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7:54:58

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体系;完善策略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网络大量应用的环境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随之发生变化。互联网给世界、社会甚至是每一个人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体验方式,也带来了与传统社交方式不同的网络社交新体验。但是,随着网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和使用,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也开始逐渐增多,如何解决目前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是我们当前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接下来要系统讨论的问题。

一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一)网络的正面影响

对于社会来说,网络是一种新时代的产物,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建立起了一种新的社交模式,有助于帮助人们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的便捷和高效化。目前有很多的网络工作者,都试图在网络中进行工作和平等交流。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社交方式很有利于他们的接受,更有甚者现在已经开启了一种网上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学生们所认可。另外,由于网络具有传播信息速度快、效率高、时间短的优点,学生可以在一段相同的时间内听取和吸收不同的教育者开展的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息的高效率交流。同时,对于网络来说,它还具有能够下载储存的功效,学生可以在网上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下载下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安排和听课,这种受教育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自学规律,还能够提供全天性、随时性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及时补充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受教育途径

网络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还包括一方面,就是它为学生学习提供新的受教育途径,扩大学生受教育的平台。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大力的提倡教学改革,推进九年普及教育,但是仍有很多地方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网络的出现,恰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受教育的平台,使得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在网络上接受平等的教育,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随时学习更高等的教育。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棒的体验,也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我国的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的应运而生在带给世界和人民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隐患和不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全带了严重的不利影响。而我国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进展的却不是很完善,无论从管理上、技术研发上还是安全防范意识上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网络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网络系统在操作和运行的时候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而网络安全漏洞的频出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而且,我国目前对于网络安全技术方面还没有真正的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手段,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方面还是主要依靠国外的先进国家的技术引进,而这一客观上的原因就足以造成我国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注定发展的不会长远。国内的网络安全市场长时间被国外垄断也对未来的国家网络安全性敲响了极大的警钟,如果再不抓紧时间研制国内的核心技术,那么对于未来我国的网络发展而言是极其危险的。

(二)网络安全管理的落后

网络安全管理的落后性也是我国构建安全的网络防范体系中存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我国目前的网络管理方面存在的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缺乏先进科学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缺少应对网络隐患的紧急处理措施。而且,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现有的网络安全管理队伍规模建设的也很小,人员分配不合理,技术手段落后,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屡屡发生。此外,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还缺乏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和协调,没有出台法律法规来加以严格管控,也没有大力的培养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人才。这就使得我国目前在网络安全管理上极其缺乏相应的高水平管理人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防护的需要。

(三)网络安全意识浅淡

网络用户也就是流行用语“网民”一般只侧重于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并不考虑其软件会带来什么问题,更谈不上网络安全意识。而且有很多网民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为了自身可以方便使用而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或者违法的手段来破解网络上的安全密码,以此来进行系统修改、删除重要数据文件等破坏性行为,轻则使企业或个人财产或信息上有所损失,重则可能会涉及企业甚至是国家的机密。

(四)我国的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严重落后

我国的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拓展思维的另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但是网络有其自身优点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网络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黄色、血腥、等不良的内容,这种内容往往会严重腐蚀还在建立人生三观的青少年,很可能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荒废学业、上网成瘾,甚至产生违法犯罪等行为。而且现在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在上网的时候都不是在教师或者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就更加容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好的内容。

三网络安全教育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注重加强培养优秀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

注重加强培养优秀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是解决我国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上述的论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方面,而要想解决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这两方面的人才管理工作,注重培养优秀的网络安全专业的人才。网络的安全教育问题包括网络安全人才方面的管理和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和意识方面的提高。要想完善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完善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快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建立相关交叉学科的体系网络,培养综合性网络安全技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作出贡献。另外,还要注意网络安全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做好师资方面的建设工作,还要严格控制网络人才培养机制的审批流程。培育多元化、多样化的人才结构,充分发挥大学专业的积极作用,适当的利用商业化运行体制,把引入黑客进行网络安全维护作为一种建设网络安全体系的辅助工作。真正的做到物尽其用,并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的合作,注重引进国外的先进人才,保障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也要实行层次化教育。把眼光放的长远些,在培养人才方面注意多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网络人才。而且还要从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尽可能的培养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实用性人才,设立专门的立法司法管理人员、网络安全运行维护人员、网络安全专业研发人员以及网络安全评估人员等等,从各行各业入手促进我国网络安全的正常运转和完善,为国家的网络安全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还要加大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改变原有守旧的传统观念,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办学教育,尽可能的解决我国网络安全维护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二)注重加强对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注重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是做好当代社会网络安全建设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针对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就是要趋利避害,加强网络信息化的管理,努力的在全球网络体系中占据主要的发展战略地位,要看到网络信息迅速发展对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力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在加强网络完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管理和维护运行,提高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力宣传有关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用提高法制宣传能力来使人民意识到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提醒人民一定要严格的遵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行使上网的权利。还要加大各大学校内部的网络安全教育讲座工作,努力把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就教学角度而言,要想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就要从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知识的角度出发,提高用户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理解,并能够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价值和道德判断。另外,在网络安全的世界中,道德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框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的信息传递虽然拥有方便迅速快捷的特点,但同时它会对人们的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力,但由于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光靠法律来约束广大的网络用户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想提高网络用户的鉴别能力,提高自身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规范用户的上网行为,在通过网络获取便利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网络给人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当前人们所研究的重要问题。所以就要通过道德教育来实现这一点,用道德来强调和教育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要对自身负责任也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起相应的责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网络安全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且它的风险性是极高的,但是同样它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加大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完善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制建设工作,充分调动起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推动网络安全的稳步法制,共同逐渐我国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稳步和谐发展。

作者:马闯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肖亚龙,刘新春.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18)

[2] 刘三满.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山西电子技术.2013(04)

[3] 刘恒,沈芳甸.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应对策略[J].黑龙江史志.2013(15)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便捷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互联网技术不断地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用户数量目前已达8.54亿,其中手机网络用户数量超过8.47亿,学生占据了网络用户最大群体,在校大学生尤为显著[1]。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国内互联网普及率为61.2%,其中有一半以上参与调查的网民表示在最近半年内遭遇过网络安全威胁。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网民遭遇的诈骗类型排在前六位的依次是:虚拟中奖信息诈骗、网络兼职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利用虚假招工信息诈骗、钓鱼网站诈骗,分别占到调查对象的58.1%、45.1%、41.9%、37.8%、31.2%、30.0%[2]。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先锋者,但网络的开放性与延展性以及这一群体的不成熟特征使得大学生对待网络舆情或社会热点有时难以“以正视听”和“准确辨别”[3]。尤其是当前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恶性网络事件层出不穷的现状,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弱、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低的大学生安全构成了威胁,并且已有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4]。现今的网络安全问题时刻威胁着大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5]。因此,在互联网普及的今日,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对于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互联网为高校构建“互联网+”校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载体,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网络媒体便捷性特征潜移默化影响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网络安全威胁。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是指大学生在正确运用互联网的同时,能够避免不良网络信息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而处于安全网络环境的状态。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则是高校以维护大学生网络安全为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围绕网络安全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一)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样。首先,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至关重要。植根于内心深处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目前高校已逐步通过理论宣讲、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大学生获取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提升安全意识,但其中存在的过于理论化、边界宽泛等特点似乎使得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其次,大学生网络安全综合能力培养作用不容小觑。高校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了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和相关技能。最后,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行为方式教育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点。高校对大学生在面临网络侵犯时的应对方式进行了规范教育,但对大学生本身文明使用互联网的约束性行为教育明显相对薄弱。(二)网络安全教育特征显著。首先,高校开展网络安全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多样化。除了传统形式的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专家讲座外,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也成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涉及内容复杂。网络病毒泛滥、信息交流载体扩展、网络购物形式复杂、支付平台的日益多样增加了网络不安全因素,高校也相应地扩大了网络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和涉及内容。最后,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呈现出日常化趋势。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日常化使得他们随着随地都可能暴露在网络安全问题中,高校在拓宽教育路径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频率,微信公众号推文、朋友圈、微信和QQ群发消息等便捷途径已经将网络安全教育推向日常化。

二、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校目前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覆盖面广且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和日常化特征,但遭受网络侵犯的大学生人数却在持续增加,这一现实情况表明高校目前实施的网络安全相关策略仍然不尽完善。(一)重视网络媒体监管,轻视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尚待提高,高校普遍在学生中开展了充分的安全教育和网络监管,但网络安全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比于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国内高校普遍对网络安全管理更加重视,具体方法则是减少线上学生活动、限制网络媒体使用以避免校园网络安全事故发生。但实际上,对网络媒体的限制性管理不仅降低了开展工作、学习生活的便捷性,也忽视了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也降低了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基于此,高校通过减少网络媒体使用频率以保证校园网络安全的限制性做法是不妥的,而应当在加强校园网络监管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技能才是防止网络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滞后,缺乏系统性。人们便捷化需求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鲜事物快速萌发与传播,尤其是在高速运转的网速支持下,网络安全威胁因素也在日益更新。目前高校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大多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才总结事件发生过程及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这种安全教育模式明显落后现实情况,教育内容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学生的网络安全需求。另外,目前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但辅导员本身的非专业性也决定了他们接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的碎片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不具有系统性。当滞后的、非系统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内容遭遇到网络世界的飞速更新,大大增加了大学生遭受网络安全威胁的几率。(三)常规网络安全教育方法不足。目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讲授、专家讲座、谈心谈话、通知及消息等传统的、常规的方式开展,虽然采用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学校管理部门处主导位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实际上缺少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比之下其他有趣的社团活动、网络游戏、运动项目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占据他们的精力。学生在校方开展的网路安全教育中处于被动接受位置,而非发自内心的认同、被吸引到网络安全教育中,缺乏主体性角色和主动性行为的教育活动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最大效益,要求大学生在缺乏吸引甚至是在内心抗拒中获取知识和提升认同实属困难。(四)网络安全教育收效甚微。目前高校已经普遍意识到大学生群体暴露于网络安全威胁且最易受到网络安全侵袭,针对这一现实高校也开展了密集的网络安全教育。但在此之后,大学生仍然是网络安全事故高发的最大群体,财务诈骗、盗取个人账户、信息泄露等事件在大学校园内此起彼伏。除了遭受网络不法侵害外,在面对网络不法信息时分辨能力不足、应对问题的方法不恰当、逃离陷阱技巧欠缺等问题也常常困扰和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从大学生目前遭受到的网络安全侵犯和骚扰等现状来讲,高校目前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事故防范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目标。

三、强化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

频频发生的网络安全事故对大学生已然造成了经济、精神上的损害,为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从多角度着手以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氛围、提升网络安全教育效果势在必行。(一)多部门共同协作。针对目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任务主要落在学生管理部门的现状,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查缺补漏才能在营造网络安全环境、提升网络安全教育效果方面发挥实效。除了学生管理部门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学校组织部门制定网络安全教育制度以保障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网络管理部门加强校园网络监管以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教务管理部门按照需求设置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安全保卫部门及时发现和制止网络侵犯事件发生并进行事例宣传教育,多个部门协作、全方面实施举措以共同消除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安全教育,才能消除围绕在大学生群体周围的网络安全盲点、切实有效地促使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达到理想效果。(二)建设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教师队伍。教育者对被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辅导员作为非专业网络安全教育者必然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重视从事专业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壮大网络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网络安全教育骨干是优化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的重要途径,设置网络安全教育课堂也是必不可少。除了要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外,应当将网络安全教育渗入到学生的专业课课堂、提升各科任课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教育能力,将高校校园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到精细化、日常化,以提高网络安全教育覆盖面及网络安全教育质量。(三)营造“多位一体”的网络安全教育氛围。网络世界日新月异,借助网络平台的每个人都要不断地进行网络知识的社会化,个人的社会化途径包括了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五个主要方面[6]。就大学生群体而言,高校作为学校教育和工作单位重叠的重要社会化场所,自然在网络安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处于社会化首要位置的家庭、承载“同群效应”的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各自承担着不同角色。高校应首当其冲地发挥引领作用,将家庭的精细化教育、同辈群体自我教育、社会媒介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完善网络安全教育者角色分工、营造“多位一体”的网络安全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柳丁.高校思政教育中网络安全教育思考———评《网络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8).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4次)[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

[3]田树学,王占仁.“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

[4]方兵.“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新型网络安全观培育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5]刘佳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的必要性[J].文教资料,2019,(3).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实现了移动、线上交易,使生活、工作都更方便和高效。这种改变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更具有冲击性。高校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快,好奇心也强,已成为网络队伍的主力军。但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十分必要,是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高校网络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休闲时间较多,手中移动终端的智能设备较先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娱乐、购物、交流等已经十分普遍。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网络诱惑的抵御能力不足,对信息的安全意识薄弱,不能对网络繁多的信息进行利害识别,也无法做到信息安全防护,从而引发较多的网络安全事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网络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互联网平台可以获得比书本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为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但网络信息有利有弊,如何利用好信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开创思维,才是大学生网络教育的重点。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应用能力、挖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是非观,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有应用能力和有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增强,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才能在应用网络平台时取精华弃糟粕,为国防、社会和企业站好网络安全的哨岗。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思路

(一)完善教育体系。首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要健全组织体系。高校要认清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状态和移动设备的普遍性,将网络安全教育列为安全教育的重点,近而成立安全教育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设计、优化、分工和效果归纳,制定短、中、长期的工作计划和碰头总结会,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问题、难点、关键、效果、成绩等进行交流与探讨,在组织层面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科学调整,保障网络安全教育高效实施。其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要健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无论是技术、人力还是资金都消耗较大,需要有足够的保障制度和保障力量来维护和支撑,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和技术应用到最需要的教育中去,为网络安全教育创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教育环境。最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要健全考核体系。将网络安全教育的落实效果、教育过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定期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摸底和考核,从而监督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的详尽而具体。通过考核体系的约束和激励,奖勤罚懒,以优带差,从而保证网络安全教育高效落实。(二)建立协同教育机制。首先,要在校内优化协调教育机制,使教师、管理者共同成为网络安全教育的参与者,使两者协同共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启发、实训、互动、项目参与等方式对网络安全教育进行渗透,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同时,管理者要有协同作战的心理准备和信心,能够在网络构建上和信息筛选上做到科学、合理,与教师相互协作,共同构建网络安全教育的协同新机制。其次,在校外构建更优化的协同机制。政府、企业和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到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中来,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实训和实践机会,提供更多的网络信息,补充校内教育的不足。政府要为高校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企业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社会为高校提供更多的网络安全信息。高校要抓住校外协同教育的良机,做好网络安全教育的探索和科研,形成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培养能力高、思维新、创新强的新一代大学生。(三)构建高效教育平台。首先,课堂教育平台要优化,教育手段要创新。传统教育模式需要与新型教育手段相互结合,有效利用微课、项目教学法、角色参与法、实例教学法等对大学生进行课堂网络安全教育,利用音频、视频、动画等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构建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考验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保证学生在平台上接触到各色的网络安全风险,通过学生的防范技能和意识来激发学生的防范心理,教师适时点拨来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实践平台还可以举办各式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从而为社会输出新型高素质有安全防范意识的综合人才。最后,构建新媒体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设计线上教学模块、线上沟通模块、线上测评模块和线上讨论模块,使网络安全教育在线上、线下形成无缝对接,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使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横、纵两向齐头进行,使新媒体平台、传统教育平台和实践平台三者合一,协同共进,更好的实施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庆庆,何燕君,杨守鸿.移动互联网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困境与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7-32.

[2]王晓琼,郑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简析[J].教育现代化,2018(4):44-46.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大学生网民无疑成为中国网民中的主力大军。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在网络道德示范、网络文明、网络行为、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由网络谣言、网络诈骗及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成瘾带来的负面效应严重阻碍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进行。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多次就管好网络、用好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发表重要论述。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网络安全教育,是保持高校正常运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是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需要。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增强大学生网络防范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重视和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网络道德教育方面得到良好的引导,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对能力,避免受到网络不良行为、信息、诈骗的侵害。从长远来看,网络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会遇到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也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需要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观,培养网络安全责任,提升自身网络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大学生既要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要扎实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不能偏废其一,这对于大学生从容应对网络上的各种诈骗、侵权有较好帮助。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理念,推进“依法治校”,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理念的基本体现。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低、网络安全法律知识薄弱、网络安全责任感不强、网络道德失范、网络行为不规范,网络素质水平不高,会产生安全隐患,严重影响高校的安全稳定和校园秩序。网络安全教育的成效和水平关系高校的安全和稳定,事关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1.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不高。大学生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正确树立,对网络信息、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不高。通过调查和深入访谈得知,部分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存在网上不文明行为;严重者对网上流传的虚假新闻及宣传资料、传播的反动言论,不加辨识,随意转发、评论、盲目跟帖站队。部分大学生长期使用网络,但缺乏基本的隐私防护意识、个人手机、电脑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网络诈骗防护意识不强、网络求职防范意识薄弱,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的这一弱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大学生各类虚假信息、广告信息、垃圾邮件或者实施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甚至居心叵测之人通过网络交友对大学生实施诈骗、拐卖、强奸等犯罪活动。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网络防范能力低下、网络安全知识储备不足。2.高校开展的网络安全教育效果不佳。调查显示,部分高校没有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当中,仅在计算机公共必修课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穿插讲述,未实施全程全年级教育。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方面,部分高校仅局限于讲解计算机安全使用、防盗防骗等基础的安全教育,对当前新媒体移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教育涉及较少,教育内容不全,形式单一,涉及面非常狭窄,教育严重滞后。在教育形式方面,大部分高校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的方式开展,各类教育仅偶尔开展,不接地气、形式主义严重。

综上所述,大学生大多具备使用网络的技能,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抵御网络风险方面的能力不高,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等相关知识储备不足。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将此项工作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校纪校规教育、日常管理与服务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做到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形成常态化的教育模式,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防止个人网络遭受非法侵入,增强抵御网络诈骗、识骗防骗的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袁旭,李忠艳,孟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给高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比如部分学生沉溺于网游、虚拟交友、网购、网络影视中,生活严重脱离现实,性格变得孤独冷漠,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更有甚者参与网络,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安全问题,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使用网络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1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职学生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往往不是因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问题造成的,而与其接受的网络安全教育十分有限有直接关系。

1.1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认识滞后

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常态化开展,形成有效机制,确保教育实效,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基本能力,提高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识,减少伤害,提升自身网络道德水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是,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网络教育方面重视不足、认识滞后,往往都是网络安全问题出现了,才针对个案进行处理,缺少前期预防,亡羊补牢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1.2只注意网络安全管理,忽视网络安全教育

多数高职院校很重视互联网日常管理,不惜花大价钱够买最新的防毒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认为只要在网络监控方面做到位,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好多高职院校仅仅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一下网络方面的安全教育,压根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案,随后的三年时间,几乎不再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只是走过场,把网络安全教育当作作秀,没有实质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更不可能给学生系统灌输网络安全知识。

1.3课程设置不足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严重缺失,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系统化、学分化、课程化,因此,网络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很难得到保障,一些高职院校将网络安全知识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讲授,但是也远没有把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学生一知半解,根本起不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内心信念然后再外化为行动的作用,调查还发现一些学校采取讲座的形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这种形式化的教育,从根本上起不到教育效果。

1.4网络安全教育缺少基本的实践环节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除了要灌输和讲解网络使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方面的教育,比如一些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木马病毒的危害性,也知晓计算机下载、浏览需要用杀毒软件,但是,对如何查杀病毒、安装杀毒软件处理常见的网络问题方面了解甚少。多数学生知道网购如果不提高警惕的话,有一定的风险,可是却不知道如何识别非法网站,也更不知道如何防骗。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教育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某种程度上,让学生真正掌握安全使用网络的技能,这样的实践环节更重要。

2改进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为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最重要阵地,各高职院校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切实改进和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尽全力保障学生安全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服务于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

2.1增强学校对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受到许多不良事件的冲击,网络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对学校的其它学生,对家长以及高校的教学生活秩序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我国区域的地方安全稳定产生副作用。[1]各高职院校承担着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任,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生安全稳定以及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和降低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各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网络安全教育,通过不同形式,发挥各部门优势,协调有关人员,形成浓厚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氛围,真正地使互联网成为高职在校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广大学生服务。

2.2进一步丰富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

第一,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各院校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防止网络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2]第二,加强高职学生预防网络犯罪教育。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3]预防高职学生网络犯罪,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交友,要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基本信息和隐私。另一方面要提高网购时的防范意识。第三,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增强在网络世界中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网络空间中的权利和义务,知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是法律保护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

2.3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践环节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各高职院校在全面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从实践层面教会学生们如何安全使用网络,各教育者自身更要加强网络使用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平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此外,各高职院校要定期举行互联网安全使用技能竞赛,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警示公开课,邀请网监部门相关人员到校进行宣讲,重视安全防范技巧的演示,让广大高职学生真正学会安全使用网络,不能只停留到知识和意识层面。

2.4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专兼职队伍是有效实施教育的保障。根据实际需要,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队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分三个方面,首先是普通文化知识,这要求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具备广泛的社会、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常识,要有知识面的优势,才能在具体教育中面对不同教育对象做到游刃有余。二是实践层面的具体能力,各网络安全教育教师必须自己要有较强的安全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教育效果,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第三就是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知识,这是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培训,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讲解,日常工作中可以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形成合力。

作者:崔利宾 单位: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联娇,温金英.浅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36):276.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6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于2016年10-11月进行,采用匿名、自填、送发式问卷的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南京在读大学生,来自6所综合性院校,每个学校调查200人,抽样方法为定额抽样,要求各校样本男女学生数、各年级人数相近。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网络系统安全情况、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事件、网络安全教育。研究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存在的网络安全行为与意识的相关问题而判断的网络安全教育必要性定义为客观需求,将被调查对象自我觉察到的需求定义为主观需求。研究中以被调查者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正确率来判断客观需求,以被调查者目前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途径、网络安全专题教育的必要性、对于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评价和期待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反映主观需求程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X2)检验,检验水准α定为0.05。

二、结果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中男生略多,占50.7%,大一、大二年级的偏多,分别占27.9%和28.4%;工科生和文科生偏多,分别占38.3%和27.8%,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平均使用网路的时间超过3小时,被调查大学生的上网目的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学习67.2%、观看网络视频62.1%、网游戏等娱乐活动51.3%、购物50.2%、新闻浏览49.8%、交友40.3%、生活信息浏览35.4%、工作17.0%。2.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客观需求。(1)网络系统软件安全维护行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分别有37.8%和27.6%的学生“偶尔”或“从不”在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杀毒后再使用,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和专业性质在网络系统软件使用的行为选择上有较大差异,男生和公安类学生在网络系统软件的使用中更偏向选择安全维护行为,如表2所示。表2被调查者在从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后是否杀毒再使用的情况(%)(2)网上支付安全行为几乎所有对象(95.3%)近一年有过网上支付行为,其中分别有26.3%、22.3%和21.8%的对象使用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没有仔细辨认支付页面的网址和使用公共计算机网络支付后没有及时消除上网痕迹等行为,卡方检验提示:年级和专业性质在网络支付信息的行为选择上存在偏差,大四和工科学生更注重网络支付的信息安全,具体如表3所示。(3)邮件接受安全行为对于垃圾邮件的处理,过半数的被调查大学生会选择“设置垃圾邮件过滤”(56.3%)或者“看过发件人和主题后,判断是垃圾邮件的话,手动删除”(54.8%),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拒收不明来源的邮件”(30.9%)、“为防止收到垃圾邮件,不轻易公开自己的私人邮箱”(26.3%)、“将发现的垃圾邮件标志为广告邮件”(19.2%)、“向邮箱的运营商举报垃圾邮件”(16.8%)或者“专门准备一个专门邮箱用于各类网络会员注册用”(13.4%),还有3.9%的被调查者没有采取过以上任一措施。卡方检验显示:性别和年纪对被调查者的邮件接收行为没有明显差别,专业性质对其有明显差别,公安类学生的邮件接收行为安全性更高,如表4所示。3.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观需求。(1)目前网络安全信息获取及评价大部分的被调查大学生从网络(85.5%)、同学/朋友/家人(48.1%)、电视(45.6%)获取网络安全信息,只有少部分的人从报刊(28.1%)、手机短信(27.9%)、专题讲座(26.1%)或专业培训(8.7%)。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非常到位”和“比较到位”,分别为11.4%和54.1%,但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所在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不太到位”和“很不到位”,分别占31.8%和2.8%。(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绝大多数(90.2%)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分别有40.0%和50.2%的对象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比较有必要”,而选择“不太有必要”和“完全没有必要”的比例仅分别为8.5%和1.3%。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需求有明显差别,女生、大二和工科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教育需求更大,具体如表5所示。调查还显示,被调查大学生认为有必要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形式由高到低依次为:专题讲座61.3%、课堂教育42.3%、座谈会41.6%、宣传折页发放39.3%和主题班会39.2%。卡方检验提示:性别、年级和专业性质的差异性较小,大多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三、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客观需求度均较高,高校需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从客观需求看,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超过三小时,上网的目的多集中在学习、观看网络视频、网游戏等娱乐活动、购物、新闻浏览,有37.8%和27.6%的学生在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偶尔”或“从不”杀毒后再使用。几乎所有对象(95.3%)近一年间有过网上支付行为,其中26.3%的对象使用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大学生在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上仍然存在较高的不安全行为选择,这意味着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有着非常迫切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从主观需求看,绝大多数(90.2%)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非常有必要”(40.0%)或“比较有必要”(50.2%)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而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做得“不太到位”(31.8%)或“很不到位”(2.8%)。这说明,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大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及时、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服务。2.多种形式并举,全方位满足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需求。在网络安全教育形式的必要性调查中,选择比例都接近或超过4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不同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都有一定的主观需求,高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时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例如充分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利用教育手段,通过安全学术研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等手段,通过校刊、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安全教育,[9]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体系。3.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和能力。随着网络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互联网充斥着虚假、诈骗信息,但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缺乏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正规途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和网络权益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培养大学生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拓宽大学生获取网络安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培养大学生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权益防范和维护意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安全行为。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行为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SZDG2016037)的部分成果。

作者:张春柳 张艺璇 周建芳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EB/OL].www.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3]张俊.强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

[4]马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5]李霞.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

[6]邓晖.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教育探索,2014,(7).

[7]陈联娇,温金英.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36).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学校教育

1概念阐述

1.1高校网络安全内涵。从教育实践角度来看,高校的网络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高校当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指利用教学手段引导网络信息的正确健康,确保学生免受有害信息的威胁和侵害。健康的网络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行为教育等获得良好的指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具有应对网络的能力,以避免遭受欺诈侵权。1.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意义。在新的时期和新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虽然当代高校整体素质比较高,但也有一些学生的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自律性和基本的法律意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漏洞,以欺骗或其他不当的方式,扭曲他们的世界观,导致网络安全教育无法顺利实施,无法对高校生命价值观进行健康引导。网络安全教育不仅可以在高校的成长阶段塑造自己正面的三观标准,而且可以提高网络防御的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法制建设落后于互联网发展。在网络法制建设中,目前针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网络营销、网络打印和个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等方面,行政部门并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在打击网络犯罪、规范网络运营商行为等方面的法制建设也相对滞后;有的法律法规缺乏执行程序,缺乏行为规范。网络信息给学生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给高校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相应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当中一些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给学生积极阳光正面的价值观、世界观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负能量,中国政府通常会使用屏蔽、删除或使用一些正面信息覆盖的方法,从而减少负面影响。现在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协调监督工作,有公安部、工信部、国务院科技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国家密码管理机构和行业监管等部门,这些部门使用自我封闭、分块管理的监管模式,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监管权限不明确,也造成了网络监督过程中出现的“假”问题。2.2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滞后性。通过对书籍的查阅以及相应的实践案例的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尚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教育方式也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网络安全教育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多高校在网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能够确保网络安全,但是从教育实践角度来考虑,往往忽略了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在网络信息阅览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2.3高校学生网络自控能力差。高校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渐渐地也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虚拟的网络可以让他们逃避社会现实,远离生活的不开心。一些高校学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导致了各种心理伤害。根据对高校网络安全现状调查分析,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网络通宵、手机成瘾的问题,这表明高校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

3改进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3.1加强网络安全立法与监管。在校园网进行防火墙设置,屏蔽色情网站、反动网站,防止遭恶意破坏和攻击;及时过滤过时的和不准确的信息,防止垃圾邮件、非法信息、骚扰信息的传播;也可以在校园网络、存储服务器、登录服务器增加指纹识别功能,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的安全,保护学生免受不良网站中非法或不健康内容的侵害。对于互联网上的安全漏洞,可以及时监督,使用综合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和屏蔽。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建立公众申诉制度和相关奖惩制度。3.2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网络安全认知是高校网络社会活动的基础。从目前高校网络安全的现状来看,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很低。认知对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有必要进一步增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意识。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独立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现阶段高校中没有独立的相关学科。因此,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设置课程,并注重内容的选择;(2)丰富现有课程内容,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知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计算机类课程只是高校参与网络安全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讲解要突出重点,在内容上要细化具体,特别是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犯罪的方式和如何识别网络犯罪;(3)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力度,高校教师、辅导员应主动与学生接触,了解具体的网络安全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必须让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因素对学生的损害,同时降低网络安全事故率,增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3.3加强高校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除了社会、学校、家庭对高校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外,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个体,需要加强网络自律,努力学习知识,为走入社会做准备,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老师交流,避免沉迷于网络交流,忽略现实人际交往。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主动融入人群,抵消网络的吸引力和意志的低迷状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知识掌握:通过书籍、报纸、网络、QQ独立地识别、收集相关网络自律材料,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参加学校中充满学习氛围的集体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会更加直观地了解网络自律,学会区分网络自律和网络纪律。(2)借助集体力量:学生要学会运用集体力量锻炼意志品质。如遵守规章制度,接受教师和学生的监督,克制欲望,磨练品质,以加强自律。(3)坚持循序渐进: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做有意义的事情,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比如网上聊天不说谎。总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需要提高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全方位、多举措地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成效,促进高校在校学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庆庆,何燕君,杨守鸿.移动互联网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困境与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7-32.

[2]王晓琼,郑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简析[J].教育现代化,2018(4):44-46.

[3]杜振君.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法制博览,2017(4):45-45.

[4]吴薇薇.信息化时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变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12-13.

[5]张宜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85-186.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学校教育

1概念阐述

1.1高校网络安全内涵。从教育实践角度来看,高校的网络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高校当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指利用教学手段引导网络信息的正确健康,确保学生免受有害信息的威胁和侵害。健康的网络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行为教育等获得良好的指导;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具有应对网络的能力,以避免遭受欺诈侵权。1.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意义。在新的时期和新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虽然当代高校整体素质比较高,但也有一些学生的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自律性和基本的法律意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一些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漏洞,以欺骗或其他不当的方式,扭曲他们的世界观,导致网络安全教育无法顺利实施,无法对高校生命价值观进行健康引导。网络安全教育不仅可以在高校的成长阶段塑造自己正面的三观标准,而且可以提高网络防御的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法制建设落后于互联网发展。在网络法制建设中,目前针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网络营销、网络打印和个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等方面,行政部门并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在打击网络犯罪、规范网络运营商行为等方面的法制建设也相对滞后;有的法律法规缺乏执行程序,缺乏行为规范。网络信息给学生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给高校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相应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当中一些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给学生积极阳光正面的价值观、世界观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负能量,中国政府通常会使用屏蔽、删除或使用一些正面信息覆盖的方法,从而减少负面影响。现在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协调监督工作,有公安部、工信部、国务院科技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国家密码管理机构和行业监管等部门,这些部门使用自我封闭、分块管理的监管模式,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监管权限不明确,也造成了网络监督过程中出现的“假”问题。2.2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滞后性。通过对书籍的查阅以及相应的实践案例的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尚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教育方式也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网络安全教育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多高校在网络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能够确保网络安全,但是从教育实践角度来考虑,往往忽略了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在网络信息阅览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2.3高校学生网络自控能力差。高校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渐渐地也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虚拟的网络可以让他们逃避社会现实,远离生活的不开心。一些高校学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导致了各种心理伤害。根据对高校网络安全现状调查分析,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网络通宵、手机成瘾的问题,这表明高校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

3改进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3.1加强网络安全立法与监管。在校园网进行防火墙设置,屏蔽色情网站、反动网站,防止遭恶意破坏和攻击;及时过滤过时的和不准确的信息,防止垃圾邮件、非法信息、骚扰信息的传播;也可以在校园网络、存储服务器、登录服务器增加指纹识别功能,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的安全,保护学生免受不良网站中非法或不健康内容的侵害。对于互联网上的安全漏洞,可以及时监督,使用综合技术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和屏蔽。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建立公众申诉制度和相关奖惩制度。3.2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网络安全认知是高校网络社会活动的基础。从目前高校网络安全的现状来看,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很低。认知对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有必要进一步增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意识。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独立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现阶段高校中没有独立的相关学科。因此,从课程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设置课程,并注重内容的选择;(2)丰富现有课程内容,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知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计算机类课程只是高校参与网络安全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讲解要突出重点,在内容上要细化具体,特别是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犯罪的方式和如何识别网络犯罪;(3)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力度,高校教师、辅导员应主动与学生接触,了解具体的网络安全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必须让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因素对学生的损害,同时降低网络安全事故率,增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3.3加强高校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除了社会、学校、家庭对高校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外,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个体,需要加强网络自律,努力学习知识,为走入社会做准备,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可以和身边的同学、老师交流,避免沉迷于网络交流,忽略现实人际交往。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主动融入人群,抵消网络的吸引力和意志的低迷状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知识掌握:通过书籍、报纸、网络、QQ独立地识别、收集相关网络自律材料,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参加学校中充满学习氛围的集体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会更加直观地了解网络自律,学会区分网络自律和网络纪律。(2)借助集体力量:学生要学会运用集体力量锻炼意志品质。如遵守规章制度,接受教师和学生的监督,克制欲望,磨练品质,以加强自律。(3)坚持循序渐进: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做有意义的事情,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比如网上聊天不说谎。

总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需要提高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全方位、多举措地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成效,促进高校在校学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庆庆,何燕君,杨守鸿.移动互联网新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困境与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7-32.

[2]王晓琼,郑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简析[J].教育现代化,2018(4):44-46.

[3]杜振君.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法制博览,2017(4):45-45.

[4]吴薇薇.信息化时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变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12-13.

[5]张宜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85-186.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愈发受到更多关注,与互联网的进一步壮大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提高,息息相关。为此,如何借助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中高效建立网络安全教育体系,为高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发展做好铺垫,亟待相关人员深入分析研究,不断优化高职网络安全教育效果。

一、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体系

为了充分优化网络安全环境,突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的价值,加强监管体系必不可少。首先,校方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之前,要充分过滤掉垃圾信息,对学生所接触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净化。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监督管理,及时对高职学生的网络行为统筹规划,全面把控学神的思想动态,便于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尽可能的从根本上做到趋利避害,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打造干净清明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其次,设置配套的网络安全软件,在清洁网络垃圾的同时,彰显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信息智能化,吸引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优化整体建设效率和质量。宣扬网络信息的正向积极能量,并结合先进安全的网络软件,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上网行为。以便于有效锻炼高职学生明辨是非的,坚决抵制不良诱惑的良好习惯和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水平。最后,要想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体系,还需要与公安网监部门进行对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强制性。对高职院校网络中消极、低俗,以及恶意诈骗等信息严格防范,如遇意外,学生可以在正确引导下,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的有效性。

二、构建网络宣传引导体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不能一味被动的接受改革更新,更要主动出击,积极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帮助学生巩固网络安全教育主阵地,同时弘扬更多正能量,尽快完成网络宣传引导体系的完善。高职院校针对这方面内容,要勇于创新,并全面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以及其真实心理特征。通过合理途径,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宣传体系建立,增添趣味性和艺术审美,丰富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同时提升其实用价值。另外,还要充分加强网络平台防护,帮助高职学生高效解决一些常见安全问题,杜绝网络安全教育专题网站中的隐患。组织学生熟练掌握更多网络安全知识,正确下载绿色安全网络下载,无形强化高职学生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在此过程中,同样要加强网监管理,及时对不良信息进行查封和删除,防止其向更大范围扩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必不可少,所以,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逐渐完善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结合学校组织宣传部门,教务处,基础部,以及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和党委宣传部,构成网络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健全的网络安全教育制度,并严格执行,及时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研究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可以就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培训和宣传服务,制定合理奖惩督查规则,在全校范围内加以落实,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有效性。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信息平台本身具有很强虚拟性,仅凭思想道德约束,存在有限性。基于这种网络安全教育情况,高职院校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可以充分迎合国家网监管理政策,更是突显校园网络安全的特色性质,保证相关制度的全面落实。而且,高职院校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上级的网络安全管理文件,考虑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性,进而为高职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质量和效率提升,奠定夯实基础。

四、优化高职院校干预体系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具有一定培训职能,为此,可以借此优化高职院校干预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高职学生在登录校园网时,将网页广告弹窗换成网络安全教育宣传,一方面可以起到警示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防范意识,自觉规范行为。利用网络知识竞赛,文艺技能展示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网络生活,同时为学生的自我特长发挥,提供广阔的平台。这样就能够在夯实学生信息化网络基础上,杜绝上网成瘾的不良习惯,主动在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中趋利避害。

总而言之,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既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建设部署中的关键内容,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及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需要制定合理计划目标,规范学生自身上网行为,切实营造绿色纯净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曲大海.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信息化新形势背景下的网络安全[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8).

网络安全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安全;校园稳定

当今社会的网络空间具备着数据开放、信息丰富等多种优点,这不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满足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上的APP也越来越多,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也在变得方便、快捷,学生也开始离不开手机了。不过,由于学生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疏忽,导致他们容易成为网络安全事件的受害者,这不仅会让他们损失大量金钱,甚至会危害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一、网络安全教育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

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逐步提高了对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思想者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虽然目前我国学生的素质普遍颇高,但还是存在素质不高的学生,这些学生对法律的重视不足,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引导走上歧途,这就会影响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也就难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网络安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在高校的生活中逐步塑造出属于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二、高校在网络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

(一)互联网的发展优于法制建设的速度。在建设网络法制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的行政部门并没有具体的颁布规章制度,导致高校主要针对网络营销、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等方面建设法制,同时,在网络犯罪和规范运营商方面,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很薄弱;许多法律难以确切规范行为。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信息也极大的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难题。尤其是面对一些扭曲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网络负面言论。有关部门在面对这些网络负面言论时,大多时候都采取屏蔽、删除或是覆盖信息的方法来减少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小组协调监督管控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这其中涉及国家多个相关部门管理机构。多部门协调合作,共同管理,往往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难以区分,还增加了网络监督过程中“假”问题出现的现象。(二)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滞后性。根据目前高校对于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没有充分重视。同时,目前高校对于网络安全的教育远远不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虽然部分高校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高校并没有切实的让学生领悟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三)学生的自控性低。在高校宽松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得到了充足的自主性,不过,这种自主性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经常在虚拟的网络上来逃避现实社会,缓解压力。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和网络游戏上,容易产生心理创伤。在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着通宵玩手机的问题,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学生的自控能力较低。

三、高校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高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校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毫无疑问也是高校校园和谐的保障。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教育,不但能有效的减少高校学生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高校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高校更应该推动学生去认识网络安全教育。为了加强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高校就要重视每年9月第三周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通过举办讲座、制定横幅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在刚离开父母步入社会的时候,社会阅历浅且思想单纯,更容易成为网络安全事件的受害者,也更应该及时的接受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二)科普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来有计划的为学生科普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从长远看,这也是为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当然,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有针对性的网络病毒部分的培训,还应该有密码学、安全性设置等安全理论的教育,通过实践分析在网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网络事件,如“永恒之蓝”勒索病毒等事件。深入研究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安全节点,以便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是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的,教师更应该负责任的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引导,类似于对可能发生的网络事件的预防措施,事件发生时或事件发生后的补救措施等,帮助学生有效的降低遇到事件的风险。特别是要从学生自身的个人信息角度出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社交等行为时,注重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三)完善学生对网络空间安全的认识。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导致相关监督、法律、法规的滞后现象,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灰色地带”,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网络攻击、欺诈、谣言或是黄赌毒等,让广大学生成为了受害者。与此同时,不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也导致部分学生成为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实施者。因此,完善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为高校目前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避免网络事件产生的最有效方式。相对于海陆空天等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已经融入其中甚至凌驾其上。由于网络空间具备混沌性、不对称性等多种特征,导致网络安全的未知风险远大于已知风险。尤其是随着网络发展而无法消除的“两面性”,更使得网络安全中的威胁和漏洞会长期存在。和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意识相比,网络安全意识涉及到的知识面更加的广阔,专业性更强,随着各种网络威胁频繁发生,积极预防网络安全问题,降低遇到网络安全问题的风险,就成为学生们需要终生学习的课程。(四)提高对网络安全教育的投入。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一是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一个好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的完成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工作。毫无疑问,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趋势和需求就是专业化。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网络信息学科知识,还要拥有充足的网络安全实践性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指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当然还要包括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操作技能等。二是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高校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所带来的各种挑战,这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频繁在高校发生的网络安全问题,极大的伤害了学生们的身心。为此,高校为了能从源头上解决这类问题的产生,不仅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更要防微杜渐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领袖队伍的重视,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建安全监督小组。这种小组可以活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通过亲身实践来宣传网络安全教育。不可否认,这种学生形式的团体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更懂得学生们的需求。(五)创建高校和政府的网络联动机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要求我们要共同打造网络完全的共同体。随着互联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频发,各国间的信息鸿沟也在扩大,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开始成为公害。作为无国界、无边界的互联网,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更需要国际社会统一团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建设人类共同新家园的需要,也是应对信息化挑战的迫切要求。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高校的努力,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配合,只有携手并进,构建完善的制度,才能营造出稳定和谐的网络校园环境。当前,上海的部分高校已经实施的举措有根据区域划分来配合网络安全的教育,虽然教育方式仍旧单一,但已是很好的尝试。在此基础上,高校要为之探索出更加可行的方法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四、结语

大学生在时展和网络的进步下,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上网态度。基于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学生谨慎用网,以便能最大程度的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肖雅文,郭靖天,郑丽坤.高校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6).

[2]张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防护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