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0:46:29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范文篇1

一、红色革命主题色彩

苏曼殊自小在冷漠的环境长大,很少感受到家庭温暖,小小年纪便看破了红尘剃度出家,时代的变革和中西文化的冲击,让他终日生活在痛苦、压抑的边缘,最后他满怀着对国家的热情投身于革命组织。《惨世界》是苏曼殊翻译《悲惨世界》中一部分创作出来的小说,这部小说也不能完全算是翻译雨果的作品,其中还包含着他自身对这部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在翻译浪潮兴盛的20世纪,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惨世界》这部小说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本想翻译这部作品,可在他自身思想的影响下,他对雨果的《悲惨世界》进行了增添、删除和修改,这对翻译工作来说是违背了原著的意愿的。对他的小说进行研究后,分析出了两个修改的原因:首先是他的年龄问题,在翻译这部著作时他年仅20,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在各方面的阅历都尚浅,对于翻译的标准和手法都不甚了解,因此,我们无法去评论他的对错;其次,苏曼殊处于新旧文化变更的时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强烈冲击让处于那个时代的人思想都较为复杂,梁启超掀起的新民说和文学引发了社会的思想革命浪潮。思想的复杂和时代的动荡,对苏曼殊的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翻译的作品烙上了时代的印迹。《惨世界》中最明显的改编就是汉字谐音的运用,如将饭桶的谐音“范桶”、无耻的谐音“吴齿”、难得的谐音“男德”等作为人物名字,这不仅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同时还讽刺了社会的腐朽。如小说的第八回有这样一段描述,男德收到一封来自尚海志士的信,要求与男德见面,虽然尚海出过很多爱国志士,但那些志士并非真的把国家放在心上,都是只说不做的主。整天就知道吃好、喝好和穿好,国家的忧患从来不曾出现在他们心中。拿着救助的钱往自己腰包里塞,这种口是心非的人实在是罪大恶极,对于他的见面请求,男德不屑一顾。这是曼殊翻译的作品,如此强愤的情感和口气正是在抒发自身对社会的不满和厌恶。《娑罗海滨遁迹记》也是苏曼殊翻译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来自印度笔记,主要描述了英帝国主义的残暴和血腥以及生活在这种统治下印度人民。

文中有描写到英国人对印度人实施的各种残忍的酷刑,如用刀割肠,在肠中塞满破布棉絮,看他们痛苦地扭曲而死。用针刺瞎双眼,扔进海里看尸体漂浮。将人绑在树上,用子弹射击,看他们如何躲避。在这种变态的屠杀下,印度的领土上到处都是白骨、骷髅,如此残忍的暴行,让人发指。除用暴力使他们屈服,还宣传大爱精神,民众则以毒蛇、暴虎和凶狮等来比喻英国统治者的凶残。《乐苑》也是苏曼殊翻译的作品,该作品来自印度诗人陀露哆,这首诗主要是为了哀悼国家而作,诗的内涵较深,语言方面通常都是使用反语。从苏曼殊翻译选择的题材就可看出,他翻译的作品大多都是救国警民的,他希望能用这种方法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改良主义的局限性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各个阶级的斗争和动荡不安的体制,导致了中国的混乱。在民主革命的影响下,苏曼殊认识到救国之路唯有革命,于是他就提起手中的笔从思想上开始革命,他借助多部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来表明对革命的支持,同时翻译作品中的思想也表明了他对国家的热爱。苏曼殊翻译了拜伦的大部分作品,其中以《赞大海》《哀希腊》和《去国行》这三首最为出名。其中《赞大海》和《去国行》这两首都是译自拜伦的同一篇诗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这是一篇以游览为主的诗作,该诗作描绘了诗人在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了各地风土人情、异域风光等描写,还包括了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压榨和统治,苏曼殊将哈罗尔德塑造成一个有才华但对人生很悲观的形象。这篇诗中还存在另一个主人公“我”,“我”的形象与哈罗尔德完全相反,他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喜欢生活,喜欢自由,注重精神方面的建设。整篇诗中都充满了反抗精神,这可以激励人们奋起反抗,点燃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赞大海》是曼殊翻译拜伦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的一节,“雄国几许”“苍颜不皲”等词,气势磅礴,字字铿锵,面对大海感慨昔日的雄风不在,唯有叹息声声。《哀希腊》是来自拜伦的《唐璜》的一章,《唐璜》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它主要是描写一位游历诗人回国后的见闻,面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场景,诗人不禁黯然的流下了眼泪,这种爱国情感的表达正是苏曼殊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二、永不磨灭的爱情主题色彩

受自身身世、经历和性格的影响,苏曼殊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情有独钟,因此他翻译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英国文学,同时这也跟时代、社会政治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诗人们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感情用事,这些人都喜欢直接抒发自身的情感,不喜欢隐藏和压抑情绪,比如面对理想充满激情、乐观向上的态度,而遭遇到现实的摧残时他们悲观低落,颓废消极,对俗世的无奈和不满全都书写在诗篇当中。而苏曼殊也是性情中人,这就是他对浪漫主义文学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苏曼殊对英国文学的喜爱也包括了对浪漫主义诗人的崇敬,其中拜伦和雪莱是他最喜欢的诗人。而在雪莱和拜伦之间,苏曼殊又尤为喜欢拜伦,这从他翻译的作品数量就可以看出,拜伦和苏曼殊是好友更是知己,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对浪漫主义的崇拜跨越了国界。苏曼殊对拜伦的欣赏和赞扬从他的作品就可以体现出来,他把拜伦比作中国的李白,他的诗有魅力、有真实、有亢奋、有激情,让人沉溺其中欲罢不能。曼殊和拜伦之间有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身世经历,曼殊是个私生子,还是个混血儿,这样的身份让他从小生活在冷漠的环境下,家庭温暖之于他是陌生的、遥远的,因此,他对家庭只有恨,直至他父亲临终都没有去见一面。拜伦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父亲的挥霍和抛弃致使拜伦养成了孤傲、叛逆的性格。他们俩的命运是如此相似,以致张定璜说只有曼殊才能翻译出拜伦的诗作,这多少与他们相似的命运有关。张定璜的话抓住了拜伦和曼殊的共同点,他们之间的命运确实存在交集,曼殊对拜伦这种情感的体会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他可以将拜伦的诗翻译出来,却不丧失它本身的特色。雪莱的诗充满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抗。他的首部作品《麦布女王》就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反抗精神,他希望男女平等,可以自由地追求理想和爱情,他反对宗教的束缚,反对暴力和压榨。雪莱和拜伦都是支持民主派的代表,都对社会存在不满,都崇尚浪漫主义文学,都在青年时期离去,他们主张的自由、平等都是苏曼殊所追求的,而他们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都深深地影响着曼殊,所以苏曼殊借助英国的文学对现实社会进行抨击。苏曼殊翻译的作品除了这两位诗人还包括了彭斯和豪易特等人,《赤墙靡》是苏曼殊翻译了苏格兰诗人彭斯的作品。彭斯是个崇尚自由的人,他虽然出身于农家,但却热爱唱歌和写诗,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赤墙靡》写的是关于爱情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和追求。而豪易特的代表作《去燕》,诗人借燕子这个意象来抒发对自由的追求。总之,从苏曼殊翻译的作品来看,他始终对自由和爱情充满向往。

外国文学范文篇2

使用课堂表演这一方法的原因有三:①众所周知,这一教学方法在中小学课堂非常流行,而本校未来可能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②这种方法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又能训练同学们的想象力,锻炼写作能力,激发创作欲望,还能把自己融入作品中与作品人物一起喜忧,深刻理解作品内涵;③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外国文学史上半学期教学内容以戏剧居多,如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喜剧,所以在这一学期我安排了三次课堂剧表演,依次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吝啬鬼》。提前一周让事先安排好的课堂表演小组去准备,他们有的创作剧本,有的参与表演,有的进行道具设置,等等。

这三出剧本都是非常伟大的作品,是需要重点讲解的篇目,具体的表演我安排在分析作品之前,时间为10~15分钟。这样可以通过同学的表演来了解剧情,也可以通过同学的评价来分析人物形象,看其是否有将人物角色的性格表演到位。通过一学期课堂表演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创新的火花、想象的丰富、表演的才能,课堂笑声此起彼伏,我为学生的精彩表演感到骄傲。如在演出《俄狄浦斯王》时同学们精心准备了道具和服装,演出采用演员专职表演的方式,台词由其他同学从旁配音;再如表演《哈姆雷特》时同学对剧本进行了改编,加入许多现代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用许多流行语作为台词;还有演出《莫里哀》时,融入了歌舞剧的形式。学生的表现出人意料,让人为之一震。课堂表演确实是一个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也是尽情释放学生青春活力的平台。

二、讲述故事叙事,最简单的意思,即是对于故事的描述,叙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或本领。

文学史教材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作家作品的线索,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将概念化的文学史还原为丰富生动的故事。文学的本质就是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文学的内容,即文学是人学;讲故事的方式是文学的形式,即文学是美学。西方文学史上经典作家个个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莎士比亚之所以是莎士比亚,因为他讲述过《哈姆莱特》;托尔斯泰之所以是托尔斯泰,因为他讲述过《战争与和平》。因此,对外国文学的理性分析应该建立在故事的生动讲述基础上。这也是文学课不同于历史课、哲学课、伦理课的独特魅力所在。基于此,我认为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史的过程中首先要读作品,然后能将作品中的故事讲述给他人听。当我要讲某部作品时先布置某位同学提前准备,分析作品之前,由他将该作品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不恰当的或不足的地方,由老师予以纠正补充。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督促学生读原著,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讲给同学听;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外国文学范文篇3

我国老一辈作家、翻译家,尤其是作家兼翻译家,不仅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而已在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着郑振铎是怎样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地评论中国第一个外国文学翻译大师林纾(琴南)的功过:

我们看了这个统计(指林纾所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统计),一方面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凭外,因为他介绍了这许多重要的世界名著给我们,但一方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归于虚耗,因为在他所译的一百五十六种作品中,仅有这六七十种是著名的(其中尚杂有哈葛德及科南道尔二人的第二等的小说二十匕种,所以在一百五十六种中,重要的作品尚占不到三分之一),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可以不必译的,这大概不能十分归咎于林先生,因为他是个懂得任何外国文字的,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了与他合作的口译者之身上。

还有一件事,也是林先生为他的口译者所误的:小说与戏剧,性质本大不同,但林先生却把许多极好的剧本、译成了小说--添进了许多叙事,删减了许多对话,简直变成与原本完全不同的一部书了。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第四》、《雷差得纪》、《亨利第六》、《凯撒遗事》以及易卜生的《群鬼》(梅孽)都是被他译得变成了另外一部书了--原文的美与风格及重要的对话完全消灭不见,这简直是在步武却尔斯·兰在做莎士乐府本事,又何必写上了"原著者莎士比亚"及"原著者易卜生"呢?

林先生的翻译,还有一点不见得好,便是任意删节原文。如法国雨果的《九三年》,林先生译之为《双雄义死录》,拿原文来一对不知减少了多少。我们很惊异,为什么原文是很厚的一本,译成了中文却变了一本薄薄的了。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统计林先生的翻译,其可以称得较完善者已有四十余种。在中国,恐怕译了四十余种名著的,除了林先生外,到现在还不曾有过一个人呀。所以我们对于林先生这种劳苦的工作是应该十二分的感谢的。

在那些可以称得较完善的四十余种翻译中,如西万提司的《魔侠传》,狄更司的《贼史》,《孝女耐儿传》等,史各德之《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都可以算得很好的译本。沈雁冰先生曾对我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除了几个小错处外,颇能保存原文的情调,译文中的人物也描写得与原文中的人物一模一样,并无什么变更。

离开他的翻译的本身的价值不谈,林先生的翻译工作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影响与功绩,其最大的是:

中国近二十年译作小说者之多,差不多可以说大都受林先生的感化与影响的。即创作小说者也十分的受林先生的影响。小说的旧体裁,由林先生而打破,欧洲作家史各德、狄更司、华盛顿·欧文、大仲马、小仲马诸人的姓名也因林先生而始为中国人所认识。

其次,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茅盾又是多么细致地分析、比较、评论《简爱》的两种译本的。一本是伍光建译的《孤女飘零记》,一本是李霁野译的《简爱》。茅盾一开始便摘引了原文第一章的头两段来评比:

Therewasnopossibilityoftakingawalkthatday.Wehadbeenwandering,

indeed,intheleaflessshrubberyanhourinthemorning;butsincedinner(Mrs.

Reed,whentherewasnocompany,dinedearly)thecoldwinterwindhadbrought

withitcloudssosombre,andrainsopenetrating,thatfurtheroutdoorexercise

wasoutofthequestion。

(伍译)那一天是不能出门散步的了。当天的早上,我们在那已经落叶的小丛树堆里溜过有一点钟了;不料饭后(李特太太,没得客人来,吃饭是早的,)刮起各大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的了。

(李译)那一大是没有散步的可能了。不错,早晨我们已经在无叶的丛林中漫游过一点钟了,但是午饭之后--在没有客人的时候,里德夫人是早早吃饭的--寒冷的冬风刮来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再做户外运动是不可能的了。

茅盾指出,这两段译文都是直译,但有一同中之异,即李译是尽可能地移译了原文的句法的。如果细较量起来,我们应当说李译更为"字对字";第二句中间的"indeed"一字,两个助词"so"以及"penetrating"一字,在伍译是省过了。然而这是小节。如果我们将这两段译文读着读着,回过去再读原文,我们就不能不承认李泽更近于原文那种柔美的情调。伍译的第二句后半,"刮起冬天的寒风,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是绝不能出门运动了,"诚然明快,可是我们总觉得缺少了委婉。而所以然之故,我以为是和依照原文的句法与否有关。又原文中之"the

coldwinterwindhadbroughtWithit…"一段,李译亦比伍译更为"字对字",而且更为妥贴。除了’这样阴沉的云,和这样侵人的雨"在字面上也比"满天都是乌云,又落雨"更为切合原文而外,"寒冷的冬风刮来……"云云也比"刮起冬天的寒风"更合原文的意思;而这,也足因为伍译要避去欧化句法,所以这半句就不能"组织"的恰好。否则,这半句并不怎样难,以伍先生的译才一定能译得很妥贴的。

再来比较原书第一章的第二段:

Iwasgladofit:Ineverlikedlongwalks,especiallyonchillyafternoons,dreadful

tomewasthecominghomeIntherawtwilight,withnippedfingersandtoes,and

aheartsaddenedbythechidingsofBessie,thenurse,andhumbledbyconsciousness

ofmyphysicalinferioritytoEliza,John,andGeorgianaReed.

(伍译)这我却很欢喜:我不愿意走远路,尤其是遇着跟冷的下午,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手脚的冰冷,奶奶贝西的臭骂,已经够我害怕,而我的身体的孱弱,比不上伊里西,左珍纳,约翰他们三个,更使我自惭形秽了。

(李译)这是我高兴的:我从来不喜欢长的散步,尤其在冷的下午:手指和足趾都冻坏,怀着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觉得身体不如以利沙,约翰,和乔治安那里德而受着委曲,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在我看来是可怕的。

这一段一长句,因为原文的句法的关系,颇难译得好。原文的"dreadfultome"直贯句尾,李译移装在句本,好是好的,但文字稍觉累赘。伍译移在句中("已经够我害怕"),我以为比较明快。自然,倘使我们逐字对照起来,伍译是省去了若干字的;"我不愿意走远路"中间略去了"从来"(never),"手指和足趾"简略为"手脚","被保姆毕西骂得忧伤的心"简略为"奶妈贝西的臭骂",--这都是。

但是通读全句,我还是喜欢伍译。我以为伍译此句的神韵很好。"薄暮寒光中散步归来"似乎比"在湿冷的黄昏回家"多些韵味,而"humbledby

theconsciousnessofmyphysicalinferiorityto…"伍译的比较自由的成语(把humbledby

theconsciousnessof译为“自惭形秽”,我亦觉得比李译的"觉得身体不如……而受着委曲"似乎更见熨贴。

比较这一段的两种译文,颇有意思。第一,此句的伍译实在比第一段更为切近直译,这证明了直译方法的不容怀疑;第二,这又证明了直译方法如果太拘泥于"字对字",便容易流为死板,使译文缺少了神韵;太拘泥于"字对字",往往会变成死译,--这跟直译有相当的距离。久历译此句加添了些意义。"已经够我害怕"的一个"够"字,和"更使我自惭形秽"的"更"字,--这两字在译文中是互相呼应的,然而把原文的语气太加重了;我以为"更"字可以换为"也"字。

看,茅盾对两种译本的评论是多么公正.毫无成见,是则是之,非则非之,动机是与人为善,措词是委婉中肯,绝无哗众取宠之意,更无损人利己之心。评论的目的,乃是总结翻译的宝贵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个断发展。

前辈在外国文学评论方面,早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接受批评,毫无疑问,是更加困难的一个方面,前辈中也不难找到永久值得效法的楷模。他就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人旗手鲁迅,他虚心接受批评意见的事实,大量存在于他同翟秋白关于翻译问题的通讯中。例如鲁秋白先生对于地重译的法捷耶夫《毁灭》,根据俄文提出九点商榷,他都欣然同意,回信说:"如来信所举的译例,我都可以承认比我译得更’达’,也可以推定并且更’信’,对于读者和译者,都有很大的益处"。

在外国文学翻译评论方面,甚至在接受批评方面,都有前辈树立了卓越的榜样和楷模。但统观半个世纪以上的外国文学翻译评论,似乎还同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不相适应,没有做到相辅相成,同步前进。不仅没有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为文学翻译事业服务的方面军,而且还出现或"左’或右的现象。所谓"左",典型的表现见五十年代出版的《翻译通报》。北京《翻译通报》编辑委员会1950.7.1一1950.12.15出版了《翻译通报》第一卷1~6期;1951.1.15--1951.6.15出版了第二卷1~6期;1951.7.15--1951.12.15出版了1~5期(5期为特大号);1952.1.15出版了一月号;二月号因故休刊。直到此刻为止,《翻译通报吨翻译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翻译介绍与评论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1952年2月的作刊整顿,三月号便以配合三反运动的严峻面目出现,例如三月号首篇文章,便是题为《展开翻译界的三反运动》的动员报告.紧接着就是检举和斗争,并在批评栏中开始点名批判已经相当有名气的一些翻译家。到了四月号,旗帜就更加鲜明了,大字通栏标题则三反运动中翻译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特辑》,接着分《自我批评之部》和《批评之部》。一些名家在《自我》部和《批》部相继被点名批判和作检查。五、六两月号仍为特辑,检讨和批判仍在继续进行,不过其火药味已开始有所减弱,好端端的《通报》他就跟着三反运动的结束而停刊。

不容讳言,当时翻译界少数人确实存在着抢译、滥译、剽窃,甚至作"中间把头"等等恶劣现象,严重的可作三反对象清查处理。但绝大多数翻译家,虽然翻译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仍然见有所不为的,在专辑中所发表的"批判"和"检讨",究竟有多少符合真正学术意义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信服也让人信服,恐怕需做进一步的研讨和商榷,很难盖棺论定。

所谓"右",表现在前几年对于黄色或接近黄色的书刊的放之任之,无人过问、那几年,学术著作和严肃的文学市场,已被蚕食殆尽,但外国文学翻译批评界则然若寒蝉,无敢挺身而出者,致使黄色泛滥,臭气熏天。

如何健康地开展正常的外国文学翻译的评论工作呢?

我认为,第一,评论有两个任务:一是奖善,一是罚恶,而前者应为其主要任务。所谓奖善,是向读者介绍推荐善译佳译,使他们有所欣赏和借鉴。所谓罚恶,是分析批判那些诲淫诲盗或错误百出的译品,使读者知所警惕,免得继续受害。

第二,评论方法应当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如是善译佳译,首先应从宏观的即文学的观点评论~下译者是否重现或者切合或者接近了原文的风格,其次应从微观即语言学的观点,研究译文是怎样利用语言特点来体现原文的风格的。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自然免不掉要举些实例、同例、句例以及段例,如是劣译、坏译,亦应宏微结合,首先评论一本原著本身的文学价值如何,社会效益如何,其次应毫不留情地指出译者的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实例。

外国文学范文篇4

古典英雄重点指有恢宏的拯救式“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的英雄形象,从奥德修斯到哈姆莱特,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人类对英雄正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希腊古典神话中的英雄具有超人的力量,代表人物有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伊阿宋、西绪福斯等。就整个作品而言,“这些英雄形象是构成行动的根本要素,他们既是行动的起因,也是行动的结果……然而当他们出现在荷马史诗中时,英雄的地位便发生了变化。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他们变成了文学结构的一部分,是史诗中严整的行动中一些因素而已。”①《伊里亚特》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希腊第一英雄阿基琉斯为维护个人荣誉与尊严不顾整个希腊联军的胜负,决然罢战,体现了强烈的个人意识、英雄主义精神和希腊文化的人本意识。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则具有更多的集体主义精神,其英雄主义更富于悲剧色彩。《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海上遭遇,是以神话隐喻方式表现出来的古代人对自然的斗争。他的身上闪耀着超凡的英雄光辉:意志坚定、沉着机智、深谋远虑、英勇无畏。每个时代都有重要作品阐释奥德修斯的海上十年漂泊。古典作品重视这位英雄本身的遭际;近现代至当代作品,则偏向于关注他漂泊的象征意义。历史上许多大作家如柏拉图、但丁、乔伊斯、米兰•昆德拉等,都曾不懈于此地探索过。奥德修斯是跨越时空的古典英雄形象的典范。

文艺复兴时代作家笔下有两位突出的英雄:堂•吉诃德、哈姆莱特。有论者认为《堂•吉诃德》是一部英雄遗落人间的悲剧②。堂•吉诃德锄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他随时准备为美好理想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并在失败受难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昭示真理。他生活在孤独中,他的惩恶扬善、主持正义的努力不被社会承认,一概被人取笑。他的悲剧是一种内在人性的悲剧。塞万提斯在理想与现实、真实与幻想相冲突的典型环境中象征地表现人类崇高理想和道义在这个世界上接受考验的过程,从而揭示主题:这个世界是虚妄无情的,美好的幻想破灭了,英雄将成为世故无聊的牺牲品。

哈姆莱特曾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但剧本一开始,他便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父死、母嫁、情人成帮凶、朋友同学背叛,丹麦成为最坏的一座地狱。在这样的境况下,他肩负着双重重任:替父复仇、扭转乾坤。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他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只有在伪装的疯狂中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莱特复仇的过程中,造成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他的延宕是因为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③。歌德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悲剧英雄哈姆莱特的死表现了作者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呼唤。

二、个人主义英雄

相对于古典英雄的“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而言,个人主义英雄则偏重于“个人理想”,注重个人体验、情感、意志的表达。拜伦在其《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海盗》中的康拉德、《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恰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等。这些人物形象傲慢、忧郁、孤独、敏感自尊、玩世不恭,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和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被称为“拜伦式英雄”。他们大都是出身高贵的反叛者,他们的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从这些“拜伦式英雄”身上很清晰地折射出诗人拜伦英雄热情的理想。

这种英雄热情的理想实质是一种带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色彩的英雄主义,它既具有个人主义的因素,又有着人道主义的诉求,体现了人对于世界的主动回应和对自身价值与尊严的维护。这正是他们英雄主义的含义所在。

于连•索黑尔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他的个人理想是渴望成为富豪和伟人,用个人奋斗打开一条路,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既不同于只求温饱的青年,也不属于甘愿出卖灵魂、最终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的一类。司汤达在刻画于连的野心时更要表现的是他的高贵之处,当他面对死亡时喊出了“我不向你们祈求任何的恩惠”④,作者浓墨重彩的是他同障碍物的斗争,而不是小人得志的快乐。这在尼采那里就是权力意志的表现。

于连冒犯了整个上流社会,所以他的死亡是必然的,是他这个出色的个体在等级秩序里要付出的代价。死亡为这种孤军奋斗的人披上了浪漫和崇高的色彩。于连这一个人奋斗的悲剧英雄形象揭示的正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个人与不平等的社会奋斗时的不幸命运。

西刺克厉夫(Heathcliff),这个名字由Heath(长满石楠灌木的荒原)和Cliff(悬崖)二字合成,它具有原始、野性、苍莽、狂暴、宁折不弯的含意。他把自己视为一棵被风扭曲的树木,辛德勒对他的虐待是他复仇的动因。他通过气死林敦和伊莎贝拉、剥夺哈里顿受教育的权利、软禁小凯西并且逼她嫁给小林敦、扭曲哈里顿的人性,试图泯灭人对生活和爱的本能来实施报复⑤。这是一个因失去爱情而疯狂复仇的魔鬼式的英雄。他的爱是极端的爱:疯狂、真诚、至死不渝;他的恨是极端的恨:疯狂复仇,冷酷凶残。最后爱恨交织,爱始终比恨有力量,恨消灭不了爱,魔鬼般疯狂复仇的西刺克厉夫死在了爱的苏醒、人性的复归中。凯瑟琳和希刺克厉夫的超现实、超人间是非的爱是这一切爱、恨的源头,他们的爱包藏着人类亘古的秘密。

三、“反英雄”的英雄

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蕴涵了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人”的形象失去了传统文学那种崇高美,从而沦为“非英雄”或“反英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意在创作一部规模巨大的现代史诗,只不过作者让我们看到,远古神话已变成了平凡、乏味、庸俗、肮脏的都市生活;史诗中的英雄也早已被平庸、猥亵、精神畸形的人物所取代。布鲁姆只是现代社会小小的广告兜售商,虽偶尔也流露出对合理社会的向往思想,有感人至深的善良,但更突出的是庸俗与无能。诸如明知妻子出轨却只能委曲求全,遇到暴力袭击只能逃之夭夭,面对他人侮辱只能忍气吞声,抽屉里藏黄色照片,偷窥女人内衣等⑥。这是平庸、卑微、渺小的现代西方人的缩影。

20世纪的西方现代人,早已不是古希腊时期“正常的儿童”。工业文明的极端物质化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精神领域出现信仰危机,人们失去了追求崇高的信念。作家也厌倦了对高大勇猛的古代英雄的崇拜,转向描摹最卑微平庸的现代凡人,从而感受生命的存在。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与周围众多的人物不同,他为自由、为灵魂而生存,是当时难得幸存的清醒者、反叛者和“逃避者”。作为清醒者的尤索林,清醒地意识到那些打着堂而皇之高尚理由的战争发动者和受益者们如何利用这些高尚的理由蒙骗和压制人们,利用战争为自己谋私利。那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不过是权力拥有者用来压制、控制人的手段。作为逃避者和反叛者的尤索林不愿意再参与其中,更不愿意为其卖命,因此选择逃走,以求自保,独善其身。他是小说所有士兵中唯一敢于公开与权威叫板的,表现出其清醒和独立自主的一面,表明他还是有起码的良知和正义感,虽然势单力薄却英勇无畏地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在小说的结尾,尤索林以逃兵的形式脱离了战争,脱离了荒诞不堪的军营生活,飞向自由国度瑞典,但最终还是未能战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悖论。军规无处不在,变化多端,尤索林逃出了军营,却永远也逃不出现实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第二十二条军规”。逃避现实的行为本质上也是悲剧式的,充满希望的结局的背后隐藏着对生命无尽的绝望。

外国文学范文篇5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外国文学课程从其教学的基本目标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思潮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能够运用有关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深入解读作品深层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独特的艺术气质,为学生以后成为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一定的困难。

经典文本阅读数量减少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曾经慰藉着一代又一代人孤独疲惫的心灵,被看作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但近些年,随着读书无用论的喧嚣尘上,加之作为大众传媒的代表———电视、网络的普及,一些外国经典文本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学生逐渐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失去了兴趣,甚至以看电影电视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笔者长期在高校教学一线讲授外国文学课程,对近几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外国经典文本阅读情况做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外国文学课程开设前完整读过的外国经典文本平均在10部以内,且有逐年下降趋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阅读量都是如此,其他专业学生的阅读情况可想而知。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之所以对外国文学经典文本阅读减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1)网络媒体的影响。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许多信息,但也占用了很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上网的时间多了,阅读的时间少了。

(2)社会竞争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在毕业后谋得一份工作,大学生们不得不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各种证书,把证书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于是经典文本被束之高阁。

外国文学范文篇6

一、当前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方面

作为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外国文学教学时间跨度大、范围广、文学思潮迭起、流派纷呈。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困惑和困难:一是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容易混淆、张冠李戴,且作品篇幅太长没有时间通读;二是经典文本距离现实生活久远,学生更愿意接受与自己有相近经历的同龄人作品;三是外国文学继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之后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对外国文学的了解不足、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学生认为只有中国文学才是经典;四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存在“中国———外国”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和心理定势,从而对外国文学有排斥心理等。

(二)教师讲授方面

外国文学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辅具”单一教学手段与“三部曲”的教学步骤,即讲解作家作品时首先介绍作家生平,认为作家的阶级出生、经济地位决定其创作思想,进而决定作品创作;其次按照一定模式复述故事情节及主题,即“通过描写……反映了……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如“《高老头》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者和贵族形象”、“安娜是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等等。由此不难看出,这些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大都从意识形态出发,过于强调主人公的阶级性、政治性;最后是泛谈作品的艺术特色,内容无外乎“结构巧妙”、“形象生动典型”、“语言富于表现力”,而这些特点差不多是所有优秀作品共同的品质。外国文学本应向学生们展示一个丰富多彩且充满幻想的异国文学世界,但这样“一言堂、满堂灌”的程式化、公式化的讲授方式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更是对作品差异性与学生情感和生活体验的忽视,严重挫伤了学习热情。

(三)教学资源方面

新世纪,文学与影视、网络相互渗透,不分彼此。就外国文学资源来说,相关的各种资源,如电影、电视、讲座、精品课程或一些教师备课所需的素材等都已经在互联网上得到全面且生动的反映。外国文学资源的网络化意味着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学科建设的要求,更是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二、外国文学教学对策

(一)凸显人文观念,培养人文精神

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中最突出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观念是西方文学的基本内核,贯穿于西方文学的始终,应始终把“人文观念”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于外国文学教学中,拉近经典作品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揭示出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流芳百世的艺术魅力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而不在于它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塑造了几种类型的阶级形象;更重要的在于透过堂吉诃德、维特、浮士德、安娜等经典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共有的人格魅力,它们既表现为人与世界(自然、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极端复杂的关系,尤其突出了其中对立、冲突和悲剧性的一面,又是对自我实现、自我认同问题所进行的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分裂成两个对立的“我”———物欲的“我”和精神的“我”,她贪图物质享受,爱林顿的漂亮、有钱,精神上却与希刺克历夫一致;因而她嫁给林顿,以获得舒适、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时希望和希刺克历夫保持友情,这种折中的办法注定要失败。可以想象,如果凯瑟琳选择希刺克历夫而不是林顿,同样不会幸福,她会因物质上的贫穷、匮乏而感到沮丧,从而放弃对精神的追求。这种分裂的人格使她的悲剧意义深刻且具有现代性,指向了现实人性的悖论,这两种不同的“我”反映出当下大学生面临爱情和婚姻时的两难选择。《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坚定信念:一个人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他以自我的力量、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追求人的价值等,促使学生对自身进行反思,从而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健全的人格等。

(二)引入比较意识,注重中西对话

外国文学因地域、文化、宗教、价值观念等有别于中国文学的独特性,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中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学生接受的距离。所以外国文学教学首先要面临客观存在的跨文化语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国文学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强调中西方文化间的沟通、交流与对话。外国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和跨文化研究视野也要求我们打通东西方文学,引入中国文学作为参照系,开拓思考与想象的文学空间。

讲解《红与黑》时,引入比较意识向学生介绍受其影响较大的路遥的作品《人生》。在人物设置上,于连与市长夫人、木尔小姐形成三角形结构,高加林与巧珍、黄亚萍形成三角形结构;主人公于连和高加林性格相似,高傲有才能,不甘于现状、急于出人头地等。但从整体比较,《红与黑》与《人生》重要的不同在于主人公的结局,于连的结局是悲剧,这不仅是因为于连肉体的毁灭,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反映出的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社会对个性的扼杀;高加林却可以在被生活判了刑之后更好的生活下去,他回到了养育他的土地的怀抱,作者又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高加林可能再度教书。如果说,我们在于连走上断头台时感到一种英雄般的气慨,那么在高加林回到高家村后却感到他是那么的渺小、无力。高加林外出拼搏一番却简单地否定了自身,带着深深的忏悔又回到了高家村,表示出他对曾极力要冲出去的生存环境的完全认同。通过这一比较可以看出于连是西方个人奋斗的典型,高加林则是中国文学向传统价值回归的典型。个性始终是西方文化关注的一个重点,文学经典作品更多关注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中国文化中个人或人格常常淹没在社会中。

(三)多角度解读作品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介绍最基本的文学史知识,但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外国文学现象,培养科研能力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把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批评方法,如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等较为通俗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解析中,启发学生面对一部作品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角度去介入,从而深层次、多向度的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方法论意识和科研意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辟学术视野,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

讲授《简·爱》时,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扩展解读作品。从形式主义的角度阐释《简·爱》与西方文学的“灰姑娘”故事模式,作品中美丽、善良、聪明的“灰姑娘”简·爱自幼失去母亲,受尽舅妈和和表哥的虐待和歧视,但最终以她的智慧、善良、美丽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文体角度讲授《简·爱》与西方哥特式小说的传统,作品中充满着哥特式的恐怖、悬念,如简被舅妈关在红房子里时看到了鬼魂的白光;运用哥特小说中的巧合因素制造离奇的情节,如简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濒临绝望之时,敲开的正巧是她素昧平生的表兄妹家的门。以心理分析批评方法阐释作者与《简·爱》的关系,《简·爱》是一部凝缩着作者生活,反映着作者理想的小说。从新批评的“细读原则”解读《简·爱》,统计火、土、水、气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认为它们渲染了种种情绪和氛围,牵引着主人公的命运,如《简·爱》中85次提到炉火、47次具体描写火、4处写地狱之火、疯女人伯莎·梅森两次放火。从女性主义角度指出吉尔伯特与格巴所著《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借用了《简·爱》中的伯莎这个疯女人形象,论证了19世纪的女性是如何被父权想象成为疯子的等。

(四)巧用网络资源,提升课堂品味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图像时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相关的网络影视媒介资源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面对网络,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如何在形式上、内容上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学习为网络条件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有选择、有侧重点地综合利用资源,将文字教材、视听教材、CAI课件,以及相关网站、论坛等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操作等多种感官体验获取信息。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信息量大、理论色彩浓厚,还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因此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这就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在讲授某个重要作家后可以先进行名著名篇的影视观摩,如《荷马史诗》改编的电影《特洛伊》、《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等;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点评,既能够促使学生重新阅读原著,又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

另一方面可以在课件中根据教学需要剪辑相关的视频片段、图片等,增强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讲解梅里美的代表作《嘉尔曼》时,剪辑比才的歌剧《卡门》,用音乐把我们带到了西班牙斗牛场喧闹狂热的气氛之中,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对作品的理解中。改编电影《包法利夫人》忠实于原著,特别注意用细节表现爱玛的激情和她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如修道院弹钢琴的镜头表现出爱玛被宗教压抑的感情,发泄她的不满;结婚路上采摘路边野花的镜头表现了她对婚姻的兴奋,缺乏对婚姻生活的思想准备;夜半三更要丈夫和她在月下幽会,朗诵《圣经·雅歌》的爱情诗,遭到丈夫的一声断喝:“我只是一个小镇医生”等。观看这些视频片段,使得浪漫与现实、激情与平静的对立冲突凸现出来,不无讽刺。这样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直观深刻,既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相关的审美感受,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外国文学范文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多媒体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现代化的进程。

《外国文学史》是一部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教学内容异常丰富的文学史材料。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时安排中,教学时间极其有限。在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围绕教师的讲解,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范围。但实际情况是,外国文学作品众多,内容繁杂,学生花在大部头名著上的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即使天天阅读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程,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是填鸭式的“一言堂”,课堂的信息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训练学生的阅读和鉴赏外国文学名著的能力”的目标往往有很大局限。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外国文学》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最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外国文学》的教学,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思路,效果会比较好。下面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学科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讲授〈希腊神话》一节,我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上课前两分钟,在屏幕上展示了几幅希腊的风景图片,有爱琴海、帕特农神庙遗址、奥林匹克广场等,学生们的眼球立刻就被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庄严、辉煌的古代希腊神庙及宏伟的奥林匹克广场吸引了,许多学生忍不住向我询问起它们的情况来。借助多媒体课件,遥远而陌生的希腊一下子来到学生们的眼前,一堂课就这样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开始了。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展开讨论,纷纷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性特点,帮助突破教学重点

《希腊神话》这一节,在大专教材中只有一节课,学生才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对希腊文学还相当陌生,而神话的内容又相当丰富,如果只按照教材来讲,很容易变成“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在头脑中很难留下深刻印象,这将对后面的教学造成障碍。因此,必须在这里使学生明确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和它在欧洲文学发展中的源头地位。为此,我在课堂上主要利用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将希腊神话的内容以powerpoint形式,分层链接来展示神的谱系,学生以听讲为主,做笔记为辅,结果将神话中各个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学生对复杂的内容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关于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中的地位,也赢得了展开讲解的时间。在最后甚至展示了中国神话研究的一些资料,引出了关于中西方神话的讨论。这样的课和我以前的教法截然不同。以前只是照着书本讲授,即使援引了许多补充材料,学生对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关系还是弄不清楚。而几次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上这节课,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扩大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想象空间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时代的记录。每个民族和国家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征,无不鲜明生动地反映在其文学作品之中,所以解读外国文学作品,就需要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思想、生平等等。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上的平面信息变得丰富立体起来,使教学内容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更容易通过视、听等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学生左脑、右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感知、理解、记忆信息的强度和效率。它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物、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跃起来。例如在《外国文学史》课堂上节选一些名篇名段、电影画面、历史记录、作者肖像、有关时代的建筑、艺术图片及不同的评论观点等信息,师生共评共享,建立一种民主参与的学术交流模式,既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学生的被动接受,思想僵化。同时又能简约地、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多次在《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更适合在高等教育教学中运用,它可以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专业人才创设快捷有效的教学情景。现在我们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表现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就是经费不足。比较而言,由于政策上的倾斜,高校的教育资金紧张问题要比基础教育好一些,因此在高校课堂上更有条件推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的时间。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关键是要运用得恰当。所谓“辅助”,是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不能取代教师的教授,教学活动不能全是多媒体展示,比如一些教师常常将重点作品的讲评变成电影欣赏,或者大量的图片会萃,这种做法我觉得不妥,教师有“偷懒”的嫌疑。要想应用恰当,关键是教学设计要科学。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再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来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外国文学范文篇8

外国文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专业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外国文学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但它在中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却一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随着大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提出,外国文学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重要。然而,相对于大学的外国文学而言,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的地位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外国文学进入高中语文的道路也是非常崎岖的。清末民初时期,高中语文课本中都是文言文,还没有外国文学的身影。直到五四期间,才有一些反映五四思想的白话文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被纳入语文课本中。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语文改革后,才有教材选编进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尽管选文多注重其政治性,但是毕竟有了一定比例的外国文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种种原因,外国文学曾一度沉寂,直至改革开放,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才被较多地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外国文学就这样冲破了重重阻碍,从数量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大,囊括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的作家的作品。总的来说,外国文学总算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的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培养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现状令人堪忧。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由于受中国本身社会体系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审美观念均逃不出用阶级观念图解外国文学并加以批评。尽管后来一些教育政策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性,新版的课本在选文方面也有挣脱以往局限的趋势,教师用书中也提供了相关文化知识与多向解读课文的角度,但是外国文学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进,因为一些旧有的观念依然没有被摒弃。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政治理念而忽视外国文学的文学性。如此死板的教育观念使得原本生动并且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外国文学作品变成了单一的政治说教。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外国文学,更可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定了政治思维模式,从而使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大大减弱,失去了对外国文学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

在新教材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重已达到了10%,这表明我们在强调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在力求兼顾外国文学。而这其中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高中语文不仅仅要让学生吸收和消化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更要让他们立足世界,了解各国的文化,学习他们的思想,培养外国文学素养,从而提高人文素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外国文学似乎没有起到这些作用,相反的,它仿佛沦为了高中语文附庸。就以高考为例,虽然高考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就外国文学教学来说,它似乎变成了阻碍因素。我们都知道就目前而言,高考升学率是许多高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说到底都是为了高考而各司其职。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就是高考,而不是文学本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于外国文学不是高考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比如,教师以高考为标杆,在所编排的外国文学中随意取舍,或许本应该是由教师重点分析的文章也被设定为让学生自学,而那些本被定为自学的文章就更难逃被忽略的厄运。

外国文学范文篇9

一、运用讨论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一直以来,外国文学教学采用了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文学概况介绍———重点作家作品———情节概括———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再加上课堂始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盲目记笔记的状态,根本无时间去思考,也懒得思考。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转变成为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的关键。讨论法不失为弥补这一缺陷的良策。讨论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既可以作为课堂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开设专节讨论课进行。从年龄特点上看,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90年左右出生,张扬个性的意愿使讨论法成为较受欢迎的学习方法之一。实践也证明了笔者的推测,实验性的几次讨论课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大家能够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实为难能可贵。

当然在讨论之前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比如在准备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讨论课时,在学期一开始就要布置任务,告诉学生有时间要阅读原著,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开始自学;在讨论之前让他们观看了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苔丝》,根据内容确定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讨论题目;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或者是设置一个问题,有假设性的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学生大多对小说情节比较熟悉,能够积极踊跃发言,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兴趣。讨论结束时教师还要对此次讨论进行点评,与学生互动,有问有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在讨论课上,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发生了互换。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拥有了话语权,教师处于辅助性地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好提高了学习自主性。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多媒体成为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这种现代化技术以其新颖多变的形式正在改变着呆板、平静的课堂,掀起教学模式改革的小高潮。首先,运用多媒体符合外国文学学科特点的要求。外国文学具有容量大、跨度强、背景复杂,知识点密集等特点,包容了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亚非欧美文学,上下几千年,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灿若繁星的作家、浩如烟海的作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量不够。再加上文化差异性,讲起来犹如隔靴挠痒,很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对外国文学这门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包容量显示了它的优势,它可以轻松地将大量的教学资料带进课堂,一方面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将重点呈现出来,辅助教师讲解;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一些照片,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作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真正带领学生领略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枯燥、杂乱的知识点形象化、清晰化,明显改善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

外国文学范文篇10

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大学学科中起到非凡的作用,在语言学相关专业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和自身发展也是不一样的,对待外国文学的需求也有着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外国文学在国内的各大高等院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由于大学文化素质和课改的出现,外国文学的位置在大学课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重视。和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进行比较,高中教学中外国文学的教育却显得不那么重要,并且在这期间外国文学进入到高中语文中也不是容易的。清朝时期,学生学习语文都是一些文言文类的文章,完全没有外国文学的影子。直到五四时期,有些思想的白话文和外国文学进驻到了高中语文的课本中。一直到20世纪后期,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全新改革后,有一大部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被选中在语文课本中,不管选的文章是为了某些政治问题,最终还是会有外国文学进入我们的视野中[2]。但是这样的情况发展没有多久,因为很多原因,外国文学曾沉寂无声,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发展的需求和西方思想的不断涌入,外国文学被很多的纳入到高中课本中,外国文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打破了沉寂,进入到高中语文课程中,与此同时,外国文学的范围和数量在不断的提高,提取了很多时期不同的作家的优秀作品。总结可知,外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在高中语文中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不仅仅是在教育中培养的一种文化思想,同时在高中语文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象另我们担心。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中国是传统的古老文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外国文学可以说不赞同并且严重的进行抨击。尽管在后期,教育的改革后要注重文学性,但是后期新版的课本中也没有脱离以往的概念,还是一味的继承着传统的文化教育。很多的课外教书中明确表示着要多学习和了解其他的相关文化知识,即使这样外国文学教育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原因就是传统的思想完全没有被屏蔽。有很多的教师还在传承着古老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忽略了外国文学的重要性。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却变成了单一乏味的一门学科。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习不到外国文化的思想,也失去了学生原本的创造和领悟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感悟的兴致[3]。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