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01

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1

摘要:为有效解决汽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根据职教专家姜大源“职业教育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以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论,我校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通过梳理总结改革的过程和举措,得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实践在立德树人、育训结合、校企协作、以赛促学等方面成效显著。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1背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新技术、新工艺在汽车领域运用越来广泛,对汽车维修岗位能力要求也在日益增加。通过对甘肃省汽车维修行业后市场调研得出:从业人员岗位向快速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用人单位期望高,希望有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强的毕业生加入企业。2003年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将汽车维修专业确定为未来亟需大力发展的紧缺专业之一,说明汽车维修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大,或者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质量与现行行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出现“岗多人缺”的窘境,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更多汽修高技能人才责任在肩。2014年我校汽修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了“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维修企业人才需求契合度”的课题研究,得出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能力需求匹配度不高,并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校内开设课程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学生就业岗位胜任能力欠缺;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鉴于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汽修专业应按照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建立汽修专业培养目标体系[1],把行业技能标准纳入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关键素质能力一体化培养,注重学生系统化专业化学习,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多元评价,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修专业改革与实践或许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不二选择。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2]。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在有序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原则下,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教育需要这两个维度上予以整体设计的逻辑路线[3]。

2改革的意义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4]。通过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元素,发挥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通过创新与实践,探索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之路[5];聚焦融合,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构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融合发展模式[6],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以技能大赛为抓手,研判大赛在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落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政策;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将行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教学资源、教学标准和教学过程,推进产业先进技术对职业岗位的关键要求,解决新技术对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

3改革的过程及举措

3.1对接岗位任务,重构教学内容

2015至2017年,该专业教学团队利用队暑期赴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用工需要,熟悉维修企业岗位设置和职责,掌握各岗位从业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情况,明确学校教学内容和实际职业工作需求的脱节程度。返校后召开赴企业实践总结和专项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会,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专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重新修订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汽车机械识图》《发动机机械维修》等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标准,邀请省内外高职院校职教专家和企业专家对可行性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探讨,决定对接机修/钣金/涂装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重构了教学内容。

3.2巧妙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汽车空调系统及检修为例,根据空调使用的特殊性和企业空调维修案例,将该部分内容设计为“空调有异味、制冷效果差、不出冷风、不出风”4个案例情景,采用了虚拟和实践融合,线上和线下结合,按照“三阶段、七环节”实施教学。课前任务,提供资源,在线测试,了解学情。课中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情境导入,对接企业岗位要求;分析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操作要点和工作流程,制定实施计划;针对任务要求,设计仿真实训,通过模拟操作熟悉流程规范操作,了解组成,学习原理,基于平台及时反馈纠错,培养精准求精的工作意识;利用动画、视频、VR技术和实验等多种资源,合理选用教学方法讲解任务所涉及的原理,强调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实车维修示范操作讲解,同频直播操作重难点,示范工量具使用、故障诊断、维修件拆装的流程和方法,强调安全、环保、节约、素养等要求,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意识。

3.3模拟岗位角色,分组实训强化技能

2017年学校成功申报了“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首批学员共计30人,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工作场景,实行“体验式、实战化”场景的小组轮流定岗学习制。每个小组6人,包括接待员、安全员、记录员、监督员各1名,维修工2名,将实训车辆当成企业故障车辆实施维修作业,车辆来店维修保养时,接待员记录维修保养要求,保管车辆钥匙,在工单上记录车况,包括车主姓名、车辆外观、燃油量等,组长召集组员一起制定维修保养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保养作业时,从进厂到完工出厂都由1个小组完成,另4个小组进行评估打分;车辆涉及零部拆装更换维修作业时间较长时,5个小组在各自工位操作,维修作业时各组指定1名安全监督员,负责实训安全督查,操作完成后由质检员对作业完成质量进行检验,最后由教师对各组任务完成情况从团队协作、维修速度和质量等方面综合点评[7]。

3.4依托校企合作,落实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已成为新时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重点,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跟岗实训和顶岗实习,校企联合育人成效不显著。2013年,学校在省教育厅推荐下与上海通用(2016年后改为上汽通用)汽车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引进教育部—上汽通用校企合作“AYEC”项目,同年成立“通用班”,截至目前“通用班”已成功举办7届。大部分毕业生双向选择到本地上汽通用旗下4S店就业。在合作期间,一是利用便利曾承接上汽通用公司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赛前培训任务,届时邀请到全国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大赛知名专家、大师、工匠来校指导,帮助解答学校技能大赛训练中的困境和瓶颈问题,提高备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依托上汽通用大赛举办方牵头优势,联合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人民交通出版社、行业专家、合作院校和汽车维修企业共同参与开发的系列教材并为学校使用。三是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可得到合作企业车辆、设备仪器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赞助和支持,破解学校硬软件紧缺的问题。四是校企协商定期开放资源平台库、联合开发实训平台和软件,及时补充更新教学资源库,为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和协同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3.5做好大赛成果转化,服务人才培养

传承大赛中获得的经验,及时将大赛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用于专业教学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是对于在大赛中已有的课程,将大赛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课程中,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或者通过大赛改善教学方法,将大赛的标准和情境融入相应的课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与大赛的有效对接。二是将大赛考核内容引入教学,规范实训作业,使学生能够最快、最大限度地接收到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工艺和最新标准,实现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协调发展,形成大赛与教学的良性互动[8],从“为比赛而教、为比赛而学”风气转变成“在比赛中教、在比赛中学”的良好氛围,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效果[9]。三是大赛设备的再利用,除了参赛学生外,非参赛学生也可学习使用方法和技巧,体现大赛的普惠性。

3.6“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助力教师拓思路、强技能

为拓宽专任教师教学思路、提高实践技能,学校选派汽车专业负责人赴德国学习“双元制”教育模式;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赴浙江、山东等职业教育发达省份轮岗交流学习,体验学习“理实一体教学”,并引入我校试行;借助全省交通运输学科组牵头学校优势,定期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名师来校讲座,普及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理念。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暑期赴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用工需要,熟悉维修企业岗位设置和职责、掌握各岗位从业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明确学校教学内容和实际职业工作需求的脱节程度,返校后对标企业用工需要、岗位胜任要求和典型工作新任务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为探索时代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提供借鉴。

4改革的成效

4.1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在教学和实训环节将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巧妙融入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善良诚信的品质。二是重视学生“双创”教育,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锻炼学生创业项目开发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思维习惯。三是校企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工学交替、实岗育人为基础,将“匠心”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四是依托生活技能劳动、实训生产劳动,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五是实训环节适时强调安全、节能、奉献意识和标准化作业流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使专业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4.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需求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一是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二是根据岗位需求,细化专业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兴趣可以选择不同专业方向学习,实施“一专多能”培养,体现个性化需求。三是丰富评价手段,强化三维目标和重难点的落实,倡导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4.3创设环节、育训结合,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解决汽车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按照汽车维修厂的工作流程设计,每个环节设置精心挑选内容,明确流程方法,具体作业遵照维修手册规定标准,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实际生产,体现按岗培养、学以致用目的。此外,探索构建了行业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增加了教师赴企业锻炼的频次,教师有更多机会接触行业最新的知识,了解企业技术瓶颈,并将这些瓶颈困惑带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共破技术瓶颈,在提高师生技能的同时,优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10]。

4.4以改革促研究,拓宽就业能力的研究广度

2015年以来,教学团队以大赛为抓手,总结得出参赛经验量化指标条目,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分析得出参赛与否和岗位胜任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其理论意义是进一步为改善技能人才结构供给、深化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理论研究提供素材,为研究职业院校就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现实意义是立足我省汽修专业实情,探究参赛经验量化指标和汽修专业从业人员岗位胜任特征条目,丰富和充实了大赛促进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相关研究,为今后构建汽修专业从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及特征要素提供了参考。

4.5大赛引领改革,师生成果丰硕

探索实施以大赛主导渗透实训教学、突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职业教育理念,每年组织师生参与各项技能大赛和交流活动,提升了专业影响力,提升了教师知名度。近5年,教学团队中1人为省级职教名师,2人为省级技术标兵,2人为市级“金蓝领”技能人才,2人为市级“教学新秀”,17人获得省级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先后有4项省教育规划课题获得立项并开展研究。2013—2018年,40多名学生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20人获市级“大国工匠金种子”称号。

5改革的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修专业改革与实践成果是在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不断交流与探索中取得的成果,也为学校汽车专业进一步发展建设指明了思路:一是专业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企业实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专业建设。二是为交通运输专业大类建设提供参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适用于可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的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课程开发。三是促进省内相关专业建设,利用汽车行业职教集团平台,为各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探索,校校交流协作提供借鉴。

作者:徐照明 金安鹏 杨颖 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篇2

1引言

在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整体上高职院校的生源规模呈现出扩大趋势,并且生源也表现为多样化特点,依据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源分布,通常会涉及到高考、综合评价、中职对口招生、中职转段以及扩招等类型。调查发现,这些生源在入学时具备的文化基础与学习特性并不相同,这也意味着很难用传统单一的模式开展教学过程[1]。因此,在生源多样化的状态下,采取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已经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具体调查情况,来探究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的应用。

2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特征,本次研究以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详细了解高职生源多样化的现状,并为后续实施分层分类培养奠定基础,在该专业招收生源来源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扩招学生人数,近几年该专业的招收人数总体上处于平稳水平,生源来源情况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生源来源分布中,综合评价学生作为最为重要的来源方向,通常在新生中所占比例较高,不过,随着最近几年的发展,其他生源来源的所占比例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也反映出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应该注重不同生源的差异性,结合当前教学需要,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开展,必然会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3多样化高职生源特征分析

结合高职生源的具体情况,发现这些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学习经历与对学习的需求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单一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要求[2]。通过有效分析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的特征,应当创建满足针对性、合理性的分类教学。

3.1文化基础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别

相对来讲,在有效判断上述不同生源的来源情况时,发现高考考生所具备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好,他们在高中接受过良好的文化理论教育,并且通常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基于高考考生的升学目标,他们更希望获得良好的教育。其次,中职对口招生的学生也会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常树立了明确的升学目标,总体上对待学习保持不错的积极性。而针对综合评价以及中职转段的学生而言,相比前两种生源其文化基础水平偏弱,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可能就需要借助有效监督才能促进学习,另外,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较差。2019年,随着国家高职扩招政策的出台,为社会基层劳动者提供了再学习机会,仅当年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招收扩招学生3749人,其中高中毕业人数和各类中专技校毕业人数占比大致相当,约占总人数的43%。扩招学生学习需求迥异,学历提升需求、技能提升需求及素养提升需求分别占比为72%、17%和11%。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所有生源都按照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来进行,很可能会出现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难以掌握理论知识、无法跟进教学进度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还会因为成绩差而听不懂、变得更加厌学,显然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3]。相反,如果教师在授课期间过度重视这些文化基础较差的生源,主动降低学习的难度,会让文化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到教师所授内容太过简单,可能在思想层面上开始怀疑高职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到基础较好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与积极性[4]。

3.2在学习经历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会导致管理方式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学生所拥有的学习经历存在差别。例如,参加高考的学生要经过高强度的备考学习阶段,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学生而言,通常拥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更愿意主动配合学校与教师的管理工作[5]。而针对其他类型生源没有经过高强度的学习过程,在思想层面与管理层面的认知有所不足,尤其是在自制能力相对较差的条件下,还容易暴露出逃课、上网、厌学弃学的弊病,甚至有些学生会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习就属于混日子,日常学习期间也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去执行,在不良思想及行为影响下,会干扰到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过程。

3.3在学习需求不同时学生的个人发展

规划也并不相同进入高职院校,学生来源不同,进行学习的目标也不同,对学习的需求与渴望存在明显的差异。正常来讲,多数综合测评学生或者中职转段的学生更倾向于获得大专毕业证即可,自身学习动力相对有限。很显然,对于经历高考或者扩招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在日后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通常对学历增值有较强的期望。正是这种差异,才会导致学生对学习需求存在显著差别,高职院校在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时需要分别看待。按照现代化教育理念,对于汽修专业学生就应当遵循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使其真正满足生源多样化背景下不同学生对待学习的需求。

4高职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

针对汽修专业来讲,在授课期间确实存在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的情况,总体上学生在该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要学习与汽车相关的诸多课程[6]。想要让学生及时有效地掌握课程知识,就需要对教学模式予以改革与创新。结合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教学现状,发现在汽修专业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理论和实践教学没有做到有效衔接,在整个过程中实践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很难落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并且在实践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较差。第二,就汽车构造而言,涉及到的零部件多而杂,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所有零部件知识,这也会导致实践教学总体质量低下,学生的成绩可能呈现出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第三,难以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经常出现旷课、迟到、上课随意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等现象,增大了老师的管理难度,加上教学期间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管理理念不满足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求,也会影响到课堂纪律的维持。第四,学生在实践期间,由于表现的较为随意,没有对实践课程引起重视,操作时会出现暴力拆卸的情况。学生缺乏责任感,无法体会到汽车修理过程带来的乐趣。

5高职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研究

5.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类

人才培养方案要实施合理的分类,确保能够满足生源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宏观角度出发,可以划分为成人与成才两种培养方式:针对学习需求不强的学生,可采用成人培养模式,学生只要顺利毕业即可,旨在培养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而对于学习需求较为强烈的学生,可以采用成才培养模式,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以成为汽修技师作为终极培养目标[7]。从微观角度出发,在遵循学分制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分层培养模式,有效构建“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新制度。对课程进行合理划分,依次设定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不同的学生对应不同的等级,学生在具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后,可按照预先设定的课程等级获得对应学分。例如,针对初、中、高级课程而言,在完成后可以分别获得2、3、4个学分。通过应用上述办法,可以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予以分类,使其按照自身能力来选择符合的等级,促使学生能够完成规定的学业内容。另外,还可以采用成果转换和学分认定等方式,有效节省出大量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2课程标准实施分类

学生在不同来源的背景下,具备的学习生源来源分布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高考18192126综合评价641175354中职对口招生41414246“3+2”中职转段36354143扩招——93911总计159305166180表1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生源来源分布(人)能力存在差别,涉及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在这种条件下,应当有效结合不同生源的特征,遵循针对性培养理念,合理设定课程标准。从知识目标与技能掌握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有效分类,以便提升学生教育效果,具体课程标准分类见表2。结合汽修专业课程特点,将知识目标划分为初级、中极、高级三个目标。首先,针对初级目标而言,则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掌握汽车机械的基础知识内容、了解发展历史和当前发展状况,对汽车维修业务的管理有所涉及;针对中极目标而言,则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全车构造,熟知各部分工作原理;针对高级目标,则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汽车所有故障的诊断和相关理论知识。从技能标准角度出发,也分为三个等级。针对初级水平,要求学生具备汽车修理工艺、操作技能,能识图,可借助工具对汽车实施维修操作;针对中级水平,则对全车构造予以掌握,具有一定的故障诊断能力;针对高级水平,要求学生完全具备汽车综合故障的诊断技能,并在汽车修理完工后还能够凭借专业化的检验能力实施验证[8]。对于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的情况,不同学生所树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并不相同。针对参加高考学生而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在设定知识目标时,可设定为高级,在经过有效培养后,能够掌握更多的汽修技能。相对而言,由于高考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程中并未涉及到实践操作,所以在设定技能标准时可以标定为中级水平。针对综合测评的学生来讲,这种学生通常在汽修方面具有较强的技能优势,不过总体上在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出薄弱的现象,在设定目标期间可以将技能标准设定在中级、知识目标设定在初级。针对中职对口招生的学生而言,由于在中职阶段已经接受过相应的汽修技能培训,有些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应的汽修技能,甚至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过一等奖,但总体观察其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有所欠缺。因此,可以将知识目标设定到中级,而对于技能标准设定为高级。针对“3+2”中职转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理论学习能力有限,但是动手能力较强,可以着重培养其在汽车维修技能提升方面的能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对于汽修技能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知识目标设定为中级,而技能目标设定为高级。针对扩招学生来讲,这类学生绝大部分以弹性学制为主,修业年限为3至5年,为此要制定专门的扩招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国家对扩招教学的要求,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同时还要以“产教融合、研教一体、校企协同育人”为特色,采取开放的办学思路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积极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将扩招学生的知识目标设定为中级、技能标准设定在初级水平。

5.3教学管理方式实施分类

从教学管理方式出发,在对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学生进行分类时,可以从考核与出勤两方面入手。对于考核管理而言,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单一判断的管理模式,而应当有效结合分类课程标准,将考核力度向实践技能倾斜,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并依据学生的不同要求,在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后才表明考核真正通过。例如,按照规定对于综合评价学生来讲,知识水平确定为初级目标,技能标准达到中级水平时,才能够说明通过考核。对于出勤管理而言,则应当改变传统学校作为管理主体的情况,通过有效联合学校、企业、家庭,构建起共同参与的管理框架,并结合学生的日常考勤、考试成绩、奖惩记录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再将其公布到展示平台后,便于随时查看高职学生的具体状况。在这种模式下,还能够发挥出监督作用,让高职学生从意识上引起重视,提高出勤率并保证学习效果,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分层分类培养的质量。

6结语

本研究以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合理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及在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对不同生源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方式上进行分类培养,最终依据学生能力的不同,积极调整教学模式,找到适合不同生源学生的最优教学法。

作者:杨晋宁 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篇3

随着全国两会开幕,映入眼帘的是“双碳”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热词。“双碳”战略是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方向标和新动力,指导着汽车行业朝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在这一大背景下,催生出大量的新型汽修职业岗位。同时,汽车行业对新汽修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均提出新的需求。中职作为向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新兴产业输出人才的主渠道之一,是培养汽修行业人才的最有生的力量。“双碳”战略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颠覆了中等职业学校对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做出紧跟“双碳”战略的脚步,研究基于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培养的人才内涵,缓解汽车行业高素质维修人才用工荒,汽车后市场需求与学校前端培养脱节的问题。

1“双减”战略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

1.1汽车产业结构转型,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

在2019年全国碳排放量公布结果中,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所占比约为10%,迫使汽车行业迈向节能减排的“双碳”战略道路。近年,得益于汽车业内共识和国家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结构迅速发生改变,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刺激着汽车产业向“双碳”战略目标升级。在2021年,未来汽车生态大会上,孔逢春院士提出:汽车行业加速转型的主要表现是在低碳与能源两方面,故而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显示,于本世纪2025年,我国新车销售总量中应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是新能源汽车。据公安部截至2021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销售量连续占据全球第一;《中国制造2025》显示,电气化、节能减排是汽车行业必然趋势。这些热点新闻无时不体现着汽车行业在往“双碳”战略所指向的方向前进。

1.2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不可逆的国际趋势

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带来的能源来源多样化,汽车性能高效化、汽车排放归零化的优势促使着各国都纷纷制定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其原因在于追求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新能源汽车,追逐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追逐着庞大的市场份额。在各国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中,日本考虑从2035起禁售内燃机驱动的传统汽车;德国计划2030年开始禁售;英国则将从原定2040年禁售的计划提前5年;中国在公共交通等领域开始“禁燃”工作,我国海南省更是率先区域性“禁燃”,宣布到2030年海南省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并逐步全面引进新能源汽车。

2双碳战略下汽修人才培养的新变化

2.1双碳战略下汽车维修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

在“双碳”战略下,燃油汽车既没有被取代,而新能源汽车又异军突起,占据时代的新热点,并有成为主流的趋势和潮流,先有广汽、蔚来、小鹏等车企纷纷斥巨资投入新能源汽车开发,后有小米、华为投身量产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对于汽修人才的新需求便体现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既能在学习新能源汽车理论知识中加强实践实训,又能在实践实训中继续补充新能源汽车新理论的学习;既要在熟悉传统汽车维修技术中验证新能源汽车的最新知识,又要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新旧技术交替中保证维修技术人才能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传统汽修行业固然可以延续以往对维修人才的需求,对燃油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发动机及其他机械部件进行检测维修;而“双碳”战略下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的情况,汽车维修行业需求有了新变化,要求维修人才既懂得如何检修燃油车又能学习并能运用最新的新能源汽车知识。例如检修混动汽车时,要求维修人员要突破以往传统汽车维修的局限性,在原有的传统汽车知识上分辨和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再例如,检修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时,要分辨与传统汽车的蓄电池检修步骤有何不同,还要区分类别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之间蓄电池检修步骤的不同。

2.2中职汽修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在人社部的2021年度“最缺工”职业排名中,汽车生产线操作工、零部件再制造工以及汽车维修工名列前50。明明市场极度需求汽修人才,为何会出现用工荒?其原因在于一是中职汽修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差强人意,汽车维修企业在“双碳”战略下不得不严格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谋求跟上时展,但往往因为学生仅有中专学历,给出的待遇低,且中专学生多为眼高手低,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分析得知,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身为最低等职业教育,学生动手能力还处于一个很低水平的阶段,在面对新的维修问题上处理能力和经验极为有限。二是中专生到维修企业后,由于工作经验少,接触大多是一些不需要操作技术工作的工作岗位,不仅待遇低,更重要的是得不到成长,再加上没有“老带新”、“团队研究”等形式的职业成长途径,光靠学生自行摸索,以中专学生的知识储备,几乎是得不到任何长进,久而久之既不能吸引学生留在企业,又不能填充企业缺工的大坑,长此以往,汽修专业的学生便对行业失去了信心,转行到技术含量低、职业天花板底但工资待遇较高的销售行业,造成汽修从业人员的流失。三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合作,即便是签订了战略合作的协议,也往往对自己的维修技术加以保密,单方面接收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使得学校方既不能掌握企业需求,又无法及时了解最新汽修技术,因此培养出来的大多为职业观不正,职业素养不高,操作技术落后的学生。

2.3培养汽修人才的中等职校新规模

“双碳”战略促进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倒逼着职业院校要随汽车行业的转型而改变学校规模。中职汽修人才培养规模应转变为给汽车市场培养出操作技能高、理论知识新、职业针对强、学习能力足的市场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着眼解决培养的人才与汽车市场需求脱轨的矛盾。一是要求学校创新实践教学新规模,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传统教学方式陈旧的影响、办学条件不知足的限制、教学技能落后生产的原因,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上多与市场需求不符。二是市场导向思想新规模,要求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贴合素质教育的本质,鄙弃在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典型的工匠精神,加强德育教育。三是校企合作新规模,要求摆脱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各行其是,缺乏合作的渠道的窘境,摆脱职业学校不了解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企业没有途径参与学校的教育方式,以致于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

3“双碳”战略下汽修人才培养的路径

3.1完善市场导向下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学生就业的职业为方向标,完善学校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促使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体系与课程实验、学生实训、企业实习融为一体,着眼于在教学情景中运用现实工作场景。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参考于现实工作场景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认清哪一些是工作要点,哪一些是工作难点。适当调整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必局限于1:1的理论实践课程比,教学重心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操作中补充学习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中注重操作能力的提高;更应该分析会同本校的教研部研究汽车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性的调整课程的设置,补充一些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地方性课程,邀请当地汽车行业优秀人才、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展开交流会、分享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满足学生的职业感,并分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展望,促进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的认知,以真实的案例开了解到汽车后市场中的必备技能,让学生自主建立学习目标,自主构建职业框架,明白岗位要求,提高自我效能感。二是建立学生职业能力体系。中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体系的一员,占据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构建学生职业能力体系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学生就业,就业可分为升学和服务一线,无论是哪种就业方式,都要求学生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体系。这要求学校的改革措施要以就业为主,坚持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适配性,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整体设计方案中,区分好学生就业的类型,侧重于将课程实验教学、学生实训任务、企业见习实习三步骤与实际相匹配和就业相贯通。区分就业类型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认知自我职业框架,例如走升学路线的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理解其中的原理、结构、组成;走企业就业路线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连贯性地进行专业实训,不间断地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确定好职业能力的目标,贴合岗位所要求的人才,构建职业能力体系。三是构建“课证融通”的教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培训与日常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想透过社会的发展来促进教学改革,就需充分开展实践教学“课中有证,证融课中”的教育特色,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课程的线,串联起企业人才需求、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学校教学目标,并使学生对汽修专业所考取的证书“是什么,怎么用,有什么用”得到充分认识。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按照标准来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个实训步骤,相应考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以职业证书和扎实技能水平作为就业时的竞争筹码,提升职场竞争力。四是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拉近与企业之间距离,将企业用人需求编入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文化交织专业文化、工作环境融入学习环境,将企业的真实需求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五是建设骨干师资团队,形成懂专业、懂技术、懂产业的实践的“双师”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师资培训,培育一批年轻骨干师资队伍,并形成良好的师资培训机制。师资团队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响应宋磊在《教育部2022年工作部署》的讲话,积极参与“职教国培”,探索教师1.5年脱产学习、1年在岗学习模式,在学中用、用中学。一方面派遣教师到企业、培训基地学习或培训,另一方面启动兼职教师特聘计划,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3.2完善德育引领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德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领帅和灵魂,唯有立德树人方才能培养真正企业所需人才。一是立德育为先,制定详细的德育计划,将思政元素贯彻在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的向心力,保持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职是职业教育初级阶段,在实际中学生存在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能力较低。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其加以引导,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要鄙弃等级观念,把学生摆在同等地位。三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育,汽修专业学生在养成职业道德之前,必将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这时候家长需同学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有效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社会层面则需提高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共识,鄙弃职教低人一等的思想。四是营造德育氛围教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构建职业人物事迹精选,开设多种多样的校园和企业汽车行业文化活动。例如,确立校园汽车文化节、建立汽车协会等,在校园中形成“寓教于乐、寓情于景”的知情意行的德育教学氛围,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开设职业生涯课,解决学生对自己职业定位认识不清楚,学习掌握技术和眼前的利益关系不等效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终身受用,把就业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

3.3深度开发校企合作产业交融

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沟通、合作,共同探索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是汽车新技术运用的主阵地,而学校总是滞后于新技术的运用,甚至部分学校还教授着淘汰已久的技术。学校只有与企业多联系,多沟通,依靠企业资源,与企业共享技术与设备,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才能培养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有用人才。除此之外,仅凭学校自有的实践教学设施,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汽修行业的,要建立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形式来提升学校规模以及师资的规模,从而达到规模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在学校教学日常中引进企业,同企业探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服务怎么样的市场,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怎么样的实习实训项目,探寻企业的考核方式来改进学校的评价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就业方向的落脚点。校企深度合作的最有力的地方在于教师能够掌握到维修企业的最新工作流程,最典型的工作任务,能使教师协同企业专家进行校企课程研究,以自身教育性同企业专家的职业性结合,促进教师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设计上是基于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并采用企业工作过程来进行实践教学。

作者:李桂中 李阳洋 单位:广西桂林农业学校

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篇4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面经济的提升,汽车成为较为常见的一种出行工具,在汽车日益增加的局势下,汽修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基于此,中职院校结合时代的需求在校开设了汽修专业,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汽修人才,一则可以满足大量中职生就业,二则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提升人才的应用型技能,部分高职院校尝试利用现代学徒制度来加强人才的培训力度。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度实行起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学徒制度的教化功能,应对现存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问题探究出应对策略。

2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中构建的意义

关于现代学徒制度,是中职院校在部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惯用教学制度,即院校与企业构建长效合作机制,采用理论与实践兼并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推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1]。与此同时,将现代学徒制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实践中,既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主观体验感,学生在实践中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还能进一步感受学校之外的教育,感受两种教学文化的异同。学生在院校内接受的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教育,大部分中职院校也创建了相关专业的实践基地,但是学生较多,实践场地有限,学生的实践课程难以有效落实,而利用现代学徒制度实施教学,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学生在企业接受的主要是实践学习,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技能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如此一来,在院校与企业的双重教育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都得到了发展,综合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较好,符合企业的招聘要求,学生则可以与企业签订合同,在接受完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可以直接步入该企业工作,如此一来,学生的就业就会得到解决,而就业正是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

3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1安排专业指导教师

一般来讲,按照中职院校的育人要求,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至少要安排三名教师完成育人工作[2]。对于中职生而言,教师的指导极为重要,因此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多元化培养,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的数量并不绝对,具体需要结合专业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配方案。以汽修专业为例,这三名教师主要是专业课程教学教师,企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这三名教师的教育侧重点各有不一,分别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生涯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技能的综合发展。

3.2校企合作界定育人方案

校企合作教育是中职院校教学固有的一种文化特色,院校与企业的教育方向各有不一,相互合作完成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校方与企业积极展开调研,明确市场的需求,并依附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共同制定育人目标,力求将学生打造成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3]。对于学生就业而言,企业的教育更胜一筹,因为对于汽修专业而言,实践技能远高于理论知识,理论只是辅助理解实践程序,因此为了学生的就业率,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必须推崇,发扬各自教育优势,共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输出专业汽修人才,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3签订第三方人才培养协议

三方人才培养协议需要院校方、企业方、学生个体共同商议,无异议的情况下在互相监督中签订协议,院校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即高层领导、中层领导、专业教师。院校高层领导与企业高层领导相互商议,主要处理校企合作期间的重大型问题;中层领导负责培养协议的执行以及各项管理工作;专业教师与企业指导专员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为学生规划就业。三方协议的签订对于三者之间都有一定的帮助,在院校方的见证下,学生多了实践机会,企业方虽然肩负了学生的实践培养教育,但是学生也在企业实践中付出了劳动,对于学生而言,有足够的的舞台展示自己[4]。

4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

现代学徒制度是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门制定的一项育人制度,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具有较强的辅助性。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企业中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在实践平台验证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但是当前存在较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现代学徒制度,这一点或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坐在课堂学习,抑或者在院校内部构建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践[5]。在现代学徒制度下,学生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步入企业实践,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在这样的学习平台上,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难以接受,或者说适应不了这一教育制度。据教师反馈,部分学生到了企业学习期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尤其是在新环境中,感觉心理压力也在无形中不断增加。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对于现代学徒制度的有效执行是不利的,也会进一步降低校企合作育人的实效性。

4.2授课人员自身存在不足

在现代学徒制度执行中,企业要与院校密切合作,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力求为社会输出专业性人才。院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而企业的培养职责是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然而在当前现代学徒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显著一个问题就是授课人员自身存在不足,此处的授课人员包括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在现代学徒制度下,汽修专业中学生的录取原则是与汽修企业一同制定的,确保可以在接受教育中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6]。但是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在培养学生中都存在自身不足的情况,如院校教师常年都在研究教材,对于教材中的知识可以倒背如流,传递给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权威,学生学到这些理论知识在口头表达中可以获得相关人员的认可。由于教师长期在校内授课,对于实践方面的技能掌握尚且不足,同时对于新时代的各项实践技能掌握并不全面,在实践教育方面稍显不足;而企业指导人员恰好相反,这些授课人员一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汽修方面技术过硬,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充分,难以将大部分情况通过术语讲出,学生难以领悟其中原理,学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授课人员自身不足问题是现代学徒制度执行中最显著的问题。

4.3院校教学资源或有局限

在现代学徒制度执行过程中,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较为显著,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协助背景下,学校的教学资源需求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而教材资源的局限性极大阻碍了现代学徒制度的有效落实。关于当前部分中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学设备尚不完善。为推动现代学徒制度在院校内部有效进行,教学设备是当前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部分中职院校由于经济紧张,难以在教学设备予以投资,导致教学设备问题一直难以有效改善。而这一问题就成了阻碍现代学徒制度执行下去的首要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也在设备的影响中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院校提供的教学场所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7]。汽修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学并不止于课堂,还需要院校结合教学内容构建更多的教学场所,用于满足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培训。但是当前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场所方面,并没有做到额外修建,或是由于专业较多,院校场地有限,难以开发空间构建更多的教学场所,抑或是由于院校资金有限,难以在教学场所中投资精力财力人力,致使教学场所单一。

5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1辅助学生适应现代学徒制度

在现代学徒制度下,学校应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各自教学优势,共同培养学生,在相互合作教育中实现育人目标,为学生出校门之后更好的就业提供基础。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院校应引导学生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含义,明确其教学价值,遵循院校的育人计划,在学校积极与教师配合,在企业与指导人员配合,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尝试适应这一育人制度。在加强学生主观意识的同时,院校还应进一步辅助学生适应现代学徒制度,具体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对学生展开帮助:第一,将院校内部汽修专业的学生聚集起来,班主任明确告知学生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功能,将其内涵价值一一传递给学生,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这一教育机制。在座谈会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是建立的一个平等的对话关系,因此学生在听讲中遇到任何问题班主任应耐心解答,一一解决学生的质疑,避免学生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对于这一制度产生不认可的心理。第二,院校可以尝试邀请企业技术指导人员来校讲解相关知识,讲解当前社会对于汽修人才的需求,讲解学生步入岗位之后做什么,也可以将一些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抑或者当前汽修行业的发展前景等,在讲解的过程中,与班主任相互合作讲解,引导学生在进一步了解现代学徒制度对于后期步入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专业人员的讲解中,学生对于步入企业的兴趣也会进一步提升,至少也能降低对于企业实践的恐惧感。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通过小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将小组视为一个团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绩考核,用成绩评比来鼓励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相互进步。在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学生都可以将小组作为一种情感寄托,组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讲述一些实践中的趣事,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谈笑风生中降低实践恐惧,进而适应现代学徒制度。

5.2提高授课人员专业能力

上述提到教师教育和企业指导人员教育各有不足,这一现状极大影响了学生的相关技能学习,为提高现代学徒制教化功能,改善这一现状是必然趋势。而提高授课人员的专业能力就是核心话题,结合汽修专业教学特点,提高授课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从下述两方面进行:第一,在信息化背景下,院校专业教师可以和企业内部指导人员加大交互力度,构建单向交流平台,在平台中相互分享知识,相互对方的特长[8]。教师向专业指导人员讲述一些理论知识,专业人员可以向教师讲述一些实践操作程序,也可以讲一些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等内容。同时,院校应构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积极组织举办各项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弥补各自教学中的不足,在相互学习中实现互补。第二,为了落实育人目标,教师作为教育中的执行者,首先自身应充分了解现代学徒制度的内涵价值,只有自己足够领悟,才能将其有效传达给学生,贯穿于学生的知识教育中,同时还要辅助企业指导人员明确其中内涵。中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会,让这些指导人员亲身感悟学徒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亲身感悟中进一步理解现代学徒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5.3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空间

教学资源的不充足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阻碍现代学徒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解决教学资源是当前亟待完善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中职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两点展开:第一,中职院校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尝试资金规划,尽可能预留设备改善的资金,为学生的教学环境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假设资金在分配过后依然处于不充盈的阶段,中职院校可以尝试与合作企业沟通,可以换一种合作模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企业的支持。总而言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学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度下,拓展教学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只有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才,才能确保学生走出校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9]。第二,以汽修专业为例,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汽修的实践技能不能忽略,在企业学习期间,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在院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技能也要进行培养,这就意味着院校应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供足够的空间,只有在校内引导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确保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期间有足够的基础,也能明确企业指导人员的各项操作程序。

6结语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2

关键词:物业管理专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

党的报告指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物业管理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技术进步、消费升级和资本四辆马车的拉动下,加速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物业管理行业转型升级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势必导致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一、物业管理转型升级产生新的人才需求

2014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在《物业管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课题报告中指出,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物业管理[1]。现代物业管理要求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要求以业主需求为中心,创建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要求改善物业服务企业运作模式,创造较高的产业附加值。基于物业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未来对中高层管理人才、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及懂资产运营的服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呈上升趋势。(一)中高层管理人才。教育部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了物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类目。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办学层次仍以高职和专科为主,本科层次主要是二类本科院校。由于物业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从现有人才队伍来看,中高层管理者绝大多数非科班出身,是从别的行业转行而来。甚至一些高级人才只是以物业行业为跳板,旨在往建筑业、房地产行业、酒店管理等其他行业发展,人才流动性高。因此行业亟须拥有自己培养出来的、真正热爱物业服务行业的,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高层管理人才。(二)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工成本一般占到总成本的50%以上。受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物业费限价机制的影响,物业服务企业生存压力逐年增大。如长城物业、彩生活、绿城物业等百强企业,已纷纷引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人力成本。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运作模式的变革、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对物业服务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需要掌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三)懂资产运营的服务创新型人才。近几年,物业服务企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挖掘物业服务的附加值和边际效益,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增值服务品类和内容,既拓展了自己的盈利空间,也满足业主消费升级的需求。从现有行业收入构成来看,基础服务费收入比例逐年降低,非物业管理费收入比例正在逐年加大,房屋中介、案场服务、信息咨询、居家养老、电子商务等新的盈利模式正在改变着行业格局。商业模式的升级和优化需要更多能够深层次挖掘客户需求、懂资产运营的服务创新型人才。

二、转型升级背景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一)以行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行业人才是高校办学首先要考虑和明确的问题。笔者所在院校2015年设立了福建省首个物业管理本科专业。在创办专业之前,我们走访行业一流企业如万科、保利、华润置地、戴德梁行等,邀请企业高管参加专业建设会,共同探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会上,一些企业谈道:①现有企业招聘的员工多为法学、金融、财会等其他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才较少;②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必备的职业技能,进入企业后往往需要二次“加工”;③一些应届毕业生无法找到自身角色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以至于跳槽频繁,企业用人成本增加;④学生抗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沟通能力不足,特别在与业主接触过程中,无法面对冲突,解决分歧;⑤亟须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互联网+”等行业新变化。针对企业提出的人才需求,结合行业发展需要,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物业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服务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对人才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进一步解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如表1所示。现代物业管理以业主需求为中心,要求学生能够发现挖掘客户需求,掌握心理学、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营销、社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沟通表达、市场调查分析、客户需求管理等方面能力;现代物业管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改进管理实现服务创新,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电子商务、互联网、楼宇智能化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吸收应用物业管理服务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创意能力;现代物业管理强调挖掘物业服务的附加值和边际效益,丰富服务品类,创新服务模式,要求学生掌握物业管理项目系统运营服务与管理的技术知识,具备项目策划、组织实施、拓展业务范围、创造企业利润的能力[2]。(三)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是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应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物业管理的要求,调整专业基础课程,删并专业应用课程,强化专业拓展课程。考虑到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中央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加重了信息技术类、创新创业类、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比例。随着物业管理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专业工作将由专业公司来承担,相应的能力主要由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园林等专业来培养,故在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可相对弱化。因此在专业应用课程中,我们将园林绿化并入物业环境管理,电工学、建筑给水排水等课程调整为选修课,加入了物业项目风险管理、智能化楼宇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等课程。另外,基于物业服务产品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加入了社区O2O营销、社区养老服务、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等课程。课程体系优化结果如表2所示。(四)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物业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我们在课程体系里加重了实践教学的比例,设置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训、课题研究、学术讲座、毕业设计(论文)和第二课堂等,主要依托校内实验室展开。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学科竞赛、课程实践、专业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展开。形成了大一认知实习、大二、大三专业岗位实习、大四毕业顶岗实习的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如表3所示。本专业已与福建三盛伯恩物业公司、建发怡家园(厦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厦门联发(集团)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福建省物业管理协会等多家行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学校服务企业培训、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五)借助行业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CIH)是物业管理行业内的权威协会,成立于1916年,总部设在英国。1966年CIH进入中国香港并成立亚太分会,2011年进入中国大陆,并于北京设立中国学习中心。该协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参与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机制已十分成熟。他们参与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对部分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程的认证,二是对物业管理执业资格或会员资格认证,三是提供职业继续教育[3]。笔者所在院校与CIH的合作主要采取前两种方式,即CIH对我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进行认证,同时为物业管理专业师生提供修习会员课程的资格,修习完规定课程,即可成为CIH的会员,享有CIH提供的行业交流、继续教育等服务。从引入CIH后,我校与CIH共同编定了《物业管理学生实务训练手册》,作为物业管理学生实习教材之一,在实行了2年之后,得到了企业与学生的一致认可。国际专业机构为学生提供的讲座、参观、见习等,为教师提供的交流会、参观等对物业人才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三、结语

在物业管理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行业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懂经营懂管理、有创新意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上升。面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也须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校企合作等方面创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规格,更新调整教学内容,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出符合转型升级需求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寅坤.“互联网+物业”推动行业转型升级[J].中国物业管理,2015(6):80-81.

[2]左文进.现代服务业视角下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4(22):84-86.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3

应用型本科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并依靠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一定培养目标,使学生达到一定规格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教学运行方法。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安排、实训教学等综合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的全过程中起主导地位,决定整个教学全过程。

二、应用型本科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我国企业目前对于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中高层和基层管理者。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管理经验几乎无法一毕业就有能力成为中高层管理者,基层管理岗位是大多数应用型本科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求职方向。但是不同类型企业所具备的管理特征完全不同,需要的基层管理者所具备的素质也各有不同,到底向什么类型企业输送何种人才,学校应具体结合自身特色和宏观经济环境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2.课程设置不完善。企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应与实践紧密相联。但是长期以来管理类教科书的内容与实践都不能紧密结合,教材偏重理论甚至是纯理论化,案例教学法也只能将企业内部管理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对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国内外最新理论也无法及时更新跟进。这就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彻底,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薄弱。课程设置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没依据自己学校本身特长来设置课程,而是参考其他学校课程安排,忽视了课程的关联性。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如果教师缺乏实践实训经验,那么实践课程必然受到影响。我国高校很多教师都是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他们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是参与企业实际运作的操作能力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缺乏对企业实际运作的指导,指导学生实践课程存在难度。应用型高校对于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远低于理论教学方面的重视。

4.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现代人才培养中存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创新性,并且考核能力掌握的方式也很单一。对于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情景再现法、案例教学法都经常被采用,但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反映其创新和动手能力,只能通过考试成绩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状况,不适合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意识。

三、实施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举措

1.学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培养目标。学校要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用人需要,明确培养人才和企业需要人才的不同之处,让企业对培养方案提出使用建议和要求。应用型本科进行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在现代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课,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参加企业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体验到企业管理专业工作方面的实际要求。学校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充分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方向、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培训。

2.构建核心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培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专业知识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具备理论基础,比如管理学、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为了学生掌握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生产运作技能、营销推广技能、财务管理技能,因此可以开设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财务管理等课程;专业素质是每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因此开设法律、哲学、思想品德、计算机、英语为必修课程。除此之外,因为企业管理专业是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必须适时开设实践教学,具体包括:ERP沙盘模拟训练、专业实践实训、市场运作模拟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各门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当中,按照培养目标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获得核心能力。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教材也要遵守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写。

3.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拥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必须具备与知识、技术同步更新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各大高校都纷纷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专职教师是应用型本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但他们大多数没有实际进入企业工作的经理,因此要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来充分实训技术的训练,鼓励教师进入校企合作单位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一体化,由单纯的教学向教学、实践、科研全面一体化转变,为指导学生实践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教师多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科前沿信息,提高科研教学水平,扩充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4

关键词: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近年来,市场对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缺口在500万人以上,国内供求比为1∶10,导致人工智能人才供需严重失衡。结合网络资料、根据市场规模可知,2015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2016年为145亿元,同比增长27.0%,2017年为217亿元,同比增长56.0%,2019年为500亿元,同比增长50.0%,远超全球17.0%的同比增长水平。可见,我国人工智能专业发展迅速,本文基于新工科背景,探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策略。

1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意义

过去繁重的科学计算、工程计算主要由人脑承担,自21世纪以来这些工作均可以依靠计算机进行,计算机的计算速度高于人脑,且精准度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工作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人工智能学科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迅速渗入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加速自身发展,人工智能替代人工劳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就业困难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解放劳动力,为生产工作带来较大动力。例如,在抗震救灾、火灾救援、高空作业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此减少高危活动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威胁。

2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1培养目标的重新制订

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优化改革,各高校也在专业设置完善、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努力,但是在专业的交叉融合、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仍无法满足新工科建设需求。因此,需要重新制订符合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2.2课程体系的重组构建新工科理念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而传统教育则是通过通识教育、普适化教育来完成的。因此,需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围绕互联网和云计算,将数据、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与传统工科专业紧密结合,设计符合新工科理念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创业创新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打造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推进高校课程体系建设。

2.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特定目标上,制订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与制度,配备了针对性评估方式,以此实现人才教育。新工科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应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整合全学科,涵盖各学科背景,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阶段,高校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要务实求真,提升育人质量,实施复合型教学方案。

3新工科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升经济水平,满足社会服务需求,以新工科建设为立足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新工科理念,探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路径是一次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重新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展协同育人,开展产教融合,加速技术发展,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系统推进环境教育转型,实现环境教育方式多元化的工作中,提出构建“互联网+实践+跨学科渗透”模式,系统推进、协同育人。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构建“1+N”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传统工科专业的基础上交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认同感,了解行业需求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3.1建立体验式教学平台

第一,在实践性思维基础上,设定相应的目标理论。新工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主要任务为目标设计,也是实践性思维培养的关键点。实践性思维目标价值、核心理念的实现需要体系的支持,还需要注重各方目标关系的协调,借助实践性思维和创新手段,创建外部目标,完善相应体系。第二,建立实践性问题系统体系。实践性问题体系建设,需要结合自身认知活动,借助实践性思维,建设相应体系,实践性问题体系需要结合认知复杂度开展针对性建设。第三,强化实践性,注意流程问题的解决。通过设计相应的平台,以确保教学顺利完成。实践性问题教学设计本身具有显著的体验、多元与反思性特点,基于此,体验式教学过程设计要求学生融合环境、知识经验与感受等,从多角度开展问题分析,以有效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实践反思,加强体验,完善学生实践性思维培养与锻炼。体验式教学阶段,要突出教材内容的多元化与情景化特征,借助实践、反思、评价等,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第四,完善学生体验体系,促使学生真正领悟知识,明确知识蕴含的道理,同时注重实践培训,激发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完成自我超越,实现学习目标。一般而言,体验式教学包含知识技能体验、讲座体验、过程设计与工程体验、案例体验、工程与岗位体验,授课形式包括讲解操作流程、案例分析、专业课程教学、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实训与成果展览等。

3.2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其他学科是构建新工科的重要支撑。新工科之“新”主要体现在新工科的多学科背景及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相适应上,其主要涵盖大数据、模拟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包括横向与纵向)、智能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在新工科环境下,通过建设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环境相契合的模式,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良好的创新精神。可通过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搭建相应平台,以此强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应用。建设教学工厂,提升学生的装备生产能力,设置岗位操作任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践。通过建设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基地,可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操作环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了解操作规程,掌握评价体系,开展定点管理等,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研学体系建设,以成果为导向,创新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实训,与行业接轨,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加强人工智能特色化专业学科建设。

3.3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强化网络平台的应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加强人工智能工程项目研究,加强操作评估,定期进行效果反馈。在课程内整合网络技术,可加强师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可实现关键问题的探索,提供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学习设备,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借助虚拟技术可实现交互协作,增强学习现实感。借助实践互动,穿插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借助相应体验,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在人工智能专业教学期间,跨学科合作方案的应用,可为师生共享实验室和教学设施奠定基础,能够探索最佳学习合作机会,联合不同院校,强化协同效应,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4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由学向做转变,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朝着综合性与应用性方向发展,建设“混合+虚拟”的教学环境,借助远程学习方式,实现跨校学习。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这就对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新工科教育目标为创新型、实践型与综合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在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要以新经济为前提、以新产业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贯彻新教学理念,从各层面、各环节入手,强化实践,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教学新思路,创新人工智能专业实践教学方案。

3.5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储备总计30万人,而高校仅占据1/3。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借助校企合作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弥补这一人才缺口。作为百度与高校合作的经典模式之一,深度学习师资培训班自2018年5月起,已连续举办4期,培训教师超过400人次,内容包含学术交流、实验实训、课程构建及平台应用等,搭建专门平台,引入企业助力,实现了数据型、算力型稀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3.6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人工智能本身是一项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高校应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逐步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此实现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本身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与信息工程等知识,应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开展交叉授课,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3.7建设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三元一体”多维结构的实践教育指导,依托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相接轨、仪器设备和环境设施等硬件资源相共享、管理和开放运行机制相匹配的多层次不同特征实践硬件系统,建立具有模块化、分层次、系统性特征的多维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多维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计划、课外选修模块纳入其中,开展分层次、多主题实践教学。教学计划模块包含基础课、融合课、专业课等较为独立的实践课程、集中课程,课外实践包含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技活动及社会调研等部分。多维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3个层次组成。第1层次:基础层,以知识掌握为基础的开放性多维结构实践教育模式。第2层次:主体层,实践教学系统、理论教学体系结合,工程技能、科研能力协同,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同步的多维结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第3层次:拓展层,将创新能力培养系统的建设融入多维结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多维结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展的实践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多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深化知识,突破能力,提升素质。

4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应以人才发展为基础,结合新理念,打造全新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产学研商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满足产业发展所需,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历史使命,高校、企业、社会应协同努力,构建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智能教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卢颖,陈国强.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5):23-26.

[2]施晓秋,蒋宗礼,沈谦,等.网络工程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05):11-17.

[3]蔡露,马志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协同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1):7-10.

[4]林晓艳,贺金金.专业论证视域下工程管理新工科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世界,2020,4(18):184-186.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5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大数据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各行各业的决策制定正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1]。在商业、经济及其他统计金融类各领域中决策的制定越来越依赖于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大数据的利用将成为统计金融类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始终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对统计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总体来说可分为两大方面:其一,培养大数据经济社会战略所急需的,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传承传统统计思维和学习现代大数据统计技术的意识,能在经济、金融、保险等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大数据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其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MOOC、翻转课堂、微课堂、空间教学等[2]新型教学方式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海量的辅助教学资源对教学的影响无处不在。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未来社会”[3]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教室”[4]如何界定其内涵,已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问题。

一、大数据视阈下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将统计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统称为统计金融类专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此类专业人才共同的特点是都必须面对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和价值的大数据,都必须有能力处理好大数据并发掘其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此类专业多为新兴专业,与国外一流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情况相比,国内此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作为一类新开设的专业,必然会面临众多挑战。社会数据化高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刻在变化,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也应适时做出调整。很多高校由于对“大数据”为时代特征的社会需求什么样人才缺乏深入调研,在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下匆匆开设此类专业。众多高校意识到“大数据”行业的迅速崛起自然造成了相关行业“大数据”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因此,高校为抢占先机,纷纷开设了大数据专业或在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上添加了“大数据”,在修订统计金融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也不意外地冠以“金融统计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头衔。2.教学模式急需改变。如何剖析大数据的特征及内涵,归纳出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际问题,是国内外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国内外对于高校教师数据化、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的文献每年已达上百篇,许多高校开设了MOOCS、空间教学、微课等具有大数据特征的网络教学课堂[2]。绝大多数信息技术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相对长期的数据化、信息代教学研究,从已有的文献中可知,国外对于教师专业的培养更多将焦点放在教师对媒体工具的应用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教师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或是对大数据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方法、技术等层面的研究,其教学模式相对较成熟。但国内多数高校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在做相应的转换,但由于起步晚、师资条件等客观问题的存在,使得此类培养模式仍然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3.教学评估体系急需改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教师考评机制、学生评价机制将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当前,高校统计金融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距离和矛盾日益突出。以强化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对大数据的需求能更好地对接,培养出能尽快进入合适岗位发挥作用的大数据人才,促进就业,促进“数据化”和谐社会建设。

二、大数据视阈下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与具体措施

大数据是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接受大数据浪潮的洗礼。顺应时势,高校应当在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培养等层面树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审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揭示不适应大数据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种种障碍因素,根据大数据的开放性、包容性、分析性、应用性、批判性、创新性、交流性、兼容性、差异性、技能性等特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高等学校要为完成“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就应与时俱进地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变化,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确定教育教学范本。1.根据“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对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的具体需要,确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统计金融类各专业应在传统的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挖掘技术、统计计量分析技术、统计建模技术、运筹与控制技术、金融经济管理技术的专业能力;强化毕业学生从事大数据分析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信息处理、软件开发、管理决策、投资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在专业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大数据时代背景,针对《2015大数据十大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预测分析,结合大数据时代统计金融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统计金融各行业培养出研究、评估和预测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原有培养目标下该类专业应强化以下三方面的培养研究。(1)强化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存储、分析处理等能力,快速、科学合理地搜集、整理、分析处理能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数据,因此需要掌握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技术方法。(2)强化数据建模能力的培养。企业历史经营数据、互联网数据及移动客户端数据等汇聚成了“数据沙漠”,要从中淘出有用的“数据金子”,需要培养学生对各种结构化处理后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的能力,快速掌握系统数据的内在规律。(3)强化业务与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企业对大数据应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升效率,帮助企业提升数据分析处理效率,降低其存储成本;其二是对企业决策做出指导性参考意见,例如风险管理、精准营销、反欺诈等业务。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专业业务知识与大数据应用的能力培养。2.在“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统计金融类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大数据视阈下,要紧跟统计金融类各学科的发展趋势,以数据化、网络信息化为特点的社会人才市场对统计金融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注重学生大数据处理基础训练和工程管理技术能力培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本开展专业建设。在统计金融类各专业办学理念上,应强调在大数据能力上“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5],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大数据+专业→数据统计建模→算法设计→编程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1)更新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丰富数据挖掘、计算金融、数学规划、数值最优化理论、模糊规划等相关内容,教师授课应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虽然教科书中的例子来源于实际问题,但通常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经过了加工、理想化假设后处理的问题,与实际问题必然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讲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应结合经济统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大数据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2)课程体系安排。低年级应以基础核心课程为主,适当添加大数据概念之类的课程;高年级充分根据大数据的社会具体需求,结合学生专业爱好发展及教师特长,进行模块式教学。各模块教学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贴近统计金融类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真正统计金融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统计金融各专业方向的工程和管理领域亟须解决的最新问题及发展趋势,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3.在“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探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长期以来,教育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尤其是量化学习运动使数据进一步快速增长。这些数据的不断收集、分析和应用,将有效地促进教育创新,对当前和未来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MOOC、翻转课堂、微课堂、空间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海量的辅助教学资源对教学的影响无处不在,利用“大数据”为教育教学服务,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新的着力点[6]。(1)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辅助教学资源,建设“共享资源”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开源在线视频课程进行远程教学。国内众多的高校在师资力量、软硬件教学环境等方面均有欠缺的情况下匆匆设立统计金融类专业,“共享资源”学习平台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提供学习的平台,配合数据化、社会化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和讨论,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有益的补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办学条件的缺陷。(2)打破传统教学界限,发展新媒体教学模式,倡导社会化、互助性学习。将专业学习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的办学理念催生了社会化学习社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的界限,将课堂讨论扩展到移动互联网中。(3)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获取知识的方便性、快捷性,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由学习”的思想、行为过渡。大数据时代学生“想学”,可以在线上、线下“学”,“想问”亦可线上、线下“问”。这一学习模式,并不是不需要师生互动,相反将更注重师生互动,更强调进行师生“线上、线下”互动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更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4.在“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制定人才培养过程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和评估机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手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的教师考评机制、学生评价机制将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在大数据的视角,重构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法,实现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科学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必不可缺的研究内容。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1)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方法机制和管理方法;(2)探讨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学生成才的规律,确定合理的评价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设计完备的评价内容、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形成适用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本专业学生的评价机制;(3)探讨毕业学生工作后的状况,依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束语

“大数据”社会对“数据化”人才的需要是迫切的,高等学校必须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研究分析高度数据化、信息化社会对统计金融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思考各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大数据”社会服务,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科学、实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并构建一整套新的师生管理方法和考评机制。只有重视大数据社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同时充分认识大数据技术能高效配置教育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服务学生、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大数据社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才能打造出兼具智慧与活力的“互联网+大数据”职业教育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刘瑜,康朝贵,王法辉.大数据驱动的人类移动模式和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6):660—666.

[2]王玉峰.基于MOOC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8):47—49.

[3]陈开梅,刘良.大数据对未来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J].新课程(下),2015(8):183.

[4]顾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未来教室———大数据时代环境下未来教室的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8):38—39.

[5]高雁飞,代西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课程结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10—111.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6

1.1是培养合格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途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研究与实践表明,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要提高培养人才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适应需求进行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方法,实现校企的实质性合作,从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1.2是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一是改变教学与实践的单一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实践优势、学校专业人才优势,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无缝对接。二是学生在企业学习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轮岗实训,学生能掌握生产操作规程、企业管理程序、质量检测与产品研发技术等技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随着合作的深入,能帮助学生和企业更好的成长,既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也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1.3是立足高等药学教育长足发展的需要

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对高等药学教育来说,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良好途径,既提高了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有效实施,一是能突出药学专业的办学特色,二是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三是极大提升了药学专业的办学水平,使高等药学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2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1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和融合,随着专业设置的拓宽,已经建立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药学学科群体。②目前大多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重理论轻实践,或因陈旧教材制约,或因实践基地的匮乏,学生整体素质较低,不能达到行业、市场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标准。所以创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是办出特色专业、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2.2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市场所需存在的矛盾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企业更需要懂技术会操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方面能独挡一面,不管是生产组织与管理,还是在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都具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高等教育传统教学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学,在医学院校培养理工科人才问题上更为突出。而“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把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经验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市场、企业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高等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可以缓解人才培养与市场、企业所需的矛盾。

2.3本科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经济;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经济在我国也开始蓬勃发展,并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尤其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周期里,我国相关的体育事业和产业以及体育经济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20%。在体育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关于专业体育人才需求也随之加大,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人才,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则需要改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要以市场为导向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基于体育经济视域能够明确看出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人才的就业为出发点才是真正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被明确之后,才能在其指导下,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这种对市场倾向的迎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面比较广的社会体育人才,同时也必须要注重深化人才的专业知识,构建“T”字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对某一专业学科深入研究,这样也就能够逐渐让学生知识从广度向深度方向发展,这样更有助于培养一批具有深厚专业基础的研究性人才。其次,还必须要加大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应用技能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就是满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才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需要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应用能力培养。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的健身知识应用训练,同时也需要加大学生的体育训练及管理方式训练,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知识培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相关锻炼方式,以强化学生理论技能。并且还需要依照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以能够提高体育人才培养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最后,还要鼓励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根据相关的社会就业调查,大约有九成的社会企业是认可社会体育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这类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明能够能够很好地帮助企业进行人才的初步筛选,也是人才能力综合能力的一种证明。所以在相关高校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中,要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这是在毕业生面临激励的市场竞争时所必然做出的选择,也是提高毕业生求职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很多企业在择人的时候不仅会考虑到这个人的理论知识怎样,而且更多地会偏重于此人相关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否达到岗位的要求,所以高校在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对其职业素质的一种培养鼓励。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还要加强社会体育人才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也是职业素质中职业道德的主体部分。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设置了科学合理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就该着重解决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了,因为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需要重视多层次课程的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主次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将核心课程和相关的实践课程最为重点,然后围绕此开设多层次和多角度课程的学习,依此实现研究型、应用型和综合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也需要强化硬件设施成本投入,以能够为广大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和相关的中医医院进行合作,在推拿、针灸、按摩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时间的机会,以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扩展。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和相关的医院和康复组织建立相关的合作协议,将其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基地,为学生在场地和师资方面提供帮助,带领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观摩体验等活动,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校内和校外资源的双重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人才的培训,对学生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社会体育人才评价体系,不但对学生具有一定影响,并且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关于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要注重以人为本,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提高对学生本人的重视,从而制定人性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这种评价体系,那么在学生成绩评估中则不单纯依照成绩确定,还需要加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应用技能考核,以有效改善之前以分数为尊的不合理评价机制。人性化评价机制则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评价体系的合理性问题,重视对教学治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创新的考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有注重对因材施教思想的运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充分激发学生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体育经济发展下,对于教育部门及其工作者来讲,则需要深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一方面需要和我国的基本情况相结合,另一方面则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我国社会体育人才专业发展刚刚十多年,各个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相信在未来,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将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陈唯心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森英.贵阳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性有偿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严德一.小康社会体育人才需求趋势与培养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35-38.

[3]彭飞.体育经济视阈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中国商贸,2012(33):229-230.

[4]刘雪.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8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措施

一、引言

近几年来,行政学开始受到国家和学术界的关注,各个学校更是想办法加强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培养以及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存在缺陷以及教育过程单一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将严重影响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立培养目标是实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学校针对于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都没有特定的目标,而是存在共性的问题。例如,很多学校为了实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升,都会设立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这只是泛泛目标,并没有实现与学校的教学特色的有效结合。例如,我们知道,有的学校是以农林方面的研究为主,因此,对于这类学校而已,其对于学生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偏重于农林方向的,而对于师范学院来说,自然是偏重于师范方向的。只有这样,将教学目标与学校特色进行有效地结合,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实施。

2.课程设置存在缺陷。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很多学校会设置很多的与行政管理相关的理论课程,但是却忽略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实践操作的方面的课程的设置,简单来说,很多学校针对于课程的设置都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21世纪的今天,各行各业竞争都十分激烈,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标准也越来越高,企业需要的不再是具有丰厚理论基础的人才,更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双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如今这样的课程的设置很难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针对于人才的培养确实存在很严重的问题。3.教学过程单一。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课堂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过程都比较单一,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2)教师为学生讲解新教学内容;(3)教师为学生布置练习习题;(4)教师为学生讲解习题内容;(5)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整个教学过程下来,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的互动,进而导致课堂的教学氛围比较沉闷。由此可见,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环境下的应试教学模式,只可以达到理论教学的目的,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没有任何的帮助,由此可见,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三、校正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陷的对策

1.因地制宜,强化特色.丰富教学内容只是实现特色教学的第一步,除了这个以外,各个学校还应该设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进而实现特色化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我们都知道,针对于大学来说,主专业的选择很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师范院校出来的师范专业的学生肯定是要比综合性大学出来的师范专业的学生要受欢迎的多,针对于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基本上每一所大学都有行政管理专业,每一年都有大量的行政管理人人才毕业于各个高校,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想实现学生的竞争优势,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实现特色化培养方案。例如,针对于农林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校,针对于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则是主要培养农林方向的行政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优势,同时,这种缩小范围化的小目标培养方案,对于学生的提升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改善教学课程的设置.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一个好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外,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很高的职业精神以及很好地职业道德。所谓人才,顾名思义,先看“人”,后看“才”。所以,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设计,除了要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外,还要设置一些职业精神课程教育以及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如,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产生职业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属于错误的,属于违背职业道德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感以及责任感,进而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就业中可以有正确的表现,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善教学方法,实验多样化教学过程的设计.为了提升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法、开放教学法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等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进而保证一方面学生可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来说,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指的是,学校可以寻找一些企业进行合作,然后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到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一方面来说,可以借用这些实习的机会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来说,借助于这样的一些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也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针对与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相信在与之对应的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进而为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可以帮助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

作者:潘昕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9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分析

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对口”的情况,为了及时解决该问题,教育部门针对国内会计专业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实施了新政策,促使中职会计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对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及时调整,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对教育体系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实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从而促使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对解决当前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会计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实践性教育培训。由于中职会计专业中有许多技术知识内容,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把握会计理论知识以及会计计算能力。另外,会计学具备一定的应用性,所以在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中,有效实施实践性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实践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有效解决。另外,实践性会计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专业性会计思维,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还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有效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必须针对实践教育,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二)明确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标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为主,也是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高素质会计人才培训目标,需要构建完善的会计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学生的会计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明确未来的会计职业就业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提高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施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此训练学生会计专业性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

(三)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率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观念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难以对实践性教学进行有效运用。为了解决该问题,中职学校通过构建科学化教学体系,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教学理念,避免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加强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实践性教学效率,加强培养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确保学生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二、会计专业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传统教育模式以及办学模式,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造成极大影响,甚至给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带来极大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足

中职学校针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了三部分课程教育,包含公共课会计教育、基础课会计教育、专业课会计教育。虽然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相对较为完整,但是在实践研究中,却发现三种课程体系存在许多问题。课程体系构建设置过于传统化,导致公共课与专业课教育内容无法得到有效衔接,而且缺乏实践教育,严重影响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另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相对较为落后,而且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导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缺乏特色会计知识内容,缺乏创新。而且在会计专业课堂中,并未有效针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情况,设置会计岗位职能培训内容,导致学生在缺乏实践操作的情况下,缺乏账务处理能力,学生只能进行系统化学习,在毕业后,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会计岗位的需求,与现代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另外,在当前教育改革新政策体系下,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需要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但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实现在校外企业进行实践,还存在极大难度,而且学校也未能与企业合作,严重影响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也导致教师只能将教学安置到课堂中,整个教学效率相对较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甚至也阻碍了学生会计专业素养的养成。此外,由于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公共课与基础课程相对较多,导致过分重视会计理论知识教学,而实践教学时间被压缩,学生难以有效掌握会计实践操作技能。

(二)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中职会计专业具备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但是中职学校的许多教师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无法在教学中针对性地对会计实训教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会计人才造成影响。因而,需要中职学校尽可能与校外企业合作,在开设实践性教学的同时,也需要教师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工作,使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理论性知识,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三)缺乏配套的就业指导及服务体系

目前,在教育改革新政策实施下,对中职教育就业率十分重视,但是由于中职学校就业相关服务配套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率相对较低。另外,许多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中,只是简单地对当前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宣传,讲解一部分就业技巧,并未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进行有效指导,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未能进行有效合作,导致在就业指导方面相对较为缺失,甚至一部分中职学校为了满足教学改革新政策需求,为了提高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只是对学生就业后的情况进行跟踪,以此虚假上报就业信息。

三、实施校企合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设校企联合机制,增加教学实践环节

为了有效培养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需要确保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同时在教育改革新政策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及时与企业合作,有效采取实践性教学,培养高素养会计专业人才。同时,学校在新政策下,应积极吸引更多的校外企业参与到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根据课程内容,做好实践教学时间节点安排,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观摩课程,对高年级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流程进行掌握,从而对未来职业进行有效规划,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而在高年级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完美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企业账务处理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实践操作练习,以此提高学生会计应用实践能力。

(二)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教学能力

会计学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性以及技能性,要实现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将会计学的两种特性有效结合。为了达到该教学目标,教育改革新政策明确指示,教师在具备专业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实践指导能力。因此,中职学校需要确保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组建专业师资队伍,使教师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另外,中职学校还需要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中挂职训练,接触企业财务业务以及会计业务工作,而且学校可以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在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性会计人才。另外,中职学校也可以聘请专业会计师以及财务经理等专业性人才,进入学校开展会计教育指导培训工作,或者直接出任会计专业实践教师,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全面指导,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会计工作职能,了解社会会计专业知识,对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提高学校服务意识,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当前,在教育改革新政策下,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以培养高素养人才为主,同时也需要提高中职就业率。中职学校只有确保学生的就业率,才能达到教育部门以及社会需求。因此,学校需要聘请专业化就业指导人员,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根据教学课程体系,对就业体系进行重构或者完善。在学生步入中职会计专业学习后,需要就业指导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能够根据所选择的专业,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对二年级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当前市场发展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三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对不同的就业方向进行针对性指导。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向学生传递会计专业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登录学校网,对专业指导信息进行了解。或者构建就业咨询中心,帮助学生减少就业压力,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就业指导意见。

四、创新会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育改革新政策的引导下,中职教学模式在改变的过程中,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对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在教育评估的过程中,涉及教师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方式等,从而促使教师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也能够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以此对问题进行有效调解。另外,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还需要融入评价指标,全面构建教学评分体系,保障教学评价体系的多样性以及完善性。另外,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中,需要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会计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在教学评价模式下,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未来的就业中,促进自身的优势得到全面发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落实现代化教育新政策,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对当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学生实践性教学,注重建立会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具备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全面促进中职就业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封欣伶.中职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思路[J].财会学习,2020(11):246-247.

[2]郭志云.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140.

[3]姜莉莉,汤光涛.工匠精神在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2):137.

[4]张玉香,赵素霞.“互联网+”驱动下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1):163-165.

[5]覃柳红.中职学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会计和物流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20(34):61-63.

专业人才培养范文篇10

[关键词]税收人才;培养;研究

专业培养目标是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相联系的衔接点。因此,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市场,既要看到社会对税收专业人才需求增大的光明前景,树立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信心,又要充分了解市场对税收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找准专业定位,调整培养方向,以完全的“市场思维”做好优秀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传统的税收专业是在国家统招统分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开设的,毕业生最终的走向是国家的税务行政机关,税收专业教育主要是为税务行政机关服务的。可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选择。因此,高等财经院校税收专业教育要生存和发展,首先也就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

(一)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业方向定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家的税务行政机关,还是社会的税务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都迫切需要大批能承担税收管理重任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税收专业人才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税收专业人才需求将是长期的,税收专业教育应紧盯市场的这一需求,不断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因此,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可定位为:

1、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将有利于那些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毕业生的就业。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可以考虑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方式到税务机关工作,具体可从事一般税收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等工作,为国家税收征管部门、税收稽查部门和海关等部门服务。

2、税务中介机构服务人员。税务是一项社会性的中介服务。在我国,税务是新兴的产业,它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发展起来的,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存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开展好税务业务的核心,就是要积极培养和吸纳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以优化税务的人员构成,这是发展税务行业的关键。因此,税收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主要定位在这一方面上。

3、企事业单位的报税员。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对我国的税收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很可能做出各种违法行为,也有可能因为没有充分运用国家的税收鼓励政策,而加大其经营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当多的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一批精通税收理论和税法以及掌握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来为本单位办税、节税。这也为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

(二)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业能力定位

社会需求的变动,必然引起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为此,我们经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在分析涉税行业、涉税工作及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体和岗位职责能力的基础上,明确了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业能力定位: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应以社会对税收专业人才的强劲特色需求为导向,利用财经院校在税收方面的优势师资资源,突出培养学生在国家税收管理部门进行税收征收管理和税务稽查等行政执法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在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财税政策、税收法律咨询、税收筹划和税务等工作方面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在各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工作方面的能力等。由此形成税收专业教育的特色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提高税收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税收专业人才的核心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确保其足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三)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定位

财经类专业多属于知识应用性专业,税收专业人才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要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科学地、合理地定位其知识结构。税收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应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组成。相应的课程支撑:基础理论知识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微积分及有关人文知识等;专业知识理论有财政学、税收基础、经济法、税收管理等;技能基础知识有基础会计学、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技能专业知识有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国际税收、税务实务、纳税检查、税收筹划等。在知识要求的实现途径上,除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应用、创新知识的方法和思维,使学生走出校门后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不断改革的税收制度,能够及时地更新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使用知识、创新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价值。

二、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税收专业人才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决于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传统的税收专业人才教育中,培养的学生就业面窄,而且重理论、轻实践,重税务公务员人才培养、轻纳税人涉税人员培养,重专业知识、轻相关知识,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差,缺乏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根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应遵循的规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简约性、再现性特点,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兼具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税收专业人才教育应当从发展专业、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不断拓展税收专业的生存空间,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最终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一)改革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应当充分体现社会各界对税收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在借鉴国内、外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以社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背景明确培养目标,构建税收专业的主干课程。税收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应根据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分设理论主干课和实践主干课。理论主干课应依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从理论知识结构出发,按照“重组基础、反映现代、注重能力、自成一体”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应该包括:税收概论、税法、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税务、纳税检查、税收会计、税收综合模拟、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税收、软件操作与维护、比较税制等。实践主干课应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客观能力和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设置,侧重训练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主要包括中国税制实践教程、税务管理实践教程、税收筹划实践教程、税务实践教程、纳税检查实践教程、税收会计实践教程和税收综合实践教程。

2、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理清课程的开课顺序。每一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一般认为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局部应用能力的养成过程、连贯应用能力的养成过程和应用能力的熟练与自如过程。按照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这一规律,在安排课程的开课顺序时,必须注意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然后综合点拨,达到热能生巧的目的。我们设计的税收学专业知识脉络是:税收概论-税法-税务管理-税务管理实践教程-纳税检查-纳税检查实践教程-税务-税务实践教程-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实践教程-税收会计-税收会计实践教程-税收综合实践教程。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从事税务专门性工作应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要真正消化运用这些理论,必须通过实践。税收专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这是由税收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要提高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论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要加强实践教学,就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根据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税收专业特点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国家税务行政管理机关、中介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的岗位要求确定学生必备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应逐步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打破旧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课程模式,真正做到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模块,按照基本技能实训、专业分项模拟实训、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校外见习、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五个方面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专项到综合、由模拟到实际操作”的“五步阶梯型”实践教学模块。在实践教学方案中,重点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实践教学体系既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又能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与结合。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培养系统。

(三)加强素质教育

税收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当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税收理论基础、较强的税务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个性为宗旨。要实践上述宗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实现人文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双向提高。因此,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及其健康人格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是顺应新时期税收专业人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对以往习惯中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使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并重,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并重,知识教育与理想教育、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体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并重,理论教育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重,促使经验性教学向科学性教学、价值性教学方向转化,使现实中的越来越强化的考试式评价,向德、智、体、美、劳等各项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评价方面转化。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素质拓展教育是在学生必修的理论和实训课程计划以外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由学校组织引导的课程或活动。素质拓展教育是以素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在修完素质拓展必修课的同时,学生通过选修课程和参加活动来扬长补短,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