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劳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8-16 17:33:34

暑期劳动教育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1

一、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使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巴」。自2016年以来,陕铁院师生连续五年支援陕西西安铁路局的春运工作,近900余师生舍小家为大家,以良好的实习实训基础和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助力于春运工作,获得一致好评,并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更有助于其未来的就业和}创业。与此同时,陕铁院青年志愿者定期前往当地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火车站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中,2018年9月至今,青年志愿者们坚持定期前往渭南市临渭区槐衙社区开展“志愿我先行、爱在四点半”活动,累计近300余人次参与,社区近60余名中小学生受益。此项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持续开展,成为了渭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亮点项目并予以推介。此外,中甲联赛2019赛季陕西主场确定在渭南市体育中心,陕铁院师生主动请缨,配合渭南火车站组织100余人次,开展了系列欢迎仪式活动,并荣获车站颁发的幸运奖杯。

二、校地共建志愿服务,确保劳动育人落地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断探索劳动育人校地共建新模式,引导学生投身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而发展.」。陕铁院历来高度重视开展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陕铁院在2019年暑期组织了12支志愿队分赴延安、西安及渭南等地,通过政策宣讲、红色教育、实践调研、文化传承及教育关爱等方式,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与当地社区、村党支部形成了在资源上的整合、优势上的互补和发展上的协同的志愿服务对接模式,确保学生深入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达到了校地共建共赢、落地劳动育人的目标。与此同时,陕铁院不断探索校地共建新模式,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方而取得丰硕成果,如在20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中,陕铁院“礼仪服务你我他”志愿队荣获优秀视频奖;在2018年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扶贫攻坚专项活动中,陕铁院“青春扶贫、教育先行”团队荣获“扶贫攻坚看高校”优秀图片团队_等奖;在2019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陕铁院“出彩青春社会实践队”和“筑梦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荣获省级优秀团队。

三、宣讲志愿服务经验,树立劳动育人观念

职业院校肩负养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具有从事宣讲工作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深挖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讲好普通青年志愿者的故事,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为此,陕铁院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在校园形成学习青春榜样、崇尚青春榜样、争当青春榜样的新时代最靓丽的风景线,自2008年起己经连续开展十_届青春榜样的评选工作。其中,每一届的“甘于奉献”榜样的中报最为激烈,也是全校师生有目共睹的。“甘于奉献”的他们能积极参与班级、社团、学院和社会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敢于担当、不辞辛劳,用青春承载理想,用奋斗成就未来,不负韶华、超越自我,为广大学子树立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来志愿服务社会的观念,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祖国栋梁之材。与此同时,陕铁院将“志愿服务时长”作为评选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团十部的重要指标之一,能树立基层团组织先进典型,展示优秀团员风采,充分调动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科学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奋发进取、立志成才。而且,每年对在学雷锋活动中,对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文明懂礼、互帮互助、学风优良,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志愿服务工作的学生进行“学雷锋先进个人”表彰,并对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扎实开展了各类丰富的志愿学习服务的集体进行“学雷锋先进集体”表彰。这种把劳动教育中的志愿服务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营造了关心和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胜男.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劳动教育如何立德树人[J].人民论坛,2020(01):90-91

[2]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劳动教育

1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需求

为了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开课之际,笔者以“结合自身及周围同学的事例,谈谈高校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为主题,对172名河北经贸大学2020级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线上需求调研。其中165人进行了需求表达,仅7人未做任何说明,共收集资料一万余字,为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提供了参考。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发现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需求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

1.1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需求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劳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不完整,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课程较少,大学生系统学习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存在困难。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学生直言:“高校应该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上齐头并进,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对劳动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明白劳动的必要性。然后应该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多开展一些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活动,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

1.2对劳动教育实践机会的需求

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实践,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类型有利于大学生快乐劳动,减少千篇一律的乏味感。学生期待劳动教育和实践的真正融合,一位学生坦言:“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老师号召,参加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主要负责全民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电话问询、信息登记、社区巡逻等工作。每日服务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总服务登记信息用户每天600余次。这次劳动让我深刻认识了劳动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怀。”

1.3对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的需求

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3]。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是校园文化,重点也是校园文化。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劳动教育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升劳动教育的知名度。

2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本质上是以大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基于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教学需求,表现为理论需求、实践需求和文化需求三个方面,笔者在课程设计上做出大胆尝试。

2.1坚持理论育人,创新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而言,理论学习是重中之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多样性是理论学习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劳动教育在教学上始终坚持理论育人,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大学生转变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情怀和提高劳动素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理论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重视课程建设。河北经贸大学劳动教育教学团队通过多方对比,选定了赵鑫全、张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教材,该教材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传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为蓝本,结合自身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学科背景,对大学生与劳动品德、大学生与劳动情怀以及大学生与创造性劳动进行了重点讲授,满足了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需求。(2)重视劳动教育资源学习与分享。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正式开课前,邀请国内知名劳动教育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教师要借助这次机会认真领悟劳动真谛,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其传递给学生,实现“学”与“教”的深度融合。(3)重视自身教学素质的提升。在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前,笔者多次参与劳动教育集体备课,有效提升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和理解水平。

2.2推进实践育人,“校内+校外”双渠道探索实践机会

实践是提升劳动素质的重要途径。河北经贸大学历来重视对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不断创造校内实践机会,拓宽校外实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劳动实践的传统为推进劳动教育实践育人提供了肥沃土壤。实践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创造条件开展课堂实践。立足大学生爱好探索、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结合高校实际的教学条件,利用课堂灵活开展实践活动。笔者在“大学生与创造性劳动”一章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你一张A4纸,你能叠成什么”,而后让学生拿出一张A4纸进行现场手工制作,并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晒作业”,最终评出“最佳人气奖”10人、最佳创意奖10人和最具挑战奖10人,丰富了课程内容。(2)引导大学生反思校内实践。2021年上半年,河北经贸大学实行封校式管理,校内实践成为劳动教育的主战场。河北经贸大学有宿舍文化节、主题团日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传统活动,还有“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调研河北”和科研助困等课题申报机会,为在校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地。在授课过程中,笔者一方面将知识点与大学生校内传统活动相融合,例如将劳动情怀和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讲授;另一方面将知识点与大学生科研课题实践相融合,例如将创造性劳动与科研选题创新性结合起来讲授。(3)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跨省跨区的大规模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机会减少,但河北经贸大学每个暑假都会定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分享了历届学生通过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得的助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2.3强化文化育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在学生精神培育、价值引领和综合素质提升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而言,文化建设是培育劳动精神的必要条件。文化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高校可建设劳动文化育人机制,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劳动风气。2021年,河北经贸大学先后举办了“光盘打卡行动”和“劳动文化节”两项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向学生重点推荐了这两项校园活动,并将其与集体劳动和劳动文化紧密结合,启发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2)推进劳动教育与学习教育的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大学生学习教育重要还是劳动教育重要”的现场辩论,让大学生体会劳动教育和学习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真正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效果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需求表现为理论学习需求、实践机会需求和文化建设需求,据此展开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从不同维度探索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授课过程中,借助河北经贸大学劳动教育授课团队的平台优势,基于大学生需求进行教学探索。笔者在讲授劳动教育时,力求针对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课程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实现了主要授课目标。在课程建设上,劳动教育课程纵深发展任重而道远,须在理念、机制和文化上不断进行有益尝试。具体而言,在理念上,要抱有开放的学习态度,勇于借鉴国内外劳动教育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在机制上,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平台优势,创建愿分享、乐分享和勇分享的管理机制;在文化上,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紧密结合校内外实践机会锤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2]杨效泉,曾蓓蕾,白炳贵.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43-44.

[3]刘瑶瑶.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z1):58-62.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专业教育

国务院2020年3月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加强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着力解决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劳动轻教育、重专业技能学习轻劳动素质教育、重技能考核轻素养评审等问题[2],保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根据宠物产业发展需求,在宠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促进学生核心劳动技能养成和综合劳动素质提升。

1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目标

宠物医学专业教育主要面向动物(宠物)疾病诊疗等行业企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宠物医学人才。学生经过专业学习能够掌握动物(宠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毕业后从事宠物疾病诊疗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岗位工作。毕业生经过3-5年的发展,能够成为相关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中小企业一线技术主管,达到主治宠物医师水平。通过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培养的宠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2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具体做法

2.1将劳动教育纳入宠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中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共32学时,其中8学时理论教学,8学时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开展劳动教育实践,16学时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1]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对应的1学分的劳动素养学分。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特点,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不同劳动教育内容,例如体验式劳动、参与式劳动、服务性劳动、生存性劳动等,促进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追求劳动价值。一年级学生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通过勤工俭学、传统劳动和特色劳动等开展职业劳动体验,科学认识劳动,树立劳动光荣观念;二年级围绕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通过专业跟岗实习、职业技能竞赛等,提高专业劳动能力,激发持久的劳动兴趣;三年级围绕职场劳动进行企业实践,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教育等,通过顶岗实习、职场见习劳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成为既会做人又会工作的宠物诊疗行业从业者。

2.2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劳动教育”课程理论部分主要由学院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利用徐国庆主编的《劳动教育》教材进行讲授,通过“现象分析”“小活动”等内容设计,重点讲解劳动的意义、怎样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如何锻炼劳动能力等。联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进课堂、进教案、进教材,协助推动“劳模精神”特色思政课建设,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学习的本身是劳动,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识别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组建校企合作、跨界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团队。宠物科技学院根据本专业特点选聘生产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院团总支和校区后勤保障部门负责服务性劳动实践。

2.3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宠物科技学院采用双线并重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一条线是以学工管理为枢纽,以学生会为学生自治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延伸[4],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宠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在校生活中。另一条线是以教学管理为核心,以教研室为单位,不同课程团队科学设计劳动实践课,让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如结合团委“十个一”工程,采用班级包干区分组劳动的形式开展劳动实践。包干区实践内容要求:场地确保地面干净,无明显垃圾,无烟头、瓶子、餐巾纸、宠物排泄物等各类垃圾。[5]强化服务性劳动,开设服务性劳动实践项目菜单,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校区后勤保障部门提供服务性劳动实践岗位,至少提前一星期向学生推送岗位需求,选课学生在“爱牧院”客户端查询报名。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宠物医学专业每个班级在二年级都要到校内实训基地——江苏藏獒繁育中心参加为期一周的实习锻炼;每年暑假期间,组建大学生暑期社会服务实践团队到流浪宠物收容所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到各社区开展宠物疾病义诊活动;每年都会选拔学生团队到泰爱牧宠物医院(美容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2.4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除了勤工助学岗位等后勤资源、各类校内外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以外,根据专业教育需求建设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可以作为专业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建有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3个,分别是教学宠物医院、宠物美容中心、宠物繁育中心,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建有瑞鹏宠物医院、南京优它宠物训练学校等优质校外实训基地50多个。学院积极拓展上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劳动教育功能,借助其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和内容使学生认清宠物医学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职业归属感。此外,借助第二课堂开展和实施劳动教育。第二课堂依托的PU系统已运行多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专业教育需要,有选择地将劳动教育元素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到第二课堂活动中,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也为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数据。

2.5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让宠物科技学院的教师尤其是专任教师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和文件,选派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劳动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培训,增强教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价值认同。组织教师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参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基层社会实践,如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社会实践经历,通过到宠物医院、宠物养殖场等提升实践技能,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50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参加学校“新三项”基本功考核,将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安全教育等有效融入到平时的教案、教法、教材中,在推动“三教”改革的过程中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其次,选聘优秀的尤其是劳动模范、工匠大师等兼职教师担任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导师,引导学生学习模范和对标工匠,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另外,通过教代会建议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建立劳动教育师资激励措施,鼓励各类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在线开放课程和相关教材建设。

2.6完善师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在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中,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对于教师而言,宠物科技学院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指挥棒,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督导范畴,引导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借助学校教学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对于学生而言,宠物科技学院按照学校部署,修订第二课堂认定办法,加入劳动素养学分要求,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系统;对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加大奖励力度;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情况等,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3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展望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课题,尤其是在医学类专业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宠物科技学院将积极借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国家“1+X”证书试点项目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宠物诊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0-4-20].

[2]周娇.新时代加强职业本科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2):97-98.

[3]陈繁.“活教育”理论:语义阐释与时代价值——兼论幼师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159-162.

[4]曾俊淇.提升高校院系共青团活动质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8(7):67-68.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对策研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构建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强调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劳动教育不能少于32个学时。随着《意见》的实施,各大高校相继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等文件,积极落实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1]。尽管国家大力提倡劳动教育,但受经费、人员以及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劳动教育机制在实际运行和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达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如何,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要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与改进方向,完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高高校劳动教育质量,必须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准确了解高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湖南农业大学劳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在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与内容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所学专业以及生源地四个题项。第二部分为五分量表题,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从1至5进行赋值,主要包括学生态度、学校顶层设计、氛围营造、师资队伍、条件保障五个维度。

(二)量表信效度分析本研究采用Cronbach'sAlpha系数作为信度指标,检验问卷整体信度。问卷整体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为0.990,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各个维度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数分别为0.967、0.960、0.962、0.960、0.964,均大于0.9,说明问卷各个维度的信度良好,可用于进一步研究(Cronbach’sAlpha的值超过0.7表示信度良好,数值在0.6~0.7为可以接受)。通过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样本数据KMO值为0.981>0.8,显著水平p=0.000<0.01,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说明问卷效度良好(KMO值高于0.8,则说明问卷效度很好,研究数据非常适合提取信息)。

二、结果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数据来源主要包含农学、动物医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了确保问卷数据的真实性,本次调查研究采取匿名方式作答。剔除信息缺失的问卷之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137份,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从年级来看,主要以正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为主,占97.3%。从专业来看,湖南农业大学主要学科农业类的学生占39%。从生源地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9.1%,其主要因素可能和农业类大学生源更多来自农村有关。在研究中将3、3.75、4.25作为李克特五分量表的临界值来判断被试的得分情况,小于3分,情况较差;3~3.75分,情况一般;3.75~4.25分,情况较好;大于4.25分,情况非常好[2]。将劳动教育各维度题项的数据加总后取平均值即可得到各维度的得分值。由表2可知,湖南农业大学劳动教育学生态度、学习顶层设计、氛围营造、师资队伍、条件保障五个维度平均分都大于3.75分,其中学校顶层设计的平均分大于4分,整体情况较好。从得分情况来看,五个维度当中学校顶层设计整体状况最好,条件保障方面相对来说最薄弱。

(二)湖南农业大学劳动教育实施状况1.学生对劳动教育有着正确的认识,但参与劳动教育的意愿不强烈。学生态度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3所示,学生劳动态度维度的平均分为3.87分,有60.9%的学生在学生态度维度的平均分>4分,说明学校学生对待劳动教育的态度较为端正,对劳动教育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非常有必要弘扬‘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精神品质”题项中,平均分为3.98分,说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有着正确的认识,非常认可学校弘扬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意识到要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但题项“我非常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以及“大学生非常有必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平均分分别为3.75分和3.83分,相对而言得分较少。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懂得其内在价值,但是对于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自己参与劳动教育的意愿并不是那么强烈。高校要加强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热爱劳动、愿意参与到劳动当中。2.学校顶层设计合理有效,但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作用凸显不够。学生顶层设计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4所示,学校顶层设计的维度平均分达到了4.06的高分,有69.7%的学生在学校顶层设计维度的平均分>4分,说明学校顶层设计比较完善,整体情况良好,但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相对来说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从题项“学校将劳动教育写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平均得分为4.02分;“学校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置了学分”平均得分4.11分;“学校下发了劳动教育相关文件以及规章制度”平均得分4.14分可知,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制定了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以及规章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且为劳动教育实践设置了具体的必修学分。但其中题项“学校有非常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平均分为最低分3.96分,说明学校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相对其他的环节来说比较薄弱,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空间。3.校园劳动教育氛围营造较好,但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氛围营造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5所示,氛围营造维度的平均分为3.89分,有60.9%的学生在氛围营造维度的平均分>4分,说明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氛围营造比较到位,校园里拥有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从题项“学校经常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或课程”“学校经常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劳动教育相关宣传”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8分和3.95分可知,学校会经常开设劳动教育相关活动、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劳动教育宣传以及张贴劳动模范人物榜等多种形式进行劳动教育的氛围营造,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但题项“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平均分最低为3.77分,说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一般,参与程度不高。营造更好的校园劳动教育氛围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4.理论教学师资较为充足,但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师资队伍维度以及各个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6所示,师资队伍维度的平均分为3.87分,说明学校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情况良好。从题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过劳动教育相关内容”“辅导员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我们普及劳动教育观念”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3分和3.96分可知,学校思政课教师以及辅导员会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向学生讲授、普及劳动教育的观念以及相关内容,在劳动理论教育方面比较到位。相对而言,题项“学校会聘请生产一线工作的劳动模范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的平均得分最低只有3.75分;“专业课教师会带领我们进行专业课程劳动实践”与“学校配备了教师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和指导”平均得分为3.86分和3.87分,说明学校劳动教育进行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校在建设具有丰富劳动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的同时,也可以聘请一线劳模来担任兼职教师。5.条件保障体系不完善,经费、物质、场地投入不足。条件保障维度以及各题项的调查问卷数据如表7所示,条件保障维度的平均分在五个维度里面最低只有3.866分,说明学校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增加人财物的投入,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题项“学校会准备充足的劳动工具以供劳动教育实践”平均得分为3.99分,说明学校对劳动教育方面给与了一定的物质保障,提供了劳动工具确保劳动实践的顺利进行。但是题项“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会设置物质或者经费奖励”的平均得分仅有3.72分,说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财务投入比较少,组织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经费有限。

三、结论与启示

从总体来看,学生态度、学校顶层设计、氛围营造、师资队伍以及条件保障五个方面整体情况都比较好,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地方。高校劳动教育的全面有效推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包含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的营造、师资队伍建设、个人财物的保障、政策的落实、高效的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于高校来说推进劳动教育要抓住要领,把重点放在对劳动教育影响最大的方面来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把难点放在现状相对薄弱的环节来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实现其育人功能,需要高校与社会、家庭、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凸显出其效果。因此,本研究结合调研分析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

(一)健全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体系是基础就调查数据来看,条件保障的现状相对其他方面来说最薄弱。为了有效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高校应该在物质经费、实践场地、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健全高校劳动教育条件保障体系,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整体水平。在物质和经费保障方面,高校应该主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经费的严格管理,设置专项资金项目。专项资金可用于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劳动教育专题教育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与劳动教育技能比赛等。另外,高校也可以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高校应该在综合考虑学生数量以及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专门进行劳动教育场地,不能仅依靠校园场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清洁活动。同时,劳动实践场地可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设置,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安全管理方面,学校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保障机制,设立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在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时要配备专业人员,同时也要让教师学习相应的防范与应急知识。

(二)提高学生劳动价值观念教育是前提从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当中可以看出其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自己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热情与意愿相对偏低。同时,学生也普遍认为周围的同学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劳动教育可能是因为学校的劳动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时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及对在劳动教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来提高学生对于劳动教育活动的兴趣。同时,还要从思想层面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高校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3],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

(三)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在师资队伍方面,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的师资较为薄弱,没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劳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坚实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保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劳动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针对带领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一定要强化其劳动教育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与困惑。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聘请一线劳模作为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劳动教育实践。

(四)完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补充劳动教育评价既是劳动教育的最后一步,也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步。劳动教育评价的结果对于后续劳动教育实施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劳动教育后续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取决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会导致劳动教育得不到正确的反馈,失去发展的方向,从而被弱化、边缘化。教育部门应当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的督导与监测,建立严格而灵活的劳动教育考核标准,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监管与评价,同时应当及时将评价结果和考核明细公开。

参考文献:

[1]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

[2]杨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5

1.1劳动教育塑造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蕴含着敬业乐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大学生而言,工匠精神不仅是宝贵的文化资源,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推动社会的主体力量,肩负着新的时代重担和历史使命,更需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劳动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精神土壤。工匠精神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和多学科渗透,使学生通过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锻造工匠精神。

1.2劳动教育促进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促使学生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高校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学生能够在劳动教育课程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不断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知识,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身能力和水平,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根据实践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体系、学习方法。

1.3劳动教育促进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对工科学生而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其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工科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更能在导向和精神上促进其增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坚定人生理想。高校应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积极组织工科学生投入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注重实际操作环节,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使工科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成为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新时代工科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

2.1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同感不强

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够清晰,没有透彻的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只是将劳动狭义地理解为体力劳动,如清洁宿舍、打扫校园等,忽视了脑力劳动、劳动精神的培养。很多教师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很少开展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任务,很少组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此外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情况下就是单纯地让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新时代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科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通识教育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学科知识等,工科学生学业压力和学习强度的增强制约了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意愿、时间及精力。此外,一些学生劳动意识比较弱,不愿意参加劳动教育课程及实践,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能够手脑并用,不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差,出现推诿、偷懒等现象;还有些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态度不端正,对劳动、劳动精神的认知和理解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认为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就是做一些脏累差的活儿,进而形成了歧视劳动的不良心理。最后,劳动教育不被学生家长重视,一些家长认为劳动和教育没有什么关系,对孩子智力的培养非常重视,要求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学习以外的事情代劳代办,使得学生在家庭中没有机会接触劳动,无法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

2.2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首先,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尚未高度统一,部分高校存在把专业实训课等同于劳动教育课,把劳动活动局限于课余打扫卫生、校园环境绿化等情况,使得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显得十分单一,缺乏多环节、多类型的劳动实践场景。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中,缺乏劳动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分配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这样的做法无法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专业实际脱节,未能将学生所学知识、技能有效迁移至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存在认知与行动脱节的问题。

2.3劳动教育师资不足

首先,高校一直都很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选聘专任教师上投入大量的资源,而并不重视对具有劳动教育学科背景的专职教师的选聘。其次,对专职教师、专业教师的劳动教育培训不系统,使得专职教师在劳动教育专业化建设方面不足,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较少。最后,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精力不足、专注度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劳动教育目标。2.4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定性评价与结果评价,在日常的教育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劳动素养的整体评价进行一定的跟踪、评价和应用,导致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目前在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师德师风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考核等工作中,缺乏对教师劳动素养教育行为和质量的考核,导致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不利于劳动教育的开展和持续建设。

3新时代工科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3.1健全课程体系

第一,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为学生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等内容,强化劳动教育的道德引领和精神塑造作用。第二,将劳动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有机融合。开设劳动教育类通识必修课或选修课,加强学生劳动伦理、劳动关系、劳动法等科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现象和本质,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第三,将劳动教育理念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相关元素,如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将劳动教育元素按照专业特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有侧重地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强化专业劳动意识,提升专业劳动技能,以课程劳育推进专业建设。第四,将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有机融合。实践课程不仅包括专业实践环节,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还包括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勤工俭学、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在实践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强化劳动知识的传授,促进劳动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建立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一方面,发挥高校在新时代工科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校内劳动资源,在校内建立劳动教育基地。首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实习实训活动中进行劳动实践锻炼,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借助所学内容对问题加以解决,可以更加直观地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融入社会劳动环境。其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就业创业类活动等形式,鼓励工科学生积极关注并参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有助于学生拓展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最后,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为学生提供课余志愿服务平台,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让学生真正深入社会、社区,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另一方面,发挥家庭、社会主体(企事业单位)、政府的劳动育人作用,不断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与家庭建立家庭劳动教育基地,引导家长有意识地与学生交流劳动价值观,让学生在家庭劳动中锻炼自己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快乐和幸福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品质,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企业单位共建劳动教育实习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选派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实践、毕业设计,促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促进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地方政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社会实习、毕业实习等,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3.3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培养既理解劳动学科理论又精通劳动实践的专业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劳动理论与实践培训以及经验交流,使得专业教师劳动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开拓劳动教育新思路,使得专业教师劳动教育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实施劳动教育。第二,培养谙熟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与教育培养规律的专职教师。专职劳动教育教师要注重自身专业化培养,及时更新学科知识,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水平,专职教师不仅要专心从事劳动教育工作,而且要致力于劳动教育现象、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新策略、新举措。第三,聘请专业领域的劳动楷模、技能大师、企业工匠担任兼职劳模导师。邀请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开设专业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专业培训;聘请行业劳模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职业规划等。兼职劳模导师要充分发挥职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需求、综合素质的要求等。

3.4健全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一方面,将劳动教育实践内容融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劳动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让学生自觉提升劳动素养。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不只是关注学生劳动任务的完成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个体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定量评价是如实记录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以及劳动任务完成情况等,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客观给出相应的评价等级。对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生成动态劳动教育质量监控报告,发挥评价的反馈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党政领导干部听课评价、校院督导听课评价、学生评教中增加课程劳动教育评价指标,激发教师劳动教育的动力,引导教师多形式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4结语

劳动教育在当代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加强劳动教育,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帮助工科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增强劳动素养,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树立劳动致富意识。高校要为工科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感悟责任和使命,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伟,冯晓东,罗迪.劳动教育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难点、路径与意义[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6):77-81.

[2]徐亚亚,孙晨明,田其真,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62-63.

[3]吕艳娇,姜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价值、困境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04):116-124.

[4]唐烨伟,陆淑婉,赵一婷,等.跨界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内涵、路径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1,(05),49-56.

[5]刘志军.新时代我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形态的内涵、表征及其实施[J].教育与职业,2021,(07):85-89.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实践育人

一、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背景

农业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为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机械工程学院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机结合,聚力乡村振兴,打通农户方、平台方、消费方三者互通的渠道,搭建优质农产品面向市场的快速“绿色通道”。本次活动共成立团总支、团支部等20余支队伍,涵盖了甘肃、贵州、云南、江苏、湖北、安徽等10余个省份,通过采用线下专项调研和线上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中,提到: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农业,需要靠现代科技的推广,更重要的是需要靠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1]。鼓励学生要利用好暑假时间返家乡做调研,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前期工作。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团总支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安排2020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就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的地点、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参加人员以及指导教师进行研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专门举行了线上暑假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此次会议引导和帮助同学们了解暑假社会实践,并为寒假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在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学院团总支十分注重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暑期实践规范,并且专门针对今年暑假社会实践召开团支部书记例会,就组队、选拔队员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保障今年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推动作用。各支部、团队根据2020年暑假社会实践工作精神,积极组队申报。各团队组织了一批活动积极,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同学担任暑假社会实践团成员,共确定2个团总支层面团队、37个团支部层面的团队、12个试点团支部层面团队。自动员大会启动以后,团队成员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网上收集一些较为贫困的乡村地区、在学院内调研处于52个贫困县学生数量、开展电商直播技能培训会收集货源。直到调研前,团队成员准备了活动所需要的旗帜、服装以及访谈的各种奖品。在团总支积极引导和全面组织下,机械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这个暑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同学投身于家乡乡村振兴建设中,以专业技能为依托,帮助家乡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二)实践过程。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际调研的方式,了解村民种植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销售情况;参观当地的电商服务中心,农产品对接中心;在当地新时代文明中心站宣讲乡村振兴政策。线上主要是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学生拍短视频为自己家乡代言,以小我融入大我,助力家乡乡村振兴。具体的实践过程如下。1.“乡村振兴,青年在行动”专项调研活动。2020年7月13日团总支实践团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岗社区进行调研。西岗社区地处横溪街道西南部,是南京市江宁区最偏远的社区之一,农业是西岗人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根本[2]。经过一天的调研得知,近几年,西岗社区通过搭建果蔬合作社等平台发展农业,但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民增收,且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同学们做了认真记录,并结合农产品销售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社区主任介绍了成西岗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情况、该地产业发展和当地村民收入等相关情况。随后带我们去往了葡萄种植区,同学们进入园区仔细参观,并向当地种植户村民发放调查问卷,采访了当地的村民。种植户告诉我们:葡萄园是两户人家承包,主要是通过在当地摆地摊来销售。最后,团队成员与西岗社区负责人就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社区主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为以后长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7月4日~7月26日团支部实践团队在云南、湖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对家乡种植户开展了大量的走访问卷调查,采访过程中,种植户告诉实践成员们,受疫情及天气的影响,今年的销售情况不好;对于电商的知识当地村民表示不太了解,更不知道如何通过电商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团支部实践团队成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种植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还向种植户们介绍了网络电商销售的知识。2.“缔结文明之约,助力乡村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2020年7月16日团总支实践团队前往江苏省淮安金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学习、调研。文明中心的主任亲自带领实践团队参观学习,首先来到的是人物展示墙,这里是专门展示为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金湖人,在这里了解到了“蒜泥小龙虾”创始人:张太明。张太明不仅自己精心研究食谱创造出了蒜泥小龙虾做法,更带着家乡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金湖治淮馆”,1950年6月底,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淮河中上游地区,灾情严重,主席强调“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带着这样的情怀,金湖人民在短短6天内完成搬迁,全心全意投入到治水当中。同学们不由地感慨到:“为什么金湖县委书记要专门划分这么大的区域专门介绍治理淮河,就是要让金湖人民永远将治淮精神传承下去。2020年7月19日,团总支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中心工作人员亲自带领参观学习。徐州市云龙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是由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70余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成的。工作人员介绍到平时也会依托实践中心开展一些方针政策宣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精准帮扶困难群众等活动,推动乡村发展。3.“我为家乡代言,助力经济发展”线上活动。为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聚力乡村振兴、产业兴农,打通农户方、平台方、消费方三者互通的渠道,有效开发市场,机械工程学院组织开展以“我为家乡代言‘小工匠’”团队为桥梁的线上活动,以在线直播、拍摄短视频的形式,为家乡农副产品带货、代言,直播活动涵盖了贵州、云南、陕西、安徽、浙江、江苏等10余个省份,涉及农副产品、水产品、点心等20余种。三场直播点赞人数累计3000余人次,直播带货仅一小时卖出农产品收益1000余元。2020年7月16日上午,团总支实践团队来到江苏淮安涟水县,利用网络销售推广当地的特色产品,团总支实践团队化身主播,在哔哩哔哩直播平台以带货的形式,极力展示高沟捆蹄、涟水鸡糕等美食,介绍当地乡土文化,此次直播让更多人了解淮安涟水县特色产品。随后,团总支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淮安的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实践团队通过“云直播”的方式,介绍了淮扬菜所有的菜品,“开国第一宴”与淮扬菜的故事。美食彰显了当地的特色文化,更凝聚着一方的风土人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积极体验家乡的社情、民情和发展,主动助力家乡发展。2020年7月19日,团总支实践团队来到徐州云龙区,寻找徐州特色美食,了解其历史文化及发展,并在网上为大家带来一场丰盛的“特色吃播”。直播期间,团队成员介绍了小孩酥糖、(饣它)汤、地锅鸡等13种美食以及徐州美食文化。此次直播不仅使徐州的美食文化得到了传播和发扬,也让观众对徐州美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带动了观众购买徐州特产的积极性。2020年7月4日~7月26日,机械工程学院15个试点团支部实践团队在甘肃、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等地,通过拍摄短视频的形式,介绍过桥米线、陇西县腊肉、老谢家茶、小李烤鸭、袜底酥等家乡特产,截止8月8日哔哩哔哩平台累计观看量700余次。团队成员通过云录制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家乡特色产品,助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价值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7

1.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围墙、黑板报,宣传展示学生守则和核心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等公益广告,做到校园内显著位置和每个教室都要展示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二是深入开展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教育,建立开学和毕业典礼、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团入队仪式等礼仪制度,推动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三是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书信、绘画、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

2.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是继续组织开展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经典系列教育活动;二是组织开展好“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三是在重要节庆日和纪念日期间,结合实际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四是积极参与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力争形成富有特色、“一校一品”的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3.大力推进校园法治教育。一是认真落实“法治教育进课堂”试点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江淮普法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省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规定,2012年起,每年新学年开学后第一周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活动)、“国家宪法日暨12·4法制宣传日”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推进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努力建立青少年普法教育长效机制。

4.继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环保教育,结合“绿色学校”创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节水、节电、节粮等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扎实推进诚信教育。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故事会、作文竞赛、校内橱窗画报、黑板报、广播、校园网专栏等形式教育活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守信良好习惯。

6.不断加强实践教育。一是统筹做好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科普调查、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认真落实好初二学生社会实践;三是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好学生活动;四是加强劳动教育,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等,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7.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师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村)和群众,开展扶贫济困、关爱留守儿童、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志愿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8.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充分发挥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组织好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开展好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等。

9.努力改进中小学德育方式。一是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良好校训校风,普遍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二是搭建平台,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为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把兴趣爱好培养成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8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关工委工作重点和教育局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结合本园工作实际,以开展孝敬教育为切入点,探索“以孝敬教育为载体的幼儿园德育教育”,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工作重点: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入贯彻实践《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以开展孝敬教育为切入点,发扬中华民族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以孝敬教育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儿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培养人的终身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对各班进行讲孝敬教育故事,利用“三八节”、“清明节”、“五一节”、“母亲节”、“全国助残日”等节日契机,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爱祖国,爱人民等教育。开展爱妈妈系列活动:“给妈妈说句话”、“给妈妈唱一支歌”、“为妈妈做一件事”、“为妈妈画一张像”等等,教育幼儿:我们的进步,妈妈付出的最多,妈妈辛苦了,我爱妈妈等。结合劳动节,对幼儿进行爱劳动教育,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其次,我要充分利用“六一”节全镇幼儿文艺汇演,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从小培养孩子表演的才能。

三、坚持开展环保教育。

我们要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前后一段时间,在全园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开展“我和小树一起成长”、“环保小先锋”等活动,是幼儿在环保宣传、爱绿、护绿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并围绕幼儿园各个主题教育活动,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四、坚持开展“助残日”及“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

五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的第十七个助残日,我们关工委要配合市残联、红十字会开展好“助残日”活动。

继续做好对贫困幼儿的献爱心、送温暖工作,继续对敬老院孤寡老人进行慰问。

五、坚持办好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工作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家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按计划完成新生家长授课任务,并做好学员结业工作。家访工作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继续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教园地等作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养知识。班主任平时要多与家长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同步发展。

我们幼儿园关工委要加强学习,认真探究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从小拥有健康的心灵,如何针对课程教育改革,创造出新的适应现代教育观的教育方法,开发幼儿的智能和潜能,使幼儿全面地发展,为培养幼儿的终生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幼儿园关工委工作计划。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表彰优秀班级。

三月份:

1、“三八节”、植树节、安全教育日等开展活动。

2、加强各班区域活动,自然角的创设与使用。

3、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及家长学校授课。(3月25日请关工委主任,原教育局副局长许宗熙来园讲座)

四月份:

1、各班组织幼儿近距离徒步春游。

2、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3、青年教师会议。

五月份:

1、“母亲节”开展活动。

2、全国的第十七个“助残日”——“健残同行”手拉手活动。

3、庆祝“六一”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六月份:

1、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新生家长授课并做好学员结业工作。

2、组织一次大班幼儿参观小学,做好大班幼小衔接工作。

3、参与园级“双高课”评选。

七月份:

1、协助搞好教师聘任工作。

2、协助组织好教职工暑期疗养活动。

八月份:

1、参与暑期师德教育和继续教育活动。

2、关心教师暑期生活。

九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调查了解特困幼儿,平时多给予关怀和帮助。

3、配合上级关工委做好“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征文活动工作。

4、收集有关孝敬长辈方面的照片。

5、家长学校第一次授课。

十月份:

1、配合领导开展庆祝“国庆节”。

2、孝敬教育:“重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

3、中、大班家长开放日。

4、出一期孝敬方面的展板。(我是爸妈的乖宝宝——可以是照片或家长写的宝宝在家如何孝敬的事例)

十一月份:

家长学校第二次授课(幼儿卫生知识讲座)。

十二月份:

1、“先进小组群体”活动评比。

2、小班家长开放日。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日益美好,读者可阅读的书目、期刊也越来越多,读者自身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这也就给少儿期刊人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品种繁多的少儿期刊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注意,并让读者对自家的刊物爱不释手呢?笔者以为,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和印刷装订质量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内容质量是最为重要的,而内容质量的关键在于选题策划。那么该如何做好选题策划呢?

二、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少儿期刊的编辑,应不断提高自己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各类信息的能力,尤其要精准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相关的决策部署。通过结合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策划出既富有时代特征又贴近学生群体的优秀选题,以此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2020年,中国大地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党和国家也了多项决策部署。如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任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制止餐饮浪费,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等。笔者编辑的《小学生之友》紧扣这些重大宣传主题,分别策划了选题。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专门邀请不同年代的优秀人物从校园、文化用品、穿着、课外读物等方面来讲述他们在小学年龄段的成长片段,通过这些片段中事物的变迁来感知社会发展的轨迹,感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艰辛和不易。经过多次打磨,最终策划了《我心向党,沐浴小康——从少儿视角感受社会面貌变迁》一文。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宏大选题,编辑部从小处着手,用真实可感的爱国故事去打动读者,刊发了《红色记忆——文物背后的故事》《井冈山上的“小红军”》《祖国在我心中——国旗、国歌、国徽诞生记》等文章。围绕“公民道德建设”这一选题,编辑部从文明出行、传统文化等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涉及的点入手,策划了《文明才是最美的风景》《传统节日知多少》等文章。围绕“劳动教育”这一选题,编辑部结合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专门邀请不同年代的人物撰写他们在小学阶段辛勤劳作的故事,这些劳作经历给他们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了扎实的人生底色。通过文章,引导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学会和他人合作劳动、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围绕“科普疫情”这一选题,精心策划组织了《探秘病毒》《童心助力,共同战“疫”》等文章,并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呈现,以此寓教于乐,引导少儿理性看待疫情,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选题在话题讨论类栏目积极策划了《文明餐桌,你我同行》一文,以期培养少年儿童勤俭节约的意识。

三、深挖本土资源,推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

每个省份,都有充满地域特色的本土资源。深挖细耕本土出版资源,既可以为杂志寻找到合适的选题,做好地方特色出版,又能在读者群体中传播本省文化,增强读者对所在省份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小学生之友》杂志所在的江西省为例,江西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诞生了陶瓷文化、书院文化、稻作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阳明文化等具有区域特色历史文化,还有临川文化、庐陵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省内的期刊可以结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对这些文化进行策划,既讲好了当代江西故事、中国故事,又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江西又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在这里,爆发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诞生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留下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事迹。江西的少儿期刊均可围绕这些革命文化进行选题策划,以此加强读者的红色基因,深化读者对国情、省情的认识,培养读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此外,江西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从地形上看,江西宛如一颗镶嵌在中国版图上的“绿宝石”,全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3.1%,被誉为中国最绿的省份之一。江西已知野生高等植物5117种,占全国总数的17%。国家珍贵树种26种,约占全国的20%。江西有林业自然保护区186个(部级15个、省级31个),森林公园180个(部级46个、省级121个),世界遗产地5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1处,湿地公园84处(部级28处、省级56处)。江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为全省五大河流,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仙女湖(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醉仙湖(近万亩丹霞地貌)为全省三大湖泊。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为我省四大名山。围绕这些绿色资源,省内期刊可做足选题,既能培育青少年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又能传递本省的生态文化,为推动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贡献力量。以《小学生之友》杂志为例,围绕江西的阳明文化、戏曲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等,分别策划了《知行合一的王守仁》《文思敏捷的汤显祖》《瓷说江西——“陶泥变形记”主题阅读》《浓浓书卷气——“被时光落下的书院文化”主题阅读》等文章;围绕革命文化,《小学生之友》专门开辟红色专栏《红星闪闪》,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推出一批在江西红色大地上发生的革命斗争故事,如《双枪女将伍若兰》《“潜伏”英雄叶步青》等,通过宣传革命时期江西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引导广大青少年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围绕江西的动植物、水土资源等绿色资源,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故事、漫画、图片等形式,并配以优美的文字、案例,策划了《秀美鄱阳湖》《庐山美景那么多,诗仙李白最喜欢哪里》《橘中皇后——南丰蜜橘》等一系列涉及江西生态文明的稿件,向青少年呈现身边的生态家园,并引导青少年思考生态问题。

四、围绕教育领域的相关话题,精心谋划

少儿期刊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要审时度势,对“热点效应”加以利用,选取社会的教育热点,以及教育教学中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以此为契机深度挖掘事件背后的教育问题和现状,提炼教育精神,融入到期刊的选题中。少儿期刊的读者对象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与学习、考试相关的话题和校园安全、食品安全、暑期安全等安全教育及法制教育相关的热点话题都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如教师节感恩教师、暑期防溺水、校园霸凌、考前焦虑、冬季流感肆虐等。少儿期刊可围绕以上几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如《小学生之友》围绕“教师节”这一主题策划了《有您,真好——“师生情”主题阅读》《好老师是啥样的》《最好的礼物》等文章。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高频关注点,分别策划了《七嘴八舌说考试》《晒一晒自己的缺点》《校园尴尬事》等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认真学习,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围绕学生暑期安全,尤其是预防溺水这一高频关注点,策划了《安全游泳,快乐无忧》《预防溺水,安全度夏》等文章;围绕“学生校外食品安全”这一话题,策划了《跟路边摊说拜拜》一文;围绕“冬季流感肆虐,学生健康防护”这一话题,策划了《预防流感有高招》一文。通过这些普及安全教育的文章,向广大学生传递校内外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力。围绕法制教育,用连环画的方式对《义务教育法》进行宣传,引导小读者“知法”“守法”“用法”。

五、从读者的阅读需求、审美需求出发,增强读者黏性

少儿期刊担负着引导、陪伴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使命,也是少年儿童了解时代的一个窗口。办刊人必须坚持以少年儿童为本位的办刊思路,根据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审美需求,从多角度进行栏目文章的策划,从而出版精品期刊,提高读者对期刊的好感度,增强读者对期刊的黏性。如《小学生之友》的阅读对象是小学生,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思考,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创作还是以漫画的形式创作,抑或以益智游戏的形式呈现。如果是国家方针政策类的宏大选题,还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将大的选题细化,选取与小学生息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策划。如《小学生之友》在策划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宏大主题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的点,以现有经典红歌入手,以内容的时间为轴,精选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的系列红歌,从红歌的创作历史背景和宣扬的时代主题入手,或者挖掘红歌背后的一些小故事。通过这些文章,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党爱国情怀。另外,在稿件创作的过程中,编辑部要求作者语言文字要少儿化。读者对象是一二年级的,还要注意给文字加上拼音,文章尽量短小精悍,配上精美的插图,这样小朋友的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被调动。

暑期劳动教育范文篇10

学校制定了《系部学生工作管理标准》,在全校开展系部之间学生工作评比,通过学生工作规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和学生工作创新四大方面进行考核,每学期通过考评打分评出学生工作先进系部。形成良性的学生管理竞争机制。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班级综合目标考核,按照《班级综合管理目标考核办法》从班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班风学风建设、学习情况、综合素质等方面对班级进行检查考核,每期评出获奖班级,在全校形成班级之间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学生管理制度齐全,共制定学生评优管理标准、学生违纪处分管理标准等共24个学生管理标准,实行较为科学且行之有效的考勤奖惩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齐全,考核严格。学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贫困生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和学习进步奖,鼓励学生勤奋努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校学生组织建全,校学生会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各系设立了学生会分会,各教学班均建立班委会和团支部,独立开展学生“三自”活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我校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了《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素质教育大纲》,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及人文身心素质四大方面开展教育工作。通过专业素质培养、心理学教育讲、政策与形势教育、演讲与辩论知识,卫生健康教育、学习方法讲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学生活动,充实素质教育形式,提高素质教育效果。每年举办全校学生参加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月、“科技文化节”、“社团缤纷月”和“红五月歌咏比赛”等大型学生活动。

每年举办校田径运动会;坚持全校学生每天上早操,不定期举办卫生与健康知识讲座、急救知识培训、心理讲座,将学生行为规范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奖学金评定,年度先进评选之中。坚持开设学生劳动教育课。坚持每周学生班会课和间周学生团组织生活,通过主题班会课、最佳团日、音乐欣赏、学习、讨论、环保教育、参观革命纪念馆、毕业生模拟招聘会等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社会实践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校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宗旨,以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化宣传、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重庆市委宣传部、市高教工委、市教委、团市委联合表彰。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重庆市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其中社区服务队等10支小分队还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张珈硕等16名同学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重庆电视台》、《重庆有线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政协报》、《中国电力报》、《重庆电力报》等多家新闻单位给予了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