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营销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2:23:30

物流营销论文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物流的系统介绍,了解其在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结合当今世界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

一、物流的作用

市场营销必然需要一条中间的纽带将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与生产者的供给连接起来,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将产品和服务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给消费者,企业必须要进行物流管理,管理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正确的物流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为顾客带去便利,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

物流领域的潜力逐渐被人所重视,成为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相适应,在当今的发展中体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三、物流的职能

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至消费地,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进行业务的同时伴随的信息流。它的基本过程如下:

企业先进行销售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规划,采购部门预先订购原料,经过进厂运输送达仓库,经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将原料转换为制成品,顾客下订单,企业经过装配线、包装、厂内仓储、装运、出厂运输、厂外仓储,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物流规划应从市场开始考虑,考虑消费者的位置以及他们对产品运送便利性的要求,横向比较竞争者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对于厂址的选择、存货的水平、运送的方式等反面制定出综合战略。

四、物流的目标

物流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顾客服务的产出和投入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如果服务的水平低于平均的水平,就会存在失去顾客的风险,如果服务水平较高,就要承担着成本高于其他企业的风险。服务水平高低的衡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可得性

(2)订货及送货的速度

(3)送货的频率

(4)可靠性、安全性

(5)售后服务:如安装、调试、维修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情况

物流成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反作用。如: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来代替空运,这样虽然可以降低成本费用,却使运送的速度变得缓慢,顾客付费时间延缓,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变长。

五、物流目标

物流的一般目标在于:对产品进行适时适地的运送,兼顾最佳顾客服务和最低配送成本。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改善服务水平的同时兼顾各项物流成本的总和增减,而非个别项目;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活动加以权衡;权衡物流费用及其效果,在维持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压缩服务成本。

六、物流系统的选择

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统包括仓库的数目、区位、规模、运输方案等一系列决策,它包括一个总成本,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D=T+FW+VW+S

其中D为物流总成本;T为物流总运输成本;FW为总的固定仓储费用;VW为该系统总的变动仓储成本;S为因延迟分销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在选择物流系统的时候,要对总成本加以检验,选择费用最小的物流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选择:

1.单一工厂单一市场:主要针对单一工厂的企业仅在一个市场上进行经营活动。这种情形下,可以减少产品运输的成本,但工厂可能远离原材料市场,工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成本将增加。2.单一工厂多个市场:主要针对一个企业在几个市场上进行销售,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战略:

(1)直接运送产品至顾客,这种方案在服务和成本上不存在优势,运货速度相对而言较慢,顾客订货量较小,企业承担的运输成本过高。

(2)整车运送到离市场较近的仓库

相比之下整车运送的成本比零担运送的成本要低,在市场附近设立仓库,可以及时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但同时增加了设立仓库的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企业应当权衡一下建立仓库所增加的成本与节约的运输费用和提高的服务效率,若前者小于后者,则企业应当在该市场附近建立仓库。

3.多个工厂多个市场:这种模式使得企业通过分销系统来节约成本,制定工厂到仓库的运输方案,使运输成本最低;决定工厂的数量和区位使总分销成本最低。

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提供者本身不拥有产品,是一个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专业公司。也称为“合同物流”,是物流的新发展趋势。

一方面,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可以降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资,降低企业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专业优势降低作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益。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2

物流文化性涉及到共性与个性,共性即物流系统活动中表现出的文化氛围、文化价值、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习惯;个性即渗透于物流系统各环节中的文化接触、文化联想、文化默契、文化共鸣、文化震撼。如果说共性解决的是消费者需求的规模(数量)化问题,那么个性就是解决消费者需求的深层差异化问题。需求背后是人性,人性连接着营销,营销过程有物流,物流操作隐含着文化。文化指导营销其一是用文化理念规范引导营销活动过程;其二是文化引导具体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的种类有多种分法,为了解决营销的目的要求,我们抽取人类行为特性的自觉性、体验性、习惯性、灵活性、草根性等,借以探讨人性、文化性与消费需求深层的物流联动。

(一)自觉性与理性消费

自觉性就是消费者实现购买的自觉自愿程度,自觉性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关涉消费的理性和规划性。物流营销要通过文化引领促进诸如云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得出必然而非或然性意见、结论和行动,做到物流营销上的自然、自发、自觉以及文化上的守时、守纪、守信。

(二)体验性与参与性消费

参与性体验消费要清楚顾客的利益点和顾虑点在什么地方,根据其利益点和顾虑点决定在体验式销售过程中重点展示哪些部分。弄清楚了这两点,就找到了文化价值作用于物流营销的关键。物流体验可以让顾客参与物流服务的规划设计,参与物流的流程、流速、流效的策划安排,增加顾客的情感价值、过程价值、品牌价值。物流营销是体验经济,它以人性化服务为重点,通过身与身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达到情感的交融和关系的忠诚。

(三)习惯性与常态消费

人与社会接触、碰撞、磨合产生习惯。习惯链接过去和未来,它使得过去沉积在感知、思维和行动中的经验复苏为鲜活的现实存在,并长时段地生成未来的生存经验和实践。习惯的生活方式一旦积久养成,就不易更改,如人类消费在不同国家、区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即文化使然。习惯是沉淀在人心底里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意志,是文化坚定的神经,物流必须服从、服务之。

(四)灵活性与感性消费

灵活性指人消费活动的弹性、敏感性和应变性,也是物流营销应对顾客需求多样性的重要砝码。为满足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物流营销要想方设法钻到顾客心眼儿里,了解客户的新需求,找寻满足这种需求的新资源、新技术、新手段,对市场急需、专需、特需做到有求必应、迅速有效,而且做到应的主动,应的及时,应的准确,在满足方式上不仅能做到“锦上添花”,更能做到“雪中送炭”。

(五)草根性与朴素消费

草根即平民,或可延伸到中小物流企业,虽然其个体掌握的可支配资源不多,但群体庞大,影响广泛,市场总的容量不可限量,物流营销应着力满足他们朴素的消费需求,像“双11”那样,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建立文化的链接,实现双赢。

二、物流文化力

文化是物流运作模式的主动脉,物流文化营销的核心支柱是文化力,而文化竞争力、文化融合力、文化平衡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新力是其支柱中的重要支点。

(一)文化竞争力

物流竞争力是围绕企业的存在性、发展性、持久性问题,以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资源整合为本源,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最终目标,实现经营利益的最大化。在后现代物流营销中,虽然经济环境、竞争战略、营销策略不确定,但隐藏在物流产品和服务不确定背后的价值需求是确定的。价值关乎人性,价值牵扯文化。竞争战略确定靠文化,如源头之水,树木之根;竞争战略执行需要文化,像发动机之于车、船,雷达之于无人飞机。物流竞争战略的核心即物流活动的本质是提供客户服务,文化竞争力就是首先发现识别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并寻找满足这种需求的物流能力,赋予其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其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所期望的服务,着眼于竞争战略总体来分析,物流总成本与客户价值关系应该是物流服务关注的重点。当物流行为对消费成本和客户价值(企业和客户互为成本、价值感受主体和客体)同时带来正面影响时,文化营销创新借助于相互触动心弦,在成本、价值的交汇区域得以实现,成本节约通过取消或压缩某些竞争因素而发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价值创造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会进一步促进成本下降。否则,就是文化营销创新没做到或做得不够好。由此可见,文化是物流竞争的根本力量。

(二)文化融合力

物流是功能联系紧密的一体化系统工程,虽然参与的要素分属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个企业里的不同部门,有各自独立或近乎独立的运作模式,在行“流”如水中,互不相让,但系统中功能相关的变量、组成部分或目标却能组成统一的整体,相互交错、融会贯通。在物流结构设计和运作中,尤其在物流营销中总有文化无时无刻的存在,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通过要素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文化融合力反映在物流环环相扣的链接上。文化如纲,营销似目,纲举目张。

(三)文化影响力

物流系统管理目标选择的是“有效”,即在客户服务、成本节约、规模优化等方面的有效;物流营销选择的着眼点是“适合”,即在产品、数量、价格、渠道、时间、地点、客户等方面的适合。物流营销是市场需求链中最集中、最具活力的环节,它的使命是围绕市场需求,计划最可能的供给路径,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成本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满足的产品:服务空间流动和时间延伸的需要。文化在物流营销中,作为一种隐性力量,其作用虽潜移默化却也历久弥坚,不容更动,可谓“软手段,硬作用”。当今世界物流系统发展变化极为迅猛,战略在变,结构在变,方式也在变,但为客户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在稀缺资源中,客户是最稀缺的资源,物流不仅要在物质上实实在在地满足消费需求,还要在精神上千方百计地实施客户关怀,用文化维系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保留度和利润贡献度。

(四)文化平衡力

物流营销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平衡物流成本和物流客户服务,重效率更重效果,服务商流、保障生产和方便生活。无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F.德鲁克的“黑大陆”说,还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的“物流冰山”说,都指出了“物流成本管理是挖掘企业潜在盈利能力的重要渠道”。可见,物流合理化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可以接受的物流服务,或以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交替损益或效益悖反。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平衡,通过文化引领营销管理,从总成本的角度,能动地利用物流系统的优势,权衡得失,不求极限,但求均衡,均衡造就合理,均衡带来增值。平衡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物流要素流动时序、秩序的调整,即物流活动谁先谁后的安排问题,物流运作的系统化和服务网络化就是最好的例证。

(五)文化创新力

目前我国物流业虽取得显著的进步,但在发展上仍存在不稳定、不协调、不完善等问题。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催生出许多服务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时间短、实践经验积累不足问题,也有物流管理工程的学科理论研究不够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文化创新力。物流营销变革、再造刻不容缓。“变”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变”是最完美的适应力。任何已有的和常规的营销模式都将被创新的模式所取代,营销创新是营销的主旋律。物流营销创新主要集中在客户价值倍增型的营销模式创新,新技术运用型的营销模式创新,策略及资源整合型的营销模式创新。这种营销模式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顾客。物流营销创新要把关注点聚焦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质量上,并能理解质量背后的精神支持,做到文化创新、发展持续、领先持续。物流营销拥有了文化优势,就会拥有竞争优势、凝聚优势、平衡优势、效益优势、发展优势。

三、文化物流人

营销就是销售一种利益,营销是人的活动的集成。营销的对象(客体)是人,主体也是人。物流营销给予外部客户特别的关注,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但由谁来实现对外部客户的物流服务,如何操作,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在主体服务于客体这一确然结论下,还要思考营销的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销售是在解决营销主、客体“对立”中追求“统一”,即在投诉与纠错的互动中实现满意、忠诚,而顺利实现统一的关键环节就是文化。在营销主体与客体的比较中,主体应优于客体,因为没有主体的优越,肯定就没有客体的优越。所以,主体是物流应最先重视的稀缺资源,破解上述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

(一)关注“人”重于关注“事”

物流输出的产品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也是销售的过程,服务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更强调个性化、人性化。一般意义的“人力”管理只是从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出发,就事论事,如此有量可考,有据可查,便于操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只是抓住现象,而忽视了本质。物流绩效包括“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要以绩效结果和绩效行为双轮驱动整体考核,从中考核物流人的物质性和文化性,以至于逐渐形成关注“文化性”重于关注“物质性”的状态。

(二)关注“能力”重于关注“绩效”

物流人的核心是“人”,从“人本管理”,甚至从“能本管理”角度对人的评价和判断看,绩效是物流营销的结果(目的),能力(手段)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本领。企业不能仅从“成王败寇”的狭隘逻辑出发去揣度,从而过分地看重眼前利益,忽视总的长期利益。因此,关注“能力”应重于关注“绩效”。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文化体系中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在“想做、可做、能做”中间找到交集,物流文化体现营销的文化渗透,总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三)关注“发展”重于关注“待遇”

有学者研究指出,通常员工有四种怠工方式:出勤不出工,凸显管理问题;出工不出力,凸显心态问题;出力不出单,凸显效率问题;出单不赚钱,凸显效果问题。解决此问题要从体现“文化人”假设核心思想的人本管理中找到答案。物流人是内部客户链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物流人通过超强的黏合度,形成“客户链、价值链”,去应对最终客户不断增值的期望,实现物质与精神两获得,两手都硬,实现客户服务的动人、动情、动心。提升行业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离不开一流的物流人才;而人才队伍的建设更是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建设将影响人才队伍的素质、走向及发展。

四、物流文化营销

物流文化营销是文化掌控物流营销大局,利用文化与营销门当户对的拟合度,实现文化的领导力。文化在物流营销链上运行的动力系统中,是舵手,掌管着方向,也是推动营销前进的内驱力。文化的引领作用可从物流工程的贯穿力、品牌的隐性力、策略的思想力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一)物流系统工程的文化贯穿力

系统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单元构成的,是以完成客户物流服务为目的的综合体。物流系统受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要素影响,这使物流系统整体构成十分复杂,要素之间在目标、产权、运作上既存在协调,也有冲突,系统本部与外部环境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文化贯穿于外部环境与物流系统,通过渠道流、响应流、集合流、协调流和价值流,既适时适应社会大环境发展的需要,又执着于物流系统中,促使物流内部整体优化、合理化。文化物流人借消费者的自觉性、体验性、习惯性、灵活性、草根性所搭设的消费渠道,通过物流文化竞争力、融合力、平衡力、影响力、创新力实现内部协调、内外和谐,达到社会、企业和顾客所共同期望的最佳物流效益。

(二)品牌激发感性力量,创造隐性价值

物流从表面上看是理性消费,但实质更多的是感性消费。我国物流企业在盲目的发展过后,现已开始重新洗牌,具有竞争力的物流品牌已逐渐形成。品牌的发展是一个由商品价值向精神价值转移的过程,有文化内涵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力。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品牌力的核心是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创造物流活动的隐性价值,强有力的个性化品牌能够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持续力。

(三)文化营销策略

物流营销是围绕市场需求,设计最佳的供给路径,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成本控制下,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服务空间流动和时间延伸的需要。按照物流营销活动的成本控制、规模效益以及利润最大化原则,营销文化的内容包括营销哲学、营销价值观、营销道德与伦理。

1.物流营销哲学

物流哲学不仅在于认识物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物流营销的目的需要。物流哲学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紧密关联,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物流营销价值观

物流营销价值是对物流活动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由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聚集而成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判断价值有无、价值大小的尺度和准则。物流营销的价值目标是通过思维的调整与跟进,贴近顾客需求,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重视顾客利益。若物流文化营销顾客服务效果远远大于客户期望的顾客让渡价值,客户就非常满意,否则,就一般满意甚至抱怨。忠诚客户是企业最好的营销资源,影响客户忠诚的价值观是出发点,也是终点,决定着物流营销的最终结果。

3.物流营销道德与伦理

物流营销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物流文化能量始终会遵循阻力最小的途径去满足客户需求。企业具有赢利欲望无可非议,但决不可超越道德底线,物流服务尤为如此。物流文化是成员共同恪守的经济伦理,文化评价物流是对客户服务的价值力、吸引力、持久力。只有坚持了道德与伦理,才能赢得客户满意、客户忠诚、客户赤诚。

五、结语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物流的系统介绍,了解其在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用,结合当今世界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

一、物流的作用

市场营销必然需要一条中间的纽带将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与生产者的供给连接起来,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将产品和服务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给消费者,企业必须要进行物流管理,管理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正确的物流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为顾客带去便利,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

物流领域的潜力逐渐被人所重视,成为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相适应,在当今的发展中体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三、物流的职能

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至消费地,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进行业务的同时伴随的信息流。它的基本过程如下:

企业先进行销售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规划,采购部门预先订购原料,经过进厂运输送达仓库,经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将原料转换为制成品,顾客下订单,企业经过装配线、包装、厂内仓储、装运、出厂运输、厂外仓储,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物流规划应从市场开始考虑,考虑消费者的位置以及他们对产品运送便利性的要求,横向比较竞争者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对于厂址的选择、存货的水平、运送的方式等反面制定出综合战略。

四、物流的目标

物流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顾客服务的产出和投入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如果服务的水平低于平均的水平,就会存在失去顾客的风险,如果服务水平较高,就要承担着成本高于其他企业的风险。服务水平高低的衡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可得性

(2)订货及送货的速度

(3)送货的频率

(4)可靠性、安全性

(5)售后服务:如安装、调试、维修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情况

物流成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反作用。如: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来代替空运,这样虽然可以降低成本费用,却使运送的速度变得缓慢,顾客付费时间延缓,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变长。

五、物流目标

物流的一般目标在于:对产品进行适时适地的运送,兼顾最佳顾客服务和最低配送成本。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改善服务水平的同时兼顾各项物流成本的总和增减,而非个别项目;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活动加以权衡;权衡物流费用及其效果,在维持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压缩服务成本。

六、物流系统的选择

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统包括仓库的数目、区位、规模、运输方案等一系列决策,它包括一个总成本,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D=T+FW+VW+S

其中D为物流总成本;T为物流总运输成本;FW为总的固定仓储费用;VW为该系统总的变动仓储成本;S为因延迟分销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在选择物流系统的时候,要对总成本加以检验,选择费用最小的物流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选择:

1.单一工厂单一市场:主要针对单一工厂的企业仅在一个市场上进行经营活动。这种情形下,可以减少产品运输的成本,但工厂可能远离原材料市场,工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成本将增加。2.单一工厂多个市场:主要针对一个企业在几个市场上进行销售,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战略:

(1)直接运送产品至顾客,这种方案在服务和成本上不存在优势,运货速度相对而言较慢,顾客订货量较小,企业承担的运输成本过高。

(2)整车运送到离市场较近的仓库

相比之下整车运送的成本比零担运送的成本要低,在市场附近设立仓库,可以及时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但同时增加了设立仓库的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企业应当权衡一下建立仓库所增加的成本与节约的运输费用和提高的服务效率,若前者小于后者,则企业应当在该市场附近建立仓库。

3.多个工厂多个市场:这种模式使得企业通过分销系统来节约成本,制定工厂到仓库的运输方案,使运输成本最低;决定工厂的数量和区位使总分销成本最低。

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提供者本身不拥有产品,是一个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专业公司。也称为“合同物流”,是物流的新发展趋势。

一方面,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可以降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资,降低企业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专业优势降低作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益。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4

市场营销必然需要一条中间的纽带将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与生产者的供给连接起来,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将产品和服务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给消费者,企业必须要进行物流管理,管理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正确的物流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为顾客带去便利,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

物流领域的潜力逐渐被人所重视,成为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相适应,在当今的发展中体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三、物流的职能

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至消费地,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进行业务的同时伴随的信息流。它的基本过程如下:

企业先进行销售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规划,采购部门预先订购原料,经过进厂运输送达仓库,经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将原料转换为制成品,顾客下订单,企业经过装配线、包装、厂内仓储、装运、出厂运输、厂外仓储,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物流规划应从市场开始考虑,考虑消费者的位置以及他们对产品运送便利性的要求,横向比较竞争者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对于厂址的选择、存货的水平、运送的方式等反面制定出综合战略。

四、物流的目标

物流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顾客服务的产出和投入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如果服务的水平低于平均的水平,就会存在失去顾客的风险,如果服务水平较高,就要承担着成本高于其他企业的风险。服务水平高低的衡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可得性

(2)订货及送货的速度

(3)送货的频率

(4)可靠性、安全性

(5)售后服务:如安装、调试、维修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情况

物流成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反作用。如: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来代替空运,这样虽然可以降低成本费用,却使运送的速度变得缓慢,顾客付费时间延缓,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变长。

五、物流目标

物流的一般目标在于:对产品进行适时适地的运送,兼顾最佳顾客服务和最低配送成本。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改善服务水平的同时兼顾各项物流成本的总和增减,而非个别项目;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活动加以权衡;权衡物流费用及其效果,在维持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压缩服务成本。

六、物流系统的选择

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统包括仓库的数目、区位、规模、运输方案等一系列决策,它包括一个总成本,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D=T+FW+VW+S

其中D为物流总成本;T为物流总运输成本;FW为总的固定仓储费用;VW为该系统总的变动仓储成本;S为因延迟分销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在选择物流系统的时候,要对总成本加以检验,选择费用最小的物流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选择:

1.单一工厂单一市场:主要针对单一工厂的企业仅在一个市场上进行经营活动。这种情形下,可以减少产品运输的成本,但工厂可能远离原材料市场,工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成本将增加。

2.单一工厂多个市场:主要针对一个企业在几个市场上进行销售,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战略:

(1)直接运送产品至顾客,这种方案在服务和成本上不存在优势,运货速度相对而言较慢,顾客订货量较小,企业承担的运输成本过高。

(2)整车运送到离市场较近的仓库

相比之下整车运送的成本比零担运送的成本要低,在市场附近设立仓库,可以及时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但同时增加了设立仓库的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企业应当权衡一下建立仓库所增加的成本与节约的运输费用和提高的服务效率,若前者小于后者,则企业应当在该市场附近建立仓库。

3.多个工厂多个市场:这种模式使得企业通过分销系统来节约成本,制定工厂到仓库的运输方案,使运输成本最低;决定工厂的数量和区位使总分销成本最低。

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提供者本身不拥有产品,是一个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专业公司。也称为“合同物流”,是物流的新发展趋势。

一方面,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可以降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资,降低企业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专业优势降低作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益。

另一方面,良好的第三方物流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物流水平已经成为实力的一种体现,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能够加快顾客订货的反应能力,处理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尽量确保货物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实现对顾客的承诺,降低企业的存货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企业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更好的实现物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于核心业务,增强经营力,将企业优势加以强化。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5

市场营销必然需要一条中间的纽带将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望与生产者的供给连接起来,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将产品和服务适时、适地、适量地提供给消费者,企业必须要进行物流管理,管理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正确的物流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费用,为顾客带去便利,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物流的定义

所谓物流,是指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

物流领域的潜力逐渐被人所重视,成为重要的利润源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相适应,在当今的发展中体现出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三、物流的职能

物流的职能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至消费地,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进行业务的同时伴随的信息流。它的基本过程如下:

企业先进行销售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规划,采购部门预先订购原料,经过进厂运输送达仓库,经过一系列生产活动将原料转换为制成品,顾客下订单,企业经过装配线、包装、厂内仓储、装运、出厂运输、厂外仓储,最终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从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物流规划应从市场开始考虑,考虑消费者的位置以及他们对产品运送便利性的要求,横向比较竞争者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对于厂址的选择、存货的水平、运送的方式等反面制定出综合战略。

四、物流的目标

物流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顾客服务的产出和投入

顾客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大小,如果服务的水平低于平均的水平,就会存在失去顾客的风险,如果服务水平较高,就要承担着成本高于其他企业的风险。服务水平高低的衡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可得性

(2)订货及送货的速度

(3)送货的频率

(4)可靠性、安全性

(5)售后服务:如安装、调试、维修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情况

物流成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反作用。如: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来代替空运,这样虽然可以降低成本费用,却使运送的速度变得缓慢,顾客付费时间延缓,企业资金周转周期变长。

五、物流目标

物流的一般目标在于:对产品进行适时适地的运送,兼顾最佳顾客服务和最低配送成本。将各项物流费用视为一个整体,在改善服务水平的同时兼顾各项物流成本的总和增减,而非个别项目;将其作为市场营销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活动加以权衡;权衡物流费用及其效果,在维持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压缩服务成本。

六、物流系统的选择

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统包括仓库的数目、区位、规模、运输方案等一系列决策,它包括一个总成本,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D=T+FW+VW+S

其中D为物流总成本;T为物流总运输成本;FW为总的固定仓储费用;VW为该系统总的变动仓储成本;S为因延迟分销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在选择物流系统的时候,要对总成本加以检验,选择费用最小的物流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选择:

1.单一工厂单一市场:主要针对单一工厂的企业仅在一个市场上进行经营活动。这种情形下,可以减少产品运输的成本,但工厂可能远离原材料市场,工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成本将增加。2.单一工厂多个市场:主要针对一个企业在几个市场上进行销售,企业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战略:

(1)直接运送产品至顾客,这种方案在服务和成本上不存在优势,运货速度相对而言较慢,顾客订货量较小,企业承担的运输成本过高。

(2)整车运送到离市场较近的仓库

相比之下整车运送的成本比零担运送的成本要低,在市场附近设立仓库,可以及时地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但同时增加了设立仓库的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企业应当权衡一下建立仓库所增加的成本与节约的运输费用和提高的服务效率,若前者小于后者,则企业应当在该市场附近建立仓库。

3.多个工厂多个市场:这种模式使得企业通过分销系统来节约成本,制定工厂到仓库的运输方案,使运输成本最低;决定工厂的数量和区位使总分销成本最低。

七、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提供者本身不拥有产品,是一个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专业公司。也称为“合同物流”,是物流的新发展趋势。

一方面,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可以降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资,降低企业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专业优势降低作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益。

另一方面,良好的第三方物流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物流水平已经成为实力的一种体现,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能够加快顾客订货的反应能力,处理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尽量确保货物及时、安全送达目的地,实现对顾客的承诺,降低企业的存货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物流服务营销顾客满意竞争优势

一、现代物流的定义解析

在百度上输入“什么是现代物流”,就可以得到如下定义:现代物流(Modernlogistics)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中国六部委(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于2001年3月在“加快物流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而传统物流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区别。

二、服务营销的理念

服务营销与市场营销有着本质的区别,或者说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的延伸和扩展。市场营销观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的营销活动是围绕市场需求来做的。而服务营销观念则是以服务为导向,企业提供的是服务,服务是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广告宣传、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各个部门的事,甚至是每一位员工的事。也就是说服务营销比市场营销更加关注服务本身,例如服务的标准、服务的质量、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等等。不少学者和企业家都认识到服务对企业长期发展和形成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服务营销与有形产品的营销也是不同的,因为有形产品本身就可以向顾客展现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服务就无法做到,任何服务都是无形的,它们的营销更加复杂,如工作人员的表情、态度、举止、谈吐等都是服务营销的一部分。

三、现代物流与服务营销的关系

1.现代物流与服务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与服务营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因此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的是服务,而且通常是无形服务。服务营销贯穿了现代物流的整个活动过程。例如在运输过程中,现代物流企业对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及地点等方面的选择都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基础。同样,在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过程中,物流企业所要考虑的都是如何让顾客满意,如何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的服务。可以说,现代物流离开了服务营销的理念就失去了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能力。对于物流企业的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普通的标准化的服务,而是符合他们需要的、可以为他们带来便利的服务。因此,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取决于其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达到或超过客户所期望的程度。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顾客是否对该企业具有忠诚度和是否愿意与该物流企业建立持久的联系。2.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时间越来越长,外资企业的进入越来越多。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日益增多,如何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是物流企业当前应当重视的问题。我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每年约有2.6万亿元左右的物流支出,要想从中获得较大的份额,关键是物流企业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现代物流服务的定制化程度较高,不管是对物料供应的服务,还是商品配送的服务,都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去进行服务的设计与提供,这种高定制化的服务只有通过采用服务营销的策略才能够实现。

本文认为我国的现代物流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为不同的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要制定顾客服务的标准;顾客服务的标准要因顾客而异,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从而对服务标准的定义也不同。其次,要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不少物流企业的员工都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理念落后等问题,导致无法很好地为顾客解决问题。服务营销观念有利于物流企业实现和强化近几年来在市场竞争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服务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普遍趋势的开放式竞争态势下,如何将服务营销观念进行归纳并形成对现代物流企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服务营销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在物流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注入服务营销的理念,把满足顾客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戚安邦:中国现代物流服务营销策略组合的研究.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年6月:30~32

[2]田宇汪宇波:物流服务营销论.物流科技,2001年11月:3~7

[3]马骊:论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特区经济,2006年11月:371~372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营销物流新需求营建方案

网络营销环境下一切商务活动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的运作。物流系统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处于供应商和网上用户之间,在这个供求关系中物流起着规划与调度作用。由于网络营销的运作环境、工具等诸多方面与传统营销不同,所以网络营销的物流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需求,这就要求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与了解这些特点与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与需求营造适合自己的物流体系。

物流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营销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的方式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完成的各种业务交易行为。每笔成功的交易都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是桥梁,资金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笔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一边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网络营销时代,物流与信息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网络营销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物流是网络营销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网络营销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的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

物流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

在网络营销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网络营销的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只有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只有通过物流过程,商务活动才得以终结。因此,在整个网络营销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无论网络营销采用多么便捷的形式,商品生产和交换都难以顺利进行。

网络营销中物流的新需求

信息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核心

网络营销的核心是信息化,这个信息化不仅体现在选择商品及电子支付上,也充分体现在物流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的表示、传递、存储及使用等方面与传统物流过程相比较有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及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物流信息查询的个性化等。显然网络营销中的物流是与电子化信息流密不可分的。

网络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基础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即物流信息传送、存储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信息传递与存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上下游顾客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储存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内部网,即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通常由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构成。自动化、智能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双翼

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同时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物流作业能力,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等。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其核心是人机一体化。自动化的设施很多,包括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等,很多发达国家已将这些设施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智能化是物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涉及很多的技术难题,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网络营销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整体化、系统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最终目标

网络营销物流应是信息流、货币流、物流的整合体。网络营销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整体生态环境要完善,要求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格局,发展建设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信息流、商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网络营销物流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大公司,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组建覆盖全球的配送网络也是不现实的或是低效率的。

营建网络营销物流的具体方案

组建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指货主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对于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网络营销的物流业务。拥有完整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网络营销业务,比ISP、ICP或互联网站点更加方便。国内很多制造商、销售商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设施先进,这些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网络营销业务。另外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相当的经营优势。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是最合理发挥制造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自身优势的一条捷径,在生产企业已有的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企业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

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含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包含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物流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网络营销物流新需求营建方案

网络营销环境下一切商务活动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的运作。物流系统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处于供应商和网上用户之间,在这个供求关系中物流起着规划与调度作用。由于网络营销的运作环境、工具等诸多方面与传统营销不同,所以网络营销的物流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需求,这就要求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与了解这些特点与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与需求营造适合自己的物流体系。

物流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营销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的方式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完成的各种业务交易行为。每笔成功的交易都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是桥梁,资金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笔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一边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网络营销时代,物流与信息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网络营销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物流是网络营销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网络营销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的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

物流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

在网络营销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网络营销的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只有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只有通过物流过程,商务活动才得以终结。因此,在整个网络营销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无论网络营销采用多么便捷的形式,商品生产和交换都难以顺利进行。

网络营销中物流的新需求

信息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核心

网络营销的核心是信息化,这个信息化不仅体现在选择商品及电子支付上,也充分体现在物流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的表示、传递、存储及使用等方面与传统物流过程相比较有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及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物流信息查询的个性化等。显然网络营销中的物流是与电子化信息流密不可分的。

网络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基础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即物流信息传送、存储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信息传递与存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上下游顾客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储存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内部网,即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通常由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构成。

自动化、智能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双翼

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同时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物流作业能力,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等。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其核心是人机一体化。自动化的设施很多,包括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等,很多发达国家已将这些设施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智能化是物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涉及很多的技术难题,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网络营销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整体化、系统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最终目标

网络营销物流应是信息流、货币流、物流的整合体。网络营销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整体生态环境要完善,要求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格局,发展建设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信息流、商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网络营销物流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大公司,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组建覆盖全球的配送网络也是不现实的或是低效率的。

营建网络营销物流的具体方案

组建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指货主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对于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网络营销的物流业务。拥有完整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网络营销业务,比ISP、ICP或互联网站点更加方便。国内很多制造商、销售商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设施先进,这些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网络营销业务。另外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相当的经营优势。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是最合理发挥制造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自身优势的一条捷径,在生产企业已有的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企业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

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含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包含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物流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营销物流新需求营建方案

网络营销环境下一切商务活动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的运作。物流系统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处于供应商和网上用户之间,在这个供求关系中物流起着规划与调度作用。由于网络营销的运作环境、工具等诸多方面与传统营销不同,所以网络营销的物流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需求,这就要求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与了解这些特点与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与需求营造适合自己的物流体系。

物流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营销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的方式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完成的各种业务交易行为。每笔成功的交易都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是桥梁,资金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笔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一边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网络营销时代,物流与信息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网络营销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物流是网络营销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网络营销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的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

物流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

在网络营销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网络营销的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只有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只有通过物流过程,商务活动才得以终结。因此,在整个网络营销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无论网络营销采用多么便捷的形式,商品生产和交换都难以顺利进行。

网络营销中物流的新需求

信息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核心

网络营销的核心是信息化,这个信息化不仅体现在选择商品及电子支付上,也充分体现在物流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的表示、传递、存储及使用等方面与传统物流过程相比较有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及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物流信息查询的个性化等。显然网络营销中的物流是与电子化信息流密不可分的。

网络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基础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即物流信息传送、存储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信息传递与存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上下游顾客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储存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内部网,即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通常由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构成。

自动化、智能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双翼

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同时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物流作业能力,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等。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其核心是人机一体化。自动化的设施很多,包括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等,很多发达国家已将这些设施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智能化是物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涉及很多的技术难题,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网络营销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整体化、系统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最终目标

网络营销物流应是信息流、货币流、物流的整合体。网络营销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整体生态环境要完善,要求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格局,发展建设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信息流、商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网络营销物流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大公司,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组建覆盖全球的配送网络也是不现实的或是低效率的。

营建网络营销物流的具体方案

组建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指货主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对于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网络营销的物流业务。拥有完整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网络营销业务,比ISP、ICP或互联网站点更加方便。国内很多制造商、销售商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设施先进,这些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网络营销业务。另外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相当的经营优势。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是最合理发挥制造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自身优势的一条捷径,在生产企业已有的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企业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

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含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包含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物流

物流营销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市场营销物流战略

一、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product)、价格战略(Price)、渠道战略(Place)和促销战略(Promotion),没有提物流战略(logistics),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当前面对加入WTO的情况下,我们应把物流战略加入到营销战略体系中来,变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为5PS营销战略体系。本来早在1916年,市场营销专家阿佳肖(ArchShaw),在《经营问题的对策》一书中,就初次论述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同年,L.D.H威尔德(Weld)指出市场营销产生3种效用。即所有权效用、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还提出了流通渠道概念,这是早期对物流活动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的较全面的认识。后来著名营销专家弗莱德•E•克拉克(FredE.Clark)于1929年在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进一步将物流纳入到了市场经营行为的研究范畴之内,可以说,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起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不折不扣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的,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因此国内外任何一个企业,搞市场营销,开拓市场,无不把物流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美国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其企业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越来越重视物流的历史,经济越发展,企业越发展,就越重视物流。物流可以说既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利润源泉,现在世界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通用电气、IBM、麦当劳等,日本的NEC、松下、丰田等,国内的海尔等企业在市场营销时,无不把物流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战略。

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市场营销的人员,如果不懂物流,是搞不好市场营销的。不懂得物流,就不知道应当怎样选择流通渠道、怎样制定合理的价格、选择怎样的促销方式、怎样去开拓市场。例如麦当劳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便首先考虑在中国应该有几个配送中心,从哪几个地方采购,在哪几个地点加工,在哪几个地方储存,供应哪些连锁店等,如果首先没有这些物流的策划,盲目地到处去开拓市场,结果市场是出来了,但是原材料供应不上,产品供应不上,或者供应上来,却成本老高。这样的市场营销,或者市场开拓不出来,或者是即使开拓出来了,也会开一个亏一个,开几个亏几个。也许有人会说,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沿用的是4PS的市场营销体系,似乎运行起来也是没有碰到什么不顺心的地方,为什么现在要创新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形势不同了。在国内,市场营销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不高,依靠第一和第二利润泉,还可以有利润空间,人家的物流观念、物流意识因此调动不起来。加之当时人们的市场营销也只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只是沿用和消化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还谈不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或者说脑子里已经有了改进创新的看法,但是还没有形成气候,因而还没有提出来,事实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流日益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利润源泉的事实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随着国外一些实力企业进入中国,开始了物流营销的实际操作,创造了惊人的营销效果,人们就逐渐认识到了物流营销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二、市场营销物流战略的含义和作用

市场营销的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准时化送货战略等。

产品分销战略,就是产品实体在分销市场的送货物流网络战略,包括物流网络策划、网点布局、配送中心建设、配送计划、配送组织、配送业务等。分销战略对于市场营销的作用:一是对开拓市场起支持作用。开拓出来的市场,只有有了实实在在的物流支持网络,这个市场才是可能的。二是对所开拓市场运行的保证作用。一个市场的运行,需要实实在在的将产品销售给用户,产品必须存储、运输、供货、送货、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网络系统实际运作起来,才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市场才能运行起来,如果没有这个分销物流网络的保证,则这个分销市场便难以维持。三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作用。市场营销如果能够进行很好的物流策划,则可以利用物流优化方案,一方面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这对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送货成本低,可以大大提高顾客的满意率,赢得了顾客的心,也就赢得了市场,对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四是宣传广告作用。客观事实是最好的广告,只要我们所开拓的市场,有很好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运行良好,就会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赞赏,这个事实本身就是无形的广告,可以宣传、影响和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我们的市场,也就能够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供应链营销战略是利用供应链机制进行营销的战略。所谓供应链机制,就是为了改进和扩大对于用户需求满足水平而建立起来的、联系有关产、供、销的一个互相协调配合的企业链条系统。整个供应链的宗旨,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以保障、巩固和扩大市场为目的。基本做法就是建立供、产、销联盟,为保障、巩固和扩大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协调合作,使营销效果最优。

第三方物流战略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自办”物流以及“联办”物流业务模式的战略。其宗旨就是选择成本、高服务水平的物流方式,以响应回报用户。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稳定巩固现有市场,吸引扩展新的市场,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商物分离战略是将商流和物流各自分别独立运行战略。

联合配送战略就是采用多种联合方式进行联合送货战略。准时化送货战略是只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将其需要的产品,按需要的质量送到所需要的地点的战略。这些战略的宗旨,也都是以高服务水平以及低成本来为客户服务,都能够稳定和发展客户群,巩固和扩大市场,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公务员之家

三、当前开展物流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物流营销是一个新提法,首先,要统一认识。物流营销不能取代传统的市场营销,它是市场营销的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市场营销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必然发展。这个新形势的特点一是面对WTO,市场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必须要辅以物流动作才能够得以实现市场扩张;二是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物流成了既是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的瓶颈,又是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的利润源泉;三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世界的实力企业激烈竞争,争夺市场的战斗不可回避。而世界上能够走出来与我们的企业进行抗争的企业,无不都是物流营销的高手,我们不开展物流营销,就难以和他们进行抗争。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我们的物流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