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博士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8:19

审计博士论文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所在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本人遵守廉政规定等情况进行评价。其中真实性、合法性评价,由于有财务数据和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托,评价依据和方法较明确、单纯和成型,评价指标主要采用会计评价指标,较为成熟。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其效益性评价由于投入产出皆为经济性指标,以企业财务制度财务分析为主的经费使用效益的数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已很完善。高等学校学院、机关部处等非企业处级领导干部,是指高等学校内部的学院、机关职能部处等非独立法人和非企业化管理单位的处级领导干部,其经济责任审计由于被审计单位为内部机构不直接进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主要执行学校规定、收入分配和房屋、设备资源等主要由学校统一管理等,使其具有不同于法人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经济责任审计中效益性评价即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由于其产出主要是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非货币化度量的社会效益,目前在审计实践中,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产出的真实性核实较难,目前的作法是以被审计对象的述职报告为基础,结合财务数据进行评价;二是核实工作量较大;三是现阶段以财会知识为主的审计人员进行这方面的核实和评价,自身知识结构也不够;四是投入产出的横向比较确定参照物很困难,现基本上是纵向比较;五是对高校投入产出比较本身在社会上还存在很大争议,尚未有一个定型的办法。如对高校按投入产出效益进行排名,也引起一些争议。总体来看,效益性评价尚未有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办法。要提高审计监督的实效,应坚持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三位一体,以效益性为根本,改变目前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主的格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效益性评价体系,也是今后审计的发展方向。本课题通过综合归纳研究,初步建立了在当前审计条件下可操作的高等学校学院、机关部处等非企业处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和依据、评价内容和指标,重点对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以期解决目前审计过程中遇到的经费使用效益难以科学评价的问题并为高校有效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二、审计评价方法和依据

审计评价的主要方法是比较法和动态分析法。比较法是二组数据进行比较;动态分析法是按时间序列对若干组数据进行相互比较。

(一)真实性评价

以审计后确认的事实为依据,将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进行比较,作出符合性评价。

(二)合法性评价

以国家和学校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依据,将审计后确认的事实和上述依据进行比较,作出符合性评价。

(三)效益性评价

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作为依据进行评价,并相互结合,最后作出综合性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有:第一,以本单位前任数为标准,进行期末期初数、本期上期数比较,评价期末和期初状态、本期和上期状态的变化趋势。第二,以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为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和历史最好水平的变化趋势。第三,以本单位任期目标为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完成任期目标的情况。第四,以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水平为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本单位和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第五,以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和最好水平为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本单位和国内外先进水平和最好水平的变化趋势。真实性评价和合法性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效益性评价采用比较法和动态分析法。目前效益性评价中,收集国内外同行业标准和以财务会计知识结构为主体的现有审计人员对非财务事项进行评价较为困难。解决的办法一是加强高校审计信息交流,由国家有关审计部门和协会汇总所辖行业相关审计信息,实现非商业秘密的资源共享;二是加强现有审计人员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三是聘请对高校管理熟悉的专家组进行专项评价等。

三、审计评价内容和指标

(一)财务状况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评价。学院、部处经费一般可按以下分类进行归集和评价:日常运行费:是指列入学校日常经费预算、用于单位日常运行的费用,特点是每年拨入;专用经费:是指专项用于科研、教学、固定资产建设和其它指定用途的经费,特点是按独立项目一次性拨入和使用;专用基金:是指从结余经费结转或按一定方式转入、用于指定范围用途的一类专用经费,特点是持续不断拨入和使用、在指定范围内使用;其它经费:是指除上述经费之外的经费,包括代管经费等。评价指标:期初结余、收入、支出、期末结余。通过对上述经费各评价指标的比较和动态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期末、各期财务状况、经费投入和节约程度、预算执行情况等。(二)遵守国家和学校经济法律法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评价评价指标:1.遵守国家和学校经济法律法规评价。评价依据:全国人大、政府主管部门的经济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现金管理、资产管理、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仪器设备采购、收费管理等,具体名称略。通过对执行程序和结果与规定要求的比较,作出合规性评价。鉴于上述规定的大部分由被审计单位和学校相关部门共同执2015年第12期中旬刊(总第609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2,2015(CumulativetyNO.609)行完成,只对被审计单位所应承担的责任进行评价,非被审计单位责任的不作评价。如会计核算主要由财务处负责,对学院的审计对此不作评价。审计中所发现问题如属相关部门责任,可以管理建议书形式另送相关部门建议改进。2.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评价。评价依据:现阶段一般情况下,学院、部处应自订财务管理办法(含支出审批流程、额度、财务预算决算、收费管理等)、实施“三重一大”管理办法、职工收入分配办法、廉政建设制度等基本制度。通过比较被审计单位是否制订上述和其它制度,对其制度建设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执行程序和结果与自定制度的要求进行比较,作出合规性评价。(三)资金使用效益评价见四(四)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和效果评价现阶段学院、部处重大经济事项主要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非主体办学项目等。评价指标:第一,制订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制度情况第二,执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情况第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效果(五)职工收入评价计入职工收入范围的主要是:通过学校发放的各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补贴、评审费、讲课费、科研劳务费和作为福利发放的各类实物,非学校发放的不作统计。评价指标:人均年收入、人均月收入。(六)个人遵守国家学校廉政规定和执行决策程序评价评价指标:第一,个人遵守国家学校廉政规定情况第二,个人违反决策程序造成经济损失情况

四、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资金使用效益是指被审计单位投入(支出)经费所取得的效益,即经费投入产出比。学院、部处等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为非货币化的事业发展等社会效益,由于其职能不同,差异也很大,评价时应按经费分类进行分项和综合评价:

(一)学院效益评价指标

1.学生培养。第一,学生在校生人数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交换生、外国留学生人数及比例;第二,各类学生毕业率(各类学生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人数/应毕业人数),各类学位授予率(各类学生毕业时学位授予人数/应毕业人数);第三,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各类毕业生就业含录取为研究生人数/应毕业人数);第四,本科毕业生硕士生录取率(录取为硕士生的本科生人数/应毕业人数),硕士毕业生博士录取率(录取为博士生的硕士生人数/应毕业人数);第五,硕士生新生质量(新生来源和录取平均分与教育部最低控制线的差额),博士生新生质量(新生来源);第六,博士论文获奖数;第七,人均投入(总支出/师生人数)、其中学生人均投入(总支出/学生人数),总支出可分为含职工工资和不含工资二种情况。2.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教职工人数和专任教师、行政人员人数及比例;第二,师生比(专任教师人数/学生人数);第三,教职比(专任教师/教职员工人数);第四,各层次职称人数及比例;第五,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人数及比例;第六,两院院士人数;“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部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者人数“、”和其它高级专门人才人数。3.学科建设和学术成果。第一,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数;第二,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数;第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4.教学成果。第一,教学获奖数,其中部级教学奖、省部级教学奖数;第二,精品课程数,其中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数。5.科技规模和成果。第一,科技经费总数和年度科技经费数;第二,纵向科研、横向科研、“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科技经费数及比例;第三,科研获奖项数,其中部级奖项数、省部级奖项数;第四,获国内专利数;第五,发表专著数;数,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数。6.办学条件。第一,各类资产总量(包括房屋、设备、图书等);第二,单位房屋总面积和教职员工人均房屋面积;第三,仪器设备台(套)数;单位价值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单位价值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日历期开工时间/日历时间);第四,单位图书杂志总册数和人均拥有图书杂志数(资料室图书杂志册数/师生人数);7.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

(二)机关部处效益评价指标

1.本科教学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教学管理情况;第二,部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数;第三,本科专业数;第四,教学成果获奖数,其中部级教学奖、省部级教学奖数;第五,精品课程数,其中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数;第六,精品教材数;第七,毕业率(当年获得本科毕业证人数/应毕业人数);学士学位授予率(学士学位授予人数/应毕业人数);第八,硕士生录取率;第九,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当年通过人数/当年应考人数);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当年通过人数/当年应考人数);第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第十一,教学事故数及程度。2.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教学管理情况;第二,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数;第三,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数;第四,教学获奖数,其中部级教学奖、省部级教学奖数;第五,硕士生新生质量(新生来源和录取平均分与教育部最低控制线的差额);博士生新生质量(新生来源);第六,博士论文获奖数;第七,硕士生毕业率(当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人数/应毕业人数);硕士学位授予率(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应毕业人数);第八,博士生毕业率(当年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人数/应毕业人数);博士学位授予率(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应毕业人数);第九,硕士毕业生博士录取率(录取为博士生的硕士生人数/应毕业人数);第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第十一,教学事故数及程度。3.学生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学生管理和教育情况;第二,组织完成军训情况;第三,各类奖学金总金额和获奖人数;各类助学金总金额和受益人数;第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第五,受刑事和行政处分学生人数及级别;第六,因管理和心理疏导不到位致学生伤亡数。4.招生就业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招生就业管理情况;第二,本科新生录取质量(录取分数在各省排名);第三,毕业生就业率;第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5.科技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科技管理情况;第二,科技经费总数和年度科技经费数;第三,纵向科研、横向科研、“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科技经费数及比例;第四,科研项目和科研管理获奖项数,其中部级奖项数、省部级奖项数;第五,获国内专利数;第六,发表专著数;第七,数,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数。注:科技管理部门的投入是指科技管理部门的管理费支出。6.人事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人事管理情况;第二,教职工人数和专任教师、行政人员人数及比例;第三,师生比(专任教师人数/学生人数);第四,教职比(专任教师/教职员工人数);第五,各层次职称人数及比例;第六,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人数及比例;第七,两院院士人数;“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部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者人数、“”和其它高级专门人才人数;第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人才数;第九,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7.实验室和设备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实验室和设备值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日历期开工时间/日历时间);第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第五,安全事故数及程度。8.外事管理部门。第一,组织完成日常外事管理情况;第二,出国(境)访问组团数;出国(境)访问、参加国际会议人数;国(境)外来访团数和人数;第三,组织承办国际会议次数和级别;第四,签署校际合作关系的国(境)外单位数和级别、紧密度;第五,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数。

作者:屈殿英 卢忱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审计处

参考文献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审计意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含量Logistic回归模型

审计意见作为企业经营状况的指示灯,能够从其独特的视角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关于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研究,国外开始的比较早,相关文献表明,审计意见在财务危机预警中的作用尚无定论。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我国学者对审计意见在财务危机预警中是否具有信息含量研究的结论也不一致。

研究设计

审计意见的分类。本文在研究时,审计意见的划分为标准审计意见(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除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之外的其他审计意见)两类。

财务危机的界定。本文在研究时,采用两种较为常见的财务危机标志事件选择方法并比较这两种选择方法在财务危机预警中作用的异同。取值规则(FDA,FinancialDistressAffair)如下:

研究假设。国内一些学者关注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基本着重于考察审计意见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场反应,而没有对审计意见能否预测财务危机给予正面回答。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财务危机公司获得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要大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H2:加入审计意见的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高于未加入审计意见模型的预测能力。

H3:离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时间越短,预测精度就越高。

H4:对财务危机的不同界定方法(FAD1和FAD2)对模型的预测正确率有显著影响。

本文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选取1998~2006年度的所有亏损上市公司和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统计分析的研究样本。

实证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描述性统计

按照以上审计意见分类标准和财务危机的界定方法,本文对1998-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审计意见作了描述性统计,具体结果如表1。

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型公司在不同年度的审计意见,按照本文的划分方法(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得到1999-2006年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如图1、图2所示。

从表1、图1、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亏损公司和ST公司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均显著大于所有上市公司,也可以说,所有上市公司获得的标准审计意见显著大于亏损公司和ST公司,所以H1成立。

第二,从时间序列上来看,ST公司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要大于亏损公司,或者可以说,亏损公司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要大于ST公司。

(二)预测审计意见类型的Logistic回归

1.样本选取与设计。选择2006年度被ST的上市公司50家,同时选择与ST公司处于同一行业,资产规模相近、上市时间相近的50家公司作为配对公司(记作SAMPLE1),然后选取ST公司前一年和前两年的数据分别建立模型。

选择2006年度亏损上市公司50家,同时选择与亏损公司处于同一行业,资产规模相近、上市时间相近的50家公司作为配对公司(记作SAMPLE2),然后选取亏损公司前一年和前两年的数据分别建立模型。

2.模型设计。本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研究。为了比较两种财务危机的界定方法(FDA1和FDA2)对回归模型的影响,本文将以这两种划分标志分别建立模型,并且比较它们的预测效果;此外,由于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研究,所以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建立复杂的财务预警模型上,最终本文从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增长能力和资产利用能力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以下变量: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别用X1,X2,X3,X4表示,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理性的管理者往往希望通过以前年度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类型,结合其他重要会计信息来合理预测本年度公司的情况,所以,我们把在2006年被ST(或亏损)公司记为i年,因此i-1(2005),i-2(2004年)分别表示陷入财务困境前一年、前两年。

未加入审计意见模型,

其中,

其中,i=1,2,分别表示i-1和i-2年;P表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对于ST(或亏损)公司,Yi取1,否则取0,根据所得到的Logistic方程,以0.5为最佳判定点对原始数据进行判定,若P>0.5,则判定该样本为财务危机的公司,否则为正常公司。

加入审计意见X5建立新模型。在原来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审计意见这一指标,用X5表示。

建立的新模型如下:

3.预测模型及结果分析。为考察以上模型的预测效果,我们把样本SAMPLE1中的3/5作为估计样本,共60家,其中ST公司和匹配公司各30家;其余的2/5作为预测样本,共40家,其中ST公司和匹配公司各20家;此外,我们把样本SAMPLE2中的3/5作为估计样本,共60家,其中亏损公司和匹配公司各30家;其余的2/5作为预测样本,共40家,其中亏损公司和匹配公司各20家,通过估计样本数据,分别建立预测模型。

由表2可得:无论采取哪种界定财务危机的方法,加入审计意见后,模型的预测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也就证明了审计意见具有增量信息含量,从而证明H2成立。离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时间越短,预测精度就越高。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综合模型的预测正确率要大于2005所对应的综合模型。从而证明H3成立。财务危机的界定方法对模型的影响不大,所以H4不成立。

结论

本文通过对1998~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审计意见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财务危机公司(亏损公司和ST公司)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均显著大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从时间序列上来看,ST公司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要大于亏损公司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审计意见在财务预警中具有信息含量,即加入审计意见后,提高了预测正确率。

参考文献:

1.陈梅花.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1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3

由於国内对於大型企业电脑化的发展和影响已有许多详尽的研究,如张委良(民79)、赖柏乔(民84)、吴东霖(民87)等人作过资讯技术对组织结构、竞争优势的研究;许志甫(民84)、林志宏(民87)则针对资讯技术运用对企业作业流程影响作探讨;而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相关著作或报导也甚多,如彭俊华(民77)、王惠真(民86)对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程序作过研究;李馥源(民84)、张力人(民88)、詹怡婷(民89)、王长智(民89)、陈俊良(民89)、甘文政(民89)等人则针对中小企业导入电子商务等资讯科技的程序、因素及效益作过探讨;综观上述,专注在电脑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之探讨较為缺乏。

而就中小企业而言,长久以来最為人所詬病的,即是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特别是在会计制度方面,大多不甚健全,内部的作业程序也未标準化,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其财务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备受质疑,发生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这些都是我国中小企业在传统人工作业环境下的普遍缺失。依据资策会(民86)的调查结果,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电脑的比例约為68%,且有逐年提昇的趋势,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欲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是否能藉由电脑化而建立管理制度,并在作业流程中植入关键性的控制点以提昇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而探讨在不同的电脑化应用程度下,其作业流程与内部控制的调整情况。

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包括电脑化的时间、资讯专职人员多寡、电脑作业系统的复杂程度、电脑化的范围以及资讯系统的开发方式為何。

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

瞭解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受到组织系络或电脑化情形的影响。

电脑化前是否先合理化

瞭解中小企业在会计电脑化前,是否先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以及探讨合理化与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

会计电脑化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

探讨中小企业的作业流程是否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有所改变以及不同的会计电脑化程度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会计电脑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瞭解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对作业的效率、组织结构以及整体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共四项,以下针对各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的结论:

[1]、瞭解我国中小企业电脑化的情形

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人才的欠缺及本身业务性质较為单纯的关系,对於资讯专职人员或电脑专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在2人以下;硬体设备与架构方面,使用中型以上电脑者佔少数,大多使用个人电脑搭配单机作业系统,部分企业可能因业务需要搭配使用工作站,并以架设区域网路居多,显示样本企业的电脑系统复杂程度不高。样本企业对於ERP或电子商务等当前的新兴资讯技术应用的普及率不高,显示中小企业由於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的不足,对於新兴资讯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意愿都不高,大部分企业仍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导入会计资讯系统进行电脑化。

[2]、探讨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和组织系络与企业电脑化的情形有关

本研究以导入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个数衡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导入的会计资讯系统模组中,以会计总帐和进销存系统居多数,显示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以帐务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居多,王惠真(民86)曾对中小企业引进会计资讯系统的程序作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採用会计资讯系统的动机,主要是基於企业本身的需要,当企业规模扩增、业务量增加时,进销存及帐款的管理能够对企业的商务往来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而且作业层次的电脑化所需投资的成本最少但收效却最快,恰能符合中小企业投资的经营特质。

在探讨组织系络和电脑化情形是否与会计电脑化程度有关方面,本研究提出组织系络、电脑化时间、资讯部门人数、电脑系统复杂度以及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等因素并形成相关的研究假说,藉由适当的分析方法验证是否与企业会计电脑化程度之间有关联存在。研究结果显示,会计电脑化程度会受组织规模、成立年数、电脑化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随著时间经过,业务量及规模的扩增,会计管理的相关作业变得更加复杂,為提昇效率,自然会导入更多的会计资讯系统以因应企业所需。

[3]、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

有关作业流程合理化与会计资讯系统使用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前若曾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其资讯系统的整体使用满意度较高,显示先合理化再电脑化成功机率较高,系统的使用满意度也会较高,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支持此一说法。

关於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作业流程造成影响,本研究採用相依样本t检定验证样本企业的作业流程控管在会计电脑化前后是否有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作业流程控管五个构面下的各变项在会计电脑化前后均呈现显著的差异,表示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会随著会计制度的电脑化,在其作业流程中建立原先没有的控制点,并强化原先并未确实执行的程序,进而提昇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

而会计电脑化程度高低与企业作业流程控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成正相关,但是,进一步对作业流程各构面进行分析,结果并无显著的情形,亦即会计电脑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整体而言其作业流程的控管越健全,但无法观察其对各个作业流程的影响程度是否显著。

[4]、探讨会计电脑化是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影响

根据个案结果可知,企业的文件表单并未因為会计电脑化而消失,大部份企业仍要求将重要的凭证和报表印製出来供审核,只有部分作业可由电脑稽核取代之,可能原因是中小企业电脑化的程度普遍较低,且大多以购买套装软体的方式进行资讯系统的开发,缺乏整体性的规画,各子系统无法有效整合,导致资料的传输和稽核无法透过电脑执行一贯性的作业,只好延用电脑化前人工书面审核的方式。

就资料处理的速度而言,会计电脑化后,资料处理的速度明显增加,為企业节省许多的时间,但并不代表输出的资讯就一定正确,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人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遗失、隐瞒、增加、重覆处理或其它不正当的异动,导致最后输出的并非正确完整的资讯。

就资料处理的成本而言,企业的软体若选购不当,资讯系统的品质即受到影响,如系统的维护及维修和使用不易导致错误或无效率等等,而使资料处理的成本增加。除此之外,使用者本身的素质也会影响资料处理成本的高低,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高或训练不足等都会使资料在处理过程当中发生错误,导致处理资料的成本增加。

同时,企业在电脑化后,许多资料的储存、传输方式均已格式化或标準化,导致弹性调整的空间相对变小;且电脑化省却了一些人工作业下的繁琐动作,员工的工作方式也会变得较為单调且例行化,工作的负担和责任也有所减轻,但也导致职务的分工程度降低,有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

根据个案结果显示,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已具备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并不会改变原先的作业流程,大部份仍维持原先的程序,电脑化带来的效益只是让处理的动作变得更有效率。反之,当企业在人工作业的环境之下并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时,电脑化会促使企业进行作业流程的标準化或合理化,并建立或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但前提是企业导入电脑时有妥善的规划,且资讯系统也符合需求的情况。

[二]、研究限制

[1]、样本取得问题

本研究的样本资料取自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所出版之民国八十九年中小企业协会会员名册,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家数、行业眾多,加入中小企业协会的会员只佔少数,样本较不具代表性。

[2]、样本数有限

本研究的有效问卷77份,回收率仅12.83%,样本数稍嫌不足,可能原因是本研究问卷的题项过多,寄发时间又正逢企业的忙季所致。

[3]、衡量变数的问题

本研究变数的衡量有部分為主观性的指标,并无相关的文献支持,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问题看法上很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以致於本研究在作变数的分析时,可能流於主观或武断。

[4]、访谈深度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电话访谈方式进行资料的蒐集,由於访谈的时间有限,仅能针对简要的问题作询问,自个案公司所得的资料的品质不高。

[三]、建议

[1]、对企业的建议

1.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的程度不高,并以导入交易处理与作业控制层次的会计资讯系统居多,显示企业会计资讯系统的应用层次有待提升,方能确实改善企业的经营体质,提升企业的形象与竞争优势。

2.本研究的调查发现会计电脑化对企业的作业流程及内部控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有受访企业是藉由会计资讯系统的导入而建立了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显示企业在导入会计资讯系统之前并无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可藉由会计电脑化的进行,检讨己身的管理制度,进而促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2]、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1.本研究是以问卷调查辅以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在资料的可信度方面较為欠缺,故未来相关研究可以藉由个案访谈的方式,对会计电脑化是否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作更為深入详尽的探讨。

2.本研究探讨的是中小企业会计电脑化情形以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未来相关研究可以针对大型企业引进资讯技术对其内部控制的影响作探讨,相信可以对大型企业在导入资讯技术时,在其内部管理及控制制度上造成的影响以及因应方式提供有用的资讯。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会员名册(民89),中华民国中小企业协会。

王长智(民89),中小企业导入企业间电子商务之研究,文化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王义云(民85),会计电脑化对会计原则的衝击,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36-45。

王蕙真(民86),中小企业会计资讯系统引进程序之研究,台湾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甘文政(民89),中小企业面临电子商务发展推行企业再造之研究,长荣管理学院经研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朱文源(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备忘录,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27-29。

江敏志(民83),会计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建立-以电脑化总帐会计系统為例,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江瑞凯(民77),台湾中小型製造业电脑化困难之探索性研究,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东霖(民87),会计资讯系统对资讯使用者及竞争策略影响之研究,政治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棕璠(民88),审计学,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吴棕璠、谢清佳(民87),资讯管理理论与实务,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吕方尧(民85),跨越会计制度电脑化的障碍,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9-27。

李馥源(民84),中小企业策略运用资讯科技的初探,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周政贤(民73),中小企业电脑化过程对组织之影响研究,中原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志宏(民87),资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工程关系之探讨,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耀钦(民83),资讯科技对企业程序之影响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侯君溥(民87),中小企业电脑化与组织变革过程--一个服务业之个案探讨,中山管理评论,第46卷第12期,pp.1137-1170。

柯琼凤、陈专涂、谢清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沧海出版社。

柳中冈(民83),中小企业管理电脑化指南,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洪许智源(民89),电脑化资讯系统内部控制之研究与评估—以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為例,成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范明玲(民85),企业会计电脑化现况大调查,会计研究月刊,第132期,pp.12-18。

高孔廉、王约成(民72),台湾中小企业合作经营可行性之研究,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人伟(民75),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方法,台北中国预算管理学会。

张力仁(民88),影响中小企业管理者导入电子商务因素之研究,东华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淑光(民75),我国职场合理化、民主化对劳动者人格之影响,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纬良(民79),资讯技术之运用对组织的影响,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许志甫(民84),资讯科技运用对企业作业流程的影响研究,成功大学工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功源(民71),中小企业中长期资金筹措问题之研究,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吴美如(民88),企业内部网路企业内部网路(Intranet)对会计人员之影响,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俊良(民89),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彭俊华(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之策略性规画分析—企业制度典之构想与应用设计,淡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汤宗泰(民85),中小企业电脑化之难题、失败原因与成功因素,台北银行月刊,第26卷第11期,PP.39-55。

经济部工业局网站(民87),www.moeaidb.gov.tw/

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网站(民88),www.moeasmea.gov.tw

詹怡婷(民89),电子商务资讯与环境特性对中小企业衝击之模式,元智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资策会(民76),我国软体发展环境、问题及需求之现况调查。

刘士豪(民83),资讯系统与组织竞争优势关系之研究—资源基础理论之应用,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博士论文。

刘水深(民78),台湾中小企业之内部管理问题,臺湾银行季刊,第34卷第3期,pp.127-137。

楼雍仪(民86),由价值鍊观点探讨EDI在及时存货管理上的运用—以电子业為例,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千姿(民78),中小企业电脑化资讯系统发展之描述性研究,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文贤(民74),台湾地区电脑化资讯系统规划之研究,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邓泗堂(民7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之研究,政治大学财政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国庆(民80),资讯安全的门神-通行码,资讯教育丛书(三)。

萧逸之(民85),中小型零商业合理化与电脑化优先顺序之个案研究,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开平(民84),中小企业製造业内部控制现况探讨,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赖柏乔(民84),后勤资讯技术运用策略与竞争优势之研究─以电子相关產业為例,台湾科技大学管理技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钱钦嫄(民84),作业电脑化与企业再造工程,今日会计,第58期,pp.71-73。

戴西君、张家铭(民78),台湾中小企业发展之研究,经社法制论丛,第三期,PP.151-170。

闕志铭(民85),企业电脑化与合理化孰先孰后的主张--从组织程序模式来推论解释,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淑慧(民86),电子资料交换使用状况及其对内部控制影响之探讨,淡江大学会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耀新(民88),会计资讯系统,松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Anthnoy,R.N.andJ.Dearden(1980),ManagementControlSystem,Illinois:RichardD.Irwin,Inc.pp.6.

Banerjee,R.I.(1993),DeLong,D.W.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HowMuchCompetitiveAdventage?LongRangePlanning,pp.29-40.

Cushing,B.EandRomney,M.B.(1994),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6thE.D,pp.59.

Delone,W.H.(1990),DeterminantsofSuccessforComputerUsageinSmallBusiness,MISQuarterly,pp51-61.

French,J.A.(1990),TheBusinessKnowledgeInvestment-BuildingArchitectured,NewJersey,YourdonPress,pp.15-20.

Murray,R.J.(1991),TheQuestForWorldClassITCapability-ITISKeytoAchievingQualityGoal,Journalof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pp.7-15.

Nunally,J.C.(1978),PsychometricTheory.Mcgraw-Hill,NewYork,pp.21-23.

Porter,W.tandPerry,W.E(1987),EDPControlsandAuditing,KentPublishingCompany,5thEd.Boston,pp.176-180.

Rahman,M.andHalladay.M(1988),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Principles,ApplicationsandFuturesDirection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pp.26.

Raymond,L(1985),OrganizationCharacteristicsandMISSuccessandFailureofanInformationSystemforProductQuality,MISQuarterly,pp37-52.

Thong,JamesY.L(1999),Anintegratedmodelofinformationsystemadoptioninsmallbusinesse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pp.1152-1159.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4

财务治理起源于公司治理。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达到了狂热。1992年,英国Cadbury委员会发表的《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更是引起我国政府的关注。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我国学者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财务治理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伍中信(2001)冯巧根(2002)杨淑娥(2002)林钟高(2002)等人对财务治理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衣龙新(2004)油晓峰(2008)的博士论文专门研究了财务治理理论。秦国华(2011)指出西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缺乏核心能力。张晓雁(2011)运用希金斯SGR模型分析得出西藏上市公司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际增长速度过快,一定程度上过度消耗了企业财务资源。

二、西藏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现状

1.西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目前,西藏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导致经营者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降低股权集中程度,有助于建立科学、民主的治理结构,促使公司发展。对经营者缺乏一个充分信息的、信誉为保证的、公平竞争的、有效率的经理市场运作机制和缺乏绩效的监督和约束。致使部分人—公司经理道德败坏、管理效率低下,甚至是高层管理者在公司相关业务过程中损害股东利益等。2.有关内部控制的意识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内部控制力度不够大并且不能够集中进行。内部控制是对公司员工、经营管理者、股东等人的权益保障和约束,是公司治理机制。西藏上市公司当前对风险评估、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3.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为降低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风险必须设置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公平、公正、透明的披露信息才能使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才能获得财务治理权。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与上市公司承担的风险程度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三、改善西藏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对策

财务治理应当紧紧经营者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方面来进行。然而体现公司治理效益和利润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财务数据显示,财务数据是财务治理的结果,财务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以公司资金合理运作为目标。1.不断创新和改革管理模式,提高并强化预算执行能力。企业财务治理的极大考验是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应当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制定全面预算管理战略;完善一体化管理、生产、销售等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行。2.不断细化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控制成本不仅能提升竞争优势,更能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资金,增加利润。设立成本“警戒线”,完善成本管理预警体系;明确成本管理目标;细化成本管理,将成本细化合理至部门。3.努力缩短资金资金周转期,保障生产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持统一筹划、安排、管理原则,优化资金配置;树立资金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资金安全监管在经济业务、核算、稽核、支付每个环节下资本安全责任支付;采取定期盘点,加强存货管理,尽量减少经营过程产生应收款项。4.加强对资产周期的管理,优化资产运行质量。构造资产转资、使用、清查、调剂、处置等方面管理制度,职能部门管理资产实物,财务部门管理资产价值,做到资产,将人、物、事相结合。处置资产,严格执行报批程序,加大审批力度,从流程上和制度上保证资产使用效率,减小资产业务风险。5.注重宏观经济运行,加强内部控制。宏观经济运行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需要公司管理水平一流,在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更需要一流的管理。关注宏观经济动向;加强规范化、标准化治理;从战略的高度,建立投资、税收、金融、汇率风险的定量分析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有效化解金融风险。6.创建一流财务管理团队,引入优秀财务管理人才,促使财务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健康发展。一流财会团队是一流财务的基础和保障,财会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市场的经营理念,坚持业务规范,熟悉市场规则,注重价值管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从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人员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尽快与国际接轨,财务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以国际化的视野,审视和改进财务管理的国际标准。7.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机制,确实提高控制风险能力。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风险事件或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而产生损失风险的可能机制。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是控制风险的主要措施。因此,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倡导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风险评估、预防、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提高信息识别查找能力,致力于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管理长效机制,营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筹资筹划、投资规划,优化结构、谨慎投资,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水平。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据深交所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大约为13%,而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更高。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失去信任。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质量及披露的现状及完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监管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健全民事赔偿机制等方面建立一套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有效的监管机制。

最近几年我们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骗局,如琼民源、PT红光、大庆联谊的欺诈,蓝田股份以及近年来披露的“世纪黑马”银广夏的虚幻神话,都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为冰山的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不在少数。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极大地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如果不加以严厉的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于有效健康地发展。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及披露的现状

我国有关的会计法规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要及时、真实、充分、公平地向广大投资者及信息需求者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这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这一条款从宏观而言,它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健康有序的运转,亦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微观而言,从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角度来看,它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从企业角度看它有助于公司的筹资和降低筹资成本,有助于促进公司自身的发展。由此可知:公平、真实、充分、及时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对国家、企业、民众都是大有好处的。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看取得的成绩。(1)会计信息披露规范逐步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为主体,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和证监会的关于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为具体规范的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和首次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三部分组成的信息披露内容,初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目前综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文件,虽然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会计信息都是其主要内容,但是出于用户和市场管理的需要,同时披露非会计信息也是必要的。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就不可能如我们习惯上所理解的行业会计制度那样独立存在、自成一体,而是渗透在有关法规和信息披露规范性文件之中。在这些公开披露信息中当然还应包含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所作的各种审查、鉴定、评估、验资、查账、审计的报告和意见等等。(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管理的需要,我国在1992年成立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它们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管理。此外,证券交易所也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另外,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中,注册会计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3)随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的投资者的心理素质和投资分析、决策水平等技术分析能力正在不断提高,这是好现象更是一大进步。

但是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有关法规、制度不完善。迄今为止,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根本大法《证券法》虽然已经出台并实施,但有些规范仍然采用“试行”、“暂行办法”的形式,明显带有过渡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与国际惯例不断接轨的原则,但随着证券市场的扩大,现行会计制度中有些规定仍有些滞后,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跟不上我国证券市场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2)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散见于各种规定之中。而我国目前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的有关机构过多,令出多门,管理不统一,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性。信息披露制度不稳定,有些治标不治本的规定经常变动,既不易把握,又不易执行,给会计信息披露出现虚假、遗漏、隐瞒等现象以可乘之隙。(3)上市公司会计行为不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收集、整理、加工会计数据并进行检验后,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会计信息过程的总称。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不规范,造成了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企业管理当局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蓄意歪曲或不愿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低估损失,高估收益,这方面的信息造假行为在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屡见不鲜。再者,上市公司运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办法,提供带有明显误导性的财务报告,以粉饰经营业绩,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亦不乏其例。很多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过高的披露虚假盈利预测信息骗取股东和社会公众信任,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痼疾。

二、对虚假财务报告监管的理性思考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不仅是高质量会计、审计准则的产物,它更依赖一个具有支持作用的基础机制来运作,以保证准则能够被严格地理解和运用。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规范逐步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管理的需要,我国在1992年成立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它们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管理。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在上市公司内部还应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有效制衡、约束制度,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从规范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规范独立董事的权利与责任、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三方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关键,也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果我们希望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就必须构建由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机制。但是,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这无异于宣告大股东依然控制独立董事人选的合法性。因此,目前在我国构建由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机制还有困难,但作为一种过渡,应当适当限制大股东及执行董事所代表的股东的独立董事提名权。

其次,从法律层面上需要对《公司法》等相关法规进行修改,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与责任,使独立董事在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同时还应当赋予独立董事特别职权和独立意见发表权并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独立董事履行权利责任的情况。

另外,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的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这也是独立董事未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内部控制是代表管理者或董事会进行的控制,通过内部控制人员的检查和测验,可以查明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是否良好,内部职责的划分是否真正得以实施,审计人员还可以亲临现场或采用不事先通知的临时性访问,以阻止欺诈行为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对事实的调查、账薄的审计发现欺诈行为,提出管理建议,使管理者及时获悉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3.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外部监管制度的效用。

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中,注册会计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的发挥出来。随着1998年“脱钩改制”的迅猛开展,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感更有明显提高,其职业环境也在改善。为了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笔者认为还应做到:

第一,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改善职业环境,制定相应的职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加快合伙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普遍实行。个人事务所虽然规模小,业务范围易受限制,但由于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小工商企业和非审计的会计业务增加的需要,能够弥补大型事务所不愿或无暇承办小型业务的缺憾,同时,个人独资的无限责任和个人其他财产连带责任也能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个人独资的执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这可以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得到保证,减少虚假行为,顺应市场机制的需要。

第二,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及其他职业标准。证监会和中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检查应形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质量。

第三,借鉴海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经验,建立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尽快出台《注册会计师惩戒规则》,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惩戒委员会,明确赋予它惩戒权。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保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公正健康发展。

4.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发挥制裁机制威慑效应。在我国上市公司敢于进行违规操作,社会中介机构敢于为上市公司造假,其主要原因是造假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为此付出的成本。虽然200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正式启动。但过高的诉讼成本和偏低的诉讼收益,注册会计师被真正提起诉讼的概率也会很低,为此极需健全民事赔偿机制。主要应做到:

第一,改进诉讼方式,允许集团诉讼和风险诉讼。通过集团诉讼和风险诉讼可以扩大诉讼标的,减少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增强诉讼收益,从而大大提高受害投资者的民事诉讼积极性。

第二,改变举证责任,降低诉讼成本。我国目前对于举证责任,仍然适用“谁主张,谁举证”。但审计是非常专业的技术性活动,要资本市场的普通投资者举证大股东、经理层、注册会计师,难度大、成本高。我国也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在受到诉讼后由注册会计师自己来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清白。将举证责任转移给注册会计师,从而降低诉讼成本。

第三,加大对造假者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提高诉讼收益。民事诉讼的最终目是取得民事赔偿,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建议在有关法律中增加有关的民事赔偿具体条款。

总之,为了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必须加大对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力度。但是,治理上市公司的虚假会计信息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对上市公司及其他市场主体进行综合治理。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投资者的心理素质和投资分析、决策水平等技术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与完备,我国的证券市场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会更加完善与高效,会计信息的质量会更加真实与可靠。

参考文献:

1.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06

2.周长青.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20~25

3.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会计研究,2006(4)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6

【摘要】本文讨论了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组织层次,以现行国内外会计专业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材及有关读物所涉及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按其内容组合方式进行了结构特点的比较分析,并在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理论素养的前提下,就组织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以及应涉及的研讨内容进行了分层设计。

【关键词】会计理论;教学与研讨;内容;结构;研究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塞特,2001)。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既注重对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来源结构,强化对其进行基本理论教育以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为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一、我国现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层次划分

会计理论是运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实践行为的本质及其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统、全面的理性认识。它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它在整个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主要是研究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学界的共识(葛家澍,1998)。

据了解,在国外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在国内各会计院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内,均设置了会计理论类课程。尽管其课程叫法各异,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而在教学要求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科生教育中,一般均设为选修课(大多数列为必选课,少数列为任选课),课程名称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专题》或者《现代会计理论》,教学时数为30学时左右;硕士生教育中,则均列为学位课程且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一般称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教学时数为40学时左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学校是将其设为学位课程,有的则设为考查课,课程名称有的称《高级会计理论研究》,有的则称为《会计理论发展与学术流派》等,教学时间有的放在第二学期,有的放在第三学期,教学时数一般为60学时左右。由此可见,不论是哪个层次,会计理论课程均属于教学计划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现行主要会计理论类书籍的内容结构分析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加强其专业理论素养的教育,但是在如何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上,国内外学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体系。国内市场上较早的会计理论教材当推已故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1985)教授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邀请,为适应会计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会计理论专题》一书。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可作为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用的教材与理论论著共有20多本,较有影响的有16本,它们大致可以分为本科生教材、硕士生教材和社会性理论读物三种类型。

第一,本科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从引进原版教材或者翻译的本科教材,主要有3本。即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82所著《会计理论》;哈利.J.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1997)所著《会计理论》;洛斯德、克拉克和卡西(2001)所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本科教材,主要有5本。即魏明海、龚凯颂等(2001)编的《会计理论》;卢永华(2000)主编的《广义会计理论》;于玉林、田昆儒(2000)编著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梁毅刚等(2002)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张白玲(1998)主编的《会计基本理论》。

第二,硕士研究生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翻译的教材,主要有2本。即威廉姆.R.司可特(1999)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和阿迈德·贝克奥伊(2000)所著的《会计理论》。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主要有3本。即汤云为与钱逢胜(1997)所著的《会计理论》;葛家澍与林志军(2001)所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于玉林与李端生(2001)主编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理论读物性质的论著。影响较大的有4本,即葛家澍与刘峰(1998)所著《会计大典——会计理论》,陈今池(1998)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阎德玉(2002)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和葛家澍与刘峰(2003)所著《会计理论》。各层次教材的主要内容可比较分析如下:

(一)本科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主要有三本:

(1)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EldonS.Hendriksen)于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1982年原版)。该书被称为美国第一本有关会计理论的教科书,由作者分别于1970年、1977年、1982年和1992年进行了4次修订(第5版系与他人合作),它在很长时间内是美国会计教育界专门论述会计理论的唯一教科书。该书于1987年经王澹如等翻译并由立信会计用品社出版,由18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研究法(定义、层次、归纳、演绎、其他方法);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起源、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的会计思想、19~20世纪初的会计思想、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会计实务);1959年以来会计理论的发展(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其他会计团体对会计准则发展的贡献);会计概念、计量和会计理论的机制(会计理论的概念、性质、体系、环境假设、目标、计量);财务陈报的收益概念;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财务陈报与物价变动;现金与资金流转;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货;厂场与设备、购置的和租赁的;折旧;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及递延费用;负债及其权益;业主权益;股东权益的变动;财务报表上的揭示。

(2)哈利·I.渥克(HarryI.Wolk)、迈克尔·G.特尔尼(MichaelG.Tearney)著《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引进1997年原版)。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9章构成:会计理论绪论;会计理论与会计研究;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财务报告规则的经济分析;假定、原则与概念;会计目标;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货与应收账款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养老金会计;租赁会计;对外投资权益;国际会计难题(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

(3)R.G.斯洛德(RichaedW.Schroeder)、M.W.克拉克(Myrtlew.Clark)和J.M.卡西(JackM.Cathey)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andAnalysis,引进2001年原版)。该书由中信出版社2002年正式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5章构成: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信息运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收益概念;财务报表:损益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国际会计;营运资金;长期资产:厂场、设备;长期资产:投资与无形资产;长期负债;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并购会计;财务报表的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

2.国内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国内已经出版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较多,但若从其内容组合上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1)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两个部分。譬如,由中山大学魏明海、龚凯颂等编的“高等学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教材”——《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并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概述(涵义、功能、体系、发展);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种类、传统方法、创新方法);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类型、特点、制订、评价);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概述、目标、质量特征、要素、确认与计量);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体系、基本报表、表外披露、未来发展);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实证理论内容);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实证理论内容);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

(2)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三个部分。譬如,由厦门大学卢永华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广义会计理论》,由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涉及财务会计理论(7章)、管理会计理论(3章)与审计理论(3章)三个大的部分。财务会计理论主要包含财务会计理论概述(作用、环境、研究方法)、会计理论发展简史(中国、西方、发展的启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西方的概念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比较)、财务会计假设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目标)、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财务报告理论(财务报告、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和会计规范理论(基本理论、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中国现状)共7章。管理会计理论主要包含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3章。审计理论主要包含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与广义会计理论结构3章。

(3)会计理论教材包括基础性理论专题。譬如,由天津财经大学于玉林、田昆儒编著,并由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该书主要涉及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环境、性质)、会计理论的特征与体系、现代会计的形成及其特征、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大会计科学在发展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于创新等18章。

(4)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兼顾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石家庄经济学院梁毅刚等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一书,由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出版,设有会计及会计理论(涵义、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演变(古代、近代、现代)、会计理论的结构(目标、假设、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会计准则的体系与结构、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环境会计问题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等20章。另外还有附录,含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5)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适当涉及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集美大学张白玲主编、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会计基本理论》一书,就设有绪论(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与历史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理论体系、本质、目标、假设、职能)、会计要素理论(六大要素)、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财务报告理论(目标、质量特征、基本报表、其他报告)、物价变动会计理论、会计环境理论(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理论的新领域(金融工具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等10章。

3.港台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笔者于2001年、2003年访问台湾有关大学期间,曾与相关院校会计理论课程的专业进行过交流,并多次访问有关院校的网站,发现台湾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基本上与美国的内容一致。

(二)研究生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教材主要有两本:

(1)《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该书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著名的会计学教授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R.Scott)所著,它是作者以多年讲授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本专著,主要是以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会计理论界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所形成的理论结论为基础而编成的一本论著,于1999年出版。该书于2000年由陈汉文组织翻译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据了解其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理想环境中的会计;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理论;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准则制定:理论问题;准则制定:一种政治问题。

(2)《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该书由美国芝加哥伊利若斯大学阿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Riahi-Belkaoui)著,它是贝克奥伊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1年出版,先后修订了3次,在我国有两个翻译的版本。1981年的第2版由杨进等译,并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九章组成。其2000年的第4版由钱逢胜等译,并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6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的历史和发展;会计的性质与用途;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规范方法;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概念框架;会计理论的结构;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会计的研究视角;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现时价值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各种资产计价和收益模式;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国际会计。

2.国内研究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3本)。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两类:

(1)包容了西方会计理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本:一是汤云为、钱逢胜著的《会计理论》。该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基本体系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的《会计理论》接近。全书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定义、方法、分类、检验);会计与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古代、近代、现代);会计规范和对会计原则的探索;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构成、使用者、目标、质量特征、要素、假设、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量;财务报表中的收益概念;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存货;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负债及其计量;所有者权益及其计量;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现时价值会计;实证会计。

二是葛家澍、林志军著的“会计研究生系列教材”——《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该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是1991年版《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改进版,2003年被教育部列作研究生推荐教材。该书的体系较具代表性,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6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会计的演变(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财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性质、研究方法论、理论验证);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假设、原则、准则的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性质、发展、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确认与计量);实证会计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流动资产及其计价;长期资产与无形资产及其计价;负债及其确认与计量;业主权益及其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与收益确定;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基本报表、其他手段);现金与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国际会计协调等。

转贴于中国(2)包容了会计理论的主要基本问题。典型的有于玉林、李端生主编的“高等院校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该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发展的动因;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会计目标;会计行为规范;会计现代化;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中国特色;会计国际协调;会计学发展趋势等。

(三)一般读物型会计理论论著的结构与内容

1.专著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葛家澍、刘峰著的《会计大典——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涵义(概念、作用、内容、结构);会计理论的演变(复式簿记时期、产业革命时期、探索、体系形成);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与流派(方法论、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会计的定义及争论(西方、我国);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概念结构(概述、发展、产生背景、现状分析);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信息质量;会计确认的理论研究;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计量原理与模式);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与评价;会计准则的性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分析;财务报表体系的改进与未来(现行体系、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2.普及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该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纳入“立信会计丛书”出版。此前该书曾先后以《西方现代会计理论》(1988版)和《现代会计理论概论》(1992版)出版两次,该书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及本科生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与一个附录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会计职能与范围、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起源、发展停滞、近代会计理论发展、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会计理论的结构与内容(基本结构、目标、假设、概念、原则);传统会计的特点和报表结构;主要会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益的计量;收入确认与费用配比;资产计价;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负债与业主产权;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变动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际会计;附录: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3.专论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有阎德玉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该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近年(2002~2005)来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参考教材与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该书共设15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导论(概念、功能、内容、发展、体系);财务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资金、职能、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特点、趋势);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研究(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准则的性质、结构与内容;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研究;财务报表理论研究(概述、产生与发展、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现行矛盾);我国会计改革和理论与实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研究(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其他相关法规);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除此之外,其他有影响的论著主要有: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2001),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2002)以及阎德玉等(1992)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等,但在内容结构上大同小异。

(四)现有会计理论教材及论著结构的基本特点

上述16本会计理论教材或者理论读物,在内容设计上既有个性的设计,也有共性的内容。个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每个专题内容的组织上,不同层次的教材以及不同作者的偏好,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共性内容则可以划分为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问题、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财务报告理论问题、会计准则及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特殊业务会计专门理论问题、会计领域其他专题理论问题、管理会计理论问题和审计理论问题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个别教材还设有附录。笔者通过对其所涉及会计理论基本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归纳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涵义、性质、功能、范围、内容、体系、种类、层次、发展、作用、环境、特征等);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论、定义、种类、传统方法、规范方法、创新方法、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检验、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等);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别(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

2.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共有14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想环境中的会计;现代会计的形成、演变及其特征(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会计理论起源,古代会计理论,近代会计理论——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的会计理论、19~20世纪初的会计理论,现代会计理论发展——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30年代后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会计理论);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

~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会计理论的未来发展(动因、创新、趋势、大会计科学)。

3.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结构与要素(概念、假设、目标、原则、程序与方法、狭义与广义的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分析、性质、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基本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我国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西方及中国对会计的定义、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会计对象、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与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六大会计要素理论、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及与西方的比较。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共有13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确认理论(涵义、特点、标准、原则);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理论(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计量原理与确认模式,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转。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5.财务报告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其他手段、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基本理论(概述、产生与发展、财务报告、目标、质量特征、历史演变、现行体系结构);基本财务报表的理论(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其他报表、表外披露);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现行体系、现行矛盾、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6.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共有9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概念、性质、内容、体系、结构);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类型、内容、结构特点、制订、评价);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订的相关问题(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等,制定的经济后果与政治后果);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基本理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中国研究现状);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其他相关法规)。

7.特殊业务会计专门性理论问题,只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和并购会计。

8.会计领域其他专题性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实证会计研究及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国际会计(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会计环境理论,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现代化,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中国特色与国际会计协调;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

9.管理会计理论问题,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

10.审计理论问题,有1本涉及。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等。

此外,还有两本设有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三、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内容设计

(一)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

综上分析可见,会计理论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学生需要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学习与研讨。但是应当如何区分与协调不同层次的重点内容,以减少重复并提高教学效果,则需要专门研究如下问题。首先,是不同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应当讲到什么程度?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各自所涉及的范围应有多大?内容应有多深?知识面多广?深度如何把握?其次,教材内容如何组织?涉及的机构、组织、规范、杂志、学人、文献和观点如何组合?是否只讲西方财务会计理论?是否只讲实证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是否需要讲?第三,教学方式如何组织?是否只让学生分组讨论已经形成的论文即可?在这个课程中是否需要系统介绍某些知识?可否用一定量的知识供给来刺激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笔者认为,其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的广度、深度与对研究方法论的掌握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的范围上,需要适当宽泛而不宜过于狭窄,不宜让学生只了解以某一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应当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在内容上也需要兼顾相关内容,如会计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法制规范发展的主要线索和会计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线索等。

因此,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即需要针对不同层次而适当体现差别。本科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能力。在“点”的明确要求下,教学中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专业知识点。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注重理解与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的线索,在“线”的要清楚要求,以充分认识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地位为基础,以西方会计理论特别是以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研讨为核心向外延伸,同时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问题并体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博士研究生会计理论研讨的重点,要放在广博的知识掌握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有效运用上,即在“面”要广博的要求下,应当以研读经典文献、研讨名家思想、把握中西方会计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为基础,以了解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动向为基础,以具备一定会计理论研究创新思维和认识为目标,故需要广涉中西方的会计理论文献并独立进行分析、梳理与加工。

(二)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

1.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对前几学期所学会计主干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并有助于其在未来的会计专业实践中运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向学生适当介绍有关会计理论发展的知识,以拓宽其专业理论的知识面。因此,在内容的组合上,就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主要会计理论(特别是财务会计理论)的系统认识为主线,以帮助学生对前导会计课程所学专业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融会贯通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与初步表达学术研究成果的能力。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已不满足于本科层次的知识学习,而积极投身于“考研”的队伍中。由于目前研究生学历教育层次规模的急剧扩张,而教学资源的增长相对滞后,若把会计理论课程完全置于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会使研究生教育压力过重,故可以考虑把一些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划入前一教学阶段,以减轻研究生教育的压力。以此认识为基础,可以考虑将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中西方会计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介绍会计及其理论有关发展阶段的特点、成就、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知识,在范围上要兼顾中外,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适当介绍会计科学发展新领域的知识,如相关新学科的简介等。二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及其所涉及专业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系统的结构与运行、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与方法、财务报告的结构与编制等方面的理论要点,并注重与前导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对接。三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是结合中国会计改革的现实,介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监管、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四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步骤、基本学术规范与论文结构要素等专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适当进行论文写作的初步训练与指导,以便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另外,还有其他相关会计理论知识。

2.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并互相研讨会计理论知识。但目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结构上比较复杂,不仅学生毕业的本科院校有不同专业优势(理、工、农、医、文、经、管),而且学生本身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理、工、农、医、文、经、管)、不同的专业经历(应届、往届与多年在职)和不同的学业经历(中专、专科、本科),这就给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会计理论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面,还要注重理论的一定深度,更要考虑教学对象会计理论知识甚至是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上的差异。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以考虑将教学研讨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及其理论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研讨会计及其理论相关发展阶段的特点、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理论贡献,在范围上以西方为主。二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研究。主要是研讨FSAB的财务概念结构。三是会计准则的发展、结构与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是以研讨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为主线,同时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相关现实理论问题。四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理、基本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以及资产计价理论和收益决定理论等问题;研讨财务报告理论的演变、现时若干问题(内容、结构等)与未来发展变化(内容、方式与形式等)等。五是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研究。主要研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成果及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六是中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中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有关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监管体系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理论问题。七是会计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主要是对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八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知识与运用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

3.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研讨的基本范围设计。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会计研究方法论及其会计理论发展规律。重点是通过对会计理论发展不同时期经典文献的研读,让学生能够把握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认识会计理论学术流派的形成基础,认识会计理论分支学科的形成环境与学科发展环境,掌握主要会计理论分支的核心观点,对现时会计理论发展的若干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认识,为在会计理论的发展方面做出创新性贡献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其要求可以归纳为:认识会计理论研究的思维方法,追索会计理论的发展线索,研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规律,弄清不同流派的理论特色,认识主要流派的理论贡献,掌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运用会计理论创新的研究方法。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考虑将教学研讨的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思维逻辑与认识论研究。可主要涉及:科学理论研究与思维模式;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程序;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会计科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会计科学研究的要素结构;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步骤;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相关论著研讨。二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变迁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划分;规范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实证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现时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选择与研究方法运用问题;关于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三是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四是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五是会计理论的主要学术派别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学说、流派和学派的特点:譬如,与会计本质认识有关的会计工具说、会计艺术说、会计信息系统说、会计管理活动说、会计控制(受托责任)说等;与会计行为认识有关的组织会计说、行为会计说、产权会计说、会计契约说等;与会计记录原理研究有关的静态会计说、拟人会计说、动态会计说等;与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思维模式有关的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等;与会计理论体系内容有关的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等;与专项理论研究有关的事项会计理论、价值链会计理论等。六是会计科学理论的交叉发展研究。可主要涉及:经济学说演进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管理思想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法学理论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其他学科发展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会计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研究。七是会计学博士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选题动态、开题要求(文献回顾)、准备(资料、数据、初步分析)、写作(学术规范)、答辩及成果(前期、中期、后期)等。八是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发现与路径设计;科研课题研究申请书的编制、科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编制、科研课题的调查(调查问卷、调查量表、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科研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科研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科研课题的后续发展(论文、著作、报奖、申报新的课题)等。另外,还有其他相关问题研讨。

【主要参考文献】

[1][加拿大]威廉姆.R.司可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美]阿迈德.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等译.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

[4][美]哈利.I.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著.会计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7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工作会议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工作,部署2009年任务。下面,我代表院党组做工作报告。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航天员漫步太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世界。在这一年里,中国农科院全体科技人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的各项工作部署,努力做好科技救灾、科技维稳、科技兴农工作,继续强化“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抓好政治大事,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院党组及时组织传达学习,根据部党组的要求,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载体,在全院开展了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院党组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农业科技事业长远发展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难得机遇,坚持以“解放思想、自主创新、提升能力、服务三农”为活动主题,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实践载体,认真贯彻落实活动实施方案的各个环节各项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是全力以赴做好抗击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抗震救灾和奥运维稳工作。在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发生后,我院及时向农业部提供了有关作物和畜禽生产的受灾情况分析和技术对策报告,派遣专家前往灾区开展技术救灾工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院迅速召集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国农科院《四川地震灾区生产应急与恢复技术方案》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方案》;派出7个专家组深入灾区提供技术支持;与四川崇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对口帮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织群众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和特殊团费、捐献应急物资等形式为灾区捐献财物总价超过800多万元,协调国际机构捐赠20万美元,并减免地震灾区新入我院研究生的学费,每人每月资助生活费200元。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全院上下,尤其是京区各单位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增强工作的领导力和安全防范守护能力,全力抓好各个工作环节和重点工作,保证了我院奥运维稳工作的万无一失。

三是认真组织纪念改革开放30年活动。成功举办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就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农业科技论坛、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回顾30年来农业科技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决心,妥善应对农业科技面临的巨大挑战,继续谱写农业科技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二)突出科研立项和产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是超前谋划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首次举办了我院技术预测与战略研究培训班,积极参与国家“973”计划“十二五”战略研究,组织起草“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项目建议书。

二是重点跟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参加农业部转基因重大专项研究计划编制工作,推荐我院优势课题193项。

三是积极参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我院有12位专家成为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25位成为岗位科学家,7位成为综合试验站站长。茶叶等22个产业的12个研发中心、41个功能研究室、7个试验站依托我院相关研究所建设。

四是加强在研项目规范化管理。在全院范围内筛选54个核心项目重点跟踪管理,完成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发工作。

2008年,全院新主持科研项目1043项,参加科研项目282项,项目合同总经费7.22亿元,其中留院经费4.86亿元。共计获得科技成果137项,获奖成果6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奖4项,其中“中国小麦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改良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农业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我院植保所吴孔明研究团队阐明了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靶标害虫种群演化的调控机理和棉铃虫的区域性可持续控制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NCE》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黄瓜基因组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了首张葫芦科作物基因精细图,覆盖了99%以上区域的基因组。完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所有临床前研究,被列为应急储备疫苗之一。收集国内外种质资源5047份,初步构建了作物应用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植酸酶玉米通过专家安全论证,有望成为继抗虫棉后又一个形成产业化的转基因成果。

(三)扎实推进科研平台建设

一是做好全院基本建设基础工作。编制完成《院部大院控制性规划调整方案》及院属各单位基本建设规划。积极筹划国家畜禽改良中心、国家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中心等重大工程立项工作。全力推进国家农业图书馆、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等重大项目的批复立项和实施进程。加强项目督导,着力加强在建项目实施的进程和质量。认真完成2009年度投资预算工作。

二是加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管理和建设。组织召开全院重点实验室工作研讨会,对依托我院建设的20个农业部野外台站进行中期评估,完成我院承建的6个转基因质检中心的“双认证”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修购专项工作。编制完成2009-2012年全院《修缮购置专项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修购专项仪器设备院级统一招标采购,采购仪器设备415台/套。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经费项目64个,资金总额4077万元,仪器设备95台(件)。

2008年,我院科技创新支撑条件进一步强化,新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2个,农业部转基因质检中心6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专业分中心2个,农业部野外台站4个。财政经费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拨款总计20.12亿元,同比增长8%;基建项目投资3.4亿元,较2007年增长21.68%。在建项目进度加快,全年完成或基本完成航天育种工程科研楼、院办公楼、果树所综合科研楼等48个项目的建设,完成29个项目的竣工验收。

(四)以创新团队建设为先导,全面强化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制定我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组织召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会议,完善创新团队创建的措施和办法,确定了我院首批重点建设的13个优秀团队。

二是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全院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设置方案,颁布并组织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岗位设置管理暂行规定》等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办法。

三是认真做好领导班子换届和调整。完成草原所等16个单位领导班子、党委换届和领导班子届中考察。全年共任免所局级干部19人次,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四是全力抓好研究生教育工作。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评选院级优秀博士论文,促进研究生教育数量和质量并重发展。继续扩大与国外知名大学的联合培养,首次招收了11名外国留学生。

2008年,我院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中组部授予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研究生院连续七年以农学第一名蝉联“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并被评为北京市教委“北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和“北京地区研究生学位工作优秀单位”。

(五)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一是加强省院科技合作。在过去的基础上,今年与河南、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与宁夏的科技合作。加强青海省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制定我院“科技支疆”工作方案和“科技援藏”工作计划。与辽宁省共同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北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博览会。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第十五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等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展销会,积极展示推广全院科技成果。

二是积极参加农业部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家赴安徽省指导农业生产,赴井冈山地区开展科技扶贫,赴河北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组织编制我院“保障农产品供应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内容,强化了计划实施。

三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召开兽用生物制品及兽药产业发展研讨会,研究探讨我院兽用生物制品及兽药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继续扶持种业、饲料、保健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完成对我院全资和控股企业的调研。

2008年,我院科技转化与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水稻、小麦、大豆等主导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转化推广面积不断扩大。“中黄13”年推广面积达1100多万亩,跃居全国大豆品种推广面积第一位。超级水稻新品种“中浙优1号”年推广面积500多万亩,产生经济效益5亿元。推广蔬菜花卉新品种60多个,新技术23项,推广面积达400多万亩,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口蹄疫系列疫苗5亿多毫升,累计免疫猪、牛、羊等2亿多头份。

(六)围绕高水平科研合作,大力推动国际合作纵深发展

一是瞄准国际重大战略计划,促进高水平科研协作。针对重点国家及国际组织重大计划,分类制定我院战略实施方案,谋划我院国际合作全球战略。种质资源国际计划、欧盟框架计划、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挑战计划等重大项目得以具体落实。提升双边合作层次,增强高层合作。新签署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达14份,主席和总理与孟加拉、哥斯达黎加、巴基斯坦国家元首,分别出席了我院与孟、哥、巴三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

二是积极开拓新渠道,加强与私营部门和国际基金会合作。2008年,我院落实国际合作项目经费2.46亿元,比去年增长了近两倍。与比尔盖茨基金会签署了水稻生产技术项目协议,获得项目经费1860万美元,是我院建院以来争取的经费支持力度最大的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完成援助阿尔及利亚土壤项目可行性考察,完成任务投标,获得5800万元资助。与加勒比开发银行等的合作进展顺利。

三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分中心谈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东道国协议已经农业部和国际马铃薯中心确认并报外交部审批;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国际灌溉管理研究所、国际应用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联合成立了3个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设立院国际合作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我院急需的技术及合作。牵头组织设计了全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信息平台项目,进一步推进了全国农科院系统外事协作网络建设。举办了“第三届国际马铃薯晚疫病大会”、“国际棉花基因组大会”等12个国际会议。

四是加强调研和规划设计,摸清国际合作新要求。举办首期外事培训班,加强对我院各研究所、各学科群、兄弟单位以及各国际组织的调研,提出了我院今后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等合作的领域、方式和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需求,对生物技术、气候变化等十个技术领域进行梳理。

(七)全面加强党建、反腐败及创新文化建设

2008年,我院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凸现。健全完善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廉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注重党委班子自身建设,举办党办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十七大、全国两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院报》、网络等媒体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建设》期刊的作用,宣传典型,弘扬正气,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二是有效推进廉政建设工作。出台了《中国农科院党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全年各单位领导干部述职述廉541人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125人次,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463人次;完善廉政监督机制,出台我院《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廉政监督办法(试行)》和《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廉政监督办法(试行)》,规范我院招投标监督工作。出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基建项目“实施和监督分离”的原则。全年共完成基建项目审计18项,完成所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2项。

三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我院2004-2007年度“十佳青年”、2007-2008年度文明单位、文明职工及标兵评选活动。通过科技文化双下乡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合作,连续15年被评为海淀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及2008年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四是积极推进创新文化建设。组织召开全院创新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宣传交流各单位创新文化建设成果,完成院部新办公大楼标识导示系统的设计、制作和安装,进一步推动全院规章制度建设。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创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院党组的一项中心工作,是全院党员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经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两个阶段,全院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院工作全局。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清醒认识新的发展环境。从国际环境看,全球化在波折中发展,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凸现,科技与创新日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我国发展要求看,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多样化需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变化看,国家科技投入将大幅增长,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中国科学院、大学、企业及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跨国涉农企业研发机构在华迅速发展,对我院创新水平、能力、效率和体制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形成了竞争合作的新格局。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必须认清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和对长远发展起关键与先导作用的重要科技领域,依靠科技创新,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前瞻思考、谋划未来。我院要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贡献,必须要以全球的视野、发展的理念,站在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来思考。不断解放思想,促进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同时组织结构、人才队伍、管理模式、资源结构与来源也要前瞻,使我院真正发挥国家农业科研中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要紧紧围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把国家目标放在引领科技创新活动的突出位置。要把自主创新融于价值理念、政策制度、管理机制的各个方面,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为国家、人民和“三农”服务的实践中实现理想和价值。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和创新体制机制。要深刻认知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农业科研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管理规律,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真抓实干,切实将我院出台的各项重大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切实防止浮夸、浮躁,反对形式主义。努力破除制约和影响改革创新发展的各种旧观念、旧思维,革除阻碍科技创新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造科研活动组织新模式。

目前,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阶段,我们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上来,用科技创新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三、2009年主要任务

2009年,是加速完成“十一五”各项工作部署,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的关键的一年。我们要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重大成果培育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步伐。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培育重大成果

要科学规划、继续提高科研立项水平。重点组织做好“973”、“863”、科技支撑等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申报立项工作,全面提高我院项目引领能力,继续扩大我院重大科研项目的份额。

要统筹布局,规范项目实施管理。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实施好各级各类项目,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提高科研产出水平,提升我院在全国农业科技界的地位和影响。

要细化措施,着力培育重大成果。继续按照“顶天立地”的要求,实事求是,针对我院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十一五”后两年重点培育目标,提前介入,大力扶持,加强组装集成,提高成果的分量与水平。

要突出重点,做好国家奖的申报工作。重视和加强报奖组织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提升申报质量和水平,提高初评入选比例。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奖项报奖工作,鼓励联合申报、分期申报,努力夯实冲击国家奖的基础,加大国家奖申报的力度。

要把加强全国农业科研协作,作为培育重大成果,带动全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做实做好。

(二)大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在“十一五”末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院将努力建设10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稳定的主攻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从中遴选并扶持20个左右能够引领国内外学科发展的优秀队伍,力争3~5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支持。围绕上述目标,2009年的主要工作:

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动员,把全院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院党组的重大工作部署上来,政策上给予倾斜,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争取在1-2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按照“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经费”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全面加强高层次农业科研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要坚持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大力倡导青年科研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一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要加强院里统一管理团队的建设工作,加强团队骨干成员教育培训,在组织领导、管理机制、人才建设、考核分配、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调研和指导,帮助这些团队尽快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上来。

四要加强各研究所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各研究所要在上半年确定本所的创新团队,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夯实全院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五要在研究方向和目标定位上,引导他们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学科前沿问题以及综合交叉性新学科增长点开展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争取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培育和产生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要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的各项政策制度,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与农业科研工作实际情况和特点相适应、与现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相对接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和分配制度,发挥好工资分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务实工作、潜心钻研、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要继续加强研究生教育。坚持以质量为本,着重从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稳定教师队伍、培育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做好外国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工作、加快条件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要适应全国教育改革,注重我院科技发展需求,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我院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当前,中央正在推动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我院已被列为首批2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各研究所要以此为契机,加大骨干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把人才引进与创新团队构建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要把是否培养人才、培养科研梯队、培养接班人作为评价一个单位领导、室主任、课题组长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纳入年度考核评价的范畴,抓实抓好。要建立或完善所学术委员会制度;要实行年度科研进展汇报制度;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多出成果与人才。

(三)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

要创新科技兴农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这个战略目标,以优势技术为依托,积极探索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的新机制。要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以解决区域共性问题为重点,强化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探索区域间联合协作的有效方式。要激励科技人员以及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科技兴农活动,探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

要精心组织重大科技兴农行动。围绕农业部中心工作,组织做好重大科技兴农活动,扩大良种良法和先进实用技术的覆盖面;认真做好我院“百县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重点在北京、四川、宁夏等地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继续组织实施“科技支疆”和“科技援藏”行动计划;继续开展抗震救灾科技支撑行动,对口做好四川震后恢复生产科技帮扶工作。

要继续加强院地科技合作。落实与吉林、河南、江西等省的科技合作协议;推进与河北省共同组织的“百名博士兴百县”活动,组织开展第三期合作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做好与宁夏的“院区合作、所县共建”科技合作。认真履行与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继续做好青海省的科技人员培训工作。

要大力提升我院科技成果的显示度。重点组织好我院与锦州、运城、寿光、廊坊等地共同举办的博览会、对接会和现场展示交易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会同吉林省农科院继续举办玉米产业峰会,推动玉米产业发展。

要积极推动科技产业升级。通过设立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形式,加大对现代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市场广泛宣传、展示、推广我院科技成果。积极筹建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总结提炼各所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整体推进全院科技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四)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要瞄准重点领域,稳固推进我院科技创新团队步入国际舞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国内外资源,推动我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争取国际重大项目。总结比尔盖茨基金会水稻项目申请经验,争取在禽流感、小麦、棉花等我院优势领域有所突破。

要争取国家支持,大力推动部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政府高层官员和政府项目的支持,加快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荷农业创新与促进中心、科技部国际合作中心、CGIAR下属研究中心联合示范中心等大型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要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打造国际合作队伍。着力加强国际合作人员外语能力、专业能力、了解外国文化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5个能力的培养。针对重点国家、重点国际机构和国际农业科技重点问题加强调研,提高国际合作人员跟踪世界把握潮流的能力。

要整合各方支持,加大资源引进力度。积极争取国内各方支持,优化力量,提高优势资源引进和利用率。向重点国家派驻中短期访问学者或合作研究人员,扩大资源收集范围。

要加强条件建设,提供有效支持手段。争取国际合作与交流大楼立项,争取更多资源补充院内国际合作经费,支持各类国际合作协议后续活动,重点资助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国际合作。

(五)努力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

要紧紧围绕我院学科群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2009年至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规划》。

要明确方向,加大重大项目筹划与立项工作力度。要以基本建设中长期规划为指导,继续加强人畜共患病研究中心、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等重大项目谋划;积极争取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立项成功。

要切实抓好全院重点项目的实施。继续加强基本建设管理培训,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全院基本建设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重点推进国家农业图书馆、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马连洼住宅楼等主要工程建设。

要加快在建项目的执行进度,大幅度降低资金结余和在建项目数。继续做好预算执行月报工作,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加强特殊督导检查,力争2009年年底结余资金降低到3.5亿以下,在建项目个数降低到70个以下。

要密切跟踪国家、部门实验室等立项动态,超前谋划,提高申报中标率。积极推进院级平台建设工作,组织评审、评估、命名首批院级野外台站。

要围绕九大学科群、41个一级学科以及12个重点创新领域,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抓好“三级三类”平台建设,提高管理与运行效率,积极争取平台运转经费,逐步建成布局合理、条件完善、开放流动、运行高效的平台体系。

要努力把握政策走向,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财政政策的制定工作,争取上级部门对我院的理解和支持,持续增加全院财政经费。

(六)持续加强党建廉政与创新文化建设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生活,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凝聚力,为实现我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院所。深入开展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要进一步推动全院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规划化、制度化建设。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农科院党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坚持依法审计,维护我院经济秩序;强化服务意识,重视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加强督办机制,确保制度落实,重点加大对廉政监督办法及重大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进课堂,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意识。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督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全院纪检监察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要切实加强院所两级院落环境综合治理,建立与国家农业科研机构相适应的科研环境氛围,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8

一、20世纪70~80年代的会计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年动乱,在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计量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使中国在建国后十几年所初步建立起来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会计理论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20世纪70年代末期思想禁锢的坚冰被冲破后,当学术界认真审视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时,才发现中国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距离已经人为地拉大了几十年。会计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由此而开始了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的新征程。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1会计理论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使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由于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的基本方针,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轨道,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产权关系的逐步明晰、对经济效益的核算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开始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

1980年1月8日,中国会计学会在广东佛山正式成立,更是在学术群体内就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会计在社会再生产和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已为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实践所证实。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充分说明:什么时候我们对会计的职能作用认识地比较清楚并有意识地采取各种加强会计工作的措施,就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否定会计的职能作用,削弱、限制乃至取消会计工作,经济管理就会出现混乱,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晴雨表,抓管理不抓会计不行。”这不仅为改革开放后的会计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也促使会计理论研究开始逐步走上理性并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70年代末期开始到80年代末期的十几年里,由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已经大大地提高,因此,围绕着会计是管理活动还是信息系统之争以及使用什么会计方法之争只是现象,它所反映的是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它对新经济环境下中国会计理论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会计理论研究的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机构系统建立

会计理论发展的学术氛围大为改善,使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不再为因自己的学术观点而可能会受到政治迫害而担心。与此同时,会计理论研究的组织机构形成系统,它们对会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中央到地方,除建立了按地区、按部门、按行业的全国级、省部级、地市级和县市级会计学会外,还有各个不同区域间横向合作以及依托各大专院校所建立的民间会计学术研究组织,由它们所定期组织的分专题的会计学术研究活动,使之成为繁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

3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大大拓宽

20世纪s0年代以后,以不同归属的会计学会为主要依托,各种会计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办,既有部级学术性和综合性的会计杂志,也有按行业分类的会计杂志,还有按地区命名的会计杂志。据1996年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会计专业类杂志共有165种(林被甸,1996),如果再考虑各大学学报及其它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类杂志也时常刊载会计理论论文这一因素,则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范围即更加广泛。

4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日益拓宽

这一时期在会计理论研究的学科门类上,涉及到了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等问题。在会计理论研究的科学专题上,则主要涉及到了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的科学属性、会计的记账方法、会计与财务的关系、会计的本质、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定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会计准则、会计改革、电算化会计、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等问题。会计理论界在一些基奉理论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初步一致的意见,尽管在具体表述方式或者内涵上有些差异,但人们所看重的不再是个别提法上的不统一、不再是仅注重文字表述,而是更加注重不同学术认识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实际功用。

5全方位地引进并吸收西方会计理论

这一时期,学术界开始以论文和论著等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重点传播,既有出版的会计译著,也有系统推出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在国外会计理论介绍内容的涉及面上也逐渐拓宽,从范围上看,不再是像50年代那样仅介绍前苏联会计的局面,而是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引进,这就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会计理论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历厂为期十年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的会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大学的会计专业停办、会计专业刊物停刊、会计理论与实务停滞扦出现倒退,因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探讨。直到1976年这场被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民族灾难结束以后,由于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建设总方针的逐步诅彻落实,我国经济环境也开始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其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的热点问题与学术倾向性(张文贤,2002:项怀诚,1999)。

120世纪7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

20世纪7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是第四次讨论记账方法。主要是围绕着中被全盘否定的借贷记账法以及被全面推广的增减记账法的取舍这一中心问题,以这一会计业务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分析记账方法本身的技术性、科学性、通用性以及应当如何选用记账方法等理论问题时,向学术界传递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期间,在有关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较多,但最著名的论文有两篇:一是1978年葛家澍教授发表的“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文中观点鲜明,为会计学术研究解放思想做出了表率,被誉为“打响了会计理论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二是1979年贺南轩教授发表的“记账方法没有阶级性”一文。由于7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特点是处于“恢复元气”的时期,尽管其成果较少,但却为80年代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220世纪s0年代会计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

20世纪80年代,中国会计研究开始进入空前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如何建立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此问题由娄尔行与石成岳率先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杨纪琬、杨时展、王文彬和徐政旦等人的论文。第二,是有关会计属性的第二次讨论,其主题仍然是围绕着会计有无阶级性。肯定者认为“会计学的阶级性很明显”,否定者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工具,没有阶级性”,也有认为会计既具阶级性也具技术性。有影响的文献主要有李宝震、娄尔行、夏高波、裘宗舜、孔祥桢和于玉林等人发表的论文。第三,是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

由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对会计其他理论问题认识的基础,因此,这一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国会计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形成的主流认识大致为:一是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二是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三是认为会计既是一个信息系统又是一种管理活动;凹是认为会计是一种控制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是杨纪琬与阎达五、余绪缨、葛家澍和唐予华、杨时展、吴水澎、于玉林和郭道扬等人的论文,第四,是关于会计其他问题的认识。其主要内容涉及会计的职能、任务与作用的深入认识问题、会计制度改革问题、会计系统工程问题、会计准则建设问题、会计理论体系构建问题以及重置成奉和人力资源会计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体现出主题多元化,研究的视角更贴近实际,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研究成果的质量明显提高,且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会计学博士也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的会计理论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全面推行,不同形式的股份制企业竞相设立,各行各业都扩大了对高水平、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为适应这一经济环境的需要,中国会计领域里进行了三项根本性的改革:一是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即改分行业、分所有制的多层级会计制度为通用性强的会计准则,以使会计处理规范尽量与国际通行的惯例相协调;二是会计人才评价与选拔机制的变革,即变会计人员的职称评审为统考方式,以促使优秀中青年会计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考试制度的兴起,其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化的会计监督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围绕会计的三大改革,会计理论研究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1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的协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的会计理论虽然是国际会计理论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但其真正靠近国际会计理论大家庭的行列则是发生在9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事件:一是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二是1997年5月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全票通过接受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正式会员,从而使中国会计职业界在国际性的权威会计组织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至此,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内容上才真正冲破禁锢和封闭的状态,进入了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改革实践进行具体指导的时代。

随着会计改革实践的深入,国内所有的重大会计类学术性会议均将中国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通行会计惯例的协调列为一个中心议题,围绕着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颁布方面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从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亮点。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编写的“会计准则丛书”为基础,一批与会计准则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的专著也陆续间世,大批专题论文也相继见诸于各种会计专业期刊,其间所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已经的各项具体会计准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国会计理论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差距逐步缩短。

2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适时更新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的特征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关系到会计理论研究能否出成果以及所出成果的信度与效度问题。一般认为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称之为传统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它大致包括哲学方法、经验方法、历史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比较方法、移植方法和开拓方法等;另一类被称为现代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它大致包括实证方法、系统方法及数学方法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多数会计理论工作者所运用的基本上是以文字为主体进行描述的传统研究方法,且更多的是??用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归纳、演绎、经验分析及对比评述等方式,而对国外早已流行的实证方法则很少运用。这使中国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用上出现了重逻辑方法而轻实证方法、重演绎方法而轻归纳方法、重证实方法而轻证伪方法的倾向,对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部分会计学者才开始将西方20世纪6。年代开始流行的实证研究范式引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为了加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中国会计理论界从不同侧面做出了努力:一是会计学术组织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在此期间,先后有两部有关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专著问世,即周忠惠著《会计研究方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和于玉林编著的《现代会计方法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二是在国内重要的会计类专业期刊组稿及发文导向上,开始注重逐步加大运用实证方法及其它现代研究方法所形成成果的发文比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推进会计研究方法的规范化,譬如,数据取样的随机性及资料引证的规范性列示等;三是部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开始注重对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研究成果,使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会计研究》等专业杂志以及当时一年一度的中国会计教授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有一定比例且具相当深度的实证类论文相继问世,从而使中国会计理论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开始步入了与国际通行的研究惯例相协调的过程。提高了国际会计理论界同行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认同程度。

3会计理论研究领域里不同流派学术著作争奇斗艳

在这一时期,以会计学专业的博士论文选题为代表,其理论研究着眼点开始逐渐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束缚,而有意识地将会计理论的发展融于一个更加广泛地与其它学科相互对接的学术环境中去进行研究,特别是注重与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成果相互对接,从而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向纵横发展的趋势,从横的方面看,会计理论开始注重与某些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性科学及其他经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应用科学相互交融发展并形成新的学科;从纵的方面看,由于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也使各门会计学科的原有内涵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各门具体学科内部新视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当时大多数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均处于创建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稳定的结构,因此,也为会计理论在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这个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会计专门理论论著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主题日趋广泛、研究目标日益明确,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教授会和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在组织和推动会计学术研究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广泛深入地开展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对外交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是中国会计学术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时代。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学术方面,中国会计学者开始走出国门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和参加高级国际学术会议,以让中国走向世界。境外学者也纷纷到中国交流访问、做学术报告、做调查研究,并建立了校际关系,世界会计界也开始了解中国。第二,是在实务方面,由于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三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会计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这也大大加速了中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为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与土壤。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所涉及的热点问题以及其学术倾向性主要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张文贤,2002)。

1会计准则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该问题研究围绕一个主题,即1992年11月30日正式出台并于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同时并实施的八大行业十三个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的制定、贯彻和实施,对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准则的内容、具体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核算规程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进行的研讨,主要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金融工具创新、会计确认和会计假设的研究等。

2深入研究会计改革问题

该类问题研究主要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经济环境,我国的会计制度如何全面改革这一主题,在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的研讨,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我国会计法规的理论建设与发展、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关于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的问题、有关中国会计改革需要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历史性的讨论、关于我国会计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关于从市场经济看我国会计改革的讨论、关于改革会计学科体系的问题、关于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问题、关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改革问题等。

3重新认识部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该类问题研究主要是对部分会计基本理论方面的既定结论与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认识,其内容涉及到对会计两大并列分支的质疑、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比较明确的见解、对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讨论、对决策有用论和受托责任论讲行的评说,以及对“会计也是第一生产力”和对会计理论研究问题的深入研讨等。

4开拓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该类问题研究主要体现在开始涉及许多新的话题并形成对会计的新认识,如世界会计模式划分的评价、有关会计哲学观念的提出、会计文化问题、会计行为及其优化问题和对绿色会计理论的介绍和评论等。

三、世纪之交的会计理论研究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随着世纪之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进程的加快,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中心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根据1995年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后经财政部的《关于推动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向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奋进:二是围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个中心,大力开展会计诚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三是围绕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对会计行业的冲击以及所形成会计准则体系向国际惯例协调与趋同的刚性要求,进行会计准则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准则体系的全面构建工作;四是围绕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全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问题的研究;五是结合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制订与,重点研究准则的运行效果与修订完善问题;六是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入研究公允价值的运用尺度问题。

这一时期会计理论、方法研究领域发展与变化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会计理论、方法研究的目标、方向、重点进一步明确:二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受到重视和关注;三是从分散的、主要依靠教授、学者个人进行研究,逐步转向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联合起来,发挥集体优势进行研究:四是会计研究方法多样化;五是学会有计划组织科研的优势日益显现,特别是由中国会计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中国会计学会和第六届理事会科研规划》和《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科研规划》的先后出台,以财政部组织的会计准则基础研究系列课题与内部控制制度基础研究的系列课题为龙头,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为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世纪之交的这段时间内(1996~2008),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以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趋同为主旨,其进程大致为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均有所侧重。

1世纪之交前五年的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

1996年;是我国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一年,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的一年,当年的研究热点及最有影响的成果主要体现于六类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上,即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关系、责任会计、成本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会计监督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具体应用等问题。

1997年,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秩序、会计监督体系和会计管理体制等问题;二是会计准则研究,即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定义、涵盖内容、会计政策选择、具体核算方法以及有关信息披露等;三是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围绕会计工作如何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发挥作用,重点研究邯钢实行“模拟市场,成本否决”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工作经验;四是会计领域一些新课题的研究,如知识经济与会计、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资源环境会计、行为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等:五是实证会计方法运用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问题,当年会计理论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到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会计准则、会计的中国特色、实证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社会责任会计与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行为会计、现代企业制度与财会改革、企业管理以财务会计管理为中心、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问题、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和会计专业教育等。

1998年,我国的会计理论重点在我国财务与会计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热点内容主要涉及知识经济会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研究及方法评价、会计准则理论与实践、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和会计委派制、会计科学发展及法务会计研究等方面。

1999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更加体现前沿性与务实性,其热点内容主要涉及到改进财务会计报告、上市公司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准则基本理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发展、财务问题、会计特殊问题、会计法制和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会计思想、会计系统及会计职业的未来演变等方面。

2000年,新《会计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稳定会计秩序奠定了基础,《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准则基础理论问题的口径,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则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步人另一新的发展阶段。当年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到新《会计法》、会计的中国特色、网络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九个方面。

221世纪前五年的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

2001年,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了若干新成果,其热点范围主要涉及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的财务与会计问题、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财务理论及其新领域、证券市场会计与审计、成本管理会计、WTO与中国会计、会计国际化及其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比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当代会计理论思潮评析和会计新领域等方面。

2002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对“安然事件”等案例的深入剖析与反思,其热点研究范围呈现出以资本市场会计研究为中心的内容扩散趋势,主要涉及到会计诚信的含义、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重建中国会计诚信、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诚信立业的最佳组织形式、会计舞弊案例研究与反思、全球性会计诚信危机下的会计本质的思考、会计本目标、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产权和价值管理、公司财务治理、股东行动主义、导人公司治理机制的步骤和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会计信息透明度、高质量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建设、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过程的特殊问题、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和会计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制定、会计监管问题、环境会计和三维会计、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新经济环境下的新需求和对新需求的对策、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业绩衡量标准与管理人员报酬契约、有限性理论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运用、企业增长融资的财务战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风险价值模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股利分配与管理股权比例相互作用机制、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和上市公司审计、平衡记分卡等问题。

2003年,我国会计理论和财务理论的研究空前活跃,其热点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失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会计盈余信息治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化、会计诚信的法学和经济学等多视角分析、诚信与制度安排和会计道德及职业道德建设、会计准则国际化及对策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冲突和协调和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会计控制、内部控制体系、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控制权收益和IT治理、人力资源会计、价值链会计、环境会计和政府会计、构建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会计本质特点、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与外延和财务报告、财务理论体系、基于价值的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和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审计制度安排、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内部审计、审计独立性风险和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等问题。

2004年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范围很广,当年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问题、会计计量模式、会计政策选择、财务报告、会计研究方法、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盈余管理、会计准则研究和会计国际化、企业合并会计、价值链会计、环境会计、智力资本会计、政府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保险会计、信托业务会计、法务会计和用益物权会计、更新会计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会计学研究生教育、会计继续教育与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素质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教育研究、成本管理会计理论、预算研究、业绩评价与激励研究、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财务目标研究与现代财务学发展、融资结构理论、经营失败预警、企业价值管理、国有出资者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与融资财务、风险导向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控制体系与审计监管、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研究、内部审计研究、环境审计研究、审计需求研究、审计法制建设和审计文化建设等。

2005年,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着会计标准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与财务审计等四个主要方面,热点问题涉及到会计标准体系与国际协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和资产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化、会计盈余质量与管理、企业伦理、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教育、社会责任会计、价值链会计、人力资本会计、石油天然气会计、预算会计、保险合同会计和反倾销会计、新型管理会计和理论框架、战略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财务理论体系、财务学科建设与财务理论新领域、基于价值的管理、中小企业融资、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财务问题和财务研究方法、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

32006年来的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

2006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年初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与国际趋同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内部控制标准建设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年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的特色与框架和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会计理论逻辑起点、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会计要素和会计理论面临的冲击、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和股权分置相关会计问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资源与环境会计、价值链会计、智力资本会计和法务会计、管理会计理论、成本管理与控制和中国管理会计发展、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财务理论体系、财务学科建设和财务战略管理、财务危机预警、公司股利政策、上市公司融资和跨国并购、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现代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比较等。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文章从信息时代的特征、信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信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等方面探讨了信息的运行规律及信息失真、失落的成因,希望以此能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共同解决社会失信问题,重构诚信社会,这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条件。信息时代,是指信息产业得到极大发展,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人们被淹没在各种信息的海洋里,信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以至于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信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丰富和方便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信息的失真和混乱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害,尤其是它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对社会诚信和道德体系的瓦解作用非常大,如不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一旦造成不良后果,修复危害可能要花费数十倍的时间和精力。

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人们曾经以生产工具为标志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如果说信息首先是一种基于技术的生产工具的话,显然信息时代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手段发展到目前的最高形态,它不仅是生产工具,而且是软化了的生产工具,会渗透在各种生产工具中发挥作用,渗透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其作用和功能远远超出了人类社会截至目前创造出的所有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从农业经济时展到工业化经济时代(前期、中期、后期),进而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

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罗斯托在他的《经济增长阶段》(1960年)一书中,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哈罗德—多马模型等理论和方法,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1971年又补充了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第三和第六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两次突变,是最有意义的阶段。从主导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演进规律角度,人们将其分成七个阶段,其中第七个阶段就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知识经济的观念和理论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59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就从劳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后来又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对信息在经济中的巨大价值进行了深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波拉特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向美国商业部提交了题为《信息经济》的报告,奠定了信息经济的理论基础。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电子时代”;其后随着日本增田米二的《信息经济学》、美国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论著的相继问世,一场“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革命”的热潮在世界兴起;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1980年、奈斯比特1984年在他们风靡一时的《第三次浪潮》和《大趋势》一书中分别提出了“超工业社会”、“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并认为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主要的因素;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其后研究日多,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新概念,尤其是19%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报告中正式使用“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词,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8年版《发展的知识》(knowledgefordevelopment)更是提出了一连串的新名词,强调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作用,为世界广泛认同和使用。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是对同一时代特征的不同表述,“知识经济”更多的是从社会层面研究信息的生产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知识信息传播的政策和社会制约及对策,更注重社会层面;而信息时代强调的是信息特征的变化和信息传输方式的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更注重技术层面。从内容和形式上,知识是信息的内涵,而信息是知识的表现。从发展阶段上当知识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时,整个经济特征表现为“服务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初级形态;当知识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成为主体时,整个经济特征就表现为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高级形态。

信息时代突出地表现为信息要素的革命性变革—信息量的急剧扩张和质(信息存在方式、传输方式、使用方式等)的根本转变。从信息的生产看是信息量、信息种类的剧增;从信息通道看是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从信息受众看是范围的极大扩散和信息的感应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它不仅是硬件的生产或软件的开发,而且是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它将全方位的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演进。

二、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极端重要性

(一)人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交流及其演变是人类及其社会进步发展的阶梯—信息的生产和交流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的发育;促进人类与外界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推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而帮助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形成。

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产生了更多更高的信息需求,促使信息的生产、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输方式的革命,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革命中加速发展。

(二)我国的信息论及信息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对信息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和理论总结,莫过于《孙子兵法》,《孙子》十三篇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中心,即“知”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孙子的知行观既包括宏观上的总体认识,也包括中观上的层次认识,还包括微观上的战术认识;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抽象认识方法,又包括特殊条件下的具体认识;既包括对赢得战争的基础条件的认识,也包括对战争过程中局部条件的认识。而这些都处于动态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一般规律而且要认识动态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变化及促成其变化的因素。他的“知”集中体现于知彼知己、知常知变、尽知先知。三者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以知彼知己为核心,知常知变、尽知先知贯穿与知彼知己中,知彼知己直接导致“行”,它的全面系统与否、精确及时与否关系到战争的成败。从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分析、判断到使用各个层面都涉及到了,而且在“用间篇”中还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间谍获取情报(用间),可以说《孙子》是我国最早的信息学教科书。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多集中于战书上,如《六韬》、《孙子》、《管子》等,国外多用其指导现代管理,非常有效,可见中国信息学的成熟与完善是相当早的。

信息的方便性、快捷性给人们带来的生产便利和生活乐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的丰富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信息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极强的渗透力,它几乎渗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现代生产与生活已进人“信息依赖”时期,信息的失真与混乱也极大地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无知、不知、无所知、无以知、无能知、知之后、知之偏、知之假,都可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可能将人们拖人深重的灾难(如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现代战争等)。

(三)信息依赖与信息时代的深刻矛盾

由于人类社会分为不同的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信息也成为各利益集团之间争斗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信息角力”。虚假信息的制造与传播,从最原始、最低层次的说谎开始(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直到对信息的干扰、封锁、制造虚假信息以掩盖、迷惑、欺骗……使虚假信息成为信息发展的影子,与其相伴共生一同发展(如黑客与病毒)。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信息的需求极度扩张,信息的生产极度扩大,信息的传播极为广泛和快速,信息的重要性日趋提高。不遗余力地获取信息,促进了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诸多信息矛盾的存在仍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信息真与假的矛盾,即一方面要获取真实的信息以了解敌情,另一方面要制造虚假信息以迷惑对手;技术进步及其约束的矛盾,即一方面要加快技术的进步、学习与扩散以尽快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保护专利、封锁信息、滞缓技术扩散以保证技术研发者的积极性与创新的持续性;生存发展与道德约束的矛盾,即一方面为了生存要制造虚假信息(如虚假财务信息),另一方面要构建社会诚信的道德体系;社会公信与社会失范的矛盾,社会公共信用,尤其是政府掌握的公信权的应用,如司法、公正、社会中介等机构的行为公正(包括真实的信息、合理的程序、公正的规则、公开透明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民众和媒体的监督等)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失范或被潜规则取代)就会发生知行倒错现象,一方面政府在狠抓诚信与规范,另一方面各部门权力分割又设租寻租以获取更多利益,其结果就会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

三、信息失真及其表现

(一)信道的畅通与阻塞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道越来越畅通、越来越快捷、越来越方便。从人体—形体、表情、眼色、语言,到原始通讯工具—马拉松跑步、飞马、鸣摘、火箭、举火为号、狼烟、旗语、灯光,再到现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功能强大的手机与因特网……。信息革命以最能看得见、体会到的成效帮助人们步人信息时代。

然而信道也是“信息角力”直接攻击的目标,不可避免的发生阻塞。一是基于自然的原因—如自然灾害、对电的依赖(电子通讯时代)等;二是不自觉的人为因素—如故障、维护与检修;三是有意识的人为因素—包括破坏(黑客);打击(战争,商战);封闭(自身的保密);干扰‘制造虚假信息)等。这些都必然造成信道阻塞与信息失真,进而危害到整个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

(二)社会诚信体系与“诚信对外规律”

社会诚信体系涉及到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体系;体制、政策、法律规则体系;经济运行体系;社会生活体系等。是一个各要素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是一个信息互动、知行互动的有机整体。信息互通的程度、知行统一的程度可以用作衡量一个社会诚信度的标准。

然而在“信息角力”条件下有一个“诚信对外规律”—即要求别人对自己诚信,而自己又不愿诚信或只能有条件的诚信;要求团体内相互诚信而否定团体间的诚信;要求下级对上级的诚信而忽略上级对下级的诚信。

在“知行”上则产生“知行分离”,教导别人要做的自己却不去认真做,阻止别人做的自己却去做。这就必然产生社会心理、社会道德准则的倾斜与社会行为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角斗”,产生了所谓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过程。其实质是人们在信息的公开透明与封闭黑箱中、在竭力获取他人信息情报与竭力保护自己信息中、在构建诚信社会规范和破坏诚信规则中矛盾运动,在两难中寻求均衡。当失衡危及到社会的正常运行时就要进行社会规制并将其理性化、意识化形成最高的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体系。这就是社会的规范与校正,包括道德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法规体系的构建,文化、信仰、宗教与乡规民约。然而这只是约束,这是通过祛码增加“诚信”方面的重量(因为失信是一个自然过程)以求得相对均衡,而不能消除“失信”。

信息失真是失信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在:社会信息—一部分人控制和利用信息权而阻塞另一部分人的知情权;生活信息—买卖双方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信息互通与封闭;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信息领域,在经济信息中}o%以上是财务会计及其相关信息。

四、关于信息失真的原因探析

近几年财会信息失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美国的“安达信”到中国的“银广厦”,从大型国有公司到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从“审计风暴”揭露出来的国家政府部门财务违规到各地统计数字的水份和虚假。财会信息失真现象,降低了社会的诚信度,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德,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这些也仅仅是整个社会失信的“某一个行业”。造成这种状况有众多因素,主要是:

1.《公司法》的注册资本金规定较高,对大众是一个高门槛,因而许多“中介办照”机构应运而生。它们都与银行、工商、验资、税务等机构有着“利益”关联,可以“帮助”企业在资金缺位的情况下通过验资和工商注册,大大支持了企业的生长和经济的发展,但也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不论企业好坏都有一定时期要靠做假账来完成运行,从源头上产生了信息失真。

2.中介机构本身的行为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或社会公证机关的行为。帮助顾客虚假信息,影响社会评价,为其创造获益条件就成为必然的行为选择和“正常”的行为准则。而且做假的成本远远低于收益,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做假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公务员之家

3.企业税负过重,加上各部门经常性的乱摊派、乱罚款。如果“严格守信”可能很多企业在现有利润率水平下就没有盈余,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4.由于“政绩”考核指标单一,一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辉怂恿企业做假来制造业绩。

5.雇佣关系的制约。财会人员是雇员,饭碗由雇主掌握,在道德、法规与生存、利益的两难选择中只能首选生存。

6.制度上的缺陷、不完备与灵活性。如委托关系与雇主控制的矛盾、股份制与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矛盾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的失真。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文章从信息时代的特征、信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信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等方面探讨了信息的运行规律及信息失真、失落的成因,希望以此能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共同解决社会失信问题,重构诚信社会,这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条件。

信息时代,是指信息产业得到极大发展,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人们被淹没在各种信息的海洋里,信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以至于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信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丰富和方便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信息的失真和混乱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害,尤其是它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对社会诚信和道德体系的瓦解作用非常大,如不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一旦造成不良后果,修复危害可能要花费数十倍的时间和精力。

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人们曾经以生产工具为标志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如果说信息首先是一种基于技术的生产工具的话,显然信息时代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手段发展到目前的最高形态,它不仅是生产工具,而且是软化了的生产工具,会渗透在各种生产工具中发挥作用,渗透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其作用和功能远远超出了人类社会截至目前创造出的所有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从农业经济时展到工业化经济时代(前期、中期、后期),进而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

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罗斯托在他的《经济增长阶段》(1960年)一书中,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哈罗德—多马模型等理论和方法,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1971年又补充了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第三和第六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两次突变,是最有意义的阶段。从主导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演进规律角度,人们将其分成七个阶段,其中第七个阶段就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知识经济的观念和理论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59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就从劳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后来又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对信息在经济中的巨大价值进行了深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波拉特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向美国商业部提交了题为《信息经济》的报告,奠定了信息经济的理论基础。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电子时代”;其后随着日本增田米二的《信息经济学》、美国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论著的相继问世,一场“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革命”的热潮在世界兴起;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1980年、奈斯比特1984年在他们风靡一时的《第三次浪潮》和《大趋势》一书中分别提出了“超工业社会”、“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并认为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主要的因素;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其后研究日多,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新概念,尤其是19%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报告中正式使用“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词,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8年版《发展的知识》(knowledgefordevelopment)更是提出了一连串的新名词,强调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作用,为世界广泛认同和使用。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是对同一时代特征的不同表述,“知识经济”更多的是从社会层面研究信息的生产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知识信息传播的政策和社会制约及对策,更注重社会层面;而信息时代强调的是信息特征的变化和信息传输方式的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更注重技术层面。从内容和形式上,知识是信息的内涵,而信息是知识的表现。从发展阶段上当知识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时,整个经济特征表现为“服务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初级形态;当知识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成为主体时,整个经济特征就表现为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高级形态。

信息时代突出地表现为信息要素的革命性变革—信息量的急剧扩张和质(信息存在方式、传输方式、使用方式等)的根本转变。从信息的生产看是信息量、信息种类的剧增;从信息通道看是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从信息受众看是范围的极大扩散和信息的感应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它不仅是硬件的生产或软件的开发,而且是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它将全方位的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演进。

二、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极端重要性

(一)人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交流及其演变是人类及其社会进步发展的阶梯—信息的生产和交流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的发育;促进人类与外界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推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而帮助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形成。

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产生了更多更高的信息需求,促使信息的生产、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输方式的革命,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革命中加速发展。

(二)我国的信息论及信息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对信息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和理论总结,莫过于《孙子兵法》,《孙子》十三篇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中心,即“知”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孙子的知行观既包括宏观上的总体认识,也包括中观上的层次认识,还包括微观上的战术认识;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抽象认识方法,又包括特殊条件下的具体认识;既包括对赢得战争的基础条件的认识,也包括对战争过程中局部条件的认识。而这些都处于动态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一般规律而且要认识动态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变化及促成其变化的因素。他的“知”集中体现于知彼知己、知常知变、尽知先知。三者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以知彼知己为核心,知常知变、尽知先知贯穿与知彼知己中,知彼知己直接导致“行”,它的全面系统与否、精确及时与否关系到战争的成败。从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分析、判断到使用各个层面都涉及到了,而且在“用间篇”中还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间谍获取情报(用间),可以说《孙子》是我国最早的信息学教科书。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多集中于战书上,如《六韬》、《孙子》、《管子》等,国外多用其指导现代管理,非常有效,可见中国信息学的成熟与完善是相当早的。

信息的方便性、快捷性给人们带来的生产便利和生活乐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的丰富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信息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极强的渗透力,它几乎渗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现代生产与生活已进人“信息依赖”时期,信息的失真与混乱也极大地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无知、不知、无所知、无以知、无能知、知之后、知之偏、知之假,都可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可能将人们拖人深重的灾难(如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现代战争等)。

(三)信息依赖与信息时代的深刻矛盾

由于人类社会分为不同的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信息也成为各利益集团之间争斗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信息角力”。虚假信息的制造与传播,从最原始、最低层次的说谎开始(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直到对信息的干扰、封锁、制造虚假信息以掩盖、迷惑、欺骗……使虚假信息成为信息发展的影子,与其相伴共生一同发展(如黑客与病毒)。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信息的需求极度扩张,信息的生产极度扩大,信息的传播极为广泛和快速,信息的重要性日趋提高。不遗余力地获取信息,促进了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诸多信息矛盾的存在仍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信息真与假的矛盾,即一方面要获取真实的信息以了解敌情,另一方面要制造虚假信息以迷惑对手;技术进步及其约束的矛盾,即一方面要加快技术的进步、学习与扩散以尽快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保护专利、封锁信息、滞缓技术扩散以保证技术研发者的积极性与创新的持续性;生存发展与道德约束的矛盾,即一方面为了生存要制造虚假信息(如虚假财务信息),另一方面要构建社会诚信的道德体系;社会公信与社会失范的矛盾,社会公共信用,尤其是政府掌握的公信权的应用,如司法、公正、社会中介等机构的行为公正(包括真实的信息、合理的程序、公正的规则、公开透明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民众和媒体的监督等)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失范或被潜规则取代)就会发生知行倒错现象,一方面政府在狠抓诚信与规范,另一方面各部门权力分割又设租寻租以获取更多利益,其结果就会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

三、信息失真及其表现

(一)信道的畅通与阻塞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道越来越畅通、越来越快捷、越来越方便。从人体—形体、表情、眼色、语言,到原始通讯工具—马拉松跑步、飞马、鸣摘、火箭、举火为号、狼烟、旗语、灯光,再到现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功能强大的手机与因特网……。信息革命以最能看得见、体会到的成效帮助人们步人信息时代。

然而信道也是“信息角力”直接攻击的目标,不可避免的发生阻塞。一是基于自然的原因—如自然灾害、对电的依赖(电子通讯时代)等;二是不自觉的人为因素—如故障、维护与检修;三是有意识的人为因素—包括破坏(黑客);打击(战争,商战);封闭(自身的保密);干扰‘制造虚假信息)等。这些都必然造成信道阻塞与信息失真,进而危害到整个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

(二)社会诚信体系与“诚信对外规律”

社会诚信体系涉及到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体系;体制、政策、法律规则体系;经济运行体系;社会生活体系等。是一个各要素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是一个信息互动、知行互动的有机整体。信息互通的程度、知行统一的程度可以用作衡量一个社会诚信度的标准。

然而在“信息角力”条件下有一个“诚信对外规律”—即要求别人对自己诚信,而自己又不愿诚信或只能有条件的诚信;要求团体内相互诚信而否定团体间的诚信;要求下级对上级的诚信而忽略上级对下级的诚信。

在“知行”上则产生“知行分离”,教导别人要做的自己却不去认真做,阻止别人做的自己却去做。这就必然产生社会心理、社会道德准则的倾斜与社会行为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角斗”,产生了所谓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过程。其实质是人们在信息的公开透明与封闭黑箱中、在竭力获取他人信息情报与竭力保护自己信息中、在构建诚信社会规范和破坏诚信规则中矛盾运动,在两难中寻求均衡。当失衡危及到社会的正常运行时就要进行社会规制并将其理性化、意识化形成最高的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体系。这就是社会的规范与校正,包括道德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法规体系的构建,文化、信仰、宗教与乡规民约。然而这只是约束,这是通过祛码增加“诚信”方面的重量(因为失信是一个自然过程)以求得相对均衡,而不能消除“失信”。

信息失真是失信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在:社会信息—一部分人控制和利用信息权而阻塞另一部分人的知情权;生活信息—买卖双方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信息互通与封闭;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信息领域,在经济信息中}o%以上是财务会计及其相关信息。

四、关于信息失真的原因探析

近几年财会信息失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美国的“安达信”到中国的“银广厦”,从大型国有公司到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从“审计风暴”揭露出来的国家政府部门财务违规到各地统计数字的水份和虚假。财会信息失真现象,降低了社会的诚信度,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德,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这些也仅仅是整个社会失信的“某一个行业”。造成这种状况有众多因素,主要是:

1.《公司法》的注册资本金规定较高,对大众是一个高门槛,因而许多“中介办照”机构应运而生。它们都与银行、工商、验资、税务等机构有着“利益”关联,可以“帮助”企业在资金缺位的情况下通过验资和工商注册,大大支持了企业的生长和经济的发展,但也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不论企业好坏都有一定时期要靠做假账来完成运行,从源头上产生了信息失真。

2.中介机构本身的行为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或社会公证机关的行为。帮助顾客虚假信息,影响社会评价,为其创造获益条件就成为必然的行为选择和“正常”的行为准则。而且做假的成本远远低于收益,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做假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3.企业税负过重,加上各部门经常性的乱摊派、乱罚款。如果“严格守信”可能很多企业在现有利润率水平下就没有盈余,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4.由于“政绩”考核指标单一,一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辉怂恿企业做假来制造业绩。

5.雇佣关系的制约。财会人员是雇员,饭碗由雇主掌握,在道德、法规与生存、利益的两难选择中只能首选生存。

6.制度上的缺陷、不完备与灵活性。如委托关系与雇主控制的矛盾、股份制与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矛盾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的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