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英语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8:39

网络英语论文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协作学习: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它是解决如何通过技术支持协作学习,以增强伙伴之间的交互和小组工作,协作和技术如何促进学习成员间共享、分布知识及专家意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学生学业和事业成败的主要原因,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思想与手段的滞后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并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1.教学思想比较传统:教师把重点放在追求通过率和课堂出勤率上,大学英语教学进入应试化教育。学校依然看重考试结果,忽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考前准备。记了很多单词和语法规则,并没有掌握语言技能,成了“聋哑英语学习者”;

2.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并练习语言,下课后就很少有机会练习,不愿多花时间去思考。没有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去交流实践,也难以找到相关的课外书目来补充课内的语言知识,降低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运用能力;

3.教学的实际投入不足:教学班级学生数量增多,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教学的实际投入存在着比较大的反差,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较大。而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学时数多,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言有效运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4.教学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大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目前还是教师、课本加课堂的方式,或多一些多媒体技术。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和语法,翻译课文,进行笔头练习。完成课后作业。甚至使用模拟题教学法;老师讲,学生记,缺乏实践体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量小,缺乏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较难有效的进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得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5.教师进修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授课任务繁重。不断进行重复性的教学,疲于上课。缺少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并进行教学实验和改革。进修机会少。难能出国提高语言能力并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少教师的语言功底、教学法及现代教育技术和理念急需提高;

6.不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些学校财力有限,根本不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教改设备简陋,多媒体语音室和网络教室不足或设备落后,大量学生不可能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训练和实践。

一、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和理论依据

社会发展对学好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成为学生就业和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使运用网络协作学习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主要体现在:

1.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INTERNET宽带网不断增加,各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和计算机配备有了较大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及教学环境的改善,为学生在线学习和营造学习气氛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2.市场上发行大量的有声资料和多媒体软件,有的教材不仅配有光盘。还有参考辅导和配套试题,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少,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行成挑战;3.教材也有了很大变化,一些院校应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吸收了说英语国家最新的语言形式推出的英语系列教材,具有真实性、趣味性、渐进性和中西文化背景相结合的特色。提供大量应用性练习,教师可以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课程资源;

4.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重点和难点、平时作业和练习、文本活动等网上资源由责任教师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和及时更新,方便学生上网学习,通过网络还可以上传作业,答疑解惑。进行评价和考核,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交互性。

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但存在不足,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及对问题的理解能力都受到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更大的困难,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受到挫折而失去耐心和学习兴趣,某些学生自觉性不高。学习交互性不够。缺少师生和生生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因此降低了效果,而网络协作学习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协作学习可及时得到协作成员和老师的指导,克服自卑和顾虑所造成的交流困难,并积极加入网上课程讨论区;它还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搜集下一步教学的素材,对协作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总结,避免由于面授课堂的拥挤和混乱导致的讨论不达目标,节约浪费的时间。

三、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保证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改革原来传授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网络课件和自己的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训练,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的英语节目和教学参考片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某一主题。在网络上查找资料’进行调查,做陈述和讨论,结合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把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网络协作学习活动一般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协商、讨论和竞争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它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

学生可以登录课程讨论区、QQ群、聊天室、论坛或通过E-mail进行小组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网上进行讨论或互评作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来源及学习网站的相关网址。网上讲评部分作业。向学生提问题以检查学习效果,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学习,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及技能了解协作成员的思想,表达自己观点。达到使用英语的交际目的。

以下是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网络协作学习应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开辟实用的平台,提供网上实时授课、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答辩等多种活动空间。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可以是研讨、问题解决、切块拼接、小组调查、游戏竞争、同学互教和角色扮演等,其中,问题情景的有效创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维想像相近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思维和积极探索。学生主动性更强,更愿意协作。网络协作学习的评价方法有问卷法、测验法、观察法、报告法和作业评价等。

四、运用网络协作学习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

为了在实践中得到经验,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探索,我们以《新思维综合英语》第二册第67课为例,利用不同的策略。运用网络协作学习的方法改革教学,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2

军(2008)等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影响论文写作的微观及宏观因素作过调查。

这些文章研究角度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上学者虽然提及,但都没有给出具体建议。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出发点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二、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研究我国外语专业学位论文的文献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从语篇角度的分析,如鞠玉梅(2004)是从语篇的角度对英汉论文摘要作了对比研究;二是宏观指导,如李家云(1999)、余曼绮(2001)、黄小苹(2002)、李萍(2003)、王桂和(2006)等从宏观角度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管理、评估和教学环节作了论述;三是写作方法指导,如翟忠和(2000)、宋飞(2001)、王秋华(2002)、尤肖南(2004)等就学位论文的指导对策及写作方法谈过看法;另外,还有学者如穆凤英(2001)、孙文抗(2004)、颜静兰、倪巍(2005)、路文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以提高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础的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是否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二)实验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实验教学的是我校2005级(2009届)本科生,共209人。另外,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论文存在的问题,笔者实验之前在我校外国语学院28名英语论文指导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

(三)研究步骤

1.实验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状况。

笔者实验之前在我校外国语学院28名英语论文指导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包括:1.您认为我院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哪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有,请详细列出;2.您对提简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有何建议?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问卷,笔者归纳出以下主要问题:

(l)选题方面:选题陈旧、选题重复现象严重是学生论文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这里的“陈旧”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陈旧,这里是指学生所选题目在学术界已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以学生现有的水平很难再有创新。选题重复是指一级学生中选择某一题目的人很多,而且其研究角度、研究方法、文献使用、结论等都基本雷同,失去了论文应有的创新性。

(2)资料收集运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搜集的资料比较陈旧,这从参考书目的年代可以判断;二是资料的相关性和权威性不强;三是对资料的使用不加以合理取舍,所选材料不能很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资料淹没了自己的观点,造成了本末倒置;四是研究设计选择不够合理,大部分的论文都是建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没有一手资料,这影响了部分论文的说服力。

(3)语篇结构:作为英语议论文的一种特殊形式,英语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围绕论题展开各章节,但很多学生的论文在完整性和连贯性上欠缺。具体表现在:各章节联系松散,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有些章节比较空洞,论述冗长但看不出意义重心;句与句之间没有合适的连接手段。

(4)语言及格式:就语言的规范度而言,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语气太过主观,语言正式程度不够,生硬的翻译,汉语化现象严重,用词不当现象较多;就行文的格式而言,很多论文中出现引文无出处或与参考书目不对应;参考书目格式不规范;空格、行距、字体等显示出学生在文档处理方面的不足;另外,标点符号使用也不够规范。这说明论文的语言及格式的规范程度不够,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指导。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第一方面是选题,选题上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创新意识不强,所以培养创新意识是提高选题质量的关键;第二方面是资料收集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两个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所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写论文之前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第三方面是语言及格式的规范性。论文语言及格式不够规范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科研规范意识不强,增强其科研规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我们把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规范意识都归到科研能力的范畴。因此下面作者主要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科研方法和科研规范意识)两大方面谈如何提高学生论文质量。

2.教学实践中,注重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

(1)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方法主要有:①由于大部分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英语类的学术论文,所以让学生多浏览学术期刊文章可以让学生对学术论文有个较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了解好的论文题目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论题的研究价值(significanee)、论题的创新性(origi-nality)以及论题的可操作性(feasibility)。为了保证选题的成功,需要多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期刊文章的题目。特别是为了增强创新性,需要让学生对期刊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找出其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学生对论文选题的标准有了较理性的认识,为今后的论文选题奠定基础。②为了增加题目的创新性,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在选题时鼓励他们多向实证性研究课题靠拢。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实验等的设计锻炼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发现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2)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在这儿指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的规范意识。具体到资料收集、语篇结构和语言格式三个方面,方法如下:①资料收集。针对所选材料陈旧的问题,首先让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不同渠道以及不同渠道的优势和弊端。比如收集理论方面的材料要依靠一些专业书籍、字典、百科全书等,这样可以保证理论的权威性。但这方面的材料一般年代稍远,要了解某课题的最新研究动态还离不开期刊杂志和网络资源,所以还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图书馆和网上期刊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除了让学生了解材料收集的不同渠道,还要使其掌握收集材料的方法,即如何快速浏览发现与选题有关的章节,如何判断材料来源的权威性和档次等。资料收集完毕,还要进行资料的筛选工作。这一步要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取其精华,用批判的眼光使用材料,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论点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否则自己的观点只能淹没在众多的材料中。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收集一手资料并使用科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这一方面可以增强论文的创新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因此笔者注重了实证调查方法的培养,如问卷调查、教学实验、个案研究等。这些科研方法的培养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②语篇结构。为了规范学生的语篇,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其次,还要使其掌握英语论文写作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英汉语篇的不同特点,使其摆脱汉语语篇的影响;再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论证能力,因为语篇结构布局从一个侧面这说明了学生的论证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论证能力不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那么他就很难用逻辑性的语言进行写作和论证。③语言及格式。语言上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学生语言基本功和英语写作能力较差,二是由于学生对英语论文写作的语言风格、行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要求不熟悉。要解决语言基本功和英语写作能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里我们不作探讨。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就是要教给学生英语论文的语言表达,如用词上要正式客观,语法要简洁等。为了规范论文格式,在讲授论文写作时我们选择了M压A格式进行详细讲解并让学生在电脑上操练,对论文的各部分、各章节的格式(尤其是文内引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格式的规范。

指文章是否有逻辑性,是否有理有据,分析问题是否深人,各部分内容是否充实等。语言及格式的规范程度主要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语言的正式程度、用词是否恰当、有无汉语话现象等,另外一个标准是看是否符合MLA格式要求。

从表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较之前两级学生,2005级学生在以上四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提高。其中选题、资料收集运用和语言及格式规范三方面的能力提高比较明显。2005级学生的选题创新较之2000级提高了17.83%,较之2001级提高了13.31%;资料收集运用方面,2003级比2000级提高了16%,比2001级提高了16.23%;语言及格式规范方面,2005级比2000级提高了8.59%,比2001级提高了10.08%。这说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对论文质量的提高是有一定意义的。但从表格中的数字我们仍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论文在语篇布局上提高不是很明显,只提高了5%左右(2005级较之2000级提高5.89%,较之2001提高4.76%)。这一方面是由于“语学术论文写作”课时有限,在语篇上的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语篇布局能力的发展是个长期过程,短时效应不明显。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生的选题创新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分数还表1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年论文打分情况

三、结果与讨论

笔者随机抽调我校外国语学院三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共180份(每年60份)进行分析。笔者把指导教师的分项打分重新按百分制计算,下表是各年级学生在各项得分中的平均成绩。在被抽的论文中,其中2000级和2001级学生论文是没有经过系统论文写作指导的,2005级是经过系统论文写作指导的。笔者曾在这级学生中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

笔者就学生在几项重要指标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几项指标分别是:选题创新、资料收集运用、语篇布局、语言及格式规范。选题主要指的是题目的新颖性。资料收集运用主要是指资料收集是否翔实,引用是否恰当。语篇布局主要是比较低(2000级得分62.43,2001级64.92,2005级73.56)。这说明虽然学生的创新能力能通过论文写作指导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这种提高是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选题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论文写作指导是不够的。

四、思考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语毕业论文的写作除了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写作能力外,还需要在写作规范、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等几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建议从微观上加强论文指导,特别是要对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要注重科研方法的指导;鼓励指导教师加大精力投人,给学生提供结合其科研课题方向的选题;另外,为了更直接地提高论文创新性,应抓好选题,加大实证性研究比例。这样既可以增加论文新意,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3

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农业英语论文摘要进行经验功能(Experientialfunc-tion)分析,以探讨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类型之间的关系。我们为此提出的假设是:语篇经验意义的构建选择与该语篇体裁的选择紧密相连。我们的结论为: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语篇体裁的选择决定和制约了语篇语言层面上经验意义构建方式的选择。而语篇语言层面上的经验意义的构建方式的选择帮助实现了语篇在文化语境层面上的选择。

二、经验功能

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经验功能或者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经验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包括内心世界)的经验和看法,用语言描述周围发生的事情或情形(黄国文,2001)。

经验功能主要通过及物系统(TransitivitySystem)、语态系统(Voice)和极性系统(Polari-ty)得以实现(朱永生,严世清,2001)。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及物系统。物质世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件,语言在反映这些现象时,将它们置于语法体系中的不同类别,这样形成的语法系统就叫及物性系统。及物性系统的目的在于将现实经验世界构造成一套可以掌握的过程,不同的过程反映在语言上有不同的特点。只要对这些不同特点的语言构造进行分析,就能掌握语言反映现实的手段。可以认为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网络。

及物性系统将人类的经验分为6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包含3个组成部分:过程本身、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过程不同,其参与者也各不相同。

三、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

我们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1)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2)经验意义的构建与体裁的结构成分。分析的语料是从5种SCI农业期刊中随机抽取的32篇论文摘要[在我们系列研究的第一部分,已为语料做了具体的介绍(易兴霞,2006),故此不赘述]。我们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统计32篇语篇小句过程分布情况,以探讨构建经验意义的及物系统是如何实现和反映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语篇体裁。过程的统计以小句为单位,这里小句指:(1)独立小句;(2)限定性小句(finite),如状语、宾语、定语从句等(考虑到语料之大,为便于操作,没包含非限定性(non-finite)小句)。

1.经验意义的构建与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对32篇语篇中所有小句及物性结构进行分析后得表1①。

从表1看,在6种过程类型中,关系过程占比例最高,平均为44·6%,其中有12篇语篇其出现率已达到50%以上,第十篇甚至高达80%。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这类体裁的交际目的出发进行探讨。韩礼德(1994)认为关系过程句和提供信息这个目的紧密相联。我们知道学术论文摘要是学术论文的缩影,与学术论文一样,它最重要的交际目的是其信息功能,即“推销”作者的研究成果,“说服”语篇社团的其他成员来接收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关系过程主要描述意义,它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过程,作者可以告知读者该研究的状况、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以及研究与客观世界各种不同的关系。除此之外,关系过程还可反映某种观点和态度。可见,关系过程句的这个符号内涵与该语篇体裁的社会交际目的相一致,是为摘要的交际目的服务的。因此,我们可认为:关系过程句在这种摘要体裁中所占的高比例是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的选择对语篇语言层面的一种非标记制约和实现,也是语篇语言层面的选择对文化语境层面选择的一种非标记制约和实现。

虽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论文摘要必须要有高比例的关系过程小句的使用,因为文化语境和语言之间的相互预制和相互实现关系不应被看作是一对一的对等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或然性(李国庆,2005)。这一点也在我们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语料中有些语篇(Text2,Text8),关系过程小句的出现率就比较低,分别只有13·3%和20%。另外,其标准差也相对较高(16·1),说明在某些语篇中其出现率与平均值有一定的差距。

除了关系过程之外,占比例最大的是物质过程(35·1%)。物质过程表达的是经验世界里的参与者曾经做过什么和正在做什么。在这32篇农业论文摘要中,内容涉及到一些已完成的、正在进行的以及即将进行的研究行为。语料中高比例的物质过程句表现出论文作者对该研究的具体实验行为、步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想尽量客观地反映、再现所做的一切实验行为。本研究所统计出的物质过程句比例(35·1%)要远远多于余晖对多个学科的摘要分析中所统计的比例(25·1%)(余晖,2003)。这一点很可能是由于余晖的语料含经济、政治、语言学等所谓的“软科学”,而我们的语料几乎百分百为实证型的“硬”研究,对研究手段、方法及步骤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说明,从而使得研究更具有复制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一特点与以往经验式的做法大不相同,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说明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在目前学术界是很普遍的。

关系过程句与物质过程句加起来占绝大多数,为79·7%。这意味着农业英语论文摘要语篇既有描述型语篇的特点,又有叙述型语篇的特点。反映了这一体裁一方面要对涉及的研究做出总结、引申、推断或评价;另一方面也强调叙述该研究的具体实验步骤与行为。

相比之下,心理过程所占比例明显减少,只占11·4%。在8篇语篇中(Text1,2,3,10,15,17,27,31),甚至没出现一次。心理过程表示动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认识和反应。韩礼德把心理过程分为感知(perception)、情感(affection)和认知(cognition)3个次范畴。它们在我们语料中具体的分布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情感型心理过程仅出现过两次,所占比例最少,只有4·1%。出现最多的是认知型心理过程,占85·7%。这一分布特征完全符合科学论文摘要体裁强调客观性的要求,说明论文摘要提供的应当是客观事实,而不是写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或想象。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语料中的心理过程的感知者往往通过被动语态被模糊或掩盖(如···seedinjurywasobserved,Theeffectofpreviousexperience···wasassessed.等),以创造出一种非人格化(impersonal)的语体效果,从而体现科技语篇的客观性。

其他3种过程所占比例都不高。言语过程平均出现率只有一次,仅占7%。同样为了实现命题的非人格化,我们注意到语料中言语过程的言语者和接收者都常被掩盖或隐藏(如Itisar-gued···,Breedingimplicationsarediscussed等)。存在过程与行为过程也占非常小的比例,分别为1%与0·9%,几乎等于不存在。另外,语料中存在过程句的存在物多数由隐喻式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物质来实现(如Therewerelittlediffer-ences,andtherewasconcern等)。应该说,这也是由论文摘要体裁强调客观性、概括性的要求所决定的。

2.经验意义的构建与体裁的结构成分

下面我们来讨论小句过程分布和农业英语论文摘要的结构成分之间的相互预制性和相互实现性特征。

形式是内容的体现,选择即是意义。不同体裁的作者为了达到其各自的交际目的在经验意义的构建上会有不同的选择。同样,每种体裁又是由不同的体裁结构成分组成,不同的体裁结构成分有其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同时它们又都是为了实现论文总体交际目的服务的。我们可以假定不同的结构成分会制约其经验意义的构建。对于结构成分的划分,笔者采用Graetz(1985)对论文摘要的划分方法,把语料中出现的结构成分划分为以下4步,即问题的提出(problem)———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具体分析见表3与表4。

在统计理论中,卡方检验就是通过方差分析来比较和检验由不同因素引起的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就本文而言,我们需要通过卡方分析来检验农业英语论文摘要的经验意义构建是否因其体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限于篇幅,这里我们主要关注小句过程分布、动词的语态与体裁结构成分的相关性。在用卡方分析小句过程分布情况时,考虑到存在过程与行为过程占非常小的比例(分别为1%与0·9%),为了减少因频数太小而造成的误差,我们把它们合并到言语过程中(故df=(a-1)(b-1)=(4-1)(4-1)=9)。

经统计,我们发现在不同的体裁结构成分中小句过程的出现频率存在着显著差异(x2=70·98,df=9,p<0·05)。其中差异最大的出现在“方法”与“结果”两个结构成分中(见表3)。在“方法”成分里,物质过程占最大比例(73·5%),关系过程仅出现了8次;而在其余3个阶段成分中,关系过程却占最高的频率,尤其在“结果”中,出现次数高达102次(56·7%)。

这与每一结构成分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相关。论文摘要是一个步骤性、规约性很强的体裁,其中的每一结构成分都有它自己完整的功能,正是每一独立结构成分的功能才构成了整篇论文的功能。方法成分的主要功能是交代研究方法。本语料来自于注重实证研究的硬科学,自然会出现大量描述具体的实验步骤、行为的物质过程小句(如inoculate,construct,combine,select,grow等)。“结果”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告知读者由某一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后所得出的结果。“结论”部分主要是说明由研究而引发的思考。在这两成分中,必然会大量出现表示评价、推断或反思的关系过程小句。

对经验意义中语态这一语言特征已有一定的研究(Tarone,Dwyer,GilletteandIcke,1981;Martinez,2001;葛冬梅、杨瑞英,2005)。一般认为科技文体中被动语态要多于主动语态,这样可掩盖、模糊施动者,从而创造出超然的、客观的非人格化的效果(秦秀白,2002),但是,我们的研究并不支持这一结论。从表4中的数据来看,主动与被动的比例为60%∶40%,即总体上主动动词要多于被动动词。当然,各体裁结构成分中动词语态的选择存在着显著差异(x2=68·857,df=3,p<0·05)。被动动词只在“方法”部分中占较大比例(83·1%),在其余3个结构成分里,主动动词的比例要显著高于被动动词。由此可推测,动词语态的选择会受其所在的结构成分的交际功能的制约。在“方法”中,涉及的主要是一些表示具体的实验行为及步骤的行为动词,为了体现非人格化的客观性,作者往往通过选择被动动词来模糊行为人。葛冬梅、杨瑞英(2005)的研究也证实了语态的选择受其所在的语轮的交际功能的影响,同时她们还证实学科的不同也会影响作者对动词语态的选择。

四、结语

文化语境如何进入语篇是我们进行语篇分析系列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篇论文从经验意义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和论证了语篇体裁和及物性系统的相互预制性特征。我们的研究从两方面展开:(1)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2)经验意义的构建与体裁的结构成分。我们的假设是:一定的语篇体裁偏向于选择一定的语言表现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作者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在语法词汇层面应做出不同的选择。就及物性体系而言,不同类型的体裁及同一体裁的不同结构成分偏爱不同的及物性系统的选择。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英语;实践性教学;学术规范教育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英语至今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学术界,英语也是通用的交流语言。因此,英语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学术发展。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专业英语水平对其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活动的多个环节,如文献阅读、论文撰写以及学术交流。因此,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1-3]。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但这些并不足以满足科研的实际需求。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专业方向更加细化,不同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所需要学习的专业英语内容大相径庭,这就决定了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不能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来完成,而应当通过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来进行,辅之以少量的课堂知识传授。笔者指导研究生从事化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多年,一直强调以实践为背景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的教学模式[4-6],结合多年的经验对导师主导的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1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的目的

评价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就是看它有没有完成相应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进行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方法的探讨之前,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对于化学类研究生而言,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有3点:阅读文献、撰写英语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其中,阅读文献是从事一切化学类科研的基本功,也是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的最基本要求。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要让学生在不需要借助工具书和专业软件的情况下能够流利地泛读文献;在借助工具书和专业软件后,能够深入地精读文献。只有实现这一点,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地从文献中获取知识,而不是靠导师填鸭式的“喂养”。撰写英语学术论文是对学生更进一步的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英文写作能力,能够确保他们完成毕业论文所需的英文摘要。而对于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研究生来说,这一能力是他们交流学术成果的基本工具,更加显得重要。因此,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为他们将来可能的学术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进行学术交流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进行学术交流需要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能够熟练运用本专业内术语单词的能力。掌握了这些能力并能够进行学术交流,将为研究生今后的学术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应当重点围绕上述3个目标来展开,下文将对具体方法进行讨论。

2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的方法

由于研究生专业方向更加细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无法实现上一节所讨论的3个教育目标。因此,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育,建议以导师课题组为教学单元,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科研实践来完成,即导师主导的专业英语教育。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基础词汇与基本工具的学习。(2)阅读文献与仿写论文。(3)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1基础词汇与基本工具的学习

不同二级学科研究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词汇是不同的。而相同二级学科不同导师指导的研究生,由于研究方向的差异,他们所需要掌握的基础词汇也不尽相同。熟练掌握基础词汇,可以使学生更加流畅地阅读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为了促使研究生高效率地掌握必备的基础词汇,导师需将这些词汇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习。例如,对于学习有机化学的研究生而言,下述专业基础词汇是必需熟知的:甲基(methyl)、亚甲基(methylene)、乙基(ethyl)、乙烷(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乙醇(ethanol)、丙基(propyl)、丁基(butyl)、腈(nitrile)、氰基(cyano)、硝基(ni-tro)、肟(oxime)、烷烃(alkane)、烯烃(al-kene)、炔烃(alkyne)、醚(ether)、酯(ester)、醛(aldehyde)、酮(ketone)、烯酮(enone)、消除(elimination)、加成(addition)、亲核试剂(nucleophile)、亲电试剂(electrophile)……上述词汇学生在大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已经能够掌握,但由于大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是脱离实际应用的,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在课程结束后会迅速地被遗忘。因此,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导师在科研实践的背景下,强化基础词汇的教育,使得研究生不但能深刻记住相关词汇,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它们。专业英语词汇,一部分是要通过背诵来牢记的基础词汇,而更多的则是可以通过构词法来记忆。导师需要传授学生这些方法,例如由乙基(eth-yl)、乙烷(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乙醇(ethanol)这些单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与对照,能够熟练掌握其他数目碳化合物的英文名称;而由醛(aldehyde)与肟(ox-ime),要能够推出醛肟(aldoxime);由烯(ene)与酮(one)的词缀,能够推出烯酮(enone);由醛(aldehyde)与醇(alcohol),能够推出aldol缩合等。除了基础词汇,一些基本工具也是学习和使用专业英语所必备的利器。这些工具包括网络资源与软件。化学词汇非常丰富,即便是母语国家人士,也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平时在使用时,可借助工具,例如网络词典。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词典,以便于他们后续的学习与实践。复杂化合物命名不易,所幸现在有一些专业软件能够实现化合物命名,比如ChemDraw。学习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也是掌握化合物命名的一条捷径。但要注意软件命名是IUPAC系统命名,教师须指导学生观察和总结相关规律,将系统命名转化为简洁的习惯命名,以便于平时使用。此外,SciFinder也是获得化合物名称的一个方式,通过结构式检索,可以获取化合物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它们的名称。化合物通常有多个名称,学生要学会自我判断,选择最常见、简洁的名称使用。例如,利用ChemDraw命名1,3-丁二烯,所获得的名称是buta-1,3-diene,但最常见的名称却是1,3-butadiene;又如ChemDraw命名炔丙醇,所获得的名称是prop-2-yn-1-ol,而该物质最常用的名称却是propargylal-cohol。

2.2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既是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也是学习专业英语的手段。在掌握了基础专业英语词汇和工具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阅读文献的实战性学习。文献阅读的方法分为泛读与精读。最浅显的泛读方法即是阅读文章的摘要,尤其是图形摘要。很多专业方向,例如有机化学,只要阅读了图形摘要,即可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对于学习掌握专业英语来说,这远远不够。要指导学生阅读文字摘要,了解论文的详细内容。还要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细节,这不仅可提高专业英语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从文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精读可以深刻了解论文的内容并显著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导师要指导学生有重点地精读。首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选用与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来阅读,甚至可阅读本课题组已发表的工作。这种选材方式,可以降低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所造成的障碍,使得阅读的目标更加纯粹———学习专业英语。其次,可以采取做阅读笔记的方法来阅读,加深印象。可以将文献打印,对阅读时遇到的生词,在查阅字典后加以注释并进行记忆。在阅读的时候,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丰富词库,为后续写作做准备。对于文章的不同章节,所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于前言部分,可学习作者阐述研究背景的方法,以及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炼自己工作创新性的方法;对于结果讨论部分,要学习作者阐述实验结果并加以讨论的方法。实验结果往往是一系列平行的枯燥的数据,易写成毫无文采的流水账。因此,对于佳作,学生要尤其留意学习作者讨论实验结果的方法,学习用词用句;对于实验部分,要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实验步骤的方法,还要学习分析数据的摘录方法。对于有机化学方向,化合物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元素分析等实验数据的撰写格式尤其重要,应当是研究生重点学习的内容。除上述外,还要广泛地学习同意词,为丰富句式奠定基础;转折性的词汇的广泛使用,可使文章连贯,因此也是学习的重点。此外,论文的图形设计、排版以及内容安排等方面,会影响文章的可读性,这些也应当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2.3仿写论文

在大量阅读文献后,研究生可以尝试自己进行专业英语论文的写作。可以写专业论文,也可以写综述。撰写综述可以起到多重作用:(1)可以了解所涉及领域发展概况,便于后续科研。(2)可以提高写作能力。(3)可以为今后写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因此,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如果课程任务繁重而缺乏连续的时间做实验,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阅读文献并撰写综述。作为新手,写作当从仿写入手。但导师需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明确仿写与抄袭的区别。仿写首先模仿范文的句式,做到形似。在仿写成文后,可以指导学生修改,用更佳的自己的语言来润色论文,从而在形式上脱离范文。为了避免雷同,初学者在仿写的时候要学会改变范文的句式。例如,作者在做亚甲基环丙烷(methylenecyclopropanes)的研究时,初学论文撰写,只能从仿写入手,本领域一篇佳作前言部分第一句话为:“Methylenecyclopropanes(MCPs)arehighlystrainedbutreadilyaccessiblemoleculesthathaveservedasusefulbuildingblocksinorgan-icsynthesis.”[7]作者对其进行仿写:“Methylene-cyclopanes(MCPs),whicharehighlystrainedbutreadilyaccessiblemolecules,havebeenextensivelystudiedandareusuallyemployedfortheconstruc-tionofcomplexandinterestingorganicmolecules.”[8]由上述可知,仿写时改变句式,并在内容上做一定的修改,可以显著地避免雷同。但对于专业英语写作,仿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过程,并不能长期依赖。研究生通过科研训练,慢慢地会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经过一系列实战后,写作就变得游刃有余了。例如,作者最近有关亚甲基环丙烷的研究,相关部分是这么写的:“Methylenecyclopro-panes(MCPs)arereadilyaccessiblecompoundsofhighintramolecularringstrainandhighreactivity.Theyhavebecomeaclassofversatilebuildingblocksinorganicsynthesisbecausetheyreadilyundergoavarietyofinterestingtransformationsundermildconditions,givingvarioususefulorgan-icskeletonsthatareotherwisedifficulttoachieve.”[9]初学写作者词汇缺乏,在前言部分论述时,往往无话可说,因此,可采取一些写作技巧来弥补这一缺陷。最常用的技巧是枚举法。枚举法句式简单,便于掌握,例举出一系列并列结构的文献,一方面在词句上显得较有气势,另一方面也可充实文章内容。在学习写作时,还要提高论文的文采,丰富文法,避免出现重复的词汇。要实现这一点,一方面可通过平时阅读文献来积累,另一方面,可通过网络工具如百度翻译等来获取大量的同意词,但要尤其留心这些词汇的应用范例,确保准确使用词汇。例如,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很多,最常见的有“Therefore”“Thus”“Hence”这3种,初学者可交替使用。进一步地,还可以用丰富的句式来表示因果关系,比如“Because”“Becauseof”“Dueto”“Owingto”“Since”“Considering”等。学习专业英语写作往往经历3个阶段:第1阶段,无话可说;第2阶段,废话连篇;第3阶段,言简意赅,游刃有余。对于第1阶段的研究生,导师需加强鼓励,并进行适当的技巧传授,如上文所举,不再赘述。而处于第2阶段的研究生,则要引导其言达其意,不说废话。这一阶段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写作时喜用夸张的语句,如“Highlyefficient”“Firstex-ample”“Extremely”等。这些夸张性语句反复使用,会引起审稿人反感,从而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地使用,但不宜反复使用,而且使用的位置也有讲究,一般适合放在结论部分,而不是放在标题或摘要中。处于第2阶段的研究生,还往往喜欢用结构复杂的长句,有时候甚至1、2句即可构成一大段文字。对于这种情况,导师要引导其拆句。对于英语写作,长短句各有利弊。长句有气势,但结构复杂,有时较难读懂;短句可读性佳,但对作者词汇量要求较高,容易陷于枯燥,不易掌握。2者的平衡使用,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作者建议使用“长的短句”。所谓“长的短句”,即结构简单的长句子,上文所述的“枚举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写法,例如:“Organoseleniumcompoundscanalsoactaseffectivecatalysts,e.g.,oxidationtypereactionssuchasepoxidation,dihydroxyla-tion,halohydroxylations,andhaloamidationsofalkenes,Baeyer-Villigeroxidation,oxidationandhalogenationofsp2andsp3C-Hbonds,allylicamination,andoxidationofamines,aswellasoth-ertypesofreactionssuchasDiels-Alder,Baylis-Hillman,andthioacetalizationreactions,etc.”[10]这种语句,结构简单易懂,但由于大量枚举,往往能占据很多行,较有气势。2.4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也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方法。一方面,课题组内部交流,可以使用英文,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会议来提高专业外语能力。目前,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提升,许多重要的学术会议都在国内召开,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不但可提高学术能力,拓展科学视野,还可以提高专业英语能力。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过程中,有3个环节可以锻炼专业英语能力:撰写会议论文与墙报、听取学术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其中,撰写会议论文与墙报的方法与上一节撰写学术论文类似,不再赘述。听取学术报告对研究生来说可能一开始时难度较大,但如果方法得当,还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可以首先通过会议论文集来了解报告的大致内容,通过网络检索来了解报告人的学术成果,结合上述2个方面,再听取学术报告,可以加深理解,同时也能锻炼专业英语听力。在会休期间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也能够显著地提升专业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这需要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去交流。虽然书面英语要求严谨的语法,但口头英语对此要求不高,能够交流即可。通过与国外学者的交流,还能够进一步增强信心,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外语能力。用英语做学术报告是学术交流的更高层次,在时机成熟时,研究生即可大胆地在会议上用英语做学术报告,介绍自己课题组的工作,这通常需要在学术上和专业英语上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3结论

研究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主要要通过导师主导下的学术锻炼而非班级授课来进行。通过上述方法的锻炼,化学类研究生在毕业时应当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包括:(1)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能够检索阅读专业文献,获取信息。(2)一定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能够撰写学术论文。(3)初步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够与国外同行口头交流,博士研究生还要求能够用英语做学术报告。我们课题组正积极按照上述方法实施,锻炼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主要通过小组讨论会的形式来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强化研究生对基础词汇的记忆与基本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通过小组讨论会上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首先从整理论文数据做起,逐步发展到能够用英语撰写论文。最近,课题组的硕士生刘铭轩所撰写的综述,经导师修改后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Organic&BiomolecularChemis-try上[11]。随着科研条件的改善,我们开始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最近本课题组9个研究生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有机化学前沿国际论坛(2nd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Interna-tionalSymposium)。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生可以感受国际学术交流氛围,了解国际科研发展动态,对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钱蓉蓉 俞磊 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赖小伟,付瑞敏.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9):42-43

[2]郑君芳,李硕,贺俊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1):1129-1130

[3]吴静,张波涛.化学教育,2015,36(20):70-73

[4]俞磊.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9):119-120

[5]俞磊,易容.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4):121-122

[6]YuL,WangJ,ChenT,etal.EducationResearchFrontier,2013,3(4):134-138

[7]ShiM,XuB.OrganicLetters,2002,4(13):2145-2148

[8]HuangX,YuL.Synlett,2005(19):2953-2957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5

本人年毕业于师范英语小教专业,并于20年一月毕业于江苏大学函授英语本科。年8月被评为小学一级教师,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

一、政治思想素质

本人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平时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拓宽政治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并努力向共产党员学习,用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身作责,严以律己。

二、业务能力

1、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情境,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法环境中掌握好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网络化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对于学校分配的班级,每次遇到英语成绩倒数的班级,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他们的特点,并且在我任教的时间内,考试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的班级由倒数第一名变成了正数第一名,屡次被学校评为”教学突出进步奖”和:”教学进步奖”

2、教育科研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年,本人参加了镇江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与其它老师合作,开展了沙龙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此外,本人写的论文《游戏学单词》在镇江教育上发表,另一篇《游戏单词—youare黑猫or白猫》在教师教育上发表。《让我欢喜让我忧》在中小学英语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克星—英语听力,如何攻克你》获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一篇教学设计在蓝天杯中获优秀奖。一篇教学设计获蓝天杯三等奖

3、学生竞赛和课外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有特长学生的发现和培养,并开展竞赛培训工作,我指导的杨灿同学在镇江市第二届小学生英语朗诵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我指导的万欣然的作品《我的英语老师》经过《英语大王》审定,入选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中国期刊权威数据库”中。此外针对其他同学我也考虑到每个人的差异,在课外活动中让每个同学都能扬长避短,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有成就感。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6

摘要:文章指出并讨论英语专业学生在利用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改进毕业论文写作课的教学与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和方向。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l姗)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在学生掌握了本专业要求的全部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项活动,是学生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次机会。正确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对于训练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与设计,检索工具的运用、文献资源的获取以及对论文规范的掌握等方面。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源是决定毕业论文成功与否的一个很关键的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承前启后的事业,任何新的发现都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必须以占有足量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前提,缺少了相关文献的充分支持,写成的文章就会缺乏方向性、学术性和说服力。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包括收集和选择文献、引用文献、标注文献等方面,它贯穿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始终,可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利用和处理文献资料的过程。英语毕业论文的写作涉及对英文文献资料的利用,具有一些和中文毕业论文写作不同的特点。本文旨在阐述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在利用文献资料方面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并讨论学生在文献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改进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与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利用文献资料的水平,完善他们利用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文献利用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写作中对文献资料的利用主要包括文献的收集与选择、文献的引用和文献的标注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应遵循相应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1.文献的收集和选择

(l)文献收集的来源必须可靠、正式、权威。文献收集的对象必须是公开正式的出版物,主要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等;避免使用非公开非正式的出版物,如小册子、内部资料等;节制地收集网络资料,除非是网络上与公开正式的出版物相对应的电子版本。

(2)文献的收集必须面宽量大。文献的类型应多样化,包括学术专著、文学作品、译作、期刊析出文章、百科全书和字典等,避免资料的片面单一和过分集中;尽可能多地收集英语资料,体现英语毕业论文写作的特点,突出专业特色;文献的数量要多,能充分支持论文的写作,避免论文中的内容和论证失之偏颇。

(3)要对收集到的文献的学术性、权威性和时效性进行评估,做出合理取舍。应优先选择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期刊、专著、百科全书和词典,舍弃大众杂志、普通书籍以及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和词典;优先选择一流作者和权威人士的作品和文章,舍弃缺乏权威性的文献;优先选择包含和阐述最新思想、理论和观点的论著,舍弃已过时的文献;在对收集到的文献的价值进行评估时,要力求正确地理解原作者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切勿断章取义;对文献中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思想、理论和观点,要进行深人的分析.搞清孰优孰劣,再作取舍。

川2文献的引用(l)要通过多样化的处理方式,将文献中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巧妙自然地融人自己的行文中,使之成为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文献的处理方式包括概述(,朋助a乃)、释义(l对ap卜rase)、间接引用(indi,d甲otation)和直接引用(dioet甲otation)四种。

(2)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方式,都需要对文献的来源给予明确的标注。不加任何标注地把文献中的语言或思想拿来为我所用,被认为是剿窃(p呵动sm),是一种不诚实、不道德的学术行为,尽管剿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无知的结果,而不是有意的欺骗。

(3)对文献的引用不宜过多过滥,要避免对文献资料的堆砌,尤其是对文献的直接引用应尽量节制,不要让引文淹没了行文的主线。引用文献的目的是用文献中的事实或思想为自己的论证提供支持,其原则是用得精,用得好。

(4)在引用文献时,要使用引述语(intn义luCtorywollls)表明所引内容与论文观点之间的关系,使得引文与论文作者的论述自然巧妙地结合,使行文顺通连贯。

3:3.文献的标注

(l)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对从文献引用的部分进行明确的标注,并提供完全准确的文献信息。标注文献的目的是承认自己引用了文献中的事实或思想,确立引文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读者(通常为指导教师)提供核实引文与文献的有效线索,也可以让指导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收集、阅读并引用了个别关键性的文献资料。

(2)在美国,对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有三种比较流行的体系:MIA(modemLlllguageA~ia-tion)、APA。、nlerieanPsyeholo留A~iation)和CM(chieagoManual)。M以体系是在引文后用括号注明引文的作者名和引文在原文献中的页码,在论文后附七一份引用文献(肠rksCited)补气1叭体系是在引文后用括号注明引文的作者名和引文所在文献的出版年份,在论文后附一份参考文献(ReferenceS);cM体系要求在引文后只用上标标明引文的序号,再以脚注或尾注形式注明引文出处,最后在论文后附上一份参考书目(Bihliogra户y)。CM体系是美国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许多其他类专业人士普遍使用的一种文献引用标注方式。

(3)为了遵守国际学术规范,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我们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使用CM体系标注引用的文献,掌握CM体系的基本规范。CM体系包括引文后的上标序号、脚注或尾注(为了保持页面的整齐,我们要求学生一律使用尾注)和参考书目三部分。上标序号位于引文后的标点符号之后,对论文正文部分的所有引文进行统一编号;尾注对应于上标序号,提供关于每一处引文的来源的线索,首次引用文献的尾注包含较详细的信息,再次引用文献的尾注仅包含简略的信息;参考书目不与上标序号相对应,按字母表顺序对论文中被引用的所有文献进行列举,其格式也与尾注有所不同)

(4)学生应不折不扣地遵守上标序号、尾注和参考书目的格式规范。文献标注的规范与否直接反映一个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否持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三、文献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发现学生在文献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广东工业大学外语系入幻3届本科毕业生的英语论文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随机抽取了10篇论文,约占总数的巧%,对每篇论文中的所利用的文献的类型及数量、引用方式及次数、文献标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统计。文献类型从语言上分为中、英文两大类,从出版物种类上分为著作(M)、论文集(C)、学术期刊(J)、文学作品(L)、杂志/报纸(P)、百科全书/字典(z)、网络文献(W)等七类;文献利用方式分为概述(S)、释义(P)、间接引用(IQ)和直接引用(卿)四类;文献标注分上标序号、尾注和参考书目三个小项。根据我们的调查,巧篇论文的文献标注格式基本上达到了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要求,这得益于我们对本届毕业生的论文格式作出的严格统一的要求。在毕业论文写作展开之前,我们就专门制定了“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详细规定了格式方面的每个技术细节,连同示范文本发放到了每位毕业生的手中,让他们参照执行。对文献类型和引用方式两方面的调查,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量化统计。

经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文献利用中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参考文献的学术性不强尽管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平均量达到了8.3份,但其中学术性文献的比例较低。在占总量58%的M类文献中,教材和普及性读物占绝大多数,学术专著的比例很低(表中未能显示);学术期刊是最新最前沿的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但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平均才有10份;网络资料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多为大众资讯,其学术性和可靠性值得质疑。所以,总体而言,参考文献的学术性不强。

2.滥用网络文献网络资料约占参考文献的16%,总体上这一例不算高,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网络资料所占的比例很高,个别的甚至超过50%,而且这些资料一般都是大众资讯,缺乏学术性和可靠性。过分依赖网络资料会使论文的内容肤浅与偏颇,也反映出论文作者不严谨不积极的科研态度。

3.对文献资料的处理方式单一每篇论文平均利用文献资料(以标注计算)约10次,利用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合起来占卯%,使用概述方式的很少,没有统计到释义方式,反映出论文作者缺乏根据文献本身的特点和论文写作的需要灵活多样地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

4.个别的剿窃行为除了明确标注的引用材料外,论文中还有一些没有标注但显然是来自源文献的材料(包括事实、思想、语句、甚至段落),这一点在个别论文中表现得还相当突出(表中未能显示)。这种剿窃行为严重违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对所有引文进行明确标注的规范,反映出论文作者的不诚实,但更多的是由于对引用参考文献的要求和规范认识不到位。

上述问题为我们改进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和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方向,要求我们的教学与指导更具针对性。首先,应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让他们树立学术至上的思想,使他们真正把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次机会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消极应付、偷懒拖延、剿窃等不良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毕业论文写作的学术性和严肃性,才能解决“参考文献的学术性不强”和“个别滥用网络文献”的问题。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写作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灵活多样地处理文献资料的技巧,能够在写作中根据文献本身的特点和论文写作的需要巧妙地吸收文献材料,既“体现自己的风格,根据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语言一气呵成”,又保持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图这样就可以解决“对文献资料的处理方式单一”和“个别剿窃”的问题。这两项对策既要落实在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又要体现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新医科,医学专业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新医科,是国家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提出的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的新理念。“新医科”建设,旨在推进医、理、工、文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这不仅符合“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改革,也是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技术”转变的必然趋势。“新医科”的构想打破了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单一、狭窄的固有模式,提出了探索培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科人才的新要求[1]。在“新医科”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作为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方面应积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医学专业英语(Englishformedicalpurposes,EMP)学科作为医科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和提升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医学专业英语学科的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是“新医科”背景下深化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笔者所在的院校积极探索适应“新医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医学专业英语教育方面,强化医科和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体现医学知识与语言技能融合、多学科思维融合、跨学科能力融合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凸显课程的基础性、交叉性及前沿性。

1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与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使其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2]。基于这个教学目标,新版《指南》同时提出,教学方法与手段应具有相对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鼓励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体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的精神[3]。如何在“新医科”背景下结合新《指南》的要求,有效提高医学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4]。需要明确的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简单的混合,而是将不同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从而使理论更加简单化、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化、学习环境更加随意化、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的过程。通过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借助不同的学习资源获取知识,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5]。

2医学院校外语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包括笔者所在学校在内的国内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EGP+EMP”的培养模式,即在低年级阶段开设以公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教学为主的通识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课程,高年级阶段开设具有医学学科特色的医学专业英语(EMP)课程。通识英语阶段的课程以知识的全面性和普遍性为主,注重语言习得、技能训练、人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融合,可为后续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做好语言、技能和知识准备。医学专业英语阶段的课程注重医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旨在依托医学学科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语言应用技能。其课程目标既注重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又涵盖了对医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以医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突出实用性原则,既包括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医学专业英语,也有以培养学术素养为导向的学术英语[6]。医学专业英语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医学语言技能的生物医学英语、医学人文英语以及医学英语视听说等基础课程;学术英语则包括提升医学生科研以及学术素养的医学学术交流英语和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等高级课程。医学专业英语的主干课程——生物医学英语课程依托医学学科内容,以人体系统为主线,可帮助学生用英语系统性地学习与医学学科相关的内容。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以医学人文素养为实践导向,帮助学生理解医学、健康、生命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及其复杂性,提高学生医学人文英语的各项综合运用能力和医学人文素养,进而培养集英语交际技能、创新思维能力、人文精神和全球视野为一体的适应社会和时展的合格医药卫生人才。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医学学术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巩固和强化专业语言知识。医学学术交流英语课程强调学以致用,构建医学学术交流的真实场景,使学生能够了解学术交流活动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突出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其学术素养。

3医学专业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医学院校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改革趋势,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逐渐构建起智慧型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环境。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要形式,最大化地利用医学英语教学资源,重构“线上基础知识与线下核心知识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内容、“线上可视化与线下直观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线上自我思考与线下探究合作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过程及“线上全过程记录与线下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3.1混合式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重构。根据专业学习阶段医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对国内外优质的医学专业英语线上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筛选与利用。优质的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帮助医学生实现学习的个性化[7]。例如,选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医学英语词汇进阶作为医学专业英语入门阶段的线上基础课,要求医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课程学习和测试。线下课堂则以完成产出任务为主,学生根据线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多形式的应用,包括个人或分组汇报、项目展示等,从而提高线上线下教学的产出效果。此外,动员教师积极创建专业特色突出、实用性强的校内医学专业英语SPOC。目前已有包括医学英语词汇学及应用在内的多门专业英语SPOC上线并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在丰富学生线上学习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与信息化素养。通过将线上教学资源与现有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专业英语知识更趋模块化、系统化,从而构建起“线上基础知识与线下核心知识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内容。2020年春季的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教师根据医学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及时、广泛地选取与疫情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相关词汇、句式和交流用语等,以拓展学生的医学专业英语知识。此外,收集有关疫情的国内外权威英文文献、英文报道及影音资源,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医学专业英语能力,培育了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也增强了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2混合式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设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打破了单纯以课堂为依托的教学形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包括QQ群、微信群及雨课堂等)升级教学手段,构建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应用雨课堂为例,结合其内在功能和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特点,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制作教学课件,随后上传至移动端供学生预习,使学生在课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并鼓励学生及时反馈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即测试题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对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教师采用公示后台统计数据的方式加以监督,从而增强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线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进行集中解答,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扩展性应用,从而构建“线上可视化与线下直观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教师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线上授课,将授课内容录制成语音课件的形式提前给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开展翻转课堂、实时互动及拓展训练,实现了教学活动从教室到网络空间的转换,教学效果显著。混合式、移动化、交互式的教学设计形式符合当代医学生的认知特点,凸显了混合式教学设计的优势。3.3混合式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过程。由于医学专业英语的课时有限,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利用互联网移动端、医学英语学习平台等媒介组织学生进行线上限时学习,线下时间则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运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式学习。目前,本校教师已为学生创建了医学英语学习公众号、医学英语有声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的线上学习工具开展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便捷性优势有机结合,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8],从而构建起“线上自我思考与线下探究合作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过程。3.4混合式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评价。在医学英语视听说平台及雨课堂等技术的支持下,我校搭建起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更加客观的考核评价依据。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突出了形成性评价的优势,评价过程更趋精细化、可视化、便捷化,从而构建起“线上全过程记录与线下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开展医学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学生主动参与英语课程学习的时间较传统课堂明显增加,学习热情及主动性显著提高;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频率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语言表达、人文素养及批判性思维[9]。学生应用网络等媒介进行学习,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生动化,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课堂效果明显增强。在阶段性考核中,可以看到学生综合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4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混合式教学将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优势相结合,实现了对传统课堂的重构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由课堂内扩展到了课堂外,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外的任何时间利用智能移动设备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产出效果。同时,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及优质教学资源库开展医学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培养医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信息素养等综合能力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此外,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动机激励、过程性评价等措施能够有效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效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对医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其学习效果。在“新医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岳彩玲,颜超.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18):1-3.

[2]蔡基刚.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修订及理论依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3-16.

[3]陈娟文,王娜,李金玉,等.基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共同体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9):79-84.

[4]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5]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刘春娴,罗永胜.大学医学英语课程体系:现状与构建[J].高教学刊,2019(5):56-58.

[7]孟延,刘传勇.医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挑战与机遇[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1):7-10.

[8]何克抗.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观念更新与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科学,2016(2):23-39.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8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并把这种强烈的爱的情感融于所从事的事业。认真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律,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学习并领会“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的重要思想,正确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教育法规,做到依法执教,服从组织的领导,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我不仅能做到积极参加,并且能认真做好笔记,将自己的思想牢牢地和党的方针保持一致。以契而不舍的态度求实进取,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实际工作中在商品经济社会的浪潮中能始终坚贞如一。重敬业轻拜金;重奉献轻计较;重育人轻索取;时时刻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事事做好,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本年度我能坚决执行我校有关教育教学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工作,从制定教学计划入手,我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教材,体会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抓好每一项教学常规,备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貌。采取电脑备课,注意在教研时间与本组教师交流自己的设计,改进教案的设计,能充分使用现化教学设备上好每一堂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如何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让生对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知识求同的同时对知识更要求异。本学期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课堂作业要求不拖拉争取课堂上作完并订正,家庭作业方面指定了严格的计划,指定了“我是小蜜蜂”的作业检查表由小组长把住第一关,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提高了小干部的能力。作业批改我仍然坚持红星和笑脸的评价方式,在哭脸和笑脸之间我和孩子间的感情加深了。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我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认真参加学校的每一项活动,积极参加本年度的评优课活动,在进校教研员的评课中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认真完成学校的每一项任务,细心留心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并记录下来写成教学札记。抓紧有限的时间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作为科技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资料作成课件在校科技组中开展活动,我校科技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得到了市区科协领导的好评。本年度,有1名学生获市科技知识竞赛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科技创新大赛我校成绩优异,我指导的科技活动《科技总动员》获省市一等奖,我辅导的学生作品《我想要的椅子》和《音乐与植物》分别获市三等奖。

三、业务学习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所以我对自己的业务学习紧抓不放,积极订阅各种报刊了解学科新动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利用网络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驻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结束了为期3年的英语本科学习,撰写的英语论文《chinesetermsofaddress》(中国的称呼语)得到了导师的好评。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为了做一个称职的科技辅导员,我大量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通过网络了解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有效途径,向学生介绍科技知识,发展学生科学品质,树立科学的精神。

四、存在问题。

教学设计方面更要求新,课堂组织能力尚显得不够成熟,缺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总体调控能力,主要是由于阅历尚浅,经验不足。今后需要多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自己更要多留心。继续克服自己的急躁心理,调整情绪,耐心教育学生。

五、改进措施和设想。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9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并把这种强烈的爱的情感融于所从事的事业。认真学习《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律,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学习并领会“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的重要思想,正确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教育法规,做到依法执教,服从组织的领导,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我不仅能做到积极参加,并且能认真做好笔记,将自己的思想牢牢地和党的方针保持一致。以契而不舍的态度求实进取,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实际工作中在商品经济社会的浪潮中能始终坚贞如一。重敬业轻拜金;重奉献轻计较;重育人轻索取;时时刻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事事做好,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本年度我能坚决执行我校有关教育教学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工作,从制定教学计划入手,我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教材,体会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抓好每一项教学常规,备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貌。采取电脑备课,注意在教研时间与本组教师交流自己的设计,改进教案的设计,能充分使用现化教学设备上好每一堂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如何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让生对知识求同的同时对知识更要求异。本学期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课堂作业要求不拖拉争取课堂上作完并订正,家庭作业方面指定了严格的计划,指定了“我是小蜜蜂”的作业检查表由小组长把住第一关,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提高了小干部的能力。作业批改我仍然坚持红星和笑脸的评价方式,在哭脸和笑脸之间我和孩子间的感情加深了。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我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认真参加学校的每一项活动,积极参加本年度的评优课活动,在进校教研员的评课中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认真完成学校的每一项任务,细心留心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并记录下来写成教学札记。抓紧有限的时间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作为科技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资料作成课件在校科技组中开展活动,我校科技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得到了市区科协领导的好评。本年度,有1名学生获市科技知识竞赛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科技创新大赛我校成绩优异,我指导的科技活动《科技总动员》获省市一等奖,我辅导的学生作品《我想要的椅子》和《音乐与植物》分别获市三等奖。

三、业务学习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所以我对自己的业务学习紧抓不放,积极订阅各种报刊了解学科新动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利用网络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驻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结束了为期3年的英语本科学习,撰写的英语论文《chinesetermsofaddress》(中国的称呼语)得到了导师的好评。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为了做一个称职的科技辅导员,我大量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通过网络了解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有效途径,向学生介绍科技知识,发展学生科学品质,树立科学的精神。

四、存在问题。

教学设计方面更要求新,课堂组织能力尚显得不够成熟,缺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总体调控能力,主要是由于阅历尚浅,经验不足。今后需要多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自己更要多留心。继续克服自己的急躁心理,调整情绪,耐心教育学生。

五、改进措施和设想。

网络英语论文范文篇10

1959-1990年为第一阶段,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者以Gardner、其学生及其加拿大同事为代表;1991-1999年为第二阶段,研究主要从情景认知视角出发,以教育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代表;200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研究开始强调动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转向动机的过程研究,研究者以Drnyei、Ushioda和他们的欧洲同事为代表。在总结动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Heckhausen和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Drnyei和Ottó提出了动态的二语习得动机过程模式(Drnyei2005a,2005b)。该模式涉及两个层面:动机实施顺序和动机影响。动机影响包括各种潜在的、为行为实施过程提供动力的源泉和力量,它分布在动机实施的各个阶段。动机实施顺序包括最初的愿望与要求、目标、计划意向、行为实施、目标实现和评价,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意向、计划意向的启动三个环节。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语言方面的主观价值、学习的快乐、工具性收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学校和家庭环境、自我调控的程度、学习任务的迫切性、机会和选择、目标的协调性、实施任务的困难、拒绝学习任务的代价等。(2)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包括任务的细化和实施、持续的综合评估、行为调控三个方面,三者共同构成动态的任务处理系统。这一阶段的动机影响涉及新奇、快乐、目标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潜力、自我和社会形象、努力和成功的一致性、自主性、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习评价、激励机制、课堂目标结构、小组活力、课堂氛围、学校氛围、任务冲突、注意力分散、备用学习计划、成本效益、自我调控能力等。(3)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主要评价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反思该学习行为对未来学习行为的启示。因此,这一阶段既是对最初计划意向的评价,也是新的学习阶段的起点。动机过程模式对于整体理解动机具有指导意义,也兼顾了动机的微观层面,但各种动机可能相互牵制,也可能受时间或者情景的影响,其实际运行不一定呈直线发展(Drnyei2005a,2005b)。受到“社会学转向”的影响,Drnyei和Ushioda(2011)提出了学习动机三个相互关联、抽象的动态框架:动机—认知—情感,进而提出了包含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动机集合的四大要素,即兴趣、学习者信心十足准备接受任务的动机流程、任务处理过程和未来学习指导。依据他们的解释,兴趣和动机流程实际上大致与学习行为的激发阶段相对应,任务处理过程大致与学习行为的实施阶段相对应,而未来学习指导大致与学习行为的评估和反思阶段相对应。他们从强调动机的过程性转向强调动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但所提出的动机集合要素明显仍具有过程性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包括教学、指导和答辩等环节,大致分写作前准备、写作过程和写作评估几个阶段,而且具备较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王崇义2004;颜静兰,倪薇2005)。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动机研究,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及Drnyei对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强调都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性。本文主要参考动机过程模式,兼顾动机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特点,采用学生自我报告的调查方法,分析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兴趣、写作中的动机变化、写作后的评价和反思。

研究设计

兴趣是首要的动机,与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等因素关系密切(Hidi&Boscolo2007;Drnyei&Ushioda2011)。因此,本研究以兴趣为中心,具体探讨以下问题:学生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论文完成之后评价如何,有何成效?动机变量之间以及动机变量与结果评价之间有何关系?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我校124名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书面匿名描述了论文写作经历,简述了写作动机、过程和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之后又在学生离校前,通过QQ聊天和发送Email的形式征集了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意见。在对124名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类时,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或者认为毕业论文只是毕业要求的回答记作1,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带来知识和能力收获或者是有意义的回答记作2。由于本文以兴趣为首要研究动机,因此证书型动机被归入否定毕业论文写作意义一类。在分析56名学生的回答内容时,以兴趣和态度动机为中心设定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三种变量。兴趣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记作0,无兴趣或者有反向兴趣变化记作1,有兴趣或者有正向兴趣变化记作2;整体否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1,整体肯定毕业论文写作记作2。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出影响论文写作的动机因素,计算相应频次,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和讨论

1.论文写作前后的动机对比根据5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毕业论文写作前有较大兴趣的学生共29名,没兴趣的共27名,有兴趣学生的比例略高于没兴趣学生。写作过程中,有14名学生的兴趣没有发生改变,占25.0%,其中包括9名开始就没兴趣的学生和5名开始就很有兴趣的学生;有22名学生受到了明显负面动机影响,占39.3%;有20名学生受到了明显正面动机影响,占35.7%。写作过程中有略微更多的学生受到了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的决定性作用比较有限。仅有6名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消失;其余16名学生只是写作兴趣削弱,但对论文写作结果仍然持肯定态度。写作完成后,有18名最初对毕业论文写作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改变了整体看法,这样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增加到了41名,占73.2%。具体结果见表1。在毕业论文写作前,虽然有兴趣的学生比没兴趣的学生仅多3.6%,不存在分布差异(p=0.789>0.05),但Mann-Whitney检验显示两组的兴趣表现强度之间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说明学生最初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兴趣的假设值得怀疑。在写作过程中,兴趣变化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5>0.05),但兴趣变化结果对写作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写作结束后,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多出46.4%,在最初的基础上提升了21.4%;卡方检验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0.05),学生的兴趣和肯定态度明显超过排斥态度,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在整体上对学生没有意义的假设值得推敲。上述研究结果在考察124名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判断时得到了进一步印证。124名学生中,仅有10名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实质性意义;其余114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和肯定,总体上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能力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分布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虽然较多研究认为英语毕业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如韦森2009;罗明江,柳辉2010;盛国强,周永模2011),但我们的两次调查结果均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积极态度,肯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2.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对学生写作前兴趣和写作后评价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二者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意义(r=0.143,双侧p=0.294)。这说明写作过程对5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和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论文写作过程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论文写作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动机因素?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兴趣和意义建构?就毕业论文写作的个人看法而言,56名学生通过Email反馈的文字内容反映了以下多方面问题:(1)找到并理解所需资料或者获取有效信息,(2)论文写作的计划,(3)对所选择论文话题的兴趣,(4)指导老师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评价,(5)毕业论文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关系,(6)学校或者院系论文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7)找工作的情况,(8)各种考试,(9)同学和朋友们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10)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11)顶岗实习,(12)对英语写作的态度,(13)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分别简写为13项变量: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顶岗实习、写作态度和课程设置。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这些变量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经对比,它们与胡卫星、蔡金亭(2010)所探讨的影响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18个可测项目的语义之间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变量的丰富性和情境性强于文莉、谢荷峰(2010)所探讨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依据Drnyei和Ottó的动机过程模式,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写作态度等应该属于论文写作前动机因素,但因为它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所以在此作为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来讨论。研究根据这13项变量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的频次,使用SPSS17.0计算秩均值,并对变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经Friedman检验,这13项变量在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5),对论文写作有不同影响。根据计算所得的秩均值,排在前十位的变量依次为资料信息、目标和计划、话题兴趣、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找工作、考试、同学态度、网络资源。但是,这些自我报告的变量次序不一定反映了它们的实际影响,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相关变量在被调查对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议题设置倾向。总体而言,各变量之间虽然有显著性差异,但Spearman检验显示部分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相互之间有交互影响。具体结果见表3。经Spearman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资料信息与话题兴趣之间呈正相关(r=0.269),指导老师和同学之间呈正相关(r=0.285),顶岗实习和找工作之间呈正相关(r=0.328),网络资源和目标计划之间呈正相关(r=0.265)。这些相关数据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资料的难度和丰富与话题兴趣之间相互促进,同指导老师的交流和生生交流之间也相互促进,顶岗实习与找工作之间相互传递精神压力,目标计划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之间相互促进。因此,切实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难度合适的学术资源或者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信息,如何在管理上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建立和促进资源共享,如何疏导已经找到工作和尚未找到工作学生的精神压力,如何发展学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和利用网络资源等,将有效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主决策能力,促进正面动机效应,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兴趣、写作投入程度和写作水平。同样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话题兴趣与毕业要求、找工作两项变量之间都呈负相关(r=-0.298,r=-0.326),毕业要求和目标计划之间也呈负相关(r=-0.276)。这说明在毕业论文与学位证获得等工具性目标挂钩时,学生对于论文话题的兴趣、提前计划的可能性和对于论文的期望值反而会降低,而且找工作也会影响学生的论文期望值和写作兴趣,进一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对学生内在动机的消极影响。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找工作与考试、网络资源之间呈正相关(r=0.868,r=0.377),这说明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忙于考试,而且越是忙于找工作就越是依赖获取便捷的网络资源。毕业要求和资料信息之间呈负相关(r=-0.427),这说明越是强调论文写作的工具性目标,学生就越是捡方便的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少。因此,如何消除或者尽量减少毕业要求、找工作和考试所带来的负面动机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这是改革毕业论文写作、提高论文水平的重要议题。部分变量和56名学生的最终评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资料信息、话题兴趣呈一定正相关(r=0.291,r=0.283),说明资料信息越充分和有用,学生对话题越有兴趣,他们最终对毕业论文的反应可能越肯定。在同一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分别与找工作、考试呈一定负相关(r=-0.284,r=-0.284),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越是忙于找工作和考试,就越是否定和贬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这与王崇义(2004)、文莉和谢荷峰(2010)等对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一致。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学生的最终评价与院校的论文管理呈中度负相关(r=-0.411),说明院校的论文管理越不合理,学生越是反感和抵触毕业论文写作。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资料信息和话题的正面动机效应,设法降低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的负面动机效应,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动机研究对论文指导和写作的启示

从上述动机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Drnyei(2005b)讨论的系列动机,并体现了中国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多数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前有期待、希望或者兴趣。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变化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兴趣,但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兴趣,且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结束后对论文写作给予了积极评价。其次,资料信息、话题兴趣、目标和计划、指导老师、毕业要求、论文管理这些变量在学生心目中的议题关键性超过找工作、考试、网络资源使用、顶岗实习等,并且多数因素都是外在动机,符合归因理论的基本规律。这两点暗示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和对其外部环境的变革需求。最后,虽然诸多动机变量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但也有部分变量之间呈负相关。毕业要求、找工作、考试、论文管理等外部因素扮演了典型的负面动机角色。从整体来看,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持肯定意见,但在实施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改革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写作前的动机激发、写作中的正面动机保持和负面动机控制,建议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论文写作中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不仅是学习的重要动机变量,也是建构主义的本质属性,对英语写作水平有着较大影响(Drnyei2005b:91-99;刘儒德2005;唐芳,徐锦芬2008)。《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要求。(2)在不违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关于论文写作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学生兴趣和就业的多元化需求,探寻毕业论文写作与找工作、考试、顶岗实习等之间的结合点,实现科研与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生外在动机的积极转化,争取教和学的双边互赢(Hidi&Boscolo2007:13)。(3)帮助学生利用在线、离线资源获取和理解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和文本处理能力,促进有意义的输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反映:“每次写好了,老师又说有问题的时候,或者周围的人直接拿别人学校的论文来用的时候,我就特别不想自己写,想抄现成的。”因此,还应考虑运用技术手段监督论文写作教学和指导等环节,利用过程写作和技术手段防止、遏制学术欺骗行为,避免给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带来伤害。(4)灵活管理,提倡网络写作模式,开发写作资源和写作平台,建设毕业论文写作社区,方便写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实现写作全程在线支持,避免“为了论文跑来跑去,觉得无论在身心还是在MONEY上都付出了很多”;陈洁(2010)、王雪梅(2011)、陈正伦等(2012)都提出了这方面的改革尝试。(5)提高指导教师素质,为学生论文写作提供可靠的帮助。有学生反映:“从很多人包括有些老师那里都听说过:本科论文不过是抄,本科生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什么动力去写了。”也有学生抱怨:“交给指导老师看后,答曰没有思想,是说明文!汗!只好修改再修改,完稿。写作过程中还有不少坑爹的事。”因此,指导老师自身应提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应负面指导学生。(6)尽早介入,使论文写作融入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早作打算,避免让学生“觉得这只是学校按照教育局或者啥走的一个过程而已,形式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招人喜欢。况且,我们从大一或者更早开始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或者接触过怎样写论文,甚至从哪方面入手都不晓得。一到大四,学校就喊你交论文!”(7)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调整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认清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之间的区别,在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和语言文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做出适合本科生实际情况的界定。对此,有的学生的回答很具启发性:“虽然很不专业,甚至很肤浅,但是吾笔写吾心,结果就另作他算吧。或许,以后通过更加专业、深入的学习,会创造出自己喜欢、大家认可、更加深刻的作品。”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既涉及英语写作的真实语言文化环境,也涉及所在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环境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和就业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院校的课程设置、论文管理机制和教师的指导机制需要适应这个跨文化的多任务情景,提高教育服务意识,开发技术简化或自动化写作程序,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论文写作动机,想方设法转化负面动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Drnyei(2005a,2005b)、Drnyei和Ushioda(2011)的过程动机理论与动态动机理论兼顾社会文化、认知心理层面,共同指出了任务实施过程中动机的过程和动态特征,比较符合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