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2-01 09:31:11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概况

(一)专业简介

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企业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高端品牌汽车销售以及售后服务领域,从事汽车销售、汽车技术服务、汽车维修、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及配件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毕业生就业现状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先后开设过二年制和三年制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并且紧跟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步伐,对该专业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规划等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制定符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指导文件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我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汽车销售、技术服务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业务需求和素质需求。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分析

根据汽车行业特性、岗位需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再结合我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对本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分析,为建立基于职业胜任力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相关课程的设置都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的,针对学生的就业领域、能力培养、岗位需求、专业素质等,制定学生从业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关系表格,从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基本素质等三个方面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前期执行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制定开设的课程,及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教学要求等。

(一)理论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高专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将学生的思维由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大学的素质能力教育,这些课程都是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最低要求。这些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等。

2.专业基础课程。为了实现学生知识的良好过度,为学生后期学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有必要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汽车电子基础等。

3.专业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开设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均以“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为原则,培养学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领域必备的知识,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汽车销售、技术服务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主要课程包括汽车相关知识体系和营销相关知识体系: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文化、汽车电器、新能源汽车概论等。

(二)实践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必修的内容,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毕业生动手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能力的必经之路。从能力培养角度划分为三类实践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毕业教育;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职业专门技能训练课程:专业认识实习、汽车销售实务、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器实训、汽车电控实训、汽车故障诊断实训、汽车维修实训、顶岗实习等。

三、基于职业胜任力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

伴随着社会对汽车营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的文件精神,学校针对招生生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特色建设。

(一)职业胜任力视角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随着职业胜任力的不断完善,它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用人单位在职员选拔、考核评聘、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范啸、顾嘉佳的研究表明,职业胜任力在人才招聘、绩效考核、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有着重要作用;刘镇提出应以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构建校行企三方共育的、2+1、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有利于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刘军等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选取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就应用型文科专业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进行了探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及其衍生产业都得到了快速成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汽车后市场且需要汽车技术和营销专业知识的服务性行业,如汽车企业管理、配件等相关岗位。通过对已开设汽车营销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示范建设院校进行调查走访,收集了相关的教学文件和专业建设资料。“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已经修订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通过对我校往届毕业生及京津冀相关汽车营销专业人才,使用开放式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了职业胜任力构成调查,先后发放了3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0份,问卷回收率为71%。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汽车营销人员的职业胜任力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汽车营销人员在职业素质上有着一定的差别,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按照职业道德、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13项指标构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职业胜任力构成。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既是依据职业胜任力的构成,也是依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指导意见,围绕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并具有一定职业发展规划的毕业生为目标而进行的。为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既能做事又会做事的高技能应用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应用分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汽车行业调研了汽车销售与售后行业总体情况、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等;对汽车企业的高管、经理、顾问等就企业岗位设置、人才需求、职业能力要求等进行了调研;对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等就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未来主要就业岗位转变为“汽车售中、售后及部分售前服务岗位”,使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汽车销售、配件管理等岗位工作;具有相关工作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具备汽车服务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使毕业生能够成为适应未来岗位群,成为岗位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加强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继续学习、继续深造的潜力;紧密依托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使学生既能够学会知识,又能够学会做人、做事,适应未来企业发展需求。

(三)重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要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理论知识应用为辅,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企业需要,成为岗位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在基础理论知识设置上围绕“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指的是围绕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如汽车服务、汽车制造等领域所需最基础专业知识;“够用”则是本专业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要能满足本层次人才就业岗位(汽车营销与服务行业)所需知识。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其中,汽车保险与理赔与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摒弃了原来的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针对汽车保险理赔与汽车销售实务实际工作所需的岗位技能,分成若干典型教学做一体项目,让学生围绕具体项目,完成项目的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工作技能。这两门课程帮助学生熟悉保险公司和汽车4S店的工作流程,对学生掌握保险查勘定损及汽车销售技能有很大帮助。为适应市场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强化与企业接轨。通过对相关企业及往届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汽车后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并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尤其针对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安排与定位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设计,突出行业和企业实际市场需求。

1.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教学中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突出对学生就业所需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和服务项目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把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融合,逐步摸索出适应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对接实际工程服务应用的新教学做模式,并注重在实训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因此,在实训教学中,我们秉承“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真实项目任务,采用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同时,根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实际与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分组对抗教学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紧贴企业一线工作现场,使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树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做事方法、做事程序和做事习惯,决定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整体安排中,注重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基础教学中穿插实验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认识;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将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联系的几门重点核心课程设置(汽车销售实务、汽车保险理赔、汽车故障诊断)在第五学期起开设(第六学期学生进行毕业实践),让学生熟悉企业一线销售和服务流程,了解企业一线工作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夯实基础。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正常有效开展、完成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进行改革,必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与开放时间,努力为本专业学生创造更好的实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1.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专业专项技能为基础,在环境布置、设备配备等方面,尽可能接近企业或4S店的真实销售或服务场景,能够为全校车辆或社会车辆提供保养、简单维修、配件补给等服务。同时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要融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体现实训环境的真实化、功能化、企业化、科研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等五大特色。

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综合实践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能够让学生充分接触企业,体验服务社会的实际过程。所以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优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承德市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汽车整车销售、售后及配件服务一条龙产业链。承德庞大汽车城、太平庄汽车城容纳国内外众多合资品牌,秉承企业和品牌质量管理要求,有严格的销售和服务流程。因此,应重视加强与这些当地汽车公司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建立校外挂牌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合作,让师资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企业也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帮助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与更新。

四、建设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专业教师的素质与学生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缩短学生在校园学习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减少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学校专门制定了《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了专任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研室也按学期派出了教师到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温州力天汽车集团、北京波士瑞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汽车营销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期深入了解汽车服务一线工作的实际状况,加深对汽车销售、售后等服务体系的理解,了解高端品牌感受企业文化理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双师型教师。通过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和收获,为制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践依据,使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和企业一线需要。教师经过企业实践锻炼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增强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将企业锻炼的收获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对于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依托汽车企业、兄弟院校和行业协会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业技术等级,获取高端企业的各级各类证书都有极大的帮助。

五、结语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我校发展历史较短,教学体系不够成熟,现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结合我校本专业教学实践和实际教学,提出培养面向高端品牌汽车销售以及售后领域,从事汽车销售、售后、维修与保险理赔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环节安排、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这些举措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等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柯凤琴 李小泉 许海东 曼茂立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