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建设实践工作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18 09:27:00

民政建设实践工作调查报告

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有力地推动了首都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得到了中央、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民政系统进行了推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本文将在认真总结梳理大民政建设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廓清大民政的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深化大民政建设,为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新时期首都民政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民政工作源远流长,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市的民政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是“五多五少”:

(一)对民政工作研究的多,对社会建设研究的少。受传统民政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的影响,我们或多或少地局限于传统工作业务、传统工作对象,没有完全从传统民政中走出来,对社会关注的少,研究的不够。应该说,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发展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例如:随着全市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新社会阶层逐步形成,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大量“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单位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任务越来越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表达个人意愿、参与社会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新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出发来审视民政、谋划民政,加强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等社会领域的研究,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作用。

(二)对城市关注的多,对农村关注的少。由于自然环境、发展基础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城乡二元体制惯性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等方面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城乡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还存在明显差距。比如,城市和农村的义务兵,由于身份的不同,优待金标准不一样。以前,我们的老年优待、丧葬补贴等政策,较少考虑农民这个群体,更不用说享受同等待遇,造成了“同命不同价”。又如,尽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没有缩小,绝对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除朝阳、海淀、丰台三区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外,其他区县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410元,农村低保标准最低仅为每人每月170元。再如,农村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较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农村,加大对农村民政工作的倾斜,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对点上的事务抓的多,对面上的制度建设抓的少。民政业务繁杂具体,而且相对分散,很多的工作精力都用在具体事务办理上,非常辛苦,经常加班加点,但效果没有预期的好,总给人一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感觉,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有冒出来了,一部分人的问题刚解决完又引起另一些人的诉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我们对制度体系建设重视不够,导致社会政策制定出台的少,一些业务法律法规滞后、制度缺失,有的政策制度虽然已经制定,但相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政策落实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民生需求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迫切需要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多研究出台社会政策,用制度和规范系统地解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

(四)对当前工作抓的多,对未来战略考虑的少。在工作中,常常是做一些应急性工作,更多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对工作只了解大致情况,对基础数据、具体情况掌握的不全面、不准确,很少对相关数据、相关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比如,如何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加快的现实,我们还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应对措施,养老服务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长久以来,侧重于管理,对如何培育和建立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组织体系缺乏科学规划。为更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过去的发展基础,加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判,制订民政工作的当前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战略。

(五)政府主导的多,社会参与的少。近年来,民政工作作为民生的基础内容,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民政工作还更多地停留依赖于公共财政预算,尚未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和社会建设。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社会资源的不断丰富,必须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提升社会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充分挖掘首都丰富的社会慈善资源,引导知名企业和慈善家奉献爱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民政事业的良好氛围。

这些问题,有的是我们工作传统惯性形成的,有的是着眼大环境不够、发展速度不快形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下,需要我们把握时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更好地推动民生和社会发展。

二、对“大民政”的思考和认识

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对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方向、目标、思路和重点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在工作实践中提出了大民政理念。应该说,大民政是科学发展观在民生领域、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相对于传统民政工作而言,“大民政”更加重视建立与民生和社会建设规律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更加重视城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更加重视民生问题的整体解决、社会建设的统筹发展。大民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大在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而已超过9000美元。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是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不断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发展水平。一方面,经济发展,财力提高,为社会建设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建设水平提高了,反过来能更好地促进和支撑经济发展。因此,建立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确保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拉长社会建设这条短腿,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两条腿”走路,国家会走得更快、更稳。适应这一趋势和要求,民政工作要在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的同时,拓展工作领域,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全面履行好建设、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统筹民政与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发展。特别是要调动、整合社会服务力量参与民生和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政策衔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建设发展新格局。

(二)大在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考虑社会保障、福利、救助制度,以体现公共财政资源的均等化。我市提出了要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民政工作必须将工作重心、工作布局放在城乡统筹上,在政策、制度、资金、设施、人员等方面,研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城乡各项制度并轨,缩小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大在以人为本,关注和服务对象既有穷人,也有边缘人群和流动人口。随着医疗、住房、教育等改革,我市低保边缘群体面临医疗、住房、教育等困难。此外,流动人口为首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注。要转变民政工作传统定位,在优先解决特殊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的民生问题的基础上,给予低保边缘人员及全体市民更多的关注,建立起适度普惠、水平较高的民生保障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高全民社会福祉水平。同时,将社区服务、就业、子女入学等基本公共服务拓展到流动人口,使他们共享首都发展成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好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人员的服务需求。

(四)大在既兼顾过去的发展基础,也着眼今天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未来将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向高收入国家水平迈进,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民政事业必须适应这一趋势,朝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我们要在这个战略框架下,逐步制定一些规划和政策,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逐步落实。既要立足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当前的现实问题,又要放眼未来,系统、科学、全面地把握民生目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五)大在既研究制度,也研究服务。制度是大民政的内在要求,服务则是大民政的外在体现。大民政就是要将制度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遵循社会建设发展规律,以制度保障服务,以服务体现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政工作在进步,服务水平在提高。工作性质决定了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出思路、出政策、出规范、出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惠民政策,将人民群众生活、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纳入制度化保障中。构建民政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五个关系”来诠释:

大民政与大民生。大民政的核心内容是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大民政的根本任务。发展大民政,统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民生保障对象全覆盖,既包括以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为主的传统民政对象,也包括边缘人群和流动人口,更要服务全体市民;就是要实现民生保障内容全方位,既要整体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基本民生问题,又要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性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需求,人民群众生存需求、发展需求、福利需求都得到基本满足,真正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民生保障机制可持续,建立起保障标准科学增长机制,并根据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科学调整提高保障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度同步提高。

大民政与大统筹。推进大民政建设,就是要在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城乡、统筹部门方面取得突破。加强经济社会统筹,就是把民政工作重心转向民生和社会建设领域,加大对社会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拉长社会建设这条“短腿”。加强城乡统筹,就是将民政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制度、资金、设施上向农村民政工作倾斜,大幅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民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强部门统筹,就是打破部门分割,打破社会建设资源分散,加强民政与保障、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注重社会政策的统筹衔接,构建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民政事业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大民政与大发展。发展是解决民生之本。大民政就是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领导、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制定民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不断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完善社会兴办民政事业的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推进民生事业多元化发展。

大民政与大稳定。当前,社会不稳定很多是由于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引起的。如果群众反映“吃不起、读不起、住不起、病不起、养不起、死不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大民政就是要发挥民政部门社会兜底保障和基础性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不稳定的问题。

大民政与大民心。民生决定民心。大民政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最大限度解决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从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动员和带领更多的群众跟着党走。

三、大民政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努力将大民政理念贯穿于民政工作,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民政与社会保障、卫生、财政、投资等各方面政策,在大民政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制度建设,创建社会建设管理新模式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针对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专门出台了《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市社区管理办法(试行)》、《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形成了市社会建设新格局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社会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社区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首善之区的重要载体。我市积极探索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一分、三定、两目标”的社区管理体制模式。

“一分”就是把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的职能分开。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依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行使职能;社区服务站在街道办事处领导下和政府部门指导下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强调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的相互协作。

“三定”就是定事、定人、定钱,明确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编制、经费、任务,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

“两目标”,一是把的社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型社区;二是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

注重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服务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办社会,转变政府职能,针对社会组织存在的政社不分、活力不够,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在社会组织管理和管好控住两个方面创新思路,分期分批将社会组织与主管行政部门在人、财、物上彻底分开,完善社会组织的设立程序,建立分级管理、分类负责的管理模式,搞好“放心的”,管住“闹心的”。

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社会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的领导作用,我市提出了“社会领域党建”这一新概念,形成了网络化管理格局和责任体系。建立街道社会工作党委试点,巩固和发展社区党建工作成果。结合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开展社会组织党建试点,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全覆盖。

(二)推行适度普惠政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社会建设有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通过制定新的标准、加大财政投入等手段,推进传统的补缺型福利模式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让城乡居民共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建立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福利养老金制度。为解决无保障老年人的基本保障问题,财政出资为城乡无保障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福利养老金。这项福利政策出台后,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欢迎。全市有55.9万人享受老年保障,其中农村老年人41.9万人,占75%,城镇老年人14万人,占25%。全市福利养老金年发放13.4亿元。

出台老年人优待政策。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办法》,对60岁以上老人给予医疗服务“六优先”、社区卫生服务“三优先”、各级文化馆免费开放等11项优惠。其中,65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地面公交车,免费游公园。同时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对90至99周岁的老年人每月发给100元的高龄津贴,对百岁及以上老年人每月发给200元的高龄津贴。明年,按照“九养”政策,这个门槛还将降低。

建立“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一直以来,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以有职业者为保障对象。2007年底,为解决无医疗保障老人和学生儿童看病贵的问题,填补医疗保险制度的空白,我市建立了“一老一小”(城乡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标准为老人每人每年1400元,学生儿童每人每年100元,其中,财政每年为参保的城镇无保障老人每人补贴1100元,为参保的学生儿童每人补助50元,老人和学生儿童分别只需缴纳300元和50元即可享受相关待遇。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一老一小”大病重病的医疗救助政策。

统一城乡殡葬待遇和义务兵优待政策。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出台了《市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办法》,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同样享受5000元的丧葬补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丧葬费补助待遇城乡同标准、全覆盖。2008年起,不再区分农业和非农户籍,只要是本市义务兵,都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给予优待。今年又将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万元。

(三)完善政策体系,用大保障统筹城乡

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都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民政”角度出发,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救助政策的衔接,打破城乡二元政策界限,让城乡居民共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统筹城乡医疗救助,“先保险、后救助”。一是为解决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思路,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生活困难补助对象等参加各项城镇大病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是取消大病医疗救助报销起付线,报销额度最高标准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有效缓解了特困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加强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做好医疗救助与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低收入群体享受医疗优惠政策。

统一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施农村低保分类救助。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缓解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在先后两次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30元提高到410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年人均1780元提高到2040元的基础上,又实施农村分类救助制度,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没有劳动能力的重残人按城市低保待遇救助。规范临时救助制度,使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政策惠及到60万低收入群众。

(四)社会参与大民政,推广社会化服务

我市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注重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将民政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交给社会,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鼓励社会力量办社会福利。针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在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的同时,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努力实现“9064”(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集中养老)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每收住1名老年人给予每月100元、150元、200元三个标准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补贴。按照每张床位8000元至1.6万元标准给予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基本建设补助。为切实解决我市养老与助残问题,提出了九条居家养老(助残)政策,包括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百岁老人免费医疗制度,社区养老(助残)餐桌,社区托老(残)所,街道、社区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街道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全面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配备“小帮手”应急电子服务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诸多不便的问题。

推动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慈善事业是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调节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途径。市重视弘扬慈善事业,全力以赴支援南方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去年累计捐款捐物23亿多元。成立“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将12.3“国际助残日”定为首都慈善公益日。推出“携手助老送健康”、“爱心成就未来”、“美丽心声”、“为生命续航”等慈善公益项目,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活动,推动首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

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建设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为目标,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社会工作人才“百、千、万工程”计划,组织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考试,共有423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为全面提高社会工作水平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2006年以来,本市共选聘8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官”助理。今年已招聘2600名大学生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计划3年内招聘5000名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队伍,使每个社区有两名大学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培训、评价激励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

四、推进大民政建设的思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民政事业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为推动民政事业跨越发展创造了坚实的政治基础;首都经济持续发展,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为推动民政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民政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首都发展优势和特征,今后五年,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指导思想、实现四大奋斗目标、坚持五大发展战略、实施九大惠民工程”。

(一)围绕“一个指导思想”

今后几年,首都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民政部的决策部署,按照制度化、一体化、均等化、社会化的要求,以争创全国一流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大民政格局,推动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做出新的贡献。

(二)实现“四大奋斗目标”

到2014年,基本形成以四大格局为主要特征的首都大民政框架,完善以科学发展为基本要求的首都大民政指标体系,体现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首都大民政的核心价值。

基本形成与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民政工作融入首都发展大局的程度、服务首都发展大局的能力显著增强,大民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起民政工作投入与经济发展适度同步增长机制,全面履行好建设、管理和服务社会职能,不断拓宽社会建设领域,形成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相适应、相协调的民政工作格局。

基本形成民政工作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建立健全城乡民政工作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民政工作统筹布局、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并轨,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大保障格局进一步形成。

基本形成民生福利适度普惠的格局。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殡葬服务等民生领域建立起适度普惠、水平较高、持续发展的民生福利体系,提高社会福祉水平。完善民政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逐步实现民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形成民政工作机制高效运转的格局。综合协调有力、部门协作有序、社会协同有效的民政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深化民政管理体制改革,民政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轨道。转变民政事业发展方式,社会参与民生事业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化服务广泛开展,民政工作充满活力。

(三)坚持“五大发展战略”

顺应发展新阶段、新特征要求,科学规划、长远谋划民政事业发展,把民政工作置于“人文、科技、绿色”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中,坚持“五大发展战略”,推动首都民生和社会发展。

一是坚持跨越发展。随着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和社会建设,民政工作作用更加突显,迫切需要民政部门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主动抢抓机遇,高效率推进民政工作,努力实现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明年,将制定实施“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及老龄事业、福利事业、社区建设等专项规划,将首都民政工作纳入市、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民政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持续快速发展。积极争取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渠道作用,使新增财力以一定比例用于改善民生,确保民政事业费与公共财政适度同步增长。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卫生、住房城乡建设、教育、规划、编办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赢得相关部门对民政工作的支持,合力推动首都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是坚持统筹发展。未来五年是首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城乡统筹,从制度并轨、体制创新、政策倾斜、设施建设入手,统筹城乡民政工作发展,努力实现民政工作城乡一体化。着眼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区管理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工作运行体系、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政策衔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覆盖多层次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民生问题整体解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本市居民与流动人口以及不同人口群体之间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衡的公共服务。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改革创新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去破解民政事业发展中的障碍和难题,推进民政工作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民政体制机制。适应社会建设不断加强的趋势,进一步拓展民政工作领域,将服务保障范围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将服务保障内容由基本需求向发展需求拓展,将服务方式由政府直接提供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深化民政管理体制改革、民生领域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民政工作从传统走向现代,大幅提升民政公共政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动员等能力,切实履行好改善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责。

四是坚持规范发展。围绕建设法治民政的目标,根据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加快首都民政法制建设步伐,适时在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殡葬、基层民主自治等领域出台地方性法规,形成比较完备的民政法规政策体系。以全面贯彻落实《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适度普惠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社区服务事业、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等方面出台一批惠民政策、制定一批服务标准,做到各项民政工作有制度、有政策、有标准,推动民政事业规范化发展。严格依法行政,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全面提升依法管理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五是坚持率先发展。作为国家的首都,民政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理应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在民政领域做到率先发展。要立足首都特殊地位,充分发挥首都人才、资金等优势,创新民政事业发展模式,把各种资源利用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慈善事业格局、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统筹推进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创造更多的先进经验,为民政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施“九大惠民工程”

今后五年,局党委将紧紧围绕首都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全面实施“九大惠民工程”,实现首都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和谐社区建设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社区治理多元化、社区制度规范化、社区服务社会化、社区网络信息化、社区保障专业化、城乡社区一体化”的思路,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城乡社区基本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按照“一分、三定、两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职责任务,实行“职能分开、协作治理”的模式,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枢纽、社区服务站为工作平台、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多元治理体系。积极探索业主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切实维护社区居民和业主的合法权益。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方式和项目运作的有效途径,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使功能完善、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覆盖到全体居民。加强农村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站全覆盖,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社区商业网点,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工作者到城乡社区就业,提升社区工作专业化水平。

二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深入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提高社区居委会直选比例。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使95%以上的乡镇和村达到示范单位标准。完善居、村民自治,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三是社会组织建设工程。按照“一口审批、分类规范、政府监督、扶持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管理体制,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推行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政府部门业务指导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社会组织发展扶持政策,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渠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委托承接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新模式,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登管并重、分类指导、属地监督、社会参与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维护首都社会稳定。

四是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首都社会工作人才集中的优势,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社会工作队伍,五年内全市有上千名中级社会工作人才,上万名初级社会工作人才。制定社会工作者职业标准、职业规范、薪酬体系和继续教育等制度,开展社工登记管理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把民政教育管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社会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完善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的社会工作模式,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拓宽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五年内全市社区志愿者达到100万人。

五是适度普惠福利制度建设工程。适应人民群众公共需求、福利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加强养老、医疗、教育等相关福利制度整合力度,统筹规划全市社会福利政策体系,逐步扩大社会福利服务范围,增加福利项目,提高福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构建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按照“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加快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五年内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0万张。制定养老服务政策,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九养政策”的落实推动居家养老事业全面发展,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城乡社区建立养老(助残)餐桌,托老(残)所覆盖全市城乡社区,打造老年人“居家生活幸福圈”。大力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加快残疾儿童服务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孤残儿童养育工作,将服务范围拓展到社会孤残儿童。完善福利企业扶持政策,打造知名品牌,做大做强福利企业,切实保障残疾职工权益。扩大社会福利的发行,为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积极拓展社会福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探索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

六是首都慈善事业建设工程。以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为切入点,以完善的政策体系为支撑,整合全社会的慈善力量和慈善资源,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健全慈善组织体系,壮大慈善工作队伍,积极探索政府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有效方式,扶持慈善基金会发展。优化经常性的社会捐助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规范突发性灾害的社会捐赠工作。加强对慈善事业的规范运作和管理,打造“善行天下”系列慈善品牌,充分挖掘首都丰富的慈善资源。大力弘扬慈善意识、慈善文化,奖励和表彰对慈善事业有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设立“慈善排行榜”,形成人人向善的社会氛围。

七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程。以健全制度、统筹城乡为重点,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各项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覆盖全体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推动救助标准城乡并轨,扩大临时救助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家庭收入核对信息库,提高社会救助工作动态化管理水平。统筹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构建跨部门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救灾物资配置制度,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形成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库为依托、分库为辐射、区县储备库为补充的救灾备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加快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设施建设,创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模式,健全集中救助、跨省救助、社会参与等救助管理机制。

八是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建设工程。以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大抚恤优待、退役士兵安置、军休人员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的改革创新力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优抚安置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优抚对象纳入全市医疗、住房保障体系,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健全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对有需求的城乡退役士兵实现全员免费培训。推进军休干部接收安置、服务管理、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改革,完善军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依法维护军休干部合法权益,推进军休干部共同享受地方同职级离退休干部待遇和地方惠民政策,实现军休工作管理规范化、保障一体化。建设全国一流的军供站,实现保障服务部队一体化、优质化。

九是民政专项社会事务建设工程。做好行政区划与首都新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建立数字化的界线管理系统。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提高行政区域界线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严格依法管理,弘扬行业文明。继续推进殡葬改革,不断提高殡仪服务水平。依法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继续完善征地超转人员保障机制。认真做好来京上访人员接济服务管理,维护首都社会稳定。

大民政建设任重道远。以上是本市大民政建设的一些初步实践和探索,很多问题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努力使大民政理念更加丰富完善,大民政建设更加科学发展,推动首都民生和社会建设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