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营销方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5:40

最新营销方案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知识共创;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市场营销专业

一、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目的

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乃深化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这一体系致力于实现科学技巧与实践能力并举,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育优质管理人才的必要举措。《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强调,促进普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坚持示范引领,促进核心办学理念转型升级,加快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教学建设进程,并将重心放于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共赢,专业产业与教育密切结合,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引导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市场营销学作为商科学科之一,兼备理论与实用性,需要进行现场与教学实践,确保专业知识的吸收到位。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面临着单一重复性人才需求量低和综合实践性人才需求量高“一低一高”的窘境。为此,在消费升级、互联互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催生出的“新商科”时代背景,以及突出强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双创”目标下,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加强培养既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现代管理、市场经济、财务运作、商务统计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本土的人文情怀、灵活的营销思维、协作的团队能力、高效的沟通技能、创新创业精神的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其任务紧迫而艰巨。

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难题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类课程及课程的实训环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改革,存在如下难题:1.引导难。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考核任务多,很容易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和社会服务上,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2.组织难。参观活动,流于形式、走走过场的情况常有发生;高端讲座,单向零星的沟通无法触动深入思考;软件模拟,只计较结果值却不知所以然;案例讨论,搭便车行为。3.结合难。教学实践环节与实际市场应用之间存在明显鸿沟。课程教学实训设计单一项目多,综合性项目少,满足不了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4.持续难。案例讨论缺少细心打磨、持之以恒、不断求索的科研精神。市场瞬息万变,很多针对当下企业面临问题的营销策划方案,在开课阶段,尚吻合企业情境。但是,课程结束,市场环境发生转变时,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持续关注企业问题,不断调整策划方案的学生,少之又少。5.评价难。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知识共创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文献综述

知识共创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能力培育为目标,改变传统填鸭式讲授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间蕴含着一种“共生关系”。通过“教师-学生互动交流”来整合双方知识和潜能,并实现知识共创,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创新结合的能力[1]。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老师提出,教师角色从教学1.0时代的知识传递者,逐步向2.0时代的知识创造者,3.0时代的共同学习者,进化为4.0时代的知识共创者[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认为当下市场营销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存在三种类型的“创新”,分别是新补丁的味精式新营销(即主体内容不变、教学方式不变,只是增加一些“新营销”),新外衣的油漆式新营销(即主体内容不变、教学方式不变,增加各种“新术语”、“新案例”)和新架构的全方位新营销(即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全面更新)。任课教师们有必要主动向第三类创新靠拢,比如通过课程微信群和热点互动达到“与学生共生”,通过行动学习与知识创造达到“与学生共创”[3,4]。四、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改革内容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以知识共创为主线,构建“生涯共创实践目标、导师共创实践师资、产业共创实践基地、课群共创实践选题、能力共创实践评价”五大板块,打造共引、共导、共建、共学、共享的平台型教育教学实践新体系。(1)生涯共创实践目标,全员育人破解单一力量教育实践引导难。首先,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整合各方资源,全员育人,构建起以“营销职业经理人”为中心的实践目标,避免单一授课教师推力不足,部分研究型教师重心难以倾斜。(2)导师共创实践师资,抱团指导破解单一师资教育实践组织难。首创“综合导师工作室”双创培辅模式,工作室由五名及以上专业导师为核心,以职业经理人社会导师、朋辈导师、思政导师为辅助,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实习实践、读书研讨、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教育实践组织上,发挥导师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避免单一导师时间精力有限、专业认知有限、管理组织跟不上。(3)产业共创实践基地,企业联盟破解单一企业教育实践结合难。作为办学者的个体高校,其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包括过高的合作成本,缺乏完整性的信息,较高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与相关企业协调性欠缺等。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实践基地都具有辐射性、发散性特点,对应的企业或子公司少则数十家,多则上百家,它们共同汇聚的实践问题或情境不胜枚举,既是“问题库”,又是“实践场”,既避免了单一企业合作引发的实训岗位周期性波动,又扩大了学生、企业、行业的受益范围。(4)课群共创实践选题,长期孵化破解单一课程教育实践持续难。单一课程的实训时间是有限的,许多研究问题尚未深入,就戛然而止。同时,大量实践活动冒进、求快;研究报告缺少逻辑、深度和质感;学生态度毛糙,专注力与细节度不够。相反,现实商业社会中,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社会呼唤“工匠精神”。由此,项目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核心课程群、暑期短学期、竞赛实习全周期生涯式孵化,引导学生持续、贯彻地围绕一个主题在不同实践活动中不断打磨,完成课程作业,收获竞赛奖项,孵化创意策划,避免频繁更换研究主题,流于形式而不深入的窘境。(5)能力共创实践评价,八项能力破解单一分数教育实践评价难。围绕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商科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八项能力:从团队协作、道德伦理、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分析技巧、逻辑思维、沟通能力、技术能力八个维度综合考量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考核方式多种多样,构建起22项支撑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方法列表。

五、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三大方向:智能营销、金融营销、地产营销,从实践目标、实践师资、实践基地、实践选题、实践评价五维对教育教学实践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一)结合“营销职业经理人”的实践目标优化方案。一条主线:培育营销职业经理人,成就未来企业家;两个引领:以文体技艺与视野拓展引领学生丰富生活,以综合学习与素质拓展引领学生体验生涯;三项坚持:坚持思想文化育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科研竞赛育人,打造专业学术氛围;坚持创新创业育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二)结合综合导师工作室的实践师资优化方案。聘请企业职业经理人担任校外实践导师。聘请企业职业经理人长期担任实践基地的校外实践导师,同时在校内担任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具体工作包括进行相关专业性讲座,提供营销人才培养的意见,推动实践教学的完善,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等,有助于培养高素质营销人才。聘请市营校友担任朋辈课堂讲师。从1999届-2018届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中,选取就业典范,形成朋辈课堂讲师团,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组合校内师资,利用项目开发提升水平。将现有教师进行三大方向分组,同时,滚动利用学习、交流、培训、项目开发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三)结合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参与的实践。基地优化方案这三种类型的实践基地,非传统式的一对一,而是平台型的一对多。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单一企业合作引发的实训岗位周期性波动,又扩大了学生、企业、行业的受益范围。行业协会参与。行业协会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通过自身运营集聚了一批行业内的核心企业形成联盟共同体。产业园区参与。产业园区将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及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空间集聚。龙头企业参与。龙头企业即能够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通过强大的影响力引领同行业发展的企业。其本身规模庞大,拥有众多分公司和配套型子公司。(四)结合课群共创实践选题的优化方案。以《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整合营销》、《营销策划》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为主体,组成核心课程群,配合每一学年暑期短学期实践课程,充分利用竞赛实习加强实践结果市场化评判,如图1。(五)结合《商科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践评价优化方案结合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对专业必修课设立八项能力评价体系,侧重对实训环节的22种评价方法采用记录、报告、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估如表1。

参考文献:

[1]刘濯源.教育4.0时代,教育技术的新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2):143-144.

[2]周涛.基于知识共创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模式改革[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5):100-105.

[3]刘兰娟,朱红军,林芳,等.财经类高校学术型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09):26-31.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时代;市场营销;策略转变

自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和影响,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极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通过使用互联网来实现独特的销售和服务方式,让客户与企业有了更加密切的关系,而企业与顾客距离的拉近,让企业为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成为了一种能够不断发展和再生的市场营销模式。

一、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转变的重要性

(一)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网络的经济思想让企业的营销体制、观念、思维和方法都有了特别大的变化,让消费者有了越来越多种类的需求,公司有了新型的交易和营销特征和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形势,企业必须对自己的策略有一定的改变,对营销理念有一定的创新,也要能够及时指导和观察不断发展市场营销的需求,对技术创新进行加强,将营销渠道进行尽可能的扩展,从而实现公司不断长期和稳定发展。(二)丰富交易支付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下,很多公司和银行还有一些信用机构都看中了这个有力的机会,通过自身的优势积极的推动网上购物的发展。使用新颖的付款方式,用这样来能够保证支付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这样能够对安全支付问题有可靠的保证和解决。通过对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让政府的监督和监管能够更加容易一些。(三)扩大市场范围和需求。网络经济属于虚拟市场经济。包容、开放的网络经济市场,使企业可以不停断的一直进行工作,最大限度的增加公司的营业和不断的延长时间,通过工作和运营时间的延长和增加,极大的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而且,互联网也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打破传统购物对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在浏览互联网的过程中,知道并能够买一些正版的产品,让消费者活动有很大的便利行为。此外,在网络的经济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网络是公司或者企业用来推广自己的重要方法,将营销传播渠道进行部分拓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宣传的成本,让宣传方式的直接和多样性能够得到保证。总之,网络的经济发展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不断突破和打破,这能够很大的让企业竞争实力得到有效提升,使企业尽快的进入全球化之中。

二、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转变的路径

(一)积极转变营销理念。与传统经济的营销活动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用市场的反馈的表现自己的信息,所以前瞻性就不够,其制定的营销策略就不能让市场变化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在如今的网络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时代,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信息系统来保证公司对信息的需求程度,并将很多的信息进行合理和客观的分析,将市场需求进行一定有效的预测,用很客观的销售方法,利用市场最新的机遇,对市场的方向进行一定的开展,在让市场需求又满足的同时,企业自己也能够发展。(二)优化营销手段。首先,测试产品定价,促进市场接受度。企业营销的有效性取决于产品的价格水平。因此,企业需要对该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的适销性,提高营销效率。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讨论产品定价和消费者,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自身承受能力,客观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权衡各方,获得可接受的价格。这将减少公司的库存,增加销售量,有效地降低成本,使利润最大化。另外,对市场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信息中了解消费者的独特需求。作为主要市场,需要积极收集信息在关于消费者需求方面,并且同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推动产品的不断更新,促进自身市场在不断扩张,让公司效率和利益实现质的飞跃。(三)创新营销策略。为了在网络经济时代实现良好的营销发展,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营销策略和营销技巧,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竞争力。互联网也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带来了新的氛围,并满足了消费者和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和网络的发展,新产品中大量新技术的出现也在不断发展。在使用这些技术之前,企业应该考虑公司自身的战略和生产效率,并与其他公司开展相关的战略合作,通过网络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我们将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也确保消费群体的稳定,提高他们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四)加强网络平台的构建。由于网络的经济时代的不断改变,在有些部分程度上,将信息化的发展实现推动,这就给企业营销活动迎来了新颖的机会,让产品的促销活动得到了丰富,对网络宣传的活力出现了很大加强。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积极参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深入讲座,询问与企业服务和产品有关的指示,关注相关信息,并展示对企业深入了解的内容。此外,为了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也可以使用低成本和高收益产品的广告形式,快速掌握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群体所需的产品,通过网络来买卖一些产品,这样能够加强企业的营销的效率,并能够让产品的流通有所加强。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的经济时代的不断呈现,让人们的自身生活条件和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给营销工作提供的一个不同的方式,让交易支付方式得到了一定丰富,将市场的范围和需求得到扩大和发展。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这就要求企业在网络经济下主动转变营销思想,改进营销方案,创新营销策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完善管理和管理环节,让网络经济发展要求得到满足,同时适应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冲.浅谈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08:49.

[2]郑红霞.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探究[J].中国市场,2015,23:19+27.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3

关键词:创新能力;营销策划;角色扮演

为了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营销策划人才的需求也在提高。高职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进行产品设计、生产、服务项目进行策划的人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基于企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营销策划教学改革,使营销策划课程讲授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营销策划人才。

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营销策划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营销策划课程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新产品上市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广告策划等。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人才进入企业后能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策划方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营销策划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义务,培养目标是帮助营销策划专业人才掌握营销策划技能,使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营销策划习惯,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划方案。基于创新能力基础上营销策划人才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营销策划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营销策划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营销策划课程的核心是要求学生系统学习营销策划原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产品的上市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广告策划等,并对这些策划进行具体实施。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营销策划教学改革需要对传统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使教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过渡,从单向的灌输学习向师生交流转变,从封闭式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变。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在进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要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规律在教学中分享最新营销策划成功案例,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市场需求更加贴近。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基础模块、提升模块、应用模块、实战模块等的设置提升学生对营销环境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结合网络完成营销策划方案制定、网络营销策划活动的制定、企业新产品的策划及企业促销策划等。最后,教师在教学内容模块规划时需要在每个模块都融入创新能力教育,使创新能力成为营销策划教学的核心,使创新营销策划人才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在确定好营销策划课程模块后根据模块的课程内容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作用,将传统静态教学变为创新动态教学,让学生动手、动脑、动腿,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实践调研、小组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首先,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不同角色扮演,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企业营销策划人员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策划方案的撰写,如促销策划和公关策划,通过实际行动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2]。教师在学生策划方案总结时要对学生在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创新内容及时进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表述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是课前教师先对情景进行策划,如营销策划现场的设置。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在课上运用之前学习所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模拟[3]。在撰写策划方案时,可以通过布置有适当难度的问题,督促学生事先进行资料查阅,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次,问题讨论教学法。问题或案例讨论主要是教师针对营销策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难点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分析经典案例,再由小组长进行总结,阐述小组观点。在问题讨论或案例讨论过程中要允许小组成员存在不同意见,也可以让小组之间对不同意见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探讨在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高职院校营销策划教学改革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营销策划创新人才,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存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学理论,2012(16):240-242.

[2]任华敏.职业导向下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文摘版),2016(11):267-268.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4

关键词:课程改革;市场营销;就业导向;实践教学

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课程内容陈旧,烦琐,缺乏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岗位技能,造成课程与最终实际工作岗位的脱节。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生学习被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专业知识的传授。3.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较差,知识转化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市场营销学课程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内容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为适应高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本次市场营销课程改革中,将课程内容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调整,推进“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以理论性为主的课程转变为以探究实训型为主课程,由原来的章节变成项目任务的驱动式教学。为了迎合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资源整合:整合教材内部资源;获取各种杂志和网络资源;积极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对资源进行归库建档等。通过引入最新营销案例,增加市场调研的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不难发现,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学习缺乏主动性,专业知识掌握较差。根据课程特点,本次课改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探究完成;借鉴最新营销案例讲解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模拟真实情景,置身其中解决企业问题,通过市场、网络等实践调研获取市场最新信息;角色模拟,组织策划;开展多种技能竞赛,锻炼学生的表达、策划能力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地分析和主动地学习知识,从实际出发增强自身专业技能。

三、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然而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很好发挥主体作用,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在市场营销课程学习中,采用合作教学模式,整个课程内容设计成为小组合作创建某行业品牌,完成品牌策划的过程。这个课程模式按照教师讲解知识点给出任务———小组调研汇总后完成任务书———各组分享讨论,修改任务书的过程展开,转变以往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亲身调查研究、合作、讨论、争论和总结意见中学习新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实际应用。

四、注重实训教学,提高知识转化能力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使教学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课程设计中,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实践环节:一是走出去,就是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市场一线去实地参观考察,得到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如:在了解消费者特点时,让学生分组在当地步行街踩点观察进入某品牌店时消费者的行为表现等特点,之后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二是请进来,就是把市场营销专业的权威、专家请到学校里来,传授给学生们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例如:安排相关课时由合作企业培训师做报告等;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例如:创建校企合作品牌专卖店等锻炼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四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等设备条件,做好仿真实习、演练等方面的教学,如:安排相关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调研某国际品牌、一线城市大品牌有关资料等。

五、改革考核方式,突出职教特色

高职教育的考核应突出专业岗位技能的重要性,要求知识和技能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建立“考核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核模式。因此,在高职学校教育考核体系中,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在对学生考核过程中,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淡化期中期末的传统考试模式,深化学习的过程评价。针对本课程的特点,考核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在工作任务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在原有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及出勤、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承担环节、任务汇报、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评价。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以外,注重考核学生的合作能力、表现能力,由于课程需要在布置任务时,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为了防止部分学生浑水摸鱼,采取比较细致的考核项目,包括其中的个人考核和小组考核等部分,作品展示是某品牌的整个策划方案,是整个课程主要内容的系统化总结,所占比例较重。

总之,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只要我们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营销能力放在首要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将能够找到更好更合适的方法,更好地促进高职营销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成为现代化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赵明安,刘民刚.素质教育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高职教育,2000,(3).

[3]王荣海.职校技能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5

关键词:个人消费行为;网络营销;网络平台

如今,随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营销也成为企业营销的重中之重。这是新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传统商业面临的巨大机遇。网络营销能够降低营销成本、扩大营销范围,将会成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必然趋势。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必须要了解所面对的目标市场,要对消费者的个人消费行为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

1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消费行为特征

当下,在网络时代,个人消费行为的特征与传统营销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使用诉求日趋增多、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对商品信息的了解、个人消费行为渐趋理性、个人消费行为日趋多样化这几个层面。

1.1消费者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使用诉求日趋增多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提升,在这一背景之下,消费者将会为满足个性化的使用诉求,而去遴选心仪的产品与服务。此种选择不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物质消费的诉求,同时满足了其精神诉求。由此可见,在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诉求将成为主流。面对这一情况,企业必须在进行产品与服务受众对象市场细分的过程之中,依托云计算或者大数据技术,做到对消费者个性化消费诉求的精准洞悉与把握,唯有这样,方才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让企业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获益[1]。

1.2消费者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对商品信息的了解

从以往企业所处的营销环境来看,其同消费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使其无形之中处于主导地位,消费者对于产品与服务的了解通常只能通过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介绍或者是同其他消费者交流,才能够了解到关于产品或服务的局部信息,而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极易导致其作出错误的购买决策。当下网络平台的大规模兴起,让消费者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消费者而言,其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对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全面了解,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变化,对自身的营销模式加以改变。

1.3消费者个人消费行为渐趋理性

现代网络环境下,厂家或商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很难再让消费者被动接受。他们更多的是主动上网去搜索适合自己的需求产品。这个过程越来越突出理性消费的特点,这种消费方式表现在:追求高性价、对比三家、主动提出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1.4消费者个人消费行为日趋多样化

时代的发展进步,随之带来的便是消费者消费观的变化,在种类繁多的消费市场当中,消费者对于最新的产品与服务往往表现出极大的消费热情。同时,当代消费者亦十分看重产品与服务的附加价值,这样一来,便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表现出多样化特征。针对这一现象,企业也应当通过对现有的营销策略进行修正与调适,来达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诉求的目的。

2个人消费行为视角下的网络营销策略

在个人消费行为视角下,网络营销应该制订的策略包括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丰富产品体验、打造个性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全新营销模式、缩短流通渠道、强化渠道的信息沟通、通过多样化促销方式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

2.1市场策略———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企业所开展的营销活动是否有效,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心仪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实现对目标群体的精准界定。在以往的营销模式之中,消费者所进行的消费行为表现出内隐性特质,由此使企业难以把握和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喜好,而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之下,企业将可以做到对消费者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喜好的精准洞悉和了解,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精准营销。

2.2内容策略———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丰富产品体验

企业在出台网络营销策略时,必须考虑如何创设差异化营销策略,通过此种策略的出台,让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诉求得到满足。作为消费者而言,其十分关注消费体验,有鉴于此,企业可以依托网络营销策略的制订,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偏好,实现有效营销。考虑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动,因此,企业基于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的目的,应当组织开展面向消费者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测试,以此来实现对自身品牌力的提高,并且让消费者的黏性得以增加,如此将会让企业依托对稳定客户消费群体的掌握,从而不断实现稳定收益。具体而言,企业可以依托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试用,由此将依托体验式消费模式,让其个性化消费诉求得到满足[2]。

2.3品牌策略———打造个性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从网络时代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来看,其通常难以做到对某一品牌的坚守,不过对于名牌产品则毫无抵抗力。考虑到这一情形,企业应当注重对自身品牌的市场化打造,以此来发挥品牌效应,让消费者能够坚定的选择这一名牌。同时,企业亦可以利用名人效应,通过把握社会公众崇拜名人的心理,来提升自身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2.4需求策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

地制订全新营销模式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应当确保营销策略能够精准实现对个体消费者的覆盖。唯有这样,方能确保企业在同消费者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了解消费者的诉求,诸如当前盛行的“1VS1”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以及数据库营销模式,都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诉求而建立的全新营销模式。通过前述方法,企业的营销活动将变得更具实效性,更具指向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预期利润[3]。

2.5渠道策略———缩短流通渠道,强化渠道的信息沟通

过长的渠道会降低信息和沟通的及时性,失去部分消费者群体。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企业必须要缩短流通渠道,强化渠道的信息沟通。比如,可以在网站促销信息、新产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直接渠道,使消费者能够最快获取信息,加快产品流转速度。

2.6促销策略———通过多样化促销方式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

如今,消费者个人消费行为日渐理性,而且传统商业与电商发展越来越迅猛,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供应商越来越多,因此在个人消费视角下,网络营销必须要加大促销力度,以促销带动消费。具体来说,促销策略可以包括减价促销、变相减价促销、赠品促销、抽奖促销、积分促销等几个方面。①减价促销。如今,最常见的网络减价促销策略就是满减策略,即购满一定金额后立即减价,如天猫经常进行满200减20、满300减30的促销策略。这样的促销策略能够使消费者为了凑够满减金额而购买计划外的商品,从而带动其他产品的销量。②变相减价促销。变相减价促销指的是以增加产品数量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服务和产品的附加值为目的,不提高或者稍微提高价格,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网络减价促销的行为容易引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怀疑,通过增加商品附加值促销方法,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比如,购买手机赠送碎屏险,购买电视赠送延保等[4]。③赠品促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于赠品是十分青睐的。在网络营销中,可以采取赠品促销方式,通过购买价格较高商品时赠送价格较低商品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此外,有些新品刚上市时,产品的知名度不高,用户在接受时存在种种障碍。以试用装新品作为赠品的推广方式,除了可以让用户接触到新品,提高其认知率外,还可以让用户通过亲身体验、试用,提高对新品的感知,进而产生试购。因此有的商家是通过买旧品赠送新产品来推广新产品,扩大销售量,增加商品的市场占有率。④抽奖促销。抽奖促销也是最常采用的网络促销策略。商家利用消费者追求刺激和希望中奖的心理,来设定一些奖项,采用网络抽奖促销的方式吸引消费者。⑤积分促销。所谓积分促销,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可以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或者是可以抵现金使用,属于长期营销方案,能够提高消费者忠诚度。比如:淘宝的积分“淘金币”、京东的积分“京豆”、苏宁的积分“云钻”。消费者用多次消费增加的积分换取商品,或者抵扣现金。积分促销可以吸引消费者多次访问网站和参加某项活动,也可增加消费者对网络商店和网站的信任度[5]。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消费行为特征入手,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消费行为视角下的网络营销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网络营销将会越来越常见,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为此,企业应该更多地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根据消费者的个人消费行为来设计网络营销策略,更好地实现产品的营销。

参考文献:

[1]栾绍涛.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21(12):137-138.

[2]张亚丽.消费者主导下的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商讯,2021(11):125-126.

[3]鲁梦琳.网络时代女性消费者的特征和营销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03):52-53.

[4]华进.基于顾客忠诚的网络平台直播导购营销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6):77-78.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互联网+;教学改革;创新

在中国,互联网正在优化传统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式,随着5G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成熟,5G互联网成为企业行业营销中核心途径,利用互联网思维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可以是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网络技术开始成为了人们生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交换开始被现有的网络虚拟交换方式所取代。不可否认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还能够真正地为民众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以及工作平台。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1]。这为我们推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充分的行动依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体现对技能人才的尊重,激发技能人才发展生产;也更强调的新技术背景下带来的一体化改变。本文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为背景,积极探索如何推进职业教育营销类课程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技能型人才。

一、“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略滞后于行业转型升级速度

市场环境在不断改革、创新,面对当下市场环境营销类课程更应该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课程应契合行业营销网络建设与发展。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生产、市场实践及其需要结合得不够好。近几年产业转型升级市场开始被强调和重视个性化品牌营销,转型升级背后推动力是市场细分。随着5G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以及百年不遇的疫情之下,行业从产品、客群、营销模式三方面,进一步为企业主体的线上销售及品牌曝光打开新机遇。当前部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建设中服务社会变革这个基本价值导向往往容易被忽视,在专业的教学案例大多选择国外企业营销案例,缺乏对国内领先互联网营销案例的挖掘与分析,课堂部分还是理论分析教学,学生无法培养正确的营销思维顺序,这些因素本身就具备了滞后性的前提,也会使教学落后于市场行业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营销核心课程教学手段较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建设长期陷入“唯技术论”的定位,不少高职院校唯“技”是从,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训练以及就业率[1],忽视了科技发展趋势所要求的跨领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市场前景来看,具备综合营销能力毕业生需求量比较巨大。而互联网背景下营销方向就业岗位需要学生具备的新媒体营销能力、营销运营策略的理解能力,进而培养更加广泛创新竞争能力。大部分职业教育中营销类课程在教学中强调市场营销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综合应用比例偏轻,不能体现出产业“互联网+”运营转型升级中市场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部分营销课程考核方式还沿袭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考试方法缺乏灵活性,评价标准过于统一,使考试考核的评价中职业特征不够明显[2]。

(三)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互联网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会随着阶段发展的需求而做出不断的调整,而在互联网经济的洗礼下,行业商业活动的营销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应用创新做得最好的国家,无论是平台电商、线上线下融合,还是社群营销,都在快速演变和进化,对传统商业渠道和经营模式带来了非常明确的影响和冲击。而从业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依靠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明确信息时代教学要求。职业院校专业的教师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方向,与时俱进。了解社会对市场的最新行业需求,更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相当丰富的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3]。部分营销类课程教师毕业即入职高校教育,这些老师优点是理论知识扎实、知识体系完整,但是缺少一线营销管理实战经验导致教师队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对行业发展新动态、前沿的新营销战略认识不深等问题,同时职业院校应拓展教师到企业交流机会。

(四)缺乏营销课程思路系统规划

信息时代下的新的营销方式要求职业教育教学中要不断适应时代改革创新。课程建设中缺乏系统性的依据和支持。部分课程设置过程中没有计划,某一门课程中呈现建立网上营销、公众号文章等教学环节就认为学生掌握新媒体营销。营销类课程体系没有制定完整的专业系统规划,没有形成完整思路,也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成果。也会出现有的课程新媒体介质与传统介质切换还不自如,比如有的院校采购了新媒体融合发展设备,甚至在机构、人员进行了部署,但由于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硬件进入了“新时代”,课堂表现还是“老把式”。出现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

二、“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一)以行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教学的内容

信息化时代不仅促使产业行业转型升级,而且也产生满足互联网创新营销的人才需求。这将传递知识的课堂转变为智慧生成的课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和人才竞争中的核心内容[3]。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行业技术人才的第一阵线,其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职业教育应结合实际情况,专业课程中应引入数字品牌建设案例、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价值、逻辑和运营管理等知识。同时与企业探讨根据项目的需求设置双轨制度,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确保有关项目课程与企业挂钩,与时俱进。课程教学重点突出学生适应社会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使教学内容紧跟当今先进技术发展的步伐[4]。

(二)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4]。目前国际国内很多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正在进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营销类课程教学可以依托企业丰富的行业营销工作案例、产业品牌发展以及学校的教学经验、科研材料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微课、在线课程、虚拟仿真、翻转课堂、平台运营等课程资源。考核学生的项目思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提升沟通、演示技巧。教师要主动学习、掌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积极和与学生互动,成为课程项目中的一员。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要体现动态性原则,并且要根据当地行业动态或者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进行营销类课程考核环节的设置。不能单独以纸质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将沟通表达、情景操作等纳入考核标准,注重考核学生生分阶段学习的表现、项目分阶段作业的质量、项目成品的演示质量。这些考核要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专业职业素养,也帮助拓展后期毕业就业范围。

(三)教师加强自身建设优化教师职业培训体系

“互联网+”时代下的行业产业升级过程中,教师身份正在从“实施者”向“职业者”转变,教师在完善专业知识之余,更要求具有长远的眼光和行业前沿的灵敏度。教师应该强调社会责任,自身重视实践指导能力与综合处理问题能力,旧的知识体系中与时展结合度不高的部分应进行自我反思学习。同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多渠道化,老师的综合素质实质上是有更多的机遇。老师可以通过分析和运用网络等教学资源进行自我提升。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四)课程实行深度融合机制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互联网经济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职业教育课程应深度融合时代脉动,专业教研室或教研团队应共商共建营销类课程,不能将营销类课程独立或者只从技术层面考虑和操作,学院需要构建适应要求的新机制,提高认识高度,有了系统的认识高度,才可以切实保证实施计划和投入计划,同时把考评评价传导到教学项目一线,从而形成体系共建高度。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调整不断加快,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建设,职业教育结构改革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因此在探索具有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课程设计上。在使学生继续了解和把握学科的前沿的同时,根据市场实际需要,打破原有课程模块,重新设计课程内容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使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深层次发展的驱动力[3]。

参考文献:

[1]刘雪倩,廖晨竹.产业转型升级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4):59-63.

[2]刘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29(6):90-92.

[3]祁智茹.“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34(18期):376-377.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7

【关键词】新零售;电商平台;“京东图书”;营销

新零售并没有改变零售本质的要素,它通过生态型、无界化、智慧型、体验式的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将各要素更紧密地对接,以提供更好的消费者体验[1]。在此背景下,电商营销发行模式也在进行新一轮变革。以阿里、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通过革新营销理念,带动了商品生产、流通与营销过程的升级,也借此重塑了自身业态结构与内容生态圈,开启了新零售的商业模式。新零售或将成为未来主流零售业态。图书电商亟须革新发展理念,创新经营模式,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并深入调研当前图书市场,探究消费者购书特征,抓住机会,找准发力点,从而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图书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京东图书”作为新零售风口下图书电商的尝试者,不仅尝试通过技术驱动线上线下,而且日益重视场景化营销,根据新零售的市场特征及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为读者带来新体验。

一、新零售风口下“京东图书”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线上线下发行渠道的融合发展已日趋明显,拓展线下市场也成为各大电商的一个发展共识。各大电商平台近年来不约而同地开始拓展线下实体店,从而迎合新零售时代用户的需求。面对当当、亚马逊等巨头,“京东图书”从零起步,将简单的线上销售打造成多维度的图书文娱生态圈。1.赋能线下书店。新零售时代,消费不再局限于商品,而是体验。而线上是无法给消费者提供体验的,只有与线下融合,打造“消费+体验”的生态区,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京东图书”深谙此道,尝试通过技术驱动线上线下,实现相互赋能。“京东图书”推出线下店京东之家,线下书店的用户定位以青年人为主,主要销售适合青年和儿童阅读的线上销售TOP20和成长性Top20的图书。以京东之家•BCMIX为例,该店是2017年9月由青岛城市传媒与京东联手打造的,主要针对书店所在地区居民的生活形态挑选不同功能性的产品和图书,旨在打造一个复合式的文化、生活和消费空间,实现了“京东图书”线下零售新业态的升级创新。“京东图书”依托京东之家实现了线下渠道的更广布局。通过优化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京东图书”迎合了新零售风口下用户的需求,推动了用户服务的创新与突破。2.发力数字阅读业务。除了打造线下书店,“京东图书”不断拓展数字阅读市场,全面发力数字阅读业务。一方面,“京东图书”开发全新的独立APP“京东读书”,凭借海量的图书资源和优质的阅读体验,吸引了诸多用户。在阅读界面,该APP不仅能显示正文内容,而且具备逐行朗读的功能,为用户提供音频服务,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京东图书”在2016年推出搭载电子墨水屏幕(E-ink)的硬件阅读器——JDRead,该阅读器书库资源丰富,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并且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此外,该阅读器界面交互设计优良,“京东图书”意图通过JDRead还原纸质图书的阅读体验,打破线上线下的界限,创造一个多种图书在内的沉浸式、体验式空间。“京东图书”通过对数字阅读领域的多点突破,为消费者提供了整套电子书阅读的解决方案,迎合了新零售背景下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二、新零售风口下“京东图书”的营销策略

新零售是对人、货、场要素的重构,图书电商的商业价值链从产品供销端转移到用户需求端。在此背景下,“京东图书”主要从提升用户体验、创新市场推广模式和革新业务模式这三个层面进行图书营销。1.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场景服务。新零售环境下,消费者更关注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服务,电商场景化营销成为大势所趋。所谓场景化营销,就是在新零售背景下满足消费者碎片化的认知与购买需求[2]。2016年,“京东图书”开始重点构建场景化购物体验,这些场景可能是咖啡厅的一角、京东之家的一角、少儿活动中心的一角、某个休闲餐厅的一角[3]。京东之家•BCMIX已不再只是书店和餐厅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书店形式从简单的“咖啡馆+图书”转变为更为丰富的、有针对性的场景化消费模式。新零售时代,图书电商的服务已经不仅局限于书的推荐,而且要提供场景和服务,借助个性化场景连接消费者,引导其与品牌之间产生一种可持续的紧密关系。此外,图书电商可以针对消费者的消费痛点进行空间的升级和场景的重构,参照消费者的行为设计所有品牌的接触点,发掘和创造更多的用户场景。2.市场推广:创新营销方式以聚拢用户。“京东图书”通过举办创新性强的市场营销活动,实现了聚拢用户的目标。诸如,“京东图书”举办“读书合伙人”活动,邀请出版机构以及行业KOL(关键意见领袖)推荐优质好书,让大众投票选出喜爱的图书。该活动不仅引发近千万网友投票,输出了优质书单,而且提升了“京东图书”合作伙伴的品牌影响力。此外,“京东图书”还通过品牌跨界营销进行流量引入。“京东图书”第三方平台联合京东母婴、玩具和家具等十几个品类,做不定期的跨品类活动。比如,“京东图书”与小羊肖恩的中国独家运营方优扬传媒文化公司合作,在平台输出小羊肖恩的IP产品。此类跨界合作实现了从促销联合到品牌互推、从资源互换到资源共建的目标,促使更多用户看到图书的各类活动。“京东图书”在营销方式上不断创新,其策划的一系列营销活动通过创意营销实现了流量引入,有效提升了用户活跃度。这种创新营销方式促进了新零售的发展。3.业务模式:布局大文娱生态。新零售环境下,“京东图书”迎来了新的市场挑战和发展机遇。面对新的挑战与变化,“京东图书”对发展战略进行升级,以图书业务为核心,向相关领域延伸,力图打造多方互动的共赢生态。发展至今,“京东图书”已成功涉足教育业务、数字阅读业务及文娱寄卖等文化娱乐业务,形成了大文娱的崭新业态局势,为品牌娱乐化赋能。“京东图书”以图书撬动大文娱,通过为用户提供咖啡、展览、沙龙、电影和音乐等跟美好生活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构建多触点、多要素和全链路的复合型商业形态,打造文化新空间。这不仅给整个京东电商平台赋能,也将给新零售行业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三、对新零售风口下图书电商营销的建议

零售的中心是围绕用户需求最快地捕捉、触达用户。因而,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用户黏性显得尤为重要。1.与短视频和直播媒介深入合作,形成流量矩阵。新零售环境下,图书电商平台流量被分散,导致流量变现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图书电商平台要通过找寻其他方法进行流量引入。流量成为新零售环境下电商重要的资源。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类平台,以及虎牙、克拉克拉、淘宝等直播平台,作为当下年轻人最新潮的社交渠道,具有情感化及代入感的功效,更易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直播注重实时性,能有效全面展示产品,深受年轻主流消费群体喜爱。此外,从传播特性来说,视觉营销更为直接和高效,且视频本身也可成为自带传播属性的事件或话题,更易引发传播。基于此,图书电商可与这些视频社交平台进行深入合作,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引入各社交平台的流量,形成流量矩阵,最终将流量转换为图书销售量。值得一提的是,具备互动元素的营销方式更能调动用户兴趣,更易于获得用户的关注度。以当前热度较高的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图书电商可选择与其合作推出定制话题活动,通过热搜榜、网红视频等方式引导用户参与,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比如,为推广《高兴死了!!!》一书,“京东图书”在抖音发起了“我现在高兴死了!!!”的活动,引发了近30万人互动参与,使该图书取得了可观的销售成绩。因而,图书电商平台在开展视频营销时,需创造讨论度高、参与度高的话题以带动图书热度。2.切入小程序,以社群推动图书销售增长。在图书零售业态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京东图书”为了提升流量变现率,自2017年进行了小程序立项,切入社交电商市场,旨在借助微信关系链裂变,推动图书零售行业发展。自小程序项目上线以来,“京东图书”深耕自媒体生态,联动数千家新媒体资源,覆盖近9000万用户。预计到2019年年底,“京东图书”将通过小程序触达用户1亿人,与超500家自媒体大V建立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可以说,“京东图书”通过对微信生态新技术的深入了解,结合微信小游戏及社交裂变,正在逐步推动图书新零售的纵深发展。除此之外,借助“京东图书”小程序,用户下单变得更加便捷,支付更加通畅。毋庸置疑,随着社交电商的蓬勃兴起和小程序热的持续升级,图书行业将发生更深入的变革。图书电商平台应充分抓住微信优质的社交关系链带来的裂变增长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变革。在自身专业内容的运营能力基础上,图书电商要借力微信小程序,并加强行业合作,持续广泛寻求自媒体领域PGC、UGC及KOL优质内容,继而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裂变,实现流量的商业变现。3.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用户黏性。零售就是连接人与货的一个场,新零售就是对人、货、场这三大零售核心要素的重新定义。在要素的重构上,人的要素在新零售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因此,用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商的未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全行业倡导提升用户黏性的大背景下,品牌化已经成为各图书电商平台快速抢占用户的重要方式。诸如,当当、天猫图书和“京东图书”作为图书电商的三大巨头纷纷致力于开展类型多样的品牌活动,以扩大品牌影响力。其中,当当举办了作家颁奖典礼、“当当阅享之旅”阅读推广公益活动。“京东图书”举办了京东文学奖评选活动。天猫图书在双十一期间举办了文化名人大咖荐书活动、百社好书招标竞选活动。这些品牌活动有助于图书电商迅速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用户群中获取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新零售风口下,图书电商平台应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内容的生产力,不断探索,在品牌推广方面独辟蹊径,讲述品牌故事,吸引用户,最终提升用户黏性。4.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实现用户精准触达。现阶段,消费者不论是在线上购物,还是在线下购物,依靠传感器和智能手机定位,其画像都可以被清晰描述。新零售的核心是零售与数据的结合。用户画像的数据化有利于推动图书电商经营理念和商业组织形式数据化思维的培育,极大地促使经营者运营思维的转变,以及零售价值链的重塑,最终,促使运营者为目标用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基于此,图书电商经营者凭借新技术,聚焦某个特定群体或场景,可以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全面抓取分析,从而获取更丰富的数据和更精准的用户画像,继而实现对用户服务的精准化,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和黏性,提升消费者的购书率及复购率。比如,“京东图书”借助技术驱动和大数据支持,能够实现线下实体店的智能选址,以及书店内的智能选品。京东之家•BCMIX通过对所在地居民进行行为感知、心理洞察以及需求预测,按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偏好对其进行更细的分类,实现目标用户的精准触达,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相关产品的精准投放。

四、结语

新零售是以大数据支撑、场景洞察和体验设计为基础架构的新信用关系与新效率体系,也是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优势有效利用的一种新商业模式,其核心是让消费者更满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图书零售的趋势已不会再是以商家为主导的买卖关系,而将呈现消费理念参与化、消费场景多元化和消费需求个性化的趋势,即意味着用户将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新零售风口下的图书电商平台,只有紧跟市场趋势,不断进取,不断实践,才能实现从单一的图书电商向以阅读为核心的全方位、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子郁.图书新零售:以用户思维和场景思维重新定义书店价值[J].出版发行研究,2019(6):47-51.

[2]黄志申.图书新零售:一场“个性化+体验”的自我升级与突破[J].中国出版,2018(4):3-6.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应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本身缺乏实际营销管理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力不从心;教学方法组织不当,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等等。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教育本身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为各院校公认的教学规范和教学模式。对《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其基本要素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因此,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对师生活动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对课程的教育系统及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实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的要求。

2.教学功能目标。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和其他组织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除了总目标之外,沿着市场营销的学科主线,每一章都有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结构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突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老师讲课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习时间不多,即使有,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调动不了学习兴趣;四是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难以引入课堂。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的是按既定的大纲讲课,按既定的大纲要求命题考试;五任课教师没有多少实践经验,而有经验的企业营销专家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聘任。

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很难培养出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大都来自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市场营销课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出发;同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性极强的科学。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营销理念、不断更新营销策略与方法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基于上述考虑,设计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如下。

(1)课堂教学。①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并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效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事先制作好(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来进行理论课的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将课程相关内容放置于校园网,供学生学习参考。本课程要大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络,不断完善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以开阔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②进行案例教学。近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同学们十分欢迎这种授课方法,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有:案例选取不规范,教师选择案例比较随意,且案例陈旧,大多是经验介绍型;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研究,对市场营销的实践不甚了解,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案例教学的方法简单陈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不够,有些老师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忽视调动同学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学不感兴趣。

案例教学的改革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统一选择基础案例。但并不限制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应案例,这既保证了案例选择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又不至于影响和限制教师的自由发挥。案例选取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现象。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事件无疑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市场危机时,选择“阜阳劣质奶粉”和“肯德基苏丹红”等当时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和引发争论的案例,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或上网或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仅对市场危机及其处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竞争激烈的液态奶行业和快餐行业也有一定了解;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同学感兴趣的。笔者所在院校为邮电类大学,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邮电通信企业,在讲授市场营销环境时选择了通信行业作为分析的重点,在为同学说明环境分析模式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为同学今后的择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选取一些只提供背景材料的案例。大多案例教材是在叙述说明,这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选取外国企业的案例时要注意中外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差异。在教学中使用经典案例对于教学帮助较大。但是要注意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国情;适度选取一些反面案例。反面案例中隐含了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启发性较大。比如提出“三株口服液”和“郑州亚细亚”的实际案例,让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

其次是课中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选取后的工作是精心设计案例的问题和要求,应该环环相扣,在讨论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同学来说适应能力不强。教师对此应当有充分认识,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作用,不要直接暴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公务员之家

(2)实践教学。①案例的课堂展示。教师设计两次案例的课堂分析。一次是教师给定背景材料回答问题,另一次,教师给出去年营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同学自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重点是长处和不足。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营销界的现状有一定认识。让同学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要求每一个小组都为自己的小组选定一个实名,这个实名代表小组的精神。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讨论和发言。案例讨论通常要收集各种不同的资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既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控制好进度和时间。应当在课前将案例和相关要求发给学生,要求同学在课前仔细阅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以便课堂发言。为防止同学对案例的过分展开和对案例分析的敷衍了事,应当规定每个小组发言的时间,一方面引导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小组讨论的精华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对那些敷衍了事的同学也有约束作用;重视同学发言完毕后的点评环节。教师应在每节案例讨论课中留出一定时间对案例和同学发言进行点评。同学的发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难免有分析不到或者分析不够正确的一面,如果不进行点评,而是就此了事,则对理论的掌握就有一定欠缺。通过点评环节,指出同学分析问题的差错面,并补充分析不够之处。这往往也是同学较为关心和期待的环节,否则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分析讨论的结果到底是否正确,是否全面。②市场营销的模拟实习。这个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外实际企业的模拟实习,可以安排在假期进行。学校组织或同学自行联系企业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由教师布置或同学自行确定主题,教师进行指导;二是利用营销实践模拟平台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积极组织和鼓励同学参加二课堂活动,组织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形式。竞赛的计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策划,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同时为学生做针对比赛的讲座。由教师初评并给出入围作品的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组织决赛答辩。组成由教师和企业营销专家组成的评委进行评议,最终产生冠军。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营销企划方案的设计能力,锻炼增强组织管理的能力。由于学习和兴趣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望大大提高。

(3)成绩评定。案例分析成绩按小组记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例分析报告成绩;二是课堂发言成绩,考察同学综合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计评个人得分。增加这一评分程序是考虑到按小组记分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此项成绩由组内同学自行打分,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例如某小组成绩为15分,该小组共有10名同学,则小组总分为15×10=150分,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150分,比如A同学贡献较大得18分(最高不超过20分),B同学贡献较小只得10分,组内同学得分加总为150分。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同学团队精神的培养。

(4)师生交往系统。结合市场营销课的特点,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考虑采用温和型(如“探究──发现”模式、合作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5)反馈方式。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外显行为作出反应。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不符合常规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应当一味否定,这可能恰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保护。

(6)支持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实训基地、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等。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对于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应当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永生: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VI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市场营销学》课程,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应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本身缺乏实际营销管理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力不从心;教学方法组织不当,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等等。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教育本身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形成为各院校公认的教学规范和教学模式。对《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其基本要素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因此,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对师生活动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对课程的教育系统及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实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的要求。

2.教学功能目标。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和其他组织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除了总目标之外,沿着市场营销的学科主线,每一章都有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结构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突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老师讲课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习时间不多,即使有,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调动不了学习兴趣;四是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难以引入课堂。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的是按既定的大纲讲课,按既定的大纲要求命题考试;五任课教师没有多少实践经验,而有经验的企业营销专家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聘任。

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很难培养出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大都来自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市场营销课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出发;同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性极强的科学。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营销理念、不断更新营销策略与方法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基于上述考虑,设计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如下。

(1)课堂教学。①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并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效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事先制作好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来进行理论课的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将课程相关内容放置于校园网,供学生学习参考。本课程要大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络,不断完善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以开阔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②进行案例教学。近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同学们十分欢迎这种授课方法,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有:案例选取不规范,教师选择案例比较随意,且案例陈旧,大多是经验介绍型;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研究,对市场营销的实践不甚了解,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案例教学的方法简单陈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不够,有些老师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忽视调动同学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学不感兴趣。

案例教学的改革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统一选择基础案例。但并不限制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应案例,这既保证了案例选择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又不至于影响和限制教师的自由发挥。案例选取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现象。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事件无疑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市场危机时,选择“阜阳劣质奶粉”和“肯德基苏丹红”等当时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和引发争论的案例,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或上网或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仅对市场危机及其处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竞争激烈的液态奶行业和快餐行业也有一定了解;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同学感兴趣的。笔者所在院校为邮电类大学,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邮电通信企业,在讲授市场营销环境时选择了通信行业作为分析的重点,在为同学说明环境分析模式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为同学今后的择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选取一些只提供背景材料的案例。大多案例教材是在叙述说明,这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选取外国企业的案例时要注意中外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差异。在教学中使用经典案例对于教学帮助较大。但是要注意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国情;适度选取一些反面案例。反面案例中隐含了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启发性较大。比如提出“三株口服液”和“郑州亚细亚”的实际案例,让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其次是课中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选取后的工作是精心设计案例的问题和要求,应该环环相扣,在讨论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同学来说适应能力不强。教师对此应当有充分认识,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作用,不要直接暴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践教学。①案例的课堂展示。教师设计两次案例的课堂分析。一次是教师给定背景材料回答问题,另一次,教师给出去年营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同学自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重点是长处和不足。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营销界的现状有一定认识。让同学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要求每一个小组都为自己的小组选定一个实名,这个实名代表小组的精神。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讨论和发言。案例讨论通常要收集各种不同的资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既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控制好进度和时间。应当在课前将案例和相关要求发给学生,要求同学在课前仔细阅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以便课堂发言。为防止同学对案例的过分展开和对案例分析的敷衍了事,应当规定每个小组发言的时间,一方面引导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小组讨论的精华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对那些敷衍了事的同学也有约束作用;重视同学发言完毕后的点评环节。教师应在每节案例讨论课中留出一定时间对案例和同学发言进行点评。同学的发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难免有分析不到或者分析不够正确的一面,如果不进行点评,而是就此了事,则对理论的掌握就有一定欠缺。通过点评环节,指出同学分析问题的差错面,并补充分析不够之处。这往往也是同学较为关心和期待的环节,否则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分析讨论的结果到底是否正确,是否全面。②市场营销的模拟实习。这个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外实际企业的模拟实习,可以安排在假期进行。学校组织或同学自行联系企业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由教师布置或同学自行确定主题,教师进行指导;二是利用营销实践模拟平台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积极组织和鼓励同学参加二课堂活动,组织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形式。竞赛的计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策划,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同时为学生做针对比赛的讲座。由教师初评并给出入围作品的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组织决赛答辩。组成由教师和企业营销专家组成的评委进行评议,最终产生冠军。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营销企划方案的设计能力,锻炼增强组织管理的能力。由于学习和兴趣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望大大提高。

(3)成绩评定。案例分析成绩按小组记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例分析报告成绩;二是课堂发言成绩,考察同学综合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计评个人得分。增加这一评分程序是考虑到按小组记分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此项成绩由组内同学自行打分,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例如某小组成绩为15分,该小组共有10名同学,则小组总分为15×10=150分,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150分,比如A同学贡献较大得18分(最高不超过20分),B同学贡献较小只得10分,组内同学得分加总为150分。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同学团队精神的培养。

(4)师生交往系统。结合市场营销课的特点,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考虑采用温和型(如“探究──发现”模式、合作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5)反馈方式。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外显行为作出反应。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不符合常规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应当一味否定,这可能恰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保护。

(6)支持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实训基地、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等。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对于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应当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永生: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VI

最新营销方案范文篇10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则和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因此,教学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若干变量(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对师生活动不同安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功能目标。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联系,相互蕴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对课程的教育系统及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实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的要求。

2.教学功能目标。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和其他组织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分析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除了总目标之外,沿着市场营销的学科主线,每一章都有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结构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突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老师讲课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习时间不多,即使有,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调动不了学习兴趣;四是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难以引入课堂。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的是按既定的大纲讲课,按既定的大纲要求命题考试;五任课教师没有多少实践经验,而有经验的企业营销专家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聘任。

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很难培养出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大都来自于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市场营销课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出发;同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性极强的科学。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营销理念、不断更新营销策略与方法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基于上述考虑,设计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如下。

(1)课堂教学。①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并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互动效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事先制作好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来进行理论课的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将课程相关内容放置于校园网,供学生学习参考。本课程要大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络,不断完善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信息,以开阔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②进行案例教学。近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同学们十分欢迎这种授课方法,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有:案例选取不规范,教师选择案例比较随意,且案例陈旧,大多是经验介绍型;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研究,对市场营销的实践不甚了解,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案例教学的方法简单陈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驾驭不够,有些老师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忽视调动同学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学不感兴趣。

案例教学的改革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统一选择基础案例。但并不限制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应案例,这既保证了案例选择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又不至于影响和限制教师的自由发挥。案例选取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现象。选取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事件无疑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市场危机时,选择“阜阳劣质奶粉”和“肯德基苏丹红”等当时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和引发争论的案例,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或上网或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仅对市场危机及其处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对竞争激烈的液态奶行业和快餐行业也有一定了解;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或同学感兴趣的。笔者所在院校为邮电类大学,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大多是邮电通信企业,在讲授市场营销环境时选择了通信行业作为分析的重点,在为同学说明环境分析模式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为同学今后的择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选取一些只提供背景材料的案例。大多案例教材是在叙述说明,这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选取外国企业的案例时要注意中外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差异。在教学中使用经典案例对于教学帮助较大。但是要注意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国情;适度选取一些反面案例。反面案例中隐含了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启发性较大。比如提出“三株口服液”和“郑州亚细亚”的实际案例,让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其次是课中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选取后的工作是精心设计案例的问题和要求,应该环环相扣,在讨论中突出重点和难点。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同学来说适应能力不强。教师对此应当有充分认识,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作用,不要直接暴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践教学。①案例的课堂展示。教师设计两次案例的课堂分析。一次是教师给定背景材料回答问题,另一次,教师给出去年营销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同学自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重点是长处和不足。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营销界的现状有一定认识。让同学自行组成小组进行。要求每一个小组都为自己的小组选定一个实名,这个实名代表小组的精神。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讨论和发言。案例讨论通常要收集各种不同的资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既利于分工协作,又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控制好进度和时间。应当在课前将案例和相关要求发给学生,要求同学在课前仔细阅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以便课堂发言。为防止同学对案例的过分展开和对案例分析的敷衍了事,应当规定每个小组发言的时间,一方面引导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小组讨论的精华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对那些敷衍了事的同学也有约束作用;重视同学发言完毕后的点评环节。教师应在每节案例讨论课中留出一定时间对案例和同学发言进行点评。同学的发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难免有分析不到或者分析不够正确的一面,如果不进行点评,而是就此了事,则对理论的掌握就有一定欠缺。通过点评环节,指出同学分析问题的差错面,并补充分析不够之处。这往往也是同学较为关心和期待的环节,否则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分析讨论的结果到底是否正确,是否全面。②市场营销的模拟实习。这个环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外实际企业的模拟实习,可以安排在假期进行。学校组织或同学自行联系企业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由教师布置或同学自行确定主题,教师进行指导;二是利用营销实践模拟平台的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际,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积极组织和鼓励同学参加二课堂活动,组织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赛以市场营销知识为基础,以企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为中心,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形式。竞赛的计划、组织和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动员、策划,指导学生收集、分析、整合资料以及营销策划方案的制作。同时为学生做针对比赛的讲座。由教师初评并给出入围作品的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组织决赛答辩。组成由教师和企业营销专家组成的评委进行评议,最终产生冠军。学生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营销企划方案的设计能力,锻炼增强组织管理的能力。由于学习和兴趣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教师指导学生也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望大大提高。

(3)成绩评定。案例分析成绩按小组记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案例分析报告成绩;二是课堂发言成绩,考察同学综合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计评个人得分。增加这一评分程序是考虑到按小组记分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此项成绩由组内同学自行打分,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例如某小组成绩为15分,该小组共有10名同学,则小组总分为15×10=150分,组内同学根据各自贡献的大小来分配这150分,比如A同学贡献较大得18分(最高不超过20分),B同学贡献较小只得10分,组内同学得分加总为150分。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同学团队精神的培养。

(4)师生交往系统。结合市场营销课的特点,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考虑采用温和型(如“探究──发现”模式、合作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5)反馈方式。反馈方式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对学生的外显行为作出反应。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不符合常规和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应当一味否定,这可能恰恰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应予以适当的引导和保护。

(6)支持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条件包括实训基地、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等。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对于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应当认真研究并保障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成功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永生: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VI

[2][3]邱才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国教育报[N],2002年12月23日

[4]陈文沛:浅谈《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现代教学与研究杂志[J],2005.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