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企业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8 17:37:20

智能企业管理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智能时代;管理会计;优化

2014年和2019年,我国财政部相继了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要求各企业积极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即要求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中和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根据自身掌握的财务和管理知识,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财务工作现状来看,不少企业均未认识到管理会计应用的必要性,从而未探索有效的路径推动财务工作转型,基于此,本文特探讨了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相关问题[1]。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企业管理会计的管理优化,包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这两个概念,其中,财务会计是传统的企业会计工作模式,指的是财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计量和记录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参与的各项交易,形成财务报表,利用该报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全面地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作出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决策。管理会计则是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并利用专业的管理知识整理和分析与财务会计相关的数据信息形成财务管理方案,然后,将管理方案递交给企业管理层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该管理方案为企业经营决策、战略规划、绩效考核等提供有效建议。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念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其中,财务会计只是单纯地从事企业财务会计相关的工作,而管理会计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切实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因此,其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延伸和升华。

2智能时代企业管理会计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原因在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均与资金运转具有密切的关联,而管理会计又是管理企业资金运行的主体,但是,以往企业管理会计模式多为财务会计,也即财务人员单纯地从事资金计量和记录,并未切实参与到资金及企业经营管理中,基于此,就需要企业财务会计积极向管理会计转型,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企业良好发展。另外,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企业财务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环境和模式,如一些简单、重复及附加值低的会计核算工作均可交由计算机完成,这种工作模式解放了财务人员的双手,使得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控制、预测、考评等工作中,这种转变也标志着企业财务人员由原来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转型为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工作,也就是说,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就需要企业财务会计积极向管理会计转型[2]。

3智能时代企业管理会计的管理优化措施

3.1创新管理会计工作理念和模式

创新是推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也属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创新会计工作理念和模式,即要求财务人员从传统的“会计收支管理”理念中走出来,转变为“会计综合管理”,才能促进其企业会计工作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另外,为促进企业财务会计良好地朝着管理会计方向发展,还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会计工作管理模式,如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和配备专业化的管理会计人员,并科学地设计和系统的安排各项会计工作,使得管理会计人员能够高效地开展管理会计工作[3]。

3.2加大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

为全面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还需要企业不断加大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或引进一批专业化的管理会计人才,即要求企业加大对现有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引导力度,使其认清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模式向管理会计工作转型的必要性,从而能改变自身既往的工作模式,并且还能积极学习新会计准则和相关业务知识、技能等,从而使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进而能满足智能时代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另外,企业还需积极引入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专业化管理会计人员加入到会计人员队伍中,并发挥专业管理会计人员的引领作用,带动和提升整个会计队伍成员的能力和素质。

3.3加强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

在传统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中,企业组织结构分工明确,财务部门主要从事财务核算工作,业务部门主要进行各项经营业务管理,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会导致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同时也不利于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具体的业务情况全面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也难以有效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基于此,为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如引导和鼓励会计人员深入各部门了解其业务流程、经营活动现状,才能使其根据企业具体的业务和经营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案。另外,还需要引导两个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重点引导会计人员利用自身掌握的财业方面的知识,分析业务部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得出的数据结果及时判断业务部门的业务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为其提供正确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和推动企业各项业务活动顺利、高效地开展。

3.4加强管理会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技术,并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财务管理相关的数据、业务分析,才能提高管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而要推动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首先,就需要企业多引进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建立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其次,还需要定期组织管理会计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知识和技能学习,以促进其能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取、归纳、分析和整理财务相关的数据信息,最终作出科学和有效的决策。

4结语

智能时代下,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就需要各企业管理人员充分认清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或方法,如创新管理会计工作理念和模式,加大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财务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以及加强管理会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财务人员从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会计技能,学习更多信息化技术,全面拓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范围,并促进财务人员全面参与企业的财务活动,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裴小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2):216-217.

[2]窦丽.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路径探索[J].财会学习,2020(31):90-91.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在我国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近几年,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和胶着,使得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企业管理层的视野。而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越来越激烈的企业竞争大环境之下,企业管理层就更加需要会计部门提供除企业财务信息之外的更多信息和数据,比如对于财务等其他信息和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的相关报告,为企业管理层作出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进步十分显著,计算手段不断更新,从之前的手工计算进入了对计算机的熟练运用阶段,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思想的不断涌入和技术的大量量化运用,使得会计行业的运算和分析能力普遍提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促进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也就促成了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1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用于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运用的高级体现,它旨在计算机基础之上,研究能够以接近人类智能或者思维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帮助人类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从事更加有意义的事情。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快人工智能的更高级别研究,目前的一些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也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自动驾驶的初步实现以及智能家居的初步实现等方面的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在数十年之前,我国的会计行业还在普遍应用手工记账的方式进行工作,企业中也需要大量的财务会计人员从事相关的工作,来应对企业经营中的大量财务计算工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往往需要大量的工作区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十分费时费力。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财务类APP能够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减少许多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即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相信届时财务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代替人类财务人员进行日常财务报表的制作等繁琐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大量普及,传统的会计行业将被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取代,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也就势在必行。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主要内涵

2.1财务会计的内涵。财务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职能分支,主要工作在于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流转和运作进行相关的复核和监督,以此给予相关的利益方或者企业本身以及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提供财务状况汇报以及相关的盈利能力分析或者前景预测等报告。故而财务会计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工作成果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规范企业相关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经营透明度的重要举措。2.2管理会计的内涵。管理会计的核心思想在于站在会计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管理的问题,从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中得到相关的信息,并且加以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对财务数据进行核对和计算,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和对未来的企业发展作出相应的预测。在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之后,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计划,同时这也是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特点。因此,管理会计可以概括为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向管理层提供相关信息,从而帮助管理层进行战略制定和管理,促使其作出最优决策,进而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工作机构。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3.1目标和作用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面向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有关各方,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整理和编制,向有关各方进行财务数据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报告,主要目的在于向企业外部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报告。而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对象在于企业内部或者说企业的管理层,主要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相关的评估和分析,提供给企业的管理层,帮助其作出最合理的决策;也向企业的其他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数据以帮助其更好地制定计划和完成工作。3.2标准和原则不同。在企业统一的会计工作制度的约束下,财务会计需要严格按照工作的章程来进行工作,工作具有单一性和机械性的特点,需要保证得出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管理会计在面对这些相关的会计工作制度和规范的时候,工作就相对更加灵活,更多的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更多利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进行工作。3.3时效性和侧重点不同。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在于整理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流转和经营活动的财务数据上,通过这些数据反映相关的企业经营状况。而管理会计的工作方向则更加注重利用自身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数据资料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和预测,总结过去和面向未来开展工作是管理的主要工作侧重。

4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4.1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是企业当前的客观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的企业将更多地面临国际化的经营环境,这不但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经营实力,而且也要具备足够强大的管理能力。在严峻的企业发展形势的推动之下,以战略决策、价值管理、财务分析、风险管理等手段见长的管理会计将会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客观需求。4.2管理会计的作用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需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会计的重要分支,财务会计是经过对企业经营数据的总结、核算以及编制进而将相关的报告展示给企业以及和企业有利益关联的相关外部有关方,也就是说,财务会计不仅要向企业内部提供财务数据,而且需要向外部的相关利益方提供相关的财务状况报告;而管理会计则是要将企业经营有关的数据加以分析和解读,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分析报告,用以帮助其作出对企业今后发展有利的最优决策,故而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兼具财务会计职能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一系列手段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相关的有效建议,这是传统财务会计所不具备的能力,因此,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是不可阻挡的趋势。4.3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是财会人员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高新计算机技术得到的快速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运用于各行各业的经营中,会计行业也成为了人工智能的涉足领域。随着一系列的财务机器人的研发成功,也标志着人工智能财务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在财会领域的运用也必将对传统的人工财会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因为在传统的财务工作中,大量包含着一些机械的流程性工作内容,人工智能的加入,对于这些工作能够保证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体现传统人工不可以做到的高速度和不知疲倦的运行。这样的新形势下,对于传统财会人员的工作环境就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财会人员也就迫切要求转型。

5人工智能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具体措施

5.1重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要性。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充分了解人工智能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时代潮流,作出正确的相关决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管理会计在大多数企业中仍然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为了使其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则需要企业管理层意识到财务会计转型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来给予大力推进,这样不仅可以发挥会计工作的管理职能,而且还可以降低风险,扩大企业经济效益。5.2完善会计转型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和规范,通过制度的确立逐步实现会计转型;此外,应该将财务部门的职能更加具体化,并且引进相关的人才,加强管理会计专业团队的组织建设,着力提升会计部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企业管理制度转型打下基础。在人工智能时代,管理会计转型工作要想更好的开展,就需要结合企业特点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企业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借助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预测市场发展动态,在提高企业会计转型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3重视会计人员培训。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全新的角度来开展各项工作。由于受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影响,企业要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招聘管理会计人才时,企业尽量筛选出知识水平较高、拥有一定经验的人员,然后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引导,使他们更好的胜任管理会计工作;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还需要重视技能的培训,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使他们符合时展需求。

6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企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能否认清自身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合理的管理会计分析来实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背景之下,财会行业的发展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并从意识到财务会计转型的重要性、完善会计转型制度、重视会计人员培训等方面来完成管理形式的转型,为企业今后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连术.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中国商论,2018(30).

[2]刘俊青.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中国商论,2019(4).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

“人工智能”一词最早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人脸识别、计算机视觉、专家系统到自动程序设计、机器人学、遗传编程等。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社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海量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很大影响,企业办公朝着数据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企业发展要求,这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更大的挑战,也促进了企业要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大致比较提出转型的相关策略。

一、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技术也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财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错误发生,提高工作质量。伴随着工作效率的提升,财务从业人员从大量繁琐的基础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去处理数据分析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因而,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信息技术发展所推动的,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财务信息数据越来越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只能简单地对数据进行记录与整理,缺乏对数据的把握与判断能力,不能为企业管理目标而服务。相比之下,管理会计则可以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科学地加工与处理,综合分类管理,并站在全局发展角度对企业的未来进行规划,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因而,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时展需要的背景下,管理会计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则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需要。(三)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趋于细化,财务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性数据,有很大的挖掘价值。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很难从原始会计资料里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已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而管理会计不仅能反映过去,还能把握好当下的运营管理,同时还可以预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状况,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建设性意见。因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人工智能时代会计转型中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没有强烈的转型意识,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转型素质。一直以来,企业认为财务部门只要做好日常的对账、报表以及涉税申报这些常规工作就可以了,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重大的战略决策,都由企业领导指定就可以了。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企业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只有让财务会计参与到企业管理和发展中来,才能让财务会计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对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系统有效的统计加工,进而引导企业决策从准从优,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当然,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企业财务转型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转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新问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最前沿的财务知识。这样才能在面临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披荆斩棘,为促进企业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挥最大的作用。(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低。管理会计的进步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支持,但是目前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有大批企业依然依靠人工处理财务数据,不仅效率低,而且统筹性差。还有很多企业在基层会计岗位安排了较多的人员,不仅浪费资源,也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管理会计,就是要把简单重复的工作从财务人员手中剥离出来,主要工作转向财务数据统筹分析,把适应公司发展的数据和建议应用到企业的战略布局上来。而目前的这种传统的工作,大大制约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三)企业管理会计数据安全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互联网给当下企业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在数据传输加快的同时,安全性也变得尤为重要。随着网络病毒的泛滥,黑客入侵行为的增多,企业数据也面临安全隐患。企业核心的数据泄露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而,在当前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安全性更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人工智能时代影响会计转型的因素

(一)政策引导与支持。随着会计科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明确指出要加快培养会计行业紧缺人才,深化财务从业人员转型升级,培养顺应人工智能时展的高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明确了人工智能时代会计转型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于财务人员,立足于这一决策支撑,实现会计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多被大型企业用于集中处理会计核算与资金结算,通过财务共享,将大量的基础性的财务工作进行归集处理,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财务从业人员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就不能再仅仅满足于从事基础会计工作,必须实现会计转型。(三)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及应用。与人相比,财务机器人有速度快、错误率低的绝对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处理日常财务工作,这给财务从业人员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机器人毕竟是冰冷的,目前它们还无法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因而财务工作人员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须要实现会计转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到无法替代。

四、人工智能时代会计转型的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必须从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转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理念以及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几个方面着手。(一)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价值是:预测、控制、决策和评价。预测,即预计、推测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和水平;控制,即跟踪企业运营过程,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出现的差异,督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经营活动按计划有效推进;决策,即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评价,主要是对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并据此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工具体系,其主体结构由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和管理会计报告这四类工具构成。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大量基础性的财务工作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因而必须要明确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目标已与传统财务体系截然不同,新的管理会计体系必然是重管理控制与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二)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可或缺。企业要想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来获取更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要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迎合时代的发展,并做好后续的相关培训工作,进一步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促进财务工作实现质的转型。(三)转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理念。所谓“扶贫先扶志”,财务会计的转型同样需要先行转变工作理念。转型过程中,企业和财务从业人员都应当有转型的意识,明确转型的必要性,意识到在转型的大潮中各自的职责。在具体的转型工作过程中,企业要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的职能进行适应管理会计体系的调整,再次明确分工,同时制定相关具体的财务会计规范,让财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理念有实质性的转变,进一步提升财务从业人员工作内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四)培养企业管理会计人才。传统财务会计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核算,缺乏系统分析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传统财务会计大都可以被机器取代,因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需要企业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具备资源整合和综合分析能力。企业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管理会计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为确保培训效果,可以组织定期开展培训交流会,以考试的形式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察,并且将综合考试结果和绩效挂钩,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地为企业转型工作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企业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前转型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在转型中能够改变观念,加强财务基础建设,这样才能为企业财务转型打下基础,为转型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樊春霞.探究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J].当代经济,2016(36).

[2]代绍山.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J].低碳世界,2016(26).

[3]张玥.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现代商业,2016(17).

[4]陆佩娟.浅谈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

[5]吕欣.浅谈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财经界(学术版),2016(09).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智能制造;生产运营管理;企业管理

生产运营管理发展由来已久,是企业管理中除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外的第三大内容,智能制造是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生产方式。文章从生产运营管理和智能制造的含义和发展阶段入手,分析智能制造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为生产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1生产运营管理的含义与阶段

1.1生产运营管理发展阶段

(1)前工业社会时期。生产运营管理主要体现在采掘业和农业方面,生产活动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组织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此时几乎没有生产运营管理。(2)工业化社会时期。开始发展制造业,逐渐开始利用机器和动力生产,以工厂为单位进行生产。此时生产运营管理主要为制造业的生产管理。(3)后工业社会时期。服务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生产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使用智能化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项目团体。此时生产运营管理开始涉及服务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运营管理[1]。1.2生产运营管理的含义(1)部分学者将生产运营管理称为生产运作管理,认为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的管理[2]。这种界定将生产运营管理归为制造性生产,认为生产运营管理主要是制造业的生产运作。(2)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生产运营管理应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对产品制造和服务过程的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应当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及其运营管理。研究涉及的生产运营管理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管理两方面的管理。

2生产运营管理产生的问题

2.1企业方面

传统的生产运营管理中,制造型与服务型的企业在总体上存在发展缓慢、对市场不敏感、预测不准确、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大部分从企业内部设定生产运营计划,预测不准确或遇到变动时,可能存在产品大量积压或供不应求的情况。

2.2管理方面

传统生产运营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是生产供需平衡,尤其是库存管理,制造业与服务业均存在库存管理的问题,服务业更多地体现在员工人员储备问题,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把握不准确和库存积压的问题,占用大量资金和费用。其他管理方面也面临生产不及时或产能过剩等问题。

2.3人员方面

传统的生产运营管理对人才要求不高,大量生产运营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性,生产运营管理方面较为混乱,难以系统化展开管理工作。

2.4技术方面

传统的生产运营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较低,更多利用经验和主观判断。企业的沟通管理信息化较低,存在部分纸质化办公、纸质化管理现象。

3智能制造的含义与阶段

(1)工业1.0阶段。机械制造时代,18世纪开始引入机械设备制造,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2)工业2.0阶段。电气与自动化时代,19世纪后至20世纪初,开始采取电力驱动设备大规模生产产品。(3)工业3.0阶段。电子信息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进行生产运营管理。(4)工业4.0阶段。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2013年提出基于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技术,形成高度智能化的产品以及服务[3]。智能制造是在工业4.0阶段提出的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具有自主升级、搜集、分析判断等能力[4]。

4智能制造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

智能制造是工业4.0时期的主要的生产技术,在智能制造出现前,其他时期的生产技术对不同阶段的生产运营管理具有一定影响。工业1.0阶段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前工业社会后期有影响,机械制造的思想逐渐将手动劳动转换成半自动的机械生产。工业社会初期,蒸汽和水利的应用加快了生产效率,逐渐产生生产管理。工业2.0阶段主要影响工业社会时期,电力发明广泛应用于生产后,主流的工厂均开始使用电力进行大量生产,逐渐形成自动化,使后工业社会初期生产运营管理的实现成为可能。工业3.0阶段,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半智能的流水线广泛应用于各个工厂,开始形成全自动化模式,生产运营管理逐渐走向无纸化、高效率的管理模式[5]。工业4.0阶段,智能制造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主要分为服务业和制造业在企业管理、产品内容、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影响[6]。各阶段生产技术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如表1所示。

4.1企业管理方面

服务业中,加强服务企业管理的即时有效和便捷性,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较为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精准的服务产品,激发客户的消费潜能,引导和激发客户的潜在消费需求。制造业中,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的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生产供需平衡方面,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拉动后续生产及其管理,实现生产为市场需求服务,先有需求再有生产,减少库存和产能浪费,更好地落实生产运营管理中的精益生产。

4.2产品内容方面

服务内容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为合理、更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和个性化定制。人工智能使服务过程更便捷、舒适,客户对产品的服务体验感受更好。制造产品方面,依托智能制造的产品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使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产品性能更科学优良,使客户的体验感更好,可以达到节能、清洁等目标,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作用。

4.3人力资源方面

服务业的人力资源一直占据企业生产的主要成本,人工智能能够分担一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节约人力成本,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及时精准,薪酬绩效管理更便捷有效。制造业的人力资源方面,通过智能制造改善生产线、流水线,可以实现大部分生产线的无人化作业生产,只需要保留核心的岗位人员进行管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减轻人力资源管理的负担,使人力资源的管理重点放在中高级人才的选用、育留。

4.4技术信息方面

服务业方面,使用更完善的技术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使服务技术更科学合理,紧跟市场需求,研发更为优秀的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制造业方面,借助人工智能的生产可以提高总体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技术更合理高效,生产过程更便捷有效,可以节约生产管理的时间,使管理者可以更侧重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和未来发展决策。

5结语

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依托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对其企业管理、产品内容、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具有积极影响,也对服务和制造企业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制造背景下,科技发展迅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更高。企业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内部核心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要求更高,简单重复的工作更多地由机器承担,企业的员工更多承担具有技术性和分析性的工作,对员工的分析数据、判断决策的能力要求更高。技术方面,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需要对技术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前瞻的判断能力,应发掘具有真正意义的技术应用于生产运营管理中,加强企业在生产运营管理方面的创新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程国平.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3]陈兵.智能制造背景下先进生产运营方式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8):6-10.

[4]陈晨,秦双双,常芹.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制造运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制造,2021(2):38-42.

[5]张华,张久江,秦恒宝.机械智能制造技术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15):190-191.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人工智能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人工智能理论进入21世纪,正酝酿着新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将能够创造出更多更高级的智能“制品”,并使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1.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提高效率,而是用计算机实现人们非常需要做,但工业工程信息技术是靠人工却做不了或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在《谈谈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刘玉然指出把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以数据管理和处理为中心,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建立若干个主题数据库,而所有的应用系统应该围绕主题数据库来建立和运行。换句话说,就是将企业各部门的数据进行统一集成管理,搭建人工智能的应用平台,使之成为企业管理与决策中的关键因子。

(2)智能教学系统(ITS)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主要形式,也是今后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推动人们综合运用超媒体技术、网络基础和人工智能技术区开发新的教学系统,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包含学生模块、教师模块,体现了教学系统开发的全部内容,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极大的吸引力。

2.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1)医学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极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事实上,早在1982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Miller就发表了著名的作为内科医生咨询的Internist2Ⅰ内科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成果,由此,掀起了医学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高潮。目前,医学智能系统已通过其在医学影像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应用于内科、骨科等多个医学领域中,并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2)地质勘探、石油化工等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作用发挥领地。1978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就研发制成矿藏勘探和评价专家系统“PROSPECTOR”,该系统用于勘探评价、区域资源估值和钻井井位选择等,是工业领域的首个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其发现了一个钼矿沉积,价值超过1亿美元。

3.在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1)在超声无损检测(NDT)与无损评价(NDE)领域中,目前主要广泛采用专家系统方法对超声损伤(UT)中缺陷的性质、形状和大小进行判断和归类;专家运用超声无损检测仪器,以其高精度的运算、控制和逻辑判断力代替大量人的体力与脑力劳动,减少了任务因素造成的无擦,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实现了超声检测和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

(2)人工智能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可谓由来已久。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安全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的改进和变更,大力发展数据挖掘技术、人工免疫技术等高效的AI技术,开发更高级AI通用和专用语言,和应用环境以及开发专用机器,而与人工智能技术则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1.专家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一种具有特定领域内大量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近年来,在“专家系统”或“知识工程”的研究中已出现了成功和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趋势。人类专家由于具有丰富的知识,所以才能达到优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计算机程序如果能体现和应用这些知识,也应该能解决人类专家所解决的问题,而且能帮助人类专家发现推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现在这一点已被证实。

2.智能信息检索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1)如何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仿、延伸与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2)由于网络知识信息既包括规律性的知识,如一般原理概念,也包括大量的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随机性、不可靠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其进行推理,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公务员之家

3.SOAr是一种通用智能体系结构,其始终处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已显示出强大的问题求解能力,它认为机器人的开发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在它的研究中突出4个概念:(1)所处的境遇机器人不涉及抽象的描述,而是处在直接影响系统的行为的境地。(2)具体化机器人有躯干,有直接来自周围世界的经验,他们的感官起作用后会有反馈。(3)智能的来源不仅仅是限于计算装置,也是由于与周围进行交互的动态决定。(4)浮现从系统与周围世界的交互以及有时候系统的部件间的交互浮现出智能。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机器人足球系统颇感兴趣,足球机器人涉及机器人学、人工智能以及人工生命、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足球机器人系统本身既是一个典型的多智能体系统,是一个多机器人协作自治系统,同时又为它们的理论研究和模型测试提供一个标准的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

[1]元慧.议当代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状况[J].福建电脑,2008.

[2]刘玉然.谈谈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3.

[3]焦加麟,徐良贤,戴克昌.人工智能在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3,(8).

[4]周明正.人工智能在医学专家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

[5]张海燕,刘镇清.人工智能及其在超声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1,(8).

[6]马秀荣,王化宇.简述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4).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就业

1引言

为积极响应国资委提出的“加强精益化管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政策,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潍坊M企业进行管理层面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使用情况的调研。探究现代中小型企业管理发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新方式,管理方式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结合发展的新趋势,为青年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就业的发展。

2数字化管理

2.1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迈进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时代带来了全新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将实现经营、战略、运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这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传统的绩效管理所能产生的效果越来越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工商业克服了许多不便因素的限制,传统商业模式如叫卖等方式也逐渐消失,随之替代的是“互联网+”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世界在不断变革当中,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企业管理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1]。研究表明,中国超过4000万家的企业,在面临着激烈的市场挑战,业务模式复杂多变,协调难度加大,按照传统方式进行销售推广和企业管理弊端越来越明显,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企业正面临着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这也进一步表明企业需要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2.2数字化转型对策分析

2.2.1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管理数字化转型(digital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digitization)、数字化升级(digitalization)基础上,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2]。该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对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管理阶层需要从战略层面根据自身的业务进行数字化转型研究。本文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M公司目前发展的业务主要是制造和销售行业,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提高自身的利润,需要找准发展定位,加强数字化统筹协调和战略规划。在采购原材料方面,企业生产管理部门须建立起以数字化运营为中心的体系,使企业在采购方面形成一条龙模式,缩短时间,减少自身企业成本。2.2.2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经过疫情的大考验后,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经济复苏,这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运营。全球市场经济普遍呈现出下滑状态,此时,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是提高企业运营的有效举措。潍坊市一家企业———M公司在企业采取数字化采购信息模式,允许部分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分析等模式采取高效决策。公司内外部共同打造互联互通的技术支持和共享平台,实现产品、设备、用户的多维全程管理,构建全新管理和运营模式[3]。2.2.3注重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M企业注重“互联网+”科技创新与应用,具体表现:在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人才的同时,着力打造企业数字化运营团队。通过数字化团队的运作,达到商业、业务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2.4构建企业共享数字化平台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4]。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M企业推进企业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在采购与销售方面,M企业改变传统的零售模式,转型为多平台销售,从而推进数字化在采购、设计、生产、营销和后勤服务等全过程的应用。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的配合程度,方便将每个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2.2.5推动新时代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在疫情好转的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大数字化开始逐渐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医疗卫生、保健、企业发展等,都在不断拓展数据采集范围,从而加大对相关数据采集广度和深度的研究。

2.3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通过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模式,逐步确立起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速度、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监督机制,全面提高经营水平,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的目标。

3智能化管理

3.1时代背景——新工业革命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由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引领,对现在和未来的经济与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新工业革命发展到现在,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彰显出一定的劣势,现阶段研究发现,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应对其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与目标,以便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3.2企业智能化管理的基础元素

①智能管理培训: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层层出现,企业升级转型与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工作在运用过程中,往往智能操作效率更高,实用性更强。因此,应该加大其对企业人员的智能管理培训,通过专家调研、讲座论坛等形式,由公司高层领导牵引,定期开展智能管理培训工作。②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在当下社会发展中,智能化管理在各行各业的融合速度非常快,它有效改变了当下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现阶段必须积极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究,例如,在当下传统产业中积极发展“机器换人”[5],将人工制作流程规范化写入电脑代码使其编程化,以实现对生产力的解放,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当下还可以通过建立智能工厂试点的方法来探究智能化管理应用模式,不断对融合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和处理。③推进大数据平台的建立:许多国内企业受到国外一些政策的压迫,为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或改进新的模式,对大数据的分析与构建相对疏忽。而当下国内大数据管理工作相对来说缺乏统一的标准[6]。以此来说,为更好地帮助中小型企业转型与升级,在当下企业应该重视对大数据平台的建立,贯彻对数据统一管理的思想理念,为企业的大数据平台奠定基础。

3.3企业智能化管理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智能化管理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势在必行的,在这种结合模式下,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拉动当地的就业。因此,在当下必须积极探索智能化管理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二者的融合将智能化管理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7]。

4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M企业在管理方面逐渐与数字化、智能化相互融合,招聘模式上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机器工作实行智能化遥控车床,结合大数据进行分析,配有专门的技术、市场研究、销售、采购等人员。研究发现该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人员管理方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缺乏科学的数据管理体系等问题[8]。对于企业网络,管理人员应了解企业网络的特点和现状,进而实现企业网络架构和管理,同时建议企业开展专门教育学习工作,提高员工对数据的重视度,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防范和修复。

【参考文献】

【1】方大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科技风,2020(01):16.

【2】陈劲,杨文池,于飞.数字化转型中的生态协调创新战略———基于华为企业业务集团(EBG)中国区的战略研讨[J].清华管理评论,2019(06):22-26.

【3】赵剑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基于智能制造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03):3-16.

【4】李荣.“互联网+”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01):161.

【5】闯少铭,苏义坤.关于数字化城市的探讨[J].情报科学,2003(04):413-414.

【6】赵方,李晓珊.数字化管理[J].商业研究,2000(09):61-62.

【7】蔡雨楠.新形势下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5):271-272+275.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人工智能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

人工智能理论进入21世纪,正酝酿着新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将能够创造出更多更高级的智能“制品”,并使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1.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提高效率,而是用计算机实现人们非常需要做,但工业工程信息技术是靠人工却做不了或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在《谈谈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刘玉然指出把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以数据管理和处理为中心,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建立若干个主题数据库,而所有的应用系统应该围绕主题数据库来建立和运行。换句话说,就是将企业各部门的数据进行统一集成管理,搭建人工智能的应用平台,使之成为企业管理与决策中的关键因子。

(2)智能教学系统(ITS)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主要形式,也是今后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推动人们综合运用超媒体技术、网络基础和人工智能技术区开发新的教学系统,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包含学生模块、教师模块,体现了教学系统开发的全部内容,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极大的吸引力。

2.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1)医学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极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事实上,早在1982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Miller就发表了著名的作为内科医生咨询的Internist2Ⅰ内科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成果,由此,掀起了医学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高潮。目前,医学智能系统已通过其在医学影像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应用于内科、骨科等多个医学领域中,并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2)地质勘探、石油化工等领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作用发挥领地。1978年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就研发制成矿藏勘探和评价专家系统“PROSPECTOR”,该系统用于勘探评价、区域资源估值和钻井井位选择等,是工业领域的首个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其发现了一个钼矿沉积,价值超过1亿美元。

3.在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1)在超声无损检测(NDT)与无损评价(NDE)领域中,目前主要广泛采用专家系统方法对超声损伤(UT)中缺陷的性质、形状和大小进行判断和归类;专家运用超声无损检测仪器,以其高精度的运算、控制和逻辑判断力代替大量人的体力与脑力劳动,减少了任务因素造成的无擦,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实现了超声检测和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

(2)人工智能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可谓由来已久。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安全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的改进和变更,大力发展数据挖掘技术、人工免疫技术等高效的AI技术,开发更高级AI通用和专用语言,和应用环境以及开发专用机器,而与人工智能技术则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1.专家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一种具有特定领域内大量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近年来,在“专家系统”或“知识工程”的研究中已出现了成功和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趋势。人类专家由于具有丰富的知识,所以才能达到优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计算机程序如果能体现和应用这些知识,也应该能解决人类专家所解决的问题,而且能帮助人类专家发现推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现在这一点已被证实。公务员之家

2.智能信息检索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1)如何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仿、延伸与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2)由于网络知识信息既包括规律性的知识,如一般原理概念,也包括大量的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随机性、不可靠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其进行推理,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

3.SOAr是一种通用智能体系结构,其始终处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已显示出强大的问题求解能力,它认为机器人的开发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在它的研究中突出4个概念:(1)所处的境遇机器人不涉及抽象的描述,而是处在直接影响系统的行为的境地。(2)具体化机器人有躯干,有直接来自周围世界的经验,他们的感官起作用后会有反馈。(3)智能的来源不仅仅是限于计算装置,也是由于与周围进行交互的动态决定。(4)浮现从系统与周围世界的交互以及有时候系统的部件间的交互浮现出智能。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机器人足球系统颇感兴趣,足球机器人涉及机器人学、人工智能以及人工生命、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足球机器人系统本身既是一个典型的多智能体系统,是一个多机器人协作自治系统,同时又为它们的理论研究和模型测试提供一个标准的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

[1]元慧.议当代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状况[J].福建电脑,2008.

[2]刘玉然.谈谈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3.

[3]焦加麟,徐良贤,戴克昌.人工智能在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3,(8).

[4]周明正.人工智能在医学专家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

[5]张海燕,刘镇清.人工智能及其在超声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1,(8).

[6]马秀荣,王化宇.简述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4).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ERP;商业智能

2002年,ERP在我国进入普及应用阶段,相应地,各高校相继建立了ERP实验室,通过开设系统的逐级递进的管理信息化实训项目,使受训者对管理软件的总体架构、功能特点、数据流程及应用方式有了基本认识,初步掌握了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履行了高校人才培育的本位职能。那么,在“两化融合”的大势下,ERP之后下一个应用热点是什么,如何提升ERP的应用效能,如何让企业决策者真正体验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1ERP与商业智能

1.1ERP的效能与潜能

企业通过应用ERP系统,完善了日常事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实现了以下几项基本事务处理和业务管理功能: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建立了完备的基础数据,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与企业相关外部资源的整合。

ERP对原始数据做高效率的实时运算加工,产生大量的实时的目标数据,用目标数据进行业务的计划和控制是ERP的根本职能。ERP的计划和控制过程结束后,有大量的过程数据留存在系统内。从数据利用的观点看,ERP系统留存的数据除了“备查”、“跟踪”之外,没有被充分利用。ERP系统更大的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迅速增长的数据量甚至还成为系统的沉重负担。

从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来看,ERP系统里的数据记载着企业的生命轨迹,隐含着企业的“秘密”。但是ERP没有手段来识别它。因此企业对ERP的巨大投资只回收了一部分,ERP系统积累的数据如一座未曾开发的金矿,而ERP本身没有发掘的手段,成为传统ERP的一大遗憾。

另外,ERP数据库缺少对历史数据的有效组织。ERP的数据主要是实时的,缺少对历史数据的积累和便于分析访问的有效结构。从分析处理过程来看,分析一般需要多表操作和较长的运行时间,若直接利用ERP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现有的数据进行决策的分析和推理,将影响ERP系统OLTP的效率,并造成繁忙的网络数据传输。在需要直接访问历史数据时更是困难。

1.2运用商业智能提升ERP应用价值

站在企业决策者的角度,要纵观全局,运筹帷幄,必须能够迅速找到反映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才能有效预测未来。企业管理者要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管理业务,必须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业务数据中迅速找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获得各种统计结果和分析判断,而其中有些内容是ERP力所不及的。主要表现为:领导关注的指标不能一次性获得;关键指标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无法保证;各指标间缺乏关联;无法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掌握企业运营状况。

商业智能(BI),指通过对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和转化,使数据成为可用的信息,从而获得必要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更好地辅助决策和指导行动。它是能够帮助用户对自身业务经营做出正确明智决策的工具;利用企业积累的数据增进对业务情况的了解,帮助我们在业务管理及发展上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然后采用明智的行动。

ERP系统的建设离不开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但是等到系统搭建完成了,企业管理者却无法直接从ERP系统得到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只有为企业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辅助管理决策信息才能使ERP的应用价值得到更大提升,使ERP系统由现在的业务型ERP升级为管理型ERP,使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全面认识BQ商业智能

用友BQ商业智能平台是针对于企业报表以及各类统计分析遇到的诸多问题,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新一代满足企业应用的BI系统。BQ是集企业多系统数据整合、报表中心、分析中心、控制中心于一体的全方位BI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根据不同人员的需要,将信息进行展示,灵活快速地响应企业管理变化,为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助决策分析体系。

2.1满足不同层级人员的信息需求

信息化过程中不同层级的人员所要获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决策层关注可以快速查看到反映企业经营的各类指标,及时做出决策;管理层通过关注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来监控业务状况;信息部门的职能是快速响应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而普通员工只需要查看个人相关信息即可。针对这些不同的需求,BQ中都提供了相应的

2.2认知商业智能关键价值

2.2.1有效利用企业积累的数据

通过大量历史数据挖掘企业管理“金矿”,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依据,满足不同管理层的需要。

能呈现多年经营指标趋势。

能呈现多年不同指标的对比分析。

实现从指标向下逐级查询,直到明细数据。

2.2.2洞察企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高效的挖掘、钻取等手段追溯数据,及时发现漏洞和问题,快速调整战略决策,最大程度减小决策者决策偏差。

可根据条件定义示警方式,方便决策者及时发现问题。

通过多种数据分析手段如数据穿透、数据钻取、旋转以及切片方式洞悉问题数据。

通过多维报表,使用者能够按需设置多级交叉报表,最大程度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2.2.3直观反映,透视经营

建设企业全面决策分析平台,通过直观、丰富的展现形式,让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经营状况一目了然,从中获取知识和洞察力,提升ERP系统的应用价值,提升绩效管理。

销售情况的变化、财务数据的变动都能通过图示化的方式呈现。

将ERP烦琐的业务逻辑处理的数据以适合管理者浏览的方式呈现。

高效的数据呈现,确保企业决策者决策更加及时、准确。

2.2.4实现多业务、多系统的数据整合

通过多种管理模型分析,以及多种数据分析方式,可以一站式、随时随地掌握所需信息,无需多业务切换,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没有业务系统局限性,能够提取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

能够同时提取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

通过一个平台能够掌握整个企业运营状况,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3教学解决方案

3.1教学方案

3.1.1面向本科经管类专业开设商业智能通识性认知课

(1)课程目标。体验商业智能产品对于企业管理的关键价值,体验信息化给企业管理与决策带来的方便和快捷,认识信息化新的热点应用——商业智能。

(2)体验内容包括:

异构数据整合能力:能将企业基于不同数据库的多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搭建起企业的数据中心。

复杂报表设计能力:报表设计简单灵活,及时满足不同业务需要。

生成文字报告能力:与Word无缝集成,利用预置的模板,根据设定的参数,生成专业分析报告。

多维数据查询能力:提供基于ERP系统的自助组合查询,满足不同管理层对于数据即时查询的需要。

完备的示警机制:实现对于关键数据的示警提醒,还能够将示警信息自动发至管理者邮箱。

构建企业分析模型:支持以更加直观、个性化的方式构建企业分析模型,为企业搭建数据分析平台。

进行数据深度挖掘、钻取:支持立体化管理模型的构建。通过某一个指标的变化,其他相关指标联动,体现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通过向下进行挖掘,钻取某个指标的构成情况,逐层分析,直至最明细的数据。

平台性特性满足各种变化的需要:从容应对业务变化和系统升级。

3.1.2作为目前学校开设的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课程的实验课

目前,部分院校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与统计学等专业开设有数据挖掘、商业智能课程。分为本科层次和研究生(MBA)层次。

此类课程的教学偏重理论与技术综述,以及一些数据挖掘工具的介绍,缺乏一个系统的,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紧密相关的综合管理平台作为实验课的支撑。BQ商业智能实验室可以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建立对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的直观认识。

对于研究生(MBA)层次,课程设计需要从企业战略规划的高度出发,延伸到决策需要业务数据支撑,通过对面向事务ERP数据的提炼和分析,掌控运营。让学员充分体验到信息化的力量。

3.1.3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二次开发课程

因为在使用BQ的过程中,涉及多数据源处理、信息域构建、智能查询、多维报表、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等二次开发工作,适合作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实验课。

3.2科学研究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智能财务;管理会计;价值创造

一、引言

在“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风起云涌的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化技术将会对各行业及人类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然也包括财务领域。在财务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借助RPA流程自动化、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规则引擎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企业管理者持续变革、打破定式、创新发展,改变企业的商业运营管理模式,寻求新的价值增值点。相较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改造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给企业带来了数据可得、效率提升、沟通有效、成本节约、响应及时、质量保证和价值增值等切实的收益。而企业的价值管理或价值创造本就是企业管理会计的本质所在(冯巧根,2015)。因此本文尝试从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视角,理清智能财务驱动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推动企业财务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智能财务赋能企业价值管理研究回顾

关于智能财务的定义,理论界主要有系统模式观、管理活动观、应用场景观、技术应用观和交叉学科观等五种观点(张庆龙,2021)。刘勤(2018)认为,智能财务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智能财务的智能是指机器智能,侧重于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共生,并在管理中不断扩大、延伸,进而逐步取代部分人类财务专家的活动。人工智能的高阶形式(认知智能)可以与管理会计融合,帮助企业高效获取挖掘数据,完成决策和分析,让智能财务赋能管理价值重塑(郝宇晓,2020)。管理会计是以服务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为主体,通过实施业财融合,发挥控制、决策和评价等管理活动,最终创造价值。以“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为主体的智慧财务体系助力财务管理升级,预算管理系统、ODR绩效考核等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让财务与运营融合,更好地为运营管理创造价值(操礼庆,2020)。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成长的产物,众多企业开启了财务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之路,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改变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管理效能的优化(陈海雯,陈敬芳),有效促进企业创造价值(何瑛和周访,2013)。如果能充分发挥影像识别(OCR)、自然语义处理(NPL)等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就能加速财务共享模式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升级(张庆龙,2019),从而实现财务共享模式的智能化转型。杨寅等(2020)等创新性地引入力场分析模型,进一步探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财务转型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作用及内在机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发现,企业智能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创造有积极促进作用,但聚焦于智能财务驱动企业价值创造内在机理的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视角的智能财务赋能企业价值管理的研究非常缺乏,因此本文尝试对此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该领域研究有所贡献。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分析框架

管理会计的边界模糊和概念框架尚未达成共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学者提出了以价值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框架(IttnerandLarcker,2001),认为企业应从股东价值出发重点关注顾客价值形成原因,即通过获得顾客价值换来企业的价值创造(冯巧根,2015);上世纪中叶开始,管理会计研究范围扩展为对客户价值、股东价值等的确认和计量,并更多地强调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价值创造,认为成本管理是价值创造的前提条件(潘飞和文东华,2006),企业可以从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等路径增加企业价值(王富兰、国凤兰,2019);还有学者从资源、作业、流程入手,围绕横纵向价值链进行研究,并提出价值创造是管理会计的本质特征(孙茂竹等,2012);另外,从组织管理活动的角度,管理会计也能通过改善组织经营为组织创造价值(王斌和顾惠忠,2014)。上述研究肯定了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功能,但是目前对“价值”“价值量”等概念的定义过于模糊,会导致会计的确认和记录功能无法得到施展,限制了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郭永清,2015)。关于价值指标的衡量,选取经济利润、会计利润、股东回报率等指标或多或少都有缺陷,在国企考核中普遍使用的经济增加值(EVA)相较而言更有优势(池国华,2015),但是经济增加值(EVA)在民营企业中尚未大规模推广应用,反而公司财务学中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更具代表性和可计算性,使价值管理具备实务操作空间。倘若考虑风险和时间因素,形成“风险和报酬平衡下的企业自由现金流现值”,管理会计中的价值衡量问题便可得以解决(郭永清,2015;诸波等,2017)。本文借鉴诸波等(2017)对管理会计中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框架的探讨,提出从现金流量、风险和战略管理三个方面来衡量企业价值的思路,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一)现金流管理

选择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衡量企业价值,关键是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从定性来看,现金流管理强调现金净流入的不可间断,其持续性决定了企业价值的增值;从定量来看,现金流管理关注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差量,即现金净流量最大。在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分析框架中,企业的销售收入管理、成本管理、应收账款管理、采购管理等业务活动都会影响企业现金净流量的产生,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对其加强管理非常重要。

(二)风险管理

财务理论表明,风险越高,收益越大,反之亦然。对于投资者而言,其目标是追求较高的投资收益,而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追求的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风险越高,收益越大”不代表企业可以无控制地去冒险,风险中的系统风险是不可控的,也不可预测,它不会带来行业超额收益;相反,非系统风险对企业而言是可控的,可以带来行业超额收益。企业承担非系统风险获得行业超额收益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夸大营销,欺骗顾客购买等获取的超额收益;二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进行产品创新和生产工艺改进,产出受客户认可的高质量产品,进而形成品牌、口碑等商誉资产,最终获得由商誉带来的超额收益。显然,加强研发投入带来的超额收益(价值增值)比夸大营销方式更有持续性,管理会计在研发管理、营销管理与企业价值的关联影响模型中,为管理层提供企业产品创新活动的价值决策信息,让顾客感知效用明显改善,产品获利能力大幅提升,最终获得企业价值增值(诸波等,2017)。

(三)战略管理

公司财务学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时间n是公司价值估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这里隐含的前提假设是企业可以无限期经营下去,但是现实经济活动中,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企业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就必须注重战略管理,它决定了企业长期表现的一系列重大管理决策和行动。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现在及未来的整体经营活动进行规划、预测和管理,不仅只求眼前财富的积累,更是渴望企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为起点,从战略分析到战略选择再到战略实施,同时评价和监控战略的实施过程,相应调整原来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管理会计系统可嵌入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提供管理活动所需的决策实施相关信息,比如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地图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克服战略实施障碍,实现更高的股东价值(张悦玫等,2003)。此时,管理会计系统与企业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融合统一起来,以各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为战略管理对象载体,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王化成等,1997)。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要素构成了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分析框架,其中战略管理居于首要位置,因为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大脑”;现金流管理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图1 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分析框架限的资源匹配到成本效益比最优的位置,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血液”;而风险管理是价值增值的“免疫系统”,为企业的价值管理铸造最后一道“防火墙”。公司财务理论认为,可控范围内的风险承担与收益获得是顺向关系。在无形资产、智慧资本占据主导的新经济时代(黄世忠等,2020),企业对非系统风险承担带来的超额收益追求,铸造了其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能力。

四、智能财务赋能企业价值创造路径

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智能财务转型之所以受到实务界的热捧,其价值产生的背后机理和路径究竟为何?本文将围绕智能财务赋能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价值创造的路径展开分析,如图2所示。

(一)智能财务赋能现金流管理

企业现金流管理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管理、成本管理等业务活动。在销售收入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中,回单处理和收款对账流程中存在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低、强度高、准确率难以保证等痛点,企业通过引入收款对账和回单凭证合并机器人(RPA),财务人员无需在企业与银行之间来回奔走,对账工作量大幅降低,出错率显著下降,降本增效成果突出。在成本管理中,费用报销成为财务机器人使用最广泛的流程,自然语言处理(NPL)语音交互应用完成业务人员出差智能填单,财务人员借助OCR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完成智能提单、智能审核,网银机器人完成自动付款,并最终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和财务报告。现阶段智能技术在企业财务中的应用,企业最直接的受益体现在成本费用的节约方面,如中国石油2017年推出的“小铁人”RPA财务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智能报账、凭证制作审核、发票认证和银行回单分拣等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场景,年节约成本1亿元,减少660人以上的用工成本(谭瑾,2020)。中国石化近年来推出的“享当当”RPA财务机器人部分业务已经能实现7×24小时无人值守干预,成功应用在多个业务场景中,每月可节约8000个人工工时(陈旭等,2021)。根据现金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成本费用节约带来的现金流出量减少使现金净流量变大,从而影响企业价值。

(二)智能财务赋能风险管理

在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分析框架中,管理会计通过建立研发管理、营销管理与企业价值的互动模型,满足顾客需求,提升产品的顾客感知效用,从而为企业带来行业超额收益。金融机构可利用神经网络等新技术新方法,精准地预测客户流失概率,从而采取客户定制化挽留措施,了解客户需求并改进创新服务产品(李佳等,2017)。企业承担非系统风险虽然能获得行业超额收益,但是也是在一定的风险限定范围内,因此进行风险控制非常必要,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内部控制,其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控制活动(李维安等,2013)。RPA适用于规则明确、重复大量的使用场景,正好和内部控制对业务流程化、标准化的观点不谋而合,进而控制企业面临的非系统风险点。合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管理要素,中科新云将自然语言处理(NLP)应用在公司的合同管理环节,通过自然语言技术识别合同关键内容,寻找关键风险点,并进行相关预警(刘雅琼,2020)。

(三)智能财务赋能企业战略管理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于企业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战略管理过程。如战略分析阶段,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已经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客户画像与供应商关系识别中得以施展。客户的需求通常无法量化,智能技术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向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的客户画像,方便企业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评估后续合同的签订和监督执行。Bajari等(2015)研究发现,机器学习比传统预测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客户需求;机器学习与其他估算模型的组合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陈东梅,2020)。另外第三方企业企查查可以发现供应商控制者的关系,进而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帮助管理者判断供应商是否符合采购系统中的关联交易范围,展示不同供应商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支持。机器学习还能对客户的行为进行预测,有学者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社交平台脸谱中用户的点击、喜欢、转发和评论等行为进行分析,进而预测客户对品牌广告的参与行为(Leeetal.,2018)。战略实施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确定和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Murray等(2019)发现,基于区块链技术驱动构建的一种分权模式的组织架构,可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委托问题,由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编码来完成某些管理职能。以上研究发现表明,智能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基业长青”问题,从而使“风险和报酬平衡下的企业自由现金流现值”中的时间n可以长期延续,最终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分析框架中,企业价值可以从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方面来衡量,进而智能财务可以通过影响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方面来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财务机器人(RPA)、自然语言处理(NPL)、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智能技术在与战略管理融合的过程中,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有效保证了创造企业价值的“大脑”的持续运转;新的智能技术在现金流管理运用中,加速了创造企业价值的“血液”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循环;新的智能技术嵌入在风险管理中,增强了企业价值增值的“免疫系统”,让企业由被动地将风险管理作为成本中心,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将风险管理作为价值中心。

五、结语

智能企业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技术

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时,建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基础都是将施工质量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才会得到相应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才能上升。在建筑市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只有将自身施工质量提高,才能在建筑市场中站稳脚步,取得一席之地。但值得顾虑的是,就目前阶段建筑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可以轻易忽视。面对建设中的不足,建筑工程企业要树立正确认识,对工程管理方式突破创新,增加拓展管理方法,不断推动建筑工程向前发展。

1浅谈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现状以及管理方法具体分析

在我国一些建筑企业中,企业实际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较低。企业技术人员在项目工程的财务以及施工管理中运用了智能软件,但实际中每个模块之间是不集中的,数据之间信息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并且系统延展性效果较差,这些问题都难以为建筑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帮助。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实际管理中,因为建筑工程项目较多、施工地点不固定、资金分散等问题,使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没有相对统一管理,在收集整理施工和财务信息时,存在数据上报不及时的问题。除此之外,建筑企业针对项目管理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严重的造成数据信息准确性不高,大大影响了建筑企业项目决策工作的推进。建筑企业管理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项目信息化准确性不高、智能化水平低、企业对智能化软件没有正确运用。这些管理手段出现的问题,都阻碍了项目信息工作的进程,主要表现在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归档保存等方面,项目管理对数据准确度和及时性得不到满足,是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及时对各部门错误数据进行及时调整,滞碍业务处理进程。

2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具体分析

①建筑企业在建筑管理中药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互相监督。在日常工程施工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建筑技术问题,确保技术和施工规范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建筑企业应加强工程建设人员的技术教育培训、积极学习技术方法、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确保能够推动工程建设发展。②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技术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建筑工程相关条例规范,如果发现技术人员有不符合条例规范的行为,企业管理领导要对相关人员严格警告,并现场教育。这一手段主要是让技术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严格的建筑施工意识。企业领导要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监督,要主要从建筑施工设计、建筑工程成本、施工技术规范和建筑验收测评等方面入手。③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加强对材料设备的控制。为了能更好控制成本,在建筑管理中企业领导以及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材料选购进行严格把关。当施工时需要材料采购前,一定要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市场,综合考量,结合分析选口碑好、质量有保障、实际花费成本相对低的厂家。对选取的厂家,应对产品反复取样化验检测,必须保障质量。而对于材料设备等问题造成发生施工事故等问题,企业要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3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实际应用

建筑企业为确保建筑设备可以顺利开展,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基础设施。建筑企业要在建设工程中运用全方位智能化监控设备,可以提高对日常工作起到监督的效果。全方位智能化监控设备在工程照明、排水系统、以及空调冷热交替等方面运用都能运用,推动了监督管理,提高了监督效率。3.1监控技术在建筑的应用。建筑企业在对建筑设备实时监控的主要目的是营造出高作、及鞥的居住环境。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应用推广,计算机应用得到的人们的关注,促使我国建筑设备监控体系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太网控制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赖网络技术的可靠、实时性,慢慢发展成组网技术。②施工现场总线能够快速发展,并且现场的总线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③当前现代建筑监控系统本身有很多技术,进而实现了Web和OPC系统技术的融合,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智能监管的进程。3.2集成技术的应用。系统集成主要是利用开放协议以实现各系统间的联动控制,实现资源共享。建筑企业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建筑企业结合企实际管理需求,运用集成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企业通过各个系统平台,结合不同网络构造,建筑企业往往会选择不一样的集成模式,例如企业监控系统。当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监控系统和子系统的有效连接。

4结束语

建筑企业想真正提高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水平,就要对企业管理模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加大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日益重视,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想跟上新时代建筑的步伐,就要敢于打破旧的管理方式,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主要要寻找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模式。建筑企业再运用智能化网络技术,再以适合本企业的方法、模式为基本,推动企业工程管理的智能化,使企业向规范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申强.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及其智能化技术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7):150-151.

[2]霍珉壮.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与智能化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