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9 17:05:00

网络安全课堂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进行培训时,需要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融入安全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并且还需要搭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加深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印象以及理解。另外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积极地探索,认识网络安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起到重要的熏陶作用,从而使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效果和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现状

虽然在以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为学生开展了网络安全教学来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进行培养,但是从实际教育效果来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状态以及标准。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因此教师在新时期下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时,需要对以往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实际教学情况入手,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小学新型教育课堂的成功转型和升级,推动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有效养成。从整体上看,在以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重视程度的不足虽然教师在以往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渗透了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但是所讲述的知识都是非常表面化的,无法本质性的挖掘网络安全意识形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使得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偏差。近几年来虽然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并不是必考的科目,所以一些教师并没有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环节,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欠缺。在班级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操作网络的一些技巧以及方式,并没有让学生正确而安全地使用网络,这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一项欠缺[1]。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时,只注重对课堂知识的讲述和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虽然这一教学目标是好的,但是并没有将网络安全意识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当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时遇到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时,无法利用课堂所讲述的知识内容来进行解决。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正常使用网络,还会给学生今后使用网络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和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为主题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革新以及创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2)学生不具备网络安全意识随着我国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渗透于人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并且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学生需要结合当前网络时展的特点以及方向,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正确的使用网络来进行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但是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一些学生并没有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形成的重视程度,学生在网络中经常会遇到有关网络诈骗等问题,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所以在日常应用网络时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学生所学到的内容都是一些非常基础性的知识,教师也很少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讲解,所以一些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利用网络时,会被网络中的一些现象所迷惑,无法充分地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另外对于小学生的群体来说,好奇心是非常明显的,网络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也很容易迷恋网络中的信息,如果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话,那么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非常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养成,违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以及要求。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时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以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为主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在日常使用网络时很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及分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身的使用经历入手,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意识。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策略

2.1强化网络安全知识的教学

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时,需要将这一教育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教学的重视程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官,从而帮助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全面养成。(1)让学生遵守机房的规则在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培养时,教师需要将这一教学理念渗透于一些细节性的教学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正确品德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需要制定一些机房的使用规则让学生严格的遵守,通过长期的教学以及管理,能够让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进入机房之前,要让学生穿上鞋套,防止一些粉尘进入到机房中,降低电脑的使用寿命。其次,教师还需要告诉学生在打字时不要用力地敲击键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形成完善的安全意识[2]。最后在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完成定期杀毒,让学生在电脑中进行操作,在完成了这一操作流程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开关机,从而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学生遵循课堂的规则,为后续安全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计算机道德在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道德的有效培育,可以在班级中向学生渗透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听取教师所讲解内容时了解网络不安全的现象,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在班级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严格地遵循自己所讲述的操作步骤,以此进行学习,防止学生在自主操作时浏览到一些不安全的网站。通过课堂知识内容的讲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提高[3]。比如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Windows桌面的使用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向学生讲解如何改变屏保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在计算机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展示,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中的一些图标,另外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渗透有关电脑中毒时的情况,以及所带来的恶劣后果,并且让学生学会利用杀毒软件进行计算机的操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讲解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询问学生杀毒软件的作用以及使用的方法,从而使每个同学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述,正确利用杀毒软件,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安全意识。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要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工具了,但是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病毒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电脑中的一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防止这些信息泄露,同学们在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电脑之后,要使用杀毒软件来保证电脑的健康使用。”在向学生讲解完这部分内容之后,学生就会从日常生活入手,正确的选择杀毒软件来进行电脑维护,从而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

2.2丰富学生的情感

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班级教学中,在向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工作中,教师为了让每个同学可以更加积极和快速进入到课堂教学氛围,就要丰富学生学习情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形成完善网络安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发挥教学的重要优化效果。小学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而出现较多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学习情感。之后,教师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渗透有关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内容,从而使每个同学能够对网络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产生警觉意识,并能够防止出现信息泄露问题的发生。比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电脑在中病毒时的一些情况,让学生认识到病毒的危害,从而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有效养成。又比如说教师在班级中向学生讲解“认识文件和文件夹”这部分内容时,需要让学生通过电脑上的图标来识别文件的类型,并且在教师的演示下学会创建文件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渗透有关网络安全知识方面内容,让学生可以多方位地认识网络环境,拥有必备的网络安全意识,促使每个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网络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助于保证学生安全意识的有效养成。在向学生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获取相关的信息,还有助于推动我国网络的稳定性发展。教师需要以这一教学目标入手,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向学生渗透网络安全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重要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曼.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J].中华少年,2019(2):109-110.

[2]王晓蕾.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安全教育的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2):133-135.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安全;红蓝对抗;教学模式

近年来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已经全面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互联网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另一方面网络又成为犯罪的新领域。尽管国家出台了网络犯罪法律条例,但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的新技术也层出不尽,网络安全的现状警示人们,网络犯罪不会消失,网络需要大量的安全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在这种形势下,国内高校纷纷设置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希望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培养社会急需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1]。国家和IT企业通过举办各种网络攻防实战比赛,直接促进了高校对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发展。如何设置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如何设计实战化信息安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今高校正在探索的问题。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这门课程教学知识点多,横跨多个学科,理论抽象枯燥,逻辑思维跨度大,广度深,包括各种技术与社会工程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任课教师的一个难题[2]。本文从课程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学情,借鉴国家军事演习中红队与蓝队的军事对抗赛的思路,从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这门课的教材、教学实验环境、实验排错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提出网络攻防实战化的红蓝对抗课堂教学模式,为高校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点经验。

1面临的问题

1.1缺乏教材。信息安全专业虽然已经出现了十多年,但专业课程多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重复,高校也没有成功样板可以借鉴,现状大都是专业名称与专业课程不相符。造成这种情况有诸多原因:一方面是教材滞后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事件中黑客使用的技术不公开;一部分是黑客将技术泄露,被其他人员公开。这些技术总是利用各种漏洞或者人员的疏忽而生,当网络安全人员发现这种漏洞时就会针对漏洞打上补丁,这种情况的网络安全技术无法写入教材。软件总是存在漏洞,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的相关理论复杂枯燥,黑客熟悉编程和各种网络协议,利用自己的思维开发网络入侵工具进行网络犯罪,这也给开发教材带来困难。当教师在选择网络安全技术教材时,总是找不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尽管市面上有众多关于网络安全技术的书——介绍高难主题的书和新手入门的书,然而实际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如果由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这种教材需要教师具有相当深厚的信息安全行业背景经验,而这恰恰是高校教师的短板[3-4]。1.2实验环境难搭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这门课所涉及的实验对实验环境配置要求比较高,实验所使用的各种安全工具软件随着新版本的不断推出,功能越来越强,而与此同时,软件却越来越大,对运行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攻防平台的升级、实验靶机的仿真都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高主频CPU、大内存是这类实验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学校现有的实验室显得越来越不能适应复杂度和难度不断增高的网络安全实验。实验室需要不断地升级,这会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实验室设备的更新会造成教学成本的上升,不符合投入与产出的学校办学成本效益问题;另一方面实验设备的升级,又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又要进一步学习新设备技术,间接加大了教师的工作任务量和工作压力[5]。网络安全类实验大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这也决定了实验只能在实验靶机上进行,而进行各种场景的实验靶机搭建仿真成为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各种复杂场景的模拟仿真一方面加大了实验难度,搭建实验环境所消耗的时间往往超出实验教学安排的时间。网络安全实验造成的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对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实验室管理人员会按照学校实验室管理条例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当网络实验对实验室设备有改变时是不允许的[6]。1.3实验排错难。网络安全涉及整个网络空间,从单台PC、到小型局域网、网络通信过程中众多的网络链接设备、一直到运营商的服务器、服务器群、再到各种无线移动终端,都是网络入侵者可以用来作为渗透的目标,网络入侵者可以绕过网络安全设备而达到目标。黑客可以绕过防火墙、入侵服务器、删除日志服务器数据以及数据库服务器被倒库的网络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因为攻击者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使得网络空间的漏洞往往出乎意料,对各种漏洞的堵截方式也各不相同,基于各种漏洞的网络安全工具开发语言也各不相同[7]。这些安全工具的运行环境和使用的便利性不统一,尤其是一些工具是基于命令行界面的,命令运行结果和报错信息全是英文,而国内高校的学生普遍特点是英文基础一般,英文阅读有障碍,这给学生在学习安全工具时造成了不少困难,往往令学生知难而退。不仅对学生如此,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报错信息往往令教师也费解,所以如何从报错信息解决问题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这门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8]。1.4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是课堂的解说员、演示者、学生是课堂的听众、观众是现在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主要模式,不同于观看杂技、电影的是,学生要理解并模仿教师的演示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全是模仿学习,在这种模仿学习活动中,观众完全处于次要地位。从高校的三大任务“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中可以看出,教学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度模糊了高校改革者的眼睛,教师不重视课程的实践操作环节,也不注重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是理论知识满堂灌,完全抓不住学生的好奇心,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低下,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9]。因此,设计贴近实战的网络攻防场景,让学生获得职业工作岗位的体验感,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感觉到作为学习的主体处于中心地位能够自由发挥的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解决问题的思路

红蓝对抗的思想来源于军事演习,为了从实战中提升军事战斗力,军事演习中设置一定的比赛标准,将部队分为红队和蓝队进行模拟对抗,按照比赛标准进行评判,以此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10]。国家网络监管机构对互联网安全监管力度的推进,促使网络攻防演练日益受到重视,各企业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近年教育部或企业举办的网络攻防比赛,参与人数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基于网络攻防的模式,借鉴红蓝对抗的思想,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着对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3解决问题的对策

基于红蓝对抗的网络攻防比赛,给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将红蓝对抗的比赛训练模式应用到网络安全及应用到课程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还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对此本文提出如下教学方案。3.1教师自主编写教材。鉴于目前市面上现有各种教材的现状:空洞无内容、内容拼凑、缺乏实用性。近年也出现了一些译著国外网络安全的教材,这些译著教材比较专业,但有些内容存在重复,由于翻译的水平缺乏可读性,加上这些教材的教学资源在国外网站,难以获得。解决办法是自编教材,选用问题可以复原的典型网络安全事例,按照学习情景项目化的方式设计教学模块,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构建课程框架结构,按照学习内容的难易梯度编排课程章节。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对各个章节教学资源进行归类,方便学生学习。3.2搭建开放实验环境。根据网络安全实验特点,选用基于Linux开源技术的KaliLinux作为训练平台,在虚拟机安装KaliLinux作为学生实验攻击平台,再根据需要安装WindowsXP、Windows2003或者Linux作为实验靶机。KaliLinux是一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该系统是世界网络安全组织开发的一款专门用于网络安全的操作系统平台,系统本身集成了上千个当前最先进的各种网络安全工具。这些工具集成操作系统自身,不用另外安装,安全工具功能强大、占用资源少、大多数直接使用命令运行,节省资源、方便灵活,给学习网络安全提供极大便利,解决了以往搭建网络安全实验环境的高内存、特定安装软件等限制问题。在虚拟机安装靶机、可以克隆、便于实验平台的移植、也可以作快照,便于实验场景的复原。虚拟机的三种网络链接方式,保证虚拟机与外界网络通信的能力,又便于保护靶机不被泄露在外部威胁之下。3.3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网络安全工具软件大多数都是英文界面,即便是有汉化包也只是对用户界面的汉化,工具软件内容和交互界面仍是英文界面。针对工科学生英语基础差、阅读理解困难的现实,给学生制定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计划,间隔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计算机专业英语进行考核,专业英语以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主,以问题库的形式编辑成册,供学生学习。实践证明,通过周期循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督促学习考核,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阅读水平得到进步,问题处理能力也得到提高。3.4红蓝对抗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借鉴红蓝对抗思想和网络攻防的模式,设计基于红蓝对抗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心里进行分组,将学生带入网络对抗场景。学生小组分别代表对抗的双方,给对抗双方布置任务并设定考核评分标准,给不同的目标分别设置一定的分值,当攻破一个目标可取的相应分值,这个分值从防守方的分值扣除。对抗的双方身份即使蓝方又是红方,当攻击是就代表红方,当进行防护时就代表蓝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两种身份同时存在并相互转换。课堂教学反映效果表明,学生很喜欢这种代入感很强的教学模式,从这种学习模式中不仅有很强的体验感、获得感、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也间接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这都有益于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

4结束语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这门课大多数是操作课程,实验所用的工具软件版本、攻击平台和靶机操作系统升级周期短、新添加的功能多。新的安全软件不断被开发出来,教师和学生需要不断学习这些新的工具和技术,而一些旧的工具软件随着新安全工具的出现也不断被淘汰,这也是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点。

参考文献:

[1]王东旭.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9(6).

[2]张咪.网络安全课程中的情景教学法分析[J].科教导刊,2019(9).

[3]陶槊.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现状与改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

[4]齐赫.《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9(2).

[5]刘菀玲.网络安全与计算机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9(6).

[6]张宝全.网络攻防靶场实战核心系统研究及应用[J].昆明理工大学,2018(5).

[7]贾学明,王娟.基于网络攻防演练场景教学的公安类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5).

[8]张启芳.红蓝对抗与安全督查融合探索[J].电子设计工程,2015(11).

[9]张翠侠.红蓝双方攻防对抗仿真建模技术[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2(12).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环境;数学;微课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进入信息系统领域,网络安全性要求不断增高。在互联网环境下,涉及网络安全的内容相对广泛。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密码技术是现代技术与数学结合的结果。对此,在数学知识教育过程中,可融入网络安全内容,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也能掌握网络安全知识。

1网络安全密码技术

在数学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需要传授学生网络安全密码技术与数学知识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可通过微课教学,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通过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指导。微课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根据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分为讨论类及启发类、实验类等,第二种是根据教学环节进行划分,包括新课程导入类及知识拓展类等。在微课中,教师需要展示网络安全密码技术加密算法,基本上分为平行加密及重叠加密,加密运算与数学知识存在联系,通过3DES及IDEA等数学算法,保持密钥稳定性及数据传输安全性。

2网络空间环境下的数学与网络安全管理的关系

2.1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活跃的课堂环境。在网络学习空间下,数学教学与网络安全管理关系教学中,还需应用微课教学,该教学模式是一项科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视频可以将抽象的网络密码安全知识变得具象,帮助学生将网络与数学概念整合,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知识有效记忆。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产物,对辅助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将某个知识点细化,便于学生在课后巩固及复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此,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让学生将目光投入课堂。比如,在高中3EDS加密方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课堂步骤进行讲解,也可展开微课教学,在重点及难点位置布置相关的作业,教师提前录制视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针对自己认识不足的位置反复听讲,达到简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完成课堂导入,也可进行复习。问题出现在各个背景,需要教师创设情景完成课堂导入,情景创设不可冗长,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完成课堂导入即可,这也是微课教育的优势。对于学生,课堂讲解十分钟,学生便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微课教学通过五分钟便能完成学习,且精确性较高,微课的引入也能避免学生长时间听课感到厌烦,从而降低听课效率。微课教学可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并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三次加密”内容时,教师通过微课视频举例,并展开课堂展示,展示内容DES及3DES的发展及安全性变化。通过这种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对此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根据微课视频制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几何模型,提升学生思维能力。2.2展开资源串联,完成课堂导入。数学与网络安全管理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能力及发展水平、心理特点存在不同的要求。在课前需要将微课应用在不同层面。首先,将零散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网络安全管理中密钥工具及代码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通过环环相扣的知识构建网络防护体。若学生对数学知识及网络安全知识的联系认识不足,对网络安全防护知识学习便存在阻碍,长期积累之下,部分学生便会出现学习障碍,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甚至丧失学习信心。受到课堂时间限制及教学进度影响,教师难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带领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微课出现后,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帮助。比如,在“RSA算法”知识学习过程中,将数形结合作为典范。展示现代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概念的结合,形成具有操作性及安全性的数据分析能力,在数据加密及解密过程中,完成高效切换及整合,适应信息化发展背景对数据安全的要求,在未来的研究中,现代数学密码技术会发挥巨大的功效,提供技术知识及信息安全保障。在网络安全管理及数学的关系教育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在网络空间环境下对内容有充分的认识,也能产生微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其次,将抽象转变为形象,将被动转变为主动。与浅层数学知识学习相比,涉及网络安全的数学中许多概念较为抽象,内容也更为复杂,对能力要求较高。受到课堂时间影响,教师无法耗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加之学生理解水平不同,部分学生能直接领悟,但也有学生无法理解内容,教师可制作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视频,从而减轻学业负担。比如,在学习“安全密码技术方案”过程中,学生应当从导数角度理解网络代码,为突破该难点,可利用微课平台,将提前录制的代码形成动画,并展示不同数学家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层层深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问题:“你还见过哪些网络安全技术?以哪些形式表现代码形式?常规处理方法是什么?”通过链接让不同需求学生选择,通过微课导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趣味性,使课堂学习时间得到节省。2.3开展课中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整体学习时间较为紧迫,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学习往往耽误时间,对最终的学习成果产生影响。但这种心理往往不必要,在课堂学习中还需积极思考问题,并及时创新,可节约微课课时,并解放学生思维,为教学增光添彩。对此,在教学过程中,还需重复帮助学生对知识本质有一定认识,从而掌握全新的教学手段。若简单的机械学习对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没有实际帮助,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通过阐述、思考、启发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为深刻,学生也容易掌握知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学习兴趣。微课视频反复播放,有利于合理使用各类功能,让微课成为教学的帮手。比如,在现代数学加密算法学习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从前听说过数学加密算法,但实际上你们了解这种算法吗?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索欲望。在既有的讨论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概念,避免在初步接触时发生糊涂。此基础上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课本中的数学加密算法作用是什么?能否调换顺序,减少一个行不行。学生在讨论后播放微课软件让学生学习。此环节中,微课成为与学生对话的工具,为学生总结提供帮助,让学生将心中的困惑消除。学生通过有兴致的学习,教师也能观看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不只不会浪费时间,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知识较为抽象,这也是历来学生学习的难点,此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在讲解时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化解难题,帮助学生顺利走出困境。实践教学显示,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微课可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学习复合函数知识过程中,其内容相对抽象、形式复杂,许多学生难以把握内容,无法找到突破点,通过微课暂停功能,可有效处理该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前可利用可视化数学技术探索网络数据,网络规模不断拓展,人们关注网络安全,传统网络数据分析方式逐渐失去效用,自动化异常检测系统容易存在疏漏,分析人员无法判断网络安全状态,提升学生对网络数据及网络安全的认识,是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若能够将网络数据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学生便能掌握网络数据中的隐藏信息,以此为学生结合数学定义进行解答提供基础。若学生还是感到困惑,则需要学生先进行集体学习,处理上述疑惑时让学生暂停讨论,形成共识,并获得结果。通过微课内容辅助,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学生也能发动思维,帮助学生跨越思维障碍,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欢乐。2.4关注课后延展,适当拓展内容。微课在课后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如何将微课与课后结合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微课作为课堂内容的延展,在学习正弦定理后,你是否会思考其他的证明方法,在课堂上往往无法花费过多时间总结,但微课能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比如,数据分析的网络安全知识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作为一个有机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比如,教师书写一段网络代码,让学生分析网络代码的意义,是否具有安全防护的价值,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后,已经掌握数学与代码的关系,并认识到网络密钥与数学的关联。教师列出题目背景是网络密钥相关问题,属于数学中的经典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对困难,对此,在学习过程中,还需积极利用微课。系统的录制相关内容,让学生可以展开课后学习。受到课堂学习时间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还需利用微课进行回答。此类问题能让学生理解知识,也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习题。每个学生具有差异,在授课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无法兼顾,协调该问题也是微课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偏袒优等生或者学困生,针对无法有效学习的学生,还需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补充营养,无须苛求上课过程中跟随学生听课,也无须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学生佩戴耳机后,便能够沉浸在网络空间。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可推荐学生学习适合的微课,通过私人订制式的学习,让学生反复观看课程内容,为优等生提供发展平台的同时,也能为中下等学生提供私教。

3结束语

微课作为数学与网络安全教育的重点辅助工具,有利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展开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主动应对学习面对的困难,并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视频,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还需探索网络安全管理与数学深入融合的办法,推动数学教育的深度发展,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顺利掌握数学及网络安全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峰.谈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20):43.

[2]陈正强.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2):82-83+95.

[3]余伟.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教学应如何发展[J].亚太教育,2019(06):19.

[4]付辅燕.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6):192.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安全;协议转换;教学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处于初级阶段,离世界网络强国还有较长距离。纵观全球网络安全事件,从席卷全球的WannaCry勒索软件,国内专业IT社区论坛、京东数据泄露,到黑客入侵国外信用机构Equifax,企业对于网络安全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巨大,现在我们看到的网络攻击现象却越来越多,社会影响也越发广泛。高校的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紧跟时代变化进行技术和模式创新,通过网络安全课程中协议分析、协议转换的综合应用以激发学习者的实践动手的兴趣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

1以协议转换分析网络安全课程

1.1协议的体系结构

法律上具有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系统互联(OpenSystemInterconnect,OSI)7层协议体系结构[3]却未能得到市场的广泛应用,归纳失败原因可总结为:

(1)理论研究的专家缺乏实际经验。

(2)7层协议模型实现过程复杂,运行效率低下。

(3)OSI标准周期耗时,使得按其协议标准下的产品不能及时投入市场。

(4)划分不合理,某些功能在多个分层中重复出现。TCP/IP4层体系结构是可实现因特网体系结构的协议族,它源于实际工作,可用于满足多种不同分组交换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需求。实际教学中采用一种综合OSI和TCP/IP优点的5层协议体系结构,从底层往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1.2协议转换及应用

以5层协议模型为基础讲授各种协议标准及运行方法,随时保持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删除过时的旧知识,补充新的知识点及实际应用。在丰富理论知识点上强化相关网络安全知识,在享受网络协议给实际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把握协议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实际项目如智慧家居网关(路由器)中涉及协议转换的设计,智能家居设备都各自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如ZigBee,WiFi,WLAN,WCDMA,蓝牙等,它们相互独立,从系统角度上考虑,它们是混乱、零散且相互之间协议各不相同,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不能有效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因此无法构成一个有机的、可组织的整体。教师可针对此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一种使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不同协议、不同数据结构的孤立系统构成一个整体的异构网关。异构网关可解决家电设备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它既可以将家庭区域的多个智能设备互联互通,实现家用设备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还可以实现与外部网络的互通,把不同区域、不同应用的传感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不同网络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2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灌输型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

网络安全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涉及许多新的知识点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基于有限的课堂时间,许多老师普遍采取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是站在老师的角度在完成教学任务,缺少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性,没有真正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教师应从传统授课的角色向引导者、启发者转变,在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多方面接受知识。课内基本理论讲解时,教师应从纯粹授课的角色向引导启发者转变,从思维方式上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教学内容枯燥

网络安全课程教材比较陈旧,加之老师懈慢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计划和内容,导致学生学的许多理论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得到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概念繁多、知识点零散、涉及面广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普遍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积极主动听取抽象概念的介绍,无法真正理解网络中许多问题的本质所在,例如网络安全中涉及许多抓包、解析包的操作,教师一般是通过虚拟环境演示网络安全操作,缺乏真实的技术应用。同时,由于缺少专门配置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实验室,很多基于安全协议的实验环节无法开展,通过多媒体教学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加深学生印象的教学环境也相对缺乏。

2.3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

网络安全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关于各种安全传输协议的讲解,如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SA/AH/ESP)、传输层安全协议(安全套接层SSL/安全电子交易SET)、应用层安全协议(PGP/PEM)等,这些协议既是重点又十分抽象、复杂、难懂,经验较浅的老师往往不能直观生动地通过基本原理介绍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的安全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如以协议法规作为课程的基础,以区块链的信任机制为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网络安全作为实践考核的重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学生兴趣知识的引导者应抓住网络安全的重点,不能过度追求每一个已经不适用的知识点。截至目前,市面上许多网络安全相关的书籍无论在内容或是理论技术上都各有侧重,缺乏针对学生量身定制的重点突出、难点生动讲解的教材。

3实施方法

在物联网和5G网络的发展下,网络协议内容不断更新去旧,相关网络安全隐患也频繁增加。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强化相关网络协议的知识分析以及实验实践,尤其当各种协议面临相互转化的社会需求时,在保证网络安全的条件下,不断探索协议转换的设计思路与具体方案。

3.1加强网络安全教材更新

网络安全教材应定期更新,借助政府力量了解宏观趋势,通过企业合作保持与市场发展同步,譬如网络协议既是网络课程的重点也是信息时代下人们生活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商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与实践中都应加大对网络协议这一块的重点讲解,增加网络协议在实验操作部分的比重,尤其是网络协议与社会生活的具体应用,如智慧家居网关设计中协议转换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此外协议转换设计牵涉很多技术,其中最核心的包括网络通信协议和网关软硬件平台构建两大部分,教师在此方面应抓住重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其理论知识。同时教育部应根据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特点,广泛征集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建议,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教材。

3.2教学实验实践

首先,通过对TCP/IP中各层协议相关实验原理的设计;然后,在一定理论与实验的学习中通过网络安全问题实例,在基本原理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优化协议,进一步仿真模拟并实际操作演示;最后通过设计综合实例,运用各层协议合作或多种协议转换的设计实现特定应用场景的模拟仿真。比如,在针对网络协议中多协议融合办法的实验设计时应主要从异构网关需求分析上、网络与宽带选取上、网络软件与硬件平台的分析与选取上考虑如何完成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和信息传输,从功能上应该满足Internet访问的功能、内外网访问的功能、信息存储功能、用户的配置功能和状态显示功能。软件平台上移植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实现协议之间的转换。加大网络协议转换的实验比重是智慧家居设备很好的实际应用,通过网关转换后形成同一的协议标准,更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联互通。

3.3突出协议转换的权重考核

通过一种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通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互动或转换角色的方式充分将原理知识及相关网络安全法规透彻理解;同时引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并配以文献、书籍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突出网络协议的实践实训,增加以协议转换的实际案例及相应项目进行渗透教学、驱动训练,如网络拓扑搭建、服务器相关协议配置及运行方法、多种协议标准在具体应用中的转换及网络安全意识下网络协议编程等环节。最后以理论考察、课堂表现和互动讨论等活动考察、实验实践成果3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加权综合考察学生。

4结语

网络安全课程与当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协议转换作为关键环节,是网络安全发展中新的应用与创新。本文主要就网络安全课程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陈旧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对该课程中协议转换的设计研究是在重点考察了现今网络安全课程的市场需求背景下结合该课程协议特点而提出的,充分考虑了多领域知识和应用实践,可使学生安全责任意识得到增强,主动参与到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真正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郭春生,程光.基于APIHooking勒索软件WannaCry的解密方法[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8(1):8-14.

[2]RILEYM,SHARPEJ,ROBERTSONJ.Equifaxsufferedahackalmostfivemonthsearlierthanthedateitdisclosed[J].Bloomberg,2017(9):18.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未来社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信息的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中职教育技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网络型人才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比较受欢迎的人才类型之一。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如何发挥出培养人才的作用,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从计算机网络完全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我们简要的分析教学策略,探索出新的教学出路,开拓中职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的新局面。

1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特点来讲,这一科目实践性比较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讲,很多课堂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关注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记忆的牢固程度,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其次,从教学方法上来讲,计算机网络完全课堂教学方法依然是比较单一的,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体位置,学生甚至整堂课都没有发言的机会,更不用说合作分析讨论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收敛性思维让学生习惯了被动式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思考,学习效果自然受到了影响。第三,中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过程中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但是网络安全课程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比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网络编程等等;这些内容学习的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不同学习能力的对于相同知识的学习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参差不齐的水平下,很多学生却不能接受此教学难度,这也影响了学生计算机教学的综合质量。

2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1)结合学生兴趣,开展兴趣教学。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由初中生分流而来,因此从年龄段来讲,他们普遍处于比较活泼好动的阶段,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实比较差的,因为很多学生都是为了那一个文凭,学习的心态不是很端正,因此对与比较枯燥的计算机理论课程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从这些角度考虑,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从多种角度分析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存在的问题。比如学情角度,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教学经验方面,而且还要理解目前学生的中职信息技术教育学习现状,从动态角度、持续性角度分析学生学习兴趣所在。比如模块一《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任务分为几个层面,比如认识网络、了解网络的发展、认识网络的分类、认识局域网等。以《认识网络》为基础,我们事先调查了学生目前的基础知识学习现状,然后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感受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翻转课堂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是一项综合的教学策略,教师给出基本的教学策略,比如:①计算机网络的含义;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这些策略可以让学生们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兴趣的也在自主探索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提升,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而且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2)明确教学目标,增强学习自主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如此。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首先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中职学生的情况与义务教育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并不明确,尤其是面对计算机网络课堂,很多学生认为这些内容根本不用学习,自己已经足够了解网络,也会自己运用计算机,殊不知自己仅懂知识皮毛,根本涉及不到更加深刻的专业内容。以《认识网络标准及通信协议》章节教学为例,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认识网络标准话组织的相关情况,理解网络通信协议等等。从章节结构图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本章节的教学结构,内容相对较多,涉及一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很多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明确了课堂学习的目标。以其中的某一个片段教学为例——认识通信协议。这一片段中涉及的术语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难,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归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明确基本的课堂结构,比如框架图、分层图等等;除了教材中包含一些学习设计图,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些框架图、分层图等等。学生通过结构图的总结,除了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教材知识结构,还能够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网络通信安全的相关协议也能够更加了解,这对于我们未来的知识学习和应用也能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3)开展校企合作,提高综合质量。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的学了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校企合作措施的实施,是我们提高教学综合质量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是我们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展的又一个保障措施,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那么接下来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现场的基础培训工作开始,然后进行集中提高培训,在培训的同时,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综合的提升,这对于我们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力的措施。(4)加强自我测试,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自我测评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测评一方面时检验学生对课堂上问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的自我测评还能够增加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为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病毒问题,在学生学习了课堂基本内容之后,我们让学生对平时上网时遇到的病毒问题进行综合交流,分析网络安全指数;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明确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相互之间交流经验,我们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安全手段,加深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能够进行网络自我保护,一举多得。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除了自我测评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和策略,我们要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活动评价体系,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3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开展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任务,本文只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探究的步伐还会继续深入,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争取为学生创设更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中职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现状奠定坚实的课堂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林.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探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牡丹江地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暨计算机“网络安全”培训及竞赛活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81.

[3]徐海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3):102+104.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实现了移动、线上交易,使生活、工作都更方便和高效。这种改变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更具有冲击性。高校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快,好奇心也强,已成为网络队伍的主力军。但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十分必要,是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高校网络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休闲时间较多,手中移动终端的智能设备较先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娱乐、购物、交流等已经十分普遍。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网络诱惑的抵御能力不足,对信息的安全意识薄弱,不能对网络繁多的信息进行利害识别,也无法做到信息安全防护,从而引发较多的网络安全事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网络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互联网平台可以获得比书本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为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但网络信息有利有弊,如何利用好信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开创思维,才是大学生网络教育的重点。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应用能力、挖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有应用能力和有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增强,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才能在应用网络平台时取精华弃糟粕,为国防、社会和企业站好网络安全的哨岗。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思路

(一)完善教育体系。首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要健全组织体系。高校要认清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状态和移动设备的普遍性,将网络安全教育列为安全教育的重点,近而成立安全教育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设计、优化、分工和效果归纳,制定短、中、长期的工作计划和碰头总结会,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问题、难点、关键、效果、成绩等进行交流与探讨,在组织层面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科学调整,保障网络安全教育高效实施。其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要健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无论是技术、人力还是资金都消耗较大,需要有足够的保障制度和保障力量来维护和支撑,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和技术应用到最需要的教育中去,为网络安全教育创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教育环境。最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要健全考核体系。将网络安全教育的落实效果、教育过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定期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摸底和考核,从而监督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的详尽而具体。通过考核体系的约束和激励,奖勤罚懒,以优带差,从而保证网络安全教育高效落实。(二)建立协同教育机制。首先,要在校内优化协调教育机制,使教师、管理者共同成为网络安全教育的参与者,使两者协同共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启发、实训、互动、项目参与等方式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渗透,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同时,管理者要有协同作战的心理准备和信心,能够在网络构建上和信息筛选上做到科学、合理,与教师相互协作,共同构建网络安全教育的协同新机制。其次,在校外构建更优化的协同机制。政府、企业和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中来,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实训和实践机会,提供更多的网络信息,补充校内教育的不足。政府要为高校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企业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社会为高校提供更多的网络安全信息。高校要抓住校外协同教育的良机,做好网络安全教育的探索和科研,形成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培养能力高、思维新、创新强的新一代大学生。(三)构建高效教育平台。首先,课堂教育平台要优化,教育手段要创新。传统教育模式需要与新型教育手段相互结合,有效利用微课、项目教学法、角色参与法、实例教学法等对大学生进行课堂网络安全教育,利用音频、视频、动画等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构建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考验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保证学生在平台上接触到各色的网络安全风险,通过学生的防范技能和意识来激发学生的防范心理,教师适时点拨来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实践平台还可以举办各式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从而为社会输出新型高素质有安全防范意识的综合人才。最后,构建新媒体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设计线上教学模块、线上沟通模块、线上测评模块和线上讨论模块,使网络安全教育在线上、线下形成无缝对接,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使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横、纵两向齐头进行,使新媒体平台、传统教育平台和实践平台三者合一,协同共进,更好的实施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庆庆,何燕君,杨守鸿.移动互联网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困境与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7-32.

[2]王晓琼,郑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简析[J].教育现代化,2018(4):44-46.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7

关键词:肺炎疫情;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线下+线上”

三位一体模式庚子年的春节假期,肺炎疫情肆虐,2020年1月23日至29日,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疫情导致学校大门紧闭,同时也带来了成长与发展的机会。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肺炎疫情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促进了高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1高校教学“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新模式

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在线教学只是方式之一,线上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线下实体课堂教学,但是借助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校教学可以开启本科生正规课程“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下简称“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1)“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内涵。是指传统的线下实体课堂+现代的线上虚拟课堂+网络平台的成品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实时性、互动性、时空限制而言三者各有优劣,可以互相弥补、任意组合。这种教学模式更为灵活、危机适应性更强,如遭遇学校停摆可全员启动在线教学,部分地区因故学生无法返校时,可立即统计、临时分班,未在校生线上虚拟课堂授课,在校生线下实体课堂授课,甚至实现线下实体课堂远程传播。(2)“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能够节约并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全校公共课程教师紧缺、授课任务繁重的现象,可以更多运用线上虚拟课堂+网络平台成品课程方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把“思政金课”全面移植到网络平台上,线上虚拟思政课堂可以常态化,甚至推广到英语等基础课程,减轻教学压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优质资源。(3)“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校际合作,推进构建教育教学共同体。为了支持西部地区的紧缺专业建设,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遴选一批高校优秀退休教师支教、支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支援与合作的途径,可以实现青年教师不离岗支援西部;昆山杜克大学面对分布于世界各地的800多名师生将硕士及本科的在线教学延长至整个春季学期结束,建立跨校甚至跨国的线上虚拟实时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对于构建教育教学共同体意义重大。(4)“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能进一步促进师生发展。提请学校教务处批准后,可以允许教师在正规课程教学中安排适量线上课堂,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度,方便出国访学、出差调研等。现代职场必备技能之一就是在虚拟世界中思考、讨论与表达,在校期间经常体验线上虚拟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跨校甚至跨国的线上虚拟课堂给学生提供的特定环境可以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形成全球化的理念。

2转变传统教学思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实现有赖于教学观念和思路的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于“教”,现代教学观念在于“学”,以“学”为中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律性和学习能力。“教”向“学”转变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因素,肺炎疫情是这一转变的催化剂。(1)促进“教”向“学”转变,高校教师的转型是关键因素。高校教师需要重新进行自我认知和定位,从知识垄断和主导者转变为教育资源的综合思考者与推送者、教学互促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中心。(2)高校教师的转型,信息素养是关键因素。信息是把双刃剑,缺少教师的指引,对学生来说浩瀚的网络不仅浪费时间,更消磨人的意志。为了更好地指引学生,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不同途径去掌握信息、筛选鉴别信息、梳理知识系统、学习相关学科、开拓资源宽度,促进自己并指导学生从海量的信息泥淖中挣脱出来,在未来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并有所创新。(3)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第一,注重理论学习,关注交叉学科。网络信息呈广博且碎片化特征,教师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交叉学科的多角度思考,做好教育资源的综合思考和推送。第二,培养数据意识,提高信息能力。早在2014年美国已将数据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证的必考技能之一,高校教师需有能力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才能依托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把相关信息从不同媒体中甄选并打包组合,建立课程学习库,进而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

3研发教学平台,构建在线教学体制

“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现除了有赖于教学观念与思路的转变,还有赖于学校的顶层设计,开发教学平台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及规章制度。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均建立了协调统筹在线教学的信息化办公室,可以把这一机构常态化,这类机构承担的主要功能有:(1)研发功能齐全的在线教学平台。配备专项资金,可以利用学校内部专业优势自己开发、与外部组织联合开发或委托第三方开发。教学平台应包括三个系统:与腾讯会议、ZOOM类似的在线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课堂直播、课后录播;课程管理系统,用于课程大纲、课程安排、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知识拓展材料,可以提交作业,进行课堂测验甚至期末考试;已建成的平台课程系统,整合校内已经建成的网络课程和校外的既有课程平台供本校学生选修或拓展知识使用,也可以选择一部分课程对社会开放,充分实现知识的价值。(2)规范在线教学,建立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控体系;定期的问卷调查制度;优秀教学案例定期推选公布制度;学院应急教学预案制度;师生信息技术培训制度;教学经验定期交流制度;在线教学师生诚信制度;工作量考核制度等。

4建立高校教学危机管理系统

经此一“役”,各高校都应当提升重大风险防范意识和化解能力,从建制上成立危机管理部门,这是由校级、院级相关部门组成的包括危机处理小组和危机恢复小组的跨部门团队。(1)危机处理小组。着重于危机的控制和平息,用以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或者将危机发生后的危害降到最低,其主要功能为:一是建立教学危机预警机制,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决策和警报等内容,进行内外危机的预判,划分影响教学的危机事件等级;二是明确危机发生后的总体思路、基本程序、报告流程、信息与沟通规则;三是规定危机应对的策略选择标准和资源调配原则,迅速实施预案,并及时检查、修订及完善。(2)危机恢复小组。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后进入危机恢复期,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更好的发展,其作用为:一是对危机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各部门管理人员及教师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二是制定并实施各部门联动执行的危机恢复计划;三是进行危机评估与发展规划,对危机的成因、危害、预警、措施与执行、恢复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与总结,形成报告并存档,进一步化危为机,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后做出发展规划报告。

5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2016年“4•19”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强调推进网络强国建设,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网络安全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法律是底线,道德是基础,需要政府、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高校等机构共同协作。(1)多方联动构筑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保护墙。在网络安全方面目前我国有包括宪法、刑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几十部,还在不断的完善中,应当尽早制定高校在线教学网络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2)高校强化教学网络安全保障。鼓励高校拥有自主产权的在线教学平台,配备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用以实现内外网的隔离,同时加强防火墙、身份认证等技术环节,防止信息入侵和泄露,保证在线教学的网络安全。(3)师生提高版权意识保护知识产权。肺炎疫情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做好研究生在线教学组织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未经授课教师同意不得对在线教学活动进行录音、录像和传播。”这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时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也需承担相应责任。教师更需以身作则,尊重他人著作权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高校本科生正规课程“线下+线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对目前高校教学模式的优化,转变教学理念是核心,研发教学平台是基础,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是必要条件,而在线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危机管理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是保障。祸福相依,教学也可以无校界甚至无国界,实现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国家主席发表2020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9-12-31(1).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8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

目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然贯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其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为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各种网络安全的问题出现,给网络安全人才以及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中职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计算机专业属于中职学校中的重要专业之一,而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专业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网络技术发展呈变化快、功能强、规模大等特征,而传统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在更新速度上处于滞后状态,知识面也较为狭窄,所教授的计算机技能较为单一,已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并且难以满足社会对于网络安全人才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需要顺应时展,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提供更多利于学生专业技术发展的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专业性计算机网络人才,以及促进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明确学习目标并强化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自主性,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然而许多中职学校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由于平时学生经常接触网络与计算机,会产生自身对计算机内容已足够了解的错觉,然而显然他们实际只是掌握了一些浅显的知识,对于更专业且深入的内容并不了解。并且中职学生一毕业就需要面临就业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会直接影响其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今后的就业。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导向性,使学生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实际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认识网络标准及通信协议这一内容教学中,此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关于网络标准化组织与通信协议的概念与所包含的内容等。教师可以借助该章节的结构图,使学生大致了解该章节的内容结构,通过章节的结构图,以此使学生基本掌握章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在进入具体的网络标准化组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带着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的目标开展学习,进而教师可与学生一起用思维导图归纳出三大网络标准化组织,从而一步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在理解通信协议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结构图来进一步了解接下来的学习目标,还可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分层图或框架图等,让学生通过绘制结构图来对通信协议内容的结构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明确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结构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且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慢慢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并逐渐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在自主性与目标性的加持下,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技能,继而向着社会所需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的方向发展。

2基于学生兴趣开展趣味性的教学

中职学校中有许多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并不积极,甚至有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只是为了获取文凭。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包含着一些较为枯燥的理论课程,学生就更加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终提升其专业能力。例如,在网络基础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网络的概念、网络发展史、网络分类、局域网等内容。在具体讲解到认识网络时,教师可先对学生学情进行了解与把握,而后组织学生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学生在呈现教学内容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困难时,可以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网上查询,或询问教师进行解决。完成作品呈现后,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制作的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可让全班同学对所展示的学习成果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并给予一定奖励。如此,学生就会积极投入到内容选择与制作中,并在分享自己所选择的内容与聆听别人所分享的内容时,不断加深对网络相关内容的印象,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了解学生情况,基于学生的兴趣,寻找满足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通过翻转课堂进一步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以自身兴趣为出发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呈现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学习效率大幅度增强。

3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吸引学生更加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情境能真实体验知识,运用知识,使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更具兴趣。因此,在实际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动手实践去发现及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运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病毒分析与防范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并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教师可说自己在用电脑办公时,电脑屏幕突然变蓝了,并且出现了许多代码,而后就此问题向学生提出疑问,“电脑出现了什么问题?是中病毒了吗?”“同学认为是什么病毒呢?”“这种病毒该用什么方法解除与防范?”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与探讨,在一定时间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案分享。关于此问题,有学生认为是病毒导致的电脑蓝屏,可以用金山毒霸、360杀毒等软件来对电脑进行杀毒;也有学生认为电脑之所以出现蓝屏,可能是因为电脑的内存不够或者CPU过热。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猜想与回答,教师并不着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一个蓝屏的电脑前去验证自己的答案,如此,学生就能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答案,并在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后,加强对该内容的记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学习的情境,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掌握教材内容,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地探寻知识,从而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最终使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能力显著增强,学习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通过合作学习,加强实践操作

在安全网络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性要求非常高。学生不能只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自身的思维缺陷以及短处,并利于学生发挥长处,互相学习,继而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的实操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材内容的学习与讨论,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加强其团队精神,继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防火墙技术与VPN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使用Windows系统中的自带防火墙进行设置。而后让学生自行分组,并为每组学生分配1台交换机、1台客户机PC、1台防火墙、1台Web服务器,并为每台电脑安排好IP地址,而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设计防火墙。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向学生提出实验要求,以此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外部网与内部网相关内容。当学生通过探索、思考与实践后设计出了防火墙,教师可予以表扬,对于未设计出防火墙的小组,教师需要给予指导并进行鼓励,以及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学习防火墙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得到有效提升。

5结束语

总之,中职学校作为我国重要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场所之一,随着网络安全相关问题愈发严峻,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需要做出变革,要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网络教学的效果,使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9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安全;建设路径

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网络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的生活娱乐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人们在享受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福利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且朝着复杂化、多样化、不可预测化的新形态发展。早在2017年,我国就以《网络安全法》的形式在国家战略层面对网络安全问题给出了足够的重视。目前各行各业对网络安全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升,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型网络安全技术人才是企业所迫切需要的。我国高职院校虽然也有开设网络安全课程,但其人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内容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更注重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在实际应用和教学形式上有所欠缺,有必要完善和优化网络安全课程建设路径,提高课程质量,帮助学生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快的成长市场所需的高素质强实践的专业型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1网络安全课程现状

1.1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待优化

目前大部分相关高职院校设置的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内容覆盖了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学、法律、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学起来相对困难。且课程内容使用的是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的知识点和技术点,脱离了快速发展的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学生学完后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无从下手。在教学内容上也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足够的实验教学课程去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更是缺乏综合型的实战课程内容,这种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出现了严重脱节。此外,在教学形式上,大部分院校也没有创新教学模式,还是使用教师主讲学生课后练习的模式。实验课程的教学形式也是让学生根据已有课程演示进行重复演练,更多的是一种验证,没法让学生理解其内部的原理并发挥出创新思维。这些教学形式互动性不强,没有与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学生也很难系统的学习和使用知识点,更不用说去独自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2课程实验实施质量不佳

在进行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时,课程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教育部对网络安全课程的结构设计和培养要求,该课程需要建设涉及应用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密码学等课程的实验平台,但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专业用于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实验室,且还存在实验机器设备数量少、配置差、功能不足等问题,缺乏系统化的网络安全实践教学环境。就算教师想向学生展示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新技术都没法完成实验,学生也难以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来理解新技术。学到的内容和知识无法得到验证也严重影响课程实验实施质量,进而导致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不佳。此外,教育部和各省市组织了一些技能比赛,其目的是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来改变网络安全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但很多高职院校不够重视,没有积极参与,或者只是选择某一个队进行参与,流于形式。实际上,在实践课程时就可以参考这种模式,先分组进行校内比赛,以此形式来改革实验课程,有效的提升课程实验实施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契合新形态下的网络安全岗位人才需求。

1.3课程评价很难实现全员公平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很注重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也设置了考核和评价来把控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但其课程考核和评价的方式还是把笔试成绩与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计算得到。学生在接近期末结课考试时通过死记硬背教材知识点就可以获得高分,并不注重日常课程的学习和阶段训练成果,这就导致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可以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来解决网络完全问题。因此,该种课程评价方式并不适合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评价结果并不能完全公平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果和水平。此外,网络安全课程存在理论性较强、注重实践、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有些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上的漏洞、攻防技术等最新知识,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校企项目和技能竞赛,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培养出了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但按照现有的课程评价方法,学生不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课程教学质量评分可能也并不高。

2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

针对高职院校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实验和评价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已有文献中的创新模式,并结合在我院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尝试和探索,发现以下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适合新形态下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培养出迎合实际专业岗位需求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2.1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形态下,教师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和教案设计时,可结合在线教学资源,利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碎片化学习时间。在高年级进阶课程的学习时,可采用有计划、定期布置任务、按时指导的教学方式。集中指导课程教学时可以尝试多个年级学生一起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不同年级学生学习交流的环境,通过布置共同所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以老带新共同进步的学习模式。在使用该种教学模式时,还需要设计不同的课程训练模块。为实现此模式,我们根据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建设了一个包含病毒防范、系统维护、数据安全、网络配置、安全设备配置、应急处理、安全评估等模块的在线教学平台,并按照不同模块的训练要求分别设置了对应的课程导学、训练任务、学习视频内容,这样不同年级学生进入各自的在线训练模块课程学习,形成课后线上学习、尝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线下课堂集中交流、答疑锻炼专业技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由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方面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这就需要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一些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论坛上关注最新的漏洞并学习相关攻防技术等网络安全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技术分享和案例分享的交流活动平台,给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此外,为了适应新形态下网络完全的新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实践需求,可将网络安全课程分成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规划,选择合适的课程体系去学习,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修其他课程。如图1所示。在学生选择课程之前,引导相关专业学生根据自身想要从事的职业按照表1中的不同职业方向对应的多层次课程体系选择课程方向。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这个课程体系与实际的岗位实训项目相结合,打造出最恰当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这种多层次课程体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与自己期望职业所匹配的课程和实操项目,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更多的其他课程,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以及学识。

2.2校企联合设计项目化教学训练模块

网络安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用于实践,通过校企联合的形式可以更好得到培养效果。这一模式改革的关键点在于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内容在校企之间的协同、教师在校企之间的协同、教学评价在理论和技能之间协同。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共同完成安全项目,积极参与各类网络安全竞赛,并承担官网保护等有助于技能提升的活动。结合参与的项目以及收集到的网络安全项目资源,按照网络安全相关岗位技能需求,设计能力递进式的项目化教学训练模块。通过校企联合设计项目化教学训练模块,其课程教学内容源于企业真实项目,将项目进行课程化转换,更符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帮助,还能把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融于一体,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此外,对于完成基础能力训练并达标的学生,还可以开展第二阶段的技能进阶培养计划。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在这一阶段的培养中可以实行“双导师制”,企业一个导师学校一个导师,课程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可以采用过程考核、竞赛等多种考核模式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竞争淘汰机制,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此种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还可以及时了解到企业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培养出最符合当代企业需求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形成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2.3“理论结合实践式教学”课程设计

网络安全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还特别强调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网络安全漏洞、缺陷、攻防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很多学生在刚接触时可能会觉得很枯燥和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教学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有开设网络安全课程,但用来完成教学演示的工具比较简单,也只有最基础的实验操作条件,这没法支撑理论结合实践式教学课程目标的完成。我院特别重视实训操作中心的建立,并配置好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所需的技术工具资源库,给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在教学中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还会更加直接以及形象,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会获得更大的学习成就。一些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基于仿真教学实验平台或虚拟机平台进行,从而节约成本。高职院校在引进和设计仿真教学实验平台时一般会考虑多课程、多实验专题的使用需要,例如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仿真教学实验平台不仅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网络攻防演练,还可以用来进行做编程任务。与传统的案例式教学课程不同,理论结合实践式课程通常是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某个实验可能用到一个章节的理论内容,也可能是多个章节理论内容的综合体现。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安全课程按照纯理论和理论结合实践来进行分类,不同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我院在实际教学中对网络安全课程设计方案进一步细化,将其分解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理论宣讲、实验操作、实践创新和综合应用,这种教学实践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见表1。

2.4启用多元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还需要注重日常授课效率。在我院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采取多元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学生的成绩由三方面来决定,一是日常表现;二是阶段成果;三是结课考试成绩。其中学生日常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分享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情况、参与技能比赛情况等都算入日常表现和阶段成果中的成绩,通过此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在此多元评价体系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引导学生学习,也敢于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契合企业发展和人才需要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3结语

在互联网信息化新形态下,很多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存在内容和形式不完善、课程实验实施效果不好、课程评价机制很难实现全员公平性等问题,有必要探索新的网络安全课程建设路径。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育现状及企业对网络安全岗位人才的需求,提出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校企联合设计项目化教学训练模块、“理论结合实践式教学”课程设计、启用多元评价考核激励机制等教学改革路径,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质量,以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行业人才,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与职业岗位需求相符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胜任工作。

参考文献:

[1]葛九涵.网络安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1,50(10):280-281.

[2]张敏.“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21(10):63-64.

[3]匡慜.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7):179-180.

[4]何峰,黎莹.广西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2021,10(30):92-94.

[5]廖常武.基于实训平台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设计[J].现代计算机,2021(20):122-125.

[6]王冬梅.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03):44-46.

[7]叶晓鸣,杨力.竞技教学在网络安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10):163-165.

[8]付智慧.“以赛促学”模式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1):101-102.

[9]彭天彬.应用型高校网络空间安全课程的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20,46(21):55.

网络安全课堂范文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便捷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用户数量目前已达8.54亿,其中手机网络用户数量超过8.47亿,学生占据了网络用户最大群体,在校大学生尤为显著[1]。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国内互联网普及率为61.2%,其中有一半以上参与调查的网民表示在最近半年内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网民遭遇的诈骗类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虚拟中奖信息诈骗、网络兼职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利用虚假招工信息诈骗、钓鱼网站诈骗,分别占到调查对象的58.1%、45.1%、41.9%、37.8%、31.2%、30.0%[2]。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先锋者,但网络的开放性与延展性以及这一群体的不成熟特征使得大学生对待网络舆情或社会热点有时难以“以正视听”和“准确辨别”[3]。尤其是当前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恶性网络事件层出不穷的现状,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弱、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低的大学生安全构成了威胁,并且已有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4]。现今的网络安全问题时刻威胁着大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5]。因此,在互联网普及的今日,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对于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互联网为高校构建“互联网+”校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载体,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网络媒体便捷性特征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网络安全威胁。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是指大学生在正确运用互联网的同时,能够避免不良网络信息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而处于安全网络环境的状态。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则是高校以维护大学生网络安全为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围绕网络安全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一)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样。首先,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至关重要。植根于内心深处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目前高校已逐步通过理论宣讲、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大学生获取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提升安全意识,但其中存在的过于理论化、边界宽泛等特点似乎使得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其次,大学生网络安全综合能力培养作用不容小觑。高校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了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和相关技能。最后,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行为方式教育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点。高校对大学生在面临网络侵犯时的应对方式进行了规范教育,但对大学生本身文明使用互联网的约束性行为教育明显相对薄弱。(二)网络安全教育特征显著。首先,高校开展网络安全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多样化。除了传统形式的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专家讲座外,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也成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涉及内容复杂。网络病毒泛滥、信息交流载体扩展、网络购物形式复杂、支付平台的日益多样增加了网络不安全因素,高校也相应地扩大了网络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和涉及内容。最后,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呈现出日常化趋势。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日常化使得他们随着随地都可能暴露在网络安全问题中,高校在拓宽教育路径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频率,微信公众号推文、朋友圈、微信和QQ群发消息等便捷途径已经将网络安全教育推向日常化。

二、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校目前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覆盖面广且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和日常化特征,但遭受网络侵犯的大学生人数却在持续增加,这一现实情况表明高校目前实施的网络安全相关策略仍然不尽完善。(一)重视网络媒体监管,轻视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尚待提高,高校普遍在学生中开展了充分的安全教育和网络监管,但网络安全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比于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国内高校普遍对网络安全管理更加重视,具体方法则是减少线上学生活动、限制网络媒体使用以避免校园网络安全事故发生。但实际上,对网络媒体的限制性管理不仅降低了开展工作、学习生活的便捷性,也忽视了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也降低了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基于此,高校通过减少网络媒体使用频率以保证校园网络安全的限制性做法是不妥的,而应当在加强校园网络监管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技能才是防止网络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滞后,缺乏系统性。人们便捷化需求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鲜事物快速萌发与传播,尤其是在高速运转的网速支持下,网络安全威胁因素也在日益更新。目前高校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大多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才总结事件发生过程及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这种安全教育模式明显落后现实情况,教育内容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学生的网络安全需求。另外,目前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但辅导员本身的非专业性也决定了他们接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的碎片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不具有系统性。当滞后的、非系统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内容遭遇到网络世界的飞速更新,大大增加了大学生遭受网络安全威胁的几率。(三)常规网络安全教育方法不足。目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专家讲座、谈心谈话、通知及消息等传统的、常规的方式开展,虽然采用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学校管理部门处主导位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实际上缺少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比之下其他有趣的社团活动、网络游戏、运动项目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占据他们的精力。学生在校方开展的网路安全教育中处于被动接受位置,而非发自内心的认同、被吸引到网络安全教育中,缺乏主体性角色和主动性行为的教育活动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最大效益,要求大学生在缺乏吸引甚至是在内心抗拒中获取知识和提升认同实属困难。(四)网络安全教育收效甚微。目前高校已经普遍意识到大学生群体暴露于网络安全威胁且最易受到网络安全侵袭,针对这一现实高校也开展了密集的网络安全教育。但在此之后,大学生仍然是网络安全事故高发的最大群体,财务诈骗、盗取个人账户、信息泄露等事件在大学校园内此起彼伏。除了遭受网络不法侵害外,在面对网络不法信息时分辨能力不足、应对问题的方法不恰当、逃离陷阱技巧欠缺等问题也常常困扰和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从大学生目前遭受到的网络安全侵犯和骚扰等现状来讲,高校目前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事故防范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目标。

三、强化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

频频发生的网络安全事故对大学生已然造成了经济、精神上的损害,为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从多角度着手以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氛围、提升网络安全教育效果势在必行。(一)多部门共同协作。针对目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任务主要落在学生管理部门的现状,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查缺补漏才能在营造网络安全环境、提升网络安全教育效果方面发挥实效。除了学生管理部门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学校组织部门制定网络安全教育制度以保障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网络管理部门加强校园网络监管以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教务管理部门按照需求设置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安全保卫部门及时发现和制止网络侵犯事件发生并进行事例宣传教育,多个部门协作、全方面实施举措以共同消除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安全教育,才能消除围绕在大学生群体周围的网络安全盲点、切实有效地促使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达到理想效果。(二)建设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教师队伍。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辅导员作为非专业网络安全教育者必然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重视从事专业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壮大网络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网络安全教育骨干是优化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的重要途径,设置网络安全教育课堂也是必不可少。除了要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外,应当将网络安全教育渗入到学生的专业课课堂、提升各科任课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教育能力,将高校校园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到精细化、日常化,以提高网络安全教育覆盖面及网络安全教育质量。(三)营造“多位一体”的网络安全教育氛围。网络世界日新月异,借助网络平台的每个人都要不断地进行网络知识的社会化,个人的社会化途径包括了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五个主要方面[6]。就大学生群体而言,高校作为学校教育和工作单位重叠的重要社会化场所,自然在网络安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处于社会化首要位置的家庭、承载“同群效应”的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各自承担着不同角色。高校应首当其冲地发挥引领作用,将家庭的精细化教育、同辈群体自我教育、社会媒介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完善网络安全教育者角色分工、营造“多位一体”的网络安全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柳丁.高校思政教育中网络安全教育思考———评《网络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8).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4次)[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3]田树学,王占仁.“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

[4]方兵.“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新型网络安全观培育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5]刘佳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的必要性[J].文教资料,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