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费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4:34

项目经费论文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1

评估按照“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思路,强调质量,淡化规模,建立了新的评估指标和体系。全国中医学科共有21个学位授予单位自愿申请参评,共有博士授权学科14个,硕士授权学科7个。其中,博士一级12个(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二级1个(青海大学),硕士一级6个(河南中医学院,湖北民族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西藏藏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硕士二级1个(中央民族大学)。全国中医国家重点学科有11个,“国家重点学科”参评率为100%。全国有中医博士一级学科的大学是14个,其中12个参评,2个未参评(福建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博士一级学科”参评率为85.7%。

2评估指标分析

2.1一级指标分析

在本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共有4个,分别是“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由这4项一级指标得分按指标权重计算得出。高于“学科整体水平”的一级指标为“学科声誉”和“师资队伍与资源”,低于“学科整体水平”的一级指标有“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说明我校中医学科“学科声誉”和“师资队伍与资源”实力较强,是我校长期积淀的结果,“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弱,表明我校在这2个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2二级指标分析

(1)师资队伍与资源。“师资队伍与资源”的二级指标包括“专家团队情况”“突出中青年专家数”“专职教师数”和“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情况”是将本单位本学科的“院士、长江、杰青、千人、973首席、教学名师、新世纪人才”等。“突出中青年专家”是指“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入选者、973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我校中医学科在“专家团队情况”“突出中青年专家数”和“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均位列第1。但在“专职教师数”指标上仅位列第9,相对于其他项明显不足。从该指标上看,我校中医学科应着力增加专职教师,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2)科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一级指标包括“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科研获奖”“专利转化与出版专著情况”“科研项目情况”等二级指标。我校“科研获奖”位列第1。“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和“科研项目情况”位列第2。“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包括“国内、国外收录的代表性学术论文的他引次数”“高水平学术论文”等末级指标。“国内代表性论文他引次数和”是指近5年(2007—2011年)被CSSCI、CSCD收录的代表性学术论文的他引次数和(自选20篇)。“国外代表性论文他引次数和”是指近5年(2007—2011年)被SCI、EI、Medline收录的代表性学术论文的他引次数和(自选3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是指本学科近3年(2009—2011年)发表学术论文中,水平相对较高的15篇论文,提供给专家进行主观评价打分。我校“国内代表性论文他引次数和”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列第1,但“国外代表性论文他引次数和”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3,“高水平学术论文”位次第2。该指标比起2008年学科评估结果有较高程度的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随着我校师生研究和交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持续增强;另一方面由于我校出台了高水平论文奖励制度,学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也得到了认可和鼓励,发表SCI论文能力也大幅增长[2]。但是离“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还很远,仍需加强高水平论文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数量和质量,特别是SCI收录文章的质量。“专利转化”二级指标是指本学科近3年(2009—2011年)获得授权并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专利”或“国防专利”(不含“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我校“专利转化”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仅并列第8,说明我校成果转化能力需要加强,服务社会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在专利转化上要加大支持力度,出台优厚的政策,鼓励专利成果的转化。“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部级科研项目经费及项目数”“人均科研经费”等末级指标。“部级科研项目”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等科技部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科研项目;所统计经费应是本学科近3年(2009—2011年)实际到账的经费之和。“人均科研经费”是指本学科近3年(2009—2011年)承担“部级、省部级、境外合作科研项目以及30项其他重要科研项目(如横向项目)”并实际到账的经费除以专职教师数。我校“部级科研项目经费”位列第3,“人均科研经费”在20个参评高校中仅位列第2。可见,我校承接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需要加强。科研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我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我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

(3)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包括“教学与教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学生国际交流”“优秀学生”和“授予学位数”等二级指标。“教学与教材质量”二级指标包括“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部级规划教材与精品教材”等末级指标。“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是指本学科近3年(2009—2011年)获得的国家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不包括精品课程等。“部级规划教材与精品教材”是指本学科近3年(2009—2011年)出版或再版的“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情况。我校“教学与教材质量”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10,“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9,“部级规划教材与精品教材”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10,说明我校应在中医学科的“教学与教材质量”上下功夫,花大力气冲击“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同时,争取更多的“部级规划教材与精品教材”。“学位论文质量”二级指标包括“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等末级指标“,学位论文质量”二级指标中,一项重要观测点就是“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是教育部为了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开展的。此次评估主要依据参评学科近5年(2008—2012年)入选和提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情况。我校“学位论文质量”本次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并列第2。我校中医学科2008—2012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无提名,排在并列第3的位置上。表明尽管我校中医学科人才培养的成效显著,但其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国际交流情况”二级指标包括“学生境外交流人数”和“授予境外学生学位数”等末级指标。“学生境外交流人数”是指近3年(2009—2011年)本学科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时间超过3个月)的学生数。“授予境外学生学位数”是指近3年(2009—2011年)本学科授予境外学生的学位数。我校“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3,“学生境外交流人数”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4,“授予境外学生学位数”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2,可能与近些年外籍学生数目减少有关。我校已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必须推进与境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医疗单位高层次、实质性合作,加快我校的国际化进程。走出去拓展我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积极宣传,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优秀学生”二级指标是有参评学科提供本学科的优秀在校生(5名)和近10年(2002—2011年)的优秀毕业生(10名),由本学科专家和行业、企业界人士进行主观评价打分。我校“优秀学生”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第1。“授予学位数”二级指标包括“授予博士学位数”和“授予硕士学位数”等。本次评估对此项指标设置了“上限”,超过上限值的均为满分,而不按规模的增大递增得分。我校“授予学位数”在20个参评高校中位次并列第1。可见,我校中医学科的研究生学位授予已达一定的规模,今后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从二级指标层面看,位次等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有“专家团队情况”“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科研获奖”“优秀学生”“授予学位数”。位次低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有“专职教师数”(第9位),“专利转化”(并列第8位),“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第2位),“科研项目情况”(第2位),“教学与教材质量”(第10位),“学位论文质量”(并列第2位)等。可见,位次低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指标偏多,未来提升的需求任重而道远。

3我校中医学科发展的方向及趋势建议

综上所述,我校中医学科较前5年有较大发展,在“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均有整体优势,这与我校长期的积淀分不开。但在一些方面仍显不足,如:“师资队伍与资源”暴露出“专职教师数”的不足,在“科学研究水平”上仍有“国外代表性论文他引次数和”和“高水平学术论文”不够多,“专利转化”明显滞后,还存在“部级科研项目经费”不够多、“人均科研经费”缺乏等问题。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教学与教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学生境外交流人数”不多“,授予境外学生学位”的规模还不大。这些均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代表着学科发展的潜能和动力。因此,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一方面要继续打造和发展学科平台,稳固学科发展所需的科研基础;另一方面要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层次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科研成果孵化转化能力,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保持主干学科的国内引领地位。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科研经费;绩效;审计

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根据教育部《2012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2年我国高校共取得科研经费1030.22亿元,科研经费已经成为高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经费的绩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第五十八条规定应当“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2011年6月29日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第四条第二款指出:“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另一方面,科研经费浪费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山东省2012年的审计报告显示,青岛某大学有10个课题预算为322万元,实际支出168.1万元,决算支出为319.75万元,虚报151.65万元,占预算的47.1%;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因此,通过监督和评价科研经费绩效,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仅有助于端正学术风气,保证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提高科研水平,而且也影响到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影响到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正是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进行独立的检查、评价和监督活动。

一、科研经费绩效的表现形式

“绩效”(Performance)最早来源于管理学,是指一定时期投入与产出的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或个人的情感、情绪等精神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科研经费的产出有其自身特点,不同性质的科研经费,其产出也各有侧重,常见的科研经费产出的具体形式有:

1.论文及专著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类型:Science、Nature期刊,SCI/SSCI期刊;A&HCI、SCIE期刊,各类中文核心期,SCI会议论文;EI期刊;SCIE会议论文,EI、ISTP会议论文,人大复印资料,一般期刊,论文集等。著作包括学术专著、编著、译著等。

2.科技成果专利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根据我国《专利法》的分类,科技成果专利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

3.成果奖项

成果奖励能反映出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是科研业绩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在我国,科技成果奖主要有:部级、省部级、厅局级、以及一些行业性奖项;或者技术水平被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不同级别的奖项,含金量也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部级、省部级等重大奖励,往往凝聚了科研人员的毕生精力。

4.人才培养

高校科研工作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功能,而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点。科研工作能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学术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使学生科学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5.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高校通过开展科研活动,给高校带来经济利益,如技术服务收入、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收入等。据统计,2006年至2010年宁波市高校纵横向科研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43亿元,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6.其他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科学研究成果对社会的科技、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如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形成技术成果,促进国家和社会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社会服务等方面技术水平或服务能力的提高。

二、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难点

由于科学研究固有特点、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评价标准是否合理等原因,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评价面临较大困难。

1.科研成果存在滞后性,相关效益未能及时体现

科学研究从投入到效益体现往往周期较长,如软科学研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慢热性、非显性的特点,往往要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才能发挥出来;应用性科学研究要产生经济效益也可能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Lev等以大量来源于不同行业的高研发密度的企业为样本,采用实证方法研究每年R&D支出与下一年经营收入的关系,研究发现:R&D费用的效益具有明显滞后性。由于存在滞后性,审计时无法对科研经费绩效做出完整的评价。

2.研究成果难以获取和衡量

现有研究中关于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论文、科技著作、科技专利、成果鉴定、项目奖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等方面,这类指标相对容易获取,在社会效益、学科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长期效益难以衡量,而这类效益往往影响更为深远。

3.科研绩效评价标准有待细化和完善

绩效审计要形成审计结论、做出审计评价,需要有明确的审计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尽量采用公认的、约定俗成的标准。由于高校的类型和层次存在差异,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缺乏科学统一、达成共识的评价标准,更多的采用了项目协议中确定的标准,或者根据某一高校(或地区)连续多年的经费绩效趋势作出评价。另外,将不同科研项目绩效进行横向比较,也有利于对科研项目绩效作出客观的评价。但不同项目的成果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将影响到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例如,某两个科研项目都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或申请了专利成果,但两者在质量、创新程度及后期是否能转化为应用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很多高校往往在取得专利成果后便束之高阁便是例证。另外,高校之间的横向比较也会因为难以获得其他高校相关数据而无法实现,科研经费绩效的横向比较较难进行。

4.评价指标体系有待科学化

科研经费绩效审计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定量或定性的对比分析,最终作出审计结论。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核心,也是难点之一。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描述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科学性、有效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对不同科研项目绩效的量化过程不仅需要考虑论文、专利、获奖等数量,还应结合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赋予不同分值。但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明显晚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科研业绩量化标准、量化方法以供参考,更多的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三、开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的建议

1.构建科研经费绩效审计云平台

云平台也称为云计算平台,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计算方式,集合了并行处理、网络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处理和网络存储等。云计算为资源共享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使信息资源共享的内涵、意义、特征等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科研经费绩效审计云平台包括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由相关政府部门或具有一定管理职责的协会负责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政府部门、协会、高校等相关使用者参与,不同的参与者设置有相应的权限。通过将科研项目相关信息的存储、加工、处理,实现在一定区域内,需要共享资源的机构之间设备共用、资源共享,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优化信息管理,为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提供信息,解决目前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缺乏协作等难题,同时又能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建立分层、分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办学层次的不同,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型大学等四类,不同类型的大学,其办学定位及学术研究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很难适用于所有的高校,应建立分层、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评价应有区别;科研经费性质、级别不同,评价指标也应当有所侧重,如横向项目对经济效益指标可设置较高权重,而纵向项目应更注重后续项目申请、技术创新及社会效益等方面。

3.加强并细化科研活动的过程评价,关注后续绩效

科研活动从申请到结题,研究过程占据了主要部分,实施过程也直接影响到科研经费的最终绩效。因此,绩效评价除关注经费投入与项目产出外,还应当加强对科研过程及财务管理综合状况的考核与评价,如: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管理岗位及人员配备、科研经费购置资产及使用、科研信息公开程度、经费内外部监督管理情况等,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对重大科技项目应当实施绩效跟踪再评价,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其社会效益、学科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长期效益。

4.选择恰当的审计项目开展试点

国内外绩效审计更多的是围绕政府开支进行的,在科研经费进行绩效审计方面,无论是理论积累还是实务经验,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选择科研经费绩效审计项目时,不仅要关注项目性质、资金大小、公众关注程度等,还要考虑经验积累情况、实施审计的可行性等。从某一类项目开始,逐步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积累经验,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避免审计风险。

作者:毛中健 单位:常州工学院

参考文献:

[1]LevB,SougiannisT.TheCapitalization,AmortizationandValueRelevanceofR&D[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6,21(1):107-138.

[2]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研究[J].会计之友,2012(3)上:110-115.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1绩效审计的起源

为监督和规范政府对公共收益的分配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绩效审计的概念于1930年首次在美国出现,经过各国学者的不断研究,才得以不断完善。政府引入绩效审计后,人们可以据此判定国家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更好地了解政府支出的收益性、效率性和合法性。我国学者最早开始绩效审计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目前绩效审计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努力从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同时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绩效审计体系,促进绩效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2高校专项资金含义、特点

高校专项资金主要是政府部门和高校下拨的指定用途的资金,该用途可能是课程建设、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等。针对课题研究,具体可以划分为部级课题、省级课题和校级课题资金。专项资金具有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时效性强等特点。为了最高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需要对专项资金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方面的审计,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3专项资金审计案例分析——以A学院为例

3.1学院简介

A学院于2002年成立,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包括文、理、工、农、经、管、艺术等20多个专业,是中国最具办学特色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自成立以来,不仅狠抓教学质量管理,同时积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2学院科研资金资助标准

按照《A学院教科研管理办法》(院行字〔2015〕134号)规定,学院按以下标准核定教科研项目经费总额度。①纵向项目经费资助。原则上,学院依据其立项文件要求按比例给予配套经费资助,单项课题资助经费超过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的项目,需院长办公会研究并由集团董事会审定后方可予以资助。②横向项目经费资助。原则上,学院不给予经费支持。③自筹经费纵向项目经费资助。其中,部级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学院资助金额30000元;省部级项目、省级人才支持计划确定的项目、省教育厅项目,学院资助金额10000元;学术团体项目,按照部级、省部级、院级,学院分别资助金额30000元、10000元、3000元;院级项目,学院资助金额3000元。

3.3经费的划拨

项目经费(扣除5%管理费)分批拨付使用。项目经费原则上分4次拨付:项目任务书生效拨付50%;中期检查通过后拨付20%,若项目未通过中期检查则停止拨付剩余所有经费;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拨付20%,未通过结题验收不予拨付;项目成果申报结束后拨付剩余费用,如申报成果获奖拨付10%,如申报成果未获奖拨付5%。

3.4经费的支出范围

教科研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资料费、数据或样本采集费、仪器设备购置费、材料费、差旅费、会议调研费、专家咨询费、成果资助费、成果鉴定费、管理费等。

3.5学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

3.5.1审计目标高校专项资金审计的主要目标包括,就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揭示教科研资金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进而提高财政专项设置的科学性,促进资金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3.5.2审计内容以A学院2014-2018年部级、省级、校级的教科研课题专项资金为例,审计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项目申报情况。审计内容主要是看课题申报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重复申报、多头申报等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是否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等。②资金落实情况。主要审计课题是否有专项资金作保障以及是否落实与之对应的配套资金。③项目完成进度。主要审查课题项目的进展情况,检查项目是否按照任务计划书实施,是否完成计划确定的工作量。④实际支出情况。主要审查资金的使用是否与课题密切相关,有无超范围支出、超预算支出,是否由学校财务部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等。⑤项目实施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审计过程中主要检查项目进展和完成后取得的成果,绩效审计主要评价课题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以及对单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等。3.5.3审计评价分析学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特设立专项资金。项目经费的来源一部分为国家、省级政府专项拨款,一部分为学校的专项资助。科研资金的受理申请、评审组织、验收和管理工作统一由校教务处负责。(1)申请注意事项。教科研资金的申请对象是学院全职教师。并且申请者应满足以下条件:①课题申请人学风严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②课题申报的研究内容应是本人长期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应尽量与申请者的教学研究方向一致。(2)课题实施、管理和验收标准。①项目申请人对于已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应及时填写科研任务书,积极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不得无故中止或变更。如果确实有特殊情况,必须说明理由,并提交书面报告交由教务处审核批准。②课题项目一般分为普通项目和重点项目,研究周期为1~2年。③课题结题验收标准为:普通课题负责人要在省级以上期刊至少发表一篇不少于4000字的论文,该论文应是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重点课题则应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字数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时应注明为课题研究成果。

3.6学院课题完成质量分析

衡量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就是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要考量独立学院的学术成果除了要考察结题论文的数量,还要关注论文的期刊级别。知网手动检索A学院结题论文,大部分论文刊登于省级普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两类,期刊级别差别不大,因此主要考量结题论文的数量。人工查找学院教务处关于课题申报和最终结题的课题数据,具体情况见下图。根据图1可知,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教师申请课题数量逐年增加,由2014年的2个增长到2018年的12个,但是结题的课题数量较少,从图2、图3可以看出,2017、2018两年中课题结题数量基本是1~2个,最终结题率也只有20%左右。数据表明,A学院课题结题效果并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课题申报者年轻教师居多,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申请课题立项,也有很多是第一次着手撰写核心论文,教师科研能力较差。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更多关注教学水平的提高,对相关科研学术方面的辅导较少。学院管理部门重视课题申报立项工作,但对如何使用科研资金以及对专项资金的过程管理还有所欠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课题的绩效考核没有落实到位。学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流于形式,一些考核方法和违约措施并没有有效执行。教师对自己申请的课题不够重视,学院对于没有完成课题的教师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戒措施。事实上,A学院课题资金绩效审计现状并不是特例,我国大多数高校资金绩效管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效评价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需要构建科研绩效的评价模型,但是独立学院明显缺乏科研资金的绩效审计体系,有待改进。

4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发现的问题

4.1专项资金存在突击花钱的问题,资金使用大多“前紧后松”

我国财政部要求高校根据上年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来核定下年的预算控制资金。但由于财政预算审批流程较长,有的项目甚至实施后资金才能到位,导致专项经费使用计划性不强,出现资金沉淀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资金使用“前紧后松”。另外,高校往往盲目购买物资设备,由此对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使用效率普遍低下。

4.2项目内容和项目资金预算随意调整

专项资金体现在“专”字上就是要专款专用,但是大部分项目负责人在专项资金申报过程中,对预算方案的编制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编制粗略,实际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往往通过改变项目内容、调整预算金额等方法来保证实际支出与预算相符。项目申报要达成的效果与最终成果出现背离。

5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应对措施

5.1注重过程管理,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建立审计机制及问责机制

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审计效果。审计工作应该尽量突出重点,重点审查并关注那些重大的专项资金项目,全面掌握项目各阶段建设情况,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不会出现突击花钱、违规列支等现象。为了更好地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各单位应建立问责机制,发现违规问题时要严肃处理。

5.2加强绩效审计,实现审计“转型”

目前,专项资金审计还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专项资金审计应向绩效审计发展。对于不同类别的专项资金,要梳理其审计流程,不断规范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为更好地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学校资金使用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锋,葛世伦,尹洁.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71-272.

[2]李雨青,左和平.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2(4):217-218.

[3]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评价运作中若干问题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2(26):119-120.

[4]李岩松.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33):284.

[5]潘然.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7:17-18.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4

一、科研工作指导思想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夯实理论基础,鼓励科研创新,积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2、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形成实事求是、勤奋钻研的良好校园学术环境,活跃科研气氛。

3、密切联系实际,围绕本区“三重”工作,集中力量开展重点课题的调研,为本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

4、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指导和管理,保证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和质量,发现、总结并改进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保质保量完成科研任务。

5、本办法包括课题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论文分级分类标准(附件)。

二、课题经费使用管理规定

(一)课题类别

1、部级课题:国务院及其部委、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人文学科科研项目。

2、省市级课题: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门、市委党校、市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人文学科科研项目。

3、区级重点课题:区委、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重点课题项目。

4、区级一般课题:区委、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一般课题项目。

5、校级重点课题:本校围绕全区“三重”工作的重点课题。

6、校级一般课题:本校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的一般课题。

(二)课题申请与评审

1、区级以上课题申请人根据各级别课题申请程序,按相关要求填写《课题申请表》,交由本校调研室和分管领导审核后上报申请。

2、校级课题填写本校《课题申请表》,交由调研室审核、分管领导审批意见,由校委会最终决定课题立项与否。

3、课题申请人申请课题立项成功后,应签订《课题协议书》,其中一份交由调研室保存,课题负责人定期向调研室汇报阶段性进展。

4、区级以上(含区级)课题由课题负责人及课题参与人按要求及时完成,并交由相关部门评审。校级课题由调研室组织评审组对课题进行评审,评审未通过,校委会根据评审组意见有权中止该课题项目,并追回全部课题经费。

(三)课题经费拨付标准

1、部级课题:按照课题拨付经费标准,本校以1:1的比例拨付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

2、省市级课题:按照课题拨付经费标准,本校以50%的比例拨付资助经费(不超过2万)。

3、区级重点课题:拨付5000元课题经费。

4、区级一般课题:拨付3000元课题经费。

5、校级重点课题:拨付3000元课题经费。

6、校级一般课题:拨付2000元课题经费。

(四)课题经费使用范围

1、资料费:包括资料的抄录、复印、打印、翻译费用以及订阅、购买、借阅必要的报刊、图书等费用。

2、调研差旅费:包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及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的交通费、差旅费。

3、小型会议费:指为完成本课题研究而组织召开会议等相关费用的支出。

4、咨询费:为开展项目研究而进行的问卷、专家咨询等支出性费用。

5、计算机使用费:包括计算机录入费、上机费、软件设计费、网络通讯费、小型外设及耗材添置费。

6、印刷费:包括课题成果录入费、打印费、装订费等。

7、成果鉴定费:邀请并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鉴定所支出的费用。

(五)课题经费管理与监督

1、课题负责人在申报课题时提出经费预算。课题立项成功后,办公室财务人员根据课题经费通知,为每个课题建立帐户。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不得用于与科研任务无关的开支。

2、课题负责人按预算及上述适用范围和标准支配使用课题经费,调研室负责课题经费使用和提取的审核,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后方可开支。

3、课题经费一次核定、超支不补,可跨年度使用。本校核定的课题经费,在课题经费使用范围内凭单据报销。校外课题经费在结题后一次性拨付。

4、调研室和办公室要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如发现经费开支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本办法,应及时予以纠正。办公室负责财务人员应妥善保存课题经费账目和单据,以备有关部门检查。

5、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理清历年收支帐目,编制课题经费收支决算表,连同研究成果及总结报告一式二份,送交调研室。

6、课题进行过程中,如出现需要调整课题负责人,或未能按计划完成预定研究任务,或经费开支不符合本办法及有关规定这三种情况之一者,应暂停拨款。

7、课题立项后,如时间过半尚未开展研究活动,应收回全部课题经费。

三、科研成果奖励管理规定

(一)奖励范围:

本办法的奖励范围包括本校教研人员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专著、合著、编(译)著、教材、工具书、学术性论文或调研报告等。

(二)科研奖励标准:

1、部级杂志、报刊奖励标准

⑴部级A类奖励标准:在杂志上5000字以上、报纸上3000字以上的奖励3000元;杂志上3000字至5000字、报纸上2000字至3000字的奖励2000元;杂志上3000字、报纸上2000字以下的奖励1000元。

⑵部级B类奖励标准:在杂志上5000字以上、报纸上3000字以上的奖励2000元;杂志上3000字至5000字、报纸上2000字至3000字的奖励1000元;杂志上3000字、报纸上2000字以下的奖励600元。

⑶部级C类奖励标准:在杂志上5000字以上、报纸上3000字以上的奖励1000元;杂志上3000字至5000字、报纸上2000字至3000字的奖励800元;杂志上3000字、报纸上2000字以下的奖励400元。

2、省部市级杂志、报刊奖励标准

⑴省部市级A类奖励标准:在杂志上5000字以上、报纸上3000字以上的奖励800元;杂志上3000字至5000字、报纸上2000字至3000字的奖励500元;杂志上3000字、报纸上2000字以下的奖励300元。

⑵省部市级B类奖励标准:在杂志上5000字以上、报纸上3000字以上的奖励600元;杂志上4000字至5000字、报纸上2000字至3000字的奖励400元;杂志上3000、报纸上2000字以下的奖励200元。

⑶省部市级C类奖励标准:在杂志上5000字以上、报纸上3000字以上的奖励400元;杂志上3000字至5000字、报纸上2000字至3000字的奖励200元;杂志上3000字、报纸上2000字以下的奖励100元。

3、凡由出版社公开出版的专著、合著、编(译)著,个人撰写的部分文字在50000字以上,奖励1500元;文字在30000—50000字之间,奖励1000元;文字在10000—30000字之间,奖励500元;文字在5000—10000字之间,奖励250元;文字在5000字以内,奖励100元。个人出版专著,学校酌情予以补助。

4、凡由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教材、工具书、论文集等书籍类成果,个人撰写的部分文字在50000字以上,奖励1000元;文字在30000—50000字之间,奖励500元;文字在10000—30000字之间,奖励300元;文字在5000—10000字之间,奖励200元;5000字以内,奖励100元。

5、补充说明

(1)同一篇论文(著作)在年度内发表或出版两次以上的,按该论文(著作)发表或出版的最高奖励标准计算。如下年度再次发表且高于原发表的奖励标准或获得高于原发表报刊、出版社和相关组织的奖励,可按论文最高奖励标准再次奖励,但要扣除此前所获奖励。

(2)本校两名以上作者发表的论文平分奖励金额。与外单位人员合作,本校人员为第一作者的,按该论文应奖励数额的60%奖励;为第二作者的,按该论文应奖励金额的40%奖励。若作者人数在三人以上,第一作者以后的几个作者平分奖励金额的40%。

(3)两个以上单位主办的报刊,奖励标准认定以报刊所在地的主办单位为准。

(4)公开发表的反映党校情况的新闻类作品,可按照稿酬予以相应奖励。

(三)科研奖励的申请与管理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的管理。

第三条科研项目主要支持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术的引入与推广应用等;努力解决人类生殖生理学,实用避孕节育技术、优生遗传、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防治和检测等的关键技术难点,解决重大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第四条科研项目实行由单位组织申报、专家评议、择优立项、签订合同、监督实施、验收结题等方式进行管理。

第五条科研项目设重点项目和竞争性项目。竞争性项目分资助项目和非资助项目。

第六条申报条件

(一)申报科研项目单位应为广东省辖区内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二)项目负责人(第一申请者,以下均称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重点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竞争性项目负责人必须是中级技术职称以上(含中级职称,下同)的技术人员;学成回国人员申请的项目,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先进项目,给予优先考虑。项目负责人在研的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一般不得超过2项。

(三)科研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重点项目为3年。

(四)申请科研项目凡需使用实验动物的,必须出具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

第七条申报程序

(一)申请者须填写《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申报(任务)书》(以下统称申报书)。申报书一式6份,经单位核实,报主管部门(市、县、区人口计生局)审核,由地级市人口计生局汇总统一上报。

(二)申报书各栏内容要求认真填写,电脑打印,手续齐全,有合作单位的要求合作者签名和合作单位盖章。

(三)科研项目每年受理1次。

第八条评审与立项

(一)科研项目评审由省人口计生委科技专家委员会对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进行评议。

(二)立项科研项目由省人口计生委以文件形式下发。资助项目应同时签定《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合同书》,并将申报书和合同书返回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

(三)科研项目经费按立项科研项目资助的额度直接下拨给各申报单位。

第九条省人口计生委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研经费,主要资助重点项目和有较好前景的竞争性项目,解决重大理论和问题的科研项目可提高资助的额度。

第十条列入省人口计生委科研立项项目,各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要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其中重点项目和资助项目各级给予1:1以上的配套资金,非资助项目经费则由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自筹解决。

第十一条科研项目经费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截留、挪用或挤占。严禁从项目经费提成用于人员奖励支出;严禁从项目经费中直接提取管理费计入项目成本;严禁挤占挪用项目经费或超预算范围开支;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项目经费预算;严禁编制虚假预算套取项目经费;严禁项目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帐报销费用;严禁提供虚假配套承诺或不及时足额提供配套资金;严禁项目经费脱离依托单位财务部门监管。

第十二条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限于资助项目研究工作直接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

(一)科研业务费:本项目所必需的国内调研和学术会议费,业务资料、报告、论文印刷费。

(二)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性物品购置费,标本、样品采集加工费,运输包装费。

(三)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费,运输包装费和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和外协加工费。

(四)协作费:指外单位的协作者承担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所需的经费。

第十三条立项科研项目按第八条规定签定《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合同书》(一式3份)。《合同书》的内容及人员的排序必须与《申请书》一致,如有变更必须由本人签名和单位证明。

第十四条立项科研项目必须认真组织实施,项目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第十五条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专项技术档案资料,并按照申报书的各项指标及进度执行。申请项目延期、项目结题的,应在项目计划完成时间前1个月向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书面提出。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按时填报项目进展、项目变更、项目结题者,将取消该科研项目,并追回已拨的科研经费,原则上3年内不再受理该项目负责人新的项目申请。

(一)项目进展项目进展是报告当年科研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进度执行及结果,以及和经费开支使用等情况。项目负责人必须于每年3月底将项目进展情况,填报《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1份),上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

(二)项目变更项目变更是指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变更、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前三名)变更,项目延期、终止等情况。项目有变更时,项目负责人填报《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上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

(三)项目结题项目结题是报告项目按计划完成各项研究内容、实施成效、取得成果、,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经费使用等情况。项目结束时,项目负责人须申请结题验收,填报《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并提交相关论文、科研鉴定和获奖材料等,上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

第十六条项目负责人未能按进度完成,到期须结题而未结题,或提交的延期报告未获批准,视为承担项目未完成,不能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业绩成果条件。

第十七条因承担单位未能提供相关条件,或管理不善导致项目未能完成的,逾期不交结题报告的项目承担单位,该单位次年不得再申请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对不按原计划结题或立项后半年内不开展工作的,将终止该项目的研究并取消该项目立项,3年内不受理该单位的科研项目申报。

第十八条科研项目结题条件

科研项目按期完成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各项任务,经费使用合理,提供的验收文件和资料齐全、数据真实,达到下列要求之一的,填报《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予以通过验收,视为“同意结题”:

(一)1篇以上,并提交论文复印件(撰写的论文必须在脚注上说明“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项目”);

(二)已录用待需提供论文校样;

(三)参加学术交流的论文,提交大会论文集复印件,或学术会议所发证书;

(四)如出版专著者,需提供所写主要章节复印件;

(五)项目已通过成果鉴定,或获得专利的复印件。

第十九条科研项目延期条件

已完成计划任务书约定的部分任务,但资料不齐全,尚需一段时间方能完成的,由该项目负责人填报《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经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项目保证单位)审核盖章后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批准,延期期限一般为1年。

第二十条科研项目中止研究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该科研项目予以“中止研究”:

(一)未达到计划任务书和合同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三)擅自修改计划任务书中的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的;

(四)擅自变更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

(五)经批准延期1年后,仍无法按期完成项目;

(六)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但未能解决,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第二十一条科研项目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等权益,由承担单位和管理部门共享,具体由有关各方共同商定。

第二十二条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结题、验收等具体管理工作由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具体负责。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6

一、科技经费增长速度加快

2005年学校科技总经费为7922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2005年自然类科技经费为7735.8万元,人文社科类科技经费为190.25万元,较2004年增长较大。

科技经费增长速度较快,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校科技投入加大。学校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05年科技投入1027.1万元。这主要源于学校科技政策的改善。学校先后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对科研基地、高级别纵向科研项目的一系列资助配套,促进了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通过加大对科研基地的投入,以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国内知名学术带头人,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建设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为目标,带动科技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经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科研基地分层分类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来源:公务员之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这些文件制度规范了科研基地管理,使其按照科学规律成长。

“十五”期间学校投入自筹资金2500万元进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整合现有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不断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加大投入改造技术装备,增建研究实验室等措施,构建科技创新基地。经过几年努力,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立项新增了四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对学科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为了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保障高层次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学校制定了《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办法》。以重大和高级别科技项目的争取作为契机,组织各学科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十五”攻关、国家3计划及各省市设立的科技项目,凝聚整合科技力量,产出科技精品。“十五”期间先后对高级别项目进行配套384万元,用于科研平台与科研环境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得到提高。2005年纵向科研经费万元,比2004年提高%。

2、企事业委托经费增长较快。2005年企事业委托经费达5619.9万元,较2004年增长2651.4万元,增幅高达89.32%,占当年科技经费总收入的70.9%,是我校科技经费来源中的最大组成部分。由于企事业单位委托高校开发的项目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对于纯研究项目和实验室阶段的成果不是太感兴趣,所以这些经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3、人文社科类起步晚,但进步很快,成绩喜人。2005年我校人文社科类积极争取纵向课题经费,国家、省、市专项费较2004年经费增长108万元,增幅高达近9倍。特别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全年共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它院校相比,我校人文类科研实力和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今后还应不断努力。

二、R&D经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近年我校R&D经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R&D经费为3794.1万元,比2004年年增加了1853万元,增长95.5%。从R&D经费结构看,基础研究经费增幅最大,比2004年增长140%,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各增长108%和86.3%。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2004年高等学校是R&D经费增长较快的部门,高等学校R&D经费的快速增长对全国R&D经费总量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来源:公务员之家()作用。从我校的R&D经费增长趋势来看与全国高校R&D经费增长趋势是相一致的。此外从R&D经费结构看基础研究所占比例较低、显示我校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精神还不够强,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还需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产出学术精品和大成果的决定性因素。

三、数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校数量持续增长,2005年我校661篇,较2004年增长129篇,增长24%,我校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7篇,比2003年增加了一倍多。

这主要源于学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各类评价方法和措施,在强化科技业绩考核的同时,处理好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关系。针对近年来存在单纯以论文数量为依据对教师考核和评估科研业绩的现象,导致大量低质量、低水平的论文出现,学校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科技评价体系。制订完善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认定办法》,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从国内核心期刊到国外核心期刊,从不同角度规范和引导教师通过科技创新和长期积累,发表高质量、高级别学术论文,促进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再上台阶。

此外加大奖励力度,制订了《科技奖励办法》。对高水平的论文进行奖励。科技奖励制度在教职工中反响很大,极大地鼓舞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也调动了更多的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较前几年有较大提高,促进了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的持续、高速、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应清楚认识到与其它院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今后还要在特别是高级别论文上加倍努力。

四、教学与科研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1、年龄结构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学校教学与科研人员年龄分布为:35岁及以下人员总计占42%,36-40岁的占19%,41-45岁的占21%,46-55岁的占14%,56-60岁的占3%,61岁以上的占1%。(详见图6)。45岁以下人员占到了82%,可见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我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

2、学历结构

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文化程度呈以下分布(详见图7)

3、职称结构

教学与科研人员技术职称构成(详见图8)

从图7、图8中可看出学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占到一半,具有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人员占65%,所占比重过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高校正处于新老教师交替的高峰期,由于扩招,教师缺编,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的主要力量。他们将是今后学校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青年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缺乏科研启动资金,很难开展学术研究。青年教师的科研训练工作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因此支持他们开展科研工作、承担科研项目,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学术带头人是一项非常迫切的重要工作。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近年来一直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通过实施“百名博士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优秀人才,培养、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带动学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制订了《科技基金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青年教师申报创新基金的热情非常高,有力的促进了青年教师科学研究的能力。对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学校给与科研启动金,资助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十五期间共立项143项,投入资金近100万元,资助了143位中青年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的1/3以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骨干。

五、专利及出版科技专著尚显不足

近年来在学校科技政策的激励下,专利申请量有了大幅的增长,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往年有了较大的增长。2005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共申请专利23项,较去年有大幅提高。虽然与以前相比,学校拥有的专利从申请、授权均增幅较大,但是和省内其他高校相比,我校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绝对值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倍努力。

2005年学校没有出版科技著作。针对近年来学校学术著作偏少,教师出版学术著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2005年制订了《优秀学术著作资助办法》,主要对学术价值高、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学术著作进行出版资助,并优先资助与我校特色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著作。通过制定这项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教师出版著作的积极性。从制定该政策起一年内资助4部著作,总计金额10万元。学术著作的出版宣传了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升了学校学术地位。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7

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公布*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鲁教研字〔20*〕4号)和《*省“*”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研字〔20*〕2号)、《*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鲁教科字〔20*〕1号)(以下统称《管理办法》)的精神,我厅组织专家于20*年*至*月,对*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397个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现将评估情况通报如下:

一、中期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式

中期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重在建设。通过评估,督促项目依托单位和学科、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认真进行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方向,找准不足,在余下的两年多的时间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加大投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在“*”期间形成更多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产生较多的标志性成果、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进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机制,创造更有价值的经验。

重点建设项目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规划的总体执行情况;依托单位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学术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建设经费投入、科研工作等情况。

评估方式:采取了学校自评、材料送审评估和现场考察评估等3种形式。于20*年*月,组织专家对11个省级筹建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议;于20*年*月,组织专家对对31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材料送审评估;于20*年*月,组织专家对73个省属高校强化建设重点项目和部分抽查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首先听取学校关于重点建设的总体情况介绍和重点建设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审核《*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考察表》及背景材料,然后进行质询讨论,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形成考察意见,给学校进行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为各高校的重点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重点建设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中期评估和现场考察,专家认为,各单位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对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非常重视,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已形成共识,把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单位一号工程,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在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措施有力、成效较为显著,基本完成了各年度规划任务。各单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和获奖、为经济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增强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为建设教育强省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重点建设带动了内涵发展。各单位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强化建设重点项目。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省级筹建重点项目的依托高校,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到内涵发展上,把重点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全面统筹,正确处理规模与内涵、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力加强队伍、条件和制度建设,提升了学校的学科管理水平。

条件建设成效明显。检查发现,许多单位,特别是一些力争上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已经完成新老校区转换的高校,明显加大了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20*年至20*年共投入建设经费4*86.5万元。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等方面有了明显增加。据统计,“*”期间,全省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总值达11*04万元,“*”到目前为止,仪器设备总值增加到128653万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期间,我省高校有部级重点学科20个,在20*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我省新增的22个部级重点学科,新增的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全部是依托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发展起来的。

重点学科建设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被检查的单位普遍认为,由于重点建设的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相关学科(实验室、人文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真正地起到了全面推动内涵建设的作用。

(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各单位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汇集了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学历层次的人才队伍,学术梯队的年龄结构、职称及学历结构更趋于合理。在此基础上,很多单位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创新团队建设。重点建设项目都设置了学科(学术)带头人岗位,大部分重点建设项目根据研究方向设置了3-5个关键学术岗位。20*至20*年,强化建设重点项目共设置关键学术岗位348个,集聚了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博士化率明显增加,有的学科达到了90%,形成了具有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团队,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团队建设收到明显成效。

(三)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各单位均制定了科研激励政策,科研氛围不断浓厚,与“*”期间相比,各单位的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初步统计,20*年至20*年强化建设项目投入科研经费139570万元,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21项,增长幅度较大。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90项;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519篇,达到“*”期间收录论文总和的72.3%;主办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15次。高校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产学研项目不断增多,成果转化加快,对区域经济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获得了多方面资金支持,使学科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部分重点学科实验室已经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重点建设项目承担的高层次科研项目有较大增长,使得研究生能够较多的参与科研,得到了较好的科研锻炼,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发表的论文数量较“*”期间明显增长,有的学科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人均达到2篇。20*年我省获得的3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与4篇全国优秀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有6篇来自重点学科。

(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单位都成立了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具体职能部门、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部分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负责重点建设的管理工作。各单位都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建设、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学科评价等方面的制度、措施,努力健全重点建设的科学管理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问题与不足

(一)团队建设亟待加强。教师队伍与学术团队建设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检查发现不少高校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组合成团队,团队中青年骨干力量发展潜力不明显;有的高校将引进学科带头人与现有人员简单组合,团队凝聚力不够;个别学科仅有带头人,未形成学术梯队。团队的组建不能单纯理解为简单的博士化,也不仅是引进几个学术带头人的问题。如何将研究方向的前瞻性、研究基础的比较优势、区域或行业经济需要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建立具有发展潜力和明确目标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将是今后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各单位的科研实力较“*”期间有了明显的增长,但也有许多不足。科研方向不够稳定,难以形成科研优势。理论研究的水平普遍较弱,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特别是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973项目偏少,缺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应用研究方面标志性的成果少。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有的学科因人设置研究方向,使得研究方向不够集中,人员过于分散,不能形成团队力量,在承担大项目方面缺乏竞争力,难以产生重大成果。

(四)经费管理不够规范。各单位在匹配建设经费上做了大量工作,基本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需要。但有些单位存在经费匹配不足额、不及时等现象,尤其是对非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经费落实不到位;有的重点建设项目存在规划不科学,论证不细致,突击花钱的现象,影响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展。

四、今后工作要求

经过几年努力,“*”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成效。但*作为教育大省,代表学校综合实力的学科水平相对较弱。去年全国重点学科评选,尽管我省增长幅度较大,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我省只有5个,与京沪江浙等发达地区差距很大。必须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充实条件,强化管理,不断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水平。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要大力建设传统优势学科,又要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电子、控制、信息、能源、环境等学科,以及医疗电子、微电子等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二)建设一批创新团队。不少单位已经行动起来,组建了一批学术创新团队,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但还有的单位团队建设的意识还没真正树立起来,团队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应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团队建设意识,引进和培养水平较高、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在团队内部形成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风气,承担大型攻关课题和高层次科研项目,增强创新能力,产生高水平成果,带动学科水平的提高。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8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的管理。

第三条科研项目主要支持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术的引入与推广应用等;努力解决人类生殖生理学,实用避孕节育技术、优生遗传、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防治和检测等的关键技术难点,解决重大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第四条科研项目实行由单位组织申报、专家评议、择优立项、签订合同、监督实施、验收结题等方式进行管理。

第五条科研项目设重点项目和竞争性项目。竞争性项目分资助项目和非资助项目。

第六条申报条件

(一)申报科研项目单位应为*省辖区内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二)项目负责人(第一申请者,以下均称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重点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竞争性项目负责人必须是中级技术职称以上(含中级职称,下同)的技术人员;学成回国人员申请的项目,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先进项目,给予优先考虑。项目负责人在研的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一般不得超过2项。

(三)科研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重点项目为3年。

(四)申请科研项目凡需使用实验动物的,必须出具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

第七条申报程序

(一)申请者须填写《*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申报(任务)书》(以下统称申报书)。申报书一式6份,经单位核实,报主管部门(市、县、区人口计生局)审核,由地级市人口计生局汇总统一上报。

(二)申报书各栏内容要求认真填写,电脑打印,手续齐全,有合作单位的要求合作者签名和合作单位盖章。

(三)科研项目每年受理1次。

第八条评审与立项

(一)科研项目评审由省人口计生委科技专家委员会对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进行评议。

(二)立项科研项目由省人口计生委以文件形式下发。资助项目应同时签定《*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合同书》,并将申报书和合同书返回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

(三)科研项目经费按立项科研项目资助的额度直接下拨给各申报单位。

第九条省人口计生委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研经费,主要资助重点项目和有较好前景的竞争性项目,解决重大理论和问题的科研项目可提高资助的额度。

第十条列入省人口计生委科研立项项目,各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要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其中重点项目和资助项目各级给予1:1以上的配套资金,非资助项目经费则由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自筹解决。

第十一条科研项目经费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截留、挪用或挤占。严禁从项目经费提成用于人员奖励支出;严禁从项目经费中直接提取管理费计入项目成本;严禁挤占挪用项目经费或超预算范围开支;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项目经费预算;严禁编制虚假预算套取项目经费;严禁项目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帐报销费用;严禁提供虚假配套承诺或不及时足额提供配套资金;严禁项目经费脱离依托单位财务部门监管。

第十二条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限于资助项目研究工作直接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

(一)科研业务费:本项目所必需的国内调研和学术会议费,业务资料、报告、论文印刷费。

(二)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性物品购置费,标本、样品采集加工费,运输包装费。

(三)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费,运输包装费和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和外协加工费。

(四)协作费:指外单位的协作者承担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所需的经费。

第十三条立项科研项目按第八条规定签定《*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合同书》(一式3份)。《合同书》的内容及人员的排序必须与《申请书》一致,如有变更必须由本人签名和单位证明。

第十四条立项科研项目必须认真组织实施,项目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第十五条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专项技术档案资料,并按照申报书的各项指标及进度执行。申请项目延期、项目结题的,应在项目计划完成时间前1个月向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书面提出。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按时填报项目进展、项目变更、项目结题者,将取消该科研项目,并追回已拨的科研经费,原则上3年内不再受理该项目负责人新的项目申请。

(一)项目进展项目进展是报告当年科研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进度执行及结果,以及和经费开支使用等情况。项目负责人必须于每年3月底将项目进展情况,填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1份),上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

(二)项目变更项目变更是指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变更、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前三名)变更,项目延期、终止等情况。项目有变更时,项目负责人填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上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

(三)项目结题项目结题是报告项目按计划完成各项研究内容、实施成效、取得成果、,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经费使用等情况。项目结束时,项目负责人须申请结题验收,填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并提交相关论文、科研鉴定和获奖材料等,上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

第十六条项目负责人未能按进度完成,到期须结题而未结题,或提交的延期报告未获批准,视为承担项目未完成,不能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业绩成果条件。

第十七条因承担单位未能提供相关条件,或管理不善导致项目未能完成的,逾期不交结题报告的项目承担单位,该单位次年不得再申请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对不按原计划结题或立项后半年内不开展工作的,将终止该项目的研究并取消该项目立项,3年内不受理该单位的科研项目申报。

第十八条科研项目结题条件

科研项目按期完成计划任务书约定的各项任务,经费使用合理,提供的验收文件和资料齐全、数据真实,达到下列要求之一的,填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予以通过验收,视为“同意结题”:

(一)1篇以上,并提交论文复印件(撰写的论文必须在脚注上说明“*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项目”);

(二)已录用待需提供论文校样;

(三)参加学术交流的论文,提交大会论文集复印件,或学术会议所发证书;

(四)如出版专著者,需提供所写主要章节复印件;

(五)项目已通过成果鉴定,或获得专利的复印件。

第十九条科研项目延期条件

已完成计划任务书约定的部分任务,但资料不齐全,尚需一段时间方能完成的,由该项目负责人填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情况报告表》(一式3份),经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项目保证单位)审核盖章后报省人口计生委科技处批准,延期期限一般为1年。

第二十条科研项目中止研究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该科研项目予以“中止研究”:

(一)未达到计划任务书和合同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三)擅自修改计划任务书中的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的;

(四)擅自变更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

(五)经批准延期1年后,仍无法按期完成项目;

(六)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但未能解决,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第二十一条科研项目所获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等权益,由承担单位和管理部门共享,具体由有关各方共同商定。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9

一、努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学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报考,扩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报考的人数,尤其是高素质考生的报考人数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质量。

学校的知名度除了取决于学校的历史积淀外,还取决于学校现实的办学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业大学虽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大学,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所以林学为主导的单科性大学,学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近几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发展的机会,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经、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在全国林业院校中率先进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扩大,招生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为163人,2003年高达900人。仅1999年至2003年间的招生人数就扩大了5倍。以前报考我校的生源比较单一,主要是来自本校和其他农林院校的毕业生。近年来,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其他综合大学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扩大,招生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

严把培养质量,是提高学校知名度,进而提高学校招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各个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研究生生源竞争激烈,如果在报名条件、入学考试、录取及其后学习、考核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上比较严格,将会影响本校的生源。但我们的体会是,只有严把学生入学和培养质量关,培养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质的考生。些学校,只为盲目扩大生源,降低入学门槛和培养标准,短时期内达到了扩大招生规模的目的,但这种做法却损害了学校的声誉,长期下去,考生和社会最终会摈弃这些学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真正能学到知识,增长能力,顺利地成为生产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质的考生报考,最终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质量,实现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校通过硕士生提前攻博、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资助研究生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建立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建立优秀论文激励机制、资助出版优秀博士论文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是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块试金石,目前我校已有森林培育学科和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两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林业院校唯此一家,在全国农林院校中并列第二,在全国大学中排名并列第八。2002年1月参加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统一考试,我校硕士生的一次通过率达到62.3%,博士生达到41.6%,已进入北京市高校先进行列。

三、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

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不同,培养目的主要是为企业和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一名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9000元,3年需要2.7万元;一名博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1.1万元,3年需要3.3万元。林业科学具有明显的特点,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树木和森林生长周期长,进行科学研究环境艰苦、工作量大,需要的科研经费较多。因此,林业高等院校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就必须拥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一部分导师的研究经费明显不足,使正常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无法落实。因此,我校要求研究生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和各类国家科技项目的同时,加强和地方及社会上各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我校研究生院除了配合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广开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门路外,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研究生培养基金,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资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经费不足的学生。2001年资助33人,投资13万元;2002年资助53人,投资20万元;2003年资助70人,投资25万元。我校计划在多方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资助人数每年增加20%,资助金额每年增加25%,加大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

四、对专业学位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一种新型的学位类型。与林学及相关科学硕士学位相比,农业推广硕士(林科)专业学位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应用,为林业技术推广和林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为保证招生质量,我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按照国务院学位办下达的当年录取限额,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总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对拟录取人员进行复试,复试着重考查考生从事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为了向农业生产第一线上的优秀人才倾斜,保证符合招生条件的优秀在职人员有更多的入学机会,真正达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目的,对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或获得一定级别奖励的基层单位业务骨干,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取。在培养方面,针对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注重应用的特点,我校在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区建立了教学实习点,许多应用性和现场性强的课程均在教学实习点进行。在论文选题方面,要求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先进性。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校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在林业生产单位和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稳步增加,近年来的招生人数一直居全国农林院校的第2位,生源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保证。

五、就业状况对学科招生质量的影响

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和考生的报考数量和质量是呈正比的。如果某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显著增加,招生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如果一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长期偏低或就业前景不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减少,招生质量也会相应下降。

我校研究生的招生,在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对国计民生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基础作用的学科专业外,在国家招生计划允许的范围内,向那些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的学科和专业倾斜。例如,我校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林业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近年来的招生和就业均很好,生源质量较高。我校已有计划地提高这些专业的招生比例,将研究生的扩招名额适度地向这些学科倾斜。

六、积极有效的宣传

有的放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针对考生的各种问题,解疑释惑,对学生的报考和招生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的力度,相应的科学研究项目大量增加,林业战线上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林业科学的高级科技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林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应结合当前这一大好形势,在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中广为宣传,积极引导高素质的考生投身到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来。

1999年以来,我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国建立了10余个招生基地,派专人在全国不同地区进行了数十次招生宣传,宣传地区的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有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招生信息或在影响面广的报纸等媒体上进行招生宣传。我校每年举办2次咨询会,深入到院系学生中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引导和促使一批素质较高的应届毕业生报考本校研究生。

七、软硬件条件的良好保障

项目经费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本科院校;药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探索与实践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检验药学专业学生对所学药学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考核环节之一。不同本科院校对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要求不尽相同,但须学生熟悉科研工作的一般过程,学会查阅药学相关文献,掌握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是最基本要求。我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来源于本省周边省市,培养的学生也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特色的合格药学毕业生,作为药学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我们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发生的实验室爆炸声犹在耳边响起,深刻说明,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事实验的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可懈怠。虽然药学专业的每一名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管理人员都在强调实验安全操作规程,提醒各位同学注意实验安全操作细节,但个别学生安全意识淡漠,成为实验室最大的不安全隐患。为了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和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我们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1]:①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之前,让学生明确化学试剂和仪器使用的正确步骤以及不安全因素,确保学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后能第一时间正确启动应急自救处理措施。②进入各实验分室开展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一定要穿实验服以及必要的防护装置,严格遵守各实验分室的操作规程和实验装置的操作说明。特别是精密仪器的使用,只有规范管理才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仪器使用率。③学生实验过程中使用过后的试剂和一次性实验用具不能随意丢弃,应严格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条例》进行处理。尤其是强酸、强碱、易燃易爆以及易制毒试剂的使用应登记在册,交由指导老师签字并报主管院领导签字后方可开展相关实验工作。④每次做完实验后,及时关闭水、电、门窗及仪器,做好实验仪器使用登记,做好实验室卫生清洁。总结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我们发现人为因素占据事故发生的主要地位。其中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2]。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药学专业学生成功开展毕业论文实验的重要前提。

2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实践

2.1毕业论文指导的现状。我校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安排在第四学年,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①大四上半学期学生在外实习或者忙于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下学期忙于找工作,没有足够充裕且连续的时间开展毕业论文的实验和写作。②各科任教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老师每学期需要承担3~4门理论或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客观上没有足够时间按质按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工作。③学校投入不够。学生毕业论文内容以实验性论文为主,实验所需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和分析检测所产生的实验成本主要由指导老师的科研经费承担,但大部分教师的科研经费有限,导致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缺乏保障。2.2毕业论文指导的探索和实践。在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即使客观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但为了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毕业生,老师团结协作,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首先,针对实验时间不足的问题。根据课程设置,适当提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的一些工作。因为我校《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展,所以指导老师可以在第二学期联合班主任和辅导员,并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在班会上宣传发动,招募并遴选3~5名同学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指导老师定时召开课题组会,早日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或课题。在选题过程中,我们比较注重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例如金银花、玉竹、黄花菜、茶叶和绞股蓝等),不仅圆满完成了论文指导工作,也较好地体现了地方院校的发展特色。学生毕业论文课题选题定题早,实验开展时间相对充裕,进展比较顺利,学生对药学这门学科的了解以及自身科研素养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次,针对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虽然学校没有定向的实验经费投入毕业论文设计,但有两个途径可以提供部分经费让学生开展相关实验:一是开放性实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实验项目书,获得教学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获取部分经费开展开放性实验,解决部分实验耗材费用。二是创新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分为校级、省级和部级不同层次,相对开放性实验来说,创新性实验要求更高,虽然每年可以申报的项目数有一定额度,但其获得的经费可以支持学生开展更深入的科研活动。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资助,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途径。第三,老师的指导工作。为了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除了经费和时间之外,老师的严格要求和亲自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总体来说,通过PDCA过程循环法[3],严格掌控论文写作选题、开题、实验进展、实验问题反馈、分析问题、调整和优化实验方案等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还提高了论文的写作质量。通过实践发现,我们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相对较高,学生对毕业论文培养环节的学习感觉比较轻松,也从药学毕业论文的实验和写作中体会到药学学习的意义。

3结语

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是对药学专业学生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撰写科研论文能力等的综合考核,也是培养学生严肃、安全的观念和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时刻提示学生把安全意识放在工作和学习的第一位,端正其态度,不仅为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培养21世纪合格的创新药学人才的基本目标。在今后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将结合药学相关专业课程特色,不断探索和实践,尽快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或管理流程,为全面提高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律涛,付炎,侯聪聪,等.药学类高校实验室安全行为规范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38):272-273.

[2]刘旭明,刘放.国际视野下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式与规范[J].药学教育,2018,34(6):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