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1 08:33:12

医学教育培训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1

(1)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繁杂,监管激励机制差

我院开展的继续教育工作内容较多,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班、国内外进修的审核报销,项目申报、学分审核等工作每年都在增加,目前我院相关管理人员2名,很难做到对继续教育的各项工作严格把关。虽然医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上仍有缺陷和漏洞,考核监管力度上不足,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

(2)学习动机不正确,被动性学习

目前我院已将学分完成情况与科室绩效、个人年终考核相挂钩,但仍有部分人员对于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抱着只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上课代刷卡、只签到不听课,不注重学习质量和效果,忽略继续医学教育的实效性,失去了学习兴趣,使完成学分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

(3)工学矛盾仍是最大影响因素

由于临床工作压力,职工的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经常发生冲突,很难保证时间参加继续教育项目。同时,很多医务人员又承担着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无暇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在院内举办的讲座和培训,许多人因临床工作突发情况,经常听到一半就不得不离开,影响学习质量。

(4)继续教育培训实操性差

继续教育项目多以培训班、学术会议、讲座等面授形式进行,偏重知识传授,形式单一,其课程过多强调知识和理论的传授,缺少实践教学,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医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难以得到巩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比较差。

2.完善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多部门共同协作,加强监管力度

继续医学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在对医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同时,更要做好其审核、考核等工作。例如出国进修、在职研究生培养需要人事处根据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随时对协议进行修改签订,医务处、科研处要对进修回院人员做好考核工作,财务处要配合做好各项报销审计工作,仅靠单独一个部门很难完成。因此,医院各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激励考核相辅相成,通过继续教育要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2)加强理念引导与教育,变被动为主动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考核,最终目的是督促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最终让其主动地去接受培训、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议在继续医学教育实践中一是不断加强理念教育,明确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临床工作;二是通过激励手段引导观念转变,对通过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开展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给予奖励,激发学习兴趣,最终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3)做好网络教育和多媒体课件研发工作

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职工可以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解决了因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固定等原因造成的工学矛盾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建议在医院网站上建立专门继续教育培训专栏,将医院举办的培训、讲座等文件和视频资料放在网上,以便职工随时学习。

(4)完善硬件设施,搭建继续教育实践培训平台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远程学习;“互联网+”;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平台

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形式[1]。基于医学研究信息的更新,跟上医学进步的步伐是一个挑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最新的医疗保健服务。这就需要持续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医疗卫生的最新信息。在国际上,继续医学教育对专业技术人员是目前加强和提高全民健康专业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医学教育有许多早已确立的学习和培训方法,包括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面对面学习的模式,这也是继续教育传统的培训方法,主要是因为这是以前一种提供继续医学教育成本低廉的有效方法,对于参加培训者来说,这也显示出了当时继续教育的教学文化。随着互联网、远程等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继续医学教育采用新的实践和技术方法。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建立了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主要是对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基础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本文对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学员的满意度调查进行总结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调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基层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有7560名登录平台进行学习并完成问卷填写,收集应答选择结果构成比进行比较,主要以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年龄范围在20~60岁,学习人员大部分为女性,主要来自三级医院,学历集中在大专及以上。1.2研究方法参与该网络学习的学员在注册登录该平台后,学习完第一个课程后,平台会出现自行设计编制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平台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完毕后,方可申请学分并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每个学员仅填写一次。保证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2结果

2.1基本信息调查结果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年共收集到7560份问卷,其中医疗专业有2280名,占30.16%,护理专业有3804名,占50.32%,医技专业有738名,占9.76%,药学专业有396名,占5.24%,行政管理专业有342名,占4.52%;学历情况:硕士及以上有2154名,占28.49%,本科学历有2562名,占33.89%,专科有2844名,占37.62%;职称情况:初级职称有6486名,占85.79%,中级职称有996名,占13.17%,高级职称有78名,占1.03%;年龄情况:20~30岁有5754名,占76.11%,31~40岁有1542名,占20.40%,41~50岁有210名,占2.78%,51岁以上有54名,占0.71%。2.2对远程平台的评价对比现场授课和网络学习,有5340名学员(占70.63%)普遍会优先选择网络学习,有2118名(28.02%)可以考虑并试着接受网络学习;不会接受网络学习的仅有102名(1.35%),根据分析,可能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计算机等不熟练,所以还是喜欢面授形式的学习。有4842名学员(64.05%)非常愿意长期使用“互联网+教育”,并且愿意将平台推荐给同事或朋友,有2094名学员(27.7%)选择愿意长期使用“互联网+教育”,有552名学员对于使用“互联网+教育”的态度是无所谓,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仅有72名学员不愿意使用“互联网+教育”,这与上一个问题数据基本保持一致;经过问卷调查,大家继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途径有: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面授培训班、购买相关学习教材及网络学习等,其中网络学习所占比例较高,有4422名,达到了近60%,说明大家越来越倾向“互联网+教育”学习;针对“互联网+教育”的优点大家都一致认为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也是网络平台最显著的优势,有4992名学员(66.03%)认为“互联网+教育”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且可以学习到新知识,获取学分也更加方便。对于平台网页设计和网站服务,大家普遍认为网页设计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少数学员希望学习界面需要美化,大部分学员希望平台内容的更新速度需要加快;有部分学员希望可以有相应的手机APP,使学习能够更加方便;还有学员希望平台能够建立互动平台,使学员能够和授课教师互动,增进交流。在课程内容上,大家希望增加疾病基本理论知识、对各疾病最新临床的诊疗规范的认识和贯彻、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实验室检查的解读能力、临床操作的实际动手能力、院前急救能力等,大家都希望在网络平台上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针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我们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756名学员(89.37%)是为了获取学分、用于晋升职称;有5082名学员(67.22%)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个结果也体现了目前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同时也说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晋升职称挂钩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也促使他们不断地更新自身的专业技能、医学知识和诊治理念,让先进的现代科研业务更快、更深入地渗透到临床一线,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3讨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教育培训已经从传统的教学形式转变为采用在线、远程或电子学习的其他媒体进行培训。在线学习可以让参与者“更容易、更有效地获取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医学新信息”,因此,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才能为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2]。然而,从传统的在线学习过渡并非没有挑战。越来越多的时间限制和要求不断地摆在参加培训者和组织培训管理机构身上,促使各部门寻找新的方式来提供更个性化、自我导向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除了那些沿用至今的继续医学教育方法仍然实用,如参加CME项目培训、学术会议等,同时,目前继续教育形式更加多样、生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和针对性[3]。如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翻转课堂、思维导图、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以及集临床基础知识、临床思维、实践技能、沟通交流为一体的医学模拟教学,伴随“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又涌现出慕课与微课等在线教育方式。另外,随着继续医学教育覆盖范围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方法会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目前“互联网+”已成为知识社会创新演进及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3]。鉴于将卫生专业人员带离工作岗位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成本,远程教育方法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具有巨大潜力。远程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多功能、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服务。与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相比,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具有“随时随地”举办和学习的优势。医学继续教育的理想形式,首先是要综合利用传统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构成立体的科学的传播体系[4]。我国2006年、2015年、2018年印发的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的文件中都提到了要加强网络管理,要求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多地已进行了实践并成功进行推广,比如“慕课”“微课”,还有国外“可汗学院”等,这些成功实例也证明了“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推动着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新动力[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从学员管理到学分管理,从培训方式到学习资源,从中央统筹到分级分管,都应该借助于互联网实现精细、分级和快捷的管理和应用[6]。医学教育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一直见证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交网络媒体、播客等网络媒体在线学习课程和参加网络研讨会。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现在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学习形式,可以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也考虑到当前在不鼓励人员聚集的态势下,传统的面授模式比重正逐渐减少,但要满足医务人员持续保持对学习的重视,及时汲取新的医学知识、医学技能等,就迫切需要新的学习方法来替代继续医学教育面对面会议的减少这一点[7]。该远程学习平台上的课程主要是各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主要针对的是初级和中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因此本次调查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初级职称的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每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应该建立这样的学习理念,保持学习能力,使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够适应当前的医学发展,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创建新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特别是大力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8]。目前我国对继续医学教育比较重视,规定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并获取相应的学分,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需要集中时间、地点培训,往往会出现有些医生因工作繁忙而无法及时参加,或者部分医护人员为了获取学分而走过场的情况,从而使继续医学教育无法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为了解决工学矛盾,我院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研发了该远程学习平台,满足了我院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的继续医学教育需求,并根据学员的反馈进行内容完善及流程优化,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互联网+教育”有即时性、主观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等,极其便利地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条件[4],本次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些优点。彭迎春等人[9]的研究也显示了使用互联网的效果较好;浙江省截至2014年已经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体系[10]。学习时间、空间、内容的高度自由可以视作远程医学教育的主要特征[5]。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3

一、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背景

(一)**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我市从**年起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已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市市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自**年起,我市逐年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到**年底全市已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到97个,大大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为我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社区实践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在社区卫生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在职卫生人力资源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尤其是中专以下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占63.80%)。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缺乏、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缺陷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对这些转岗到社区从事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工作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知识的培训,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是摆在我市卫生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做法和体会

由于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及培训起步较晚,无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面对大量的培训需求,如何在较短时期内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面临的首要新课题。为此,我市在对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基础上,根据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现状,实事求是地确立了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基本工作思路。

(一)加强领导,积极探索

我市及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对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卫生局科教处;并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社区全科医学培训及科技交流”工作组;各区(县级市)也相应成立了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1、开展强化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培训(1996-1999年)

2、举办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和社区护士骨干培训班(2000-2001年)

此外,为积极推进中医中药进社区,我市在国内率先开办了2期中医师全科医学培训班。

(二)合理规划,稳步推进

**年,我市被正式作为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分别组织制定和实施了《**市**-**年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规划》(穗卫基[**]2号)和《**市**-2010年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求我市各区(县级市)在**-**年期间重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力争到**年底前对已经转岗并已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完成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从**年起对即将转岗或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培训合格取得《**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证书》后才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县以下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师进行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到**年底完成农村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的全科医学轮训工作。从2008年起逐步转入以毕业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核心的全科医学教育,高等医学院校非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均需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到2010年建立起符合我市市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培训制度。这些规划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全科医学培训工作的开展,截至**年12月31日,已有5940人完成和正在参加培训,超额完成了《**市**-**年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规划》规定的岗位培训任务。

(三)充分利用**地区医学教育资源优势,抓好全科医学教学师资队伍及教学基地建设

为推进我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了《**市全科医学理论培训教学基地基本要求》、《**市全科医学临床实习基地基本要求》、《**市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基本要求》,在各单位申报及组织专家审定的基础上确定了首批三种类型的**市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基地:一是以具备医学或护理类专业本科或专科教学条件的医药院校为主体,以培训全科医学理论为主要任务的“全科医学理论培训教学基地”5个,二是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为主体,以培训临床实践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的“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基地”23个,三是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培训社区卫生实践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13个。

同时利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药学院、**医学院、**省疾病控制中心、**卫生学校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市和各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工作、具有实践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建立了由215位专家组成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并对所有入选的师资进行了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由于组建了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协调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师资队伍,逐步规范了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及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保证了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质量。

(四)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逐步形成和完善市、区(县)二级培训网络

全科医学教育与培训工作涉及面广,而且我市13个区(县级市)的经济水平、医学教育与卫生资源差异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培训大纲、统一培训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完善”以及长远发展与当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确立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分片实施”的工作思路,对全市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进行分类指导,积极依靠政府支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市、区(县)二级培训网络,并形成了两种教学与管理培训模式即一是全程委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进行教学与管理培训模式;二是在区(县级市)卫生学校或医院设立教学点共同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采取在培训学员集中的区(县级市)设立教学点,由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和教学点共同管理。教学点所在的区卫生局协调安排培训名额,教学点所在卫生学校或医院负责安排教学场地和学员管理,我市批准设立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安排教学计划、组织教学、选派师资和考核验收。这种模式学员就学方便,区(县级市)卫生局主管人员可及时了解培训进展情况。

(五)加大投入,建立试题库与教案库

我们率先在全国建立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试题库与教案库,强化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的内涵建设和教学管理规范,确实提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质量。

(六)积极探索开展全科医学学历教育

**医学院通过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全日制本科和成人业余本科学历教育,在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促进了我市全科医学培训教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并为我市下一阶段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1、师资问题。由于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开始较晚,无法快速组建一支合格的全科医师师资队伍,目前只能依靠专科医师进行全科医师培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仍然是当前全科医师培训的当务之急。

2、目前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还比较低。为了保证全科医师的高质量和高素质,可考虑采取“分流培训”,将学历层次低的人员转岗培训为社区所需要的医疗卫生辅助人员。

3、进一步加强培训质量的管理与评估,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将培训效果和效益的评价同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需进一步完善有关配套政策

1、制定并完善全科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全科医师资格注册制度,并将全科医师的培训、管理与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更多的高素质的医师选择全科医师职业。

2、联合**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如**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学院,探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建立激励机制,支持并引导医学毕业生选择全科医师职业,进入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4

(一)明确培训职责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培训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对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按照“三统三分”原则,制订培训规划,落实培训任务,将培训工作列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局机关各科室要全面负责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建立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制,对培训项目方案进行论证,落实培训经费;各承办单位要做好培训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各县(、区)卫生局要认真组织学员参加教育培训,督促有关单位选派好相关卫生人员参加培训,确保学员参加培训学习的时间。

(二)实施培训项目

局机关各科室要全面负责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在培训前将培训项目方案报局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单位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包括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师资、选择培训教材、保证培训场地和教学设备、保证培训经费专款专用,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三)组织考试考核

根据“逢培必考”的原则,每个培训项目结束后,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要根据培训内容和要求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或技能操作考核,并登记学员的考试或考核结果,要将考试或考核结果向学员所在单位进行反馈。

(四)做好资料备案

承办单位要收集好培训有关资料,包括教学培训计划、教材讲义和多媒体资料、培训相关规章制度、教师名单及讲授内容、学员名单及考勤记录、学员调查表及考试试卷等,上述资料要统一归档备查。

每期培训班结束后,承办单位要及时将培训安排表、教师名单和教材讲义、考试试题、《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报表》、《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学员考核情况登记表》(附表2)、经费使用情况和培训工作总结等有关资料在培训结束一周内报送局有关科室,经科室审核后送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五)发放培训证书

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统一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和相关岗位培训管理,按照《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通过考试或考核的学员,统一颁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岗位培训证或培训证书,并授予相应(省、、县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强化过程监管,确保培训质量

(一)加强培训过程监管

局机关各科室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即对培训计划的实施、培训师资的建设,培训教材的编制,培训场地的选择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二)加强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

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对教育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从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教学组织管理和培训考试考核等方面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质量。

三、加强考核评估,注重培训效果

(一)培训工作考核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评估,落实考核评估经费。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所有培训项目进行考核评估,从培训组织管理情况、培训实施情况和培训效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二)考核评估结果通报

每个教育培训项目的考核评估情况将予以通报,对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5

**年工作回顾

**年是“**”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并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厅党组和厅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全省卫生科教系统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卫生科教工作的全局,上下齐心,努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及全省卫生科教工作会议精神,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确定“**”卫生科教工作方向

**年3月,召开了全省卫生科教工作会议,姚志彬厅长做了重要讲话,黄小玲书记作了《树立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我省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工作报告。会议总结了“**”期间我省卫生科教工作,部署了“**”卫生科教工作,制定了《**省“**”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省“**”医学专科建设计划》和《**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划》。会议确定我省在“**”期间卫生科教工作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统筹区域发展,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关键技术攻关,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医学科技竞争力;加强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坚持科教工作与疾病预防控制相结合,坚持科教工作与临床相结合,坚持科教工作与推广适宜技术相结合。

一是以加强专科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医学技术整体水平。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多层共建,加大投入,重点建设30个左右重点专科,50个左右特色专科。

二是以加快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组织重大项目攻关。重点加强八大重点领域研究,包括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和应急能力研究,重大慢性疾病的基础、防治与控制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及健康促进模式研究,农村适宜技术研究,老年性疾病防治的研究,环境、职业危害和伤害防治技术研究,出生缺陷防治研究以及注重现代科技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

三是以实施“**”卫生人才规划为动力,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以项目为龙头,以学科为依托,力争培养全国著名专家(医学院士)2-3人,培养各类学科带头人500名,逐步建立学科、年龄结构合理的卫生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全科医学人才、农村卫生人才培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毕业后教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以及健全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网络建设。

二、加强医学科研课题管理,提高卫生科研质量

组织**年度**省医学科研基金的申报、评审及**/**年度课题的后期管理工作。**年共受理课题申报938项,按专业分为15个学科组进行评审,经综合专家评审意见及查新结果,总立项487项(占总申报数51.92%),其中立项资助课题289项(占总申报数30.81%),立项非资助管理课题198项(占总申报数21.11%),资助总额为260万元。立项课题坚持择优扶持的原则,主要资助应用型研究,兼顾地区(单位)与专业分布。

贯彻落实我厅《关于加强**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后期管理的通知》(粤卫〔2004〕69号),对科研课题的结题、延期严格把关,督促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对所属单位立项课题的管理,对不按要求完成课题的个人或单位实行暂停受理或限额受理的措施,该项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据对已到期结题的**/**年度基金课题结题统计,两年的申报结题率分别为82.09%、86.84%。批准结题率分别为64.37%、70.04%。

三、卫生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年以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杨培增教授等完成的《葡萄膜炎发生及慢性化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学清教授等完成的《肾小球疾病免疫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医学专业获**省科技奖拟奖项目共86项,占总拟奖项目的29.66%,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6项。中山大学获得各类科研基金近1亿元,其中国家863计划6项。申请“**”国家支撑计划有了新突破,省人民医院以牵头单位获得“**”国家支撑计划资助项目3项,其中2项为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共获得院外资助额为1411万元,同时获得**年度**省科技奖拟奖项目一、二、三等奖各一项,这也是省人民医院近15年来首次有可能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科技奖一等奖。

四、依法规范生物安全管理

一是认真贯彻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24号令),加强我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二是加强卫生系统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授课内容和要求,对全省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至**年底,完成了全省21个地级市1369名技术骨干的培训。三是开展申报实验室,积极督促各列入国家计划内的实验室进行申报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工作,并做好临时启动省CDC的BSL-3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四是向卫生部推荐生物安全评审专家。根据《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推荐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格评审专家的通知》(卫科教实验室便函〔**〕123号)要求,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申报,共向卫生部推荐专家19人。五是依法做好禽流感死者尸解标本的管理;布置落实了全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调查工作;加强我省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发生生物安全事故。

五、依法规范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一是认真组织申报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为进一步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转发了《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认可标准及管理规定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人类辅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校验实施细则的通知》,做好省内培训基地的申报。目前我省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两家机构获批准为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获批准为卫生部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

二是组织受理医疗机构申报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年受理5家单位申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我厅组织专家对5个单位进行初审,出具初审意见后,上报卫生部,卫生部组织对这5个单位的现场评审工作,其中3家机构获准试运行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三是严格把关,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年组织有关专家,严格按照标准,对第三批申报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25所医疗机构进行评审,除2个单位因故申请取消评审外,共有9所单位获准正式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试运行一年的3所,校验基本合格1所,未通过10所。

六、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张德江书记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的指示精神,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组织实施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我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资助总额达800万元。根据资助项目要求制定了《**省部分农村卫生人才培训试点实施方案》。该培训项目简称“6161”工程,培训全省卫生管理干部600名,清远、揭阳、云浮三市卫生院业务骨干1000名,乡村医生6000名,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该项目于**年11月11日全面启动,并顺利举办了农村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培训清远、揭阳、云浮三市和全省70个经济欠发达县(区)卫生局局长、医院院长(包括人民医院院长、中医院院长和妇幼保健院院长),以及清远、揭阳、云浮三市乡镇卫生院院长等培训及内儿科业务骨干、预防保健业务骨干培训班。通过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卫生管理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好的为广大农村居民服务。

七、开展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的督导

为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和专项经费的落实,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根据《关于印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督导方案的通知》(粤卫办〔2005〕43号)要求,我处委托**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于**年11月份组织专家对承担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的19所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实地督导,重点督查经费落实情况及培训质量。通过督导,及时发现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省农村基层在职卫技人员培训质量,推动我省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八、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评估认定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及社区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的通知》(粤卫办〔2005〕58号)要求,我厅于**年5月下旬组织专家分3组分别对我省21个市申报的29个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80个临床实践基地和109个社区培训基地进行了系统的评估。通过评估,全省认定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25个、临床实践基地76及社区培训基地88个,初步建立了**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到目前为止,培训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师资626人。

九、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评审工作

为推动我省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建设,转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粤卫办函〔**〕1**号),并向卫生部申请作为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省。根据卫生部《通知》精神,认真组织我省符合条件的医院申报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共申报447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其中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31个,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16个。向卫生部推荐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436名。**年11月,卫生部组织全国90多名专家,对省人民医院等9所医院153个专科、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进行了评审。通过卫生部评审成为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普通专科71个,亚专科66个,通过率89.5%,其中省人民医院普通专科15个、亚专科16个,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普通专科13个、亚专科15个,附属二院普通专科11个,亚专科8个,附属三院普通专科9个,亚专科6个,附属五院普通专科1个亚专科2个,光华口腔医院口腔科和眼科医院眼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专科11个,亚专科14个,珠江医院普通专科9个、亚专科5个。通过评审,使我们初步掌握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的程序、方法和重点,锻炼了我省的专家队伍,为我省进一步做好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鉴于我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取得的经验以及在专科医师基地评审中取得的成绩,卫生部批准我省成为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省。

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继续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定了《**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认真做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审批、立项及后期管理工作。**年获批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62项,公布省级项目504项。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得到了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年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国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积极组织编写继续医学教育教材。我处与厅应急办共同组织专家编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9个分册,该系列教材纳入省人事厅全省继续教育教材,作为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必修课。

根据卫生部进一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筛查培训工作的要求,举办了全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筛查师资骨干培训班,共230人参加了培训,进一步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诊断、报告、采样送检工作,提高我省医疗卫生队伍防治不明原因肺炎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卫生保健专业学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问题,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参加医护资格考试问题的通知》(粤教职〔**〕70号)。根据此文件精神,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9月会同教育厅和中医药局主持召开了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通报会,并下发了会议纪要,解决了近两万名学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问题。

组织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估认定,目前全省共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166个,其中高校直属附属医院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9所,教学医院90所。继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年全省认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个,组织5134名住院医师参加全省统考,发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2415个,合格率为43.8%。

**年卫生科教主要工作

**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推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我省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重点部署,加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着力抓好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纵深发展,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确保卫生事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效,为促进和谐**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卫生科教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今年全省卫生工作重点,坚持卫生科教工作为卫生事业服务的方向,突出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两条主线,围绕知识更新、技术流动、成果转化三个中心环节,构建卫生科技自主创新、科技支撑、成果推广应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四个体系。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及远程医学教育的规范管理。

一、开展“**”期间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的验收工作

为培育**省医学专科优势,提高我省医学科技竞争能力,**年省卫生厅开展了省医学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工作,经过单位申报和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等18个医学重点专科,**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等29个特色专科,经过4年的建设,我省医学专科水平明显提高。根据《**省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方案》的要求,今年将对“**”期间**省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省卫生厅将下发有关验收的《通知》,请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做好自查,各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进行检查验收,将验收情况作为评选“**”**省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年全面启动“**”**省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工作,发挥医学专科在重大疾病、疑难病防治的中流砥柱作用,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使我省的总体临床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通过优化布局与结构,多层共建,加大投入,重点建设30个重点专科,50个特色专科,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技术水平较高、各具优势(特色)的专科点群,扩大覆盖面,缩短服务半径,使人民群众能就近得到较先进的优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发挥专科示范作用。

三、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加强医学重点领域的研究

卫生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于建立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优化创新的政策与环境,提升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要根据卫生科技发展的规律,紧密围绕我省卫生实际需要,抓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这一关键环节,在明确我国卫生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构建创新体制和长效机制。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大疾病为工作重点,以影响广泛、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重大疾病为突破口,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的研究、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病防治的研究,职业病、地方病的防治研究,老年相关疾病的干预控制研究、重大精神疾病和行为障碍的识别技术与干预措施研究、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农村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防治研究等,认真组织科技力量攻关,努力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降低出生缺陷和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四、认真组织“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的申报工作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支持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中央财政设立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

卫生部从**年开始设立“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基金,重点开展卫生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要求体现行业科研的特点与重点,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衔接,避免重复交叉。专项只设项目层次,不分解。项目采取招标或择优委托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要求:以需求为基础,以任务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面向健康共性问题、解决行业实用技术、促进卫生科技发展。国家已立项的支撑项目、863、973、重大专项等项目,不得重复申报。重点加强流行病学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相关医学类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应用技术、循证医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申请培育性的项目为973项目打基础。请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组织申报,将申报材料于**年6月20日前报卫生厅,由卫生厅汇总后,统一向卫生部申报。

五、进一步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卫生工作者健康的大事,各级卫生科技主管部门必须认真负责。要从强化人员培训、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分工责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做好硬件建设、加强审批和监督管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我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机制。

(一)加强BSL-3实验室管理:继续抓好我省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敦促我省列入国家发改委规划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申报及监管工作。根据卫生部**年第50号令《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做好实验室活动的审批申报管理工作。

(二)做好自查和督查工作:今年全省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工作,同时,为配合卫生部每年两次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根据自查的情况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督导方案,对全省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做好BSL-2实验室备案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第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新建、改建或者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应当向市级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我省将启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地级市卫生局负责辖区内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备案工作,省卫生厅统一备案格式及数据管理。

六、进一步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目前,我省共有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衍生技术医疗机构11所(其中4所试运行),开展供精人工授精技术医疗机构1所,设置人类精子库1所,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医疗机构29所(其中5所试运行)。

为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人类精子库的管理,一是制定规划,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年制订**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规划,严格申报、审批管理。二是规范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申请、校验、变更、注销等管理,从**年8月起,凡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申请、校验、变更、注销的医疗机构,按照行政许可要求,进入**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由**省卫生监督所受理大厅统一受理、发证。三是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和体系。**年起试行启用夫精人工授精年度报表软件,辅助生殖技术及精子库均实行年报制,使该项工作的管理步入科学化、程序化、动态化、规范化的管理渠道。

七、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

加强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是发展农村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完善我省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技术推广体系与模式,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探索面向农村和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促进卫生服务协调发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方便群众就医,增进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年起,卫生部将在北京、河北、辽宁、**、广西、宁夏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适宜卫生技术进社区工程”试点活动,我省将在广州市、深圳市六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选择2个示范区作为全国的试点单位,重点加强高血压防治技术、规范用药技术、冠心病防治技术、血栓防治技术、心脑血管病社区管理技术、以及心脑血管病引起的焦虑、抑郁症干预技术的推广,请广州、深圳市各选择1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开展试点工作。

同时,省卫生厅将从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及部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选取优秀的适合基层推广的项目在全省推广。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大对技术引进、推广和应用工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采取有效方式,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参与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卫生科学普及工作,把防病治病的科技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八、继续加强农村在职卫生技术人才培训

继续组织实施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我省的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完成清远、揭阳、云浮三个试点市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训任务,并在项目完成后组织督导组进行评估,保证该项目做好做实,取得良好效益。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培训全省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管理干部以及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和乡村医生。通过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干部和农村在职卫生技术人才的培训,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和乡村医生的基本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健康促进、保健康复等技术水平,努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救治条件,以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九、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

为加强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2年下发《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和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工作的通知》(卫科教高发[1996]第116号)精神,1996年成立“**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委员会,开展临床教学基地的评审工作,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为规范我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保证高等医学教育质量,20**年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规范附属医院设置、教学医院设置和毕业生毕业实习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申报、评审和管理工作。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全省拥有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9所、教学医院90所,基本满足我省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的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拟与省教育厅、中医药局联合召开**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工作会议。总结10多年来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工作经验,规范临床教学基地工作管理工作,修订临床教学基地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办法,组织制订预防医学教学基地标准,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提高教学基地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带教水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十、进一步加强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落实国家和省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划》,重点建设2~4个部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5~6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在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预防保健等领域遴选一批有学科优势、内容好、质量高的项目,重点扶持。定期对各地、各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估。编写出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必修科目系列教材,重点抓好卫生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员培训。研究和探讨面向农村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有计划地组织一批实用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专题讲座到农村基层举办。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今年组织对各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认定,组织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课统考,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加强卫生科教管理人员培养,提高卫生科教队伍管理水平。

十一、大力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的意见,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岗位培训,加大社区卫生人才岗位培训力度,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开展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社区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市积极探索规范化培训模式。继续健全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网络,积极探索社区卫生人才培训新方法、新途径。举办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培训班,提高全科医学教育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十二、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试点的工作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6

一、一致思维,充沛看法鼎力推进医学教育综合变革、加速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育的主要性和紧迫性

卫惹事业是国度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构成局部,与人民群众安康息息相通。人才是卫惹事业的第一资本,医学教育是卫生人才步队建立的主要保证。探究具有中国特征医学教育开展路途,具体提拔医药卫生人才培育质量是我们神圣的前史任务,是教育和卫惹事业变革与开展的中间义务之一。

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系体例变革客观要求推进医学教育变革、加速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育

2012年,党中心、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系体例变革的定见》,卫惹事业进入了一个主要的变革开展期间。深化医改是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严重理论举动,是保证全民安康的严重民生工程,也是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建立、扩展内需的严重开展工程。2012年以来,医药卫生体系体例变革已初见成效:一是根本医疗保证面大幅扩展,全民根本医保掩盖了全国95%左右的生齿;二是底层医疗卫生效劳才能分明加强,2000多个县级病院和3万多个底层医疗卫生效劳机构获得革新建立,以全科大夫为重点的底层医疗卫生步队建立规划正在启动施行;三是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均等化获得新发展,国度根本公共卫生效劳项目、严重公共卫生效劳举动在全国局限内展开;四是根本药物准则和公立病院变革试点有序推进,根本药物准则已在一切当局举行的底层医疗卫活力构中得以施行;五是卫惹事业财务投入力度不时加大,小我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重延续下降,群众就医担负有所减轻。

跟着医药卫生体系体例变革的深化,一些构造性问题日益凸显,个中,医药卫生人才步队建立滞后的问题尤为凸起,已成为深化医改的主要制约要素。当前,我国卫生人才步队建立存在四个凸起问题:一是总量缺乏。与欧美等兴旺国度比拟,我国每千生齿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还有较大差距,仅与中等收入国度接近。二是本质和才能有待进步。2010年,乡村卫生技能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14.3%,具有高级专业技能职称的人员仅占3.9%,在很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效劳任务的人员严峻缺乏,一些正常营业任务不克不及得以展开,所装备的一些医疗设备也不克不及充沛发扬效益,乡村卫生步队尤其单薄。三是构造和散布尚不合理,人员散布的城乡、区域差异分明。四是与医学教育和人才培育相关的政策情况有待进一步完美,尤其是吸引和不变底层卫生人才的保证办法亟待增强。

第二,推进医学教育变革、加速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育,是落实国度中长时间教育、人才规划大纲的主要义务

改过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树立了较为齐备的医学教育系统,培育了多量高本质医药卫生人才。变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开展与提高。跟着经济社会的开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效劳的等待与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本质医药卫生人才是知足人民等待与要求的主要保证。若何从国情动身,紧扣需求,尊敬规则,以用为本,借鉴国际有益经历,建立由院校教育、卒业后教育和持续教育所构成的中国特征医学教育系统,立异人才培育形式,进步医药卫生人才培育质量,是贯彻落实国度中长时间教育和人才规划大纲的主要义务。

国度中长时间教育、人才规划大纲对教育和人才优先开展、深化变革作出了计谋摆设。国度中长时间教育规划大纲确立了终身教育系统的开展目的。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就成立了医学教育微观治理部际协调机制,针对医学教育变革开展,支撑卫惹事业变革开展等严重问题按期进行沟通与商量,互相支撑与共同,获得了分明成效。一些省市也接踵树立了教育和卫生厅局间协调机制,收到了很好的结果。医改启动施行以来,两部协作愈加亲密,上一年10月,教育部、卫生部结合下发了《关于共建下属高校医学院(部、中间)的定见》,决议第一批共建10所下属高校医学院,出台了5个方面10项内容的详细办法,当前已初见成效。两部还将展开与省级当地当局共建当地医学院校试点,强化医学教育的国度全体规划。目前,教育部会同我部决议一起施行临床医学教育综合变革方案和杰出大夫教育培育方案,标准医学类专业办学,推进院校医学教育变革开展,培育优异医学卒业生,树立全科大夫准则和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为及格医师的培育明白了标准的途径。教育部、卫生部两部的协同起劲既表现了医学教育变革开展与卫惹事业变革开展的严密连系,也表现了院校教育、卒业后教育、持续教育一体化系统建立的全体思索。国度中长时间人才开展规划大纲将全民安康保证工程列为12项严重人才工程之一,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师等专业人才列为社会开展重点范畴急需紧缺人才范围,提出了详细的开展目的。上述计谋布置凸显了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育的主要性和紧迫性,也为医学教育变革与开展明白了斗争偏向,教育部、卫生部相关任务布置表现了教改与医改的有机联接。

第三,树立全科大夫准则是推进医学教育变革、加速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育的主要行动

上一年,国际有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宣布了国际上20位有名医学教育家结合撰写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育:在互相依存的世界,为增强卫生系统而变革医学教育》,文章总结曩昔百年的医学教育经历,瞻望将来百年的医学教育革新。100年前美国普莱斯顿法案推进科学融入医学系统,促进近代医学的开展。当时,医学正酝酿着新的革命,其引领革新首要基于社区的安康促进任务。全科大夫培育准则的树立和施行,曾经成为这场新革新的中心。全科大夫是一类主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首要在底层承当预防保健、经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病及安康治理等一体化效劳,被称为居民安康的“守门人”。其培育目的要求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理论才能等多方面本质才能要素有机交融。全科大夫国表里医疗卫生理论标明,可否培育多量及格的全科大夫,树立以全科大夫为中心的底层卫生效劳团队,供应预防为主、防治连系为特征的底层卫生效劳,构成底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协作的医疗卫生效劳系统,将直接关系到严重疾病的有用防控、人民群众安康程度的进步和医疗费用的合理节制,真正表现中国特征社会主义卫惹事业的公益性。当前,在我国,及格的全科大夫非常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在注重底层卫生的国度和地域,全科大夫普通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

本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树立全科大夫准则的指点定见》(以下简称:《指点定见》),对树立中国特征全科大夫准则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要求“到2020年根本完成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及格的全科大夫,根本顺应群众根本医疗卫生效劳需求”。我们要充沛看法树立全科大夫准则的主要意义,把鼎力培育及格全科大夫,作为当时和往后相当长的期间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步队建立的严重义务,各地、各有关部分要高度注重这一义务的有用落实,为其供应足够的财力、物力、政策等资本保证。

二、凸起重点,积极推进以全科大夫为重点的底层卫生人才培育任务

变革医学教育,加速培育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要把贯彻落实《指点定见》、加速培育高质量全科大夫作为任务重点。为此,要留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具体掌握全科大夫培育准则的设计思绪

《指点定见》对创立中国特征全科大夫培育形式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确立了“一种形式、两条途径、三个一致、四条渠道”的全科大夫培育准则。“一种形式”即全科大夫培育逐渐标准为“5+3”形式,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为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两条途径”即当前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接纳“卒业后标准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讨生教育”两条途径,逐渐过渡到卒业后标准化培训的一致路子。“三个一致”即一致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办法和内容,一致全科大夫执业准入前提,一致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规范。“四条渠道”是指过渡期培育全科大夫的四个首要路子,一是鼎力展开底层在岗大夫转岗培训;二是强化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全科医学技艺培训;三是提拔底层大夫学历条理,契合前提后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四是鼓舞大病院大夫到底层效劳。

第二,深入了解全科大夫“5+3”培育形式的主要意义

理论标明,卒业后标准化培训是及格全科大夫的必经路子,可使全科大夫成为全民安康的真正“守门人”,居民80%以上的安康问题在社区可获得有用处置。

我国医学教育条理多,多种学制并存,卒业后医学教育和持续医学教育系统建立尚不完美。在校医学生缺乏系统标准的临床才能练习进程,卒业后直接从事临床诊治任务,致使临床医师尤其是底层医疗卫活力构的医师效劳才能和程度不高,难以获得群众的遍及信赖。不少应在底层处理的安康问题却“小病大看”,由此招致医疗费用疾速上涨和大病院规划过度扩张。

树立“5+3”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形式,是我国医师培育准则的一项严重变革,可为底层医疗卫活力构源源不时地保送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为群众供应全方位、便利可及的根本医疗卫生效劳,促进底层医疗卫活力构与城市病院的合理分工与协作,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三,着眼久远,树立健全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准则

为加速树立标准的全科大夫培育准则,当前,国务院相关部分在《指点定见》的总体框架指点下,正在抓紧研讨制订配套政策办法,包罗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规范、基地规范、基地认定和治理方法以及与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的授予方法等。各地在推进这项任务中应留意以下方面:

一要注重统筹规划。在仔细查询研讨的根底上,仔细剖析当地区全科大夫的培育需乞降培育才能,制订实在可行的分阶段培育规划。2012年将是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准则在全国局限内正式施行的第一年,但愿各地集中力气,抓紧谋划,精心摆设,确保优越残局。

二要注重政策保证。全科大夫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教育培训、人事治理、财务投入等多个范畴。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分应积极自动协调有关方面,落实相关培训经费和在培医师的待遇保证,并着手树立充溢活力的全科大夫运用治理准则和从业鼓励机制,为全科大夫安心效劳底层发明前提。一些地域的理论提醒,把培训任务和从业鼓励、培训待遇问题统筹处理好,是确保标准化培训得以顺畅施行的主要保证和要害地点。

三要注重才能建立。培育及格的全科大夫,树立全科效劳理念是根底,把握标准扎实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才能是中心。增强全科大夫培育才能建立,尤其要留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尽快启动全科大夫培育基地遴选和建立任务,把那些契合前提要求、教育经历丰厚、热心全科大夫培育任务的医疗机构优先归入培育基地建立范围,要充沛吸纳和应用教育系统内的优异师资资本,尤其是医学院校的教育病院,并连系国度下达的全科大夫培育基地建立项目予以支撑,不时加大投入,完美培训所必需的根底设备和技艺练习中间,加速构成顺应需乞降要求的基地收集,扩展培训才能。二是要增强全科医学师资步队建立,对培训基地带教临床医师展开全科医学理念和带教办法培训,支撑并鼓舞其承当全科大夫临床带教义务。增强临床培训基地对底层理论基地师资的教育培训,使其胜任带教任务。国度也将合时启动施行全科师资培训项目,支撑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任务。

四要注重培育质量节制。培育质量是全科大夫培育任务的中心。医学院校特殊是重点医学院校要愈加注重全科医学学科开展,增强临床社区基地和公共卫生基地建立,并树立合作无懈机制,建立医学教育根底平台;培育基地要实在抓好培育质量节制任务,树立治理准则,落实治理责任,还强化培训进程治理,仔细做好培训施行和审核任务,确保可以培育及格的全科大夫。详细任务中,可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历和有益做法。例如,作为开展中国度的古巴,其人均希冀寿命已达78岁,与美国处于统一程度,这个中全科大夫发扬了主要效果。古巴的全科大夫培育形式是根底教育和临床理论严密连系。社区卫生效劳中间既承当着底层医疗卫生效劳功用,还也是医学教育的根底平台。医学生在入校第一年就进入底层卫生效劳中间,表现了根底医学教育与底层卫生理论的严密连系,可增进医学生与群众的沟通才能,并促进其树立扎根底层的幻想信心。

第四,容身当时,现阶段多渠道培育全科大夫

全科大夫数目缺乏、质量不高是当时健全底层医疗卫生效劳系统的瓶颈。为缓解当时底层急需全科大夫与全科大夫标准化培育周期较长的矛盾,《指点定见》提出了近期多渠道培育及格全科大夫的四条首要路子,个中包罗在中西部地域延续3年施行全科大夫转岗培训和乡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育两个项目,由中心财务予以支撑。

全科大夫转岗培训是现阶段处理全科大夫紧缺的过渡性办法,也是近期培育全科大夫的首要渠道。转岗培训施行一年多来,经过按需、分程、导师制的培训方法,底层学员的根底理论和实践技艺获得较大进步,不少学员还与带教教师树立了固定的关系,即便培训完毕回到底层后,也可以在碰到问题时实时获得基地病院导师的营业技能指点,促进了底层效劳程度的提拔。乡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育项目表现了国度对中西部乡村地域卫生人才培育任务的关怀支撑,让有志于安心扎根底层、为长者同乡供应医疗卫生效劳的学生免费承受高级医学教育。项目施行以来,各级卫生、教育、发改、人社、财务等部分亲密共同,顺畅完成了2010-2011年的招录和培育义务。下一步要稳固效果,实时研讨处理所碰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畅施行。参加此项任务的医学院校要注重进步培育质量。

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开展程度与兴旺国度差距明显,还国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开展也不服衡。为此,《指点定见》提出了一些过渡性的办法。如在当时的过渡期内,在严厉节制比例的前提下,对到欠兴旺的乡村地域任务的三年制医学专科卒业生,可接纳“3+2”的形式,即卒业后承受2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艺培训,可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卫生部现正抓紧研讨制订相关卒业后培训形式和指点性培训内容。各地要依据实践状况,量体裁衣地施行培训任务。

第五,探究树立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

以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为主的卒业后医学教育不只是培育及格全科大夫的牢靠路子,也是培育其他专科临床大夫的必经阶段。自1993年卫生部颁布《临床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试行方法》以来,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百家病院展开了住院医师培训任务,当前每年招录规划达2万余人。北京、四川、天津、江苏、福建等地已在完美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治理、扩展培训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理论。上海市从全体上推进了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建立,在培训治理体系体例、保证机制建立,以及与学位准则的联接等方面有了打破性的发展。

树立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严重变革。严厉标准的培训可使医学生改变为本质才能有包管的及格大夫,让人民群众称心,使医疗卫生人才步队取得坚实的开展根底,个中德才兼备的大夫有潜力生长为将来的学科领武士才。在深化县级公立病院变革进程中,展开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可为确保“大病不出县”打下坚实的人才根底。这项准则的树立还可促进中西部遥远地市(州)病院的临床诊疗才能建立,削减患者区域外转诊。

卫生部、教育部高度注重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建立任务,当前正协同多个部分,抓紧研讨制订《关于树立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的指点定见》。完美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加速及格临床大夫培育,应留意对峙以下准则:一是当局主导,统筹规划。各级当局应在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施行中发扬主导效果,相关部分依照本能机能分工严密共同,充沛发扬行业社会组织的效果。依照属地化治理的准则,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根底,统筹协调规划区域内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规划、学科构造以及城乡和区域散布等结构。二是微观指点,一致规范。国度卫生行政部分担任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项目施行任务的微观指点,一致确立培训形式,一致制订培训规范、培训基地规范、基地认定治理方法和培训审核方法等规范和规则。三是凸起重点,统筹统筹。要以全科大夫培训为重点,出力面向底层培育及格临床医师。还探究、完美各类专科医师培训形式(3+X),在3年集中培训的根底上,持续延长相关专业培训,完美我国卒业后医学教育形式。四是完美准则,供应保证。逐渐完美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的准则形式、体系体例机制和配套政策,特殊是要完美公共财务的投入保证政策,拓宽培训资金筹措渠道,充沛表现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准则的公共产物属性。五是进步才能,包管质量。连系公立病院变革,增强培训基地和师资步队建立,逐渐进步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才能。注重培训进程治理,确保培训质量。

三、统筹统筹,仔细施行各类卫生人才教育培训

我国卫生人才步队可否知足医改的需求,可否顺应生齿老龄化、疾病谱转变带来的应战,要害在于卫生人才数目和质量可否与医药卫惹事业的开展需求相顺应。本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医药卫生中长时间人才开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增总量,提质量,调构造”的根本思绪。各地要依照这一要求,增强统筹规划,做好分类施行,全体推进各类卫生人才的教育培训任务,培育一支数目规划适合、本质才能优秀、构造散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步队。

第一,增强卫生人员持续医学教育,培育及格岗亭人才

医药卫生人才的生长和培育是一个终身进修的进程。持续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终身教育系统的主要构成局部。持续医学教育任务要以具体提拔卫生人员岗亭效劳才能为目的,依照“统筹协调、分类指点、按需施教、考究实效”的准则,进一步完美持续医学教育准则建立和机制立异,完美持续医学教育培训系统,扩展持续医学教育掩盖面,将底层等各类相关卫生技能人员培训归入持续医学教育治理。一要在持续教育内容变革上下功夫,以岗亭胜任力为中心,增强供需对接,按需施教,加强持续教育运动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要在持续教育伎俩变革上下功夫,增强长途教育资本建立,鼓舞开展多种方式的长途医学教育,缓解医务人员尤其是底层学员的工学矛盾。三要在持续教育资本建立上下功夫,整合培训基地和师资资本,构成结构和分工合理的培训收集。四要在持续教育治理上下功夫,增强统筹协谐和分类指点,削减反复培训,考究培训结果。

为进步在职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成效,在国度财务部分鼎力支撑下,卫生部曾经着手对中心财务支撑的医改严重专项卫生人员培训项目进行整合,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自本年起,调整了医改严重专项下达方法,各地卫生部分要注重培训统筹任务,积极探究树立“统分连系”的任务形式,在培训对象、内容、工夫、方法等方面逐渐完成“四统筹”,确保培训质量和结果。

增强村庄大夫教育培训任务。村庄大夫最切近广阔乡村居民,承当着乡村医疗卫生效劳系统“网底”的效劳功用。在实际的前提下,村庄大夫能在广阔乡村底层发扬有用效果。各地卫生行政部分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增强村庄大夫步队建立的指点定见》的要求,增强村庄大夫的教育培训任务。要严厉执行村庄大夫按期在岗培训准则,以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和根本医疗为重点,强化临床理论技艺以及全科医学常识和信息化培训,把握适合技能,标准诊疗行为。要为参与执业(助理)医师资历测验的村庄大夫供应针对性培训,使更多的村庄大夫到达执业(助理)医师资历要求。探究增强村庄大夫后备力气建立的有用路子,推进村庄大夫步队逐渐完成助理执业医师化。此次提交会议寻求定见的文件中有《全国村庄大夫教育规划(2011-2020年)》和《持续医学教育“十二五”规划》,请同志们仔细研讨,提出定见。

第二,统筹做好其他卫生人才培育任务,知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一是增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培育。当时,卫惹事业的开展对公共卫生、护理、药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急迫,人才缺口大。要有方案、有重点地增强对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经过培训强化他们的专业常识与技艺,处理相关岗亭人才紧缺的问题。还,也要依据详细状况,指导有关医学院校调整学科专业构造,扩展紧缺人才招生和培育规划,添加人才供量。卫生部本年起曾经开端施行紧缺专门人才开拓工程,到2015年培训各类急需紧缺人才37万人。二是增强高条理医药卫生人才培育。培育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出色人才,事关严重疾病与安康问题的科技打破,事关国际生物医学科技制高点的抢占,事关计谋性新兴财产的培养开展。要经过国度生齿安康范畴科技严重专项、其他相关科技方案等科研项目施行,以及国度和部分重点实行室、重点学科等基地建立,吸引、培育一批高条理、立异型、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与立异团队,真正表现项目施行、基地建立、人才培育有机连系。要进一步扩展开放,积极构开国际交流与协作平台,仔细落实国度海外高条理人才引进方案(千人方案),建立好海外高条理人才立异创业基地,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创业领武士才及立异团队。进一步完美“卫生部有凸起奉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医巨匠”等选拔准则,鼓励高条理人才锋芒毕露和不时开展。到2015年,培育和引进高条理专业人才6万人。

第三,增强中医药人才培育,发扬中医药特征优势

我国中医药长时间开展的理论证实,中医药疗效切实、医治方法灵敏、费用比拟低价,尤其是“治未病”有其共同的优势,深受老庶民欢送,在我国医疗卫生效劳系统中有着不成替代的效果。各地要探究中医人才在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底层医疗卫活力构发扬效果的有用方法,并减少中医药人才培育与经济社会及行业开展要求间存在的差距。理论标明,中医名医名师发生于临床经历的不时积聚。要遵照中医药学科本身规则和中医药人才生长规则,“重经典、通人文、早理论、多临床”,加大中医药人才院校培育形式和人才培育机制变革,增强学生中医药传承才能和临床思想培育。要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准则,增强底层中医药人才和中西医连系人才培育。要积极施行“三名”(名医、名科、名院)计谋,展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和底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历承继任务。“十二五”规划时期,我们将施行中医药传承与立异人才工程,培训底层中医药人才、中医临床技能主干和老中医学术承继人8.5万人。

第四,增强医学文明和医德医风教育,培育人民称心的医务任务者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7

关键词:基层卫生;儿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将加强基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列入重要目标,并提出全科医生培训、资源下沉等综合措施,要求到2020年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基本儿童医疗卫生需求。继续医学教育是医生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1-2],但目前我国对基层儿科医生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的关注不够,有关基层儿科医生的培训现状和需求研究非常少[3-4],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科医生的培训现状和需求进行评价,为提高存量社区儿科医生的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科医生包括注册范围为儿科学的儿科医生,也包括能看儿科疾病的全科医生,以下统称“社区儿科医生”。本研究从全国不同级别城市中抽取直辖市(北京、上海),副省级城市(厦门、哈尔滨和西安),省会城市(石家庄、合肥和兰州)和地级市(镇江、岳阳和包头)共计11个城市作为样本城市。纳入标准:样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体社区儿科医生。排除标准:提供儿童保健服务的儿保医生。

1.2调查方法

采用课题组前期使用的“全科医生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5-6],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必要调整,形成“社区儿科医生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正式调查前,在北京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完善。调查问卷包括如下相关内容,(1)基本情况调查:如社区儿科医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编制等情况。(2)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培训需求评估、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形式、内容和满意度等情况。(3)继续医学教育需求:包括未来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求等。调查采用在线自愿匿名填写,由样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联盟负责人组织辖区社区儿科医生填写,共成功调查378名社区儿科医生。调查问卷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以及结果应用等内容,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填写调查表。1.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进行数据核对整理;采用SAS9.1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

2结果

2.1基本情况

378名调查对象中,女性244人(64.55%),年龄以31~40岁为主,共146人(38.62%),在编人数230人(60.85%)。男性134人(35.45%);30岁及以下130人(34.40%),31~40岁146人(38.62%),41岁及以上102人(26.98%)。职称方面,以初级和中级人数最多,初级职称157人(41.53%),中级职称150人(39.68%),而高级职称42人(11.11%),无职称29人(7.67%)。按城市级别来划分,来自地级市的调查对象146人(38.62%),占比最大,而来自直辖市的99人(26.19%),来自副省级城市60人(15.87),来自省会城市146人(38.62%),地级市、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调查对象人数有交叉。

2.2教育培训工作评价

19.05%的调查对象表示,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相关需求评估,55.82%的调查对象对培训内容的适用性表示“非常好或好”。满意度方面,调查对象对培训师资的满意度为66.67%,较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满意度稍高,分别为61.38%和59.26%。

2.3教育培训内容现状与需求

从现状来看,调查对象表示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中涉及“沟通技巧”和“传染病防控”相对其他四方面少,而接受过“合理用药”等相关内容比例最大,达到82.01%。从需求来看,“疾病诊疗”“合理用药”和“急诊急救”是基层儿科医生培训需求最大的,占比分别为85.45%、87.83%和85.19%。对比现状和需求来看,基层儿科医生对全科理念、传染病防控和沟通技巧的需求出现小幅降低,而对“疾病诊疗”“合理用药”和“急诊急救”的需求增加,其中需求增幅最大的是“急诊急救”,详见表1。

2.4教育培训形式的现状与需求

从现状来看,调查对象表示以前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中“实地参观”和“机构内培训”2种形式的培训相对较少,占比为10.32%和26.19%,而“培训班”“学术讲座会议”“网络学习”等形式占较大,其中,以“网络学习”的形式占比最高,达到80.16%。从需求来看,“培训班”“学术讲座会议”和“网络学习”仍然是基层儿科医生培训需求最大的,占比分别为66.14%、60.85%和61.90%。对比现状和需求来看,“培训班”“学术讲座会议”和“网络学习”3种形式的需求出现降低,降低幅度最大的是“网络学习”形式;而对“实地参观”和“机构内培训”的需求增加,其中需求增幅最大的是“实地参观”,详见表2.

3讨论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8

第一条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报告中提出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升我省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促进我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健康。

第二条加强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和重培训轻考评现象,提高现有培训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三条推进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规范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依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和省卫生厅、省人事厅《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等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四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归口管理、统分结合。在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上做到“三统三分”,“三统”即统一归口、统一规划、统一考评。“三分”即分类指导、分别实施、分级负责。

(二)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根据卫生工作需要,结合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需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培养卫生人员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考核评估、保证质量。不断完善教育培训考核和评估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对每一培训项目执行情况都必须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四)坚持开拓创新、提高效益。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发展远程教育,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教育培训师资,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是以省卫生厅名义,由厅机关各业务处室承办的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以及受卫生部或卫生厅委托,由厅直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承办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工作实行项目管理。

第五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对象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在职在岗的卫生人员,包括临床医疗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农村卫生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等。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省卫生厅成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厅领导小组),由厅机关各相关业务处室组成,厅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厅领导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厅科技教育处,负责教育培训管理日常工作,各业务处室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工作。

第七条厅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制定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及全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规划;

(三)审批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及工作情况报告。

第八条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统一收集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预算等);

(二)整合、统筹和调配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预算等);

(三)编制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四)论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方案;

(五)监督检查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六)制定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标准;

(七)考核评估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

(八)统计汇总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项目内容、培训对象、经费决算等),编写《卫生人员培训工作信息》;

(九)向厅领导小组报告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总结;

(十)负责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管理日常工作及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九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职责

(一)制定本处室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二)向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处室年度计划,协助编制全厅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三)组织实施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

(四)教育培训项目结束后,向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培训工作总结;

(五)组织开展教育培训质量监控,并协助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六)完成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十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协调制度。厅领导小组每年底召开会议,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和部署下年度教育培训工作安排。必要时,厅领导小组可临时召开会议,研究有关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各业务处室协调,厅科技教育处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负责相关教育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审批制度。每年12月30日前,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将下一年的教育培训计划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厅领导小组审批后,于次年初统一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临时性教育培训项目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省卫生厅委托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项目,由承办单位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报厅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评价报告制度。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要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将教育培训项目进展情况及相关信息报送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个教育培训项目完成后均必须请学员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调查表》(表2),统一汇总后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报表》(表3),并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三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证书管理制度。按照《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标准》和省卫生厅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求,把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继续医学教育和相关岗位培训管理,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颁发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和岗位培训合格证等。

第四章计划与实施

第十四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不同,分类别、分层次编制科学、合理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申报表》(表1),由厅领导小组审批后,厅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年度厅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交由成员处室实施。

第十五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包括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公共卫生人员培训计划、社区卫生人员培训计划、乡镇卫生院卫技术人员培训计划、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计划、卫生监督人员培训计划和卫生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等。

第十六条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要认真组织实施各类教育培训项目。由中央、省财政补助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按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编制印发的全省卫生人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要求,由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按照项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

卫生人员的全员性教育培训、公共科目培训和在职在岗人员的医学学历教育由厅科技教育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章内容与形式

第十七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内容应根据卫生工作重点,围绕岗位职责,满足岗位需求,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强调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十八条全员性培训以公共性、基础性、综合性知识为主,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卫生行风、医学伦理、卫生法律法规、面向全体卫生人员的医学综合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内容。

第十九条专项性教育培训以专业性、专科性、专题性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卫生管理、面向专业卫生人员的医学学科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内容。

第二十条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形式应根据培训对象、培训条件、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不同,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短期培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远程教育等多种灵活多样方式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发展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及网络技术开展卫生人员教育培训,以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使基层卫生人员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全员性教育培训可利用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简称“双卫网”)开展培训工作,有条件的专项性教育培训也可利用“双卫网”开展培训工作。

第六章基地、师资与教材

第二十二条建立省、市、县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教育培训项目。应根据各类教育培训内容和要求,确定一批相关培训基地,如省级进修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村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培训基地要做好服务工作,改善教学条件和设施,保证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十三条从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四条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要配备有与教育培训内容相一致的教材、讲义和教学辅导资料。

第二十五条各类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基地须报厅领导小组备案,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组织开展的每个教育培训项目师资情况和教材、讲义等须在培训结束后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七章经费与使用

第二十六条由中央和省财政专项经费补助的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经费要按照项目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执行,专款专用。

第二十七条其他教育培训项目的收费须根据物价部门有关教育培训的规定,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十八条要规范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要确定经费使用范围,以保证培训经费用于师资培训、教材建设、远程教育、光盘制作、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和考核评估等工作。

第八章监督与考评

第二十九条建立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监督和质量考核评估制度,考核情况作为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条对参加教育培训的卫生人员进行监督与考评。每个培训项目要根据培训要求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或技能操作考试,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证书。

第三十一条对组织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与考评。每年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本年度教育培训情况报各相关业务处室,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汇总各教育培训项目后填写《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汇总表》(表4)并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厅领导小组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监督与考评。

第三十二条对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进行监督与考评。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要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考评,确保教育培训质量,每年底将承办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情况报相关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由厅领导小组成员处室汇总后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厅领导小组对承办教育培训的医疗卫生单位和培训基地进行监督与考评。

第三十三条对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质量进行监督与考评。厅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江西省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评估表》(表5),组织专家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并每年通报评估结果。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总体目标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三、主要内容

(一)参加对象

我市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高、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取得执业资质的在岗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厂企校医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二)组织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领导,并提供条件和制度上的保证,应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要充分利用我市各级各类卫生和医学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划、领导和管理。

卫生局成立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由卫生局有关领导及市直医疗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委员会在局政工科设培训办公室,负责全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全面管理。作为市医学继续教育基地,卫生干部培训中心在卫生局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协调、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完成以下职责:

l、拟定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计划;

2、负责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组织申报;

3、依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

4、在培训办公室指导下,承担各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统计和登记上报工作。

全市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贯彻落实卫生局继续医学教育的计划与要求,做好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考核、登记等管理工作。

各单位要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卫生技术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服从所在单位的安排,接受考核。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和本单位规定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后,有义务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

(三)内容和形式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以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结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学等有关内容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

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以短期培训为主,、出版专著,获得科研立项、奖励等亦视为参加继续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卫生干部培训中心定期将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学科专业公布,供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参加。

全市卫生技术人员除参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医学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及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公共科目外,必须参加卫生局组织的继续教育科目的培训。

四、组织保障

(一)考核方式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任职期限内学分可以累计计算,平均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低于25分,当年所获学分不得低于20分。学分的授予与管理应严格执行《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有关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考核登记制度。各单位要有专人负责,每年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和获得的学分进行登记;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培中心指导下每年对专业技术人员《证书》进行验证,作为与晋升、评聘、注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挂钩的依据。

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合格、技术职务聘任、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列入单位年度考核工作目标,作为卫生局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

建立继续医学教育的评估制度。卫生局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定期对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二)奖惩办法

市卫生局对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违反本《实施意见》,继续医学教育开展不力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对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技术人员,要视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年度考核不合格或缓聘、低聘、解聘卫生技术职务和不准参加相应技术职务资格考试、不予执业再注册的处理。

l、不服从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安排的;

2、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修业不合格的;

3、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的有关规定和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

4、未获得规定学分数的;

5、在学分登记、年度和任期考核中弄虚作假的。

(三)经费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采取单位、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各单位要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卫生技术人员本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费用。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举办单位收取合理的培训费用。

五、其它

医学教育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教育;临床实践

医学是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一门具有专业性、人本性、艺术性的科学,是集“自然-人文-社会”于一身的学科。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强健身心的不断追求和向往,新时期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对医疗的需求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治疗”,更多的是追求身心的“治愈”,由此,“医学人文”这一概念逐渐走进医务工作者的视野。医学人文是指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价值融于医学实践,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保障医者践行博爱、尊重和关怀的行医准则[1],而其教育则是培养和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顾名思义就是住在医院里随时待命的医师,他们是医学生锻炼成为真正临床医师的重要角色担当,是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范畴之一,是指医学生在结束院校学习后开始进入临床见习的医学实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要是指由国家通过认定,取得培养住院医师资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综合医院。培训基地内符合国家要求的临床科室同时申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即内外妇儿等各临床专科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要完成系统性、规范性培训,进入临床工作必须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2-3年的住培训练,这是其医学生涯的重要起点,也是其必经阶段。国家也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作为住培工作开展的最终目标[2]。

2住培阶段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当住院医师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进入临床工作后,面对相对匮乏的医疗资源、复杂的疑难杂症、紧张的医患关系时,仅具备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其还需要有崇高的职业观、良好的医德、人际沟通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人文知识予以支撑。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卷席全国,波及全球。打响战疫的第一刻,全国四万多名医务工作者身披战袍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奔赴战场,秉承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驰援湖北,为全国乃至全球人民用生命上了生动的一课。“医者仁心”,我们培养的医生从来都不应该是只会开药做手术的机器,他们应该是一群仁爱慈悲、懂得感同身受的可爱可敬之人。因此,作为医学生培养起点的国家各住培基地应该以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重新回归医学人文教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的重要地位。

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住院医师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被广泛重视起来。但是,从适应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来看,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距离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仍有较大的差距。3.1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先天生成的,其主要是由后期教育、个人成长、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不断积累而成的。然而,当前培训基地大多数带教老师还处于传统认知当中,认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未真正将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医学、服务患者、敬重生命的人文医学观带入到日常临床教学实践当中[3]。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将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培育住院医师的责任意识、职业精神和价值观念。培训基地带教老师作为住院医师在住培阶段的引路人,其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认识的不到位,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偏差,如何使得医学人文教育获得应有的尊重,让医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住院医师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3.2医学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国内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着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比较低,平均约为7.45%,而国外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占比以美国、德国为例,多达20-25%[3]。另一方面,以我院其中一类住院医师(专业型研究生)来说,学校在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卫生法学、医学史等课程的设置上占比极少,有些课程甚至没有开展。相较于国外医学教育体系,我国无论是从人文课程设置时长上还是开设课程种类上都远低于国际水平。由于课程设置占比低种类少,直接导致大多数住院医师在进入临床实践之前缺乏相关的医学人文知识储备。人文知识看似无形,实则价值无穷,它虽然不能产生可见的经济效益,但却是住院医师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沟通的基础。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其主要精力基本全部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将原本薄弱的理论知识逐渐淡忘,从而导致在临床工作时不能及时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带来很多本可避免的沟通问题[4]。3.3培训基地教学形式单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临床工作的需要而减少或忽略了一些自以为不必要的学习内容,例如沟通技巧、患者心理学、卫生法学等。一方面,离开学校投身到教学医院临床科室轮转学习的住院医师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深度学习;另一方面,各培训专业基地受临床业务量的限制,无法更多的召集学生集中起来深入教学,更不必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课程学习。住培基地的不重视、各临床专业基地的受限性直接导致人文教育内容欠缺且多以讲座等直接灌输的形式开展,授课内容也仅局限于一般性常识的讲解,教学形式单一且效果不好[5]。因此,住院医师并未能从填鸭式的授课当中吸取心得体会并运用到日常实践当中。3.4考核和评价机制欠缺。根据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和细则,提到“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要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由于这方面考核难以量化,直接导致我国大多数培训基地在具体考评细则中未对其进行实质要求[6]。意识薄弱、临床工作繁忙,带教老师在住培学员出科考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人文相关知识的考核评价。此外,国家在对住培基地进行抽检时也未对人文教育这一方面提出强制性建设规定,这也使得住培基地相关职能部门不重视。培训基地缺乏相关人文知识整体考核的统筹安排,没有强硬的考评机制加以支撑,很难在行为上约束住院医师积极投身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

4我院回归住院医师人文教育的路径探索

医学人文教育是提升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我院作为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在培人员600余人。2020年初在院领导的重视下成立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小组,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欠缺加大力度推进落实。4.1共筑合力,重新定位人文素质教育。回归医学教育人本化、人文化的过程中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不单单只是认准住院医师这一方进行加强,我院以住培导师、带教老师为抓手及时调整传统“重实用轻人文”的认知大环境。在院领导的重视下,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小组积极组织开展“百家讲坛”、“名医讲堂”等系列医学人文交流讲座,通过不同主题知识宣讲加强师资带教人文知识的综合学习。建立住院医师学业导师与德政导师“双师联动”育人机制,实行导师申请上岗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上岗与师德师风挂钩。引领突出榜样力量,建立典型示范激励机制,表彰年度优秀导师、优秀专业基地,评选最喜爱带教老师。积极开展住院医师“第二课堂”活动,开拓学员视野,促使全院形成求真务实、奋进向上的优良学风。4.2贯穿始终,强化住院医师基础知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任何内涵修养的形成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积累,人文素养的培养亦是如此。因此,我院住院医师在进入临床学习时,教育培训部要求各专业基地要将涉及本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包括可能涉及的医疗纠纷处理、患者常见问题沟通技巧、医学伦理、科室特色人文关怀等融进入科教育之中,不断更新住院医师相关知识储备。加大补贴力度,对各专业基地定期举行茶话会、团建活动给予资金支持,一方面带动了专业基地积极性,另一方面给住院医师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员们通过相互分享、倾听纾解职业压力,同时也在无形中感悟科室人文关怀,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4.3创新形式,多样化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好本院资源,我院教育培训部积极邀请心理学老师定期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通过住院医师讲述自身故事,模拟故事情境,舒缓住院医师职业压力,强化住院医师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的交流能力。与医院工会联合定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义诊”、“下社区送温暖”等志愿服务让住院医师贴近生活。与医院宣传部门合作,利用微信公众号、院内服务平台推送住院医师临床工作的感人小事迹,通过榜样引领感染住院医师传播正能量。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的将人文教育与PBL、CBL教学相结合,针对具体病例与学员展开有关医学伦理、卫生法学、医疗政策等相关内容的讨论。4.4灵活落实,注重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等全面发展[7]。我院在落实考评体系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除了加大医学人文在考核中的比重,也积极寻求在考评方式的灵活性上不断下功夫。针对带教老师,教育培训部不间断地灌输带教意识和人文教学的重要性,运用医视界360度评估,在评估指标中加入人文带教,通过不同角色评价反馈了解专业基地人文教育开展情况。同时,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工作,查看带教老师在日常抽查、床旁考察、出科考核的过程中是否留意学员职业素养、沟通交流、服务态度等行为细节。此外,增加在客观结构化出科考核环节中卫生法、心理学、医学伦理等相关内容的考试占比。只有不断探索实践,落实随查随教随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持续落实住院医师人文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住院医师职业生涯开始的起点,医学人文教育是住院医师医德医风塑造的必要环节。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精湛的“工匠”,更需要品德高尚的“精神”。在住培阶段加强住院医师人文素质教育是国家各个培训基地都应该重视的永恒课题,只有多方重视、协同创新,才能以文化人的医学人文精神浸染每位医学生的血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继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医学人文教育改革[J].医学与法学,2018,10(5):38-40.

[2]罗银丽,何国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1):27-29.

[3]金晶.高职院校医学特色人文课程的研究与实施[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2):79-80.

[4]陈利群.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31(11):88-90.

[5]黄虑,周颖杰,高继明,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文化建设探索[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8,2(3):222-226.

[6]何珂,刘雪莲,张琦华,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德医风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