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学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7-31 17:39:43

小学中学培训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1

从概念上分析,数感指的是人们对于数学的感悟,是以人类思维为基础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知以及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数学知识的联想,进而形成固化的数学思维,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就可以条件反射般地想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快速获得解题方法和解题答案。(一)数感指的是学生对数量的感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量是最基础的数学概念,是人们赋予数学符号的特殊含义。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受,可以从认知层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特殊含义,并搭建基本的数学基础体系,为学生进行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符号所代表的特有含义,面对一串数学符号,学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联想,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二)数感指的是学生对运算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是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所以加深学生对运算的理解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清晰了解数学中的基本原则,并进行内化和吸收,学会灵活运用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三)数感指的是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要依靠各种数学公式以及数学定理来进行描述。而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分析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就必须要加深学生对数学关系的认识。数感,归根究底,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和固化。将一些常见的数学规律应用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运用数量关系简化思考过程,快速获得解题答案[1]。(四)数感指的是学生潜意识的应激反应数感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在理解数量和运算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解释的能力。换句话说,数感就是学生潜意识中的应激反应,是学生经过思维训练后,所具备的在思考过程中自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常生活、了解国家、了解世界。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仅为后期学习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更能通过数学思维来了解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社会中的规律,进而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2]。(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会首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也需要通过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仅显著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但是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率,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而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教师会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知识探索平台,帮助学生在形成数感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3]。(四)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数学的学习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的同时,也会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一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感之后,就可以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五)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核心,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会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进行评估,而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肯定而更加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进而在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树立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信心[4]。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一)将数感培养生活化。只要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就可以发现数学无处不在,所以将学生数感的培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联系,将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数感。第一,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在生活中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从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联系,积极开展各种数感培养计划。第二,制订数感培养生活化的目标,并以此为目标制订一系列的数感培养计划,确保对学生的数感培养有计划、有规律、有层次。第三,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将探究成果展示在课堂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第四,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由学生扮演教学情境中的主要角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联系[5]。(二)提升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因素。只有提升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够提升学生数感培养的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第一,相关教育机构要成立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专项培训机构,引导每一位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第二,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争取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培训设备支持,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第三,制订明确的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培训目标,优化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培训内容,将学生数感的培养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专门讲解学生数感的培养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培养所需设备。第四,加强小学数学教师职业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的培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心,保证小学数学教师高效地进行学生数感的培养。第五,制订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培训计划,包含系统的职前培训计划以及定期的在职培训计划,并在培训过程中反复强调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使其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学生数感的培养工作中。第六,及时更新学生数感培养的理念、学生数感的培养方法以及学生数感的培养模式,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三)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率。而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处于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下,才能够积极、有效、努力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将学生数感的培养具体化。第一,更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摒弃过去灌输式的教学理念,转变小学数学教师的身份,使其由过去的教学决策者转变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辅助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转化成图形、动画等形式,将其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数感。第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兴趣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幽默教学法等。然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自身的幽默细胞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将一些数学笑话、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等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数感。第四,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数感提升情况,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调整数感培养计划,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以及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要具备较高的数感。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数学的学习意义,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建议将数感培养生活化,提升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广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9(15):79.

[2]代永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探析[J].才智,2019(9):175.

[3]吉丽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8(33):54.

[4]贺晓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18):107.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2

教育信息网的开通,使全县广大师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教育局及各科室的工作动态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对宣传教育、沟通信息、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电子政务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网络办公平台,用户由局领导、局机关各室站、各联校、各中学以及县直各学校组成。各基层用户设专人负责每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严格按教育局规定的每天上午、下午的上、下班时间,4次查看当日最新信息,确保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准确把握教育局的工作动态,使各项工作及时、有序的开展。目前,教育局下发各种文件、公函、通知全部是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向各用户传达的,不再向各基层单位和学校下发纸质文件、通知等。各用户上报的各种资料信息也通过电子政务或专用FTP服务器来完成,完全实现了全县教育系统内部办公的网络化、信息化,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及时、便利。截止目前,下发各类文件、通知、数据1815次,教育信息网总访问量54209人次,总浏览量97552人次,为全县教育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各用户间的视频和语音双向传输,覆盖了所有的县直学校、乡镇初中学校、各联校以及乡镇中心小学,视频会议系统农村小学覆盖率达到42%,教师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从2008年4月份开始运行至今,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共召开各类会议80余次,未经局长批准,不允许召集基层学校人员回局里集中开会。通过教育信息网、电子政务和视频会议系统的运行,教育局的管理效能延伸到了最基层的学校,使偏远地区的师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随时就地对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实现了校际之间的网络教学研究和课题交流。相比以往的会议模式和教师培训,无论从通讯费、纸张印刷费、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误工费等,大量节省了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节约了管理运行成本,提高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成效。

二、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研究

从上学期开始,县教研室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在每周三、每周四下午开展了教研大讲堂网络教研活动,组织县学科教研员和部分省、市教学能手及县学科中心指导组成员,分别就中小学校本研修、联片教研、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惑进行答疑解难,为全县的教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措施。本学期,县教研室举办的2009年中考试题分析视频讲座,各学科教研员根据学科标准及考试科目说明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全县各校教学实际,对今年的中考试题以及学科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导、研讨交流。这在过去只能集中面对九年级教师,如今,通过网络视频,全县各中学所有年级教师都能直接受益。由于讲座内容准备充分,与教学、教材紧密结合,针对性强,通过网络视频交流,大家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得到深入探讨,其相关知识也得到扩充,知识点更加明晰和准确。

开展网络教研,使教研中心下移,为教师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基层教师不出校门就能听到同仁的观点和建议,不远程跋涉就能进行交流互动式的教学研究,为提高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一年来,就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11次教师培训和61网络教研,受众教师达到了28756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Xx教育网和视频会议系统为平台的远程教育培训,打破了地域狭隘、人员集中、管理繁琐、培训空间上的限制,促进了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机构和教师的网络办公和网上交流,使教师省时、省力又省钱,即可接受各种培训,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校际交流成为现实,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氛围。

7月10日至15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县68个培训点的2554名教师同步参与了这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师德建设、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等内容。有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聘请了市电教馆网络中心副主任Xx做了《博客专题学习网站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远程教育资源介绍、应用及课程整合案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县电教馆Xx老师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题讲座,Xx中学的Xx老师、Xx联校Xx小学的Xx老师分别做了题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整合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诠释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观念、理念。整个培训过程,组织严密,管理严谨,不仅各培训点有专人负责,而且,县教育局在各乡镇派出督查人员具体督查每天的出勤、签到以及培训情况,县电教馆利用视频对各点的培训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整个培训讲座进行全程录像,便于教师随时调用学习,确保每次的培训扎实有效、不走过场。由于采用了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培训,不仅缩短了培训的时间,扩大了培训覆盖面,而且避免了教师大规模集中培训带来的不便,使全员培训变得快捷、便利,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建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试题库,把信息技术学科考试纳入全县统考范围。

1、为了能更好的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通知》,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纳入必修课,排入学校和班级总课程表。

2、在2005年筹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的基础上,重新修改并扩大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成员,新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由3名电教馆人员、1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3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3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组成,教研组人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研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听课、评课,为Xx县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Xx中学的Xx,Xx中学的Xx获Xx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Xx中学的Xx老师在全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代表Xx市进行公开课教学,受到与会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好评。

3、统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从2007年开始,所有初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利用智博考试系统,纳入全县统考范围,每学期统考一次,统考成绩记入学生发展档案,并作为衡量各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开展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试题库的建设任务,使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逐步走上正规。

四、依托Xx教育信息网,实现全县信息化管理和校本资源的完全整合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资源共享。上学期,县教育局对各联校、各中学、县直各学校的网络管理员进行了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建设专项培训,网站建设力求内容新颖,突出特色。本学期,各校网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网站内容包括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所有信息均在网站上公布,增强了学校同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方便了教育局对学校各种信息掌握的时效性和指导性,有利于校际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校本资源库建设按照分类明确、条理直观、使用方便,服务教学的建设原则,各联校、各中学的校本资源库依托各自的网站,开辟专门频道,选择那些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富有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充实到校本资源库中。在资源建设上,充分发挥各个教师所长,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和整合教育教学课件,把自己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件、心得体会及专题节目等提交到本校资源库,不断完善校本学科资源,逐步使之成为适合本校教育特色的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全县10所联校,27所农村初中和县直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库,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小学依托教育空间和博客网络平台,建立了本校的校园网站,并实现了同联校网站的连接,依托Xx教育信息网进行整合,真正实现了校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和教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在加大校园网和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同时,以博客引领,网络交流为主的新型合作交流模式正在逐步兴起。Xx小学校长Xx、Xx小学校长Xx、Xx中学校长Xx等不仅自己建立了博客,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教师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心得、随笔、成果、案例都放到自己的博客中,在积累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也为其他教师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参考和学习的平台,起到了沟通、交流、合作、进步的纽带作用,增强了学校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推进学校的整体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五、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督导评估体系,推进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为全面落实晋教基〔2007〕50号《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工作的意见》和阳教基字[2008]1号关于《Xx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Xx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出台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通知》,作为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通知对学校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责任落实要求、教育教学应用要求、项目管理员职责、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三种模式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及对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手段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等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督导、教研、普教、人事、综改、电教、仪器等科室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确保应用。同时,制定了Xx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及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评价标准,形成激励机制和刚性约束机制。每学年,由督导室牵头,开展一次专项督导评估,评估结果纳入一年一度对校长、学校的考评中,并作为对学校教育目标考核和奖励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

六、依托“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广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

为促进各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效推进,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设备的作用,切实提高应用效益和水平,按照“实事求是、逐步提升、典型引路,分类推进,打造精品”的原则,今年一月份,Xx县各联校首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现场会分别在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宁艾小学、西回小学、Xx小学召开,共有400多名教师参会观摩,通过观摩课堂教学,交流应用研究经验,档案管理及成果展示,全面促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试点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次活动共进入课堂听课二十节课,学生在课堂上能运用电教设备,有序地进行讨论、学习和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共同成长。校长们汇报了自己在校本研究、远程教育、德育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演示教师能利用因特网、校园网进行资料收集和下载,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还利用校本研究网、各学科资源网、多种搏客、远程教育网等网站平台进行经验交流,同时把“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与教的探究”为重点研究课题,加大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力度。以课题研究带动应用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了网上教研、网上教学的新模式,在全县营造了“管理促应用,培训促应用,服务促应用,活动促应用,研究促应用”的全方位应用氛围。大面积优质资源进入了各科课堂,实现了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的网络化。紧紧抓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科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远程教育为农服务四个方面,全力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对教育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真正实现了“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找准了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进行整合,不断学习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引进,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三多”“三变”:教师的研究教育教学的老师多了,主动采集信息资料的老师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发生了改变。老师们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采集、整合、小组复议、完善整理、教学运用、反思、创作、上传发送等活动,获得了两百多项部级、省级、市级、县级教研成果。

石门口联校Xx小学各方筹集资金,增添设备,建立校园网,做到了本校资源共享。Xx联校Xx小学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让教师随时应用设备,做到设备随时对教师开放。Xx联校Xx小学专题教研有声有色,评课水平高,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教师素质的提高体现了远教资源应用的优势。Xx联校Xx小学教师人人做课件,给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活泼、快乐的氛围,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自筹资金30余万元,实现了农村小学班班通,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三月三十一日,我县在Xx中学、Xx示范小学召开了教育技术装备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场会。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处副处长Xx、图书科科长Xx、装备处Xx老师,市教育局副局长Xx、仪器站站长Xx、电教馆副馆长Xx等省市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县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室站主任、各初中校长、联校及县直小学校长,电教、仪器管理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Xx联校在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方面抓住机遇,强化管理,努力提升其应用水平。随着教育技术装备的逐步提升,该联校及时确立了以“配备为基础,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教育资源应用,突出抓好建设、管理、培训、应用和提高五个环节,初步实现了教育技术装备“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在Xx示范小学,与会领导和参会同志共同观看了Xx联校关于“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电视专题片;Xx示范小学校长Xx就如何管好用好现有设施设备作了经验交流;Xx小学副校长Xx、Xx小学教师Xx分别就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作了经验交流;Xx中学校长Xx、Xx联校校长Xx分别就图书馆建设和联校教育技术装备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作了经验交流。县教育局副局长Xx回顾总结全县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的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副局长Xx、省装备处副处长Xx分别讲话,他们对我县近几年来教育技术装备及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我县今后继续推进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化及提高使用率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县教育局局长Xx主持了总结会,他强调指出,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好与坏,事关教育发展全局,与会校长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推出新典型,交流新经验,推动应用工作不断深化和提升,形成了全县资源应用的良好氛围。其次建设优质资源、优化硬件环境、推进应用研究、强化技术服务、加强考核评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十月九日,也就是十月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省电教馆安馆长带队一行3人,由市电教馆张馆长、冯副馆长陪同,对我县网络应用进行专门调研。在县教育局,首先听取了Xx局长对我县网络应用的工作汇报,郝局长就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的认识问题指出,认识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认识先到位,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突破、有进展,基层学校的校长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责任人,“认识比我高的向前走,认识比我低的跟我走,认识跟不上的退下去”,从主观上体现了以信息化应用为主的校长任免思想。随后,省、市领导到Xx中学和Xx联校考察了学校网站建设和校本资源库建设,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在Xx中学参加了联片教研活动,与广大校长、教师座谈,就关心的网络效益的整体发挥和教育行政管理二者的关系,教师培训的内容、层次、培训后达到的教师技能状况、后续培训的情况,资源的应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与备课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网络应用成果,以及省、市、县三级电教机构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通过两天深入的调查研究,我县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研究、资源的应用给省市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七、依托网络化管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固定资产的校财局管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产管理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学校的资产管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资产的作用,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本学期,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合理调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杜绝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管理混乱、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发生,Xx县教育局采用了较为成熟的《金算盘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固定资产实行全县统一管理,对学校申购固定资产的审批、购买、调配、报废实行网络化管理和行政审批程序,对未经审批购买的固定资产,系统将拒绝录入固定资产管理账目,并依据情况,追究校长的责任,杜绝了一些不合格或伪劣产品走进校园,节制了基层学校校长购买教学设施设备的随意性,使学校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流失得到控制。目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电器、电子产品、交通运输、仪器仪表、音体美卫劳等设备)的录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并设定了审批流程,实现了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八、依托远程教育工程服务保障体系,确保远教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为保证远程教育工程设备能更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按照Xx省教育厅、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省财政厅文件(晋教基〔2006〕36号)关于印发《2006年度Xx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的有关要求,每年远程教育工程41万元运转和维护经费已经列入Xx县财政预算。在经费保证的同时,县教育局在加大对学校网管员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培训的基础上,由县电教馆设专人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工作,安装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服务维修保障电话,购置了专用车辆,建立了远程教育设备售后服务登记制度,定期深入学校检查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提供咨询和维护。随报随到,不分严寒酷暑,狂风暴雨,白天还是晚上,假日还是上班,由于处理问题及时,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使学校教学秩序稳步推进,深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九、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校园安全电子化监控

随着学校信息化设备的增多和校园内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校园安全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以Xx三中为试点的校园网络监控工程已安装完毕,并投入正常使用。监控范围覆盖了整个校园的入口和学生主要的活动场地,不仅学校可以对整个校园进行实时监控,而且,教育局通过网络也可以随时对校园环境进行监控,对学校财产的安全和校园内部管理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目前,县直各校及一些重点学校的校园网络监控工程正在逐步实施过程中,届时,各校的校园安全将纳入网络化管理,教育局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对学校校园的实时监控,准确掌握各校的运行情况。

十、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促进应用实践成果转换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对策

一、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健康档案

科学、完备的体育课堂管理制度是确保安全体育教学工作展开的基础。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并未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对体育管理工作方面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即课堂教学、课外教学、体育训练和体育器材等。为了能够切实保证小学生的身体免受伤害,便必须针对性的做出小学生健康档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档案记录,进而避免其在体育训练中受到身体上的创伤。健康档案的管理旨在将小学生的个人身体情况进行记录,而教师便通过这些记录来针对性的安排体育活动,从而避免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例如,学生A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学生B患有右脚跟腱损伤。那么,体育教师在体育训练活动中便需要对两位同学进行特定的活动安排,A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跑步训练中要求比其他学生少,防止其因心脏病而发生危险和意外。而对于B学生则可以给其安排非用脚力的活动,从而避免其跟腱受到伤害。

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小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受伤事故有着显著的影响,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体育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在课堂训练中做到“先知先觉”,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判,并积极做好防范工作,从而避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遭受伤害事故。然而,当前我国小学队伍中的体育教师往往兼职教师较多,专职的体育教师所占比过少,很多兼职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从而难以做好这些安全问题的预判工作,这样的体育教学工作难以真正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消防必须做好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不仅要求教师拥有充分的教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出其课堂应对紧急事件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安全性。

三、强化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安全意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

俗话说“责任重于泰山”,教师的责任感是确保其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近些年来,我们知道的小学体育课堂伤亡事件均与教师责任感缺失有着紧密的关联。如2016年6月23日的中国青年网报,四川某所小学的体育教师对课堂不遵守几率的学生进行体罚,要求10余名学生光脚在操场进行跑步,最终导致10余名学生的脚掌全部烫伤。我们知道,保障学生的身体安全是每个体育教师的基本责任,而该教师不仅没有做好这项基本工作,反而通过体罚的方式使得这么多小学生的身体遭受了伤害,这不仅是学校监管工作的缺失,更是体育教师自身责任感的缺失。为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对教师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心进行教育,让广大体育教师能够心怀园丁之心,将小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时刻牢记在心,力争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导,从而促进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安全体育教育宣传,密切与家长之间的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防范伤害事故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家长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通力协作,时刻关注着孩子的成长问题,对孩子一些较为危险的日常行为要严加规范,防止其在学校体育课堂训练中出现伤害事故。此外,学校要尽可能周期性地举办一些体育课亲子活动,如“两人三足”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每个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组,一方面,家长能够保障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能够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比赛”,不仅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更能使得家长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感受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给教师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如此一来,便能够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减少起着有效的防范作用。

五、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生活。为此,必须加强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危险的预防工作,防止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为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协同努力,积极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展开更加深入的工作,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并时刻谨记学生“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遏制在源头。

参考文献:

[1]吕嘉霖.有效防范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探讨[J].读与写,2017,(05):81.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4

关键词: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

信息时代,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特征,同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编写大纲和方案者对学习者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服务的目的和侧重性不强[1]。所以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需要具有全新的教育思想、新观念、较高的素养和高效的教学技能,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2]。此外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引导教师深度研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概述

1.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教科书、粉笔、电子白板等。具体的说,教育资源可分为两大类:物化资源和人化资源。物化资源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硬件设备,如课桌、教室等硬件;人化资源是在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的氛围等方面[3]。

1.2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按目前学术界的说法,远程教育已经由第一代以通信为手段的函授教育,经过了广播电视为手段的第二代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以卫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阶段[4]。远程教育指的是教(教师)的行为和学(学生)的行为处于准时空分离,通过教育技术和媒体实现通信、交互、整合的院校和社会机构的教育的总称[5]。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育资源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所提供的一切信息知识、学习素材、学习环境和人力资源,如网络课程网页信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的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用于课堂的辅助学习材料,结构化的学习资料库,数字图书馆,主题网站,基于网络的学习工具、数据广播节目、视频会议系统以及网上的学习伙伴,在线专家,指导教师,学习讨论小组和网络社团等[6]。同时还需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资源设计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也要求使用者掌握一定的使用技能。

2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查设计

本研究随机抽取六所周口市中小学116名教师进行调查。主要以调查研究为主,问卷调查法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共计16题,其中有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以及一道开放题,即谈谈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情况并给予意见。随机调查问卷回收率较高,实发问卷116份,实际收回106份,有效问卷106份,中学56份,小学50份,有效率为100%,回收率为91.4%。调查旨在了解周口市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情况。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周口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态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调查数据仅作教学研究用。

3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1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侧重互动参与和言语讲解,也不完全排除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但是由于学生的特征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互动参与、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在教学中的应用各有差别。在小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86.0%教师侧重于互动参与,有12.0%的教师侧重问题启发,这部分教师主要是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教师,有2.0%的教师侧重教师讲授,该部分的教师主要是六年级的教师;在中学,58.9%的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参与,28.6%的教师侧重问题启发,12.5%的教师侧重教师的讲授,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两方面的比重稍大,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可接受程度等方面以及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分析得出:周口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都侧重学生的互动参与,但小学更看重互动参与,在中学中互动参与、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的差距相对来说较小。周口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言语讲解,此外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2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态度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①校领导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②在中小学,教师乐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③90%以上的中小学学生也赞同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④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和工作中乐意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都非常支持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也乐意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来优化教学。

3.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

3.3.1硬件配置

从调研数据可以得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硬件配置情况基本满足教师的应用需求。分析得出在小学有16%的教师认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的配置很好,30%的教师认为好,40%的教师认为一般,14%的教师认为完全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可以看出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的配置情况还有待改善;在中学有9%的教师认为其配置好,45%的教师认为一般,46%的教师完全不能满足应用需求,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从总体上来说,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的配置情况基本上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只是基本满足,还需积极改善。

3.3.2资源的共建共享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是很满意。有32.0%的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中提供的教育资源还是满意的;在中学,大约有21.5%的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中提供的教育资源满意。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方面,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远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提供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相当不满意;在中小学教师关于教育资源的共享方面,中小学教师很少将自己的教育资源共享。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很不满意,尤其在资源的共享方面,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资源共享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学校方面的原因,没有让教师了解资源共享的重要性;②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们了解到中小学校领导比较支持教师共享自己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但是并没有给教师指出可用的途径,只是口头上强调,这些是不够的,还需给予明确的指导,让他们真正付之于实践。

4加强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对策

4.1完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硬件配置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对硬件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在全面加强各个项目学校自身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同类设备配置、不同类设备配置学校之间的资源管理、交换、互补、共享的有效机制,实现三种模式资源同类互补、上下兼容、整体共享的资源建设和应用体系[7]。

4.2加强教师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

(1)要教师充分认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2)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时,要特别注重资源建设的质量。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尽量满足中小学教师教学的需要,不能为了追求资源的量,而无视资源的质,不能为了量而放弃质,也不能为了质而放弃量,两者要做到精而简[8]。(3)加强教师资源共享的意识,提高资源的可及性[9]。

4.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加强师资培训。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在每个省要统一组织和规划,协调各个培训项目,避免培训的内容过于雷同和低层次的重复,提高培训效益;培训部门要转变观念,教师培训工作是综合多学科和领域的培训工作,要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建立省、县(地方)、乡(校)三级培训机制,使更多的教师参加培训[10]。教师要有资源建设的技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资源建设的技能。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能独立设计制作课件等。

4.4制作教育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1)资源的设计与制作要重视中小学学习者的需求:①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目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大多是辅助教师的课堂演示、课堂讲解和备课等,缺少针对学习者课外自主学习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②资源的设计与制造要注重学习者的学习风格。(2)制作的教育资源要注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在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时,教师向学习者提供的课外学习资源要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从这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制作教育资源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必将引领时代的潮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硬件设备必将能够得到改善,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由单纯的灌输式、填鸭式传输状态向以学问的探讨,情感交流转变,旨在实现师生互动学习,为学生学习构建优质的服务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徐晓曦.关于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12.

[2]牛丽娜,丁新.基于网络的教师继续教育[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4(2):28.

[3]王贵才.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校本资源库的建设[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6):74-75.

[4]刘晓晴,郑燕林,王以宁.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实用性问题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9):19-20.

[5]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马光仲,郭绍青.远程教育资源对校本培训的支撑与保障[J].兰州学刊,2004(6):347-348.

[7]陈小娅.在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EB/OL].

[8]刘杰波.远程教育中的资源建设与共享[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4-85.

[9]袁玖根,邢若南.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现状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广场,2011(10):208-209.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5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加快了农村课程改革的步伐,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多数英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应试需求,教学资源的使用也只局限于教材的配套参考资料和一些自制教具,多数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相关技术缺乏了解。此外,由于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材城市题材较多,使农村英语教师在教材使用和处理上也遇到一些困难。为此,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的在岗培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适当改革现有教材等措施将会进一步促进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农村中学外语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城乡差别,广大农村地区的外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更好地了解农村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沈阳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育研究所对辽宁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以寻找农村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新途径。为确保本次调查的全面、真实,选取了辽宁省农村中学的一线英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这些英语教师分别来自辽南、辽东、辽西、辽北及辽宁中部5个区域的鞍山、营口、丹东、朝阳、本溪、铁岭、抚顺及沈阳等8个城市和地区的近百所乡镇中学。采取了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份。又分别对5个地区进行随机抽样,在每个地区选取10名英语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以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问卷设计以进一步了解辽宁省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帮助农村英语教师解决教学实际困难的对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新课标”为准绳。问卷中的问题紧紧围绕新课标中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选择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评价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的基本理念设计而成。

问卷采用的是封闭性的选择题和开放性的问答题,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是对英语教师、学校所在地基本情况的调查,力求了解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收人水平和学校综合实力及层次、师资需求现状等问题。问卷的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Liket)问卷变量理论标准进行设计,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尤其是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着重了解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与手段、教材和教法等问题。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开放性的问答题,是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今后教改、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高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文化素质途径方面的调查,以了解农村英语教师的需求,以便为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提供客观依据。

调查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对封闭式问题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对开放式问题采用总结评价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下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的有关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手段、教材与教法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

为进一步了解辽宁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教师教学导向、教师教学方法、教师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令人可喜的是,现有的农村中学中有近80%的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这些教师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0%的教师重视教学反馈,针对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然而,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到辽宁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所在。由于受我国现行高考和中考考试制度的影响,辽宁省大多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受中、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制约,保留着知识、技能本位的语言教学观念,缺乏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对学生进行英语素质培养的新教学理念。

(二)教学资源和手段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资源匾乏,教学辅助材料严重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为农村中学配备了部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农村中学中能够经常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标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据统计,辽宁省农村中学中85%以上的英语教师只能选用现有使用教材的配套参考资料和一些自制的教具作为辅助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能够经常利用网上资源或购买其他参考书目作辅助教材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35%左右。而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条件下自行编写辅助教材的教师人数几乎为零。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听说训练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严重影响了他们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就教学手段而言,辽宁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村中学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调查显示,辽宁省农村中学中只有14%的英语教师可经常通过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进行授课,而他们运用和开发多媒体资源为教学服务的技术能力较差。40%的英语教师表示,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多媒体的应用,他们急需这方面的技术培训。绝大多数教师仍在使用录音机这样陈旧的教学辅助工具授课,至于利用影视资料、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是一种奢望。而如新课标中倡导的为英语教学配备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VCD,DVD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也只是多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梦想。

(三)教材、教法与教师

众所周知,当前农村中学使用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新教材为板块组合,其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有趣、练习设计灵活、口语训练充分、知识背景广博,]确实是一套较好的英语教材。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现行教材内容不适应农村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现行教材多数内容涉及城市生活,导致农村中学生理解难度增大,教师在教材的驾驭和教法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多问题。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初中英语教材是在小学阶段学满四年英语课程基础上编写的。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严重缺乏,多数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不能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开始学习英语,起点如此之高的教材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可想而知。而另一方面,农村英语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比相对滞后,也严重影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英语知识内容为本(contentbased)的结构体例,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为本(competencybased)的多样化(能力、内容、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有机结合)的结构体例。为确保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但在辽宁农村的大部分地区,57%的英语教师第一学历为专科,学历偏低。由于经济薄弱、专业教师缺编等实际情况,农村中学教师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导致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相对落后,专业素质不全面。

近年来,辽宁省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学习教学理论的意识大大增强,87%的中学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然而,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以科研促教学的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普遍较差。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辽宁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主持和参与教材及辅助教材编写的人数极少,而能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者更是凤毛麟角。

三、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资源与手段相对落后、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巫待提高。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现行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仍就是农村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现阶段农村中学的教改只是迫于形势,多数教师仍然走“传统教学法”的老路,我行我素,唯恐新课改会影响他们的中、高考升学率。

其次,虽然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基本达标,但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很大欠缺。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步伐缓慢,教师驾驭教材能力偏低,势必扩大英语教育的城乡差别,影响英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与衔接。

再次,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严重滞后、与英语教学相匹配的硬件设施严重匾乏等问题也制约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尽管每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人不断加大,很多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得到改善,但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大多数农村中学硬件设施仍然严重缺乏。这也是农村英语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不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还是“牛津课本”,都是基于学生小学阶段学过四年英语基础而设计的。由于农村小学师资严重缺乏,很多学校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进人初中阶段学生学起英语来就比较吃力。加之新教材题材广泛,对于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农村师生来说教材难度的确很大。很多教师由于自身原因,教学只能采取“现炒现卖”的方式应付。此外,农村中学英语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实践。

四、解决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在调查中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广大农村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可贵的敬业精神。尽管农村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师待遇不是很高,教学环境和设备与城市中学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们爱岗敬业、认真备课,为农村中学的义务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解决农村英语教学中现存的各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英语师资培养,抓好农村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进一步深化高师和师专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为农村中学输送合格的英语教师,是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高师和师专要加强与中学的联系,把研究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材教法列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进一步的调整,以适应农村教学的需要。动员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去、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施展才华,为辽宁省农村教育输送新鲜血液。与此同时,还要为在岗教师提供更多的在职培训的机会,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如利用寒暑假对在岗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6

二、十六年来教育科研情况总结及所取得的主要影响,重大的教育科研成果情况总结

县教研室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县各类教育的发展,侧重于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指导检查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指导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培训本县教育科研人员,并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一)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实验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县教研室在87年至*年期间,把*县保和镇完小作为实验小学,开始在一年级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改移植实验。保和镇完小办了一个五年制的教改实验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到19*年保和镇完小教改实验班已发展到7个班(毕业一个班),并取得一定成绩,7个实验班的成绩在同年级的成绩中一直名列前茅,“注提”教学实验几年中都按即定目标顺利开展。1992年开始结合义务教育新教材实施,教研室在保和镇完小组织开展了“愉快教学法”实验,通过此项实验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该校重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

*年8月至*年8月,*县教研室人员发生了变动,这两年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下乡深入学校听课总结教学经验,搜集和掌握内地的教研和教改信息外,积极筹办刊物《教育简报》,《教育简报》设有以下专栏:素质教育大家谈、校长风采、教学案例、科研信息、师生园地。《教育简报》一直到二00二年由于经费紧缺而停办。

*年9月—*年5月,*县教研室人员又增加了三人,工作又走入了正轨。97年联合国幼教基金会小学生学习情况抽样调查项目在*县实施,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主要目的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方法,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项目在*实施取得首届科技成果三等奖。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也属于教研室的份内工作,为了让*县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化、正轨化的管理。97年3月,*县教研室决定选取塔城乡校区作为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试点校,全体教研员分几个组到塔城校区一个学期,住进学校,深入到村完小、一师一校教学点听课、上课、评课、组织学校分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从教学五环节抓起,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班子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年塔城校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97年组织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28人参加迪庆州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前往昆明市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半个月,98年配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抓好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各校区五项基本功训练的评估验收工作。98年教研室抽调人员参加*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工作。99年由文化局、新华书店、教研室的相关人员组成成员成立*县教材审定小组,这年开始教研室每年对*县中小学教材进行审定,审定好方能交新华书店征订。99年至*年,根据迪庆州教研室《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县教研室拟定了《*县教研工作总体规划》,旨在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为基础,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途径,以“拿出一批成果,带出一批骨干”为目标。使我县的教研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正规化轨道,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我室还聘请各乡中心校教导主任和各中学教导主任、部份骨干教师共二十九人作为我室的兼职教研员。结合《总体规划》,我室拟定了《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阶段的实施意见》,开展“三个一”活动是我县小学教师苦练内功、提高职业技能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年配合教育局做好减负工作:抽调人员参加减负检查小组到各校区进行检查。

*年5月,经教育局领导研究决定,为了加强我县师训教研工作,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教研室合并办公,成立县教育教学中心。通过几年合并办公,*县师训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师训教研工作的新局面,并理清了师训教研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教研工作目标和步骤。2001年,在拟定《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二阶段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在中学积极开展教师“四项基本功”训练。“四项基本功”也是我县中学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有效途径。组织各校区制定乡级的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及乡村教研机构的建立,组织调研组到各校区检查乡级教研总体规划的制定,乡村级教研机构的建立情况以及“三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

2002年—2003年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暑办公后,人员发生了变动,由原来的8人增至14人,教研员队伍得到加强,这两年,除了进一步落实《*县教研总体规划》外,积极开展好第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选取了两个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与《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素质》进行培训自修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继续教育的培训考试工作,结合继续教育教材《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的培训,对我县2003年中小学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全县近1000名小学教师参加《走进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及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至2003年,先后选派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约70人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班培训,新课标解读培训班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200多人参加县级新课程课标解读培训,9月各乡校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四项基本功训练评估验收小组对全县13所中学进行四项基本功评估验收。为了解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及时编制了《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组深入到全县各乡校进行调研。为本县顺利进入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2年*县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迪庆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现场会到*召开,三县各中小学校长近90人参加会议。2004年至*年,为培养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勤思考、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校长,培训一批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我县各校的常规管理与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教学竞赛和经验交流

1992年4月,*县教研室组织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年至2001年,为了进一步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关于举行*县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各乡校先在本乡校组织预赛,选出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学竞赛。全县九乡一镇及县级两所学校纷纷举行预赛活动----实际上是认真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小语教研活动。参加预赛者达140人,最后选出15位优胜者参加县级语文教学大赛,有80余名教师参加观摩,有7位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尔后又组织了两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6月份又组织获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巡回教学团”赴九乡一镇开展巡回讲学,有力地推动了乡级教研活动。2001年9月又下发了《关于举行*县首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全县九乡一镇以及县级两所学校都组织了预赛活动,选出13位优胜者于10月份参加县级组织的数学教学竞赛。利用两天的时间组织参赛选手与观摩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两次教学大赛后各教学研讨会期间分别提出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最后,数学确定了四个课题;语文确定了8个研究课题并组成成员作为以后的主攻目标。11月,把获奖教师组成“数学巡回讲学团”,又赴九乡一镇进行巡回讲学。组织的两次巡回讲学参加听课的达1700多人次,两次巡回讲学都是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性的教研活动,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赞扬。几年来教研室一直积极探索教研工作新途径,在教研课题选定,教研面向课堂等方面研究新方法,教研室立足基层,着眼于基层教师的实际,举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各类教研和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我县教学水平。2002年我们在小学又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中学开展“说课”竞赛,由中小学自己根据实际准备预赛,教研室抽调部分教研员奔赴各乡校参加乡级“复式教学竞赛”和中学“说课”竞赛活动。

由于我县属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费欠缺、教师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因而复式教学在我县比较实用,加之复式教学一般在一师一校,学生少、年级多,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平时教师任务重,工作繁忙,互相间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根据以上情况,我室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在活动中,我室派专职教研员深入各校区参加复式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和研讨,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兄弟学校的水平,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说课”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新途径,为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快地使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新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来,我室便组织了全县各中学的“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增强。

三、各种培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研员担负着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的责任。

(一)*年--1997年8月,我室主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如:深入乡校听课、评课;学年末的水平测查、出题、制卷;办教育简报、全县各中小学书刊的征订、发行等。在此期间,我室还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小学校长培训班”4个班,133人;“山区复式教学培训班4个班,270人;农村小学1—4年级教学培训班1个班,40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培训班1个班,25人。

(二)1997年8月至*年5月,我室在搞好自己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协助进修学校办培训班,在88、89、90年连续三年的非师类岗前短期(半年)培训中,教研室教研员承担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语文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等课程;还承担了《小学教学常规》等讲座。三年总计培训4个班175人。通过培训、见习提高了学员爱岗敬业思想,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获得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三)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发展要求人民教师具备全能的综合素质,因此,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1998年开展继续教育开展到*年,教育教学中心每年都认真按照州下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科目,根据全县报名的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有计划的安排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减轻广大教师的经济负担,我们“送教下乡“,深入各乡进行分片培训,个别科目乡校报考人数较少的就集中到县城培训。1999年—*年继续教育培训科目、人数情况如下:

(四)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我县关于《中小学教师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实施方案》,从2001年—2004年,开办了27期,共培训810人。

(五)公务员普通话等级培训测评工作

实现国家通用的规范话、标准话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年,开办6期,教师资格认定共培训了3期,公务员普通话辅导员培训班1期,共300多人参加培训,三年中共测评1150人。

(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工作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年教育教学中心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两班共培训63人。

(七)积极选取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为尽快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根据省州下达的各种培训通知,教育教学中心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选送90名中学教师,102名小学教师参加省、州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八)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7

一、依托教育信息网,提高教育系统的办公工作效率

教育信息网的开通,使全县广大师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教育局及各科室的工作动态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对宣传教育、沟通信息、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电子政务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网络办公平台,用户由局领导、局机关各室站、各联校、各中学以及县直各学校组成。各基层用户设专人负责每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严格按教育局规定的每天上午、下午的上、下班时间,4次查看当日最新信息,确保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准确把握教育局的工作动态,使各项工作及时、有序的开展。目前,教育局下发各种文件、公函、通知全部是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向各用户传达的,不再向各基层单位和学校下发纸质文件、通知等。各用户上报的各种资料信息也通过电子政务或专用FTP服务器来完成,完全实现了全县教育系统内部办公的网络化、信息化,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及时、便利。截止目前,下发各类文件、通知、数据1815次,教育信息网总访问量54209人次,总浏览量97552人次,为全县教育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各用户间的视频和语音双向传输,覆盖了所有的县直学校、乡镇初中学校、各联校以及乡镇中心小学,视频会议系统农村小学覆盖率达到42%,教师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从2008年4月份开始运行至今,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共召开各类会议80余次,未经局长批准,不允许召集基层学校人员回局里集中开会。通过教育信息网、电子政务和视频会议系统的运行,教育局的管理效能延伸到了最基层的学校,使偏远地区的师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随时就地对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实现了校际之间的网络教学研究和课题交流。相比以往的会议模式和教师培训,无论从通讯费、纸张印刷费、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误工费等,大量节省了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节约了管理运行成本,提高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成效。

二、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研究

从上学期开始,县教研室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在每周三、每周四下午开展了教研大讲堂网络教研活动,组织县学科教研员和部分省、市教学能手及县学科中心指导组成员,分别就中小学校本研修、联片教研、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惑进行答疑解难,为全县的教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措施。本学期,县教研室举办的2009年中考试题分析视频讲座,各学科教研员根据学科标准及考试科目说明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全县各校教学实际,对今2011年的中考试题以及学科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导、研讨交流。这在过去只能集中面对九2011年级教师,如今,通过网络视频,全县各中学所有2011年级教师都能直接受益。由于讲座内容准备充分,与教学、教材紧密结合,针对性强,通过网络视频交流,大家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得到深入探讨,其相关知识也得到扩充,知识点更加明晰和准确。

开展网络教研,使教研中心下移,为教师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基层教师不出校门就能听到同仁的观点和建议,不远程跋涉就能进行交流互动式的教学研究,为提高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一2011年来,就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11次教师培训和61网络教研,受众教师达到了28756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教育网和视频会议系统为平台的远程教育培训,打破了地域狭隘、人员集中、管理繁琐、培训空间上的限制,促进了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机构和教师的网络办公和网上交流,使教师省时、省力又省钱,即可接受各种培训,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校际交流成为现实,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氛围。

7月10日至15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县68个培训点的2554名教师同步参与了这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师德建设、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等内容。有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聘请了市电教馆网络中心副主任做了《博客专题学习网站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远程教育资源介绍、应用及课程整合案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县电教馆老师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题讲座,中学的老师、联校小学的老师分别做了题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整合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诠释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观念、理念。整个培训过程,组织严密,管理严谨,不仅各培训点有专人负责,而且,县教育局在各乡镇派出督查人员具体督查每天的出勤、签到以及培训情况,县电教馆利用视频对各点的培训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整个培训讲座进行全程录像,便于教师随时调用学习,确保每次的培训扎实有效、不走过场。由于采用了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培训,不仅缩短了培训的时间,扩大了培训覆盖面,而且避免了教师大规模集中培训带来的不便,使全员培训变得快捷、便利,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建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试题库,把信息技术学科考试纳入全县统考范围。

1、为了能更好的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通知》,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纳入必修课,排入学校和班级总课程表。

2、在20052011年筹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的基础上,重新修改并扩大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成员,新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由3名电教馆人员、1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3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3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组成,教研组人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研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听课、评课,为县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2011年,中学的,中学的获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中学的老师在全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代表市进行公开课教学,受到与会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好评。

3、统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并从2007年开始,所有初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利用智博考试系统,纳入全县统考范围,每学期统考一次,统考成绩记入学生发展档案,并作为衡量各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开展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两2011年的时间完成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试题库的建设任务,使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逐步走上正规。

四、依托教育信息网,实现全县信息化管理和校本资源的完全整合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资源共享。上学期,县教育局对各联校、各中学、县直各学校的网络管理员进行了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建设专项培训,网站建设力求内容新颖,突出特色。本学期,各校网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网站内容包括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所有信息均在网站上公布,增强了学校同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方便了教育局对学校各种信息掌握的时效性和指导性,有利于校际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校本资源库建设按照分类明确、条理直观、使用方便,服务教学的建设原则,各联校、各中学的校本资源库依托各自的网站,开辟专门频道,选择那些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富有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充实到校本资源库中。在资源建设上,充分发挥各个教师所长,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和整合教育教学课件,把自己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件、心得体会及专题节目等提交到本校资源库,不断完善校本学科资源,逐步使之成为适合本校教育特色的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全县10所联校,27所农村初中和县直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库,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小学依托教育空间和博客网络平台,建立了本校的校园网站,并实现了同联校网站的连接,依托教育信息网进行整合,真正实现了校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和教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在加大校园网和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同时,以博客引领,网络交流为主的新型合作交流模式正在逐步兴起。小学校长、小学校长、中学校长等不仅自己建立了博客,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教师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心得、随笔、成果、案例都放到自己的博客中,在积累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也为其他教师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参考和学习的平台,起到了沟通、交流、合作、进步的纽带作用,增强了学校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推进学校的整体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五、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督导评估体系,推进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为全面落实晋教基〔2007〕50号《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工作的意见》和阳教基字[2008]1号关于《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出台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通知》,作为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通知对学校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责任落实要求、教育教学应用要求、项目管理员职责、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三种模式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及对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手段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等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督导、教研、普教、人事、综改、电教、仪器等科室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确保应用。同时,制定了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及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评价标准,形成激励机制和刚性约束机制。每学2011年,由督导室牵头,开展一次专项督导评估,评估结果纳入一2011年一度对校长、学校的考评中,并作为对学校教育目标考核和奖励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

六、依托“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广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

为促进各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效推进,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设备的作用,切实提高应用效益和水平,按照“实事求是、逐步提升、典型引路,分类推进,打造精品”的原则,今2011年一月份,县各联校首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现场会分别在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宁艾小学、西回小学、小学召开,共有400多名教师参会观摩,通过观摩课堂教学,交流应用研究经验,档案管理及成果展示,全面促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试点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次活动共进入课堂听课二十节课,学生在课堂上能运用电教设备,有序地进行讨论、学习和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共同成长。校长们汇报了自己在校本研究、远程教育、德育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演示教师能利用因特网、校园网进行资料收集和下载,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还利用校本研究网、各学科资源网、多种搏客、远程教育网等网站平台进行经验交流,同时把“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与教的探究”为重点研究课题,加大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力度。以课题研究带动应用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了网上教研、网上教学的新模式,在全县营造了“管理促应用,培训促应用,服务促应用,活动促应用,研究促应用”的全方位应用氛围。大面积优质资源进入了各科课堂,实现了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的网络化。紧紧抓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科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远程教育为农服务四个方面,全力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对教育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真正实现了“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找准了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进行整合,不断学习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引进,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三多”“三变”:教师的研究教育教学的老师多了,主动采集信息资料的老师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发生了改变。老师们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采集、整合、小组复议、完善整理、教学运用、反思、创作、上传发送等活动,获得了两百多项部级、省级、市级、县级教研成果。

石门口联校小学各方筹集资金,增添设备,建立校园网,做到了本校资源共享。联校小学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让教师随时应用设备,做到设备随时对教师开放。联校小学专题教研有声有色,评课水平高,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教师素质的提高体现了远教资源应用的优势。联校小学教师人人做课件,给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活泼、快乐的氛围,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小学、小学、小学、小学自筹资金30余万元,实现了农村小学班班通,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三月三十一日,我县在中学、示范小学召开了教育技术装备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场会。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处副处长、图书科科长、装备处老师,市教育局副局长、仪器站站长、电教馆副馆长等省市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县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室站主任、各初中校长、联校及县直小学校长,电教、仪器管理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联校在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方面抓住机遇,强化管理,努力提升其应用水平。随着教育技术装备的逐步提升,该联校及时确立了以“配备为基础,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教育资源应用,突出抓好建设、管理、培训、应用和提高五个环节,初步实现了教育技术装备“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在示范小学,与会领导和参会同志共同观看了联校关于“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电视专题片;示范小学校长就如何管好用好现有设施设备作了经验交流;小学副校长、小学教师分别就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作了经验交流;中学校长、联校校长分别就图书馆建设和联校教育技术装备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作了经验交流。县教育局副局长回顾总结全县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的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副局长、省装备处副处长分别讲话,他们对我县近几2011年来教育技术装备及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我县今后继续推进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化及提高使用率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县教育局局长主持了总结会,他强调指出,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好与坏,事关教育发展全局,与会校长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推出新典型,交流新经验,推动应用工作不断深化和提升,形成了全县资源应用的良好氛围。其次建设优质资源、优化硬件环境、推进应用研究、强化技术服务、加强考核评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十月九日,也就是十月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省电教馆安馆长带队一行3人,由市电教馆张馆长、冯副馆长陪同,对我县网络应用进行专门调研。在县教育局,首先听取了局长对我县网络应用的工作汇报,郝局长就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的认识问题指出,认识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认识先到位,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突破、有进展,基层学校的校长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责任人,“认识比我高的向前走,认识比我低的跟我走,认识跟不上的退下去”,从主观上体现了以信息化应用为主的校长任免思想。随后,省、市领导到中学和联校考察了学校网站建设和校本资源库建设,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在中学参加了联片教研活动,与广大校长、教师座谈,就关心的网络效益的整体发挥和教育行政管理二者的关系,教师培训的内容、层次、培训后达到的教师技能状况、后续培训的情况,资源的应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与备课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网络应用成果,以及省、市、县三级电教机构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通过两天深入的调查研究,我县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研究、资源的应用给省市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七、依托网络化管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固定资产的校财局管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产管理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学校的资产管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资产的作用,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本学期,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合理调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杜绝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管理混乱、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县教育局采用了较为成熟的《金算盘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固定资产实行全县统一管理,对学校申购固定资产的审批、购买、调配、报废实行网络化管理和行政审批程序,对未经审批购买的固定资产,系统将拒绝录入固定资产管理账目,并依据情况,追究校长的责任,杜绝了一些不合格或伪劣产品走进校园,节制了基层学校校长购买教学设施设备的随意性,使学校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流失得到控制。目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电器、电子产品、交通运输、仪器仪表、音体美卫劳等设备)的录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并设定了审批流程,实现了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八、依托远程教育工程服务保障体系,确保远教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为保证远程教育工程设备能更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按照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文件关于印发《2006年度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的有关要求,每2011年远程教育工程41万元运转和维护经费已经列入县财政预算。在经费保证的同时,县教育局在加大对学校网管员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培训的基础上,由县电教馆设专人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工作,安装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服务维修保障电话,购置了专用车辆,建立了远程教育设备售后服务登记制度,定期深入学校检查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提供咨询和维护。随报随到,不分严寒酷暑,狂风暴雨,白天还是晚上,假日还是上班,由于处理问题及时,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使学校教学秩序稳步推进,深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九、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校园安全电子化监控

随着学校信息化设备的增多和校园内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校园安全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以三中为试点的校园网络监控工程已安装完毕,并投入正常使用。监控范围覆盖了整个校园的入口和学生主要的活动场地,不仅学校可以对整个校园进行实时监控,而且,教育局通过网络也可以随时对校园环境进行监控,对学校财产的安全和校园内部管理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目前,县直各校及一些重点学校的校园网络监控工程正在逐步实施过程中,届时,各校的校园安全将纳入网络化管理,教育局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对学校校园的实时监控,准确掌握各校的运行情况。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辽宁省;中小学;体操教学;创新

体操课教学对中小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与锻炼价值,是其他项目不可取代的。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辽宁省大部分中小学在教学中安排体操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根本不涉及体操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新课程标准的高效实施,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当前中小学体操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有效的改革。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辽宁省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为了本文的有效研究,对网上关于中小学体操教学改革研究的文献进行浏览,分析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2专家访谈法。对辽宁省内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就中小学体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2.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辽宁省内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盘锦市、辽阳市内各小学10所学校,中学10所学校进行研究,抽取每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共1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200份,有效问卷1100份,有效率91.7%。2.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的结果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真实准确的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对体操教学态度调查分析。对辽宁省内中小学体育教师与教学管理者进行了关于在体育教学是否应该进行体操教学的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有59.5%的被调查者赞成实施体操教学,有21%的人持反对的态度,有14.2%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有5.3%的人有一些其他的看法。3.2在教学中实施体操教学情况调查分析。对体育教师进行了在教学中实施体操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体操教学的情况不同,其中有20.5%的教师经常实施体操教学,有30.5%的教师偶尔实施体操教学,有20.4%的教师选择性实施体操教学,有28.5%的教师不实施体操教学。体操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体操教学开展的并不理想。3.3体操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对体育教师与教学管理者进行了影响体操教学实施因素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其中可以进行多项选择,有62.6%的人认为缺少必要的体操教学设施,体操教学的硬件不完善是主要的因素,有88.5%人认为体操教学危险性高,容易出现意外事故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65.5%的人认为学生身体素质差,很难完成体操教学的一些内容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9.2%的人认为缺少有指导性的体操教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体操教学中实际发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4结论与建议

(1)当前辽宁省中小学体操教学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体育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对体操教学的实施不积极。(2)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体操教学不系统,仅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进行教学,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3)体操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缺少体操教学的设施、体操教学危险性高、学生身体素质差、缺少有指导性的体操教材等因素。(4)解放思想,对体育教师与教学管理者进行培训,理解体操教学的重要意义,将多样性、趣味性、勇敢性的体操教学纳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来,并加大教学的学时。(5)完善教育立法工作,并对学生进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买,减少教师与管理者的后顾之忧,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6)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教师的体操教学能力,充分掌握体操教学的实施原则与保护方法,并学习意外伤害的急救工作,将教学的意外发生降到最低,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可以进行及时简单的医疗处理。(7)加强对体操教学设施的投入,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的改善,可以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降低教学事故发生的必要保障。(8)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的技术动作,加强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保证体操教学的安全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子芳,杨光.中学体操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浙江体育科学,2016,38(5):85-88.

[2]万琼英.中小学体操教学的现状与分析——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7):47-48.

[3]丁洪福,丁德勇,樊六东.中学生体操教学安全对策的探究[J].运动,2012(9):74-75.

[4]赵孝杰.对定西市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2(24):327.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9

一、依托教育信息网。

使全县广大师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教育局及各科室的工作动态和最新的教育信息,教育信息网的开通。对宣传教育、沟通信息、政务公开、民主监督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电子政务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网络办公平台,用户由局领导、局机关各室站、各联校、各中学以及县直各学校组成。各基层用户设专人负责每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严格按教育局规定的每天上午、下午的上、下班时间,4次检查当日最新信息,确保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准确掌握教育局的工作动态,使各项工作及时、有序的开展。目前,教育局下发各种文件、公函、通知全部是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向各用户传达的不再向各基层单位和学校下发纸质文件、通知等。各用户上报的各种资料信息也通过电子政务或专用FTP服务器来完成,完全实现了全县教育系统内部办公的网络化、信息化,使信息传送变得更加及时、便当。截止目前,下发各类文件、通知、数据1815次,教育信息网总访问量54209人次,总浏览量97552人次,为全县教育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各用户间的视频和语音双向传输,覆盖了所有的县直学校、乡镇初中学校、各联校以及乡镇中心小学,视频会议系统农村小学覆盖率达到42%教师覆盖率达到80%以上。从2008年4月份开始运行至今,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共召开各类会议80余次,未经局长批准,不允许召集基层学校人员回局里集中开会。通过教育信息网、电子政务和视频会议系统的运行,教育局的管理效能延伸到最基层的学校,使偏远地区的师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随时就地对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实现了校际之间的网络教学研究和课题交流。相比以往的会议模式和教师培训,无论从通讯费、纸张印刷费、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误工费等,大量节省了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节约了管理运行本钱,提高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果。

二、依托视频会议系统。

县教研室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在每周三、每周四下午开展了教研大讲堂网络教研活动,从上学期开始。组织县学科教研员和部分省、市教学能手及县学科中心指导组成员,分别就中小学校本研修、联片教研、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困惑进行答疑解难,为全县的教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措施。本学期,县教研室举办的2009年中考试题分析视频讲座,各学科教研员根据学科规范及考试科目说明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全县各校教学实际,对今年的中考试题以及学科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导、研讨交流。这在过去只能集中面对九年级教师,如今,通过网络视频,全县各中学所有年级教师都能直接受益。由于讲座内容准备充沛,与教学、教材紧密结合,针对性强,通过网络视频交流,大家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得到深入探讨,其相关知识也得到扩充,知识点更加明晰和准确。

使教研中心下移,开展网络教研。为教师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基层教师不出校门就能听到同仁的观点和建议,不远程跋涉就能进行交流互动式的教学研究,为提高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起到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一年来,就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11次教师培训和61网络教研,受众教师达到28756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教育网和视频会议系统为平台的远程教育培训,打破了地域狭隘、人员集中、管理繁琐、培训空间上的限制,促进了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机构和教师的网络办公和网上交流,使教师省时、省力又省钱,即可接受各种培训,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校际交流成为现实,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氛围。

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7月10日至15日。全县68个培训点的2554名教师同步参与了这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师德建设、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等内容。有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聘请了市电教馆网络中心副主任做了博客专题学习网站与教师的专业生长》和《远程教育资源介绍、应用及课程整合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县电教馆老师做了题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讲座,中学的老师、联校小学的老师分别做了题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生长、课程整合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诠释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观念、理念。整个培训过程,组织严密,管理严谨,不只各培训点有专人负责,而且,县教育局在各乡镇派出督查人员具体督查每天的缺勤、签到以及培训情况,县电教馆利用视频对各点的培训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整个培训讲座进行全程录像,便于教师随时调用学习,确保每次的培训扎实有效、不走过场。由于采用了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培训,不只缩短了培训的时间,扩大了培训覆盖面,而且防止了教师大规模集中培训带来的方便,使全员培训变得快捷、便当,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把信息技术学科考试纳入全县统考范围。

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通知》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纳入选修课,1为了能更好的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排入学校和班级总课程表。

重新修改并扩大了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成员,22005年筹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的基础上。新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由3名电教馆人员、1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3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3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组成,教研组人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研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听课、评课,为县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中学的中学的获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中学的老师在全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代表市进行公开课教学,受到与会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好评。

并从2007年开始,3统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所有初级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利用智博考试系统,纳入全县统考范围,每学期统考一次,统考效果记入学生发展档案,并作为衡量各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开展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试题库的建设任务,使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逐步走上正规。

四、依托教育信息网,实现全县信息化管理和校本资源的完全整合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资源共享。上学期,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县教育局对各联校、各中学、县直各学校的网络管理员进行了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建设专项培训,网站建设力求内容新颖,突出特色。本学期,各校网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网站内容包括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所有信息均在网站上公布,增强了学校同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方便了教育局对学校各种信息掌握的时效性和指导性,有利于校际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校本资源库建设依照分类明确、条理直观、使用方便,服务教学的建设原则,各联校、各中学的校本资源库依托各自的网站,开辟专门频道,选择那些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富有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空虚到校本资源库中。资源建设上,充分发挥各个教师所长,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和整合教育教学课件,把自己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件、心得体会及专题节目等提交到本校资源库,不时完善校本学科资源,逐步使之成为适合本校教育特色的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全县10所联校,27所农村初中和县直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和校本资源库,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小学依托教育空间和博客网络平台,建立了本校的校园网站,并实现了同联校网站的连接,依托教育信息网进行整合,真正实现了校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和教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以博客引领,加大校园网和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同时。网络交流为主的新型合作交流模式正在逐步兴起。小学校长、小学校长、中学校长等不只自己建立了博客,带动下,学校教师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工作心得、随笔、效果、案例都放到自己的博客中,积累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也为其他教师的学习交流提供了参考和学习的平台,起到沟通、交流、合作、进步的纽带作用,增强了学校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推进学校的整体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五、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督导评估体系。

县教育局根据外地实际,为全面落实晋教基〔2007〕50号《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工作的意见》和阳教基字[2008]1号关于《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出台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的通知》作为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通知对学校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责任落实要求、教育教学应用要求、项目管理员职责、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三种模式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及对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手段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等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督导、教研、普教、人事、综改、电教、仪器等科室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确保应用。同时,制定了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及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评价规范,形成激励机制和刚性约束机制。每学年,由督导室牵头,开展一次专项督导评估,评估结果纳入一年一度对校长、学校的考评中,并作为对学校教育目标考核和奖励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

六、依托“典型引路。

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设备的作用,为促进各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效推进。切实提高应用效益和水平,依照“实事求是逐步提升、典型引路,分类推进,打造精品”原则,今年一月份,县各联校首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现场会分别在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宁艾小学、西回小学、小学召开,共有400多名教师参会观摩,通过观摩课堂教学,交流应用研究经验,档案管理及成果展示,全面促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试点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次活动共进入课堂听课二十节课,学生在课堂上能运用电教设备,有序地进行讨论、学习和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共同生长。校长们汇报了自己在校本研究、远程教育、德育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演示教师能利用因特网、校园网进行资料收集和下载,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还利用校本研究网、各学科资源网、多种搏客、远程教育网等网站平台进行经验交流,同时把“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与教的探究”为重点研究课题,加大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力度。以课题研究带动应用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了网上教研、网上教学的新模式,全县营造了管理促应用,培训促应用,服务促应用,活动促应用,研究促应用”全方位应用氛围。大面积优质资源进入了各科课堂,实现了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的网络化。紧紧抓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科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远程教育为农服务四个方面,全力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对教育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真正实现了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求。找准了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进行整合,不时学习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引进,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三多”三变”教师的研究教育教学的老师多了主动采集信息资料的老师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发生了改变。老师们通过对各种资料进行采集、整合、小组复议、完善整理、教学运用、反思、创作、上传发送等活动,获得了两百多项部级、省级、市级、县级教研效果。

增添设备,建立校园网,做到本校资源共享。联校小学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让教师随时应用设备,做到设备随时对教师开放。联校小学专题教研有声有色,评课水平高,既有理论又联系实际,教师素质的提高体现了远教资源应用的优势。联校小学教师人人做课件,给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活泼、快乐的氛围,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小学、小学、小学、小学自筹资金30余万元,实现了农村小学班班通,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三月三十一日,县在中学、示范小学召开了教育技术装备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场会。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处副处长、图书科科长、装备处老师,市教育局副局长、仪器站站长、电教馆副馆长等省市相关领导和专家列席会议。县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室站主任、各初中校长、联校及县直小学校长,电教、仪器管理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联校在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方面抓住机遇,强化管理,努力提升其应用水平。随着教育技术装备的逐步提升,该联校及时确立了以“配备为基础,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教育资源应用,突出抓好建设、管理、培训、应用和提高五个环节,初步实现了教育技术装备“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总体目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示范小学,与会领导和参会同志共同观看了联校关于“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电视专题片;示范小学校长就如何管好用好现有设施设备作了经验交流;小学副校长、小学教师分别就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作了经验交流;中学校长、联校校长分别就图书馆建设和联校教育技术装备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作了经验交流。县教育局副局长回顾总结全县教育技术装备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的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具体布置。市教育局副局长、省装备处副处长分别讲话,对我县近几年来教育技术装备及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效果给予了肯定,对我县今后继续推进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化及提高使用率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县教育局局长主持了总结会,强调指出,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好与坏,事关教育发展全局,石门口联校小学各方筹集资金。与会校长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会,推出新典型,交流新经验,推动应用工作不时深化和提升,形成了全县资源应用的良好氛围。其次建设优质资源、优化硬件环境、推进应用研究、强化技术服务、加强考核评估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就是十月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十月九日。省电教馆安馆长带队一行3人,由市电教馆张馆长、冯副馆长陪同,对我县网络应用进行专门调研。县教育局,首先听取了局长对我县网络应用的工作汇报,郝局长就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的认识问题指出,认识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只有认识先到位,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才干有突破、有进展,基层学校的校长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责任人,认识比我高的向前走,认识比我低的跟我走,认识跟不上的退下去”从主观上体现了以信息化应用为主的校长任免思想。随后,省、市领导到中学和联校考察了学校网站建设和校本资源库建设,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中学参与了联片教研活动,与广大校长、教师座谈,就关心的网络效益的整体发挥和教育行政管理二者的关系,教师培训的内容、层次、培训后达到教师技能状况、后续培训的情况,资源的应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与备课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网络应用效果,以及省、市、县三级电教机构应该做些什么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通过两天深入的调查研究,县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和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研究、资源的应用给省市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充沛的肯定。

七、依托网络化管理。

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不时增加。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产管理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学校的资产管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资产的作用,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本学期,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合理调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杜绝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管理混乱、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县教育局采用了较为幼稚的金算盘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固定资产实行全县统一管理,对学校申购固定资产的审批、购买、调配、报废实行网络化管理和行政审批顺序,对未经审批购买的固定资产,系统将拒绝录入固定资产管理账目,并依据情况,追究校长的责任,杜绝了一些不合格或伪劣产品走进校园,节制了基层学校校长购买教学设施设备的随意性,使学校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流失得到控制。目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电器、电子产品、交通运输、仪器仪表、音体美卫劳等设备)录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并设定了审批流程,实现了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八、依托远程教育工程服务保证体系。

依照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文件(晋教基〔2006〕36号)关于印发《2006年度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中的有关要求,为保证远程教育工程设备能更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每年远程教育工程41万元运转和维护经费已经列入县财政预算。经费保证的同时,县教育局在加大对学校网管员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培训的基础上,由县电教馆设专人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工作,装置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服务维修保证电话,购置了专用车辆,建立了远程教育设备售后服务登记制度,定期深入学校检查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提供咨询和维护。随报随到不分严寒酷暑,狂风暴雨,白昼还是晚上,假日还是上班,由于处置问题及时,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使学校教学秩序稳步推进,深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九、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

校园平安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以三中为试点的校园网络监控工程已安装完毕,随着学校信息化设备的增多和校园内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并投入正常使用。监控范围覆盖了整个校园的入口和学生主要的活动场地,不只学校可以对整个校园进行实时监控,而且,教育局通过网络也可以随时对校园环境进行监控,对学校财产的平安和校园内部管理起到积极地作用。目前,县直各校及一些重点学校的校园网络监控工程正在逐步实施过程中,届时,各校的校园平安将纳入网络化管理,教育局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对学校校园的实时监控,准确掌握各校的运行情况。

小学中学培训范文篇10

*

二、*年来教育科研情况总结及所取得的主要影响,重大的教育科研成果情况总结

县教研室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县各类教育的发展,侧重于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指导检查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指导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培训本县教育科研人员,并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一)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实验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县教研室在87年至*年期间,把*县保和镇完小作为实验小学,开始在一年级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改移植实验。保和镇完小办了一个五年制的教改实验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到19*年保和镇完小教改实验班已发展到7个班(毕业一个班),并取得一定成绩,7个实验班的成绩在同年级的成绩中一直名列前茅,“注提”教学实验几年中都按即定目标顺利开展。1992年开始结合义务教育新教材实施,教研室在保和镇完小组织开展了“愉快教学法”实验,通过此项实验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该校重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

*年8月至*年8月,*县教研室人员发生了变动,这两年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下乡深入学校听课总结教学经验,搜集和掌握内地的教研和教改信息外,积极筹办刊物《教育简报》,《教育简报》设有以下专栏:素质教育大家谈、校长风采、教学案例、科研信息、师生园地。《教育简报》一直到二00二年由于经费紧缺而停办。

*年9月—*年5月,*县教研室人员又增加了三人,工作又走入了正轨。97年联合国幼教基金会小学生学习情况抽样调查项目在*县实施,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主要目的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方法,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项目在*实施取得首届科技成果三等奖。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也属于教研室的份内工作,为了让*县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化、正轨化的管理。97年3月,*县教研室决定选取塔城乡校区作为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试点校,全体教研员分几个组到塔城校区一个学期,住进学校,深入到村完小、一师一校教学点听课、上课、评课、组织学校分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从教学五环节抓起,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班子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年塔城校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97年组织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28人参加迪庆州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前往昆明市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半个月,98年配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抓好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各校区五项基本功训练的评估验收工作。98年教研室抽调人员参加*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工作。99年由文化局、新华书店、教研室的相关人员组成成员成立*县教材审定小组,这年开始教研室每年对*县中小学教材进行审定,审定好方能交新华书店征订。99年至*年,根据迪庆州教研室《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县教研室拟定了《*县教研工作总体规划》,旨在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为基础,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途径,以“拿出一批成果,带出一批骨干”为目标。使我县的教研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正规化轨道,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我室还聘请各乡中心校教导主任和各中学教导主任、部份骨干教师共二十九人作为我室的兼职教研员。结合《总体规划》,我室拟定了《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阶段的实施意见》,开展“三个一”活动是我县小学教师苦练内功、提高职业技能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年配合教育局做好减负工作:抽调人员参加减负检查小组到各校区进行检查。

*年5月,经教育局领导研究决定,为了加强我县师训教研工作,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教研室合并办公,成立县教育教学中心。通过几年合并办公,*县师训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师训教研工作的新局面,并理清了师训教研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教研工作目标和步骤。2001年,在拟定《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二阶段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在中学积极开展教师“四项基本功”训练。“四项基本功”也是我县中学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有效途径。组织各校区制定乡级的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及乡村教研机构的建立,组织调研组到各校区检查乡级教研总体规划的制定,乡村级教研机构的建立情况以及“三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

2002年—2003年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暑办公后,人员发生了变动,由原来的8人增至14人,教研员队伍得到加强,这两年,除了进一步落实《*县教研总体规划》外,积极开展好第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选取了两个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与《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素质》进行培训自修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继续教育的培训考试工作,结合继续教育教材《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的培训,对我县2003年中小学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全县近1000名小学教师参加《走进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及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至2003年,先后选派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约70人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班培训,新课标解读培训班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200多人参加县级新课程课标解读培训,9月各乡校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四项基本功训练评估验收小组对全县13所中学进行四项基本功评估验收。为了解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及时编制了《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组深入到全县各乡校进行调研。为本县顺利进入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2年*县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迪庆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现场会到*召开,三县各中小学校长近90人参加会议。2004年至*年,为培养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勤思考、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校长,培训一批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我县各校的常规管理与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教学竞赛和经验交流

1992年4月,*县教研室组织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年至2001年,为了进一步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关于举行*县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各乡校先在本乡校组织预赛,选出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学竞赛。全县九乡一镇及县级两所学校纷纷举行预赛活动----实际上是认真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小语教研活动。参加预赛者达140人,最后选出15位优胜者参加县级语文教学大赛,有80余名教师参加观摩,有7位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尔后又组织了两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6月份又组织获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巡回教学团”赴九乡一镇开展巡回讲学,有力地推动了乡级教研活动。2001年9月又下发了《关于举行*县首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全县九乡一镇以及县级两所学校都组织了预赛活动,选出13位优胜者于10月份参加县级组织的数学教学竞赛。利用两天的时间组织参赛选手与观摩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两次教学大赛后各教学研讨会期间分别提出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最后,数学确定了四个课题;语文确定了8个研究课题并组成成员作为以后的主攻目标。11月,把获奖教师组成“数学巡回讲学团”,又赴九乡一镇进行巡回讲学。组织的两次巡回讲学参加听课的达1700多人次,两次巡回讲学都是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性的教研活动,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赞扬。几年来教研室一直积极探索教研工作新途径,在教研课题选定,教研面向课堂等方面研究新方法,教研室立足基层,着眼于基层教师的实际,举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各类教研和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我县教学水平。2002年我们在小学又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中学开展“说课”竞赛,由中小学自己根据实际准备预赛,教研室抽调部分教研员奔赴各乡校参加乡级“复式教学竞赛”和中学“说课”竞赛活动。

由于我县属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费欠缺、教师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因而复式教学在我县比较实用,加之复式教学一般在一师一校,学生少、年级多,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平时教师任务重,工作繁忙,互相间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根据以上情况,我室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在活动中,我室派专职教研员深入各校区参加复式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和研讨,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兄弟学校的水平,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说课”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新途径,为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快地使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新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来,我室便组织了全县各中学的“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增强。

三、各种培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研员担负着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的责任。

(一)*年--1997年8月,我室主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如:深入乡校听课、评课;学年末的水平测查、出题、制卷;办教育简报、全县各中小学书刊的征订、发行等。在此期间,我室还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小学校长培训班”4个班,133人;“山区复式教学培训班4个班,270人;农村小学1—4年级教学培训班1个班,40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培训班1个班,25人。

(二)1997年8月至*年5月,我室在搞好自己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协助进修学校办培训班,在88、89、90年连续三年的非师类岗前短期(半年)培训中,教研室教研员承担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语文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等课程;还承担了《小学教学常规》等讲座。三年总计培训4个班175人。通过培训、见习提高了学员爱岗敬业思想,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获得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三)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发展要求人民教师具备全能的综合素质,因此,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1998年开展继续教育开展到*年,教育教学中心每年都认真按照州下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科目,根据全县报名的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有计划的安排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减轻广大教师的经济负担,我们“送教下乡“,深入各乡进行分片培训,个别科目乡校报考人数较少的就集中到县城培训。1999年—*年继续教育培训科目、人数情况如下:

*

(四)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我县关于《中小学教师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实施方案》,从2001年—2004年,开办了27期,共培训810人。

(五)公务员普通话等级培训测评工作

实现国家通用的规范话、标准话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年,开办6期,教师资格认定共培训了3期,公务员普通话辅导员培训班1期,共300多人参加培训,三年中共测评1150人。

(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工作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年教育教学中心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两班共培训63人。

(七)积极选取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为尽快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根据省州下达的各种培训通知,教育教学中心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选送90名中学教师,102名小学教师参加省、州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八)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