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6:09

同步技术论文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1

摘要:

网络同步和时钟产生是高速传输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为了通过降低发射和接收错误来提高网络效率,必须使系统的各个阶段都要使用的时钟的质量保持特定的等级。网络标准定义同步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在标准接口上的预期性能,以保证传输质量和传输设备的无缝集成。有大量的同步问题,系统设计人员在建立系统体系结构时必须十分清楚。本文论述了时钟恶化的各种来源,如抖动和漂移。本文还讨论了传输系统中时钟恶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分析了标准要求,提出了各种实现技巧。

基本概念:抖动和漂移

抖动的一般定义可以是“一个事件对其理想出现的短暂偏离”。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抖动被定义为数字信号的重要时刻在时间上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短暂变动。重要时刻可以是一个周期为T1的位流的最佳采样时刻。虽然希望各个位在T的整数倍位置出现,但实际上会有所不同。这种脉冲位置调制被认为是一种抖动。这也被称为数字信号的相位噪声。在下图中,实际信号边沿在理想信号边沿附近作周期性移动,演示了周期性抖动的概念。

图1.抖动示意

抖动,不同于相位噪声,它以单位间隔(UI)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单位间隔相当于一个信号周期(T),等于360度。假设事件为E,第n次出现表示为tE[n]。则瞬时抖动可以表示为:

一组包括N个抖动测量的峰到峰抖动值使用最小和最大瞬时抖动测量计算如下:

漂移是低频抖动。两者之间的典型划分点为10Hz。抖动和漂移所导致的影响会显现在传输系统的不同但特定的区域。

抖动类型

根据产生原因,抖动可分成两种主要类型:随机抖动和确定性抖动。随机抖动,正如其名,是不可预测的,由随机的噪声影响如热噪声等引起。随机抖动通常发生在数字信号的边沿转换期间,造成随机的区间交叉。毫无疑问,随机抖动具有高斯概率密度函数(PDF),由其均值(μ)和均方根值(rms)(σ)决定。由于高斯函数的尾在均值的两侧无限延伸,瞬时抖动和峰到峰抖动可以是无限值。因此随机抖动通常采用其均方根值来表示和测量。

图2.以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随机抖动

对抖动余量来讲,峰到峰抖动比均方根抖动更为有用,因此需要把随机抖动的均方根值转换成峰到峰值。为将均方根抖动转换成峰到峰抖动,定义了随机抖动高斯函数的任意极限(arbitrarylimit)。误码率(BER)是这种转换中的一个有用参数,其假设高斯函数中的瞬时抖动一旦落在其强制极限之外即出现误码。通过下面两个公式,就可以得到均方根抖动到峰到峰抖动的换算。3

由公式可得到下表,表中峰到峰抖动对应不同的BER值。

确定性抖动是有界的,因此可以预测,且具有确定的幅度极限。考虑集成电路(IC)系统,有大量的工艺、器件和系统级因素将会影响确定性抖动。占空比失真(DCD)和脉冲宽度失真(PWD)会造成数字信号的失真,使过零区间偏离理想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这些失真通常是由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之间时序不同而造成。如果非平衡系统中存在地电位漂移、差分输入之间存在电压偏移、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出现变化等,也可能造成这种失真。

图3,总抖动的双模表示

数据相关抖动(DDJ)和符号间干扰(ISI)致使信号具有不同的过零区间电平,导致每种唯一的位型出现不同的信号转换。这也称为模式相关抖动(PDJ)。信号路径的低频截止点和高频带宽将影响DDJ。当信号路径的带宽可与信号的带宽进行比较时,位就会延伸到相邻位时间内,造成符号间干扰(ISI)。低频截止点会使低频器件的信号出现失真,而系统的高频带宽限制将使高频器件性能下降。7

正弦抖动以正弦模式调制信号边沿。这可能是由于供给整个系统的电源或者甚至系统中的其他振荡造成。接地反弹和其他电源变动也可能造成正弦抖动。正弦抖动广泛用于抖动环境的测试和仿真。不相关抖动可能由电源噪声或串扰和其他电磁干扰造成。

考虑抖动对数字信号的影响时,需要将整个确定性抖动和随机抖动考虑在内。确定性抖动和随机抖动的总计结果将产生另外一种概率分布4:双模响应,其中部表示确定性抖动,尾部为高斯响应,表示随机抖动分量。

抖动测量—TIE、MITE和TEDV

时间间隔误差(TIE)是通过对实际时钟间隔的测量和对理想参考时钟同一间隔的测量得到的。在给定时间t,以一个称为观测间隔的时间间隔产生时间T(t)的时钟,其相对于时钟Tref(t)的TIE可通过下面公式表示。(x(t)称为误差函数。)

TIE表示信号中的高频相位噪声,提供了实际时钟的每个周期偏离理想情况的直接信息。TIE用于计算大量统计派生函数如MTIE、TDEV等。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定义为,在一个观测时间(t=nt0)内,一个给定时钟信号相对于一个理想时钟信号的最大峰到峰延迟变化,其中该长度的所有观测时间均在测量周期(T)之内。使用下面公式进行估计:

MTIE是针对时间的缓变或漂移而定义的。当需要分析时钟的长期特性时,就需要对MTIE进行测量。MTIE值是对一个时钟信号的长期稳定性的一种衡量。

图4.TIE的图形表示

TDEV是另外一个统计参数,作为集成时间的函数对一个信号的预期时间变化的测量。DEV也能提供有关信号相位(时间)噪声频谱分量的信息。TIE图中每个点的标准偏差是对一个观测间隔计算的,该观测间隔滑过整个测量时间。该值在整个上述测量时间内进行平均以得到该特定间隔的TDEV值。增大观测间隔,重复测量过程。TDEV是对短期稳定性的一种衡量,在评估时钟振荡器性能时有用。TDEV属于时间单位。

高速传输系统中抖动和漂移的原因

最常用的一种时钟体系结构是,在备板上运行一个低频时钟,在每个传输卡上产生同步的高频时钟。低频时钟在集成电路内或通过分立PLL实现进行倍频以产生高频时钟。通过典型的PLL倍频,倍频后时钟上的相位噪声增大为原来时钟相位噪声的20*log(N)次方,其中N为倍频系数。此外,PLL参考时钟输入上的抖动将延长锁定时间,且当输入抖动过大时高速PLL甚至无法实现锁定。在备板上采用一种更高速的差分时钟将比采用低速单端时钟具有更好的抖动性能。

由于VCO对输入电压变化较为敏感,因此电源噪声是增大时钟抖动的一个主要因素。输出时钟抖动幅度与电源噪声幅度、VCO增益成正比,与噪声频率成反比。因导线电阻形成的电阻下降和因导线电感形成的电感噪声而造成的电源或接地反弹,会对上述输出时钟抖动产生相似的影响。在系统板上对电源进行充分过滤,靠近集成电路电源引脚提供去耦电容,可以确保PLL获得更高的抖动性能。

在系统板内,时钟和数据相互独立,发射和接收端在启动、保持和延迟时间方面的变化对高速率非常关键。因数据和时钟路径中存在不同有源元件而使数据和时钟路径之间出现传播延迟差异,时钟路径之间的接线延迟差异,数据位之间的接线延迟差异,数据和时钟路径之间不同的负载情况,分组长度差异等等,均可能造成上述变化。在规划系统抖动余量时,必须将不同信号路径的变化考虑在内。

当在一段距离上进行传输时,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中的很多点上存在抖动累积。在发射机物理层实现中,DAC非线性或激光非线性等非线性特性会加重信号失真。在传输介质和接收机中,除了外部乱真源(大多在铜导线中)之外,因不同频率和调制效应而导致的光纤失真、因接收机实现(主要与带宽有关)和时钟提取电路实现而导致的信号相关相位偏离,会加重信号流的抖动。

图5.来自TIE图的MTIE偏差

具体到SDH(同步数字系列)传输,有大量的系统级事件会导致抖动。在将PDH(准同步数字系列)支路映射为SDH帧并通过SDHNE(网络组件)进行传输的典型传输系统中,在PDH支路于SDH的终端多路分配器解映射之前,将在每个中间节点处出现VC(虚拟容器)的重新同步。有间隙的时钟用于将各个支路映射到STM-N帧和从STM-N帧解映射,发出与开销、固定填充和调整位相应的脉冲,因而造成映射抖动。采用调整机会位补偿PDF支路中频率偏移的方法会造成等待时间抖动。还有指针调整机制,用于对来自初始NE的输入VC与本地产生的输出STM-N帧之间的相位波动进行补偿。根据频率偏离,VC在STM-N帧中前后移动。这将使VC提取点看到位流中的突然变化,导致称为指针抖动的类型抖动。所有上述系统级抖动都将加重总的确定性抖动。

尽管所有上述因素都会加重从源到目的地之间信号传播的抖动,标准要求仍然规定在传输点需具有比理论值更低的抖动数值。这样,考虑到时钟倍频、电源变化、电-光-电转换、发射和接收影响以及其他致使实际信号恶化的失真信号的影响,在源处驱动信号的时钟将具有一个相对很低的抖动数值。

抖动对收发器的影响

理想情况下,数字信号是在两个相邻电平转换点的中点进行采样的。抖动之所以会造成误码,是由于相对于理想中点,它改变了信号的边沿转换点。误码可能由于信号流边沿变化太晚(在时间上比理想中点晚0.5UI(单位间隔相当于信号的一个周期))或太早(在时间上比理想中点早0.5UI)所致。当时钟采样边沿在信号流的任何一侧错过0.5UI时,将出现50%的误码概率,假设平均转换密度为0.5。7如果分别知道确定性抖动和随机抖动,可通过上述两个数字和将峰到峰抖动值与均方根抖动值联系在一起的表,来估计误码率。校准抖动,定义为数字信号的最佳采样时刻与从其提取出来的采样时钟之间的短期变化,可以造成上述误码。对于商业应用,源时钟和源发射接口抖动规范将远远低于1UI。

发射接口抖动规范通常与接收端的输入抖动容限相匹配。对于抖动测量回路滤波器截止频率,尤其如此。例如,在SDH系统中,有两种抖动测量带宽,分别规定:一个用于宽带测量滤波器(f1到f4),一个用于高频带测量滤波器(f3到f4)。数值f1指可在线路系统的PLL中使用的输出时钟信号的最窄时钟截止频率。低于此带宽的频率的抖动将通过系统,而较高频率的抖动则被部分吸收。数值f3表示输入时钟捕获电路的带宽。高于此频率的抖动将导致校准抖动。校准抖动造成光功率损失,需要额外光功率以防各种恶化。因此限制发射机端高频带频谱的抖动十分重要。

漂移对收发器的影响

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电信接收机都使用了一个缓冲器,以适应线路信号中存在的随机波动。下面框图6详细表示出这一概念。恢复时钟将数据送入富有弹性的缓冲器,而系统时钟则将数据送出到设备的核心部位。

在准同步传输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工作在相互独立而又极为接近的频率上,fL和Fs分别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频率。当两者之间存在相位或频率差异时,弹性存储会将其消除,否则缓冲器将出现欠载或溢出(取决于差异的幅度和弹性缓冲器的大小),造成一次可控的帧滑动(基本速率传输)或一次位调整(高阶异步多路复用器)。

在准同步应用中,根据可接受的缓冲滑动对频率变化和缓冲器深度进行了标准化。最初的网络主要用于语音传输,在一定的频率门限之下不会造成语音质量下降。ITU-T规范规定该变化为+/-50ppm。但是随着网络开始传送压缩语音、传真格式的数据、视频以及其他种类的媒体应用,对于差错和重传以及刚刚兴起的同步网络,滑动使效率严重下降。

在同步传输系统中,系统时钟通常同步到用于接收更高时钟等级信号的接口的恢复时钟上。恢复时钟和系统时钟之间相位和频率的瞬时和累积差异将被弹性缓冲器吸收,否则将导致弹性存储器溢出/欠载(取决于缓冲器大小和变化的幅度),造成指针调整而延迟或提前帧传输、帧滑动或系统中某处出现位调整。

在同步系统中,所有网络组件工作在同一平均频率,可以通过指针机制消除帧恶化。这些指针机制将提前或延迟有效载荷在传输帧中的位置,从而调整接收和系统时钟中存在的频率和相位变化。SDH收发器中的缓冲器比PDH收发器中的要小,而且对于SDH系统中可能导致的指针移动等不规则性有限制。因此,与PDH系统相比,同步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网络发展的历史和不同网络之间的互操作连接,在某些阶段或其他阶段,这些同步网络会通过准同步网络来连接。因此PDH网络的时钟体系结构也要考虑在内。

MTIE提供了时钟相对于已知理想参考时钟的峰值时间变化。在同步传输和交换设备的弹性缓冲器的设计中将用到MTIE值。在弹性存储中,缓冲器填充水平与输入数字信号和本地系统时钟之间的TIE成正比。确保时钟符合有关MTIE的时钟规范,将保证不会超过一定的缓冲器门限。因此,在缓冲器设计中,其大小取决于MTIE的规定极限。

图6,典型传输系统的接收机接口

系统时钟输出相位扰动对收发器的影响

一个时钟的输出相位变化可以通过分析其MTIE信息获得。漂移产生(在自由振荡模式和同步模式中)主要指系统中所用时钟振荡器的长期稳定性,在自由振荡模式中系统的稳定性仅受振荡器的稳定性影响。除了漂移产生之外,输出时钟相位还受到大量系统不规则特性的影响。

特别是对一个系统同步器而言,将参考源从一个不良或恶化参考时钟转换到一个正常参考时钟可能会导致输出相位扰动。传输用高速PLL中使用的传统VCO(压控振荡器)在改变参考时钟时采用了切换电容器组的方法。这种切换转换会对输出时钟造成暂时的相位偏移。采用超低抖动时钟倍频器电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高性能网络时钟在系统的所有参考时钟都失去时采用一种称为“保持”的机制。这是通过记忆存储技术产生系统最后一个已知良好参考时钟来实现的。进入和退出保持模式可能会对输出造成相位扰动。当处于保持模式中时,由于准确频率的再生不够精确,因此会继续产生输出相位误差。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已使保持精度达到了0.01ppb。输入参考时钟恶化和对系统的维护测试(不会导致参考时钟切换)过少,也会造成输出相位扰动。

系统输出扰动是有限的,取决于系统在较低层次可以接受的输入容限。例如,符合G.813选项1的时钟,其相位扰动中所允许的相位斜率和最大相位误差被限制为1μS,最大相位斜率为7.5ppm,两个120ns相位误差段,其余部分的相位斜率为0.05ppm。这些数字对应于G.825标准规定的输入抖动容限,该标准描述了在SDH网络内对抖动和漂移的控制。

当输出相位被扰动时,将相位误差的幅度和速率保持在标准组织所建议的极限之内,可确保在端到端系统中对信号恶化进行妥善处理,从而避免数据损坏或丢失。例如,当系统同步器进行参考时钟切换时,如果输出相位误差位于规范要求之内,同步器就可实现“无间断”参考时钟切换,指示存在缓冲器溢出或欠载,造成指针移动、位调整或滑动。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2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2)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A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2M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A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网络结构

2.2网元配置

2.3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1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3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2)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A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2M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A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网络结构

2.2网元配置

2.3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1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4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2)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A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2M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A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网络结构

2.2网元配置

2.3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1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5

这样的一个上行/下行非对等分配的方式正符合目前In2ternet服务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数字内容能够以IP层为核心进行汇聚,媒体服务可以以非线性化方式呈现,与观众的直接互动变得可能。一个基本的DVB-IPDC标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事实上,DVB-IPDC标准是一系列应用规范的集合,定义了所有的在IP层之上的功能组件,主要包括有:ESG(ElectronicServiceGuide,电子服务指南)、CDP(ContentDeliveryProtocol,内容投递协议)、SPP(Ser2vicePurchaseandProtection,服务购买与保护),以及NotificationFramew本论文由整理提供ork(通知业务框架)[2,3]。

ESG标准定义了一整套数据模型,用以描述在DVB-H广播网络中,透过CDP所能够传送的各种应用服务以及传输的细节。终端上的ESG处理程序负责辅助用户浏览收到ESG数据和选取在DVB-H广播网络上所传送的服务。

CDP标准定义了在DVB-H广播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上,以IP数据包传送音视频媒体流以及数据文件所需的通信协议集,包括FLUTE(FiledeLiv2eryoverUnidirectionalTransport,单向文件传输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和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SPP标准则是实现收费服务的基础,定义了保护前述的音视频媒体流广播服务及数据文件广播服务所需的CA(ConditionalAccess,条件接取)与DRM(DigitalRight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而正在制订中的NotificationFramework标准则被用来作为交互应用服务的基础框架,应用服务的数据内容都能以通知消息的形式传输,并通过通知应用服务(NotificationService)的方式提供给终端应用程序使用。在这个通知业务框架中,通知消息被用来作为向终端或者用户提供即将到达的或不可预知的服务事件或者信息。一条通知消息可能触发一系列随之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来的交互应用操作[3]。

在DVB-IPDC的框架下,现有网络中IP层之上的各种多媒体应用服务,都可以弹性地跨平台应用。从服务的角度来看,以提供数字媒体内容为主的流媒体服务,无疑是目前的主流业务。通知应用服务则可以作为媒体服务的附属增值业务或者独立的应用服务业务,提供增强型的多媒体交互应用。

而ESG服务则提供了访问由上述两种基本服务组合的各种不同应用服务的用户界面和访问指南,是与用户交互的接口。DVB-IPDC标准体系结构下文将主要探讨一个基于该框架的,实现上述服务应用处理的移动多媒体终端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方案。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总体架构服务端采用实验室开发的DVB-IPDC多媒体综合服务系统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本终端的设计目标是在DVB-本论文由整理提供IPDC的框架内,能够接收服务端用各种协议会话传输过来的数据信息,实现流媒体服务应用、ESG服务应用、通知服务应用的处理及用户配置与注册等管理功能。整个系统以Java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开发,根据功能需求,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案,如图2所示。1)传输层:向上层应用提供指定会话协议的通信功能。

其中RTP模块主要负责接收音视频流媒体以及具有时间同步、服务相关性要求的通知应用服务数据。FLUTE模块用来接收绝大部分通过DVB-H网络传输的通知应用服务数据。HTTP模块则提供了一个双向通道,使终端可以完成服务注册或者向服务端请求个性的通知应用服务信息,提供了点对点的交互功能。2)功能层:在传输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础上,该层负责相关应用服务的数据处理以及终端系统的管理。会话管理模块负责其他功能模块调用下层协议通信模块创建服务接收会话。媒体处理模块负责提供音视频流媒体的解码以及同步处理。ESG处理模块主要负责ESG分片的维护、聚合以及解析,实现DVB-IPDC标准定义的ESG数据模型处理。

通知消息管理模块负责终端接收到的通知消息的解析、过滤、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服务应用投递。订阅管理模块负责终端的服务申请与注册功能。

配置管理模块负责处理用户对终端的系统参数设置管理。存储管理模块负责终端的用户参数、ESG应用服务数据以及通知应用服务的相关信息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数据的存储。应用管理模块则向各种应用服务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应用框架,用户通过获取或者订阅启动使用的应用服务都集成于该框架之内,通过公用的接口调用其他模块的功能,使得终端能够动态加载各种应用服务,而具体的应用服务的功能逻辑实现与平台无关。3)应用层:媒体播放器负责播放经解码和同步处理后的音视频媒体流。

ESG浏览器能够显示终端得到的ESG数据信息并支持与用户交互。用户配置使得用户能够设置终端的用户应用参数。通知应用界面容器是用来装载各种通知应用的用户界面接口,提供终端用户与通知应用服务的交互。终端架构2.2ESG数据的处理与显示。

ESG用XMLSchema来定义其数据结构[4]。分片(Fragment)是ESG内容的最小组成单位。根据分片携带信息数据的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3大类共7种类型的分片:①服务信息相关分片:Service、Sched2uleEvent、Content,提供有关服务类型、时间安排、服务内容等应用服务的业务信息;②订阅购买信息相关分片:ServiceBundle、Purchase、PurchaseChannel,提供有关购买组合、价格等相关信息;③获得信息分片:Ac2quisition,提供应用服务的访问途径和参数,对于用户不可见,但却是终端访问业务应用的入口。通过分片机制,终端可以独立地接收和更新不同分片,而不管其发送顺序,并且可以在接收部分的分片后就根据各分片之间的关系进行聚合(Aggregate),通过ESG浏览器展现内容给用户,不需要等待全部分片到达。

目前以XMLDOM树形式来组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管理ESG分片信息。符合ESG数据模型定义的分片到达终端后,通过遍历该DOM树,可以作为新节点加入或者更新相应位置的节点信息,同时检查是否有失效的分片信息,进行删减维护。ESG显示处理采用MVC模式[5],后台DOM树数据对象发生的变化,可以实时地反映到ESG浏览器。

2)流媒体服务与特定通知应用服务的关联与信息同步问题。基于DVB-IPDC框架的多媒体服务相对于传统多媒体服务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支持用户实时交互。流媒体服务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媒体收视,而是可以与通知应用服务进行绑定,提供交互应用,并且通知消息与流媒体服务的媒体内容可以进行紧密的时间同步[6]。

前者通过在应用服务ESG数据的Service分片描述中指出了服务关联。而对于通知消息与媒体内容的时间同步,可基于RTP/RTCP传输协议进行。RTP/RTCP协议中的同步采用时间戳方法,不同媒体之间依靠RTCP报文中包含的参考时钟信息和相关的RTP时间戳信息来进行同步[7,8]。

终端系统在RTP协议会话上接收到音视频媒体流和通知消息数据流后,依据同步的各方共享的远端参考时钟,建立一个虚拟的时间轴来决定媒体的下一帧表现时间和通知消息的应用时间。需要指出的是,通知消息并不像媒体数据那样具有持续时间(Duration)的概念[9],目前采取的处理方法是,用每条消息的首包中的RTP时间戳来对齐参考时间轴,在完整地接收到一条通知消息后,用得到的应用时间值设置一个计时器绑定该通知消息,然后提交给通知消息管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模块,由计时器来触发后续的应用处理动作。

3)通知消息管理。在终端的通知应用中,虽然通知消息的处理是由承载的数据内容和通知应用程序决定,但终端系统处于动态变化的移动环境下,行为并不具有可预测性,尤其是在通知消息丢失后,可能会导致终端异常。为此DVB组织提出了一种管理通知消息在特定状态下的潜在应用动作的生命周期参考模型[3]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根据消息本身的时间特性和数据内容的接收情况,通知消息可能处于3种稳定状态和1种过渡状态中的某一状态中,状态之间的变迁具有确定的处理动作。具体如图3所示:通知消息的默认初始状态为Absent,这同时也是通知消息从系统中删除后的最终状态。该状态下无计时器与通知消息关联,从该状态向其他状态变迁意味着加载该通知消息。Loaded状态表示该通知消息已经下载完毕,但是没有后续的被启动媒体播放器,通知应用程序启动自己的应用界面)。

然后该应用服务程序通过会话管理模块调用底层协议通信模块,根据应用服务的访问信息创建对应的服务会话接收应用服务数据。如果是流媒体服务,则将媒体数据信息交由媒体处理模块处理后在媒体播放器展现;如果是特定的通知应用,则经通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消息处理后分发给该通知应用程序使用。如果该通知应用存在交互动作,用户能够通过HTTP模块同服务端进行交互操作(如图6所示)。图6ESG交互与应用服务启动3结束语随着DVB-IPDC的推广,基于该框架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应用必将得到广泛发展。笔者在DVB-IPDC技术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移动多媒体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对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相关技术方法作了一定探讨,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一个基于上述方案的原型系统。下一步的工作是在该原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处理,进行平台移植测试。

参考文献:

[1]高鹏,李薰春,谢锦辉.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发展综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63-65.

[2]KornfeldM,MayG1DVB-HandIPDatacast:BroadcasttoHandheldDevices[J].IEEETransactionsonBroadcasting,2007,53(1):161-170.

[3]DVBCBMS.IPDatacastoverDVB-H:NotificationFrame2work[S].ETSITS102832,2008.

[4]杨晨,王慧,唐晓晟,等.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电子业务指南的生成与解析[J].电视技术,2007(31):37-39.

[5]任中方,张华,闫明松,等.MVC模式研究的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10):1-5.

[6]蔡倩,谷建华,倪红波,等.基于数字电视中间件的媒体播放器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7(3):737-739.

[7]崔莉,王敏,吉逸.流媒体同步机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1):73-75.

[8]逄栋,姜昌金.流媒体技术及其开发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2):145-147.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6

SharePoint是微软推出的企业级综合门户平台,提供内容管理(ECM)、企业信息集成、社区等一系列功能,并具有可扩展性[4]。自微软推出SharePointServer2013,其功能越来越强大,例如其内容查询Webpart部件可以查询SharePoint平台以外的数据并在SharePoint平台中展示;集成了挪威FAST公司的FAST搜索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安全的、多视角的企业搜索平台等[5]。基于SharePoint技术,本系统将科技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利用SharePointECM元数据技术对科技信息进行多维度分类和搜索精简,利用FAST搜索技术实现对SharePoint平台数据的搜索和SharePoint平台以外数据的搜索、并且搜索支持多种格式。考虑信息安全的需求,本系统利用SharePoint权限控制机制对科技信息进行细致的安全控制,对用户角色进行管理,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到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利用SharePointECM的高级路由功能,基于元数据让系统决定由哪个文档库来保存文档。同时企业人员经常会遇到多人文档协作的情况,传统的方式是由一个人负责分发任务和整合文档,协作效率低下,本系统利用officewebapps技术实现多人共同编辑一份文档、自动整合的功能,并且可以对文档进行版本控制和权限控制,集成office的版本比对功能查看版本差异等,大大提高了团队文档协作效率。制造企业的某些科技信息需要进行流程管理,比如科研论文投稿之前需要经过多道审批手续,发表成功后还需要论文主管部门审查才能正式进入其科研论文库,本系统利用SharePoint工作流技术实现文档的审批功能。

2系统整体架构

本系统建立在WindowsServer2008R2上,通过扩展的.NETFramework、IIS7.0以及AD域等集成SharePointServer2013解决方案来实现。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1)最底层为操作系统层,为科技信息管理提供Web服务、数据库服务、基于Windows活动目录(AD域)提供用户管理服务、基于Exchange提供邮件服务和基于LCS提供即时消息服务等。2)基础服务层建立在操作系统层之上,与操作系统层共同构成SharePoint支撑平台。为科技信息管理提供权限管理服务、搜索服务、工作流管理服务和文档存储服务等,并且支持二次开发以提供更复杂和个性化的服务。3)应用层即为科技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在SharePoint支撑平台之上。包括用户管理模块、文档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文档审批模块、文档协作模块、信息检索模块和信息统计模块。4)最上面一层为表示层,与应用层、基础服务层和操作系统层共同构成科技信息管理系统。Webpart部件提供前端可视化操作界面,最终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

3系统关键流程设计

3.1文档创建/上传流程设计

系统为不同类型的文档创建了模板,例如期刊论文模板、经验总结模板等等。用户可以根据模板创建文档,也可以选择直接上传文档。文档上传时用户不需要关心将文档上传到哪个文档库,只需要为文档填写扩展属性(如文档产生部门、作者职称等)并提交即可。系统利用SharePoint的高级路由功能预先定义规则,根据文档元数据决定将文档路由到哪个文档库。文档创建/上传流程如图2所示。同时SharePoint与office高度集成,用户也可以不登陆系统,直接在office中将文档一键到本系统。

3.2文档审批流程设计

系统需要对一些文档的流程进行管理,比如科研人员公开,首先要经过基层领导审批,基层领导审批通过后送到保密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通过后才能投稿,如果发表成功,再送到论文主管部门归档。以往制造企业采用纸质跑签的方式实现论文审批。这样做不但效率低,而且只对发表成功的论文进行了归档管理,那些没有发表成功但同样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则由科研人员自己保管,随时都有可能丢失或者误删除。科研论文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由于SharePoint的工作流设计工具SharePointDesigner,只能设计顺序工作流,不支持流程回退功能。对于业务逻辑稍微复杂的工作流实现起来非常困难。本系统中采用VisualStudio+quickflow来进行流程开发,采用InfoPath进行表单开发。实现了流程可视化监控和管理、任务/转发、邮件提醒和超时提醒等功能。并且将任务链接嵌入邮件中,这样审批者收到邮件提醒后,打开邮件并点击任务链接就可以执行任务。

4系统功能设计

4.1用户管理

SharePoint平台与WindowsAD域高度集成,利用其UserProfileServiceApplication应用程序实现与AD域进行用户同步,同步方式可以选择增量同步或完全同步,管理员可以设置同步策略。本系统登录采用Windows集成认证方式,无需为用户单独建立账户。

4.2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模块包括文档分类、文档操作和版本控制等功能。4.2.1文档分类由于制造企业的科技信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并且专业性强,一个好的分类可以提高科技信息的检索效率。本系统中,首先根据科研人员使用文档的习惯,将文档分为不同的内容类型(如科研论文、技术标准与规范、经验总结、专利等),每种内容类型都包含基本属性(如标题、创建者、创建时间、大小等)和根据制造企业实际情况定义的扩展属性(如文档产生部门、作者职称等)。基本属性由系统自动识别,扩展属性由文档创建/上传者从系统提供的元数据字典中选择。利用SharePoint的ManagedMetadataService服务为系统创建元数据字典。图4为系统元数据字典部分截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按照内容类型可以将科技信息分为技术标准与规范、经验总结、科研论文和专利等;也可以按照文档产生部门分类,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多维度分类。4.2.2文档操作和版本控制文档操作包括文档创建/上传、下载、删除、修改等功能。系统利用签出/签入操作创建文档版本。集成office的版本比对功能对比版本之间的差异,并可以随时查看任何一个版本的文档。

4.3权限管理

由于制造企业人员密级不同,科技信息也由不同的密级组成,因此需要对科技信息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保证每个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信息。权限管理模块包括用户角色管理和文档权限管理两个子模块。4.3.1用户角色管理SharePoint包括32项细分权限用于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利用这些细分权限的组合可以建立不同的角色组。本系统中建立四类角色:1)管理员:制造企业要求系统中“三员”必须为不同的人员,因此分别设置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三种角色。系统管理员可以设计、修改系统,建立角色组;安全管理员管理角色组的用户和权限;安全审计员拥有查看系统日志的权利。2)系统成员:可以查看、添加、更新和删除列表项和文档。3)系统访问者:可查看页面和列表项并下载文档。4)审批者:审批者包括基层领导等多个组,用于文档流程执行过程中,将文档传送到相应的角色组进行审批。4.3.2文档权限管理对一些密级比较高或者只能由某几个用户访问的文档或文件夹/文档库,需要为其单独设置访问权限。系统利用SharePoint细致的权限控制机制实现了这一点。单独为某一文档或者文件夹/文档库设置权限时,首先需要断开其与父级的权限继承,然后为其单独设置访问权限。可以将访问权限授予某些角色组,也可以为单独的人员授予访问权限。

4.4文档协作

文档协作在日常科研生产过程中随处可见,而且团队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部门。传统的方式是必须有一个人通过邮件等方式负责分配任务和整合文档,这样做不但效率低、版本难以控制而且安全也难以保障。系统利用officewebapps技术为团队成员提供多人文档协作的平台,团队成员可以在文档协作平台上共同编辑文档,文档会自动整合并可以方便的进行版本控制和权限控制。

4.5信息检索

制造企业科技信息不但形式多样、专业性强,而且对信息的安全要求高。因此用户不但要能快速、准确的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还要保证查找到的信息在其权限范围内。在SharePoint管理中心打开SearchServiceApplication,配置内容源和爬网计划,并新建搜索范围,添加范围规则。即启动了搜索功能。SharePointServer2013集成了FAST搜索解决方案,支持全文搜索、元数据搜索、搜索结果预览、权限匹配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根据元数据和搜索范围等对搜索结果进行精简,利用精简面板Webpart进行展示。在精简面板Webpart中设置ShowCounts=”Count”,即可显示出精确的文档个数。

4.6信息统计

SharePoint的计时器作业(timerjob),可以在规定的时间点及时间范围内完成某种操作。系统中利用WSS对象模型开发timerjob实现了文档的下载次数和评论次数统计功能。为了综合考虑系统性能,该计时器作业每5分钟统计一次文档的下载次数和评论次数。最后根据下载次数和评论次数,对文档进行排序,并利用LINQtoSharePoint技术开发“热门文档”Webpart进行展示。

5原型系统实现

基于上述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以某制造企业为应用背景,实现了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部分界面如图5所示。

6结束语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7

1调整和规划期刊报道内容

新一轮的消防体制改革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责使命有了新定位,要求着眼于“全灾种、大应急”,而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灭火救援。新的消防救援及应急管理职责任务涉及各种应急事故处置,包括爆炸及火灾救援、地震救援、矿山事故救援、道路事故救援、水域救援、高空救援等全灾种。消防科研机构也在主动对接消防体制改革新任务要求,转变科研工作重点,促进消防科研事业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消防科技期刊敏锐地调整宣传报道的方向和内容,从选题策划、报道主题、栏目设置等方面及时作出规划,以适应新时期消防救援及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新需要。1.1做好选题策划。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质量的期刊内容,高质量期刊内容的刊发,取决于责任编辑选题策划的成功实施。因此,一是要立足期刊定位,策划突出期刊特色的选题;二是要立足学术前沿,策划引领学术研究的选题;三是要立足读者需求,策划满足读者需要的选题。具体到改革中的消防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就要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及目标读者的需求,做好阶段性的选题策划,确定年度宣传报道主线,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期刊内容满足消防救援及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要,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1.2实时捕捉和确定报道主题。主题是宣传报道的灵魂,报道主题的选择合理与否决定了期刊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具体到消防科技期刊,可根据一个时期的消防重点工作,实时选择宣传报道的主题,如“地震救援”、“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问题整治、“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问题整治、“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整治、“森林火灾”防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等。1.3合理设置期刊栏目。栏目是期刊的基本单位,是根据办刊宗旨在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提示性、概括性的板块。栏目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准确地反映办刊方向、编辑思路、文章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作者的投稿,起到导读的作用。针对消防体制改革,消防科技期刊栏目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增加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栏目,提高此类科技论文的比重及技术水平,充分反映当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责任务及技术水平。

2完善期刊服务能力建设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期刊出版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演变,手机出版、移动出版等新兴出版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期刊出版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加紧探索和推进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新型出版形式及服务模式建设。具体到《消防科学与技术》,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2.1完善期刊网站功能建设。2.1.1网上投稿系统。在前期设计开发的基础上,已基本具备最初的设计功能,但相关测试及系统功能完善工作还需进一步实施,以满足作者网上投稿、在线查询稿件状态、网上在线审稿、稿件网上流转(编辑部内及审稿专家)、作者与编辑网上互动交流等流程需要,最终达到完备上线的要求。2.1.2论文管理系统。现有的网站主页在设计制作时已预留相应版块接口,但尚未充分完善相应功能。随着期刊数字化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该版块需要尽快完善建设,丰富其功能,以实现期刊论文数字化存储、在线查询检索(前期先行开放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等基本信息)、论文内容在线下载(全文下载延后开放)等。该系统功能可参考CNKI相关架构形式予以完善开发,并要与杂志其他媒体形式(如微信公众号、APP)实现实时数据同步。2.1.3企业信息库系统。现有的网站主页在设计制作时也已预留相应版块,但目前仅具备相关信息,不具有企业信息检索及交互功能。随着新技术及新业态的发展,也为配合期刊纸媒相关宣传业务的需要,尽快完善该系统的以下功能:企业信息(包括图文及视频等)、企业产品(包括图文及视频等)、企业信息查询、企业产品查询、企业案例展示、企业技术交流;系统内企业分类检索(检索列示同类企业)、产品分类检索(检索列示不同企业的同一类产品)、网上商城等。该系统可与杂志其他媒体形式(如微信公众号、APP)实现实时数据同步。2.1.4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管理系统。可实现应急管理及新闻出版领域公开的相关法规、标准、管理规定及规范等的在线查询检索、阅览等功能。2.1.5科普宣传版块。发挥科技期刊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教育的作用,传播消防知识。2.1.6站内检索功能。主要可方便读者检索、阅览本网已的相关主题的信息及文章。2.2加快期刊新媒体建设。一是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充实期刊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功能,实现与期刊网站相关板块数据的实时同步,完善期刊的作者、读者服务功能,增强微信公众号的交互性;二是期刊APP建设,适应国家关于新媒体业态的发展规划要求,筹划建立《消防科学与技术》APP,充分发挥杂志新媒体平台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杂志在本行业本学科内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应急管理及消防应急救援技术交流。2.3改选和充实期刊编委会。随着消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责使命有了新的定位,相关消防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作为消防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科技期刊的报道内容也在进行相应调整。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因势利导,在巩固期刊原有部分编委的基础上改选或增补新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并吸纳增补在相关领域有相应科研影响力的青年专家学者,来充实期刊编委团队。责任编辑应加强与编委团队的经常性沟通和交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编委团队的作用,确保期刊论文质量,保持和强化期刊的核心竞争力。2.4为消防救援及科研一线服务。一是继续保持对消防救援一线队伍的经常性调查研究,实时了解其业务工作现状及相关技术需求,据此合理规划和设计报道方向主题;二是加强与期刊编委及其研究团队的沟通和交流,探索栏目共建模式,实时反馈消防救援一线的技术需求,跟踪其相关科研内容及进展,推送本刊中与其研究相关的重点论文,及时约请专家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强化其科研成果的及时首发,确保期刊内容报道的及时性和前沿性;三是加强与相关消防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其与消防科研机构及消防救援一线队伍等的协调与合作,助力消防救援领域产学研的协调统一。

3结语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风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利用风能对环境无污染,对生态无破坏,环保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能源危机告诫人们,要生存就要寻找开发新能源,此后各国政府纷纷制定能源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今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污染、加强能源安全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风能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近年来,世界风力发电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06年年底,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422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9.5吉瓦。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初步测算,我国陆地10m高度处可开发储量为2.53亿kW,海上可开发储量为7.5亿kW,总计约10亿kW,风能利用潜力巨大。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年翻番,2005年装机容量126万KW,2006年装机容量260万KW,2007年装机容量590万KW,至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万KW。国家规划,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达3000万kW。在国家政策和资源优势的推动下,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风力发电在并网时由于冲击电流的存在,会对电网电压产生影响。由于风力发电是一种间歇性能源,风电场的功率输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所以为了保证风电并网以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额外安排一定容量的旋转备用以响应风电场的随机波动。各种形式的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不同,依靠电容补偿来解决无功功率平衡问题,发电机的无功功率与出力有关,由此也影响电网的电压。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使大规模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成为可能,风电事业正逐步向产业化迈进。在某些地方,风力发电已经在电网中占有了相当的比重,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更加安全、充分的利用风力资源,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大规模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相关技术问题,是保证并入大规模风电场后电力系统仍然可以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风力发电系统主要采用恒速恒频发电方式,但采用恒速恒频方式的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较低,而且机械承受的应力较大,相应的装置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电力电子技术的日趋成熟,同时为实现不同风速下实现最大风能捕获从而高效发电,国内外正在采用变速恒频发电方式,变速恒频发电方式可以大范围内调节运行转速,来适应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风力机功率的变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风能,因而效率较高;控制系统采取的控制手段可以较好的调节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但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低风速下风机转速相应下降,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机械应力和装置成本,近年来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成了大容量风力发电设备的主要选择方向。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包括同步发电机的并网和异步发电机的并网。同步发电机在重载情况下并网,若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常会发生严重的无功振荡和失步,对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用于风力发电的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常采用自动准同步并网和自同步并网方式。前者由于风速的不确定性,通过该方法并网比较困难;后者的并网操作相对简单,使并网在短时间内完成,但要克服合闸时有冲击电流的缺点。异步风力发电机控制装置简单,而且并网后不会产生振荡和失步,运行比较稳定。然而,异步发电机直接并网时会产生发电机额定电流5-7倍的冲击电流,不仅对电网造成冲击而且影响机组寿命;另外异步发电机本身不发无功功率,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有多种,例如同步发电机交/直/交系统的并网运行和双馈发电机系统的并网运行。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众多种方案中,最具优势的方案是采用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并网型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同步发电机交/直/交系统并网运行时,由于采用频率变换装置进行输出控制,因此并网时没有电流冲击,对系统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同步发电机组工作频率与电网频率是彼此独立的,风轮及发电机的转速可以变化,不必担心发生同步发电机直接并网运行可能出现的失步问题。在风电系统中使用阻抗匹配和功率跟踪反馈来调节输出负荷,可使风力发电机组按最佳效率运行,向电网输送更多的电能。

双馈发电机系统并网运行时,风力机起动后带动发电机至接近同步转速时电网,并网时基本上无电流冲击。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可随风负载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产生最大的电能输出。而且通过调节双馈发电机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可以保证发电机在变速运行的情况下发出恒定频率的电力,并可以调节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和电网之间是一种柔性连接,尤其对无刷双馈电机而言,对发电机转子侧交流励磁电流的调节与控制,就可在变速运行的任何转速下满足并网条件,实现变速恒频无冲击电流的高效并网。其励磁绕组与电网间的双向变频器功率,仅为发电机系统的一小部分功率。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无刷双馈电机在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将会获得广泛的应用,对全国的风力发电等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起推动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究(设计)内容

对主要风力发电机组类型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机型的发电机原理、结构、运行特性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尽相同,有必要进行研究。

对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主要是同步发电机的并网方式和异步发电机的并网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目前主流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双馈感应发电机进行重点探讨。

电压水平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研究了风力发电并网运行后电力系统的电压特性。

从风电场接入地区的中枢点电压水平、风电系统负荷的轻重、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容量大小等各个方面分析探讨影响风电机组最大注入功率的各种因素。

综合分析几种常用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控制技术,分析比较它们各自应用于风力发电上的优缺点。并提出风力发电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研究(设计)方法及技术路线

首先建立几种常用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风速、风力机模型,并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发电机原理进行探讨,研究各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并就各种发电机并网时对电网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特别是与电网有功、无功交换功率及对电网电压的影响进行探讨,找出合适的并网运行控制方案。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有:1)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由于风力发电机类型较多,不同电机的数学模型不一样,不能建立统一的、适应各种机型的数学模型。2)该课题的探讨主要停留在理论上,并进行适当的仿真计算,难以进行实验验证时间安排

第九周

详细地了解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要求、预期效果。本周内主要完成:①明确设计任务的具体内容。②完成开题报告。③编制初步设计方案

第十周

通过分析设计任务,提出各自的问题。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①将设计任务再次细化,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②开始设计预期目标的整体方案,包括相关硬件、软件方案,提出可行性。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①设计方案更加具体化,使之更加清晰,明确提出可达到的预期效果。②再次论证方案的可行性。③对设计方案各部分进行系统的分析计算,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第十六周

总结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成果,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十七周

①妥善保存设计系统。②修改毕业论文,并完成打印。③准备答辩

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为几种常见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控制方案,并以论文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可能的创新点为:考虑充分利用电力存储或者能量存储技术,降低风能资源的随机性对电网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善风能资源的利用条件,尽可能达到可控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亮,唐任远,孙雨萍.兆瓦级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任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及并网研究.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8.1

[3]张伟,韩肖清.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并网仿真分析.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4]HoldsworthL,JenkinsN,StrbacG.Electricalstabilityoflargeoffshorewindfarms.Sev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C-DCPowerTransmission.2001

[5]CHEDIDR,MRADF,BASMAM.Intelligentcontrolforwindenergyconversionsystems.WindEng,1998(1)

[6]宋伟,李昌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探讨.河北电力技术.2002(4)

[7]吴俊玲,周双喜,孙建锋,陈寿孙,孟庆和.并网风力发电场的最大注入功率分析.电网技术.2004.10

[8]叶运骅.并网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与策略.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12

[9]耿华,杨耕,马小亮.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综述.电力电子技术.2006.12

[10]何东升,刘永强,王亚.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高电压技术.2008.1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9

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科技期刊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科技期刊是以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相关内容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刊登最新的行业政策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其主要学科范畴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技期刊涉及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出版周期等要素,其主要特征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科技期刊是期刊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各行各业的学者、专家等提供科学技术交流的平台,为各种新技术的实现提供实用可行的参考,学者、专家可通过科技期刊追踪行业前沿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提升自我素质,为“四全媒体”的到来作全面准备。针对编辑自我素质的提升,很多行业内的前辈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达丽哈·阿合亚[1]对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提出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更新工作方式,提高编辑专业素质;梁永霞[2]对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素质的提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邰文[3]就科技期刊编辑自我提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如转变信息服务模式、推进数字化建设、拓展服务方式等;孙瑾[4]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培养分为三大方面:基本素质、单位培养及青年编辑的自我培养;丁磊[5]对青年编辑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郭海瑞[6]就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的吸引、培养及队伍建设给出了相关建议;李晓濛[7]剖析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自我培养的路径;杜承宸[8]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探讨了如何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陆雅玲[9]站在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四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王海燕[10]对“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的现实要求与提升进行了分析与指导。本文围绕“四全媒体”进行分析,并就科技期刊编辑自我素质的提升提出建议。

二、“四全媒体”概述

“四全媒体”有四个基本特征,可以从时间、空间、主体、效能四个方向解读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一)全程媒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信息传输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或事件的全程记录、同步传播得以实现,媒体能实现时间上的全程跟踪记录,全程媒体由此出现。

(二)全息媒体

物联网、多维成像等技术的成熟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基本实现了信息或者事件在空间上的全方位呈现以及多角度的同步传播,还可通过激发感官体验,实现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衔接切换,全息媒体由此出现。

(三)全员媒体

全员媒体是指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更多全媒体型、专家型媒体工作者涌现出来,全民媒介素质逐步提高。

(四)全效媒体

技术革新后,多种媒体载体、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受众能够获得更广泛的体验,受到更强烈的影响,从传播效能来看,全媒体也是全效媒体。“四全媒体”的提出,将科技期刊出版推向新的时代,面对新时代传媒载体形式丰富、信息多元、传播方式多样等特点,科技期刊需要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科技期刊编辑也需要根据时代及行业发展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提升创造性、把握时代性、增强规律性,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本领与能力。应针对“四全媒体”时代的特点、科技期刊出版以及相关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完成自我素质的提升。

三、编辑素质提升

“四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科技期刊出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科技期刊作为记载、传播、积累和交流文化成果的重要手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技期刊编辑需要紧跟“四全媒体”时代的步伐,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

(一)掌握“四全媒体”特征,走媒体融合道路

“四全媒体”及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开始进入新的阅读时代。在“四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读者的数字化生活习惯和阅读方式,应积极进行数字化尝试,从提供内容转向提供服务。“四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准确掌握“四全媒体”的四项基本特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入分析把握“四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和媒体发展规律。政策带动产业变革,科技与出版融合加深,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四全媒体”全面反映了当今全媒体发展的复杂态势,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要做好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自身素质,对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创新,优化科技文化传播效果。要推动科技期刊创新性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应将“四全媒体”时代的特性及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提升自我素质,推进科技期刊的发展进程。“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事物是甜还是苦,只有尝试过的人才能辨别;道路平坦还是险阻,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实践出真知,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不断尝试,积累实践经验,顺应时展,提升自我素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夯实专业基础,紧跟行业动态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集新闻、传播、图书馆、情报、中文等学科于一体。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承载着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对从事该工作的人才要求较高。科技期刊以刊登科技论文为主业,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通常需要具备契合该科技期刊栏目的专业背景,科技期刊编辑在熟知行业科技研究进展的同时,还需掌握出版行业的相关知识,在跟随时展的同时,了解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包含选题、组稿、审稿等流程,对接学者或专家撰写的原始论文。在原始稿件从接收到出版的过程中,编辑需要做到事无巨细,在接收论文的时候需要对论文的质量,如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查,并且基于专家的审查意见,对文章进行审核,与作者对接,并适当地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在处理科技论文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社会和行业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将接收的科技论文处理妥善。科技期刊服务于相关行业,服务于行业科技交流及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只有了解行业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在审校科技论文的时候才能对其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有全面的认识,才能紧跟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牢牢把握期刊行业发展方向,推动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同步技术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毕业设计;指导;质量;建筑工程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迅猛发展。有文献显示,从1998年—2008年,我国培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即近1100×104人。2016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已超过高等教育招生总规模的一半以上。然而,高职迅猛扩招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对2015届湖南6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毕业生总体合格率仅为90.9%。而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对20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显示,合格率更是低至24%。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指导过程及毕业设计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和学生谈话发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毕业设计感到迷茫。虽然每次都会给学生任务书、指导书、成果样板、学习资料等,但每年都有学生反映不知做什么、如何做、从哪入手等问题。有时反映这些问题的学生还不止一两位,而是多位。这反映出学生对如何做毕业设计感到迷茫具有普遍性。(2)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做事拖拉,开会迟到甚至缺席,对老师分享的资料不管不看,任务执行很难推进,实际进度远远落后于计划进度等。(3)不愿花心思去做毕业设计。这主要表现在工作马虎,数据造假,设计成果东拼西凑,文档版面极度不规范,设计图纸错误、粗糙、混乱,答辩时不能清楚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也不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

2毕业设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和学生谈话以及思考分析,本文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资料过于粗泛。任务书和指导书较为粗糙,仅为一般指导性资料,缺乏对重点难点的详细剖析,也未给出详细算例,学生不了解具体操作方法。参考资料过泛过多,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知应该从哪个资料开始入手,也不知哪个资料适合自己。(2)指导缺乏针对同步。原来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一般为:毕业设计开始第1周召集学生见面,介绍毕业设计任务和指导书。之后定期到毕业设计指导教室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回答学生问题,设计指导资料的讲解未能与设计计划同步,指导缺乏针对性,学生容易陷入迷茫,迷失方向。(3)督查工作不够细致。传统指导毕业设计一般是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成果,不掌握每位学生每天做了些什么,未能对学生的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导致部分学生放松学习,工作懒散,设计进度远远跟不上计划进度,临近要交成果时,才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数据造假,设计质量低劣。(4)存在时间冲突现象。毕业设计往往会跟其他事情的时间产生冲突,如毕业实习、公务员考试、各种证书考试、专插(升)本(高职生)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生),如果安排不合理,将会和毕业时间冲突,影响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毕业设计质量难以保证。(5)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不愿花心思去做毕业设计,与其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与学生的谈话以及对学生设计成果的评审分析,学生的思想误区主要包括:毕业设计无用、老师不会认真看和无论怎么糊弄都会通过。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粗细”结合的资料体系。“粗”的资料包括任务书和指导书,前者规定了设计条件和任务,后者给出了设计思路与方法。“细”的资料则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重点和难点,提供详细的方法。图1为详细指导资料及其内容示例。(2)结合同步练习指引的指导方式。配合与毕业设计计划进度同步的在线练习,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还可以让学生跟着同步练习的指引,一步一步地去学习资料和进行毕业设计,让学生对做毕业设计更能做到心中有数。图2为同步练习列表及内容示例。(a)同步练习部分列表(b)同步练习内容示例图2同步练习列表及内容示例(3)建立周计划与日汇报制度。通过让学生每周填写周计划以及每天填写完成情况表,不仅可以经常提醒学生要注意毕业设计进度,还可以让学生每天检讨自己做了什么,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很好的督促作用。图3是本文作者要求学生每天在腾讯共享文档上填写的进度计划及完成情况表。图3周计划与每日完成情况表示例(4)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时间分离。作者所指导的学生,原来毕业设计和实习的时间混在一起,很多学生因实习无法专心做毕业设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后来规定寒假为毕业实习时间,开学后进行毕业设计。经过这样明确分离,毕业设计秩序明显好转,学生毕业设计受到的干扰显著降低。(5)认真细致评阅学生成果。老师认真仔细评阅,学生就没有了投机的机会,就不能不认真对待。老师也可以把关键指标评阅表格发给学生先填,然后老师再对着各个指标去评阅,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从评阅指标知道毕业设计要怎么做才是好,也有助于学习设计水平的提高。

4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成效

(1)学生增加了时间的投入。图4为作者在得实e学教学平台上毕业设计课程的统计数据。由统计数据可知,课程开设使用仅两年,课程总访问量即超过48×104人次;的作业数量为66个,反馈数据超过500个。由此可见,学生在平台上投入了时间。可以相信学生在平台外也投入了时间。图4毕业设计教学平台上的统计数据(2)减少了马虎应付的现象。只要老师评阅认真细致,学生就没有投机的机会,就不敢抱有侥幸的心理,不得不认真去面对。图5是本文作者评阅一位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意见以及学生反馈的修改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已针对修改意见逐条进行修改和回复。图5评阅意见及修改反馈示例(3)设计水平有所提高。只要老师认真严格把关,一般经过三稿修改,学生成果无论是从设计水平还是版面质量上都会有较大提高,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图6为学生毕业论文的结果,率只有0.9%,远远好于学校的要求。

5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得到以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结论:(1)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时间分离,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各个学习环节;(2)同步练习指引的指导方式,既能同步、有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又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3)周计划与日汇报制度可对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有效督促,增加学生时间与精力的投入;(4)认真细致地评阅学生成果,可消除学生侥幸心理,督促其认真对待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杨莉莉,裘苏英,姚乓乓,等.高职院校土木类专业职业指导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1):48-51.

[2]赵国东.营口职院毕业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3]涂祖蕾.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之浅见[J].网络财富,2009(04):86-87.

[4]彭光细.湖南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企业导报,2016(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