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6:21

统计调查报告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物流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调查的1008家工业和流通行业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年销售收入合计为5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合计为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流通行业企业销售收入合计为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随着工业企业和流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物流业务需求出现了较快增长。调查的1008家企业,其中:20*年货运量合计为30*4万吨,比上年增长25.5%,平均货物储存量增长21.2%。此外,费用增长情况显示,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物流信息服务等业务需求,也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物流费用快速增长,运输费用增幅平稳

随着物流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企业物流费用支出也快速增加,物流效率明显提高,物流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年物流费用支出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物流费用增长主要表现在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保险费用和配送费用的快速增长。在调查企业中,信息及相关服务费比上年增长48%,仓储费用增长25.4%,保险费用增长25.4%,配送费用增长24.9%,利息费用增长17.8%、包装费用增长16.7%,货物损耗费用增长16%,运输费用增长15.6%,此外,管理费用增长19.6%。

在物流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仍然为最大份额,为59.9%,略低于上年60.1%的水平,保管费用占27.1%的份额,管理费用占23.9%,这一结构近两年基本保持稳定。

(三)物流费用率呈下降趋势,水泥、煤炭、化工行业仍然偏高

20*年被调查企业物流费用率(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8.1%,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各个行业的物流费用水平普遍有所降低,反映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整体上提高了社会物流效率。尽管如此,我国物流费用率总体上仍然偏高。比同期日本4.8%的水平高出3.3个百分点,美国7.5%的水平高出0.6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物流费用率较高的仍然是水泥、煤炭和化学工业,20*年分别为17.2%、13.1%和11.3%,均远高出同期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汽车、石油、有色金属、烟草,这些行业的物流费用占销售额比例相对较低,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企业物流外包比例提高

由于目前我国物流外包业务在统计上暂时缺乏统一的量化指标,本次调查专门对运输业务外包情况进行专门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企业运输业务主要靠外包来完成。20*年,在所调查企业完成的30*4万吨货运量中,货主企业自我完成的只有9900万吨,占总量的32.9%,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达20153万吨,占67.1%。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

由于产品结构的差异,各行业物流外包需求各不相同。据调查资料显示,20*年运输业务外包比例最大的行业是水泥、流通、煤炭、烟草和钢铁等行业,其货物运输外包比例分别为89.6%、87.6%、83.5%、81.3%、73.1%,均远远高于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物流企业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到物流企业有效报表212份,占所有有效报表的17.4%。调查资料显示,20*年物流行业现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仓储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速快于运输型和综合型物流企业;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提高,成本增加明显。

(一)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现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

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高速增长,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也相应出现大幅上升。20*年,受调查的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总额为2370.6亿元,同比增长了29.23%。其中,包装收入、信息及相关服务收入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42.5%、37.8%,运输收入等传统物流业务收入只增长了28.37%。

(二)仓储型物流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运输型和综合型物流企业

对不同物流企业类型分析,20*年仓储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43.4%,运输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了28.8%,综合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只增长了24.9%。各类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综合型物流企业的流通加工业务收入、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包装业务收入、信息及相关服务收入和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较快,增速分别1*.3%、93.5%、95.7%和92.7%。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2

统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经济知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据的学科。但该课程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概念抽象、计算复杂,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兴趣不大,觉得统计学是一门枯燥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上,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侧重统计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讲解,密切联系实际、立足于应用,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统计知识,分析和处理有关经济问题。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过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上需要愈来愈多的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能够运用现代统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目前在统计学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相当于老师在教室让学生想像着如何开机床的道理是一样的,以至于学生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都偏低。

2.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在教室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启发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都无异于纸上谈兵。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发展与变化,案例多年来一层不变,教会了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应用知识。

在教学手段上,统计教学至今还没有与现代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学中幻灯、多媒体、网络等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太少。

3.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虽然这种考试模式较充分地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并将其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易于组织教学,但它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由于考试内容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主要以课本上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前沿知识较少,甚至教师课堂讲课本,学生课后背课本,其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

二、统计学教学改革途径

1.合理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是老师唱主角,讲课满堂灌,学生除了记笔记之外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虽然很多,但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象的却很少,更不要说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选择和侧重,突出重点,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自学,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统计学与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息息相关,让学生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对专业技能要有真实的帮助。在课本方面应有所侧重,比如会计专业的统计学课本中应增加更多财务方面的统计应用知识,市场营销专业的统计课本侧重市场调查分析的案例。在例题中学生遇到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问题,可以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其他有关课程,从而扩大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内涵,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注意将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训练与实践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传授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本班作为样本采集的对象,由教师设计模拟课题,学生在设计调查方案的基础上,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在校园内正式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调查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计算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熟悉工作程序,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效果很好。

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也要多注重课本知识在学生身边事物的应用分析,举例子也要切记用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真实案例做为导入内容,这样才会拉近学生与统计之间的距离,认识到学习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深刻意义。

3.考核方式也要改变

传统的统计学考核方式主要围绕书本知识在理论和方法上做文章,从教学到考核以“书”为本,考试一过关,好像就认为掌握了统计学的知识,具备了统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其实不然,因为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的统计素质和能力很难通过笔试考出来。统计学从内容上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统计学的考核应围绕这两部分内容而展开,当然这两部分内容各有侧重。

(1)理论知识的考核

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概念、作用、种类、特点、原则和程序等,这部分可笔试进行,但要注重把理论知识尽量转化为实际问题去测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

(2)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1)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是统计的经常性工作,无论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开展调查,以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调查的结果往往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去反映,调查报告既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反映他们的专业水平。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让他们对调查工作亲身感受,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去考核他们,这样会比单纯说教方式更好。

2)计算机操作。统计学教学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外,还要求学生会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开展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统计电算化教学,应结合每一阶段的特点适时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如统计图表的绘制、统计指标的计算、统计软件的使用等。因此,在考核中必然要体现这一环节,并把它作为检验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纳入综合考核中。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3

社会调查报告是调查报告的一种,目的是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或某一现象,以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解决。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经济与发展问题,它注重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与数据,注重分析事情产生的背景、成因,意义或危害性,也可适当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

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必须结合专业内容进行选题、调查,同时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前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

社会调查的方法

调查的方法可以采取实地观察、深入访问、开调查会以及问卷调查、统计核算和统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方法。

实地观察:就是深入到调查第一线进行直接观察,它能得到最真实、最可靠、最生动的材料。通过观察可以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状况,可以捕捉到事物的某些特征,写作起来就有真情实感。

深入访问:也即是采访、个别调或蹲点考察,对于重要的材料、只有知情人才掌握的材料,必须用此种方法才能收集得到。而且要讲究方法:调查前要考虑好该提的问题并记在心里;调查过程中要讲情来意和目的,解除对方顾虑,并作好记录;调查结束使对方心情愉快,并留有下次采访余地。

开调查会:即把知情人集中起来召开会议了解情况。一般性的大众化的材料使用这种方法。它要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调查提纲逐一进行提问,请回答。这样可以得到全面、详细、充实的材料。

问卷调查:是一种根据调查需要拟制一份调查表格,寄发到所要调查的部门和个人,待他们填好后直接寄回的书面调查。具体作法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把有关的调查项目,设计成一份合理、醒目的调查表,然后把表发给被调查者个人或单位填写。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让对方乐意回答并从容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要便于统计、归纳。

统计调查:统计也是一种调查,而且是经济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一种调查方法。一般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它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统计数据的来源可以是单位的统计报表、财务报表,也可以是其他情况反映。

社会调查报告对材料的要求:在搜集材料上要博采勤记,既要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要掌握间接材料;既要有现实材料,又要有历史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有“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也要了解反面材料;不管哪一类材料,都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调查到手的材料数量很多,又杂乱无章,还有许多非本质的东西,因此必须对调查到手的材料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到本质,从中提出几个问题或观点来,或是几条经验,或是几条教训,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研究,从研究中寻找规律。

具体的分析研究、提炼观点的方法可以采取:

1、综合分析,高度概括。对于调查得到的材料,我们应进行归纳处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这种概括是在材料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概括应高度凝练,努力抓住它的实质,既不模棱两可,也不模模糊糊,必须是斩钉截铁、明明白白的。

2、相互比较,同中求异。对于调查得到的材料,我们要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区分,繁复众多的事物,通过比较才能化简,通过比较才能做出选择。比较的方法很多,可以做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地域空间的比较,事物性质的比较,理论研究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等等。

3、去伪存真,揭示本质。调查是从现象入手的,而研究就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有真正的发言权。这也是一种剔除法,把伪善的、假的东西剔除掉,真的、本质的东西就显现了。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4

一、《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要求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机制。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论,严重制约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1.课程性质要求实践教学的开展。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方法论学科,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大数据。同时,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也越来越密切,统计思想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需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例如,统计调查和数据收集可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教学内容需要借助软件在实验室完成。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学校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但内容零星、分散和缺乏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应用流程没有系统的训练,教学过程不规范,只是提交几份实验报告而已。根据《统计学》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以课堂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校内外实训结合,教学课时占到30%左右,构建以课堂教学、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升人才质量。传统的《统计学》课堂教学,很多统计思想和理论都有较强的数理性,教学效果较差。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自己参与问题的确定、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完成调研报告,他们是整个统计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对理论不懂的地方,学生也会自主学习或寻求教师的指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从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良好的途径。

二、《统计学》实践教学过程的主要问题

根据笔者长期从事《统计学》课程教学经验和到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实践教学各方面要素与应用型人才能力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总结《统计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不足。经管类《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多以统计工作过程为主要内容,大多为统计调查、数据整理、统计指标、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和时间序列分析等理论性内容,占有了学生大多数的教学时间,教学案例较少,或者比较“陈旧”,同时与经济管理领域联系不紧密,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其次,部分教师在指导思想中普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会应用,能力培养流于形式。同时,统计分析方法较多,过少的实践教学难以使学生正确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清楚怎么应用这些分析方法,导致难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2.实践教学模块单一。实践教学模块是实践教学实施的组成部分和实施平台,部分应用型高校因条件有限,教学只能靠教堂演示,部分虽然建立了经管类实验室,但利用率很低,统计分析软件仅EXCEL加载统计分析工具,对于其他的统计分析软件较少涉及,无法满足实践需要。实践教学只做书本固定例题,忽视具体问题的应用,校外实践教学缺失,缺乏企业统计调研等实践经验,学生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社会实践统计调查,没有真正深入一线,统计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空间有限。

三、《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要与专业深度整合,应多方位地把增加教学内容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投资学专业,进行市场调查是学生今后工作会遇到的问题,所以适当增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专业要求注重社会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将方法与社会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等问题相结合,这样可激发经管类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实践教学方法多样化。多种实践教学手段的交叉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统计学》实践教学内容特点,适当运用案例分析法教学、情景教学、探究教学等融合应用于实践教学活动中,可将抽象和枯燥的理论形象和生动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消除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帮助学生树立统计思想,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统计调查实践教学时,可让学生在校内开展实训,选择大众话题,如大学生消费行为、兼职、网购等。学生分成不同的调查小组,调查对象的确定,样本的选择,问卷的设计,相关数据收集与处理,分析数据和调查报告的撰写,所有环节让学生来设计和完成,提升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培养表达和沟通能力。另外,课堂外的寒暑假期的社会实践也是学生感知、观察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中,调查面临有哪些统计问题,形成研究小组,如何处理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撰写调查报告,这些完整的统计分析过程会大大提高学生全方位的实践水平。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申报挑战杯和实践研究等科研小课题,或参与教师课题研究,面对真实的案例和数据,他们自己分析数据,建立相关模型,解决相关问题,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统计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完整化。《统计学》是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扩展要求考试考核方式的改变,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提升学习的热情,也可以让教师更深层次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程成绩考核体系中,适当增加实践权重,同时,考评指标要能合理指导学生实践过程,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要利用实际调查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考核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有传统的实验报告,也可以采用实践教学中的分组讨论、答辩和课程小论文等形式,考评可以根据积极性、上机操作熟练度、实验报告、教师评定和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综合进行,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实践考核以提高学生统计应用能力为目的,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必须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保证。首先,教师要求具有深厚的统计专业理论知识及熟悉经济管理实际业务,这样可以更好地应用统计学理论进行实践教学;其次,教师要熟练掌握常用的统计软件,像EXCEL,SPSS,EVIEWS,SAS等软件统计模块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完成上机操作;再次,教师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去相关企业单位调研、学习,把握市场经济的动态,可以参加经济管理相关的横向项目来提高实践水平;最后,多参加一些《统计学》课程教学研讨会、进修班等学术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外部条件。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实践教学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现代统计分析必须借助计算机来实现,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和准确,而且使实践教学由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变得生动。因此,实践教学应强化统计软件使用,通过上机进行数据输入、分析处理,结果的评价说明,结论获得,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平台,链接相关统计知识和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统计学知识面,通过软件处理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束语:构建合理统计学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的增强、方法的更新和校内外实践平台能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统计现实案例,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了条件。只有提高《统计学》实践教学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从而提高学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荣 舒晓惠 吴晓勇 单位:怀化学院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士雍.对高等院校《统计学》教材建设的若干建议[J].统计研究,2004,(6):011.

[2]胡明礼.关于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30):4-5.

[3]张晓庆,赵鹏,黄剑桥.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4):134-136.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5

一、快速应急机制的适用范围

全区统计系统的快速应急机制是指在全区范围内发生的严重影响全区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安全的特殊情况,如波及范围较大的地震、洪涝、急性传染病等自然灾害或重大经济突发性事件,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地方党委政府急需了解和掌握这些事件的影响问题时,全区统计系统所采取的一种非常规的工作方式。

二、快速应急机制的组织构成及职责

*区统计局成立全区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各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由区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领导小组决定批准启动快速应急机制。应急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机制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快速应急机制工作预案和应急统计调查方案;组织实施全区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预案和应急统计调查方案;协调全区统计系统人力、物力、财力;在必要情况下,组织对发生突发事件的统计系统进行紧急支援。主要职责为:制定应急机制工作预案,做好物资、生活的保障和灾情信息的采集及上报工作,在必要情况下,组织对发生突发事件统计系统进行紧急支援,建立值班制度,确保区委、区政府政令的畅通,确保全区统计应急预案的快速启动等。统计业务工作组由综合科牵头,主要职责为:启动应急统计调查项目,组织灾区灾情统计分析等。各街道统计科也应成立相应的统计快速应急机制领导小组,结合本街道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各街道统计科应急机制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全区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办公室的指导下,贯彻执行街道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工作预案和统计调查制度,统筹安排和组织本街道的快速应急统计工作。

三、快速应急机制的主要内容

*区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全区实施阶段性的信息报送制度和应急统计调查制度,全面系统地反映在特殊情况下,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运行情况。信息报送制度和应急统计调查制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各街道统计科报送的突发情况信息制度。发生紧急情况的街道统计科,应在24小时内,通过电话、网络或传真,向区统计局值班室报告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如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影响范围等。区统计局值班室在接到街道统计科突发事件的报告后,经局主要领导批准后向市统计局总值班室报告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影响范围等情况。发生情况的街道统计科还应根据区统计局要求的频率及内容续报相关信息和统计数据。

(二)建立国民经济发展预计调查报告机制。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适时启动这一机制。在此期间,区统计局要在每个月度的下旬,根据部分企业或地区的调查资料,提出当期工业生产情况、消费品区场情况、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等主要方面的预计数据,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供有关的信息。要充分利用网上直报系统,准确、及时地反映特殊情况下经济运行状况。由于此类数据是根据部分企业对生产经营情况预计的结果或抽样调查取得的资料来对整体数据进行预计和推断,此类数据只作为内部参考,不公开使用。

在特殊情况下,全区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启动后,要及时启动街道的统计快速应急机制。

(三)建立全区统计系统的快速专项调查制度。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区委区政府的需要,适时启动这一机制,主要以开展一些专项快速调查,了解有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对国民经济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和预计情况。调查可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网上直报、电话调查等方式,具体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快速专项调查制度采取快速制定、快速批准下达、快速上报的方法执行。启动统计快速应急机制获得的统计信息和分析意见主要报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参考,有些信息经批准后也可向社会公布。

(四)充分利用区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力量和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区统计局根据特殊情况和区政府的需要,适时启动这一机制。区政府有关部门向区统计局提供的预计数据,只供内部研究使用,不对外。

四、快速应急机制数据管理的应急系统

(一)加快统计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现有的区统计局与各街道办事处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快速调查应急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备份系统。

(二)提高有关设施的快速应急能力。对现有设施,特别是网络设备、通讯工具、应用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保障各种设施在突发事件中或特殊情况下的正常运转和应急任务的执行。保障企业网上直报系统的正常运行。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市政府加强大型活动绩效管理的要求,通过严密科学的绩效考评,进一步提高全市大型活动的谋划、组织、管理和创新水平,引导大型活动向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有效提升大型活动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中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坚持群众评价、工作考评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积极探索、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考核方式及内容

本次大型活动绩效考核采取专业统计调查与考核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分值形式(百分制)体现考评结果。

(一)专业统计调查(40分)。由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负责组织实施,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和跟踪调查的方法,主要调查活动的认知度、满意度、美誉度和创新度4方面情况。

(二)组织考核(40分)。由市大型活动办牵头组织,有关市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组成大型活动工作考核组,对主、承办部门和单位呈报的活动方案及工作总结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内容大体分为:1.活动主题及内容是否紧密围绕全市发展战略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2.活动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创新性。3.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否务实、节俭、顺畅、效能。4.活动取得的成效(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是否显著。5.活动的社会反响及获奖情况。

(三)专家评议(20分)。由市大型活动办牵头组织,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议组,召开绩效考评会议,对活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专业性评价。

四、考核范围

在2010年度全市开展的大型活动中,选取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财政投入较多、具有一定品牌和较高知名度的活动,以及目前虽然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发展前景广阔的活动。具体包括10项A类活动、7项B类活动、3项C类活动,共计20项活动(详见附件)。

五、考核时间及步骤

考核时间为2010年9月至12月。

(一)专业统计调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在9月中旬完成调查方案制定及问卷题目编制工作,经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同意后即开展调查工作,并适时开展现场调查及跟踪调查工作,于12月底前形成调查报告并报送市大型活动办。

(二)组织考核。各单位于活动结束后1个月内(最迟在12月中旬前)对本单位2010年度组织开展的大型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并对照本考核方案写出自检报告。大型活动工作考核组对各单位上报的活动方案、工作总结及自检报告进行综合评审,必要时进行抽查、核对,于年底前确定组织考核分值。

(三)专家评议。12月上旬组成专家评审组,对各单位上报的活动方案、工作总结及自检报告进行专业评议,并打出专家评议分值。

(四)整理总结。市大型活动办于12月底前完成大型活动绩效考评综合报告。

六、考核结果应用

考评结果形成后,将为以下工作提供依据:

(一)对年度大型活动进行A、B、C分类。

(二)对优秀大型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奖励。

(三)为市委、市政府就有关大型活动是否列入年度计划提供参考。

七、组织领导

成立市大型活动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姜明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秘书长同志担任,成员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解决大型活动绩效考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定大型活动绩效考评结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大型活动办。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具体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上报活动方案、工作总结及相关信息,协调处理绩效考核有关事项,撰写绩效考核综合报告,通报绩效考核结果等。

八、工作要求

(一)各承担绩效考核任务的部门要认真谋划,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收到实效。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7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效果,我队成立了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党组书记、队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了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督促和检查。从我队实际出发,领导小组经过细致讨论,确定了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机关行政行为、深入推进队务公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立服务和督查制度、开展绩效评议、推行行政问责”等七个方面为活动内容,制订并下发了《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

二、动员教育,统一思想

在活动学习动员阶段,我队召开了全队干部职工大会,认真传达了市委市政府有关创业服务年活动精神,强调了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要求,将活动工作任务细化,明确了完成时间和责任部门;组织全队干部学习了《市机关效能建设基本制度》、《关于印发<全市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以“每日自学、每周导学、每月互学、每季讲学、每年评学,提高素质、提高效率、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五学三提高”贯穿活动全过程,积极开展“效能建设和优化创业环境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优化创业环境工作与机关效能建设的关系、如何搞好优化创业环境工作”等主题讨论,将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了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来,为推动了我队优化创业环境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队切实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各科室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认真按照我队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逐项抓好落实,确保规定动作不欠账,自选动作有创新。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灵活活动形式,创业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了数据监测和数据分析。组织相关专业开展经济运行监测。综合科加强了企业景气的监测与分析研究,工业与服务业调查科加强了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研究,住户科加强了对农民返乡创业、全民创业收入的变化情况的动态反映,其他业务科室也围绕全民创业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撰写了26篇分析报告和200余条重大信息,为党政决策提供了服务。

(二)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重大课题及专题研讨。根据江西调查总队统一部署,于今年6月在我市组织开展了优化创业环境调查,对我市创业环境和创业主体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调查报告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全省调查队系统重大课题招标,我队3项课题中标。课题分别就当前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调查服务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市政协主席对3项课题均作了重要批示。在江西省调查系统优秀调查分析报告评比中,我队1项课题获二等奖,2项课题获三等奖。

(三)深化了机关作风建设。坚持做好“两个结合”,即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优化创业环境目标与提升干部素质过程相结合。大力倡导服务之风,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大力倡导创新之风,努力建设创新型机关;大力倡导务实之风,努力建设务实型机关;大力倡导廉洁之风,努力建设廉洁型机关。

(四)营造了创业服务年浓厚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内网、板报、横幅等载体开展了宣传工作。二是按照“大力宣传创业政策,使创业者人人知晓,形成政策落实倒逼机制,促使各级政府和部门全面落实创业优惠政策”的要求,向社会公众做了创业政策的宣传工作。三是注重典型引路,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注重挖掘、宣扬“积极创业”和“服务创业”两类典型,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和活力,全力营造了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公务员之家

(五)加强了内网的建设与改造。加大了内网信息承载量,严格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积极主动公开有关统计调查信息。采取多种途径,为企业及时提供统计调查信息和数据。让企业、社会公众更多地获取统计调查信息,参与信息交流,更好地实现了统计调查为企业、为大众服务。

四、加强督导,严格考评

为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队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按照领导干部分工,强化分管领导对分管科室、分管工作的领导和督查;二是由创业服务年活动办公室逐条抓落实,定期对各科室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三是设立了创业服务热线和举报信箱,公开接受服务对象的咨询、投诉和监督。四是以五方面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绩效考评。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8

一、2012年主要工作

(一)开拓创新,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稳步推进

我局紧紧围绕上级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以“四大”工程建设为核心,加强调研,完善机制,全县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1、创先工作方式,进一步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计局关于加强企业一套表建设和联网直报工作的要求,在做好原有“三上”企业一套表工作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充实内容,先后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中的大个体户、劳动工资、科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等专业纳入一套表体系,将一套表改革推向深入。全县已有134家“三上企业”、15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纳入了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范围;二是以迎接国家统计局巡检为契机,切实夯实全县“三上”企业的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局内专业人员业务培训,一手抓企业统计人员培训,从而使统计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2、加强名录库建设,强化基础工作,做好数据质量迎检

组织各专业对“三上”企业名录库进行核查,全面进行查漏补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统办字[2012]37号文件和全省、全市“四大工程”工作会议精神,统计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迎接全省“三上”企业基本情况及数据质量检查工作,听取各专业对名录库和“三上”企业核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后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要求各专业随时与县直单位加强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新的信息,实现专业库与名录库的及时对接与资源共享。

3、适应新形势,扎实推进几项重大的统计方法改革

一是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业、商贸、固定资产投资和GDP核算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影响,争取领导进一步的重视和相关部门进一步的支持;二是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部门之间加大了协作力度;三是加强培训指导。我们根据改革后统计方法制度要求,分别对工业、商贸、固定资产投资等相关领域统计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及时加强与乡镇、企业的业务联系与沟通,统计反映能力得到重大提升。

(二)统筹安排,“三万”活动扎实开展

我局严格按照省、市、县“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领导牵头、全员参与,准确定位、迅速入轨,通过统筹安排,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全面完成了“三万”活动各阶段的工作任务,使“三万”活动开展得及时而深入,扎实而有效,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

1、调研村情,全面启动“三万”活动。在全县召开“三万”活动动员会议后,由局长覃远洲同志带队,机关干部职工16人全员参与,与驻点镇、村沟通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制定工作方案。

2、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借力“三万”活动,打造调研精品。“三大工程”征占地矛盾是长丰村诸多矛盾的焦点,我局以“三万”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统计局统计调查的独特优势,在统计人员极度匮乏、统计专业工作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对榔坪镇长丰村被征占地农民现状展开深度调研,对其生产生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一次普查,多角度、全方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通过走访被征占地农户、政府分管负责人、“三大工程”项目办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制定长丰村被征占地农民调查方案,设置科学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整理和数据分析,综合得出影响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因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以点带面,最终形成极具指导作用的综合调研报告,为该村被征占地农户安置工作的遗留问题的处理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3、入户走访实现全覆盖,全面掌握村情民意。我局先后四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分六个工作组进驻长丰村,运用村组干部向导法、昼夜走访法和电话预约走访法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入户走访,确保走访到位。通过反复走访和多次“回头看”,工作组成员的足迹遍及了该村的边界地脚,顺利完成了全村1025户农户的走访入户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在走访、座谈和调查中,工作组成员积极向广大农民朋友宣讲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仔细了解每一户的经济状况,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走访过程中搜集到的农户的困难、问题、建议、呼声进行综合整理后与村两委班子及时进行了沟通交流。

4、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积极响应县“三万”活动办的号召,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宣传氛围,我局工作组联络员积极向县活动办、三峡长阳网等部门报送“三万”活动信息,共撰写典型材料4篇、信息15篇、民情日志27篇、刻制“三万”活动光盘一张,成功推出致富典型一个,并被《三峡日报》5月22日“长阳新闻”专版刊用。

5、高质量完成“三万”活动入户抽样调查。在“三万”活动中,统计局负责牵头“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入户抽样调查。我局抽出一名分管业务领导和三名业务骨干对全省统一制定的“三万”活动中的入户问卷调查进行统一业务培训。加强日常指导,进行统一数据处理,开展综合分析和利用,撰写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三万”活动民意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我局被评为全县“三万”活动先进单位。

(三)严格规范,数据质量稳步提升

1、质量为上,常规工作规范高效。一是根据国家、省、市统计调查方案制度要求,按时完成了各项常规月(季)报表工作,及时完成了数据成果转化;二是严格执行专业数据质量审核制度,对搜集的基层统计报表认真审核,圆满完成了2010年度农业、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劳动工资以及GDP核算等专业的统计年报工作。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年初,我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科学组织人力,按照省市要求,组织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和死亡表的光电录入与改错、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主要数据、数据资料编印等各项后续工作以及人口普查建筑物清单统计及普查小区电子地图标注工作,确保了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县人普办被评为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单位。全县9个单位及36名普查员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与个人。

3、强化监管,逐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是根据省市统计局要求,对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坚持常抓不懈,制定了“双基”工作日常检查考核制度,使“双基”工作管理常态化;二是加强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乡镇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加强了对目标任务的调查研究,定期对目标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办;三是加强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指导,强化服务与监督。局领导先后两次带队深入重点企业,对“企业一套表”工作进行指导,对重点耗能企业能耗情况实施跟踪监测,对如何破解企业统计服务难题进行调研,同时为所有“三上”企业下发了专门印制的统计台帐,为工业、农业等专业制定了专项管理措施;四是按照《宜昌市统计专网整合方案》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统计专网整合工作顺利进行,运行稳定。

3、专项调查,扎实有序。一是高质量的完成《2012年长阳农村工作重点意向问卷调查分析报告》、《长阳创双文明城市建设民意调查分析》、《长阳2012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调查分析》、等“三农”系列调查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并先后在省市局队统计网转发;二是严格按照县政府菜篮子办公会议精神和安排,由我局负责牵头,联合县农业局、工商局、物价局、经信局一起对长阳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鲜菜价格变动情况展开了专项调研,写出的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经济动态》原文刊发;四是配合县政协组织完成了商贸服务企业的专项调查工作;五是配合县委农办、开发区,组织了农产品加工园区的调查工作;六是受省公安厅委托我局顺利完成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千人问卷大测评”调查工作,形成了《2012年长阳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千人问卷大测评”调查报告;七是牵头完成了文化产业调查工作。

(四)树立“三种意识”,统计服务功能充分发挥

1、树立超前意识,服务领导决策。一是及时提供统计数据服务。年初,我局根据上年度数据和周边县市的有关情况,整理编印了《长阳统计摘要(2012)》。及时开展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并将分析成果及时报送县政府。坚持按月度数据及时编印《长阳统计月报》,确保月度经济形势分析按时送到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手中,每月初,我们还以手机短信形式及时将主要经济指标执行情况快报主要领导,运用多种渠道和载体,不断创新服务产品,使服务更快捷,更及时。二是围绕县情、中心工作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业人员积极撰写统计分析,编报统计信息,及时为社会各界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供服务,为各级各部门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三是加大统计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提高了统计面对全社会开展统计咨询、分析服务的能力,赢取了社会公众对于统计工作的广泛理解、支持与配合,扩大了统计的社会影响力。

2、树立危机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今年,我局从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入手,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力度,实行干部轮岗锻炼,加强工作业绩量化考评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坚持每季度召开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充分整合统计资源,实现部门联动,综合分析经济运行特点,提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工作建议,以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

3、树立精品意识,促进成果转化。今年以来,全局共撰写统计资料51期,各类信息68篇,“抓调研、比实干、出成果”在我局已蔚然成风,极大地促进了统计成果的转化。我局还围绕“三万”活动、“三大工程”征占户生产生活情况、长阳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统计廉政文化等重大活动开展了专项调研,并最终形成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三万”活动民意调查数据分析报告》、《2012年长阳农村工作重点意向问卷调查分析报告》、《长阳创双文明城市建设民意调查分析》、《长阳2012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情况调查分析》、《奉献成就建设,忧困亟待化解》、《长阳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鲜菜价格变化情况调查报告》、《着力“三提高”助推统计防腐体系》等一系列调研成果。

(五)依法治统,统计工作依法而为

1、抓统计法规宣传学习,强化统计法制意识。我局坚持以普查工作为抓手,以六五普法为契机,继续广泛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和学习《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法律知识竞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统氛围。

2、抓统计调查对象督促检查,强化统计工作秩序。在统计调查工作活动中,坚持抓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督促检查,实行统计运行全程监管。对不认真履行统计工作职责,不按统计工作规程办事的单位和统计人员进行依法教育,督促整改;对迟报、拒报统计报表的单位依法发送催报通知等法律文书进行督查,以维护统计法律法规在统计活动中的尊严和权威,推动依法实施统计调查工作。

3、抓基层人员统计执法培训。在夯实“双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统计报表签收制度。并组织召开专门会议,针对基层人员统计执法开展培训,进一步规范基层统计报表行为。同时,按照省局统一安排部署,我局于9月中旬组织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全县118人参加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考试,有117人拿到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保证了全县所有统计人员持证上岗,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统计队伍整体素质,为全县统计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依法统计环境。

(六)外塑形象,文明创建工作长足发展

“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是我局长期秉持的理念,年初,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文明创建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了2012年文明创建工作规划,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抓手,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确保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高。

1、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深入开展第十二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做到了人人有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文章,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党纪法纪观念和拒腐防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统计人形象;二是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依法统计,服务发展”这一主题,先后开展了“廉政学习教育”、“警示教育”、“示范教育”、“下乡走访调研活动”、“《廉政准则》自查自纠活动”等五大“党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局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观念和党纪观念,树立了廉洁从政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和保持职务行为廉洁的自觉性;三是结合“建党九十周年活动”,对帮扶村的困难老党员和局机关退休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

2、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强统计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我局始终坚持加强干部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充实干部队伍,今年我局面向全省范围公开招考一名农调队公务员,并于年初通过县人才交流中心引进了两名储备干部,从乡镇调入了一名年轻干部,有效改善了机关干部思想老化的风气;二是以“三万”活动为契机,改善机关工作作风。通过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机关及时的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了干部的民本意识,岗位责任意识。

3、服务大局,广泛参与县委、政府组织的其他各项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提供统计数据服务,加强统计专项调研工作;二是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纲要》,联合县档案局组队参加了由县总工会、文体局联合举办的“庆五一全县职工第九套广播体操及工间操表演赛”、聘请指导老师指导全局培训学习健身舞,充分展现了统计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三是以主人翁精神做好社会治安、组织工作满意度、“双评双比”创建等国家省市组织的专项调查和测评工作,尽最大努力使得测评工作取得最佳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向上争取全省市州局长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尽力地为统计工作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如:各级统计人员业务能力还需提高;乡镇与村级统计基础仍显薄弱;统计法制环境有待改善;数据的开发和利用须进一步加强;统计服务质量、水平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这些问题与不足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提高。

三、2013年工作思路与打算

2013年,我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统领,以省、市统计局业务工作要求为抓手、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重点,大力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加强监测、搞好调查;依法治统、做好服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3年重点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高质量完成法定年报和定期报表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推行的“企业一套表”制度,按照“双轨制”的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全面、及时、准确地完成报表任务。

2、继续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在巩固完善“双基”建设、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成果的同时,按照《省统计局关于整体推进县(市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着手抓好局内各专业统计基础工作,并借助全省统计工作整体推进的东风,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投资建立视频会议室,提高统计基础工作整体水平。

3、要继续抓好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力度。2013年对乡镇及纳入网上直报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二次,全面提高我县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二是要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加强对2013年经济走势预测工作。要在提高统计分析和统计信息的适用性上、在抓特色分析和信息上、在确保统计分析和统计信息的质量上、在提高统计信息工作效率上、在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力争推出一批针对性强、时效性快、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精品和统计信息精品。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9

刚才,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今年的统计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简要讲几点意见:

一、统计调查工作在苏区振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是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为了《若干意见》的出台,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也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为市委、市政府大量文稿提供了统计数据支撑,为撰写出高质量的《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等文稿作出了重要贡献。《若干意见》出台后,全市上下埋头苦干,共促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趋好、好中趋快”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排位在全省前移。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08亿元,增长11.9%,增幅列全省第4位,比2011年前移4位;固定资产投资1110.9亿元,增长35.5%,增幅列全省首位,比2011年前移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6.97亿元,增长14.8%,列全省第5位,比2011年前移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42亿元,增长15%,列全省第5位,比2011年前移5位。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增速排位同比有所前移。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大家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市统计系统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展提供了一系列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和统计服务,特别是在领会省委常委、市委文清书记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务实、高效的统计工作机制,构建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建立了职责明确的部门统计协调联动机制,促进了部门统计专业化精细管理,进一步解决了统计数据衔接匹配难点问题;又如,我们建立了与全国同类城市主要指标类比制度、与赣粤闽湘四省毗邻八市分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制度,这些制度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依据。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市统计工作也得到了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的充分肯定。在2012年全省统计工作评比中,我市统计工作获特等奖;赣县、上犹县、县、章贡区统计局被评为全省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赣县统计局还获得“全国统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可喜可贺。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二是对经济形势的预警性研究还不够,为党委、政府提供统计分析材料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三是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全市统计调查工作水平

今年是苏区振兴发展全面加快推进之年。为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全面推进苏区振兴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市委已经明确提出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越”分步走的目标。要体现苏区的跨越变化,体现振兴发展的成果,都要落实到具体的统计指标和数据上,都要靠统计指标和数据说话。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文清书记、新生市长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我们要加强统计工作,3月31日,又专门对加强工业经济数据统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现在各级领导对统计调查工作更加重视,对统计数据更加关注,要求也更高了。全市统计系统的同志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紧紧围绕苏区振兴发展这一工作大局,主动作为,自我加压,勇于担责,努力在苏区振兴发展中建功立业。

第一,要更加注重数据质量,通过真实、权威的数据反映苏区振兴发展成果。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没有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就不能很好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也直接关系到统计的权威。市、县两级统计调查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数据审核分析,抓好相关指标的衔接,把握好数据之间的匹配关系,努力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用过硬的数据把苏区振兴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出来。一要抓源头数据。要从统计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健全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和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到“数出有据、准确可靠”。二要抓抽样调查。比如,我市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经济总量在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掌握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底数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抽样框。三要抓监测分析。要把统计数据与分析研究结合起来,科学分析数据变动原因,客观反映真实情况,让干部群众对抽象的数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第二,要更加注重提升服务层次,通过精准的统计分析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全市统计调查部门的同志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经济分析水平,提升服务层次,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几组统计数据,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准确、全面,特别是要透过数据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掌握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我们对数据进行深入思考,量化分析,适时预警,及时提供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统计分析研究报告。

第三,要更加注重统计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完善的统计服务体系。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市统计调查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统计改革的新路子,主动适应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要认真研究加强企业统计,乡镇(街道)、村(社区)统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创出一条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的新路子。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准确把握不同层次的统计需求,积极构建“信息可靠、方式多样、便捷适用”的统计服务体系,为经济管理、政策研究和行业管理、社会公众提供高效的统计服务。

第四,要更加注重协调调度,通过及时增补措施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任务的完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一是要高度重视,经常调度。实践证明,调度不调度,大不一样。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特别是各县(市、区)常务副县(市、区)长,要经常分析调度经济运行情况,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二是要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在统计工作中的责任,主动作为,尽职尽责,相互配合,不推诿、不扯皮。要加强协调沟通,上下联动,做好对相关行业数据的分析评估,增强统计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底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分析经济运行走势,评估统计数据,加强业务指导和督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整改。三是要抓细抓实,争先创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本地、本部门、本行业的相关指标入手,对各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掌握进度完成情况、在全省的排位情况、欠账差距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增补工作措施,努力争取本地、本部门、本行业相关指标的排位前移。

同时,今年有几项统计调点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前谋划,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各项准备工作,查清全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二是要进一步抓好企业一套表改革的工作。这项工作文清书记和新生市长专门作了批示,大家务必高度重视。市工信委、市统计局要抓紧开展分部门、分层次的全面业务培训,以熟练掌握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联网直报等工作要求。工业企业专业人员的培训由各县(市、区)统计、工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请各地常务副县(市、区)长加强督促。三是要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为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昨天省里已经派出检查组来我市督促检查,请各地、各有关部门抓紧推进。四是要扎实做好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使工业化成果得到全面及时反映。五是要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及时跟踪反映小康进程。六是要抓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为生产总值核算提供基础构成数据。七是要组织实施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为准确测算城镇化率提供基础数据。

三、加强领导,强化配合,为统计调查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统计调查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要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全市统计调查工作水平,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不仅需要统计调查部门自身的艰苦努力,也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配合。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作经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统计调查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关心重视统计调查工作,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统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要切实解决统计调查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保障统计调查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统计调查工作任务和普查、专项调查任务的大小,确定正常工作经费、专项调查经费、大型普查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按时拨付。

第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统计调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要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根据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的“特性”,制定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发改、工信、农粮、财政、税务、商务、交通、规建、房管、金融、供电等各责任部门的职责,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长效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分析数据协调性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共同做好统计数据的统计调查、使用工作,确保数出一门、数据准确。要进一步整合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资源,按照“分工合理、管理规范、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的原则共建政府统计体系。

统计调查报告范文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指标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电子商务统计的探索与研究工作,并且进行了一些实践,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采用定量方法测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可以了解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电子商务宏观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我国统计部门工作提供有效的电子商务统计方法及分析手段。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电子商务统计现状的基础上,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提出我国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建议。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电子商务统计工作,由于不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不一,再加上社会制度、统计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很难用类似统计GDP的方法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水平。我们只能从各国开展的电子商务统计中选择一定的指标进行相应的比较,如B2B销售额、互联网用户数等。即便如此,由于对电子商务定义、B2B的定义、互联网用户等的定义不同,在比较时还是要做适当调整,因此,很难精确衡量不同国家电子商务水平的差异,不过大致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电子商务水平。

针对我国不同省份、不同区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其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评价不同区域的电子商务水平。针对不同区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将评价结果量化,得出各区域的电子商务指数,就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总体电子商务水平,进而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有利于分析电子商务水平的影响因子。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萌芽,经过2001-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现在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期,如果我们能够定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就能够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人们的教育程度、区域信息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找出关键影响因子。

有利于我国官方进行电子商务统计。目前,已经有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官方或半官方的电子商务统计体系,而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统计部门建立电子商务统计体系提供参考。

国内外电子商务评价的现状

国外电子商务评价现状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国外对于信息化研究和评测主要集中在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层面上,马克•波拉特(M.Porat,1977)创立经济结构法,又称波拉特法。这种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分析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提出的指数测评法,从邮电、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行业取出四类共11项指标,按一定的加权规则计算并综合处理后,得出信息化指数。在进行信息化水平测评时,以统计调查资料为主进行测算。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1998年开始在电子商务标准制定及国际电子商务统计的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进行了官方或半官方的电子商务统计,基本上都参考了OECD推荐的优先调查内容,并且对家庭、企业、政府等进行了调查,多数调查频率基本上是年度,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为主。

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统计与评价的现状看,基本上处于成熟阶段,评价的对象也以国家为单位,采用绝对指标为主。

国内电子商务评价

在信息化评测领域,我国学者估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信息化指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启仁的信息化加权指标体系、秦玫芬采用的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权重的测算方法、周荣莲等提出的评价模型方法等。此外,我国一些半官方或非官方机构在尝试进行电子商务评价与统计,以下是我国一些与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相关统计情况。

国家统计局——互联网用户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对电子商务进行专门调查,而是从1995年开始调查了相关的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互联网用户数,指办理拨号上网和专线上网的用户数。二是城镇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脑量。这两项指标从侧面反映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的状况,两项指标均有分省数据,遗憾的是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开始,互联网用户数统计被网民(指平均每周上网超过1小时的人)所代替。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网民调查从1997年开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开始定期进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每半年公布一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网民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有上网计算机数、用户人数、信息流量分布、域名注册等,该调查是我国最权威的调查,调查结果被国内外相关机构广泛引用,一些主要的统计指标如网站数、网民数、域名数等都有分省数据。由于是针对中国互联网络的调查,因此,直接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内容不多,主要是个人购物的一些调查。

CII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指标体系—全国及省份调查这是由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与中国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CII)共同进行的,该调查曾于2000年进行过一次。调查测评选取了9个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指数,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数权重,构建CII电子商务总指数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出各省的电子商务指数。

应该说CII调查开创了我国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先河,但总体上是处于尝试阶段。

此外,在2004年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并且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了《中国7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

以上这些调查,基本以调查问卷为主,从影响中国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基本假定开始,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因素的主要考察指标进行设定和细化,最后通过访谈、讨论、问卷等形式收集资料。总体上说,涉及互联网方面的内容较多,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较少,定期调查少,不定期调查多,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及科学性、客观性方面尚有可商榷的地方。

区域电子商务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建立电子商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以下指数:电子商务交易类指数(电子支付、电子交易额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指数(光纤长度、网站数、上网计算机数等);政策环境指数(上网资费、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等);电子商务人气指数(网民、信息传输及计算机软件业职工人数)。以上统计指标兼顾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客观性,对于一些主观性及难以获得数据的指标(如计算机安全)没有列入。这些数据可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中国电子商务年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获取,部分资料也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取。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在计算出我国各省电子商务水平值以后,重要的是对影响各省电子商务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GDP、平均工资水平、教育投入、信息化水平、受教育人口等因素,可采用回归分析法,在回归分析时,可考虑引入地区虚拟变量,按人均GDP水平将我国省份分为2-3个层次。

我国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建议

确定统一的概念标准

对区域电子商务进行评价,首先要界定电子商务的定义,目前并没有公认的电子商务定义,应该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加以明确。对区域的界定,建议以行政区划划分,如省份或地级市,当然也可包括全国。另外,在界定概念及范围时有许多内容要加以界定,如电子商务有哪些类型、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类型等等。

注重采样数据的客观性

目前我国开展的电子商务类调查,除了部分针对企业外,大部分是针对网民个人进行的一些调查,这里并不是说网民调查不重要,电子商务统计,尤其是官方电子商务统计,必须以客观指标为主,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主观指标。例如,对某地区电子商务进行评价,网站数量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就不应该进行抽样调查,进而估计出该地区的网站数量,而应该直接通过搜索工具进行搜索,获取直接数据。又如,对于上网速度、我们可以对网民进行抽样调查,也可以根据该地区互联网总体带宽情况和上网用户数进行估算,很显然,后者要客观得多。

建立指标体系

进行区域电子商务评价,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构建测度体系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能反映地区电子商务水平,又要考虑到数据能方便地获得或采集。

统计以截面数据为主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应该以截面数据为主,以全面衡量一个省份、一个城市的电子商务水平,这里并不是说动态指标不重要,而是因为动态指标一般与静态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标间存在交叉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在电子商务统计领域采用动态指标数据往往不易获得,增加了统计的难度。当然,如果定期进行截面数据的地区电子商务评价,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

注重合理规划和分步实施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是整个电子商务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对整个电子商务统计进行全盘规划。政府统计部门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电子商务统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地区电子商务统计、行业电子商务统计、企业电子商务统计、政府电子商务统计、家庭电子商务统计等。

此外,从技术层面看,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比开展区域电子商务统计要相对容易,因为电子商务统计牵涉的部门多、环节复杂、数据难以获取、成本高,而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指标相对简单,数据获取相对容易,而且意义重大,因此可以先行一步。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统计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组.建立我国官方电子商务统计的建议.中国统计,2003.9

2.王军.怎样建立电子商务统计.北京统计.2002.1

3.CII电子商务指数研究与测算课题组.关于电子商务水平测度的研究:统计研究,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