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4:03

外国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1

1选题

1.1作家作品论

作家作品是常见的比较传统的选题领域,在写作者的选题中占绝大多数。如果你选择具体的作家或作品作为研究论文的写作对象,那么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尽量选择有影响的大家选择有影响的大家就可以有大量的关于这个作家的中外学者的研究资料供写作者参考,资料更容易找到。尤其是能读到大量翻译过来的国外学者的论著,他们对国外作家的研究更直接、更深入。比如,写作者选择的是萨特研究,那么他会发现中外学者的关于萨特的各种各样的著述如《萨特文集》、《论萨特》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研究资料。阅读了这些资料,写作者们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有些写作者为了求新求变,大胆地选择了一些名气很小、甚至专业研究者也不太熟悉的作家。结果,选择太生僻的作家只会给论文写作带来更多的难题。首先,由于该作家的名气较小,因此资料来源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9再则,由于有些写作者外语水平有限,他们一般都是通过翻译、通过阅读中译本实现对外国作家的了解。没有足够的译本,会给你的论文写作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因此,写作者选择的作家最好是大部分作品,特别是重要作品都翻译了过来,这样你选题的空间才足够大,判断才足够准确。

(2)选择好的译本现在有的外国作家的作品有很多译本,翻译的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错误。研究如果建立在有错误的译本上,就会影响立论和判断,所以要选择好的翻译家和好的出版社,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等都是信得过的外国文学出版机构。此外,作品和选题应尽量向20世纪的作家作品倾斜。一方面是因为19世纪以前的大作家如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研究的人太多了,再生成写作者自己的独立的见解恐怕更有难度;另一方面,20世纪文学对于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状态,进而认识人类今天的生存现实,是无法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比起19世纪以前的文学来说,20世纪的外国文学是更为复杂、晦涩的文学,尤其是占据了20世纪文学主潮的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使人望而生畏,即使是专业研究者,想读懂也需要费相当的气力。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作品更值得写作者的下功夫、花精力去搞明白,在这个领域里写作者们也更有文章可作。

1.2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目前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其研究难度也比较大,它要求研究者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较好的文本分析能力。如透过萨特的作品分析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就是这方面的范例。选择此题作为研究对象,文本细读只是一个基础,目的是总结萨特创作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而发掘萨特对世界小说、乃至20世纪现代主义的独特贡献…1。做这方面的选题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往往更高,既要求研究者精细的文本细读和分析能力,又要求有理论的思考和深度,而研究者的最终研究与写作的动力则是一种理论冲动和热情。思辨能力不是很强的研究者选择这类题目时需要慎重。

1.3流派研究

流派研究也是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20世纪。20世纪外国文学的重要特征是流派纷呈,现代主义文学,更是表现出鲜明的流派特征。每个文学流派在体式、风格、美学、技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的独特视角,有自己不同的哲学、心理学背景,是很难与别的流派混淆的。因此,从流派的角度进入20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是比较常见又可行的做法。比如研究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比较适中的论题。在选择流派研究时,切记不要选题太大。有些人选择像“20世纪现代派研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诸如此类的题目。这类题目不太具有可选性,主要是相对于研究者的研究水平而言的。尤其是年轻的外国文学研究者或在读的学生,以他们对外国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此类题目很难驾驭:篇幅有限,论题说不清楚;篇幅过长,又容易做成讲稿。因此,最好选择小的切口人手,“小题大做”。“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的好处是既可以由浅人深,层层深入,又能体现文学研究的具体性。文学研究论文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论文写作,它是建立在对具体感性的文学现象的领悟和感受基础上的。

1.4思想研究、主题学研究

思想研究在外国文学研究中也是有吸引力的领域。这是因为许多外国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深刻的思想渊源。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写作者们深入理解外国作家的精神遗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思想研究又容易脱离文学,进入思想史领域。所以,把主题学适时地引进来就很必要了。比如,要研究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可能是困难的,但是可以研究萨特和加缪文学中的存在主义主题,如“自由”的主题、“荒诞”的主题、西方人“境遇”的主题等等,并以他们的作品为出发点,这是可行的选择。

2形成论题

形成自己的论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环节,可以从以下两种途径形成自己的论题:首先,阅读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形成个人观点。如果选择的是一个重要作家,那么,中外学者关于这个作家的研究肯定有很多,论题就需要在阅读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做出。在阅读过程中,写作者会认识到,学者们都在关注一些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已经有过充分研究的,哪些问题是可以进一步探索的?哪些观点是你不同意或认为论证不充分的?对某些问题产生了自己的见解?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围绕自己的初步想法再重新去读作品和资料,当然,这一次重读就不能再泛泛而读,而是要把阅读集中在你关心的问题上,一方面对作品的重新阅读会加强你的认识,另一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也肯定会继续触发自己的见解,或是不断修正你的认识。一开始你的想法也许是零星的、片段的,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论题就会越来越成型,最后形成论文的基本框架和提纲。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第一阅读获得论题。一般来说,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前期阅读和感受。所阅读的作品中,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你?有哪些现象是你认为重要的?是作品的主题,作品的形式,还是作家的思想和体验更能引起你的兴趣?论题往往就建立在你的第一阅读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第一阅读获得论题是比较直观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是比较有难度的,尤其是对于涉足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时间不长的写作者来说,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往往还不足以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基础。因此,写作者们可以多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法形成自己的论题。

3写作过程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循论文写作的一般程序和规律外,还有几个相关的问题需要注意:

3.1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在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了解论题和角度之间的关系。论文选择好丁领域,不意味着有了论题,有了论题也不意味着可以马上开始写,因为还没有选好角度。而从论题进入到具体角度,才真正完成了对论文的基本设计和构想,才可以写起来。比如说,写作者要研究卡夫卡的小说,这只是有了大致的对象和领域;经过充分的阅读,确定要研究“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这时就有了比较适中的也切实可行的论题了,或者说,合适的题目也有了。最后,还需要找到可以进入论题的具体角度。如果读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J,凄到主人公格里高里一天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支大甲虫,又突然发现卡夫卡的不少小说都是通过这种变形和荒诞手法表现人的异化的,也许写作者的文章就想从这个现象谈起。这时侯,他就找到了好的角度,找到了一个具体可行的切人点,论文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3.2防止论题空泛。面面俱到,凑字数做外匡文学论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有些人为的凑足字数,将论文做成空泛的作家论。在论文中,先谈一点作家生平,再谈谈这个作有哪几部重要的作品,然后挑出一两部作品介绍一下故事梗概,最后从文学史上引用几句评论,一篇文章就写完了,这种文章是最要不得的。比如作家生平问题,不是说写作中不能谈作家生平,问题是为什么要谈作家生平,如果这个作家的生平对文章的总体立意很重要,那么不仅要谈,而且还要谈得很充分。总之,不要泛泛地谈生平,生平研究要服从你的论文的总题需要和构想。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2

文学作品解读要基于文学阅读。阅读要先于解读。因而首先要让学生直接接触文学经典,真实朴素地阅读。〔美〕哈罗德•布鲁姆在他那本《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里提到阅读第一个原则———“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就是强调读者要去掉学院派的套话和框架,尽可能不要先入为主、带着已有的成见去阅读。我国学者赖瑞云也指出:“如果先入为主带着既定框架,或者带着有色眼镜,或者分心走神,雾里看花,阅读就可能失真。”刘勰在《知音第四十八》也提倡“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真实阅读。直接面对经典,原汁原味、真实朴素的阅读,是进入有助于文学经典解读审美自失的最佳理想状态。“审美自失是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真实阅读状态。”学生直接面对外国文学名篇佳作,清除一切干扰、原汁原味地阅读,就能形成鲜活的原初印象和感受,切实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和快感。比如,在狄更斯长篇小说《远大前程》的解读教学中,一位教师让学生课前先阅读小说。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谈谈自己原初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同学们纷纷反映虽然这部经典故事情节单一,但仍很喜欢阅读。一位同学感觉狄更斯这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自传体小说,以主人公性格匹普的视角观察和阐释世界,道德感比较模糊。另一位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对话”印象颇深,感觉狄更斯描写人物对话时很能抓住人物个性特征让人物说各自个性化的语言。还有一位同学认为小说是用反讽来写的,用匹普的命运对社会给人远大前程的可能性已消失的批判与反讽,形成小说特定的修辞效果。此外,有的同学认为初读作品给自己最大感触的是狄更斯在小说中对法律所持的批判态度,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侦探小说,还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童话色彩浓厚的小说……从学生诸多的反应来看,这部经典给同学们带来许多原初印象和感受,恰恰是解读这部经典小说的诸多切入点。教学中如能抓住学生这些真实阅读产生的兴奋点与原初印象,无疑为下一步深入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意蕴与表现形式打下良好基础。可见,阅读中整体鲜活的原初印象十分可贵,学生已被文质兼美经典的永恒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这是消除对外国经典阅读隔膜的最好途径,也是珍惜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解读教学良好开端。温儒敏先生在《多读书,方能气质博雅》一文中也说过:“作品阅读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

二、唤起“阅读期待”:享受审美愉悦与乐趣

读者转向,重视读者接受研究的接受美学代表姚斯十分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意义生成之间关系。姚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野”的术语,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也就是指读者本身的期待系统可能会赋予作品的思维定向。期待视野显然与读者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常常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语文课标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因而要注重珍视和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对文学的接受感悟力和想象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期待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我们依然经常看到教师既不注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关注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程序化: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作品艺术特色。教师从头到尾一一讲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解读自然失去兴趣,甚至厌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真正唤起,难怪乎布鲁姆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那种阅读乐趣。”鉴于此,在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阅读期待,唤起他们对探寻经典意蕴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和欲望。比如,在“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你印象中的普希金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普希金诗歌给你总体印象与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对诗人传奇的爱情及生平有所了解,初步鉴赏品位过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感情真挚、旋律优美,语言质朴优美的抒情诗。教师巧妙唤起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令其渴望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阅读期待中。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被激发以后,教师再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诗人传奇的爱情经历和不平凡的生平,初步感悟到诗人浪漫热情、善良纯真、忧郁率真的诗性素质和血气方刚、奔放自由的天性;通过播放诗人抒情诗杰作《致凯恩》《致恰达耶夫》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朗诵音像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抒情诗风格,对这位“俄国文学之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阅读期待。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被深深唤起,就为解读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说“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活动之间的张力,使得经典解读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新鲜感切入文本解读,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审美愉悦和审美快感,才能形成对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良性循环的理想境界。

三、涵咏经典:自主探究深层结构

重视读者接受的阅读理论具有一个共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着多种解释与分析的可能性。外国文学经典常常在表层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深层结构,需要读者深入寻幽探微,才能体味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正如歌德所说“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经典解读教学要高度珍视学生阅读独特体验与感悟。温儒敏先生说“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接受美学另一代表伊瑟尔在强调读者的决定作用时也强调作品的制约作用,指出作品的意义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指的是作品中之空白吁求读者去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既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独特体验,也要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创设开放对话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涵咏品味,比较升华,建构生成作品的意义。比如,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悲剧形象?让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作品,形成初步印象和感受,然后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录像《王子复仇记》,加深对剧情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反复细读作品,积累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升华成理性的体会,并撰写成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在课堂上做报告展示。在课堂上,让同学做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提问讨论,搭建合作探究、多向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再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适当引入或补充介绍文本解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阅读鉴赏和批评方法去鉴赏解读。譬如告诉学生可以从社会历史学、知人论世、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俄底浦斯情结”、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元视角去解读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比如,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鉴赏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和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深入领悟哈姆莱特形象丰厚内涵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此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上升到理解与领会、鉴赏与评论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得审美愉悦和享受,又提升自己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健全审美人格。

四、名师的榜样作用:促进专业化发展与成长

温儒敏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小学阶段是文学教育的初始阶段。语文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处在人生的童年阶段,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体验是以直觉和感性鉴赏为主,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入职时就应该具有高尚的阅读品位和文学感悟力、想象力和鉴赏评析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小学的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因而应关怀学生未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在经典解读教学中,要将学科知识和小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未来教师们具备任教所需学科知识涵养和专业化素养。在教学中,可以引用小学名师鲜活的经典解读的教学范例,让学生零距离地与小学名师们进行对话,目睹名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学生在感性观摩中不仅吸纳名师们先进教学理念,领略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能感受他们博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老师非常注重经典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必须明白:一流教育从经典训练开始”。她系列成功的名著导读课课堂教学案例,比如《丑小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注重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原汁原味直接阅读原著译文,重视学生对文学课文的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语感、想象力和文学感悟力方面,都是小学文学教育的范例。窦桂梅老师爱读经典,她曾说“要有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要有让经典以经典的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心。”她的名著导读课就像她本人所期待那样,文学课上出了“文学的味道”,上出了文化的味道。在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童话名篇《丑小鸭》的经典导读课堂教学案例中。她大胆超越教材,引入原著译文,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与经典对话。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安徒生的拟人童话《丑小鸭》。这篇童话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丑小鸭》的译文有近7000字,但你知道吗?在课本里被压缩不到500字了。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3

外国文学翻译和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翻译,何来评论?翻译是评论的依据。没有评论,翻译便难于健康地发展,可能会长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不良局面,因此,评论对外国文学翻译起着一种净化和提高的作用。

我国老一辈作家、翻译家,尤其是作家兼翻译家,不仅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而已在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着郑振铎是怎样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论中国第一个外国文学翻译大师林纾(琴南)的功过:

我们看了这个统计(指林纾所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统计),一方面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凭外,因为他介绍了这许多重要的世界名著给我们,但一方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归于虚耗,因为在他所译的一百五十六种作品中,仅有这六七十种是著名的(其中尚杂有哈葛德及科南道尔二人的第二等的小说二十匕种,所以在一百五十六种中,重要的作品尚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可以不必译的,这大概不能十分归咎于林先生,因为他是个懂得任何外国文字的,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了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之身上。

还有一件事,也是林先生为他的口译者所误的:小说与戏剧,性质本大不同,但林先生却把许多极好的剧本、译成了小说--添进了许多叙事,删减了许多对话,简直变成与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第四》、《雷差得纪》、《亨利第六》、《凯撒遗事》以及易卜生的《群鬼》(梅孽)都是被他译得变成了另外一部书了--原文的美与风格及重要的对话完全消灭不见,这简直是在步武却尔斯·兰在做莎士乐府本事,又何必写上了"原著者莎士比亚"及"原著者易卜生"呢?

林先生的翻译,还有一点不见得好,便是任意删节原文。如法国雨果的《九三年》,林先生译之为《双雄义死录》,拿原文来一对不知减少了多少。我们很惊异,为什么原文是很厚的一本,译成了中文却变了一本薄薄的了。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统计林先生的翻译,其可以称得较完善者已有四十余种。在中国,恐怕译了四十余种名著的,除了林先生外,到现在还不曾有过一个人呀。所以我们对于林先生这种劳苦的工作是应该十二分的感谢的。

在那些可以称得较完善的四十余种翻译中,如西万提司的《魔侠传》,狄更司的《贼史》,《孝女耐儿传》等,史各德之《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都可以算得很好的译本。沈雁冰先生曾对我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除了几个小错处外,颇能保存原文的情调,译文中的人物也描写得与原文中的人物一模一样,并无什么变更。

离开他的翻译的本身的价值不谈,林先生的翻译工作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影响与功绩,其最大的是:

中国近二十年译作小说者之多,差不多可以说大都受林先生的感化与影响的。即创作小说者也十分的受林先生的影响。小说的旧体裁,由林先生而打破,欧洲作家史各德、狄更司、华盛顿·欧文、大仲马、小仲马诸人的姓名也因林先生而始为中国人所认识。

其次,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茅盾又是多么细致地分析、比较、评论《简爱》的两种译本的。一本是伍光建译的《孤女飘零记》,一本是李霁野译的《简爱》。茅盾一开始便摘引了原文第一章的头两段来评比:

Therewasnopossibilityoftakingawalkthatday.Wehadbeenwandering,

indeed,intheleaflessshrubberyanhourinthemorning;butsincedinner(Mrs.

Reed,whentherewasnocompany,dinedearly)thecoldwinterwindhadbrought

withitcloudssosombre,andrainsopenetrating,thatfurtheroutdoorexercise

wasoutofthequestion。

(伍译)那一天是不能出门散步的了。当天的早上,我们在那已经落叶的小丛树堆里溜过有一点钟了;不料饭后(李特太太,没得客人来,吃饭是早的,)刮起各大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的了。

(李译)那一大是没有散步的可能了。不错,早晨我们已经在无叶的丛林中漫游过一点钟了,但是午饭之后--在没有客人的时候,里德夫人是早早吃饭的--寒冷的冬风刮来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再做户外运动是不可能的了。

茅盾指出,这两段译文都是直译,但有一同中之异,即李译是尽可能地移译了原文的句法的。如果细较量起来,我们应当说李译更为"字对字";第二句中间的"indeed"一字,两个助词"so"以及"penetrating"一字,在伍译是省过了。然而这是小节。如果我们将这两段译文读着读着,回过去再读原文,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李泽更近于原文那种柔美的情调。伍译的第二句后半,"刮起冬天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了,"诚然明快,可是我们总觉得缺少了委婉。而所以然之故,我以为是和依照原文的句法与否有关。又原文中之"the

coldwinterwindhadbroughtWithit…"一段,李译亦比伍译更为"字对字",而且更为妥贴。除了’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在字面上也比"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更为切合原文而外,"寒冷的冬风刮来……"云云也比"刮起冬天的寒风"更合原文的意思;而这,也足因为伍译要避去欧化句法,所以这半句就不能"组织"的恰好。否则,这半句并不怎样难,以伍先生的译才一定能译得很妥贴的。

再来比较原书第一章的第二段:

Iwasgladofit:Ineverlikedlongwalks,especiallyonchillyafternoons,dreadful

tomewasthecominghomeIntherawtwilight,withnippedfingersandtoes,and

aheartsaddenedbythechidingsofBessie,thenurse,andhumbledbyconsciousness

ofmyphysicalinferioritytoEliza,John,andGeorgianaReed.

(伍译)这我却很欢喜:我不愿意走远路,尤其是遇着跟冷的下午,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手脚的冰冷,奶奶贝西的臭骂,已经够我害怕,而我的身体的孱弱,比不上伊里西,左珍纳,约翰他们三个,更使我自惭形秽了。

(李译)这是我高兴的:我从来不喜欢长的散步,尤其在冷的下午:手指和足趾都冻坏,怀着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觉得身体不如以利沙,约翰,和乔治安那里德而受着委曲,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在我看来是可怕的。

这一段一长句,因为原文的句法的关系,颇难译得好。原文的"dreadfultome"直贯句尾,李译移装在句本,好是好的,但文字稍觉累赘。伍译移在句中("已经够我害怕"),我以为比较明快。自然,倘使我们逐字对照起来,伍译是省去了若干字的;"我不愿意走远路"中间略去了"从来"(never),"手指和足趾"简略为"手脚","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简略为"奶妈贝西的臭骂",--这都是。

但是通读全句,我还是喜欢伍译。我以为伍译此句的神韵很好。"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似乎比"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多些韵味,而"humbledby

theconsciousnessofmyphysicalinferiorityto…"伍译的比较自由的成语(把humbledby

theconsciousnessof译为“自惭形秽”,我亦觉得比李译的"觉得身体不如……而受着委曲"似乎更见熨贴。

比较这一段的两种译文,颇有意思。第一,此句的伍译实在比第一段更为切近直译,这证明了直译方法的不容怀疑;第二,这又证明了直译方法如果太拘泥于"字对字",便容易流为死板,使译文缺少了神韵;太拘泥于"字对字",往往会变成死译,--这跟直译有相当的距离。久历译此句加添了些意义。"已经够我害怕"的一个"够"字,和"更使我自惭形秽"的"更"字,--这两字在译文中是互相呼应的,然而把原文的语气太加重了;我以为"更"字可以换为"也"字。

看,茅盾对两种译本的评论是多么公正.毫无成见,是则是之,非则非之,动机是与人为善,措词是委婉中肯,绝无哗众取宠之意,更无损人利己之心。评论的目的,乃是总结翻译的宝贵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个断发展。

前辈在外国文学评论方面,早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接受批评,毫无疑问,是更加困难的一个方面,前辈中也不难找到永久值得效法的楷模。他就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人旗手鲁迅,他虚心接受批评意见的事实,大量存在于他同翟秋白关于翻译问题的通讯中。例如鲁秋白先生对于地重译的法捷耶夫《毁灭》,根据俄文提出九点商榷,他都欣然同意,回信说:"如来信所举的译例,我都可以承认比我译得更’达’,也可以推定并且更’信’,对于读者和译者,都有很大的益处"。

在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方面,甚至在接受批评方面,都有前辈树立了卓越的榜样和楷模。但统观半个世纪以上的外国文学翻译评论,似乎还同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不相适应,没有做到相辅相成,同步前进。不仅没有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为文学翻译事业服务的方面军,而且还出现或"左’或右的现象。所谓"左",典型的表现见五十年代出版的《翻译通报》。北京《翻译通报》编辑委员会1950.7.1一1950.12.15出版了《翻译通报》第一卷1~6期;1951.1.15--1951.6.15出版了第二卷1~6期;1951.7.15--1951.12.15出版了1~5期(5期为特大号);1952.1.15出版了一月号;二月号因故休刊。直到此刻为止,《翻译通报吨翻译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翻译介绍与评论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1952年2月的作刊整顿,三月号便以配合三反运动的严峻面目出现,例如三月号首篇文章,便是题为《展开翻译界的三反运动》的动员报告.紧接着就是检举和斗争,并在批评栏中开始点名批判已经相当有名气的一些翻译家。到了四月号,旗帜就更加鲜明了,大字通栏标题则三反运动中翻译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特辑》,接着分《自我批评之部》和《批评之部》。一些名家在《自我》部和《批》部相继被点名批判和作检查。五、六两月号仍为特辑,检讨和批判仍在继续进行,不过其火药味已开始有所减弱,好端端的《通报》他就跟着三反运动的结束而停刊。

不容讳言,当时翻译界少数人确实存在着抢译、滥译、剽窃,甚至作"中间把头"等等恶劣现象,严重的可作三反对象清查处理。但绝大多数翻译家,虽然翻译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仍然见有所不为的,在专辑中所发表的"批判"和"检讨",究竟有多少符合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信服也让人信服,恐怕需做进一步的研讨和商榷,很难盖棺论定。

所谓"右",表现在前几年对于黄色或接近黄色的书刊的放之任之,无人过问、那几年,学术著作和严肃的文学市场,已被蚕食殆尽,但外国文学翻译批评界则然若寒蝉,无敢挺身而出者,致使黄色泛滥,臭气熏天。

如何健康地开展正常的外国文学翻译的评论工作呢?

我认为,第一,评论有两个任务:一是奖善,一是罚恶,而前者应为其主要任务。所谓奖善,是向读者介绍推荐善译佳译,使他们有所欣赏和借鉴。所谓罚恶,是分析批判那些诲淫诲盗或错误百出的译品,使读者知所警惕,免得继续受害。

第二,评论方法应当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如是善译佳译,首先应从宏观的即文学的观点评论~下译者是否重现或者切合或者接近了原文的风格,其次应从微观即语言学的观点,研究译文是怎样利用语言特点来体现原文的风格的。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自然免不掉要举些实例、同例、句例以及段例,如是劣译、坏译,亦应宏微结合,首先评论一本原著本身的文学价值如何,社会效益如何,其次应毫不留情地指出译者的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实例。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外国文学;《小妇人》;写作特征

一、外国文学《小妇人》简介

(一)作者简介。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是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由于父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超自然主义者,因此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从小就担负起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在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长阶段做过很多工作,例如护士、裁缝、工人、佣人等,得益于丰富复杂的生活经历,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积累下诸多写作素材。1840年,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一家搬到拥有秀丽自然风光的新英格兰康科德,新的家庭环境不仅使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而且因此结识梭罗、艾默生等文学巨匠的孩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自身的思想由此受到这些传奇人物的极大影响[1]。(二)内容简介。《小妇人》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表达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小妇人》的背景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主要描述一个普通家庭中的四个姐妹,从刻画四个不同性格女性的成长经历和爱恨纠葛,充分表达对女权主义的独特解读。受到自身经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作者对《小妇人》中的角色刻画都深深烙印上自己的影子。在小说女性人物的刻画上,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主要描述四姐妹为追求各自的人生目标所经历的故事,由于其价值观完全契合美国文学审美,因此受到很多读者的追捧和欢迎。

二、《小妇人》的写作背景及主题

(一)背景简介。1.工业革命。《小妇人》的创作时正值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西方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与思想的发展与更新获得优质的土壤环境,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很多反映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小妇人》就是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典型作品。2.美国内战。19世纪中期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而《小妇人》的创作是在美国内战刚刚结束的时期。战争结束后,美国民众的生存环境逐渐趋向和谐稳定,因此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拥有一个思想复杂但是环境稳定的写作环境。另外,战后人们更多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对文学作品的需求量逐渐提升,作者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小妇人》。3.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思想的诞生与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也发生极大的转变,尤其是女性主权意识的觉醒,使很多女性逐渐走向社会,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与男性取得相同的就业地位。这些教育及社会女权主义兴起,成为《小妇人》创作的重要条件[2]。(二)主题分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小妇人》中所表达的女权主义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从写作背景来看,美国正处于思想启蒙的初级阶段,很多女性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逐渐从传统文化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产生走出家门看世界的愿望,并且渴望与男人一样在社会上获得平等职位,以劳动和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因此作者笔下所刻画的女性人物性格都具有新时代的女权主义特征。二是善良仁爱。真善美在作者的精神世界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因从小接受父亲的内心教育,同时接受梭罗、艾默生等文学巨匠的思想引导,其所倡导善良仁爱的女权主义思想在《小妇人》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在这本小说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真善美情感,由此也使读者更加容易受到打动。三是自由平等。《小妇人》中的四个女性角色都追求独立自主,渴望与男人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四姐妹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将自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品,而是通过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变得自由而独立。作者在小说中梅格能够与丈夫一起处理家务、抚养孩子,同时追求平等公正的社会职位,因此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独立[3]。

三、《小妇人》的写作特征分析

(一)塑造新时代的女性新形象。《小妇人》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印有作者的影子,作者结合自设对女权主义的认知,在小说中塑造出新时代的女性新形象,因此《小妇人》能够在当时诸多的女权主义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且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文中的写作内容来看,虽然四姐妹的人生路线是小说的主线,但是马奇太太在其中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口头或者行动上的教育,还在于马奇太太本身的新女性形象。作为四个女儿的母亲,马奇太太勇敢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生计责任,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仍然带领女儿对更加困难的人们给予帮助,充分体现出女性的自强精神。(二)灵活应用暗示的写作方法。作者在《小妇人》中描绘出一个亲和友善的普通家庭,家中的四姐妹互敬互爱、亲密友爱,但是作者却灵活应用暗示的写作方法,使四姐妹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梅格与艾米为同一类型,乔与贝思是同一类型。以乔与贝思对比为例,虽然乔是贝思的人生导师,但是二者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乔性格火辣、坚毅独立,更加具有男性的性格特征,而贝思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充分展示出传统的淑女形象,前者因为性格特色无法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而后者因为腼腆怯懦无法融入学校生活,这两种女性形象是矛盾对立的,同时也是协调统一的,而作者对二者的刻画充分暗示女权主义妇女应该具备的形象。(三)注重描绘不平衡的人物性别。《小妇人》主要刻画女性角色,整个小说中对男性角色的描写都是浅尝辄止,并且只承担刻画女性角色的辅助作用,因此《小妇人》在写作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人物性别不平衡特征。小说所描写的男性角色基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妇女必须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责任,才能够使家庭得以圆满,这也避免小说出现“以男人上位”的伪女权主义,从而使女性角色真正实现独立自主。另外,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还非常擅长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小说中很多细节都能够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例如在小说结尾对庄稼丰收的景象进行刻画,暗示主人公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妇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妇人》不仅是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反应女权主义的重要作品。作者在写作中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对新时代的女性新形象进行塑造,同时灵活应用暗示的写作方法、注重描绘不平衡的人物性别、善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王路瑾.《小妇人》背后的女性———路易莎•梅•奥尔科特[J].海外英语,2011,(09):312-313.

[2]杨晓强.外国文学《小妇人》中的写作特征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08):138-139.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

假设6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注重的是学用一体的教学模式,旨在解决我国外语教学学用分离的问题。在国内教学界,文教授的产出导向法已广泛地运用于大学英语及其他语种的教学中,而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中鲜有人提到和运用。故本文拟探析产出导向法运用到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运用其理论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几种方法,希冀能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产出导向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外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流程和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可见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是可行的。笔者所在高校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需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运用母语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以及初步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政府机关和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人才培养的模式注重的是创新、能创业、擅应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这门课程后,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分析和研究世界文学有关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具备世界的视野,历史的高度,民主和科学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以上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其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核心是“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关键能力说”。“学习中心说”强调的是学习,强调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即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所强调的学生学习到的外国文学史的知识,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学史知识简单的学习,而是要掌握其规律、特质和精神,从而为“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及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学用一体说”强调输入与输出的无缝对接,事实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中来,实现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文化交流说”在产出导向法中是指“正确处理目的语文化与学习者本土文化的关系”[2],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同样的文化交流的关系,在异质文化的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学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杨义先生就曾谈到“血脉会通”的思想,认为“回到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是为了认识‘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是谁’的认识必须在与文化他者的眼光才能激发我们的对话的欲望,启发创造现代性学理的潜能”。[3]聂珍钊先生也提出,“我国原来的外国文学或世界文学在本质上就是比较文学”[4]的观点。这均是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与外语教学目标之所在,使学生课程学习的文化交流中能进行比较并能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他者。文秋芳教授在“关键能力说”中谈到,不同的授课对象应有不同的关键能力,并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相吻合。“外国文学史不仅是一门知识课程,更是一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5]正是基于同样的教学理念,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采用产出导向法是可行的。不仅如此,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流程和产出导向法的四个教学假设的比照中,也可见出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其中的可行性。产出导向法中包含有教学中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假设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经常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国文学教学虽然在课程设置上归属于不同的院系,针对的也是不同的授教群体,但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是通过课程的输入性学习,让学生能输出相应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输入的是英语,促使学生输出的是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即说、写、译等产出性活动,并使其成为教学的驱动手段和教学目标,将读、听等输入性活动作为其促成手段。外国文学课程输入的是外国文学的知识,也包括读和听,读文学作品和文学论文,听老师的介绍和分析,促使学生输出的是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分析和学习作品之后的运用写作,即写和析的产出性活动。“选择学习假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外国文学教学涉及到的外国文学史知识不仅时间跨度大,还有海量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要在有限的课时里穷尽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输入中选择性的学习也是重中之重。“以评为学假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极少运用,事实上采取教师评、学生评,能在极短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着课时不足、知识量过大的困境,加上“丧文化”环境下成长的青年一代,受网络影响极大,一定的知识通过网络即可查找得到,学生难以提高兴趣融入课堂,却极易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这些问题也期待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来,也使产出导向法进入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成为可能。综上所述,产出导向法以新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创新性、应用型能力中,在新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促成中,在改革陈旧的“背景-作家-作品”为主框架的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产出导向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新修订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是由驱动-促成-评价组成的若干循环链,并分出小产出目标,以最终实现大产出目标。[6]依据此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的指导,我们可以把以时间为线索的外国文学史课程分成若干个单元,分出若干小产出目标,如产出诗歌朗诵和写作,产出文本分析,产出戏剧表演和解读,产出小说赏析和续写等,这些小目标形成大产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具备应用型的知识结构等。1.导论课上的输出驱动和输入促成文秋芳教授谈到,“教师必须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的输出提供有针对性的输入,以促成输出任务的完成”[7],“产出比输入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更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8]基于上述理念,在外国文学导论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输出驱动和输入促成两者有效结合,必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期望和学习热情。以往的导论课,往往拘泥于外国文学学什么,如何学的简单介绍当中。笔者在课堂上为了达成输入促成的效果,在上课前将陈众议先生《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一文发给同学们阅读,这种硬性的、阅读性的输入,促成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阅读情怀”,同时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谈心得体会,这样的输出驱动是导论课的第一步。这样的输入促成,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以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文学的批判性接受,引出曾艳兵、杨义先生等的学术观点,提出中国人应以中国人的灵魂来研究外国文学,应不同于外国人的外国文学研究。如此输入促成的目的有二:第一,让学生形成接受优秀学者研究成果的思维模式;第二,打破学生对文学课课堂结构固有模式的期待视野,使学生知自身不足,知自己学习困难之处,主动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如,读作品、析作品、续写作品、诵读作品、表演作品等各种输出性实践活动,如此,反之又影响学生对输入促成的重视。2.输入材料的合理导入外国文学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用中文编写,学生自学与阅读没有丝毫的难度,如果照本宣科,必定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形成来不来上课都无所谓的心理。文秋芳教授产出导向法理论中提出,“如果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能够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这些材料就能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有效拓展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语言体系,将产出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9]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着独特的阅读分析作品的视角,达到一定的产出高度,形成创新思维能力,与输入促成材料的选择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在分析荷马史诗时输入王芳的《<伊利亚特>的弓箭叙述》一文;在讲授中世纪文学时,给学生输入吴笛先生的《但丁<神曲>的跨媒体传播及其变异》一文;在给学生梳理19世纪俄罗斯文学时,从儿童形象的角度切入,引入笔者的学术专著《十九世纪俄国古典小说中的儿童形象研究》的科研成果等等,从而通过教师本人输入材料的精选,学生能逐渐以独特的视角来阅读分析文本,输出的能力不仅仅限于课本上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思想意义的分析,还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网络教学平台促成选择性学习假设外国文学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仅靠“注入式”“填鸭式”的知识输入,是无法达到教学效果的。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成选择性学习假设,能避免外国文学史知识枯燥地占据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外国文学教学利用了超星学习通的教学平台。在教学平台上,笔者按教材章节编排教学资料,平台上有大量的与教材相关的文学史知识,笔者以学生自学梳理题纲后网上提交作业、完成网上平台习题或观看教学视频等形式展开,这样就避免课堂上浪费大量时间来梳理文学史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发挥课堂选择性学习的作用。网络的飞速发展,促使外国文学史的知识性问题能够得到迅速地解决,倘若遵循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加选择地重复着学生唾手可得的知识,就是一两年的教学课时也无法完成。选择性学习假设,在输出任务的驱动下,如分享阅读心得、表演戏剧作品、浪漫主义诗歌赏析朗诵等,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外国文学的学习当中。老师也由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服务者,学生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

文秋芳教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规律的提出,为有效地运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运用产出导向法,提供了佐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师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以致用,提高阅读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2020年教师节,首次提出“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要求。将文秋芳教授团队的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外国文学的课程教学,正是响应号召的一次教学上的小尝试,在新时代新起点的现代教育上,这样的尝试还有待更进一步在实践中完善。

参考文献:

[1]湖南工商大学教务处.本科生培养方案[M].2019:402.

[2][6][7]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393,395-396,391.

[3]杨义.经典的发明与文化的会通[J].文艺争鸣,2007(1):2.

[4]聂珍钊.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2000(4):117.

[5]聂珍钊,等,编.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素质教育;文学课

一、历史上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英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也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1]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职称论文。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出了“新政”,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1]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

在西方,文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倍受尊敬的教育传统,因此,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质疑的。伴随着这样一种教学观念,他们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的是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打好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基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学究式的教学方法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称之为“综合性的教学方法”(Kulturekunde)[2]的运动,它把德语的语言教育与德国的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教育实践的核心。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德国也被用于了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把语言教学与文学、历史、地理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拓宽了外语教育的范围;还有些外语教育者把外语教学与外国的文化史结合起来,这样,学文学就成了通过作家、作品来了解作家、作品所处的那个社会以及它的文化思想。

在英国,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的作品是文学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是文化、美学、宗教和政治价值观的体现。英国的外语教学也体现了相似的教学观念:他们开设的希腊语课、拉丁语课显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古典文化,他们采用的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文化学习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后,就阅读古典原文。这种方法也被用到现代外语教学中,并且学生能否阅读外语原文是评价学生等级的重要标准。

与此同时,在美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在英属的一些殖民地国家,外语教学都强调文化的教育,强调具有历史意义的风俗习惯,强调所学外语代表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3]

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不同的教学观念,人们开始改变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成为了外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被屏弃,文学也被认为没有一点实用价值,甚至还被某些人认为会障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为文学语言为了取得一些特别效果常常不同于标准语言。威德逊(Widdowson)[4]说,一种普通的观点认为“文学、特别是诗歌语言常常被认为是不规范的语言,因此会起到误导的作用”。这样,文学作品就被那些具有交际语言功能的语言结构所代替(这段时期语言实践室和磁带录象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也促进了这种教学观点的应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外语教学也受到其影响。外语教学强调句型、模式。这种方法把语言变成了一种公式,强调语法的“正确”。通过对句型做反复、机械的练习后,学生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而不是它的文化价值,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如果要根据典型的句型提问,我们只能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适合文学教学的。再看看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一行诗“我像一片游云……”(Iwanderedlonelyasacloud),根据这行诗我们就可以问:谁是“我”?为什么他把自己比喻成“游云”?这种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得到一些感受。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交际教学法的缺陷,很多学者都站起来反对这种实用主义的教学原则。这样文学课又重新回到了课堂,重新受到了重视。语言教材中又出现了现代和古典的诗歌和散文,还包括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和散文的练习。在这个学术圈里,卡特、李特尔伍德、威德逊、布鲁姆菲、郎(Carter,Littlewood,Widdowson,Brumfit,Long)等都是积极的文学教育倡导者,他们写有大量论文和著作探讨文学教学的途径。

从历史上看文学和外国文学教育一贯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的,文学是语言最高的表达形式。

二、文学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外语教学一般有两个目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从文学的性质上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

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罗森布莱特(Rosenblatt)认为与他人的认同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学生会体会到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的本质;文学给他们提供的“生活,不是所谓的知识能够提供的:[5]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科学家他们提供的是一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而没有提供对这些信息、事实的人性的了解;而文学也能转播这些信息,并且还能提供对这些信息人性的了解。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文学能向学生展示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的必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包容心。长期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这样他们就常常把自己放入他人的位置,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包容心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讲究实际的社会里,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漠不关心,而文学能改变这种状况,给学生的世界观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

卡特和郎在他们《文学课》这本书里提出了文学教学的三种模式。[6]文化模式:通过文学学文化;文学是“智慧的积累,是一种文化的精髓”。[6]语言模式:通过文学学语言;文学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语言,如比喻、象征等。个人成长模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本质,探讨人生;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能帮助学生的个人成长。很显然第一和第三个模式都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关。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主题和题材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重要的文化思潮,文学流派,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等。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文化经历与作品所表达的文化经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鉴别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判断能力。

李尔伍斯给文学做了个透视,找出了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五个功能:[7]语言功能、内容功能、主题思想功能和社会发展及文学史功能。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与素质教育有关,特别是第四个作用,它要求学生探讨文学作品里人物和事件的含义,探讨作者的世界观,对事物的看法。学生通过了解那些对世界文化有影响的思想和文化思潮,他们的生活视野会拓宽,他们对生活的选择会更广泛。并且他们还能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洞察力。

布鲁菲特在他的论文“阅读能力和外国文学学习”[8]这篇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文学能力(也就是文化能力)的文学教学理论。他的理论既直观又全面系统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方法。他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普通阅读能力的延伸,你也许阅读能力很强,你也许认识文学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短语,但如果你不了解产生这一文学作品的文化习俗,你就无法了解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文学教学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教学途径。他认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的阅读经历,二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阅读经历与学生是否了解所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习俗背景有关,如果不了解,就无法把那些“字和短语”构建成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将某类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把作品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内容的联系,形式和结构的相似,风俗习惯及传统的比较,主题的表达等。学生的生活经历包括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这需要学生把作品与作品以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如果学生无法与作者对话,对作品没有感觉,是无法理解文学作品的。这与卡多拉斯和哈里斯(Cadorath,Harris)[9]的理论很相似,“书本身是没有意思的,它只给读者提供一条路线,读者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因此,文学作品是在学生理解了原文,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意思之后才有意义的。从教学上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意思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可以让学生读寓言类的作品,这样学生较容易把作品和他们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逐渐地再过度到探讨人生观的文学作品。

文学教学不是一条直线的教学,它需要培养学生同时从多方面感受文学的能力:学生必须通过文化习俗来理解文学作品,还必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布鲁菲特的“文学能力”理论。公务员之家

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必须要与以上的模式一致,但是根据学生的文学经历在程度上(难易度上)可以根据情况而变。学生的文学理解力不等于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以在选作品时既要考虑语言因素,也要考虑文化因素。(1)语言因素:语言可以用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测量,但语言简单并不代表学生就能理解其意思;布莱克(Blake)的诗歌,海明威(Heminway)的“老人与海”语言都很简单,但学生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却有相当大的困难。(2)文化因素:不同的作品引起不同读者的共鸣;对于不太成熟的读者来说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比现代文学作品更适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思想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以上是几位学者有关文学与外语教学的理论,这些理论给以素质为中心的外国文学教育很多启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不断地进行调整、选择。教学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永远是教学最基本的原则。

四、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也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因素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参入了西方文化的研究,这说明了研究文化的重要性。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西方文化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而我们的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M].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2]Stern,H.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3]Kachru,B.“Non-nativeLiteraturesinEnglishasaResourceforLanguageTeaching”.InC.BrumfitandR.Carter(eds.),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6.

[4]Widdowson,H.ExplorationinAppliedLinguistic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

[5]Rosenblatt,L.LiteratureasExploration[M].NewYork:The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ofAmerica,1995.

[6]Carter,R,andLong.M.TeachingLiterature[M].Longman,1991.

[7]Littlewood,WilliamT.“LiteratureintheSchoolForeignLanguageCourse.”InC.J.BrumfitandR.ACarter(eds.),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pp.177-183)[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7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打破传统的框架,努力把握外国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吸收新观念,运用新方法来评价文学传统、经典作家,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中转变观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跳出传统模式,从单纯的讲授型教学转变为研究探索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地采用双语教学、课堂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一种新方式,外国文学史课程采用的双语教学方式区别于外国语学院开设的文学史课程,侧重以汉语进行授课,在汉语授课的同时有侧重的讲解原文作品,同时参考最新的外国文学研究成果。因为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表达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意思甚至存在不可译的情况,通过阅读英语或其他语言的经典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品的特色及语言美。如《荒原》是西方现代诗中的经典之作,在教学中可取采双语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艾略特诗歌中的复杂意象。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专题论题,广泛搜集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做好评述和讲评。讨论法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中学生能够产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通过具体的作品积极地思考一些问题,如科技进步与生存紧张的关系、如何保持人的尊严,通过讨论提升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比较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任课教师讲授外国文学史课程,要密切关注和了解与自己学术相关的信息,包括与该课程相关的学科,鼓励学生探索和研究。在布置课后练习方面,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根据自己对作家的了解和喜爱程度的不同,讲授某一种文学类型,如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以某一种文学类型为主题,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利用图书馆的资料以及网络资源做出内容充实的PPT。在准备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得到增强,讲解的过程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分析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的同时,可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进行分析。长久以来,外国文学的教材以及教学中往往千篇一律地运用社会历史评判的方法分析作品,忽略了文学的美学意蕴的阐释。作为讲授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师,应该试图从多角度、多层次,引进各种文学批评及新观念新方法,分析作品。通过对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鉴赏能力。采用比较的方法,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国家、不同作品、不同类型的人物进行对比,而是注重培养学生以比较文学的视域,把握一种文学与异质文学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新文学在发展之初,不断地学习、借鉴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传统文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上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冲击日益加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20世纪文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如中国戏剧家曹禺在创作中对美国戏剧家奥尼尔创作技巧的借鉴,鼓励学生关注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撰写系列论文。此外,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信息化对教学的影响。西方根据欧美经典文学作品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或电影较多,有些经典作品的影视版本甚至多达五个。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悄然发生变化,读图取代了文字阅读,图像使得人们对于文字的理解越发直接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好外国文学史课程需要建立在广泛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而目前文学影视化对学生想象力与语言运用能力造成影响。基于这种情况的出现,鼓励学生结合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史的知识,对现象加以分析,参加学院大学生科研实训项目,关注和探究如何应对读图时代文学面临的危机。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文学修养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素质教育;文学课

一、历史上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英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也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1]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清政府推出了“新政”,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1]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

在西方,文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倍受尊敬的教育传统,因此,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质疑的。伴随着这样一种教学观念,他们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的是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打好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基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学究式的教学方法一直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称之为“综合性的教学方法”(Kulturekunde)[2]的运动,它把德语的语言教育与德国的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教育实践的核心。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在德国也被用于了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把语言教学与文学、历史、地理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拓宽了外语教育的范围;还有些外语教育者把外语教学与外国的文化史结合起来,这样,学文学就成了通过作家、作品来了解作家、作品所处的那个社会以及它的文化思想。

在英国,莎士比亚、弥尔顿、济慈的作品是文学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表达,是文化、美学、宗教和政治价值观的体现。英国的外语教学也体现了相似的教学观念:他们开设的希腊语课、拉丁语课显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古典文化,他们采用的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文化学习的;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后,就阅读古典原文。这种方法也被用到现代外语教学中,并且学生能否阅读外语原文是评价学生等级的重要标准。

与此同时,在美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在英属的一些殖民地国家,外语教学都强调文化的教育,强调具有历史意义的风俗习惯,强调所学外语代表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3]

但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不同的教学观念,人们开始改变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成为了外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被屏弃,文学也被认为没有一点实用价值,甚至还被某些人认为会障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为文学语言为了取得一些特别效果常常不同于标准语言。威德逊(Widdowson)[4]说,一种普通的观点认为“文学、特别是诗歌语言常常被认为是不规范的语言,因此会起到误导的作用”。这样,文学作品就被那些具有交际语言功能的语言结构所代替(这段时期语言实践室和磁带录象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也促进了这种教学观点的应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外语教学也受到其影响。外语教学强调句型、模式。这种方法把语言变成了一种公式,强调语法的“正确”。通过对句型做反复、机械的练习后,学生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而不是它的文化价值,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如果要根据典型的句型提问,我们只能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适合文学教学的。再看看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一行诗“我像一片游云……”(Iwanderedlonelyasacloud),根据这行诗我们就可以问:谁是“我”?为什么他把自己比喻成“游云”?这种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中得到一些感受。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交际教学法的缺陷,很多学者都站起来反对这种实用主义的教学原则。这样文学课又重新回到了课堂,重新受到了重视。语言教材中又出现了现代和古典的诗歌和散文,还包括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和散文的练习。在这个学术圈里,卡特、李特尔伍德、威德逊、布鲁姆菲、郎(Carter,Littlewood,Widdowson,Brumfit,Long)等都是积极的文学教育倡导者,他们写有大量论文和著作探讨文学教学的途径。

从历史上看文学和外国文学教育一贯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的,文学是语言最高的表达形式。

二、文学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外语教学一般有两个目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从文学的性质上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罗森布莱特(Rosenblatt)认为与他人的认同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学生会体会到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的本质;文学给他们提供的“生活,不是所谓的知识能够提供的:[5]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科学家他们提供的是一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而没有提供对这些信息、事实的人性的了解;而文学也能转播这些信息,并且还能提供对这些信息人性的了解。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文学能向学生展示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的必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包容心。长期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这样他们就常常把自己放入他人的位置,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包容心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讲究实际的社会里,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漠不关心,而文学能改变这种状况,给学生的世界观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

卡特和郎在他们《文学课》这本书里提出了文学教学的三种模式。[6]文化模式:通过文学学文化;文学是“智慧的积累,是一种文化的精髓”。[6]语言模式:通过文学学语言;文学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创造性地应用语言,如比喻、象征等。个人成长模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本质,探讨人生;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能帮助学生的个人成长。很显然第一和第三个模式都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关。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主题和题材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重要的文化思潮,文学流派,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等。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文化经历与作品所表达的文化经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鉴别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判断能力。公务员之家

李尔伍斯给文学做了个透视,找出了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五个功能:[7]语言功能、内容功能、主题思想功能和社会发展及文学史功能。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功能都与素质教育有关,特别是第四个作用,它要求学生探讨文学作品里人物和事件的含义,探讨作者的世界观,对事物的看法。学生通过了解那些对世界文化有影响的思想和文化思潮,他们的生活视野会拓宽,他们对生活的选择会更广泛。并且他们还能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洞察力。

布鲁菲特在他的论文“阅读能力和外国文学学习”[8]这篇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文学能力(也就是文化能力)的文学教学理论。他的理论既直观又全面系统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方法。他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普通阅读能力的延伸,你也许阅读能力很强,你也许认识文学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短语,但如果你不了解产生这一文学作品的文化习俗,你就无法了解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文学教学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教学途径。他认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的阅读经历,二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阅读经历与学生是否了解所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习俗背景有关,如果不了解,就无法把那些“字和短语”构建成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将某类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把作品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内容的联系,形式和结构的相似,风俗习惯及传统的比较,主题的表达等。学生的生活经历包括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这需要学生把作品与作品以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如果学生无法与作者对话,对作品没有感觉,是无法理解文学作品的。这与卡多拉斯和哈里斯(Cadorath,Harris)[9]的理论很相似,“书本身是没有意思的,它只给读者提供一条路线,读者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因此,文学作品是在学生理解了原文,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意思之后才有意义的。从教学上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意思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可以让学生读寓言类的作品,这样学生较容易把作品和他们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逐渐地再过度到探讨人生观的文学作品。

文学教学不是一条直线的教学,它需要培养学生同时从多方面感受文学的能力:学生必须通过文化习俗来理解文学作品,还必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布鲁菲特的“文学能力”理论。

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必须要与以上的模式一致,但是根据学生的文学经历在程度上(难易度上)可以根据情况而变。学生的文学理解力不等于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以在选作品时既要考虑语言因素,也要考虑文化因素。(1)语言因素:语言可以用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测量,但语言简单并不代表学生就能理解其意思;布莱克(Blake)的诗歌,海明威(Heminway)的“老人与海”语言都很简单,但学生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却有相当大的困难。(2)文化因素:不同的作品引起不同读者的共鸣;对于不太成熟的读者来说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比现代文学作品更适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思想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以上是几位学者有关文学与外语教学的理论,这些理论给以素质为中心的外国文学教育很多启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不断地进行调整、选择。教学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永远是教学最基本的原则。

四、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文化也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因素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参入了西方文化的研究,这说明了研究文化的重要性。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西方文化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而我们的外国文学课是研究西方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M].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2]Stern,H.H.Fundam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3]Kachru,B.“Non-nativeLiteraturesinEnglishasaResourceforLanguageTeaching”.InC.BrumfitandR.Carter(eds.),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6.

[4]Widdowson,H.ExplorationinAppliedLinguistic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

[5]Rosenblatt,L.LiteratureasExploration[M].NewYork:The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ofAmerica,1995.

[6]Carter,R,andLong.M.TeachingLiterature[M].Longman,1991.

[7]Littlewood,WilliamT.“LiteratureintheSchoolForeignLanguageCourse.”InC.J.BrumfitandR.ACarter(eds.),LiteratureandLanguageTeaching,(pp.177-183)[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电影、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旭琴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篇10

一、承担了大量教学任务。在学院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勇挑重担,承担了教学内容跨度大的十几门课,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文学阅读、英美诗歌赏析、莎士比亚选读、大学英语、视听说、理论语法、欧洲文化入门、论文写作等,每年400多学时。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论文40余人次。

二、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并有多篇获奖。其中《论田纳西?威廉斯的柔性戏剧观》、《陌生化与威廉斯戏剧中俗语及外语语句的诗意》、《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族裔喧哗》、《译介?批评?方向——西方妇女戏剧在中国》、《主流文化下的独特声音:评北美华裔作家水仙花及其创作》、《变形与真实——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变形技巧的运用》、《性别身份与舞台表现:从〈欲望号街车〉到〈美梦重圆〉》等均发表在CSSCI检索期刊《外国文学评论》、《当代外国文学》、《妇女研究论丛》及全国一级学会会议上。

三、主持了多项教科研项目。有“加拿大文学研究”(加拿大大使馆资助项目)、“创造多维语言环境,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新台阶”(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学英语优秀课程建设”(被评为*省大学英语精品课程)、“规范公示语翻译,改善*市国际语言环境”(*市社科重点研究课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ESP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规范刘公岛旅游景点翻译,营造和谐城市形象”、“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艺术研究”、“田纳西?威廉斯早期戏剧研究”等十余项。

四、主编、参编、专译了多部著作。主编3部,包括《科技英语阅读教程》(外研社),《大学英语四级强化训练》(外研社)、《大学英语六级强化训练》(外研社),副主编和参编3部,包括《外语学术论丛》(重大出版社)、《计算机英语》(外研社)、《新编英国文学教程》(山大出版社),其中*编写部分有70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译著《古典哲学的趣味》(译林出版社);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大出版社)、《当代外国文学》(译林出版社)等多部著作及学术期刊中发表译文。

五、承担了大量行政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担任院长以来,不断强化团队精神,坚持民主决策,注重发挥教学名师的带头作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1.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狠抓教学质量,经过努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一直高于全国重点院校15-30个百分点。05年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100%。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学院被评为贡献突出单位。

2.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教师的提高与进修。先后4人考取国内名校的博士,派出46人分别赴英、美、韩等高校访学与进修。

3.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学院连续4年召开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80余篇。承办了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和全国加拿大文学研讨会等。

4.组织完成了三期*市干部韩语培训任务,培训学员近300人;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在南山小学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师生自愿赴贵州革命老区,义务为赤水市所有小学英语教师62人进行英语培训,该社会实践团连续2年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