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01

现代文教学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1

笔者就教自读文《榆钱饭》一课,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先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自己写的文章能不能现在就可以编入自己读的语文课本中?“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的。”学生几乎同声回答。我顿了一下说:“确有其事。在五十年代,我国有位‘神童’在16岁时,他的一篇题为《青枝绿叶》的小说,就编进了高二的语文课本中,这时他是正在读高中的学生。他,就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作家刘绍棠。他的成名与成长同共和国共患难……为了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借自己在农村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饱蘸了笔墨写下了一篇散文《榆钱饭》。(‘榆钱饭’三个字竖写在黑板中间)请大家品尝他的泥土气息。”这样,一下缩短了作者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质疑。经过预习,同学们提出了近二十个疑难点。我把这些问题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一般性简单明了的问题,如:“什么叫‘青黄不接’”、“鱼生火,肉生痰”“亮囤底”等,由同学自己解答。第二类,较深的,如:“丫姑在树上把榆钱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丫姑野性”,“用榆钱哄饱肚皮”、“杀风景”……这些可供创造的词句,必须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展开争论,从而把问题由表层引入纵深。如:只一个“揉”字,就把旧社会穷人的孩子饥饿难忍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一个“哄”字突出了农民用榆钱儿度过饥荒的痛苦无奈的情况里……这些不仅是难点、也是能够突出中心的点睛之笔,因此绝不能让它们轻意滑过去,教师必须借学生质疑之机深化、强化,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第三类,时代背景中的术语、方言、个别有关文学知识的问题等,搞不通就容易造成误解,但放手让学生讨论既费时间,又没这个必要,教师只做简单的点示就可以了。如:“为什么‘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大队干部为什么被社员逼得‘钻烟囱’”?针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提出的有关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社会问题必须解释清楚,才能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混个树饱”是方言,即“用树混饱”。“农民富了以后,二妹子不愿意给作者吃榆钱饭,刘绍棠为什么不请别的乡亲给他做着吃呢?”因为这并非纪实散文,而是带有文学性的抒情散文,作者把自己亲历了四十年的事浓缩在二妹子一家三代人的身上,其目的是通过对比来歌颂党的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质疑,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看起来很“乱”,占时间又最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散无边际,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学知识、政治背景等,从形式到内容,无所不有;但在我心中始终有谱,没有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由散到聚。30分钟过去了,我利用学生“吐的丝”,逐步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经纬网”(板书)

┌────┐

〈以小〉│线索│〈见大〉

└────┘救命粮控诉

┌─小时候吃榆哄饱肚皮

││

常││又来救命

吃│钱混个树饱批判

││

└─十年动乱│

饭赞扬

难打油腻

79—82年吃极其难得

〈借事〉〈寓理〉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自读课的特色,又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第三,小结。我结合板书,明确了本文教学目的:[1]作者从幼年一直写到壮年,涉及了三个历史时期,用“吃榆钱饭”贯穿始终,把看似“散”的内容“聚”在一起,这就叫线索。[2]作者用吃榆钱饭的小事来反映大的社会主题,这是本文的又一特点:以小见大,借事寓理。[3]作者控诉了旧中国人民的苦难,批判了“左”倾路线的恶果,通过对比,赞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这是全文的中心。三分钟的总结,既明确了教学目的,又把握了文章中心,也深化了教学重点。

第四,训练、延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提高能力,我设计了两个练习:[1]给本文换个题目(略去)。[2]结合对联给学生添加兴奋剂:“记得在作者发表本文的同时,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两幅对联:

春节家有二升米,压岁身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春节有米十余担,银行存款几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它和本文一样,都是农民生活变化的写照,语言通俗,含义无穷。现在刘绍棠请大家也给他“吃榆钱饭”生活的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撰写三幅对联。”

对联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对初一学生是很新鲜的,且上面所引对联又紧扣本课的中心,“一石激起千重浪”,这具有凝聚力的启发,一下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个个跃跃欲试,但又不着边际。于是我又因势利导:[1]对联中心必须紧扣“榆钱饭”这一线索。[2]材料全部选用课文原句。我先出示第一个历史时期的上联:“小时候,春三月,青黄不接”请同学在课本的111页中组织出下联。因为学生一时还不掌握对字的要领,所以开始两个学生对得不理想。我又点了一下“摘杨芽——”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对出:“摘杨芽,采柳叶,不如榆钱”。好!请给加上横批,它要涵盖上下联内容,可结合板书内容思考。“哄饱肚皮”学生们脱口而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又完成了第二联:

春播时,亮囤底,难为无米炊;

仓库里,饿老鼠,只盼榆钱饭。

横批:混个树饱

到第三个历史阶段,如果让学生对出下联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变换方式,先出示下联,请学生在114页的第三自然段中搜寻补出上联。这时大家的参与意识倍增,几乎都举起了手。我巡视了一圈,看到大家都找对了,于是同声喊出了

鱼生火,肉生痰,食欲不振;

想榆钱,打油腻,忆苦思甜。

横批选了两个:“物稀为贵”“极其难得”。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心,我把这三幅对联(预先写好的)附在板书上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右侧。

由于这个练习设计得新颖、有趣,一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它不仅起到了进一步熟悉课文、明确中心、加深印象的作用,而且激发了兴趣、开发了智力、拓展了美的创造力。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观念;语文教育;教育反思

现代文学产生于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历史变迁的发展中逐步盛行的,是由于广泛受到外国文学的变化影响而形成的;致使其具有外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同时也发展变化具有中国自己特色文学的特征。现代文学观念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化的教育思想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国的语文教育变革,其反应的教育思潮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育是国之根本,人们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我国的语文教育在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如何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当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面对的巨大挑战[1]。

一.现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近代中国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文学思潮逐步出现现代文学并随之民族化,使其成为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并现代化的主流思想。20世纪初期,许多国人抱着实现民族独立的政治理想抱负,掀起一阵民族独立的文艺思潮,努力打破陷入僵局的社会局面。这一时期,现代文学广泛吸收西方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以及文学流派,其中包括全面学习了西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方法等,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以及当下社会环境的特点,对学习到的文学思潮进行了重组和弘扬创作。鲁迅先生指出: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受到了西洋文学的影响《且介亭杂文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影响,中国的现代文学与中国人们的自身生活切实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的真实环境,为实现中国民族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郁达夫、周作人、冰心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各个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他们的创作从一开始就突出了现代化与民族化相融合的特征,从根本上来讲,服务于人民。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解放的顺利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在这过程当中,通过一步一步贯彻党的文学方针,出现了老舍的《茶馆》以及贺敬之、郭小川等的诗歌,巴金、杨朔等的散文,现代文学的发展逐步显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潮[2]。同时,历史的发展要求文学界从思想上一步一步废弃旧事物、旧思想,不断推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弘扬传统文化并勇敢创新创作新的文化。但有的事物并不会始终向着正确的方法发展,在这发展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这样一来,片面性、绝对化的观点会严重影响到现代文学的正确发展方向。文学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避免扩大化,一边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一边深化文化发展的思想教育,有利于社会思想向着客观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征

文学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庞大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分支,其特征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2.1新文学与旧文学的碰撞和传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新文学与旧文学、新思想与旧思想、新制度与旧制度,在不同时期不断冲突、不断发展、不断新颖的一个过程。文学的发展不断批判旧社会和旧制度,注重创新,又懂得传扬宝贵的精神品质。2.2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融合与传承国外先进的文化是值得我国国人深入研究和学习的。通过对西方文化精华的学习,可以帮助中国新文化进一步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与禁锢,不仅使得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时时刻刻具有勇敢创新的精神,使得中国现代文学更加开放,由此焕发出新的光彩。但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西方文化是在国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而产生的,并不是所有的都适用于我国的文学发展,吸收和借鉴是其一,懂得分辨事物的复杂性是其二,在学习西方文学的同时,也要去掉与我国不相匹配的文学思想[3]。

三.现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谈到这里,中国现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一方面体现在二者都是文学的范畴;另一方面,现代文学时刻改变着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方式,而语文教育又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文学思潮。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随着中国历史的产生与发展,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且浓厚。从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文学与教育息息相关的现象。比如,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其中主要有墨家、儒家、道家以及法家等,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各个阶级复杂的政治和经济斗争。“百家争鸣”由此而得来的诸多思想让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春秋战国,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其中各个不同的代表人物著书讲学,在当时的社会上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其中以孔子为首的教育家对当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化的改革,他们兴办私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育传承思想和文化,为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服务。这在当时不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对今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时至今日,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以及文学作品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文学与教育的发展相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

四.在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下

我国的语文教育反思语文教育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过程。语文教师通过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对语文课堂各个环节的观察、思考和改善,有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反过来又作用于现代文学的发展。然而,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还有许多教师仍然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单就教师写的教学反思来看,有的教师只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和介绍,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和思考感悟,抓不住重心,只是表面的对教学过程进行泛泛而谈,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结合现代文学思潮,对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这些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4.1以现代文学观念为指导开展语文教学现代文学作品对我国的语文教育反思,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对于学习者的人格塑造。好的文学作品作为精神层面的口苦良药,往往给予学生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感情,让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价值,从而达到开拓视野,学习知识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文学的创作来源于文学家、作家,一篇文学作品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将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观念授于学生,也就是传达了文学家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文学与教育始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胡适、老舍、丰子恺等等,他们的文学创作无一不和教育相挂钩。时代在变化,思想在进步,他们也会随之变化教育思想,将自己已形成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文学创作中,久而久之形成了整个时代的思想体系,这些都可以从他们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教育与文学创作、文学家的关系密不可分[5]。4.2完善和升华现代文学,去伪存真文学作品遍布于语文教育课本当中,这是中国教育不可变的事实。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发展并兴盛起来的,对当下的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旧的文学不再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目标,语文教学要教育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勇敢的创新文化。所以现代语文教育的反思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常识,摒弃旧的落后的老思想,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同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给学习者真正的精神食粮。现代社会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显现出多样化的思潮,这种时候市面上的“无根”文学得到蓬勃发展,这种欠缺积极向上的、漂浮不定的文学,没有可靠的参考价值、没有可学习和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对学习百害无一利。在语文教育反思中,应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帮助学习者认清现实,从实际出发。现代文学应该是反映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作家创造文学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这一面,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按照社会当权者的意识创作,不真实的反应社会基层生活,盲目夸大,遮掩社会的阴暗面和悲剧,通过产生错误的文学来影响现代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反思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其自身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真实性,去伪存真,加大对学生语文教学的评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3完善语文教育评估的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应更加注重知识、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价值观等的培养。对于一堂课的反思,主要关注学习内容是否掌握、学习时机是否恰当、学习过程是否有效这几个步骤,教师应帮助学习通过积累知识从而达到学习高质量知识的目的。现代文学观念下的语文教育反思是当下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反思中不断修正,不断成长,不仅是每一位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学生应有的义务。只有不断探索,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日臻完善,日渐充实。

参考文献

[1]蒋进国.观念史:现代文学史的崭新书写方式———评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与知识谱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6):65-71.

[2]陈厚诚.简论弗洛伊德学说对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57-64.

[3]周良.基于现代文学观念下的中文教育反思[J].才智,2017(13).

[4]陈新.大学中文教育向何处去———以现代文学观念为中心的重新审视[J].牡丹,2015(20):119-120.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3

读者诸君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以贯之,从不间断。语文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学主科中的主科,作为母语,又是“文以载道”的工具,当然无可厚非。不但在学校要学,而且要终生学习不辍。然而,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科,我们是不是在教学内容上洗削更新,作大刀阔斧的调整——减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没有错。我们的现代文教学也遵循着这一条古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左提右挈,东拉西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到字词分析、结构提纲;从写作特色、主题思想,到归纳小结、练习题解。老师的讲解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可谓细微之致。然而,细则细矣,学生恐怕并不领情。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你不讲,同学们都看得懂。

实际上,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已把课文的精髓告诉了学生;而课文下面的“注解”,又解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疑难。细读全篇,包括“阅读提示”、“注解”,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篇文章,还要你讲什么呢?要象老师讲的那样全面详尽地把握课文,除非是做学问,写读后感。否则,基本掌握就不错了。天下文章那么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篇篇都全面详尽地掌握。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老师细讲呢?对小学生,你必须细讲。小学生分析能力差,需要老师指示学习的门径。对初中生,你就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对高中生,你就不必讲。高中生经过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磨砺,对现代文的学习模式已是知根知底,深谙其道。从字词解释到主题思想,还不是老一套?

说实话,语文老师讲课,离不开《语文教学参考书》。即使是老教师,也不敢离开“教参”乱讲一通。“语文教参”既是教师的拐杖,又是教师的指挥棒。假如我们把“教参”的内容充实到语文教材中去,把“教参”这根拐杖兼指挥棒交给学生,现代文的教学还用得着老师喋喋不休吗?

有一件往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12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个叫刘兰的亲戚到我家来串门,她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刘兰原是某单位的办事员,因为聪明能干,加上勤奋好学,很得领导赏识。机会凑巧,单位有一个上中专的名额,领导就选中了她(她是初中毕业生)。刘兰在中专读书很是勤奋。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天南海北,引经据典,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同学们个个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听讲。对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下课铃响,语文老师匆匆离开教室。刘兰在擦黑板时,发现讲台上有一本书。一看,原来是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她便很好奇地翻阅。读着读着,她惊呆了。刚才老师所讲,居然和“教参”上写的一模一样。原来如此!语文老师刚才的“精彩表现”,原来是在给同学们背书!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有点悻悻然了……她把“教参”放进讲台抽屉里,而没有去还给老师,因为她不愿意造成面对老师时的尴尬局面。

讲完这个故事后,她很郑重地对我说:“我也能当语文老师。”我说:“未必。你连近、现代分期也搞不清,你连唐宋八大家也说不出,你连借喻、借代都分不清,你连翘舌音、后鼻音都读不准,你怎么当语文老师?”我给她浇了一大盆冷水。她虽哑然,但仍心有不甘地说:“我去买一本《语文教参》,就可不去听课了。”

语文课上,老师讲得很辛苦,究竟效果怎样呢?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你这个“庖丁”(你是“良庖”“族庖”姑且不论)分解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你讲得很累,同学们听得也累。其实,从语文的人文性功能来看,原汁原味的文章是最好的。一篇文章就好比是一个馍,你把它嚼得稀烂后喂人,除了婴儿,恐怕谁都会倒胃口。正因为这样,许多高中生说:“上到语文课讲现代文,听到老师烦琐累赘的唠叨,就感到烦!烦!烦!”

多讲少读的结果,就是学生普遍的营养不良。前几年一则报闻:南方某大学搞了一次大学生文学修养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许多大学生竟然回答不出一些极平常的文学常识问题,说不出莎士比亚的作品,说不清四大名著的作者。这,难道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败笔吗?

可以十分肯定的地说,现在的中学生读书少,既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也没有读过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更没有读过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雨果……要说读过,最多在语文教材中片鳞半爪、蜻蜓点水地接触过一些短篇或节选,离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文学殿堂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

是学生们不想读吗?非也。不是不想,而是没时间读。试想,一篇短短的《故都的秋》都要占用学生两三个课时甚至更多时间——课后又是书面作业,又是熟读背诵。加上其他科目,占尽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还有余暇去畅游书籍的海洋吗?即使有些空闲,看“闲书”会被那些正统的老师指责为不务“正业”。鲁迅先生“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的主张,许多老师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教学质量”。

扯远了些,收回来,言归正传。

一篇现代文,化三个课时讲完。说到底,三个课时只学了一篇文章。这三个课时就在一篇文章的土地上耕耘,无论怎么精耕细作,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若让同学们用这三个课时看多篇相类似的文章,收获恐怕要比只读一篇文章大得多。

譬如,学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第七、八章,何不让学生再看《阿Q正传》全篇、再看看《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等;譬如,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何不让学生再看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等;学郭沫若的《炉中煤》,何不让学生再看看《女神》、《凤凰涅盘》、《匪徒颂》、等等;学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何不让学生再看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新一轮课改把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摆上了重要位置。这个大方向应该是不错的。

毋庸讳言,本文的基本宗旨是提倡语文教学应少讲多读。多少有识之士也持同样的观点。许多报刊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刊载文章,批评老师“讲风盛行”而学生“读风不起”的现象,并提出种种建议,如:“读要贯穿语文教育的全过程”;“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要以情导读”;“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要既让学生‘读出’(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又让学生‘读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等等等等。这些建议有不少是真知灼见,是经验之谈。然而,让学生读来读去,读入读出的对象,仅仅是一篇短短的课文,那个读的效果恐怕不妙。请问,谁愿意一遍两遍、三遍五遍、十遍八遍地诵读同一篇文章?对现代文,让学生读一遍可以,读两遍尚有热情,读三遍就很勉强,读第四遍就反感了。一味地读、读、读,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腻味,进而生出逆反心理来。

综上所述,高中现代文多讲不是,多读也难,何不把它从高中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另外,编一本拓展性的“课外阅读教材”(量相对大些,再大些);并加大学校图书室建设的投入;有条件的再开辟班级书架。总之,尽可能让学生随时可以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书籍,在书山学海中恣意驰骋。

假如真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话,还怕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不能提高,还愁学生不能从容地面对高考试卷?

高中语文教材在删掉现代文后,再适当增加些古文。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删现代文,增古文的举措,就能弥补这个缺失。这里再补充一句:教古文,“讲”也要适度。对此,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清·颜元在《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有言:“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说的就是教学要注重精讲多练。练习什么?练习写作。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巨擘,还不是从诵读“子曰诗云”开始,经受中国古代文学雨露的滋润,在打下了极其深厚扎实的文言功底的基础上,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么?由此可见,学好古文,加上勤于练笔,就能写好现代文。

再从高考的角度讲,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文言文无一例外地选自语文教材之外。假如我们古文阅读量少,古文底子薄,面对这一些陌生的考题就很难应付。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就是这样——古文少,现代文多。如果删掉现代文,然后大大增加古文的数量,从而扩展学生们古文的学习面。通过努力,学生们的古文底子就会变得厚实,相应也就增加了高考语文取胜的砝码。

当然,学古文并不纯粹是为了高考,这仅仅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文学修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的古文修养。作为永远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本分。所以,我们要学好古文,写好现代文。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4

[内容]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有关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一般要占到26—32分,而考生的得分率却往往超不过12%。因此,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要抓住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又包括理解、记忆、运用和欣赏能力等。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文又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在一册书中约各占一半左右。每篇讲读课文前都设计了“提示和思考”,课后又附有“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而自读课文前则是“自读提示”,课后为“阅读训练”。从其编排体系来看,是根据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顺序安排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遵循这一编排原则和特点,因材施教,做好以下几点: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应破繁戒空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行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他们认为现代文易懂好学,教师无须下大功夫。遇到具体课文,常常因自己的好恶而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对文彩斐然的散文、小说,则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讲兴很浓;而对文字平实的说明文和政论文,则如老僧讲禅,少趣寡味。前者不免失之于“繁”,后者又不免失之于“空”。“繁”与“空”都离实际甚远。实践告诉我们,现代文阅读教学一定要破繁戒空,讲求实效,切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要求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而要做到这一点,明确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切切实实从字、词、句、段、篇诸方面下功夫,读懂读通课文。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包括对词语、句子、篇章、写作方法和思想内容各方面的理解。不理解这一切,就无法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更掌握不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须在初步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释词、诠句、析段、解篇、明理、驭辞等一系列工作,经历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的循环往复方可。而要完成这一切,就起码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具有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包括正确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及成语、典故的能力;二是具有理解各种语言构造的能力,包括通过理解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句子、段意与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三是具有理解文章中各种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能力。而这种种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须在阅读实践中有步骤、分阶段的逐步培养。其次,现代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它更肩负着培养能力的重任。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辨疑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示学生用“五看一查一提问”的方法。“五看”,即看阅读提示、看课文、看课文注释、看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看单元知识训练;“一查”,即不会的问题要查阅工具书;“一提问”,即不明白又查不到的地方则要提出来,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和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在学生充分预习单元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单元教学的要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好专题,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在学生围绕专题准备发言提纲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需要,时有启发,把学生引向单元内容的纵深处。这样易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判断和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教学应突破难点现代文从文字上讲,明白晓畅,似乎人人会读,其实要真正做到会读,又谈何容易!读书是一门学问,切忌浅尝辄止,贵在开掘深意,而如何求深,又确乎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南宋人陈善在他的著作《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始当求所以入”,在深入寻求每篇课文真谛的基础上,再“终当求其所出”,将有关课文进行纵横比较,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同样是比喻,出现在不同的文体中,其作用就各不相同。记叙文中的比喻主要是力求记得生动,使读者有所感;说明文中的比喻则主要是力求说得明白、清楚,使读者有所知;而议论文中的比喻却是要力求记得深刻,使读者有所信。这样一揭示比喻手法的一般规律,学生在阅读中就会针对不同的文体对比喻有一个较深层次的理解。那么,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难点究竟在于何处呢?一是学生认为现代文明白如话,一看就懂,一听就明,既没看头又没听头,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部分教师讲授方法陈旧,和高考不对路。其实,现代文“明白如话”倒是真的,但“一看就懂”却未必。要知道,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句式,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正面的话可以反面说,贬义词可以褒义用;一件事可以直截叙述,也可以通过暗示;一句话可以从表面上理解,也可以从深层上去体味,表面与深层,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反。所以说参透文意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需要了解写作意图、语体风格、具体语境,需要分析、综合、对比、联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认真思索、推理,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内涵,抓住主干,不至于被扑朔迷离的假象所迷惑。而高考中对现代文考察的也正是这种水平、这种能力。这种考察有助于把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运用,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现代高科技正需要这种能力的人,高考也正是选拔这样的人,所以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智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传统教学无非是注音、解词、分段、分析人物、概括段意、总结中心等几大环节,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至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像钟表一样机械教条、循环往复,没有波澜,缺少起伏,因而学生学腻了,教师也讲烦了。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高考,更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这正是目前现代文高考不过关的症结所在,也是教学与高考的矛盾。高考的目的在于选拔创造性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法却是对人才的压抑,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大刀阔斧地改革现代文阅读教学,应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时代要求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在于能驾驭课堂,能把深课讲浅,也能把浅课讲深。深课讲浅不易,浅课讲深尤难。难就难在要发掘出别人不留意的,揭示出别人想不到的,讲出别人讲不出的,把孤立的联系起来给学生看,把浑然一体的剖析给学生看,把美好的展示给学生看。总之,要把握住重点,突破难点,讲出新意,挖掘出深蕴,给学生以应有的启迪。诚如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才能走出目前的误区,进入一个较为理想的、能够符合“大纲”要求和适应高考需要的新境界。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5

七年级备课组成员有。备课组成员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便于互相交流学习。语文备课本着合作互助的原则,集大成者服务于教案,但同时也不局限教师个人的备课风格。

根据河大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科说明》的相关说明,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教学优势,本学期七年级语文备课设计如下。

一、现代文课文备课以作为主备课人。

现代文课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绝对的优势。教材中精选了现代文课文,含金量很大。

在现代文备课中,包含很多语文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每课都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在这里要体现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生字词的识记和应用;重点句子和优美句子的理解及仿写句子能力;重点段落和优美段落的赏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论哪一个教学步骤都要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课堂信息反馈,教师及时给与回应。在我校推行“小组活动型”教学模式,在备课中要充分体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的学科,在此要体现学科特点,结合具体课文给学生积极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不仅学得到语文知识也受到美的熏陶,体现大语文的先进时念。

当然在备课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年龄特点,即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现代文备课可以结合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备精讲课文,略讲课文,自读辅导课文。

二、文言文和古诗词备课以作为主备课人。

文言文和古诗词在语文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地位,七年级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大多比较浅显。文言文和古诗词是语文的精华,经过历史淘金保留至今,所以很有学习的必要。

七年级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语感,当然每课也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识记和理解一定的文言词汇,尤其是对实词的学习。这便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文言句子的教学,不要仅限于让学生背会为止,应教会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如直译法、意译法。让学生用方法去学习,用方法提高能力。在串通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整体感知和深入点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做讲解,悉心辅导。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要逐步体现逐步实施,不要急于求成。当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优点,让学生互动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文言文中蕴含着很多高尚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也要善于结合时代和社会的特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很多名篇:《论语》等,在备课中也要体现背诵的基本功。

三、写作实践、综合活动、口语交际以作为主备课人。

写作实践是令很多语文教师困惑的语文教学部分。

为了便于教学,教材进行了精心设计。写作实践的安排贴近单元课文和实际生活。写作实践的难度在于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和体现,所以在备课中要全面考虑,但又不能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紧密结合单元教学,体现单元教学的语文技能。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所以作文课就是学生写写写。其实这样做是很让学生为难的,如同大海捞针。

写作实践的备课同样需要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写作实践的技能是综合性的,要结合单元学习提炼浓缩语文技能,让学生明白在这次作文中应运用什么技能或是如何写作。当然重点要体现出来。如第一单元,侧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学生想象丰富,那就是一篇达标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教师一定把有关的知识点帮学生捋清晰,然后辅导学生写作。这个过程不是模式化的,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需要例文,有的学生需要题纲式的辅导,有的学生需要提示思维思路,教师可以巡回辅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作文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作文的情感蕴含在学生的作文里。因此在写作之前要帮助学生酝酿情感,“诗言志”,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表达或抒发什么样的情感,从而在写作过程中亲身体验美的情感。作文很注重真情实感,让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情商。

综合活动和口语交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备课中体现可操作性,体现趣味性,当然也要能体现语文的技能。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6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7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8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9

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呢?通过比较我发现,文言文虽然离我们所处的时代较远,但毕竟现代文是从文言文发展而来的,在词语、句式、语法各方面二者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我尝试采用“有机联系,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讲清古今词义和某些语法的异同,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识记负担。下面,以《狼》一文为例说明之。

一、词义方面:

A.文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有:肉、骨、狼、远、投、劲刀、麦尝场主等。

B.古文中是单音词,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词的有:“屠(屠户)、晚(晚上)、剩(剩下)、惧(害怕)、止(停止)、野(田野)、弛(松弛)、目(眼睛)、悟(醒悟)等。

C.古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或意义发生变化的有:薪(柴禾)、眈眈(注视的样子)。其实它们的这种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相对的例证,如:杯水车·薪、虎视·眈·眈等。

D.古文与现代文意义区别较大的词:奔(跑)、行(走)。

这四类词,A类不需要讲,B类只需在解释时点明即可,C类也可在现代文中讲清楚,需要记住的只有D类。通过上面的分解,实际上D类词在古汉语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这样,词义的理解与记忆负担就大大降低了。

二、语法方面:

(1)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保留了古文的一些语法特色,在教授现代文时讲清楚也可以相应地减轻文言文学习的负担,使之在文言文中出现时不再成为新的信息点。如《狼》出现的“犬”(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洞”(打洞,名词用作动词)一类用法现代汉语中也不在少数,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蝇营·狗苟(名词作状语),·衣·冠禽兽(名词用作动词),摧·枯拉朽、防·微杜·渐(形容词用作名词),·丰衣·足食、不·远千里、·富国·强兵(使动、意动用法)等。

(2)文言文中特殊的句法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也时有出现。

如古汉语中的被动结构形式:“为”“为……所……”“于”等,现代汉语也不时使用,像鲁迅《藤野先生》中的“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冰心略传》中的“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还有像“受制·于人”等。

又如现代文中的词语“时不我待”等,也保留了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特色。

现代文教学范文篇10

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呢?通过比较我发现,文言文虽然离我们所处的时代较远,但毕竟现代文是从文言文发展而来的,在词语、句式、语法各方面二者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我尝试采用“有机联系,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讲清古今词义和某些语法的异同,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识记负担。下面,以《狼》一文为例说明之。

一、词义方面:A.文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有:肉、骨、狼、远、投、劲刀、麦尝场主等。

B.古文中是单音词,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词的有:“屠(屠户)、晚(晚上)、剩(剩下)、惧(害怕)、止(停止)、野(田野)、弛(松弛)、目(眼睛)、悟(醒悟)等。

C.古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或意义发生变化的有:薪(柴禾)、眈眈(注视的样子)。其实它们的这种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相对的例证,如:杯水车·薪、虎视·眈·眈等。

D.古文与现代文意义区别较大的词:奔(跑)、行(走)。

这四类词,A类不需要讲,B类只需在解释时点明即可,C类也可在现代文中讲清楚,需要记住的只有D类。通过上面的分解,实际上D类词在古汉语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这样,词义的理解与记忆负担就大大降低了。

二、语法方面:(1)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语保留了古文的一些语法特色,在教授现代文时讲清楚也可以相应地减轻文言文学习的负担,使之在文言文中出现时不再成为新的信息点。如《狼》出现的“犬”(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洞”(打洞,名词用作动词)一类用法现代汉语中也不在少数,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蝇营·狗苟(名词作状语),·衣·冠禽兽(名词用作动词),摧·枯拉朽、防·微杜·渐(形容词用作名词),·丰衣·足食、不·远千里、·富国·强兵(使动、意动用法)等。

(2)文言文中特殊的句法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也时有出现。

如古汉语中的被动结构形式:“为”“为……所……”“于”等,现代汉语也不时使用,像鲁迅《藤野先生》中的“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冰心略传》中的“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还有像“受制·于人”等。

又如现代文中的词语“时不我待”等,也保留了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