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工作思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4:39:05

三资工作思路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1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利用“三资”工作的总体要求,农业系统各部门、单位、各级干部继续坚持“融资为本、项目为王”的工作方针,把农业利用“三资”工作作为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创: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

年初我们就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将全年招商引资指标和任务向全体党政负责人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制定了与市政府一致的考核奖励办法,瞄准全年的考核指标,做到责任早落实,压力早传递,措施早到位。

二、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关键措施

我们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狠抓招商引资的关键措施,在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上不拘一格,多路出击,效果较为明显。一是认真搜集、编制招商项目,广泛向外推介;二是以商引商形成葡萄串效应;三是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四是盘活存量资产,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商投资;五是注重了与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引进项目5个,基本建设完成的4个,500万元以上大项目2个;在手意向项目3个。吸引外资总额2200万元,意向资金1500万元和100万美元。实际投资210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的430万元相比,增长388%,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这些项目和引进的资金分别是:

1、引进台资1000万元。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引进三资发展林业生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三资发展林业生产,解决林业生产的投入和管护问题。我局与台湾客商徐老板(鞠局长的朋友)多次洽谈,鼓励其在本市投资农田林网建设。2005年元月28日,经我局牵头,该台商与溪桥镇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土地租赁协议书。台商分期投资约1000万元人民币,租赁该镇路、沟、渠等村级集体公用地,规划栽植意杨10万株,租赁土地15年,15年每株上交镇政府35元,其中土地租赁费15年每株20元、管护费每株每年1元,计15元,预计共支付镇政府350万元,分期付款。目前,7.8万株意杨全部栽植、管护到位。该台商还注册成立了泰兴市雄泰有机肥料制造厂,进行生物有机肥的生产。

2、帮助引进新疆客商顾老板(本市古溪人)在古溪镇搞生态农业加工、秸秆加工系列畜禽全价饲料项目。计划投入1000万元,已投入9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明珠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已试产。

3、帮助引进上海客商唐老板在古溪镇利用小学校舍建设“杜长大”母猪及优质禽繁育、畜禽产品加工基地,计划先购300头母猪,新品母猪向周边扩散,自产商品畜禽屠宰率达到70%。目前已投入100万元,原创:注册了公司。正在帮助其申报市重点农业龙头骨干企业。

4、2003年,南京林业大学张教授、审计学院及本市10多个个体承包户租赁果园场土地200多亩种植银杏、意杨、花卉及特种苗木,今年计划增资100万元,目前已投入到位资金50万元。

5、市农干校引进民资50万元,建设数控车床教学培训与加工项目,目前已购机1台,投入建设基本到位。

在手意向项目:

1、帮助引进深圳客商陈老板在溪桥镇投入100万美元搞猪、羊、鸡的养殖、屠宰加工,目前已洽谈成功,签了协议。

2、引进省林业局润森公司下属德华林产有限公司投入500万元,借鉴“溪桥模式”在根思乡承租47亩地,栽插速生意杨,承租期为25年。5月11日,林业局张局长已同该公司市场营销科负责人到根思考察,根思乡的热情很高,具体事宜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2

一、当前乡镇财政所监督优势分析

(一)就近就地监管优势。乡镇财政所地处财政资金扶持对象和项目实施的所在区域,到项目实施监督的现场较近。其参与乡镇财政监督,有利于基层财政所参与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有利于基层财政所全面摸清乡情、财情、民情;有利于基层财政所全面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乡镇财政监督绩效,比财政内部和外部任何单位监管乡镇财政资金,更具备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二)驻村包保监管优势。为让乡镇财政干部直接参与财政资金监管,通山县财政部门积极推行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制度,该制度按照“一村一员”或“一员多村”的方法,配备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并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职责。驻村专管员对所驻村的八项财政工作负有包保责任,全面掌握所包保村村情民意,落实惠民政策和项目扶持,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化解资金管理风险,使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成为最基层的惠民政策宣传员、资金检查员、项目监督员、“三资”管理员、村情民意调查员和三农工作服务员。(三)“三资”监管优势。全县13个乡镇财政所(分局)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该中心在会计服务中,具有一定的监管和服务优势。一是发挥民主监督震慑作用。全县176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每个村配备了2-3名监督委员会成员,其劳务报酬由县财政局列入预算,由财政所统一发放。各地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全体监督成员全程参与“三资”监管,并有详实的监督记录。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进行民主监督,村民群众代表敢于说真话、说实话,这比任何监督方式更有效率、更有震慑力。二是推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各地民政部门按季在行政村党务政务公开栏上,及时公开村级财务收支和各村农村集体“三资”变动情况,全面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履行财政会计审核职能。按照农村集体“三资”中心的职责权限,中心会计全过程参与村级重大“三资”管理事项监管,对存在问题的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对违规违法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审计监督。各级财政部门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组织持有农村财务审计证人员,不定期地对村级财务开展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等不同项目的审计工作。(四)网络平台监管优势。近些年,通山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网络公开监督的优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注重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各级媒体监督的震慑力。该县开通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农村集体‘三资’公开信息网”,依托“国家农民补贴网”等网络平台,各级媒体公开财政政策、专项资金、惠农补贴等相关的涉农内容,接受社会公开公平公正监督。一是依托政务公开平台。全县13个乡镇财政所(分局)都设立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窗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村入户,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网流动查询活动,通过群众上门查询和财政送信息下乡等不同方式,让群众查询惠农补贴发放情况,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二是依托农村集体“三资”公开信息平台。该县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公开网”。按照“内网办理、外网公开”的要求,把“三资”清理工作进度、管理制度、资金、资产、资源明细、政策咨询、工作建议等农村集体“三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三是依托农民补贴网平台。每年将全县各乡镇农户的惠民补贴面积和补贴金额等相关信息,通过财政系统上传到国家农民补贴网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乡镇财政监督途径更捷、公开范围更广、公开内容更全。

二、乡镇财政监督机制的缺陷

(一)职能定位难界清。由于乡镇财政职能定位不清晰,乡镇财政监督存在着职能“空位、缺位、错位、留位”等不同现象,导致基层财政监督职能弱化。一是基层财政监督执法空位。从财政执法的角度来看,乡镇财政所没有执法主体,乡镇财政干部没有执法资格,不能参与财政财务执法检查活动,与现行的监督检查制度不吻合。二是基层财政监督职能缺位。目前乡镇财政监督缺位现象凸显,所有项目部门、所有财政资金和项目监管,在财政监督上没有实现“全覆盖”,实施财政监督进展不均衡。如乡镇教育资金实行“校财局管”后,由教育局自己监督,虽然强化了内部控制管理,但缺乏外部财政监督,内部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不够理想。项目资金均由主管部门“一竿子”插到底,乡镇财政所在基层资金监管中,就连项目资金的收款单位、资金名称、额度等基本信息掌握不清,无法很好地参与监督、履行职责。三是基层财政监督职责错位。项目资金应按照“谁申报、谁确定、谁负责”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退出资金项目申报、评审、审批、招投标等环节,而目前项目主管部门,却将资金的监管责任转嫁给基层财政所承担,要求他们在资金申请表中项目验收栏上签字盖章,否则不给项目实施单位分配资金,影响了财政所与村级和谐关系。四是基层财政监督责任留位。目前乡镇财政所资金监管任务重、责任大,权责不对等,又没有监督手段,对各项资金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总是追究乡镇财政驻村专管员的责任,使有些财政干部参与资金和项目监督有怨气,导致基层监督工作处于被动局面。(二)目标设计难精准。由于乡镇财政监督制度框架设计不科学,使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造成乡镇财政监督工作滞后,问题层出不穷,影响财政监督效应的发挥。一是缺乏监督检查计划。上级没有制订和下达年度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没有明确监督检查内容和被检查单位。因此,乡镇财政所对基层财政监督工作任务目标不了解,每次到县局开展财政监督业务检查时,才知道要做哪些财政监督工作。二是缺乏工作制度。大部分乡镇财政所没有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制度,工作无章可循,操作无管制,缺乏有效的财政监督手段,内部控制不严格,约束无章法,使有些能避免的工作问题不能避免。三是缺乏问责机制。由于单位和专管员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对出现的问题又难以追责,使乡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缺乏主动性。(三)手段乏力难监督。开展乡镇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着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必须依法依规,采取处罚、追责等各种手段,推进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而财政所对现行的乡镇财政监督没有约束机制和处理手段,使乡镇财政监督工作面临诸多困境。一是权责不对等。项目资金的分配权上移,监督权下移,造成财政所资金监管权责不对等。二是监管未分离。财政驻村专管员在资金监督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双重身份监督弊多利少。三是查罚难执行。开展财政监督业务,涉及到有关部门的经济利益,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财政没有强硬的处理办法,对责任人难以追责。由于没有财政监督手段,使乡镇财政监督难树立威信,没有震慑力。(四)监督环境难优化。各级对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却忽视了基层财政监督阵地的管理和建设,造成目前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环境较差,亟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一是硬件难落实。目前乡镇没有成立专门财政监督机构,配备财政监督执法人员。现有基层财政所人员不足,难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乡镇财政监督工作千头万绪,开展监督活动成本过高,监督工作没有预算经费,使乡镇财政监督工作难以取得实效。二是信息难通达。由于县、乡财政部门资金信息沟通不及时,使县乡财政部门之间、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所之间的资金监管信息难以通达,资金项目名称及金额不清楚,难以对照资金信息开展资金监督活动。三是环境难优化。乡镇人大对财政监督多数停留在每年人代会上听一次报告、作一个决议的程序性监督,让乡镇人大监督财政工作多数走过场、流于形式。有些乡镇财政干部在监督村级财务和资金问题上,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为自己的驻村工作全靠村级支持,不敢得罪村干部,怕今后驻村工作没有人支持和协调,驻村各项工作任务难以开展和完成,使财政专管员不敢担当,导致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被动,力度不大、效果不佳。

三、提高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效能的基本思路

当前国家对农村建设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监督任务越来越重,监督要求越来越严。因此,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树立新时代财政监督理念,强化乡镇财政职能,出台财政监督相关检查、考核、追责等有效措施,促进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树立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观念。在新时代、新形势的指引下,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意义深远,要适应新时期的乡镇财政监督工作,必须树立新的财政监督观念。一是树立财政监督新理念。要以财政监督服务财政经济建设、提高发展质量为理念,以最安全运行、高质量发展、强管控风险为监督目标,全力为资金有效使用、经济高效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树立财政监督新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乡镇财政监督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思想。三是树立财政监督新思路。围绕“四个全面”工作思路,即建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部关联”的大监督工作机制,财政监督与财政分配、财政管理。齐头并举,不论轻重,不分贵贱,切实增强化解财政监督风险,提高财政监督效能意识,更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二)设计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制度科学地设计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制度,让财政监督“全覆盖、全过程”参与乡镇财政各项工作,促进基层财政工作健康运行。一是制度设计理念。要将乡镇财政监督融入到制度设计,监督贯穿财政中心、财政管理、公共财政建设等每项工作和每个环节,实现乡镇每项财政工作监督“全覆盖”,乡镇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二是建立可行制度。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出台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工作办法和流程、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制度,确保乡镇财政资金有章可循,同时加大制度规范执行力度,并不断加以完善,推动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进程,让制度落地有声。三是明确监督计划。上级财政监督部门围绕当前财政监督工作重点,每年制订并下发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计划,指导基层财政所有效地开展财政监督工作。对乡镇财政监管实行“三个凡是”。即凡重大项目业务必有财政监督参与,凡重大专项资金务必有财政监督跟踪,凡重要财政政策务必有财政监督评议,努力实现财政监督服务基层。四是监督延伸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乡镇财政所在做好村级监督委员会成员劳务费发放的同时,以村级财务公开为载体,群众直接参与监督的方式,对本辖区的项目和资金进行全面参与,加强跟踪监管,配合财政驻村专管员加强资金监督,确保最有效、最直接的民主监督取得实效。(三)创新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格局。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大监督”的理念,建立乡镇财政监督“六统一”的新格局,即要明确一个目标,最终目标是加强财政监督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相统一。要明确一个原则,即坚持依法监督与查监相统一。要明确一个监督内容,即合理监督与绩效监督相统一。要明确一个范围,即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要明确一个资金监管的标准,即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明确一种资源,实现重点监督与全面监督相统一。此外,各级财政监督部门应积极探索乡镇财政监督管理模式,可以采取委托社会中介监督机构,对乡镇财政项目资金进行专项监督的模式,通过签订委托监督协议,明确人员监督职责,强化监督考核,突出监督绩效,实现“财政干部与监督干部、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监督检查与结果处罚”等岗位相分离、相牵制,消除财政干部抓监督,又担忧驻村工作无人支持的后顾之忧,让财政监督促进财政绩效管理得到更好发挥。(四)强化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手段。依法依规开展乡镇监督工作,强化监督各种手段,助推乡镇财政监督效应的发挥。一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监督检查具有一定的权威和震慑力,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检查,提高乡镇财政监督权威。同时将财政监督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引起乡镇党政领导的重视。二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上级要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法律法规,对财政部门的权限、职责、工作范围作进一步完善和界定,尽快将乡镇财政监督纳入规范化、法律化轨道,让乡镇财政所具有执法主体,财政专管员具有执法资格。三是加大问题追责力度。改变过去乡镇财政监督处理以调账、罚款为主,以单位罚款为手段,单位处罚不影响负责人前途,导致问题依然存在,难以发挥制约作用。因此,要对行政行为的违纪,以追责查处为手段,加大问题处理处罚力度,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负主体责任,分管领导要负重要责任,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人,触犯刑法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确保乡镇财政监督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四是加大现代科技力度。建立基础数据平台,实行信息资源共享,运用大数据比对进行财政有效监督,进一步创新乡镇监督手段和方法。(五)落实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保障。提供各种保障是加强乡镇财政监督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从机构、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善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环境。一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应在1个乡镇财政分局设立财政监督检查室,其余12个乡镇财政所均明确一名专职财政监督检查员,并具有较高的政治、法律、道德、业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坚持原则,熟悉检查业务。人员从当地财政部门现有干部中择优安排,并抓好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财政监督能力。二是建立乡镇基础信息动态数据库。为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建议上级研发乡镇基础信息数据库软件,建立信息通达、共享机制,达到细化同步监控,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将农户人口、劳动力、承包土地面积等必备信息录入数据库软件,使乡镇一切支出活动都在规范化管理范围内运行,彻底消除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盲区。三是保障乡镇监督工作经费。乡镇财政监督工作事务众多,任务艰巨,应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经费需要,确保乡镇财政监督工作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3

二是对接不好。领会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是确定工作任务的依据,只有对接工作做得好,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才能更好地落实我们的工作任务。

三是重点不清。只有把工作的重点突出出来,才能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这是带动和推动整体工作深入落实的有效手段。

四是创新不够。没有创新,工作就会停止不前,就不可能有新发展。我们一定要记住创新是推进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工作水平的源泉和动力。

五是目标不明。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航标,没有既定的目标,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就象大海中的一片叶舟,无目的地漂行。

六是计划不详。工作计划是确保工作统筹性、指导性、操作性的有效措施,没有周详的计划,工作就会打乱仗,并无所事从。

上述存在的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就会导致我们的工作不会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和新的作为。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问题呢?究其根源,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三个不”)的原因:

一是素质不高。听不明白、想不明白、干不明白。主要表现为自以为是、不虚心学、不研究事,说和不说一个样,麻木至极。

二是作风不实。不思事、不干事、不为事。主要表现为讲特权、耍派头、争利益,不推不动,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三是责任不强。没有争先意识,没有创新精神,没有负责态度。主要表现为缺活力、无所谓、等靠看,以我为中心盘算事情。

怎么才能改变这样的工作局面呢?以我看,主要就是要从“五个加强”来入手,解决当前我们委局上下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自身建设。(1)提高素质,增强能力。(2)领会精神,抓好突破。(3)创新项目,培育亮点。

二是要加强争先创优。(1)想事谋事,要有主动性。(2)想事干事,要有积极性。(3)想事成事,要有创造性。

三是要加强规范管理。(1)搞好材料积累。(2)搞好跟进更新。(3)搞好分类归档。

四是要加强责任落实。(1)定岗确责,落实任务。(2)督查指导,注重质量。(3)考评问效,追究责任。

五是要加强任务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怎么摆布我们的工作,我看就是要突出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1、预前防范。做好三件事:(1)抓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活动形式和阵地建设等。(2)抓制度。主要包括列席会议、招标投标、大事大项、勤廉双述、廉政考核等。(3)抓监督。主要包括政策落实、制度执行、重大事项、日常行为、民主公开等。

2、行政监察。做好三件事:(1)执法监察。主要包括专项清理、专项检查和专项督查。(2)廉政监察。主要包括廉洁自律、责任落实和党风建设。(3)效能监察。主要包括行风、政风和作风。

3、服务中心。做好三件事:(1)维护稳定。主要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行业稳定。(2)“三资”管理。主要包括制度执行、运行管理和日常监督。(3)优化环境。主要包括行政环境、执法环境和社会环境。

4、案件查办。做好三件事:(1)线索发现。主要包括信访、清理和检查。(2)线索管理。主要包括登记、报告和批转。(3)线索使用。主要包括初核、立案和定性。

5、群众利益。做好三件事:(1)涉农、涉医、涉路、涉教、涉法等“三乱”问题。(2)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扶贫救济等。(3)农民负担、项目建设、市场管理、土地征用、惠民政策等。

6、专项清理。做好三件事:(1)定向清理。例如上级规定的清理项目。(2)重点清理。例如我们认为存在严重问题的。(3)稽察清理。例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7、网络作用。做好三件事:(1)组织队伍。农村主要包括派驻纪工委、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城内主要包括区纪委、区直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社区主要包括社区纪工委、办事处党委、社区党支部。(2)工作队伍。农村主要包括派驻纪工委、乡镇纪委和村纪检员;城内主要包括区纪委、区直部门纪委、基层纪检员;社区主要包括社区纪工委、办事处纪委、社区纪检员。(3)监督队伍。农村主要包括派驻纪工委、党风巡视组和村屯监督员;城内主要包括区党风巡视组、区直部门纪委、区聘监督员;社区主要包括区党风巡视组、社区纪工委、社区监督员。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4

一、强化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根据县委、县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在年初镇党委结合本镇的实际制定了镇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班子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一是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并进行了责任分工,对责任内容进行了细化,按照每个班子成员分管工作的不同,划分了每个人的责任范围,把责任细化并落实到个人,每个班子成员对自己责任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并在年终向镇党委书面汇报落实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台帐机制,作好相应的基础工作;三是纪委组织机构人员落实,调整配备了纪委专职人员及信息报送人员。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

从思想上抓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正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

一是通过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在年初对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站所和村主责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并上墙公布,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责任;三是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影视片《真水无香》、《远山红叶》,通过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增强廉正文化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三、深化发展环境,促进机关和站所行风效能建设

(一),为了方便群众,提高机关站所办事效率,今年以来镇纪委进一步深化了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促进了工作作风建设;(二),镇卫生院联合宁波同乡会开展了义诊活动,接受了300多名患者的求疹,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方便,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三),严肃执纪,始终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当作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和中心环节,今年以来共查出违纪违法案件3件。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一件,并通过调查调处进行了回复。(四),健全监管制度,明确部门职责,规范操作程序,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通过完善了招投标市场,在镇纪委的监督下,顺利完成了上市场金龙街一、二两期改造工程和宅下丁村茭白市场等五个项目工程的招标。(五),不断加强群众监管,为提高机关站所的性风效能建设,镇纪委在机关、站所设置了检举箱,以能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提高工作效能建设。(六)镇纪委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为民办事的工作效率,年初时,在镇域范围内聘请了政治素质高、有威信的老干部、老党员8人为纪检信访舆情员,建立了一支廉政纪检舆情信息员队伍。为了充分发挥纪检舆情信息员的作用,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近期,逐一走访了纪检舆情信息员。并提出了要求和任务。

四、深化村级管理,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深化“评星晋级”,在落实抓好2009年“评星晋级”的结果评定后,为了使这一活动更具实质性、操作性、可塑性,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将评星晋级的内容结合村主职干部年度考核不断完善、细化,并作了重新调整;同时,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首先在具有新农村建设极具代表性的集镇所在地村以及富有乡村特色的高湾村进行试点创建;(二)进一步加强“三资”监督管理,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对村主职干部的动员,布置任务以及落实责任到人,逐步开展“三资”清理基础工作。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结合镇民政部门加强村务、帐务监督,积极开展理顺理清村极财力、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村级债务的工作。今年以来对各个行政村进行财务清理,理顺了村级财务,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落实责任到人。督促有关人员做好该项工作,并按季将村务、帐务及时上墙公布。至此,全镇26个行政村村的财务清整工作正在不断推进中。

五、镇纪检下半年工作思路

回顾终结上半年纪检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成效,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薄弱环节,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不断努力,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要找差距、明责任,扎实基础,踏实工作,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强化反腐昌廉制度,抓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遏制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2,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抓好基层站所及便民服务中心作风建设,增强领导干部的的事业心、责任心,提高办事效率,杜绝群众办事难的情况;公务员之家:

3,积极探索,抓好2010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化“评星晋级”活动,坚持以评促进,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规范村级议事决策行为,严格实行星级评定结果与村主职干部考核报酬,与项目资金、接对联系单位安排,与评优评先三挂钩;

4,继续规范农村村级权利运行,进一步抓好农村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为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打下基础;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5

一、严格落实惠农补贴政策

1.健全补贴资金管理机制。学习贯彻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全面落实服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作用,保障党的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2.开展惠农补贴资金检查评价。加强惠农补贴资金日常管理,组织2013年度惠农补贴资金工作检查和绩效评价,重点检查政策落实、制度完善、资金管理、网络建设、基础信息和为民服务等工作,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违规违纪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完善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惠农补贴“一卡通”网络建设,完善农户基础信息和补贴发放信息,强化基础信息的动态管理,形成全省联网、省市监控、县级管理、乡镇使用的惠农补贴资金信息网络,全面实行惠农补贴资金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信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4.举办网络操作技能培训。开展惠农补贴“一卡通”网络系统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市县业务操作骨干,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网络应用、技术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管理效能。

二、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5.明确监管工作职责。全力支持乡镇财政所为财政资金、财政政策站好岗、放好哨。贯彻落实《省财政监督条例》,督促县级财政部门明确乡镇财政所监管职责、范围及任务,明确局内部相关科股的职责分工,特别是厘清县级相关主管部门和乡镇财政所的监管责任,注重工作考评,共同构建系统性的监管机制。

6.突出监管重点环节。抓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重点环节。督促县乡财政强化信息畅达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加大对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分配标准和结果等内容的公开公示力度,加强对资金使用、基础信息的抽查巡查等工作,充分发挥好乡镇财政一线监管的作用。

7.发挥监管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系统在乡镇财政预算资金、项目资金、补助性资金、村级财务资金等方面的监管作用,推动解决县乡财政之间、县级项目主管部门与乡镇财政之间信息传送难、数据共享难、资金监管难等突出问题。

8.强化绩效评价工作。全面落实《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督促县级财政部门细化评价内容,落实绩效责任,推进乡镇财政资金县乡一体化监管工作,进一步促进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基础

9.完善制度建设。巩固和扩大乡镇财政规范化、示范县创建成果,抓好乡镇财政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绩效评价和廉政制度,确保乡镇财政管理规范、运转高效。

10.加强档案管理。抓好《省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定期组织抽查或检查。督促各地高度重视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完善档案室设置,保证使用面积,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和档案用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大力推进乡镇财政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工作。

11.抓好信息化建设。支持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强乡镇财政业务软件应用整合,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努力减少数据重复录入、重复报送操作等问题,实现乡镇财政业务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12.加强队伍建设。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机构队伍建设,努力在设置乡镇财政分局上有新进展,积极探索运用购买服务方式缓解人少事多的矛盾,要加强财政所人员流动,关心乡镇财政干部成长,为财政事业筑牢根基。加强全省农村财政管理业务培训,坚持县乡学习培训一体谋划、分级实施,提高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13.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核实工作。利用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现有数据资料,进一步清理核实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的存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效益等情况,摸清“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完善登记台帐,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和资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14.构建村级集体经济新型经营实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引导和鼓励村集体盘活村级集体“三资”,支持探索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激活存量,优化增量,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助力美好乡村建设,持续强农惠农富农。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区),选择有条件的村成立经济实体(公司),经营集体资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五、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15.帮联工作常态化。巩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帮联制度成果,积极向基层延伸和深化,构建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全覆盖、常态化。推动县、乡、村联动,选择部分县乡试点建立乡镇财政专管员制度,创新为民服务新方式、新途径。

16.服务工作便民化。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深入农民群众。抓好乡镇财政为民服务窗口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和办事环节,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努力践行“四零”服务,树立基层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6

2013年全市农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为主线,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农地依法流转,引导农民兴办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强力培育示范社,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推进全市农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挺进全国“百强”县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得到稳定,市、乡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规范运行,力争全年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土地承包纠纷得到及时调解和仲裁;重点培育农庄业主30个、种养大户30户、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4家、市示范社10家,创新试点专业联合社1个、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1个,积极争创部级示范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参与协调组织农超、农商对接及农博会活动6次,多途径培训合作社带头人、经管人员100人以上;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运营体制机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村2个;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监督,“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申报审批及时规范,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2-4次;高质量完成农经统计工作,确保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20%。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1、深入贯彻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加强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宣传贯彻,进一步落实和维护好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不断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建设,指导各地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2、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健全完善乡镇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运作体制机制,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制定流转价格指导办法。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和监管制度。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入股,建立切实可行的分配机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登记制度及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3、切实提高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能力。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员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开展仲裁培训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核评价,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及时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纠纷矛盾。

(二)着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1、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大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依法指导合作社建章立制,统一设立成员账户,规范财务管理。继续实行合作社辅导员联社开展规范社创建活动,每个经管站重点联系辅导合作社3家以上。推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建立示范社名录平台,实行动态化管理。

2、推动政策完善落实。积极会同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增加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配合相关行业,推行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指导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社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配合金融机构,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社经管人员人才库,支持和指导建立示范社人才培训实训基地,依托基地逐步健全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本领强、服务意识好、热心合作事业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大力引导和推介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

3、强化服务指导。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支持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建立直销店(连锁店),推进“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开展行业联合社创新试点,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

(三)强化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农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强化乡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和村级“三资”工作站运行的监管。严格执行“五项”制度。即资产产权登记制度、项目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制度、资产产权转移变更评估制度、年检备案制度和财经管理制度。指导各地逐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承包土地、农民负担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

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指导社区股份合作社规范运作,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3、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强化村级财务公开,进一步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报表及时编制和汇总报送机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指导各地做好日常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开展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等专项审计。

(四)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减负惠农政策落实

1、拓展农民负担监管范围。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创新监管思路,拓展监管范围,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和落实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制”、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逐步建立涉农负担政策文件会签、信息公开和备案制度。研究制定相关监管措施,推动农民负担监管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等领域延伸。

2、推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范化建设。按照《农业部关于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程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审核、专项检查和专项审计,推动一事一议项目规范组织实施。逐步建立文件、项目审核、项目管理、数据统计一体化的网络监管系统,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3、开展农民负担重点问题治理。针对农民反映和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重点解决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等领域多收乱罚及向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摊派问题。继续开展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加大涉农利益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加强农民负担重点信访案件督办,解决农民反映的难点问题。

4、强化对减负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组织开展一事一议专项检查,切实纠正筹资筹劳办法不完善、组织实施不规范、超范围超限额等问题。坚持开展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年度检查,深入督办违规违纪问题。

(五)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基础工作

1、加强基层农经体系建设。强化经管工作职能,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逐步理顺农经工作体制与职责体系。大力开展政策法律、业务等各方面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经管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纪委、省纪委2012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为契机,立足巩固、深化、提升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权力规范运行的监督体系和便民利民的服务方式,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主要内容

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管理和便民服务工作“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机制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集体“三资”动态监控体系,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系和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

(一)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回头看”。要求摸清村集体“三资”家底,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委托服务,基本建立电子查询平台和监控平台,做到程序完备、监督到位、公开及时。

1、摸清家底,实现清产核资规范化。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六个程序进行清查核实,分类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登记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清理全面彻底、登记详细规范、核实准确无误、公示及时全面。

2、健全制度,实现委托科学化。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两、一平台”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备用金”制度,做到账务处理、公开及时,审批审核手续规范;农村50万元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0元以上的办公用品、设备等物品的采购以及国有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出租、出售等,必须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交易,严禁出现未公开交易就拨付资金等现象。

3、依托科技,实现监督管理网络化。采取“制度+科技”的办法,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构建分级管理的监督网络,县(市、区)建立电子监控平台,开展网上监管;乡镇建立电子查询平台,方便群众知晓。

(二)认真开展村务管理工作“回头看”。切实抓好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做到工作流程设计科学,便于操作和监督;议事决策民主公开,符合群众意愿;村级事务管理规范,促进社会和谐有序。

1、完善监督平台,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民主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人员组成和产生方式,并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级事务的监管作用,尊重民意、全面审核。要统一制作、张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重点村级事务管理流程图,确保群众知晓流程化管理的内容,熟悉各类事项的办事程序。

2、完善公开平台,杜绝暗箱操作。深入推进乡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利用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各种载体,做到决策民主、办事公开、程序到位,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重点要做到“八公开”,即:乡村概况公开,党务公开、“三资”公开、村务公开、征地拆迁及土地流转公开、办事流程公开、反腐倡廉公开和涉农法规政策公开。有条件的乡镇、村组可配备电子触摸屏,方便群众在线查询,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3、完善诉求平台,维护和谐稳定。开展乡镇、村干部“入户听诉”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制发《信访举报指南》,正确引导群众依法依纪上访;设立民情恳谈室,使农民群众“话有地方讲、理有渠道说、难有组织帮”,更好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三)认真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回头看”。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强化服务,全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的“便民超市”。

1、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全到位。各便民服务中心除必备的办公设施外,还应设置相应的便民设施,并设立投诉箱、举报电话、公示栏等接受群众监督;有条件的还应安装电子显示屏,将窗口的工作职责、规章制度、机构组成、运作方式等全部输机上屏,滚动播放,让群众清楚明了。村级便民代办点要做到“四有”,即有场所、有固定代办员、有便民服务事项登记薄、有公开的办事流程或办事指南。

2、科学管理,制度流程全规范。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加强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县(市、区)纪委、监察局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便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确保中心常态化运行。进一步落实公示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考勤考核制等六项制度,建立健全对便民报务中心和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和基层站所办事公开,利用公开栏、明白纸、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各种载体,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便民服务相关事项等情况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3、拓展职能,服务项目全覆盖。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和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要求,大力倡导“有事请找我,我为您服务”的理念,拓展和完善“便民办事、为民理财、帮民致富、促进和谐”四大功能,切实加强对设在便民服务中心的各办事窗口(主要包括财政、民政、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规划、城建、农业、林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治、公共资源交易等)的监督管理,切实为群众提供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合作、集体“三资”监管、劳务信息、矛盾调处、法律援助等服务。各县(市、区)要加强组织协调,力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尽快与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并争取在2012年底全面实现市、县、乡三级联动审批的目标。

三、活动方式

(一)全面开展自查。自查阶段为6月底之前。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回头看”活动作为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组织力量对清产核资、村级事务管理、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等工作情况全面进行盘点回顾、查缺补漏,着重从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问题的主观原因,并针对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进行限期整改。

(二)切实加强督查。督查阶段分三个节点:7月上中旬,主要检查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和委托服务情况,对财务管理混乱的村集中清理整顿情况,村集体资产、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投标情况,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档案的建立规范情况,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等。7月下旬,主要检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的落实情况,涉农资金名称、来源、数量、安排去向及落实情况,制发村级事务管理流程图情况。8月上旬,主要检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代办点运行情况,重点检查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履职服务情况、服务事项整理归档情况。

市纪委将抽调专门人员加强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并督促整改,对管理混乱的乡镇、村将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各牵头单位尤其是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要对照检查内容,逐项逐条抓好落实,对阶段性的重点工作进行对账检查,做到每月一督查、每季一通报;对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突出问题进行跟踪问效、督促整改到位。

(三)严格考核验收。考核验收阶段为9月中上旬。市纪委将组成专门考核组,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回头看”工作进行集中考核验收。考核验收情况将纳入各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并在全市通报。各县(市、区)负责对所辖乡镇、行政村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达标晋级”专项检查,实行分类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回头看”活动,县(市、区)委是责任主体,乡镇是实施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各县(市、区)、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专门力量,明确责任分工,合理安排进度,认真抓好落实。要根据时间节点,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内容、活动方式、具体要求等,将“回头看”活动各项任务及早细化,切实保证活动精心组织、顺利实施。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8

二是对接不好。领会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是确定工作任务的依据,只有对接工作做得好,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才能更好地落实我们的工作任务。

三是重点不清。只有把工作的重点突出出来,才能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这是带动和推动整体工作深入落实的有效手段。

四是创新不够。没有创新,工作就会停止不前,就不可能有新发展。我们一定要记住创新是推进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工作水平的源泉和动力。

五是目标不明。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航标,没有既定的目标,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就象大海中的一片叶舟,无目的地漂行。

六是计划不详。工作计划是确保工作统筹性、指导性、操作性的有效措施,没有周详的计划,工作就会打乱仗,并无所事从。

上述存在的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就会导致我们的工作不会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和新的作为。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问题呢?究其根源,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三个不”)的原因:

一是素质不高。听不明白、想不明白、干不明白。主要表现为自以为是、不虚心学、不研究事,说和不说一个样,麻木至极。

二是作风不实。不思事、不干事、不为事。主要表现为讲特权、耍派头、争利益,不推不动,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三是责任不强。没有争先意识,没有创新精神,没有负责态度。主要表现为缺活力、无所谓、等靠看,以我为中心盘算事情。

怎么才能改变这样的工作局面呢?以我看,主要就是要从“五个加强”来入手,解决当前我们委局上下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自身建设。(1)提高素质,增强能力。(2)领会精神,抓好突破。(3)创新项目,培育亮点。

二是要加强争先创优。(1)想事谋事,要有主动性。(2)想事干事,要有积极性。(3)想事成事,要有创造性。

三是要加强规范管理。(1)搞好材料积累。(2)搞好跟进更新。(3)搞好分类归档。

四是要加强责任落实。(1)定岗确责,落实任务。(2)督查指导,注重质量。(3)考评问效,追究责任。

五是要加强任务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怎么摆布我们的工作,我看就是要突出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1、预前防范。做好三件事:(1)抓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活动形式和阵地建设等。(2)抓制度。主要包括列席会议、招标投标、大事大项、勤廉双述、廉政考核等。(3)抓监督。主要包括政策落实、制度执行、重大事项、日常行为、民主公开等。

2、行政监察。做好三件事:(1)执法监察。主要包括专项清理、专项检查和专项督查。(2)廉政监察。主要包括廉洁自律、责任落实和党风建设。(3)效能监察。主要包括行风、政风和作风。

3、服务中心。做好三件事:(1)维护稳定。主要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行业稳定。(2)“三资”管理。主要包括制度执行、运行管理和日常监督。(3)优化环境。主要包括行政环境、执法环境和社会环境。

4、案件查办。做好三件事:(1)线索发现。主要包括信访、清理和检查。(2)线索管理。主要包括登记、报告和批转。(3)线索使用。主要包括初核、立案和定性。

5、群众利益。做好三件事:(1)涉农、涉医、涉路、涉教、涉法等“三乱”问题。(2)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扶贫救济等。(3)农民负担、项目建设、市场管理、土地征用、惠民政策等。

6、专项清理。做好三件事:(1)定向清理。例如上级规定的清理项目。(2)重点清理。例如我们认为存在严重问题的。(3)稽察清理。例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7、网络作用。做好三件事:(1)组织队伍。农村主要包括派驻纪工委、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城内主要包括区纪委、区直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社区主要包括社区纪工委、办事处党委、社区党支部。(2)工作队伍。农村主要包括派驻纪工委、乡镇纪委和村纪检员;城内主要包括区纪委、区直部门纪委、基层纪检员;社区主要包括社区纪工委、办事处纪委、社区纪检员。(3)监督队伍。农村主要包括派驻纪工委、党风巡视组和村屯监督员;城内主要包括区党风巡视组、区直部门纪委、区聘监督员;社区主要包括区党风巡视组、社区纪工委、社区监督员。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9

汇报

市委、市政府:

2005年,全市各乡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市委畜牧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紧紧围绕“抓防疫保安全,上规模增效益”这一工作主题,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规模经营发展迅速、品种改良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应用水平继续提高,畜牧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2005年,上市生猪95万头,山羊38万只,家禽1180万羽。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纯收入达683元,比上年增加79元,全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3.39亿元,同比增长6.1%,现将2005年畜牧业发展特色及2006年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2005年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特色

市畜牧业工作会议后,全市各乡镇把发展畜牧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畜牧业的发展,在市、乡两级政府的强力推动和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全市畜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一)规模经营发展迅速,区域特色进一步明显

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户4886户,新增专业户1131户,新建猪舍10间以上的户68户,共建猪舍1134间,投资额达1167.6万元,新增专业大户167户。其中新增母猪10头或新增肉猪100头以上的户124户;新增蛋鸡3000羽以上13户;肉鹅500羽以上25户;肉鸡5000羽以上4户;蛋鸭3000羽以上的户1户,全市已初步建成养殖小区7个,在建9个。区域经济特色进一步凸现,古溪、分界、横垛、珊瑚等乡镇的家禽饲养量已占全市家禽饲养量的42.2%,广陵、珊瑚、分界、横垛等乡镇栏存肉鹅已占全市鹅栏存总量的58%,马甸、泰兴、刘陈、黄桥等乡镇奶牛占全市奶牛总量70%左右,黄桥、城黄两个工作片的生猪,占全市生猪总量的68%。

(二)品种改良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5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品种改良的力度,全市畜牧业品种改良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全市新增二元母猪6487头,二元母猪总数达到22149头,占母猪总数34%,洋二元母猪发展尤为更快,占新增二元母猪总数60%以上,全市新增波杂山羊42558只,波杂山羊总数达109419头,占山羊总数41%,全市新增纯种波尔山羊种公羊28头,波尔山羊种羊达35头,新扬州鹅、地方优质家禽引进速度进一步加快,为全市畜禽品种改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短平快项目迅速崛起,农民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鹅业、兔业、奶牛业是我市的小产业,但由于其养殖效益高,2005年发展势头迅猛,全市年上市菜鹅40多万羽,是2004年2倍多,其中新增1000羽以养殖大户21户,最大的户栏存肉鹅达5000羽;全市养兔专业户83户,新增栏存毛兔200只以上专业户8户,栏存兔2.3万多只,比2004年增长33%;全市栏存奶牛1385头,增长10.8%,并形成了以广陵、珊瑚、分界、根思等乡镇为主的养鹅业新特色,以马甸、刘陈、黄桥等乡镇为主奶牛产业群,以元竹蒋堡村、南沙路庄村、大生三阳村为主的养兔特色村。

(四)科技应用意识普遍增强,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加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加大畜牧科技宣传应用力度,广大专业户在学畜牧科技、用畜牧科技意识普遍增强。据调查,全市养猪专业户中有40%的养殖户安装了自动饮水、防暑降温、限位栏、产仔栏等设施,绝大多数专业户都采用粪便干湿分离和全价料饲喂,科技对畜牧业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加。

(五)“三资”投入势头强劲,畜牧业基础进一步增强

在优惠政策鼓励下,2005年全市“三资”投入畜牧业的势头强劲,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三资”投入畜牧业超过5000万元,其中市外资金投入畜牧业就有12家,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为畜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5年在市、乡两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市畜牧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畜牧业产业稳步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畜牧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优质品率所占比例仍很小,生产方式仍未有根本性转变,科技应用普及面还不大。

二、2006年工作思路及具体措施

工作思路: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畜牧业,高效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的总体要求。以体制改革、科学防控为主线,推进畜禽防控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规模养殖提升效益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品种更新、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高效畜牧业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工作目标:全市畜牧业产值增长5%。生猪、家禽、山羊生产总量基本平衡,新增二元母猪5000头,波杂山羊3万只,新建成千头猪场10个,万羽禽场10个,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申报无公害基地3个。

(一)以建立健全防控体系为立足点,推进平安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的平安发展,事关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人民生命安全、畜牧业的兴衰。没有畜牧业的平安就没有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平安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畜禽防检体系,实行科学防控。

1、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稳定兽医队伍。畜牧业的发展保障措施关键在防疫,而防疫的质量能否到位关键在防疫队伍。目前,我市的畜牧兽医队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虽经几次改革,但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变更,兽医队伍年龄老化、水平偏低、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自2002年省政府下发(省政发[2002]147号)文后,兽医队伍人心思变,军心不稳,有的站正常工作受到重大影响,必须加快改革进程,尽快构建全面协调、管理统一、运转高效的畜牧兽医执法机构、技术支持体系和基层防疫机构,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并将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以实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为重点,推进畜禽防疫工作

按照《条例》要求,依法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科学防疫。狠抓基础防疫,规范免疫程序,确保免疫质量,认真组织开展春季突击防疫、夏季大消毒、秋冬百日会战三大战役,确保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程序防疫,免疫密度全部达到100%,高度重视疫情监测工作,提高对重点地区和场所的抽检频率,重视鸡新城疫、猪瘟、链球菌、血吸虫病、狂犬病等其它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畜禽检疫工作,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严格按规定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消除疫情隐患。

3、建立防疫管理的长效机制,变突击防疫为程序防疫。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全民防疫意识,变被动防疫为主动防疫。二是要建立“畜禽防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实行畜禽养殖终身档案管理制度,达到畜禽养殖档案、防疫记录、防疫耳标和产地检疫证号四相符。三是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机制,实行市、乡、村、户四级预警监测网,健全疫情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以发展畜禽规模为重点,推进高效畜牧业的发展

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以畜禽规模为载体,只有规模发展了才能推进畜牧业集约化、良种化、机械化,才能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也才能推进设施畜牧业的发展,把畜牧业变为富民强市的产业。

一是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进程,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原则,按照“六统一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筑模式、统一畜禽种类、统一防疫消毒、统一饲料用药、统一卫生管理和分户核算)的要求规范养殖小区,市、乡两级政府要切实做好各方面协调统筹工作,达到“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的四通要求,真正做到建设养殖小区,有利于科学饲养、动物防疫、环境保护、农民增收,把我市养殖小区建设成为规划科学、设计合理、远离住宅、相对集中、设施完备、组织到位、管理规范、畜种优化、绿色生态的养殖基地。

二是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并举,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企业,规模场、专业大户、专业村。充分发挥地域和生产的优势,积极引导专业大户、规模场,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特色畜牧业。

三是继续推进良种化进程。近三年来,我市加大了良种扶持力度,畜禽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但是畜禽优质品率仍很低,必须以规模养殖企业为载体,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推进良种化进程。继续加大二元母猪、波杂山羊、地方优质鸡、新扬州鹅的推广力度。

四是加快设施畜牧业建设进程。总体要逐步做到选址科学,畜禽含设计合理,养殖设备设施先进,不断提高机械化养殖水平,努力提高能源、村料、人力和土地的利用率,从而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水平,增加畜产品产出率,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推广自动饮水、自动喂料、自动刮粪、气温调节以及母猪限位栏、产仔栏、仔猪保育栏、立式鸡笼以及高床养殖等设备设施,把机械化养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五是以发展产业化为重点,推进高效畜牧业发展。鼓励现有的加工企业,扩大加工规模,提升加工档次,建基地、树品牌、拓市场;引导加工企业与养殖户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增强其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按照自愿入会、自理会务、自聘人员、自筹经费的原则,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组建各类协会,建立与现代市场相适应的流通主体,把从事畜牧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组织起来,积极开辟市外窗口,加速畜牧产品的流通,提高我市畜牧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三资”进入畜产品加工渠道、壮大生产、加工企业群体。

(三)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积极推进畜牧业生态化进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农村的第二大污染源,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畜禽粪便处理进程,给广大农户一个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全面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积极推进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的“三清”工程建设,严格控制粪便直接排放河沟、田园及露天堆放,防止畜禽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充分利用粪便资源,变废为宝。积极推行粪便制沼气,沼气照明、煮饭、沼渣喂鱼的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户走以牧保林、以牧促农、以牧养鱼的发展路子,大力推进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渔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草食畜禽及短平快项目,优化我市畜牧业品种结构。

三是积极引进发酵床养猪技术,实行零污染排放。发酵床养猪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土著菌吸收粪尿,减少粪尿排入污染,改善生猪生存环境的一项环保技术,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三、建议

1、召开一次畜牧工作会议。一方面要对2005年畜牧业工作成绩显著的乡镇、十大规模企业、30佳专业大户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另一方面继续在全市掀起发展畜牧业的热潮,更新发展理念。

三资工作思路范文篇10

今年来,我们在县委和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深入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根据县委、县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在年初镇党委结合本镇的实际制定了镇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班子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一是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并进行了责任分工,对责任内容进行了细化,按照每个班子成员分管工作的不同,划分了每个人的责任范围,把责任细化并落实到个人,每个班子成员对自己责任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并在年终向镇党委书面汇报落实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台帐机制,作好相应的基础工作;三是纪委组织机构人员落实,调整配备了纪委专职人员及信息报送人员。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意识

从思想上抓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正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

一是通过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在年初对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站所和村主责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并上墙公布,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责任;三是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影视片《真水无香》、《远山红叶》,通过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增强廉正文化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三,深化发展环境,促进机关和站所行风效能建设

(一),为了方便群众,提高机关站所办事效率,今年以来镇纪委进一步深化了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促进了工作作风建设;(二),镇卫生院联合宁波同乡会开展了义诊活动,接受了300多名患者的求疹,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方便,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三),严肃执纪,始终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当作从严治党,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和中心环节,今年以来共查出违纪违法案件3件。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一件,并通过调查调处进行了回复。(四),健全监管制度,明确部门职责,规范操作程序,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通过完善了招投标市场,在镇纪委的监督下,顺利完成了上市场金龙街一、二两期改造工程和宅下丁村茭白市场等五个项目工程的招标。(五),不断加强群众监管,为提高机关站所的性风效能建设,镇纪委在机关、站所设置了检举箱,以能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提高工作效能建设。(六)镇纪委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为民办事的工作效率,年初时,在镇域范围内聘请了政治素质高、有威信的老干部、老党员8人为纪检信访舆情员,建立了一支廉政纪检舆情信息员队伍。为了充分发挥纪检舆情信息员的作用,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近期,逐一走访了纪检舆情信息员。并提出了要求和任务。

四,深化村级管理,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深化“评星晋级”,在落实抓好2009年“评星晋级”的结果评定后,为了使这一活动更具实质性、操作性、可塑性,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将评星晋级的内容结合村主职干部年度考核不断完善、细化,并作了重新调整;同时,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首先在具有新农村建设极具代表性的集镇所在地村以及富有乡村特色的高湾村进行试点创建;(二)进一步加强“三资”监督管理,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对村主职干部的动员,布置任务以及落实责任到人,逐步开展“三资”清理基础工作。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结合镇民政部门加强村务、帐务监督,积极开展理顺理清村极财力、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村级债务的工作。今年以来对各个行政村进行财务清理,理顺了村级财务,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落实责任到人。督促有关人员做好该项工作,并按季将村务、帐务及时上墙公布。至此,全镇26个行政村村的财务清整工作正在不断推进中。

镇纪检下半年工作思路

回顾终结上半年纪检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成效,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薄弱环节,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要不断努力,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要找差距、明责任,扎实基础,踏实工作,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强化反腐昌廉制度,抓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遏制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2,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抓好基层站所及便民服务中心作风建设,增强领导干部的的事业心、责任心,提高办事效率,杜绝群众办事难的情况;

3,积极探索,抓好2010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化“评星晋级”活动,坚持以评促进,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规范村级议事决策行为,严格实行星级评定结果与村主职干部考核报酬,与项目资金、接对联系单位安排,与评优评先三挂钩;

4,继续规范农村村级权利运行,进一步抓好农村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为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