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工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35

森林工程论文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1

乡镇林业技能人员评职称也是有等级的,当然,无论评什么等级都是需求学历、资历以及论文、论著条件要求的,下面修改就从这两方面对申报评定高级职称的任职资历进行说明。

一、学历、资历条件,契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能够申报评定高级职称任职资历:

1.博士研究生结业后,获得工程师任职资历,并从事工程师作业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结业后,从事本专业技能作业八年以上,获得工程师任职资历,并从事工程师作业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结业后,从事本专业技能作业十年以上,获得工程师任职资历,并从事工程师作业五年以上;

4.参加作业后获得本专业或附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能作业达到上述规则的相应年限,获得工程师任职资历,并在职后获得合格学历后从事工程师作业五年以上。

二、论文、论著要求

1.出书本专业作品1部(自己编撰5万字以上)。

2.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作为榜首作者或专业文章2篇以上。

3.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作为榜首作者或专业文章1篇,以及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会议上作为榜首作者宣读、交流论文或专业文章2篇以上。

4.编撰地市级以上本专业较高水平的技能培训教材、讲义5万字以上(揭露发表或内部发行)。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2

以编辑身份登录《湖北林业科技》网站主页,选择“统计分析”功能,在“稿件统计”下选择2015-2019年进行数据检索。

二、结果与分析

1.投稿总量分析。从本刊近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015~2019年总收稿量为1140篇,退稿量286篇(占25.09%),录用量630篇(占比55.26%),送审量419篇(36.75%)。5年中主办单位投稿总量285篇,投稿至《湖北林业科技》总计144篇,占比50%,刚好二分之一。由图1可知:①从投稿数量来看,2015-2019年《湖北林业科技》在投稿前10名(5年投稿总量≥18篇)的单位中,投稿主力军第一梯队为主办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5年投稿比为10.41%-15.32%,总量为144篇;第二梯队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总量为57篇。第三梯队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7个单位。②从投稿量趋势来看,华中农业大学5年投稿比为(0.74%-3.38%);长江大学5年投稿比为(0-3.86%),浙江农林大学5年投稿比为(0.37%-1.45%),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5年投稿比为(0-2.35%),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5年投稿比为(0-2.35%)。投稿数量基本持平的单位为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5年投稿比为(1.18%-2.02%);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5年投稿比为(0-1.57%);投稿逐步下降的单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年投稿比为(2.75%-7.81%)和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5年投稿比为(0-4.37%)。2.稿件来源分析。(1)按照稿件来源来分:部级基金资助论文10%~22%,省级基金资助论文12%~44%,其他33%~77.5%。其他类文章波动幅度较大,文章类型差异较大。(2)按照作者来源来分:湖北省内作者占比72%~83%,省外作者17%~28%。省外一般稿件占比也同比上升。(3)从投稿单位来源来看,投稿主力依然为主办单位。其次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梯队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7个单位;从投稿量趋势来看,稳步上升的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和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近5年高校投稿逐步上升,需要继续扩大宣传,争取吸收更优质的稿源;投稿略有下降的单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近5年逐步降低,需要加强同局直单位的横向联系,争取稿件;从文章综合质量来看,主办单位以及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投稿中,项目基金资助文章、试验研究类文章占比略高。农林类高等院校各类项目支持多,文章质量相对高。这是今后本刊约稿的重点。除此之外,市级林科所有持续稳定的稿源,也是投稿主力,不容忽视。例如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三峡植物园管理处、河南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这也是今后稿件争取的重点和方向。3.稿件类型分析。(1)从稿件组成来看,本刊以自由投稿为主,其中第一部分为省内林业工程系列职称晋升投稿;第二部分为大专院校学生自由投稿;第三部分为推荐投稿;最后一部分为省外自由投稿。约稿占比甚微。这四部分稿件中,以省内林业工程系列职称晋升稿件为多;在大专院校学生自由投稿中,因为硕博士毕业对发表文章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一部分优质稿件难以挽留,比例也不高。还有一部分稿件为业务单位或熟人推荐稿件。需要继续加强局直单位的横向联系,争取稿件。而在省外自由投稿中,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优质的省外稿件,首先被各大学学报录用,其次各省林业科技瓜分或争取,所以这部分收稿占比不高,质量并不理想。(2)按照文章类型来分:试验研究论文占比32.5%~44%,综述论文0~14%,实用技术论文11%~31%,工作研究及问题探讨21%~48%,其他4%~68%。自2017年期刊整体未分栏目以来,部分文章类型模糊,难界定。目前以优质稿源缺乏及稿件质量下降两大问题凸显。很难吸引有第一手试验数据的研究类和可读性、实操性强的科技文章。疫情期间,投稿数锐减。2020年1月23日~2020年4月13日,投稿数<15篇。在目前稿源和期刊质量均不高的情况下,筹措稿源措施虽多,诸如根据基金项目从高校博士、硕士组稿等措施却并不现实,第一是争取不到,第二对接不上。坐等稿件的局面愈演愈烈,面临的办刊环境十分严峻。

三、稿源拓展及质量提升措施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当前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对此,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新时期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简介

“森林培育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造林树种的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涉及从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植树造林到幼林抚育、森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全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生产及人工林营建和抚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独立进行苗圃规划、苗木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检验、苗木质量检验、苗圃管理、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林业生产环节。

随着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新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作用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实用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森林培育学”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宝贵的再生资源,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多重责任。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内容涵盖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人工林培育技术、森林抚育管理技术等,不仅包含人工林营建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也涉及到天然林培育。“森林培育学”课程与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实践性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介绍森林培育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明确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尤其要充分考虑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森林培育学”教学的实施

目前,全国通用的森林培育学教材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200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该教材与原来的教材《造林学》(孙时轩,1992年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相比,在体系上变动较大,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虽然课程的总体内容还是以林木种苗生产、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与更新为主,但是在理论部分增加了能反映最新研究进展与成就的内容,删减了具体操作技术的细节。例如,增加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与森林培育”的内容,补充了农林复合经营、森林立地、封山育林等内容,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林业院校在“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略有不同,但课时数普遍压缩较多。为了确保“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应保证先学习树木学、森林生态学课程,再学习“森林培育学”课程;(2)由于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部分与森林经营学、森林经理学课程中的内容存在雷同,所以在开设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课程的院校,可将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内容删减:(3)教学场所强调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生产和科研现场相结合:(4)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成立课程兴趣小组,布置课程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调查、科研试验,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四)“森林培育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70学时,课程教学实习为1周。鉴于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建议教学时数增加到80~90学时(包括实验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70学时,实验14~20学时。教学实习由原来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总计2~周,由任课教师根据育苗生产环节和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地点,采取参观、实地调查、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掌握主要的技术环节。通过边上课边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及时“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不可忽略的几个重点实习环节是:苗圃规划、母树调查与产量调查、采种、播种育苗过程、扦插育苗过程、苗木施肥、间苗、移植、苗木截根、起苗、分级、产量统计;造林规划与设计、造林整地、立地调查、密度效应调查、农林复合经营调查与设计、混交林调查与设计、直播造林、植苗造林等。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林业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常规技术已经在生产中普及。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种子休眠解除理论与技术、设施育苗理论与技术、容器育苗理论与技术、组培育苗、苗木施肥技术、植物激素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现代林业技术动态、径流林业、生态林业、抗旱造林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章节安排顺序进行调整,按照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人工林营建、幼林抚育的序列进行讲授。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科研中,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编制发行了许多幼儿、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由于大中专学校的许多课程专业性强,所以有关专业课的教学多媒体软件还不多。

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幻灯片、多媒体光盘,并在教学中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对培养跨世纪新型实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林业院校已制作了果树修剪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病理学、植物学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这些精品课程以网络为基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江西农业大学已经制作完成了森林培育学网络教学课件,内容安排合理、完善,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配有复习思考题,大大推动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进程。美中不足的是课件中图片、动画太少,多为文字描述。所以,笔者认为,森林培育学的理论教学应以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结合Powerpoint、Autherwar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光盘,从而改变“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4

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已使国人普遍认识到,正是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多年来毁林开垦、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必然报复。国人不会忘记,1988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灾。让我国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那场灾难和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有密切关系。据资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所需时间有林地为57700年,裸地仅为18年。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就我国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多平方公里,而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终于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森林的决定,这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2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4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我国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针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退耕还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全部退耕还林。

3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森林法》是我国的林业大法,一定要坚决执行,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加强森业法制建设,围绕新森林法的实施,抓好林业的立法和法规的配套工作,重点抓紧做好林地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的制定工作;加强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坚持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凭证运输木材;坚持林地总量控制、用途管制和征占用林地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坚决制止乱砍盗伐林木,狠狠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实施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真正作为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考核,落实奖惩。实行《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状》,真正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肩上,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真正纳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监督,大力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

可见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关系到我国林业经营方向、经营重点的重新确立,将极大地促进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进行战略性调整,打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经营格局,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职工也将从“砍树人”变为“护林人”和“种树人”;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对于恢复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林业企业长期安全营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5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很大。每年我国发生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受灾人口数亿人,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费用,经济支出的数额就更惊人了。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1)森林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森林的复杂主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拦截,可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据调查,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可吸收降水150mm/h,一棵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可吸收降水300mm/h,而裸露地仅吸收降水5mm/h。林地的降水约有65%为树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森林在雨季能削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的到来时间;旱季则可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达到“消洪补枯”的作用。

(2)森林具有巨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据资料显示,林地上层只要有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泥沙流失量为50kg/hm2,无林地为2220kg/hm2,相差44倍。20cm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有林地需要5.7万年,裸地仅为18年。可以看出,植被得到保护,就可以祖祖辈辈享受自然生态与人类的协调发展,而一旦破坏了植被,子子孙孙将会受害无穷。从我国的情况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1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1%,每年长江进入三峡库区淤积泥沙近万吨,减少库容3.5亿立方米。

(3)森林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都兰县来说,大力营造和培育森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肩负着改善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因此,必须把森林资源保护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3保障措施

(1)要科学编制林业规划,把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防洪保水能力作为规划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树种结构。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乔、灌、草”结合,“片、带、网”齐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进一步强化全民绿化意识,把发展林业作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抓,真正把“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推行党政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从而做到提前规划、地块落实、种苗健壮、技术到位、造林成片的保障措施。

(3)制定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威力,鼓励全社会造林绿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栽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党和国家发展林业的基本政策,加快荒山绿化,必须把党的林业政策交给群众,放手把宜林荒山荒地交给群众经营,允许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开发性造林;在四旁植树方面,大力推进“树跟地走,谁栽谁有”的政策。

(4)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实现依法治林目标。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坚持森林资源消耗全额管理、限额采伐,实行森林消长目标管理和领导任期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使资源林政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5)广泛深入地宣传造林绿化事业,加速推进生态林业建设。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①要大力宣传新时期造林绿化发展总体思路,高举生态林业大旗,全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围绕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在抓好林业重点工程的同时,努力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广大绿化工作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信心,调动积极性;②要大力宣传造林绿化先进典型、先进经验;③宣传工作要面向领导,面向基层群众;④把现代传播媒介与传统宣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要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

(6)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快林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跨世纪的年代里,国家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在实施这些工程中,必须采取成果推广,计划与生产建设同步下达,组织实施,加强林业的科技规划、项目管理和综合协调,提高林业项目、林业工程的科技含量和工程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6

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已使国人普遍认识到,正是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多年来毁林开垦、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必然报复。国人不会忘记,1988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灾。让我国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那场灾难和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有密切关系。据资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所需时间有林地为57700年,裸地仅为18年。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就我国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多平方公里,而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终于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森林的决定,这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2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

3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我国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针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退耕还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全部退耕还林。

4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森林法》是我国的林业大法,一定要坚决执行,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加强森业法制建设,围绕新森林法的实施,抓好林业的立法和法规的配套工作,重点抓紧做好林地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的制定工作;加强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坚持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凭证运输木材;坚持林地总量控制、用途管制和征占用林地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坚决制止乱砍盗伐林木,狠狠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实施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真正作为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考核,落实奖惩。实行《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状》,真正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肩上,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真正纳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监督,大力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

可见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关系到我国林业经营方向、经营重点的重新确立,将极大地促进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进行战略性调整,打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经营格局,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职工也将从“砍树人”变为“护林人”和“种树人”;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对于恢复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林业企业长期安全营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7

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已使国人普遍认识到,正是这些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沿岸多年来毁林开垦、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必然报复。国人不会忘记,1988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灾。让我国受到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痛定思痛,那场灾难和森林植被的急剧减少有密切关系。据资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2.22吨,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所需时间有林地为57700年,裸地仅为18年。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冲刷得千疮百孔。就我国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多平方公里,而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们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绿色植被的消失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洪灾。据专家测定:从热带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不少科学家预言,破坏生态带来的灾难将是下个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这种预见绝非危言耸听,在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终于作出了禁伐长江上游森林的决定,这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决策。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更进一步确定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认识,努力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强烈的实现愿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整个社会对保护天然林资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支持和监督工程的实施。

2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目前,国家对全国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给予的资金补助已基本结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遏制各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同时,尽快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轻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态补偿基金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划定范围,搞好规划,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饭的林区,一定要划分核心区、禁伐区、生产经营区和生活区等,依照分类经营的思路尽快调整规划,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计划,并组织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战略,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经济的需求和国家林业分类经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总体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划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种和立地生产潜力组织科学经营,分类管理,建立新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本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设协调同步,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非林非木产品,保证林区群众生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举措或可管一时,但断难长久。4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国务院及时发出了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严厉措施,抢救和保护森林资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我国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针中,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摆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林业生产和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关系,致使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破环森林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行为,狠狠打击一切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犯罪行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退耕还林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时间、地块“四落实”,以确保全部退耕还林。

3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治林

《森林法》是我国的林业大法,一定要坚决执行,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加强森业法制建设,围绕新森林法的实施,抓好林业的立法和法规的配套工作,重点抓紧做好林地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的制定工作;加强林业执法和执法监督,坚持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凭证采伐、凭证运输木材;坚持林地总量控制、用途管制和征占用林地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坚决制止乱砍盗伐林木,狠狠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实施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真正作为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考核,落实奖惩。实行《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状》,真正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肩上,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真正纳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监督,大力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

可见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关系到我国林业经营方向、经营重点的重新确立,将极大地促进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进行战略性调整,打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经营格局,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职工也将从“砍树人”变为“护林人”和“种树人”;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对于恢复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林业企业长期安全营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8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11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11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2011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

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07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07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11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11年)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11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11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科技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9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很大。每年我国发生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受灾人口数亿人,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费用,经济支出的数额就更惊人了。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1)森林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森林的复杂主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拦截,可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据调查,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可吸收降水150mm/h,一棵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可吸收降水300mm/h,而裸露地仅吸收降水5mm/h。林地的降水约有65%为树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森林在雨季能削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的到来时间;旱季则可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达到“消洪补枯”的作用。

(2)森林具有巨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据资料显示,林地上层只要有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泥沙流失量为50kg/hm2,无林地为2220kg/hm2,相差44倍。20cm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有林地需要5.7万年,裸地仅为18年。可以看出,植被得到保护,就可以祖祖辈辈享受自然生态与人类的协调发展,而一旦破坏了植被,子子孙孙将会受害无穷。从我国的情况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1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1%,每年长江进入三峡库区淤积泥沙近万吨,减少库容3.5亿立方米。

(3)森林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都兰县来说,大力营造和培育森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肩负着改善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因此,必须把森林资源保护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3保障措施

(1)要科学编制林业规划,把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防洪保水能力作为规划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树种结构。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乔、灌、草”结合,“片、带、网”齐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进一步强化全民绿化意识,把发展林业作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抓,真正把“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推行党政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从而做到提前规划、地块落实、种苗健壮、技术到位、造林成片的保障措施。

(3)制定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威力,鼓励全社会造林绿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栽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党和国家发展林业的基本政策,加快荒山绿化,必须把党的林业政策交给群众,放手把宜林荒山荒地交给群众经营,允许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开发性造林;在四旁植树方面,大力推进“树跟地走,谁栽谁有”的政策。

(4)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实现依法治林目标。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坚持森林资源消耗全额管理、限额采伐,实行森林消长目标管理和领导任期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使资源林政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5)广泛深入地宣传造林绿化事业,加速推进生态林业建设。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①要大力宣传新时期造林绿化发展总体思路,高举生态林业大旗,全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围绕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在抓好林业重点工程的同时,努力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广大绿化工作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信心,调动积极性;②要大力宣传造林绿化先进典型、先进经验;③宣传工作要面向领导,面向基层群众;④把现代传播媒介与传统宣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要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

(6)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快林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跨世纪的年代里,国家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在实施这些工程中,必须采取成果推广,计划与生产建设同步下达,组织实施,加强林业的科技规划、项目管理和综合协调,提高林业项目、林业工程的科技含量和工程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森林工程论文范文篇10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20*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年)**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科技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