育时机,用爱心去教导他,孩子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诲,这就是“恩威并施”。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你一定要抓住这个教育点。

二、孩子走弯路,需要帮助时

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他的好奇心就越强,易激动,特别是初中阶段最具叛逆性,社会外界的许多事情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兴趣特别强烈时,就会成为该阶段支配他的主导力量。但是,由于年龄及认知水平的有限,中学生的不少愿望都超出了客观现实,再者缺乏正确的方法和必备条件,常会造成愿望的落空。于是便产生焦虑、懊恼的不良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一般有强烈的求助心理,希望得到帮助。教育时机就随之而来。例如,身边不少的初中生迷恋街舞、上网,深陷其中;或者孩子兴趣点多,喜欢画画、舞蹈、交友等。精力过于分散,或过于迷恋,学习自然就一落千丈。所以,家长多了解、关注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愿望和需求,帮其分析形势,认清自我,摆脱不合实际的想法,帮助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找到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具有又可实现性的愿望。

三、孩子成功与失败时

当孩子取得佳绩,希望得到认可。这时要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孩子继续进取的热情。当孩子遇到失败、犯了错误时,更要关怀和正确引导,家长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去面对他。保护其自尊心。这样,孩子会身怀感激之情,生悔悟之意,也就自然接受教师或家长的告诫,

四、孩子遇到压力时,及时给予调解

青少年的心理还不成熟,教师或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生活中受挫折,情绪低落时,要给与鼓励和帮助,此时的教育比任何以往的教育更具感染力,你的关心和指导,会帮他们尽快的调节情绪,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五、时间、场所

要有选择合适的时间是:当孩子主动与你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当孩子为某事而兴奋或情绪低落时;当孩子需要家长他作出决定时。不合适的时间是:家中吃饭时、情绪激动时,亲朋好友在场时;在学校上课时、情绪不稳定时,积极专注参与某项活动时。对施教者而说:家长心情不佳,过于疲劳,或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又必须尽快处理时;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时;父母之间没有相互沟通达成一致时形成合作体时。“人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这句话说明了教育过程是永无止境的,不是急功近利的道理。这种成长过程是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的,是需要智慧,需要等待最佳时机的。

作者:王学娟单位: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