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毕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2:14

软件毕业论文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自由软件

《赞自由软件》于2000年初即本世纪一开头写完前四集就暂停了。原因是这两年业界不景气,遭遇到自IT产业诞生以来的最为严重的打击,泡泡终于被吹爆了。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笔者也生怕这自由软件经一赞再赞还赞且赞的平方之后,也被赞成了泡泡,偏离了自由软件自由发展的航向,那一定不是《赞自由软件》的本意。故暂且封笔《赞自由软件》,换笔疯侃了一阵《论软件思想》,但骨子里还是《赞自由软件》。刚刚进入到2003年,IT业大有回归理性反转向上之势,专家们又开始大胆预测,经历了严冬后的IT业界,将在2003年全面复苏,并带动狂跌了两年的股票市场,走出一波牛市行情。既然如此,《赞自由软件》也要与时俱进,跟风IT和股市的主流板块,把自由软件赞上一个新台阶。

1微软下嫁自由软件开放Windows源代码

众所周知,微软对自由软件从来就是不屑一顾的。进入2003年后,微软的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2003年1月4日,IT巨无霸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决定,向十几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公开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2003年2月27~28日,比尔盖茨第8次中国之行,向江主席汇报开放源代码问题,并立即与代表中国政府的“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正式签署“政府源代码备案计划协议”,向中国政府100%地公开Windows源代码。微软的这项决定,也许与微软与日俱增的霸道作风和垄断行为是一脉相承的,但却仍然具有其理性进步与顺应潮流的一面。毕竟开放源代码运动和自由软件运动不是少数几个人神经质的狂热与冲动,星星之火已燎原到足以威胁微软统治地位的灼热大火。微软是惧怕?妥协?认可开放?权宜之计?请看如下事实。

2001年初,微软的操作系统部门执行长JimAllchin公开指责自由软件:“到处散布软件程序源代码,将会扼杀了软件开发的创意,压抑了创新。OpenSource(开放源代码)运动将会终结智慧财产权以及研发的动机,是智慧财产权的摧毁者”。可见,当时的微软正迫不及待地歇斯底里地为OpenSource社群贴上法西斯的标签。

2002年3月在澳大利亚Adelaide市举行的2002信息技术全球大会(WCIT)上,微软首席技术官(CTO)CraigMundie重申软件产业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强烈反驳公开软件源代码的观点:“那些自由软件的鼓吹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清楚人们更加需要商业化的软件”。Mundie对自由软件联盟(LibertyAlliance)(由美国SunMicrosystems等33家企业和团体设立)大为不满,因为自由软件联盟的宗旨是“以用户为第一目标,开发普及与因特网用户认证相关的开放且独立的标准技术”,这是反微软垄断的有力措施。

为什么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微软就从深恶痛绝OpenSource到自己也加入了OpenSource队伍呢?请继续往下看。

微软以做PC操作系统起家,早先对互联网不以为然,直到人人都用Navigator浏览器在Internet上狂游时才猛醒过来,立即投入巨资开发IE浏览器,并立即将IE免费赠送全世界网民,还含冤叫屈地声称是新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立即就把Navigator挤出了市场。微软免费IE这一事例其实也表明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没有Navigator等其它敢与微软叫板的优秀软件,微软的IE还不知道要宰用户多少银子呢。微软的垄断是明摆着的,向全世界用户提供了优秀软件也是实情,用户获得了实惠更是事实,因此微软就死死咬住为用户着想的理由,终于打平了业界强烈关注的垄断官司。

喜欢在网上玩QQ的朋友们也许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网恋正在微软免费的MSNMessenger软件中进行;许多网上免费邮箱被改为收费邮箱后,微软的hotmail仍然没有任何收费的迹象,且极易申请成功,邮箱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服务器连接不上等问题(笔者也是hotmail的用户,欢迎使用hotmail的朋友们随时与wgang299@玩QQ)。

如果说微软赠送IE挤垮了Navigator,免费的MSN和hotmail与许多收费邮箱和国产QQ叫真,这些我们都可以当成垄断来看待;而开放Windows源代码也是垄断?理解起来似乎就有些困难了。

纵观微软的发展史,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颇多。例如微软的忧患意识:虽然强大,但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比尔盖茨原话)。微软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不怕丢面子很快改正。例如微软早先对Internet的漠视,但很快用IE来改正了错误,后来推出的.net概念,更是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挥;在一片反垄断的呼声中,微软很快就给人们送来了MSN这一类的免费套餐。反差最大的是,刚才还在对OpenSource横加指责,但立即又宣布开放Windows源代码……。

其实,明白人很清楚,微软开放Windows源代码,完全是被自由软件Linux逼出来的,或者说是微软对Linux的恐惧。当然,如此举措之后,微软是不是也会象免费赠送IE挤垮Navigator一样挤垮Linux?很难!理由如下。

2自由软件Linux乘势发展面向政府应用

Linux的开放性有目共睹,并且将永远是开放的。近几年来的某些网站,先用免费Email把你圈进去,等激情有余的众多网友们共同把这些网站捧红之后,免费Email就被毫无信用的商家们无情地取消了。Linux决不会误入先跑马圈地后强人所难的歧途,因为她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打过这种商人短视的主意,后来为了防止被一些惟利是图者所利用,Linux加入了GPL,受到GPL开放源代码协议条款的保护。Linux在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等等方面的优势,笔者在前两集《赞自由软件》中已经有过详细阐述,计算机类的各大媒体和网站对此也有大量解释,虽然最近有研究报告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就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吧。然而,看了以下各国政府和世界知名IT企业对Linux的态度,我们恐怕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2002年6月,德国政府宣布,德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采用开放源代码的Linux操作系统。此后,英国政府宣布在政府机构中采用开放源代码的软件。此前,芬兰、法国等国家政府已经宣布支持Linux。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以及美国海军也同其他政府或民营部门一样,已经采用自由软件来完成某些任务。西班牙西部地区的教育与科技长官正在进行一项反对操作系统垄断的事业。巴西政府和墨西哥政府也开始向自由软件大规模移植。韩国政府更是强令使用本国办公套件及相应的开放源码系统。

2002年底媒体报导: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德国、法国、芬兰、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近20多个国家制定了Linux发展计划,接近70部正在制定中的法规将强制或至少是鼓励政府应用开放源码软件。这些国家政府认为,采用Linux会促进一个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事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专有信息技术和新产品方面不能受制于人。2003年2月24日,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信息办和IMB中国公司共同宣布,“中国—IBMLinux解决方案合作中心”正式成立。这标志着Linux应用将走向更为全面的政府和企业市场。

关注IT业的人士都知道,微软2001年新推出的WindowsXP,其中颇受关注的“锁机”、“激活”、“订阅”等功能都有可能威胁到信息安全。在此之前的Windows2000就有隐藏秘密后门收集用户资料的劣迹,引起了业界震动。实际上,即便是在欧美国家,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只能运行在家庭、游戏等无关紧要的场所,关键性业务则必须由Unix来处理。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Linux的态度是坚决的。国家计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都已立项支持开放源码系统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专家们认为,公开的免费的Linux将是中国掌握计算机核心技术的一条捷径,是中国软件业开发自主产品和技术的良机。在2001年底和2002年底北京市政府采购正版软件公开招标中,中科红旗的Linux操作系统和中文2000公司的RedOffice都得以中标,就是得益于是基于Linux系统的。金山wps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采购中获胜,于2002年败北,原因是WpsforLinux一再拖延不能出手,不支持Linux的Office系统自然惨遭淘汰。

除此之外,政府以12亿资金启动的NC(网络计算机)已进入政府采购。国内做NC的主要有两个企业联合体,一个是采用方舟CPU、Linux架构的NC,另一个是采用龙芯CPU、Linux架构的NC。NC的Linux基本上和桌面Linux的要求相近,这对于Linux将是一个极大的支持。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我国第一部《政府采购法》大力提倡“优先购买本国产品”,充分体现了政府采购的社会经济调控职能。

3Linux面向行业应用为不同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行业应用将是Linux与微软NT竞争的焦点。由于行业不同用户各异,在应用系统的选择上虽然各有所好,但是其追求目标都是一致的,都需要从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功能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经济合理性等通用因素去考虑。开展信息化建设较早的行业或企业,越来越感到早期开发的那些专用系统成了信息孤岛,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为那些在封闭的没有提供源代码的支撑平台上开发的应用软件,就象被死死地捆绑在封闭的Windows战车上一样,推倒重来或兼容利用都将是痛苦的选择。

之所以人们还在惯性热恋Windows,主要是在桌面系统方面,应用软件多是Windows系统的,另外就是习惯问题。而行业应用和企业应用,是有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理由是,行业和企业应用多以网络为主,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对一般终端用户没有多大关系。另外,办公软件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微软Office系统,随着WTO的规则落实,微软可以手持这把“尚方宝剑”通过各种技术或市场手段严查政府和企业使用Office软件的授权情况,就会导致更多的类似于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抛弃微软的实例发生。其次,现在用户的应用水平都提高了,应用软件基本上也都是图形界面鼠标操作,其它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习惯和使用方法也都与微软的Office系列软件大同小异,Linux应用软件也在迅速丰富,如果有一天行业主管一声令下,或企业老板断然宣布,更换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些习惯问题马上就可以改过来。因为让大家去改变一个完全可以改变的习惯,立即就可以省下大把的银子,当然值得一试。

Linux行业应用和企业应用的更大优势还在于,世界知名IT企业Intel、Sun、Informix、Oracle、Sybase等等都支持Linux。IBM投入25亿美元支持Linux,IBM的大型主机、商用机、RISC服务器以及PC服务器系列,一律采用Linux,核心业务系统正运行在Linux系统上。Turbolinux是进入中国市场的Linux厂家之一,2002年一举拿下中石化大单,为行业应用打开了局面。“中国芯”与Linux整合后的NC应用,更多低端Linux嵌入式产品的市场占有,Linux服务器领域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大……,最最重要的是各国政府和广大用户的日益觉醒,微软是没有能力来左右这一世界潮流的。正如Turbolinux中国总裁潘迪所言:“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Linux永远不会死,这也是Linux与微软的区别,谁也不能保证微软永远不死”。

4水利行业选择Linux是明智之举且前景看好

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热身。任何一个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资金都在数十万或数百万元量级,有的项目可达千万甚至上亿元数量级,都要进行公开招投标。如果有一家高科技企业率先推出Linux解决方案,一定可以在投标中占领先机。

Linux应用于水利行业的优势在于:开放性技术的率先应用,水利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不会受制于人;行业应用标准尚未建立,谁先应用成功并得以推广,谁就可以成为事实标准,这是业界惯例。事实也是如此,绝大多数软件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大公司手里,业界标准也是在这些大公司的倡导下建立的,其它应用则处于“跟随”地位。开放源码的广泛采用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机会,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一个公开、公平的环境下参与竞争,都有“领跑”和制定标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使更多的开发人员能加入其中,“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

水利信息化市场巨大,经费有限,采用Linux系统可以节省项目建设资金;Linux将最终成为主流操作系统之一,谁先开发应用,谁就可以占领水利行业的应用市场。

早在一年前就有IT媒体分析,全国PC如果全部采用Linux产品而不是Windows以及微软的Office,一年将因此而节省近200亿美元的软件进口费用,即便是20%选用Linux产品,也可以节省40亿美元。这还仅仅是对PC而言,如果算上网络操作系统,其节省资金的数目可想而知。水利信息化建设每年在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方面的投入,真要细算下来,估计也要以亿元人民币计算。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必须形成国家控制下的全国各大江河流域以及各地区水系能够满足各类应用,便于调度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各流域或各省、市、地区级的规划以及实施中的具体项目,实际上都是部级控制网络的组成部份或基础信息点源。全国成千上万座水库大坝和灌溉工程,数十万公里堤防工程,成百上千座重点城市防洪工程,还有庞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供水工程、生态用水工程等等,哪一项都需要建设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分析整理、决策支持、调度管理等一系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组成的信息化系统。其中要求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具有开放性和扩展性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说只有Linux才能胜任。不相信不认识不考虑不研究不应用这一前景看好的可靠技术,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5工程地质自由软件增长迅速交流自由

我们早在1995年武汉“全国第二次水利水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上就首次提出了“工程地质自由软件交流”的倡议,并立即在会议期间进行了自由软件交流。协作网随后的发展进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自由软件的宣传。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网站()上的自由软件交流栏目(软件园地),是本网站访问量最大的栏目。许多素不相识的朋友将他们的劳动结晶上载geocom网站供大家自由下载,协作网的铁杆骨干们早已认可自由软件的理念,带头上传自由软件。更为可贵的是,一些非协作网的正式网员朋友们,也在为这个网站贡献他们的自由软件作品。协作网感谢这些朋友们。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自由软件

《赞自由软件》的第一集发表于《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创刊之初的1996第3期(总第3期)。当时主要是受国内外正在兴起的自由软件思想的影响,站在工程地质应用软件交流的角度,希望通过自由软件理念的探讨,使专业性应用软件走出自我封闭的误区,更好地服务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确立了这样的基本方针,我们的实际行动就是创造交流的环境,搭建沟通的平台,这是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的主要任务之一。

自由软件、自由软件思想和“自由”这个名词本身,都是舶来品,这一点笔者已经在《赞自由软件》的前五集和《论软件思想》(共四集)等文章中作了考证性阐述和一定深度的探讨。前不久,一位在美国研究法律的访问学者,从网上提取了笔者关于自由软件的系列文章,通过电子邮件与笔者探讨自由软件的法律问题,这可是把我给难住了。但读了该学者从网上发来的关于自由软件的法学问题的研究文章,倒是又获得了新的启迪。在《赞自由软件》第一集“自由软件的存在基础”一节中笔者已有明确提示:“如果有人能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心理学、人性的本能等多学科广角度全方位去研究这一问题,肯定会有惊人发现,说不定能获得诺贝尔奖”。果不然,这些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自由软件存在基础的研究,不但涵盖了以上学科,甚至已经扩展到了哲学、法学等领域,可喜可贺!

自由软件与自由软件思想的诱人魅力、研究意义及社会价值,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探索与争鸣,这不难理解。媒体对自由软件炒作热烈,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全世界除了微软之外的几乎所有IT大公司都跟着起哄,并投入巨资支持自由软件,这就令许多人难以理解。因为人们的固有概念中已经将企业厂商定位于惟利是图的范畴,而自由软件与商业软件在利益上是矛盾的,自由软件如何获利的问题没有解决,就相当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其他一切问题都失去了探索的根基。因此,本集《赞自由软件》的立论就从这里开始。

1自由软件的最新动态

为了便于立论,我们还是先来回味一番近一年来自由软件的精彩表演。

自由软件在计算机业界的火爆程度逐年升温,开放源代码运动从民间自发状态转化到由各国政府大力支持的社会形态,大有世界软件一体化的阵势。自由软件的典型代表Linux将成为操作系统的事实标准,以替代多年来微软垄断下强加给广大用户的封闭的Windows系统,这已经不再仅仅是软件理想主义者们的追求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软件发展趋势。政府、企业、研究、应用等等方面对Linux投入的激情和寄予的希望,可以从如下事实获得确认。

在政府支持方面,2002年底媒体报道支持Linux的有2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德国、法国、芬兰、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2003年又新增加了以南非为首的非洲国家。日本政府紧跟其后并付之实际行动,宣布采用Linux系统来管理中央政府80万雇员的工资和其他个人数据。

在自由软件开放源代码运动中,政府出面影响最大的,是中、日、韩三国为共同推进开放源代码软件而开展的合作。2004年4月3日至4日,中、日、韩三国IT局长OSS(开放源代码软件)会议在北京召开,三国签署了《开放源代码软件合作备忘录》,决定以Linux等开放源代码软件开发为基础,在标准制定、软件开发、推广应用、认证服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备忘录还指出,OSS是软件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使用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有利于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作为OSS典型代表的Linux,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也为中、日、韩三国的软件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政府对Linux的支持力度,我们还可以信手拈来更多的公开信息请读者自己判断。2003年11月,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组织召开软件产业研讨会,以企业为主体,开放式组成Linux标准工作组,通过联合国内产、学、研、用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各方力量,进行有关Linux的标准研究和编制修订工作,以确定Linux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Linux在我国的应用。Linux国家标准工作组目前已经完成了对Linux应用编程界面(API)规范、Linux桌面操作系统技术规范、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技术规范、Linux用户界面等四个方面规范草案的编写,并进入社会意见征求阶段。这在国内软件业是前所未有的。

2003年春惊心动魄的SARS疫情战役,北京市政府为了不使病毒由城市扩散到农村,迅速搭建了京郊农村SARS疫病防控信息平台,选用的是红旗Linux系统。中国石化、中央电视台、中国邮政等都是Turbolinux的重要客户。北京、海南等省市政府与IBM签定了共同发展Linux的备忘录。广东省财政厅的全省决算中心系统覆盖广东全省1300多个乡镇和城市,采用IBMDB2forLinux平台。IBMLinux高性能群集技术为打造超级计算机显露优势,南开大学的“南开之星”被称为目前国内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操作系统是Linux。2004年3月,信息产业部与惠普公司宣布共建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的Linux软件实验室(MII-HPLinux软件实验室)。惠普承诺,将在未来三年内为Linux服务平台提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及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共同推动Linux的产业化进程。

业界应用方面的信息,更为全面地勾画出了开放源代码的自由软件在各行各业中的地位。当前正在热炒的网格计算(GirdComputing),选择Linux为网格计算业界标准。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被称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格计算工程之一,服务器操作系统也是Linux。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申报的“Linux软件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撑体系研究”项目获国家支持。HP与红旗软件缔结Linux战略联盟,HP宣布与拓林思签订协议,在整个亚洲地区销售LinuxPC。据IDG报道,开放源码数据库系统功能正在增加,Linux在服务器市场的销售额2003年比2002年增长49.8%。AMR公司预计,从2006年起,开放源码数据库将被用来实现“关键任务系统中的路由选择”。

IBM对Linux的支持与贡献在业界是有目共睹的。最近,IBM要在中国举办全国高校Linux设计大赛,2004年4月15日开始网上报名(网址:)。在国际上,IMB从1997年起就开始赞助世界计算机协作会的国际大专编程竞赛(ICPC),2003年和2004年均采用开放源代码的Liunx竞赛环境。

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被称之为Linux内核的那一部分,其他所有Linux应用都是在此内核的基础上各自尽情发挥的。在Linux2.4内核基础上作了许多重大修改后,于2003年底了Linux2.6内核,业内人士认为它能使Linux更好地应用于PC和服务器。2004年3月,Novell推出基于Linux2.6内核的SUSELinux9.1个人版和专业版;拓林思业界首款采用Linux2.6内核的最新桌面产品Turbolinux10Desktop。足以可见业界对Linux2.6内核应用反应之快,有力地支持着信息社会快鱼吃慢鱼的宏论!

Novell是世界知名网络软件厂商,也是最后一个站出来支持Linux的知名世界级企业。在全世界网络系统领域,许多重要的关键系统的用户都是采用Novell的NetWare网络系统。笔者至今还保存着一件圆领短袖白汗衫,是好几年以前应邀参加Novell的网络研讨会时获赠的礼品。汗衫背上的图案是两个脑袋很小的时髦男女用一根网络线连接在一起后就成了大脑共享器,很有创意的网络广告衫。近年来在世界各大软件硬件和网络厂商都纷纷宣布支持Linux的时候,Novell一直没有表态。可是到了2004年2月,Novell的惊人之举是收购了Linux厂商SUSELINUX,一跃而成为Linux世界中最有实力的厂商,就连IBM的服务器也将捆绑Novell的Linux软件产品。2004年3月,Novell与IBM、惠普签订对Linux系统的支持协议,宣布正在开发一套完整的Linux桌面系统,以取代Windows系统。

2微软对自由软件的恐慌性表演

自从2003年初微软在开放源代码的重压之下,不得已而宣布向十几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公开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之后,最近也有一些新举动。2004年4月6日,微软在网站上了WindowsXML(WiX)安装工具包的XML源代码,并声明WiX的使用的是“通用公共许可”(CPL),开发人员能够修改源代码,并在商业性产品中使用这些源代码。

请读者注意,微软同时还指出:“许多在SourceForge上的项目都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建立的,WiX技术的开放将能够使开发者们开发出更好的Windows软件”。广大追求自由的程序员同志们该清醒了吧!微软开放源代码的目的仍然是让更多的程序员写出“更好的Windows软件”。请注意!用微软的源代码永远也写不出能跨出Windows系统束缚的应用软件!由此可见,即使微软开放所有的源代码,仍然是对自身系统的开放式保护和美丽外衣下的进一步垄断!因为Windows应用软件越多,越能巩固Windows的阵地。

微软在神秘的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的过程中是立了大功的,视窗系统使计算机操作简单化可视化。微软在市场运作中的成功案例,也许永远都值得MBA教师和学员们研究。微软通过市场垄断挣了许多钱,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却宣布只为后代留下2000万美元,其余数百亿美元全部回报社会!这样的境界在我们身边的富翁中是很难找到的。然而,微软的Windows通吃了PC操作系统,形成了事实垄断,这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刹车的作用。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全世界针对微软垄断的自由软件开放源代码运动,其实也不可能将微软置于死地,也没有这个必要。科学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这是最为冠冕堂皇的理念。

进入2004年后,微软还爆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行动。4月2日,微软与SUN公司宣布双方达成广泛技术合作协议,为此微软向SUN支付高达19.5亿美元的巨额补赏,以解决有关反垄断和专利诉讼以及技术许可费等问题。评论家认为,这种所谓的Unix与Windows的强强联合,目的只有一个,对付日益强大的Linux。SUN本身是支持Linux的,但同时拥有自己的Unix产品市场和著名的Java发明权,早在20世纪90年代,SUN与微软在Java技术和开放Windows接口问题上就成为“宿敌”,一直官司不断。本次联合表明,微软虽然被孤立于Linux世界之外,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重金分化瓦解Linux阵容,正应了中国那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令Linux阵容担心的是,SUN如果成了Linux的叛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其实不必多虑!SUN的品牌在国际上与IBM、HP等企业是齐名的,为私利而出卖朋友否定自己一直倡导的开放源代码理念,SUN决不会做此等势利小人。比较可能的结局是,SUN在金钱面前会脚踏两只船,暂时放弃对正义的主持,做八面玲珑的和事老。

微软的策略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开放Windows源代码吸引更多的程序员开发Windows应用软件,确保Windows市场。另一方面,与SUN的合作免去了在Java技术上的纠纷,因为Java语言开发出来的应用软件,是Windows、Unix和Linux都可以兼容的跨平台软件,微软并不吃亏,可见微软之高瞻远瞩。不过用户是不会过多地关心这种合作与不合作的,开放源代码和跨平台的应用系统,对用户来说总还是有好处的嘛。

微软分化瓦解Linux阵容还使出了常规性的小动作。据报道,微软最近从SUSELinux挖走一个Linux业绩突出的销售大腕Aigner。类似行动也许还会继续,这将是对Linux阵容的进一步考验。

3自由软件目前最为激烈的争议

2003年在全球Linux业界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SCO就Linux向美国犹它州法院提出的法律诉讼,SCO集团状告IBM将Unix的源代码用于Linux,并向全世界采用Linux的用户提出了一些威胁性警告。但SCO的行为私毫没有影响到Linux的发展趋势,反而有点偷鸡不成反蚀米的味道。SCO是世界知名Unix厂商,也是Linux厂商之一,其产品是SCOLinux。大家知道,Linux起源于Unix,许多Unix的源代码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Linux。SCO与IBM有合作关系,它当然不能容忍IMB单独在Linux领域比自己更为风光。

SCO的法律诉讼令人感到有些无聊。既然SCO也是Linux厂商,SCOLinux系统就应该遵守GPL协议条款开放源代码,但他却反而去状告和威胁Linux用户,当然就激起了全世界Linux厂商和用户的反感。据最新消息,美国法律不一定支持SCO的诉讼。

SCO的法律诉讼还让我们想到另一些有趣的事。例如某些人某些作品在没有出名的时候,什么都不是,一旦出名了,动不动就要找人打官司。Windows在不出名时对盗版采取的是低调处理,等你用得像吸毒一样上了瘾之后,你就只有主动掏腰包的命。因此,SCO诉讼的一个重大嫌疑是垄断Linux!这一点虽然值得业界警惕,但SCO也只不过是异想天开地自作多情罢了,Linux是全世界的,谁也垄断不了。

Linux在应用方面的最大争议和软处是支持他的桌面系统尚还达不到微软Office那样的普及程度,但其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国内的永中Office、WPSforLinux和其他桌面系统正在雄起,替代MSOffice也就是早迟而已的事。永中Office采用Java语言开发,是真正的跨平台办公系统,数据集成是她的创新点。可怕的是微软正在模仿永中Office的数据集成思想,将在微软下一代Office中有所表现。微软模仿和吸收他人原创技术的能力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真正的炉火纯青!盖茨赖以扬名并发家致富的Basic语言是20世纪60年代特默斯学院的两位教授创造的;微软起飞的翅膀DOS,是从西雅图计算机公司购买的;Windows用的jXerox和Apple的技术;Excel是Lotus1-2-3的复制品;word纯粹是wordStar、WordPerfect的跟风,IE更是Navigator的翻版。因此,微软的模仿,最令人担忧的是挤垮永中Office。

国内自由软件的最大反对派是某些并不是安全专家的媒体评论家!2004年初在《软件报》上发表的《砸烂Linux桌面》的评论文章,言辞凶狠,危言耸听!理由是开放了源代码的操作系统,谁都可以任意攻击,似乎采用了这样的操作系统,敌人随时都可以打进来,我们就要“亡党亡国”了!也难怪,中国的封闭思想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充分表现。别人的政府大楼、国会大厦、高等院校都是开放的,咱们的一个小小的区乡政府也要戒备森严,更是少有无围墙的学校和机关!思想的封闭就更不用说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看来并没有把某些人唤醒,教育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

4自由软件的市场操作

本文开篇提出要回答“自由软件如何获利”的问题,其实市场常识就已经回答了,只不过我们并不很清楚厂商们是怎样获利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是基于Linux平台的应用软件,也许都是利用网上的开放源码组装而成。所以,在全世界,开放源码软件已经形成了一个尚无法探知的巨大市场,中国也不例外,请看以下报道。

某老板的底气来自于“开放源代码”,这也是他死活也不愿透露自己真实公司的原因。“说起来还是有点丢脸,”他告诉记者,“其实国内许多企业,甚至包括IBM、HP这样的大公司也不例外地利用开放源代码软件。在网上,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几乎任何领域的软件源码,下载下来,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重新编写、汉化之后,就可以使用了。整个过程对于熟悉Linux的人士而言,三个月足够了。剩下的时间就是不断地应用,不断地完善软件功能。之所以不张扬,是利用了不要钱的源代码自己总有一种‘占便宜’的犯罪感”。可见,表面上看自由软件开放源代码好像缺市场缺用户,但却有许多偷着乐的毫不张扬的精明企业,正在利用网上免费的源代码资源为自己赢得第一桶金。

上面这个应用的成功案例很精彩吧!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用户!用户追求的是应用,是能为用户带来效益的解决方案。对于你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是网上来的还是其他途径来的,用户并不是很清楚,也不一定很关注。例如你的网络系统是选Unix、Linux还是Windows,是网络决策者的事,是网络管理员的技术专长,终端用户根本不用关心。又如一些专门的应用系统,你可以选跨平台应用的Java编程,也可以用微软的VC或VB编程,也可以用其他编程语言或工具;你的数据库系统可以是微软的、Oracl的或IBM的,而与用户见面的都是通用的窗口形式,对终端用户来说都没有任何关系!

最近,有IT评论家又在误导用户:“Linux不乏技术,就缺市场包装和宣传”。笔者同意此评论的前半句,将后半句中的“包装和宣传”去掉后基本上可以站住脚。大家不会怀疑,吹牛最没有底的就是IT包装和宣传。2000年微软在中国搞了一个“维纳斯”风暴,其包装和宣传可是舍得花钱的,再凭微软在市场中的巨无霸地位,蒙倒一大批用户那还不简单。可这个“维纳斯”的确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用户对其不予认可,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Linux之所以缺市场,其实也不全是包装和宣传的问题,而是“先入为主”的人性习惯。Windows先入PC应用,占尽了先机,要由新的系统来替代人们已经熟悉了的系统,难!问题就是如此之简单!我们只要处于清醒状态,就不会被复杂化了的简单问题所蒙骗。

既然人们普遍存在从众心理,Linux真正缺的是领头羊!就像股市一样,有了领头羊,就不愁走不出牛市行情。Linux还缺突破口,只要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应用中撕开了口子,Linux就可以像洪水猛兽,风卷残云般地迅速挤占Windows市场。Linux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不缺政府的支持,也不缺知名企业的支持(联想是国内知名IT企业,但一年前却在Linux问题上打了退堂鼓,有釜底抽薪之嫌疑!不过最近有报道说联想也在讨好用户和政府采购,在两款商用电脑中预装中科红旗Linux),缺的是应用支持,观念支持。

所以,对于那些应用软件开发商,单一地将自己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完全地挂在微软战车上是很危险的!如果你选用跨平台的开放源代码的编程语言,你的应用系统就是通用型的,既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也可以在Linux平台上奔驰,为什么还不行动?好好学习一下上例中的这位小老板,也好好学习一下连微软都要模仿的永中Office。

文章写到这里,读者已经不难理解本文的立论:软件企业是如何利用自由软件赚钱的。

5结语

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乃至全世界,至今还没有一家以工程技术应用软件为主业的Linux公司,这是一个冷门。想想看,国家建设哪一项不需要工程技术?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应用市场。而优秀的工程技术应用软件,比尔·盖茨是编不出来!

因此笔者顺便建议那些认可Linux理念的有点小胆量的投资者,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欢迎与笔者联系,咱们合伙来搞一个立足于行业应用和工程技术专业应用的Linux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具体事项可电邮或面议。

自由软件是人性的,人性是自由的。倡导自由,倡导人性,是社会永恒的话题。自由软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全球共享的知识财富,Linux风光无限。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自由软件

在95年11月武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会上,首次公开进行了本专业的自由软件展示与交流,尽管会议上提供的自由软件只有4个,但都是些实用性强的软件,与会代表争相自由拷贝,气氛异常活跃,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会议纪要》认为:自由软件的广泛交流,体现了信息社会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抛弃了传统封闭的小农意识。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交流才能发展,这是我们计算机应用事业的保证。

什么样的软件是自由软件?自由软件与商品软件是什么关系,本文便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

1.软件按商业性质分类

如果按软件的商业性质来分类,大致可分为商品软件、自由软件、共享软件和转让软件等四大类。现分述如下:

1.1商品软件

所谓商品软件,是将软件当成商品出售,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一般来说,商品软件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用户群,有一定范围的销售网络,有较为健全的咨询和软件维护技术队伍,有开发队伍不断地进行软件升级。

按国家规定,要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软件首先要经过国家或社会普遍公认的软件评测机构(如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质量认证。认证的标准和依据是国家有关标准或行业标准,例如:GB8566-88、GB8567-88、GB9385-88、GB/12504~12505-90、GJB437-88等,同时还应取得beta测试版用户的测试报告。

软件是逻辑产品而不是物理产品。软件生产集中于开发而不是制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智能的高效率的发挥。软件是看不见(或读不懂)摸不着的以磁盘、磁带、光盘等记录/读取介质为载体的计算机程序编译代码。鉴别软件的优劣、功能的强弱、使用的价值等等,可按国家对软件开发的规范标准组织评审,或由国家专门的软件评测中心进行评测。对于应用软件来说,笔者认为最权威的鉴定和评测是软件的直接使用者­---用户。

软件能否形成商品,当然要看是否具备商品的一些基本特性,要看是否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即是否具备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形成商品的软件,要有极强的商品意识和版权保护,这是无庸置疑的。而不能形成商品的软件,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开发难度大专业性很强用户很少的软件,或为特殊要求而开发的软件,或研究课题在理论上还不成熟的软件。例如控制卫星发射的软件或高精尖科学研究的专门软件,既不会卖,一般用户也不会买,显然不是商品软件。又如为一种新的尚未越过探讨阶段的结构设计理论而编制的软件,至少在新理论未经实践检验没有被广泛承认尚无规范认可阶段,不是商品软件。还有一些专业性软件,标准化程度低,规范性差,软件维护困难,没有售后服务,仅仅是单位之间的有偿引进或转让,自然也算不上商品软件。

另一类是开发难度不大,多为个人单干开发的小型软件、小工具、单一功能的小程序块等,反映出程序设计中的一些技巧和经验,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果没有经过包装,用户不多,也很难形成规模性的商品软件。

1.2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freeware)又称免费软件,由国外类似活动中freeware一词转译而来,指经软件作者同意或软件版权所有者授权,免费提供给用户的非商业性质的软件产品。自由软件可以有著作权(版权)或无著作权。

有著作权的自由软件,其作者声称版权所有,但免费或收取很少的费用提供给用户,让人几乎没有限制地使用或拷贝或与他人分亨,一般不公布源程序代码(一些公开发表源程序代码的短小程序当然也属于自由软件)。例如许多国内外广泛流行的磁盘拷贝、磁盘文件管理、硬件测试、文本编辑器、文件图形格式转换等等工具类软件,Internet网络BBS(电子公告板)上可随时下载的软件,以及许多商品软件的低版本、演示版、教学版、简版等软件,均属于此类。另外,国内的一些优秀汉字系统如王码WMDOS5.0以及后来升级的6.0和8.0、UCDOS3.0简版、UCDOS5.0试用版、213L等,还有一些汉字输入法、办公排版系统等,亦为有版权的自由软件。96年初,深受用户喜爱的中文优秀制表软件CCED的版权人朱崇君先生宣布难以忍受软件销售70%的收入被销售商拿去的现实,将正在热销的CCED5.0以CCED5.03版本加入到有版权的自由软件行列而成为96年中国软件行业和用户们议论纷纷的重大新闻之一。

没有著作权的自由软件,是指在软件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的大批标准的子程序和常用模块,它们已经在很多软件产品中被多次使用过,或被收入教科书和公开出版的源程序代码集中,实际上已经弄不清是谁原创的,即已不清楚谁是版权人。还有一些软件,其开发者在发表时公开声明放弃版权,供社会公众自由使用,对于这些已经成为社会公共财富的软件,在开发中使用是不会构成侵权的,可放心引用。

1.3共享软件

共享软件(英文:shareware)有别于自由软件,需收一定费用,但仍为非赢利软件。共享软件所收费用仅限于资料的成本费和发行费。共享软件鼓励用户自由拷贝,自由应用,软件不加密,如果喜欢该软件,有义务向发行公司注册,只需付很少的注册费就可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以及进行技术交流,发行公司所收取的少量的注册费也仅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支持该软件。例如近来到处做广告的"王特绿色MIS4.0"和"雅奇MIS6.2"属于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编程一类的大型软件,可以减少应用系统大量的编程工作,也推出了共享软件版本。

1.4转让软件

一些专业性较强,开发难度较大(多为单位开发),用户群有限,无规模性销售网络,无健全的咨询和软件维护技术队伍,达不到商品软件的要求,但又有用户需要,于自由软件和共享软件与商品软件之间的软件,笔者暂且将此类软件称之为转让软件。水利水电系统中各单位之间互相以商品软件形式出现的绝大多数专业软件均属此类软件。

转让软件的纠纷较多,单位之间的转让往往没有履行严格的合同手续,是以单位、领导、熟人和朋友之间的信誉为转让基础的。转让软件专业性较强,维护困难,售后服务差或根本没有售后服务,是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

2.国内外的自由软件交流

自由软件的价值在于交流,这种交流没有国界,不讲阶级立场,不分专业,不论社会地位,所有参加软件交流的人全球平等,就象在Internet网络上发送E-mail,参加各种论谈一样。

2.1自由软件的国际交流

在发达国家,自由软件已是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从商业意义上讲,商品软件的测试、反馈、改进、交流与传播,都离不开免费试用、交流共享这种方式。在极端强调知识产权的美国,自由软件却十分普遍,国内广泛流行的外国自由软件多为美国自由软件,《软件世界》杂志不定期公布的自由软件目录清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由软件联谊网国际交流部提供的美国自由软件。事实上,我们每个计算机用户手中都有一些如磁盘拷贝、磁盘整理、文件管理等实用工具软件,基本上都是这种国外自由软件。

业界振臂高呼网络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就是网络,以至于Internet网络热得一塌糊涂,BBS作为Int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自由软件供广大电脑爱好者免费取用,这也许是Internet最吸引人的功能,用户只要通过Modem和电话线即可使用。BBS为自由软件的交流提供了公开场所,很受电脑爱好者们的喜爱。

2.2自由软件在国内的大气候

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有一个分会---自由软件分会,该分会于93年4月面向全国各行各业成立了自由软件联谊网,三年多来的自由软件联谊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数千位个人网员和单位网员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联谊网成功地举办过自由软件展示会,组织自由软件参加计算机交易会和计算机应用成果展示会。联谊网除了向网员直接寄发自由软件信息和自由软件拷贝外,在《软件世界》杂志上设置有专门的自由软件栏目,不定期公布自由软件目录清单,截至1996年第6期止共了十七期近180余个自由软件,有时还刊登自由软件的功能介绍,凡是入了网的单位和个人,均可免费获得网上的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联谊网的活动得到了一大批计算机软件专家、软件开发研制单位和软件公司的大力支持。著名的王码、希望、晓军、新天地等电脑公司向联谊网提供了各自优秀软件的自由软件版本;天汇、中国龙、利方、超想、CCED等国内优秀软件的自由软件版本也在联谊网中广为传播;王特绿色MIS和雅奇MIS等国内优秀数据库自动编程软件系统也纷纷加入了共享软件的行列;CCED的版权人朱崇君先生多次为自由软件发表高见。众人拾柴,越办越火。可以说,自由软件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软件世界》杂志对自由软件的高度评价:联谊网的自由软件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软件的研制开发、促进优秀计算机软件在我国的普及,这是经过了计算机行业多年的发展和酝酿,在新的市场经济的促进下,接受了国外Freeware的启发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而逐渐成熟起来的。自由软件是推广普及计算机知识、造福社会、培养下一代计算机人才的科普性社会公益事业,是计算机事业的希望工程。

3.自由软件的存在基础

自由软件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和热烈火爆的交流市场?用户积极索取自由软件,说明自由软件决不是一些滥竽充数毫无用处的劣质软件,否则尽管不花钱,取之无用,反而占据磁盘空间,谁还会去花时间和精力瞎折腾。另一方面,有大量的自由软件提供者,显然不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机行业软件的流通与交换现象,如果有人能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心理学、人性的本能等多学科广角度全方位去研究这一问题,肯定会有惊人发现,说不定能获得诺贝尔奖。

作为商品软件的试用版、测试版、普及版和低版本,以自由软件的形式广为散发,有其商业广告和市场策略的性质;而一些工具类和小技巧类自由软件则毫无商业意义,为什么仍然有广泛的提供者呢?

编程序很累,调试程序常常会通宵达旦,能做到这一点,单从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来解释是不全面的,对于某些利已主义者来说也许是这样,而对于那些电脑迷程序狂计算机人而言,所谓的工作激情、思想根源和行为动机显然是争取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的重大研究课题。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发明家的废寝忘食,科技工作者不计报酬撰写论文(近年来在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但无稿费可言,反而要交版面费)等等事例,都不能完全用经济利益来解释。《组织人事报》称:当前人才流动的主要动机不再是追求高薪收入,而是寻找自身价值发挥的最佳环境。可见,现实生活中人性的本能反映与人的需求和欲望的多元化,使得对某些事物的解释众口异说,有人就是愿意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无偿奉献给他人,并以此为自己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我想这正是自由软件存在的基础的基础。

软件是有生命的。软件的生命就是软件的生存周期,即从提出软件产品开始,直到该软件产品被淘汰的全过程。软件的生存周期说明,软件不具备收藏价值,不存在增值意义。软件的发展非常迅速,更新换代十分频繁,新版本出来老版本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商业意义了,这也许是商品软件提供自由软件版本的原因之一。个人开发的形不成商品的软件,在生命周期内不进行交流,个人的劳动价值就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是不是有点冤枉?

4.关于工程地质自由软件与转让软件

我们的许多地质计算机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编程技巧、实践经验和实用程序(软件),来之不易,弃之可惜。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专业软件的难度较大,用户群又十分有限,标准化程度低,规范性差,各家自主开发,极少进行交流,又难以形成商品,与其如此自编自用自生自灭,还不如贡献出来作为自由软件或共享软件在系统内广为交流,互通有无,实现这些知识产品的真正价值。

事实上,水利水电系统各单位自行开发的一些实用软件一般达不到商品软件的要求,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各自为政,互相封闭,低层次的重复开发,实在是得不偿失。其实,提倡软件交流,反对低层次的重复开发,早已是许多领导讲话和技术干部献计献策中多次提及的,绝不是笔者个人的大声疾呼。当然,软件作者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作为自由软件提供出来交流,也是无可非议的。

需提请用户注意的是,要钱的软件并不都是好软件,反之亦然。特别是单位之间的引进和转让软件,纠纷较多。该类软件维护困难,要价很高,没有售后服务,有可能是一锤子买卖,近年来在本系统中已经有类似现象,用户在引进时一定要慎重。我们也希望那些不太成熟的软件要自重,一锤子买卖不旦损害了兄弟单位的利益,而且损害了自己的声誉,眼前利益短期行为不可取!

我们曾经为个别软件写过推荐意见,其目的在于请更多的用户去试用和测试,绝对没有要用户掏钱购买这类没有经过严格测试和相当数量的用户群检验的不成熟软件。我们已经多次声明不搞软件鉴定,而将软件鉴定这一神圣职责交给用户。目前由水利总院勘测处主办的《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刊物上刊登的各类专业软件介绍,完全是出于信息交流的目的,建立起沟通软件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各单位在进行专业软件引进和转让时风险自负。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自由软件

赞自由软件2,读作:赞自由软件的平方。赞自由软件前三集的题目顺理成章,先是“赞”,后“再赞”,继而有“还赞”,这第四集的题目就不好取了,叫“四赞”或“赞”的第四集,都太俗气,来它个“平方”,既有“四”的含义,又不落俗套地将阿拉伯数码的“2”这一颇具“双”、“重”、“偶”的吉详意思表示出来了,并且符合笔者神吹调侃喜异善奇的写作风格,自然是要自恋一番的了。但话又说回来,这种风格的文章也只有在我们自己倾注了许多心血花了大量时间费了多少精力而编辑的刊物上才可以与读者见面,若投去他刊,也许早就被那些正规而古板的大编辑们卡死在摇篮里了!

言规正题。我们对自由软件的赞美到了写连续剧的程度,一是自由软件自身的优势所在,二是表明了笔者对软件未来的展望。赞美当然就有夸张的描述和浪漫的遐想,但也还是要讲出道理来的。再说,遐想、梦想、幻想甚至虚幻,在科学道路上永远是创新的原动力。遐想能出思路,梦想可以成真,科学需要幻想,现实也有虚幻。虚拟现实、虚拟世界、虚拟空间、虚拟硬盘、虚拟光驱……,业界很时髦的虚拟概念,就看我们的理解能力了。

关于自由软件的思想、自由软件的精神、自由软件与商业软件的本质区别、自由软件与知识产权的对立、我们如何利用自由软件来发展专业应用软件等等问题,我想仍然有一直探讨下去的必要。既然是探讨,也欢迎大家争论。

1自由软件Linux是网络操作系统的首选

1999年是政府上网年,2000年是企业'''');">企业上网年,2001年将是家庭上网年。

新世纪刚开头,企业信息化就奏出了时代强音。1月26日,由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和科学技术部共同主持,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全国520家重点企业参与,强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工程”业已启动。

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网络,网络的关键技术是网络操作系统。一般用户对网络操作系统并不很清楚,也不必搞清楚。可是对于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决策者来说,他们必需关心网络建设的成本、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与可靠性等等,至少要知道目前的流行产品是什么,未来的潮流方向如何,否则随时都有被“奸商”蒙的危险。对于网络管理员,当然更关心的是网络的稳定性,三天两头宕机的系统,非把网管员整成精神病患者不可。那么可以同时满足决策者和网管员,又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没有呢?当然有,那就是当今最“牛”的自由软件Linux。

Linux被称为软件自由女神,在业界媒体上具有很高的出现频率。我们只要任意翻开一本计算机类报刊杂志或刊载有计算机内容的报刊,都可以见到Linux的身影。可以说没有Linux露脸的业界媒体,那一定不能代表业界的声音和潮流。

1998年是Linux年,1999年Linux继续走红。称1999年为中文Linux年也决不为过。3-4月间,TurboLinux3.02、XteamLinux两种中文Linux发行版本相继亮相,掀开了中文Linux从无到有的新篇章;8月,TurboLinux4.0和红旗Linux简体中文版,预装TurboLinux4.0中文版的长城电脑开始出售;9-10月,TomLinux、COSIXLinux中文版问世;12月,TurboCluster集群服务器中文版本在中国上市;……;目前已经有七种以上的中文Linux版本在国内市场流行;红旗Linux被中国科学家们称为新时期的“两弹一星工程”。

1999年的中国计算机世界展览会,为Linux开辟了专区。9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Linux开发者大会。Linux在国内已经火起来了。

1999年11月15日,在拉斯维加斯,有全世界2000家厂商参展的Comdex`99大会上,Linux攻势强劲,出尽风头。众多著名Linux厂商不仅阵容强大,而且推出了基于Linux的图形、多媒体、办公套件、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集群服务器系统等等应用软件,使Linux应用软件不多的状况成为历史。会上Corel公司推出的CorelLinuxOS是通向台式机操作系统市场的第一步,声称将在2000年第二季度推出Linux的办公应用软件,还将推出针对Linux的图形应用软件:无缝地接合Windows及MacOS平台。Linux进军台式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无疑是向Windows系统的公开挑战。

Linux在全球风行,近两年来增长速度惊人。据权威机构IDC预测,未来五年内Linux的平均增长率将超过其它操作系统增长的总和,成为21世纪前途无量的操作系统。

据国内建网单位介绍,选择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总体工程造价降低30%,系统运行速度提高一倍。Linux不仅让我们有了Windows之外的选择,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由软件最美好的一面,又一次赋予了中国软件业的新生。

Linux被国内业界人士看作是开发自主操作系统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中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主操作系统的开发,多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完全采用别人的操作系统是危险的!何况中国每年还要为Windows操作系统支付几百个亿的版权费。国家有以Linux为契机开发自主操作系统的行动,业界对此呼声强烈,媒体宣传态度中肯,用户们也应该有首选Linux的自觉性。

2自由软件的自由与免费

随着Linux的成功,自由软件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外延更加扩展。以前我们对自由软件的理解与今天媒体和业界对自由软件的深层次探讨相比较,似乎显得有些肤浅了。三年前我在《赞自由软件》一文中,将自由软件定义为有版权的自由软件和没有版权的自由软件,并且还进一步分解为开放源代码的自由软件与不开放源代码的自由软件。但最根本的出入在于我们一直将自由软件理解成免费软件,因为FreeSoftware一词中的Free的确有自由和免费的双重含义,将她译成中文时在字面意义上也是这样理解的,而且从实际意义上看同样如此。近来一再有人撰文予以纠正,声明“Free”不是免费而是自由,并举出GPL((GeneralPublicLicense,通用公共许可证))中的解释:“Free”是自由而不是价格。对此我们没有更多的说法,因为GPL中的解释无疑更具权威性。

根据GPL的定义,自由软件要开放源代码。而广大计算机用户机器中的大量常用工具类软件,基本上是都是封装后的可执行程序,并没有提供源代码,只能归于免费软件之列。

其实,对自由软件的理解有误区也好,存在争议也罢,对于一般用户而言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特别是从我们一直推崇的自由软件精神以及自由软件在行业专业计算机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角度来说,基本上无关紧要。因为广大用户更关心的是软件的功能和实用性,大多数用户也就是知道会用即可,并不去关怀源代码问题。可以并且能够折腾源代码的用户,属于高级用户。那些程序员,电脑疯子和计算机狂,去追寻、修改、编写和提供源代码,当然就比高级用户还要高级了,他们的动机和志趣已经远远在我们概念中的一般用户的思维范围之外,本文暂时停止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探求。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仍然完全可以将那些任意拷贝自由使用免费共享的软件当成我们早已形成了概念的自由软件,管他提供还是不供源代码,均不必下功夫去理论。有用能用就行。

3开放源代码由来已久势不可挡

开放源代码并不是今天的新生事物,应该说从计算机诞生之日起就是如此。Linux仅仅是开放源代码的典型代表,而决不是源代码开放运动的全部。

众所周知,在当今的计算机技术中,软件被称为计算机的“灵魂”。而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刚刚出世时,软件的地位则远不如硬件风光,程序员大多是女性就足已证明。到了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产品已经相当丰富,厂商在提供硬件的同时也是要提供软件的。直到今天,单独去购买计算机类的配件产品,如modem、打印机、扫描仪等等,厂商都要提供相应的驱动程序和(或)应用软件。

1968年ARPANET(Internet的前身)建立时即开始了验证开放源代码的可行性。1973年TCP/IP协议的产生,成为Internet的基础。1976年,比尔.盖茨发表了他那份“臭名昭著”的版权宣言《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才改变了软件的游戏规则。尽管如此,开放源代码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请读者继续观注下例事实:

197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立了BSDUnix,被称为开放源代码的先驱;1983年自由软件基金会(GNU)计划成立,并建立了GPL开放源代码协议;1987年Perl语言(一种用户群比Java更多的编程语言)诞生;1993年FreeBSD1.0;……。

从1998年起,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势不可挡。先是Oracle、Informix等众多知名厂商纷纷推出了支持Linux的产品,接着是Netscape公司公开Communicutor5.0源代码,紧随其后的是Sun公司宣布向开发人员公布Java2的源代码,Novell公司公开Netware部分源代码,Apple公司宣布公开部分MacOSX的源代码,康柏(中国)向中软公司开放64位Unix源代码。在Internet上有许多专门公开源代码的网站,为程序员们提供了丰富多采的编程源代码资源。

1999年初有人预测,操作系统市场将会逐渐消亡,随着Linux和FreeBSD的发展,操作系统必将走向免费,仅仅是时间而已。新世纪新千年刚一开头,预言即变成了现实。2000年1月27日,SunMicrosystems公司在京举行新闻会,正式经过3年研究开发并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的Solaris8操作系统,免费向任何人提供,源代码公开。Solaris8是当今业界领先的Unix操作系统。

从以上开放源代码的历史和众多源代码开放软件的亮象可以看出,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的确“博大精深,Linux只是沧海一粟。”

盖茨将自由拷贝视为盗版,虽然维护了开发商的利益,但却从此埋下了隐患:产业垄断出现,产品质量低下,缺乏应用服务,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已经开始阻碍软件的社会化。垄断所造成的产业畸形成为软件业最致命的障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提供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的软件后患无穷,这时重新倡导自由拷贝和源代码开放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软件的老传统和发展潮流都是自由拷贝,源代码公开,用户可以修改和完善应用程序,其特色之一是保证了程序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Novell公司头目认为:“开放源代码导致了高质量的代码产生”。这正是对源代码开放浪潮的权威性技术注解。

其实,最需要源代码的并不仅是那些软件开发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操作系统,老是受制于人真不是个味。在国内广大计算机用户中占统治地位的Windows95/98系统,会悄悄向控制者发送机器中的信息,造成用户资料泄密。国家重要部门用Windows操作系统是很危险的,特别是网络应用。鉴于此,国内业界把Linux作为开发自主操作系统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更有其深层次的含义。中国的软件产业对公开源代码的贡献并不多,但又是最需要公开源代码的,这是事实,当然就更应该积极加入到世界性的开放源代码行列中去。

操作系统开放源代码,应用软件也有开放源代码的。不过,用户多的软件开放源代码才有意义,专用系统源代码开放了也没几个人去理它。中国的问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生产力,不能迅速变成商品,大多被束之高阁,久而久之就成了过时技术,可见专利保护也是有缺陷的。对于那些过时专利,如果早点将技术公开,谁都可以用自己的实力去将这些技术转化成商品,国家从这些赚了钱的商品中收税,再从税收中提出一部分直接奖给发明者,有可能比走阳春白雪式的专利技术更有实际意义。

4Internet是公开源代码的最佳媒体和途径

传统的源代码传播途径是以纸介质或磁盘为媒体的,其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十分有限,不能及时反馈和公开程序高手们修改与补充的代码,讨论的范围就更狭窄了。Internet地球村的概念和实际功能,充分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论您在哪里,也仅是一“屏”之隔,一“点”之差,您要是真把自己融入到这个虚拟的社区中,编程中的难题不愁没人解答。Linux就是借助于Internet发展壮大的,可以说没有Internet就没有Linux。流行编程语言VB、VC、Java、Perl等等,在Internet上都有应用程序公开源代码的网站。还有许多网上编程爱好者俱乐部式的“群众”组织,在Internet上交流源代码,探讨编程技巧,例如著名的VB联盟。最近媒体宣传的国信易博网站(),被誉为软件人员的好去处。该网站以丰富的软件源代码库、全面的软件专业资料和信息以及方便、有效的软件支持工具,吸引着软件工程师和中小型企业'''');">企业。

“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主页中的“软件交流”栏目,有本行业本专业的共享软件,还准备将自由软件上载本栏目,并将新开辟公开“源代码”和“源代码讨论与交流”栏目。在这些栏目建成之前,类似的内容完全可以上载现在的“经验交流”栏目。

源代码开放需要大家共同遵守自由软件的基本准则,共同维护,并积极提供源代码。既从网上获得资源,也要为她作出贡献,提供信息。开放源代码的协议有GPL、BSD、Mozilla等,这些都是国际通用准则。对于我们本行业本专业的源代码开放,也可以考虑搞一个符合国情、适应现行体制、着眼于未来和促进发展的“协议”,以此来推广、应用和保护本专业的应用软件,使之走上正轨,发挥作用。

专业应用软件开放源代码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完全公开自由探讨的课题,大家都可以在《网刊》或“主页”上发表高见,展开讨论。赞成的、反对的、探讨的、顾虑的、提问题的等等,我们没有任何条条和框框。真理越辩越明,问题越论越清。请大家都来参与。

5自由软件运动与自由软件思想初探

自由软件对IT业界的影响构成了自由软件运动,开放源代码运动,很有些轰轰烈烈。“运动”一词对于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笔者在媒体上初见“自由软件运动”和“源代码开放运动”这些很具有中国特色的词组时,还以为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呢,后来在Internet上转了一圈才明白洋人也搞“运动”,他们发明的英文词组为:FreeSoftwareMovement和OpenSourceMovement。

“自由软件运动”或“源代码开放运动”,其影响是全球性的,不好与我们国内的历次“运动”相比较。这种全球性的运动也有针对性,运动的对象是诸如微软之类的软件巨无霸和行业垄断商;运动的发起者是美国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始人RichardStallman和芬兰Linux的作者LinusTorvalds等自由软件精神领袖;运动的参与者是全世界的软件精英程序高手;运动的支持者是众多的软件和硬件厂商;运动的拥护者和受益者是所有计算机用户。

“自由软件”这一专用名词早已蜚声业界,自然无可争议。然而,自由软件的自由思想、发展前途和未来定位,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议题。自由软件的知识共享源码公开、免费使用自由传播、共同维护能者为师、不得垄断谋取私利等等基本思想和理念,可以说是人类思想的最高境界—共产主义思想在社会现阶段中的提前反映。现实社会中IT业界的共产主义思想来自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奇怪,因为历史上的共产主义思想本来就是一百多年以前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马克思创立的,随后的列宁、等伟大的革命导师杰出的思想家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共产主义思想。

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也可以说又产生了一批思想家,最为典型的当然要数自由软件思想的创立者RichardStallman。至于自由软件的倡导者们,算不得思想家,称为自由软件思想家追随者还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对自由软件思想有创新和发展,也可以升级为“思想家助理”或“助理思想家”,直到成为真正的自由软件思想家。思想家实在太伟大了,早有名人指出:一种能够被人们认同的“思想”的创立远比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更为困难更为重要。因而在几千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有一定影响被人们认可的思想家屈指可数,而杰出的科学家却不在少数。

自由软件强调的是“自由”,这是符合人性特点的。Linux赖以生存的思想是“自由”,得以发展并成为自由软件运动的动力也是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人性是自由的,而人类的知识财富应该为更多的人服务。软件业的自由更是每一个业内人士的希望与梦想。人性的自由激发人们的灵感,不断攀登高峰。软件的自由让我们更好地汲取人类的精华,创造出更加美好的软件生存环境。

自由软件提倡的是“开放”,没有开放也就不成其为自由。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又是一部开放的历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是开放才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开放的反义是封闭,社会封闭没有出路,软件封闭将被业界遗弃。

自由软件推崇的是“交流”,与商品的交流存在根本性区别。一件物理产品被转手之后你就没有了;思想和软件是逻辑产品,可以无限次地转手和复制,原版永远是自己的。逻辑产品交流的意义远比任何物理产品的交流都更为重大,更为深远。

自由软件对业界的贡献无可争议,自由软件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最大贡献是她的自由思想、开放思想和交流思想。倡导自由,探索人性,是社会永恒的课题。

自由软件的思想和理念与知识产权版权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因而引来了一些人的忧虑:自由软件的发展前途如何?自由软件的未来定位在何处?特别对于Linux这一很有前途的操作系统,她的命运更为令人担忧。首先,Linux会不会走Unix的老路?Unix早先也是公开源代码的,后来才走向了分裂,被商家利用,形成了今天的多种互不兼容的Unix商品版本,认为不存在这个问题的理由是Linux有GPL的保护,尽管有人会专空子利用Linux沿袭Unix的做法封装赚钱,但不会有市场,因为明摆着有免费开放的Linux,只有白痴才去花钱买封闭的Linux。其次,Linux没有以赢利为目的商家进行技术创新和版本升级,就会象发动机没有持续供给的油料一样,如何持续运转?认为不必为此担忧的理由是Linux从诞生到成长壮大这一实践结果已经足以证明了她顽强活跃的生命力。

笔者对自由软件的发展持乐观态度,除了以上不必担忧的理由之外,认为顺其自然是最明智的选择。在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我们担心资本主义复辟不是多余的吗?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也要遵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自由软件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规律的反映,除非社会倒退,自由软件才会灭亡。

自由软件之神RichardStallman对自由软件的信念异常坚定,宣称:没有任何世俗的力量可以强加在人类与CPU之间,垄断人类通向CPU之路并将其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强权。软件不但开放源代码,而且鼓励用户之间互相拷贝,在用户与CPU之间铺设一条自由之路。

当然,自由软件也并不是没有问题。尽管有GPL的保护,但GPL不是法律,仅仅是业界的一种道德准则。根据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休谟先生的“无赖原则”,结合人性的弱点与商战的残酷,道德往往就显得无能为力。业界需要充分考虑到一些惟利是图的“奸商”利用职业道德准则“无能”的弱点,去钻业界的空子,将自由软件引向歧途。因此,加大自由软件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用户认识和了解自由软件,更好地利用自由软件为全人类服务,是业界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立志于软件开发事业的人士请注意,单纯为了赚钱绝对做不出好软件。软件是人生乐趣,梦想化身,软件业不以钱多钱少论英雄。最经典的例子是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因为好玩做了一个名为YAHOO的搜索网站,结果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当然才赚了很多钱。这种例子还有许多。先做出好软件,把赚钱放在第二位,一定能够成功。如果反过来,多数是失败的。开放源代码的程序员们并不是非常在意他们所获得的报酬,更为关心的是尽早修补程序中的bug和赶紧处理故障,这种协作方式正是微软感到害怕的。

理想与现实之间,无奈的是现实,追求的是理想。在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的教育下,但愿中国软件业界也出现几个象RichardStallman和LinusTorvalds这样的理想主义者。

扯得太远了,大家快干活吧!

主要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1)月生,Linux春潮涌动,《软件报》1999年8月28日;

(2)阿清,OS:世纪情怀—对自主操作系统的议论与思考,《软件世界》1999年12期;

(3)蔡君,Linux的冲击和操作系统的革命,《互联网世界》1999年第6期;

(4)薛启康,使用Linux的十大理由,《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10月11日;

(5)马红静,OPENSOURCECODE开放没商量,《每周电脑报》1999年4月26日;

(6)李维,自由软件的版权问题浅析,《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10月11日;

(7)曹开彬,Perl渐成气候,《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9月6日;

(8)中国企业信息化特刊,《每周电脑报》2000年1月31日;

(9)Linux最新进展,《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11月29日软件版;

(10)高丽华,想起了“无赖原则”,《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11月30日;

(11)韦港,赞自由软件,《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1996年第3期;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自由软件Linux源代码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

笔者在《赞自由软件》一文中,将软件按商业性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自由软件的世界潮流,浅析了自由软件的存在基础,界定了水利水电系统内的专业软件是“还没有成为商品软件的转让软件”,极力倡导自由软件的广泛交流。接着在《再赞自由软件》中,介绍了自由软件的起源、自由软件的国际国内组织、Internet上的自由软件资源,对自由软件的意义、自由软件的思想、自由软件的情怀等等,进行了一些浪漫式的理想主义的探讨。本文《还赞自由软件》,对自由软件的崇拜已经到了极其疯狂的程度。

是笔者的神经质?还是业界正在超越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自由软件真的就如此美妙绝伦,如此魅力无穷,如此的值得我们一赞、再赞仍不过瘾,乃至今天还要大张旗鼓地赞之又赞?这里请读者随着神经质的诱导,让我们先看看Linux后再说吧。

1Linux是什么

Linux是什么?首先,她是一个软件,一个优秀的自由软件!一个被称之为自由软件的典型代表作,被封为软件业界的自由女神,目前敢与微软叫板的操作系统。看过《泰坦尼克号》吗?这部1998年轰动全球的巨片,制作时,数百台计算机上动画翻滚的工作平台就是在Linux系统上完成的。Linux是千真万确名副其实的自由软件,是1998年软件技术的最大热点,这是圈内业界无人不知,没人不晓的。《计算机世界》列出的1998年国际IT业界十大新闻中,将Linux誉为“明日之星”。笔者在这里先卖弄一番,从各类报刊杂志甚至Internet之类的时髦媒体上东摘西录一些关于Linux的出身、成长、成熟、壮大、出名、流行和火爆的精彩片断,供圈外朋友们过把瘾。

Linux的原作者Linus(LinusTorvalds),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一个不甘于寂寞不守秩序的人。在学习Unix课程的时候,Linus发现排队等待上机是如此的漫长和无聊,干脆自己掏钱买了一台PC机,开始编写程序。最先写的程序只有两个进程,在以后的六个月里,他修修补补,不断添加新东西,命名为Linux,并将源代码上载赫尔辛基大学的FTP服务器。至此,Linux像只丑小鸭在网络上轻轻松松地诞生了。Linux后来成长为白天鹅则更是得益于网络的奇妙。在网络上,一些思想自由,类同于Linus的电脑迷程序狂网络疯子们为Linux的完善提出了大量的建议,甚至为其插入自己编写的程序代码段,当然,所有的代码都是公开上载的。后来证明,这样的在线洗礼终于使Linux从一开始就不同凡响。

Linux在Internet上行走如飞,迅速成长壮大闻名天下。1991年,Linus(当年仅19岁)发表了Linux的正式版本V0.0.2,1994年发表了Linux内核的1.0版本。经过世界各地软件高手们的精心培育,博览众家之长,综合了最先进的编程技术,凝聚了最丰富的软件智慧,Linux逐渐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当今的计算机业界,Linux高质量的性能和高透明度的技术光辉逐渐变得无可争议。最新版本的Linux内核是1999年1月的V2.2.0。Linux摆脱了王牌Unix的阳春白雪,走进了大众化的个人电脑,使PC机具有工作站的性能。从技术角度来讲,Linux几乎覆盖了所有其它版本的Unix系统。今天,Linux的内核已经经过了重大改进,成为386、486及Pentium系列机器上的一个真正32位多任务、多用户的Unix操作系统,并且已经移植到多种硬件平台。

Linux的用户群如何?看看媒界的报道您会惊呼:在全美的ISP的服务器中,有26%是使用的Linux;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发的超级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是Linux;中国自由软件库120GB自由软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是Linux……;Linux建立用户群所花费的时间只是其他操作系统达到同样数目用户的一半。Linux是免费的,一张光盘可以在若干用户中流传,因而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增长速度十分惊人,1997年至1998年,Linux交货份数增长了3倍,目前用户达到700-1000万。众多软件厂商加盟Linux之后,其用户群的剧增将是毫无疑问的。据此,有人认为Linux最终将会取代Windows。

2Linux的自由思想与奉献精神

Linux的思想是自由,Linux的精神是奉献。自由,人类梦寂以求的美好向往。对于程序员来说,自由支配自己的想象力去写程序,这是多么美妙的工作!多么诱人的乐趣!Linux是一个自由软件,她的成长历程又是一个宣扬自由思想和奉献精神的以Internet作为人类协作基础进行伟大创造的动人故事。Linux背后的力量是知识的力量,是精神的支撑,她所面对的是商业的力量,是金钱的诱惑。知识的本质在自由,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精神,而商业的本质和追求都在金钱。金钱可以战胜一切,但不能战胜自由和精神。

Linux对IT业界的最大贡献正是她的自由思想。这种思想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程序员的思想,完全抛弃了电脑狂的包袱,根本解除了对计算机疯子的束缚,给了这些疯子和狂徒们最大的思想活动空间,使得他们在毫无顾忌的环境下肆无忌惮地自由狂奔,风驰电掣般地高速运转,昼夜兼程地编写程序,并将他们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给全人类。可见,Linux自由思想直接产生的是Linux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支撑着Linux的发展,激励着程序员的不断创新。“在Linux社区里,存在着一群永远值得敬仰的自由英雄。我们无数有着相同信仰的朋友,一击之遥,一屏之隔,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而亲密相连。智慧、友谊、支持、还有Linux!是我们的全部语言。无私地奉献,无偿地帮助,是我们的为友准则。倘若换成商业软件商,可能吗?微软,可能吗?”这就是一位Linux的自由开发者发自肺腑的呼唤(参考文献14)。著名的自由软件联盟的宗旨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奉献自己的思想;每个人的贡献必须公开源代码,允许其他人在此基础上继续工作。维系Linux社区的也就是这样的宗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Linux社区的道德准则。

正是Linux的自由思想和奉献精神,才使得她的发展如此迅猛,功能如此丰富而强大,生命力如此顽强和茂盛。从自由者们的高级需求来议,那些软件高手和计算机狂热者,谁不希望自己使用的操作系统中的某些东西是自己开发的?!自己编写的程序被他人使用,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多么风光荣耀和欣慰自豪的报酬!这种精神的获得,灵魂的升华,不是金钱胜似金钱。再说,有机会能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编程工作之中,更是一种真实的快乐。只有那些感到自由、心甘情愿地工作并认为工作得有价值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创意迭出,锐意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有人称软件人才都是些怪才,此话一点不假,不信请您注意一下周围的计算机疯子,循规蹈矩者是成不了电脑高手的!

自由思想是软件业界的最高境界,也是软件开发的基本环境。业界举世公认的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体现的更是软件科研机构的时间、空间和研究思想的自由支配。《数字化生存》和《数字世界与数字中国》,让尼葛洛庞帝的大名蜚声全球,他创建的多媒体实验室成果频出,人才辈出。尼葛洛庞帝不但数字化思想十分自由,他的人才思想则更为自由:不招收成绩全优的大学毕业生,而只吸纳那些个性与众不同,不循规蹈矩的学生或其他人才加盟。他说:“我们对这些人从不管理,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给任何压力,不仅不管这些人是在家里上班还是在实验室里上班,甚至不管他们一年到底出不出成果,没有任何业绩考评”。可见,尼葛洛庞帝的自由已经疯狂到了什么程度。

最能体现出挥洒自由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微软公司,员工的办公室是绝对的个性化展示,有淡雅的闺房,也有摇滚的乐室,顶尖的程序高手不修边幅,穿背心、拖鞋上班的员工没人对他们产生异议。有人下定理:各路软件高手在一起聚会,穿着最随便最自由散漫者一定是微软的员工。难怪《计算机世界》刘九如总编,在去西雅图微软公司总部参观后感慨万千,思绪万千:正是这些自由的思想空间和激发知识创新的环境,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最新的产品,一次又一次地在市场掀起新的波澜,非常敏锐地拨动着全球信息技术业界的每一根神经。

学术界呼唤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计算机业界倡导自由思想和冲破封闭。这是科学的总结,也是知识的根基。

3Linux的特征—公开源代码

自由软件进一步细分为公开源代码和不公开源代码的自由软件。Linux属于前者。许多应用程序和工具软件尽管也是无偿提供给用户使用,也属于自由软件之列,但并不公开源代码,仅提供编译后的可执行程序。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是否拥有源码并不重要,但是对于政府部门、军事科学机构来说,必须要求公开源码以保证其没有“后门”或漏洞。我国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一直没有放弃过自主版权操作系统的研究。Linux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公开全部源代码的自由软件,任何用户都有权使用、拷贝、扩散和修改源代码,同时有义务对自己所做的修改发表声明。

人们希望Linux最终能成为一个跨时代的标准平台,正如同是普遍公用版权成员的TCP/IP一样。这样,软件的开发不再依赖于某一种平台,更不必因此而跟着类似Windows这样的操作系统不得不拼力追赶却又望尘莫及。开放的平台、开放的软件、自由的竞争,IT业界为之梦寐以求的理想王国,所看中Linux的还是它的源码开放。

Linux公开源代码的自由成长过程,为软件开发方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自由软件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Linux这个诞生于网络、成长于网络且成熟于网络的奇特操作系统,使正统的软件工程学这种以往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不可逾越的软件开发金科玉律,受到了以Linux为代表的独特的“集市中心”式软件开发方式的挑战。Linux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模式:一群自由软件爱好者以松散的形式,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软件集市中心。他们互相讨论,共同努力,创造了Linux的辉煌。Linux不是哪一个人的成就,它包含了太多人的智慧与辛勤劳动,它是Internet发烧友们的宠儿。

Linux为网络操作系统吹来一阵清风,不但自己公开源代码,同时也为业界带来了一股源代码大公开的热潮。Novell公司宣布将公布部分Netware核心源代码,Netscape的浏览器源代码已然公开,Java更不用说了,而大家最关心的Windows,据最新消息微软已经公开了部分NT源代码。也许未来的软件世界将会由此打破封闭的传统,进入一个开放的世界。

之所以业界一片公开源代码的呼声,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封闭没有出路的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开放是必由之路,公开是明智选择。有人预言,源码开放将在1999年成为一种流行,并将成为全球软件业的趋势。

4巨星捧月Linux

1998年是Linux年,Linux在学术界之外赢得了尊重,一大批知名厂商支持Linux这种源代码公开的Unix的免费版本。Intel、IBM、HP、Sun、Informix、Oracle、Sybase、CA、Netscape、Compaq、Dell等著名软件和硬件公司都在支持Linux,中国的四通公司也决定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开发以Linux为平台的应用系统。众星捧月,并不仅仅因为Linux是源代码公开的自由软件,它有许多引人之处,例如配置灵活、强大的多机种联网功能、可以运行许多其它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且速度快,以及其它操作系统达不到的功能等等。Linux的内核非常稳定可靠,效率很高,集成什么软件进来,它就能做什么事,自由软件和商业软件都可以方便地集成进来。Linux在功能和稳定性方面已经完全成熟了。

Linux既然是自由软件,众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厂商加盟予以支持,还收钱吗?收钱后还叫自由软件吗?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笔者的回答是:质疑者没有搞清楚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一个基础平台,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后者是应用系统,例如在Windows上运行的字处理软件WORD和电子表格EXCEL等等。Windows之所以占了PC机操作系统90%以上的装机量,也就是有众多的应用软件厂商的支持,应用软件十分丰富。而另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和稳定性均强于Windows的32位操作系统IBMOS/2,则由于应用软件不多,结果就十分凄凉。Linux是免费的操作系统,Windows是要钱的操作系统;Linux是商业开发区不收钱的地皮,Windows的地皮费却十分昂贵。商家和用户将选择谁?已经很清楚了。不过软件业界的市场惯性也会阻碍技术进步,例如,一些优秀的汉字输入法比流行的五笔字型要先进,就是推广不开;OS/2比Windows先进但却没有市场。因此,并非所有用户一见免费晚餐都会蜂涌而至,就象Windows替代DOS一样,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炒作,快十年了,Windows从3.0升级到了Windows98甚至已经了测试版的Windows2000,也没见彻底取代DOS,许多用户至今对DOS仍然恋恋不舍,只不过今天的市场上的确很少能见到DOS的应用软件了。如果有一天,到处都是Linux应用软件而少有Windows应用软件,软件巨无霸Microsoft就该退居二线,Windows也就寿终正寝了。

另一个需要搞清楚的概念是Linux的发行版本,这要从自由软件的“根”GPL(GeneralPublicLicense,普遍公用版权协议或译为通用公共许可证)说起。GPL是美国人R·Stallman发起的自由软件基金会和自由软件联盟创建的保护自由软件的条款。GPL条款规定从Internet下载自由软件是免费的,其它形式(光盘、磁盘)获得时只收费用,这就使得Linux的发行费用十分低廉。GPL条款对推动自由软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Linux置于GPL的保护之下后,多家技术力量雄厚且善于市场运作的商业软件公司也加入了原先完全由业余爱好者和网络精英所参与的这场自由软件运动。商家将Linux系统的内核与应用软件和文档包装起来,并提供系统安装界面和系统设置管理工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发行版本。Linux的发行版本,增加了更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和众多的软件开发工具,极大地拓展了Linux的应用。最常见的发行版本有:Slackware、RedHat、Debian、OpenLinux、SuSE等等。中国国家信息中心自由软件库freesoft站点就是使用RedHat发行版本搭建的,不比商业系统软件差。Linux商业版仅售50美元,而WindowsNTServer4.0的50个用户版本则高达4700多美元,其中Linux包括的内容比NT丰富得多。注意,发行版的Linux从Internet下载仍然是一分钱不花。

5自由软件在科学研究上的重大贡献

Internet得以将全世界一网打尽,其技术基础是TCP/IP协议,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知道TCP/IP是自由软件的经典之作的人可能就不多了。而另一个科学研究上的世界性重大突破也要功归于自由软件,也许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她就是Internet梅森素数大寻找。

1996年初,美国数学家乔治·沃特曼在Internet上创建了GIMPS(GreatInternetMersennePrimesSearch,Internet梅森素数大寻找),公开了自已编写的测试梅森素数的专用程序和梅森素数专用数据库,当然是一个可以任意拷贝任意使用的自由软件。该软件可以适用于各种档次、各种型号的PC机,而且既可以在前台也可以在后台运行,还可以随时终断和重启。GIMPS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爱好者,他们联合起来用联网的个人电脑进行对梅森素数的探索,形成了一支蔚为壮观的科研大军。

所谓梅森素数是形如2n-1的数,n也是一个素数。这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提出的猜想。随着n的增大,2n-1也变得非常大,要验证它是否是素数就十分困难。在数学难题中,梅森素数是古典的数论难题之一。梅森本人生前只发现了12个这样的素数,其中还有5个是错误的,而这5个错误又是在梅森去逝后的300年间经数学家们的艰苦劳动才发现的,可见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发现一个梅森素数是多么的困难,纠正一个错误的发现又是多么困难。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知道的梅森素数只有12个,即n=1,2,3,5,7,17,19,31,61,89,107,127,最大的一个是2127-1,这是一个39位数,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1953年6月,美国数学家利用SWAC计算机,一下发现了n=521,607,1279,2203,2281这样5个新的梅森素数,成为当时的爆炸性新闻。随后的42年间,即1995年止,人们通过计算机只进一步发现了17个梅森素数,这就是说,即使是利用超级巨型计算机,平均也还要用2年半的时间才能发现一个新的梅森素数。

利用Internet寻找梅森素数却获得了巨大成功。GIMPS在短短的两年中就发现了3个梅森素数,即n=1398269,2976221和98年2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一名19岁的学生发现的3021377,显然,GIMPS大大加快了发现梅森素数的步代。Internet梅森素数大寻找的网址::/prime.htm,有兴趣者可以一试。

TCP/IP和梅森素数大寻找的成功,奠定了自由软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价值。在计算机业界当然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自由软件就没有今天的计算机世界。

6技术封锁的尴尬

千错万错,有一点没有错,那就是批判“知识私有”。知识属于全人类,科学技术属于全人类。然而,这些任何人都提不出反对意见的大道理,在现实社会中却经常撞车。

计算机业界的技术封锁是有惨痛教训的。首先发明Windows的苹果公司,因不愿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与别人分享而痛失了巨大市场,现在已经猛醒,走上了开放之路;IBM在PC的发展道路上也吃过同样的大亏。

近来喜闻一家广播电台设立了一个咨询热线,向公众提供大量过期专利技术。据说申请了专利还要交钱给专利局以便将你的专利管起来,多少年后没人要则过期作废,这不白交了多年的冤枉钱吗?也许不去申请专利而一开始就公开那点雕虫小技,别人学去或投入生产,赚钱了给点回报,不给也无所谓,既然是有用的发明,何必又要将它关起来呢?放了多少年后,技术进步了,自己的发明也落后了,送都送不出去,真是冤得慌。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的,例如,那些早期卖数千元一块的汉卡、前两年还十分火爆的解压卡、红火天下的流行软件,现在你就是好话说尽硬要送人,没人要!我就遇到过这样的软件开发者,用Foxbase编的管理系统,又是设密码防拷贝又是价格数千元居高不下,实际上没几个人用,很快新的系统出来了,开发者再言不收钱也要将自己的软件推出去时,也就落到了昨日黄花无人问津的凄凉境地。

《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第6期有一条200来字的消息报道:16岁的爱尔兰少女SarahFlannery开发出了一种Email安全加密技术,其加密方法的速度要比现在广泛使用的RSA加密方法快10倍,在爱尔兰科学家及技术展览会上轻易地摘取了冠军。许多人建议她为这项技术申请专利,但她却不愿用这项技术去挣钱,打算公开发表源代码。

技术上的完全公开是自由精神的基础,不计名利的创造激情则是自由精神的灵魂。Linus没有将自己开发的Linux拿去卖钱,爱尔兰少女不为金钱所诱惑,美国人R·Stallman倡导全球性的自由软件,众多的程序高手参加自由软件的开发,Internet和各类计算机媒体经常有公开发表的自由软件和源程序代码,所有这些,得到了人们的敬佩,社会的公认。比尔·盖茨搞软件垄断,挣钱不少却官司缠身,反托拉斯和反Windows联盟再加上Linux浪潮,使得他挣钱越多日子越难过。

7万岁!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的思想,自由软件的精神,自由软件的情怀,自由软件的魅力,……,自由软件的一切,充满着激情与希望,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展示出时代的风采,预示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步入高级阶段,自由软件成为必然。

我崇尚自由软件,欢呼源代码公开,因为我就是自由软件的受益者,也是自由软件的提供者。早年曾经从专业的需要编过一些小程序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过源代码,同时我又从公开的源代码中汲取了养分。在研究运输问题的多重最优解、线性规划的多重最优解和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边坡加固等课题时,参考了若干求解类似问题的自由软件源代码,才编写出了这些特殊问题的求解程序。就连我提供的自由软件“韦港字典”,也是得益于别人公开的菜单源代码。可以毫不隐瞒地说,没有众多公开的源代码,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研究课题和自由软件的,至少要走许多弯路。

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软件到底向何处去?如何使我们的专业软件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我曾经梦想,组建一个工程地质软件研究机构,把一大批技术和管理精英聚集到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来,建立类似Intel公司的企业'''');">企业文化,无拘无束、开放自由的研究气氛,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同舟共济、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充分施展各自的才华,建立行业软件标准,开发出各类优秀工程地质软件。但是可能吗?Intel有这样的团队,中国这样的团队却很困难。北大方正,联想集团这样的少数成了气候的公司,有气质非凡的领导人,在计算机发展初期,通过艰苦创业度过了资本积累的原始阶段。中关村的其它许多公司就不行了,合作几天即散伙,多数公司成不了气候。

我们这几年写了大量发展专业软件的探讨性文章,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机会不遗余力地八方奔走争取有关领导和单位对专业软件的重视和投入,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中国IT业界的一句行话:决策者不明白,明白者不决策。许多基层工作的地质计算机专家告诉我,他们所处的环境基本如此。社会实践提示我们,较为可取的是走自由软件之路,步Linux之后尘。我坚信这条路是对的,这也是我热心于自由软件的根本动力。

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全国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启动,各单位建立自己的Intranet并与Internet互联势在必然早迟而已。在一片网络声中,到处都要建网,需要大量的工作站和操作系统。既然自由软件Linux是优秀的网络操作系统,发展前景看好,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她。报载一个外国人的经验:要建一个Intranet,如果用市场上提供的软件,即使只支持少量的用户,也要花成千上万的美元,但采用Linux平台,任何人只要有一台旧的486,几块网卡,业余时间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建起一个Intranet。这当然要计算机网络高手才行,只要我们有信心,也可以成为这样的网络高手。

自由软件代表着技术上的趋势和潮流,自由软件的追随者们将开发自由软件当成自我发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崇高追求。Linux是软件业的自由女神,她所代表的是自由软件文化:自由;网络是全人类的自由女神,网络文化倡导的是:互不相识而互相帮助,互不相识而团结协作。

自由软件思想与知识产权意识的对立,合作发展互利与集成先进效益的统一,开放源代码与技术封锁的冲突,公开交流与闭门造车的矛盾,对立统一冲突矛盾,网络文化是开启这些传统锁链的金钥匙。

带上网络文化金钥匙,搭乘自由软件免费快车,飞驶在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上,奔向新的自由!

Internet上的Linux站点:

Linux新闻中文版:.hk/~voidoo/ulinux/lugnews.html

香港Linux协会:

中文Linux计划:/linux

将你的PC变成Linux工作站:http:/202.96.140.52/personal/peng/

Linux软件集萃:/lsm

最好的Linux和Unix信息:168.160.224.35/gjwzxy/linux.html

中国自由软件库:/freeware

Linux在线:

Linux焦点(或称Linux中心,为国际性Linux网站):

台湾交大工资LinuxWWW资讯系统:linux.csie.nctu.edu.tw

太阳城软件资源:

红帽子公司Linux站点: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鹿《Linux的发行版本及其他》,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11有30日G1版

(2)陈一飞编译《不花钱建内联网何乐不为--推荐一种Linux建网方案》,计算机世界

报1998.12.7E15版。

(3)高丽华《成长的秘密》,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10月5日A3版

(4)毛永捷《Linux自由飞》,每周电脑报,1998年第31期。

(5)叶勇等《99产品前瞻(一)》,每周电脑报,1999年第1期。

(6)纳兰《Linux故事》,软件世界,1998年12期。

(7)《软件综述》,中国计算机报,1999年第1期。

(8)曹建《Linux兼容并包挑战Windows》,软件报,1998.12.12。

(9)姜奇平《经理人的两难处境》,计算机世界报,1997年11月17日。

(10)吴鹤龄《“梅森素数大寻找”带来的启示》,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5月25日。

(11)世超《自由软件时代即将来临》,中国计算机用户,1998年第21期。

(12)刘九如《挥洒自由》,计算机世界报,1998年11月30日B4版。

(13)郑雅心《尼葛洛庞帝哗啦啦地狂》,计算机世界报,1999年1月18日A17版。

(14)姜奇平《知识的力量VS商业的力量》,互联网周刊,1998年10月19日。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的提法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自由软件的概念、自由软件的思想、自由软件的情怀、自由软件的意义、自由软件的范围,特别是开发应用自由软件的观念,或许不同的人有各自的理解,甚至有很大的差异。

笔者自诩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自由软件的倡导者,两年前即将“韦港字典”作为自由软件公开进行交流,从而带动了更多的自由软件的广泛交流。刊登于《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1996年第3期的《赞自由软件》,阐明了笔者对自由软件的个人观点。本文“再赞”自由软件,其出发点仍在于希望通过自由软件的交流来促进工程地质软件的发展,为本专业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多探一条路。本刊不断刊出一些工程地质专业的自由软件介绍,相信探索这条路是有意义的,有希望的,也是符合工程地质专业特点的。

1自由软件神侃

1.1自由软件的起源、组织和自由软件思想

自由软件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M.Stallman不满于一些软件厂家的傲慢与狭隘,将自己开发的软件产品与他人共享,提出了自由软件的概念,1984年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全球千千万万软件专家纷纷响应,形成了大量高质量的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并无权威性的严格定义,但被PC-Talk的作者AndrewFluegelman注册了Freeware这一术语。洋人取的名字Freeware,将它直译成中文就成了自由软件这一专用词,也有译成免费软件的。Freeware这个词发明得实在太妙,简直就是妙不可言。十分妙哉非常妙哉相当妙哉的就是无论将Freeware直译还是意译,她的中文词意都是十分清楚的。自由的意义在于此类软件可以自由拷贝自由使用自由交流;免费的含义就更为明白:不要钱,白送!显然,自由(免费)软件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是绝对的名符其实!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的自由软件分会,于1993年4月面向全国各行各业组建的自由软件联谊网,为国内的自由软件交流形成气候确立了合法身份。多年来,联谊网一直在《软件世界》杂志上刊登自由软件信息和介绍,并为全体网员免费拷贝自由软件。时至今日,联谊网组织在扩大,内涵在外延。1997年6月17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国际自由软件应用研究发展分会正式宣告成立,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计算机世界》报从1997年9月起,开辟了“自由软件系列谈”专栏。各类计算机报刊杂志几乎每期都刊有自由软件的下载网址。至此,自由软件在中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自由软件的思想是哪个阶级的?如此命题在今天看来确实荒唐,然!在荒唐年代7个音符里还有阶级斗争呢。自由软件是一种计算机软件,这种软件在功能与应用方面与其它性质的软件没有严格的本质区别和范围界定。而将自由软件的存在上升成为哲学概念,升华成为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让哲学家思想家们去寻找理论依据,经受实践检验,则大有文章可做。同样,将自由软件的实践作为文化进行探讨,形成一种自由软件文化,照样可以让文人们有写不完的题材,做不完的文章。

回到现实中来,自由软件只不过也是计算机程序,怎么还有思想呢?别太复杂化神秘化悬虚化深沉化,其实,她就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奉献的思想,这种思想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其它主义也有,否则为什么Freeware一词被资本主义的洋人注了册呢。

1.2自由软件的意义

自由软件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业界认可并迅速遍及全球,证实了她的存在价值和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在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宫敏先生使用自由软件上了瘾,得出结论:自由软件优于商业软件!他在国外的体会是:鉴于自由软件的水平之高、应用面之广并有源代码,广泛提倡使用自由软件、学习自由软件、参与开发自由软件,对于方便用户使用、保护用户投资、提高软件应用与开发的综合水平、打破商业软件的垄断和控制都具有重大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自由软件有无商业意义,回答是肯定的。一个向公众提供好的自由软件的公司或企业,对于树立公司形象将超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效应。自由软件的传播不必花广告费,自由拷贝转送过程中,就义务为软件作了免费广告。一夜暴富的Netscape公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始终坚持免费发放自己开发的导航者浏览器(NetscapeNavigator),在Internet上占领先机,拥有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传遍网络的声誉,从而获得70%以上Internet产品的市场份额。Netscape公司在微软公司探险家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的穷追猛逼之下,宣布将新版本浏览器软件的源代码上载到Internet主页让需要者免费下载。网上搜索引擎Yahoo一直未改初衷,始终坚持免费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查询服务,每天吸引了上百万的网络来访者,大量商业广告为Yahoo带来了滚滚财源。

自由软件具有满足表现欲的奇效,可以毫无约束地表现自己,就象Internet上的个人主页一样,向世人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个人主页没有访问者,那就是白占服务器的空间;自己编的程序不提供给他人用,等于白搭。计算机是年轻人的事业,年轻人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自由软件是电脑狂的最好表现方式,也是编程者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

软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操作系统在疯狂升级,用户的口味也在不断翻新,老的程序在新操作系统上运行起来总是那么别扭。计算机编程语言层出不穷,编程工具功能日益强大,程序员的编程工作量也有所减轻,用比以往少许多的工作量编出的应用软件,其功能更强大速度更快捷。例如第五代函数型编程语言--J语言,与传统的编程语言相比,就先进多了。用BASIC编一个求平均值的计算程序需写8行代码,J语言仅用一行;用BASIC编写的求解二元一次线性方程组程序需100余行代码,J语言仅需两行­。软件的时效性说明,今天的应用软件实在没有什么保存和收藏价值,更无增值意义。一种软件一旦成为明日黄花,也就意味着沦落到毫无价值无人问津的凄凉境地。不能形成商品的软件走自由软件之路实为明智之举,这也许是一些电脑程序狂随时将自己编的软件向社会无偿提供的原因之一。

自然,人们对自由软件最关心的是她的“免费”意义。免费似乎成了Internet上最基本最流行的理念,许多计算机黑客的原始动机就是信息应该无偿获得,因此,黑客们(计算机高手)便在此原始动机的驱驶下肆无忌惮地猛闯各类计算机网络系统,让政府官员军方要员网络管理员们胆战心惊。无偿获得信息的原始动机导致了黑客的产生,软件厂家的傲慢、狭隘、垄断和控制,创造了自由软件的辉煌。计算机用户们引吭高歌:我爱你!自由软件。

自由软件的文化内涵是丰富的,自由软件的自由情怀是浪漫的,自由软件的思想是先进的,自由软件的奉献情操是高尚的,自由软件的使用价值是公认的,自由软件的社会意义是深远的……。总之,自由软件是人类社会步入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

2Internet上的自由软件资源

Internet的全球化为自由软件的发展提供了绝妙的生存空间和交流通道,大约有40%的Internet服务器所使用的软件是从网上免费获得的。Internet上有大量的站点存放有成千上万种自由软件、共享软件(Shareware)、和公共软件(PublicDomainSoftware),还有专门存放此类软件供人们下载的网址,如等等。一些此类软件还有适合多种软硬件平台的版本,如DOS版、Windows版、Macintosh版和UNIX版。

“自由软件库”作为Interne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大量著名的服务站点为自由软件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中国自由软件库”1997年8月在国家经济信息网上正式开通,网址:,存有80G容量的自由软件(97年8月公布),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由软件档案库之一。国内许多ISP也在自己的网页上开辟有“自由软件”栏目,如瀛海威、东方网景等。时至今日,自由软件的交流也就不再仅限于磁盘拷贝这一业界古老的媒体传播形式了。

“免费”是Internet的最大魅力,然而“免费”在Internet上远不止仅限于自由软件!她还包括免费网址、免费主页、免费Email、免费查询、免费教科书、免费服务、免费…。利用搜索引擎Yahoo,在查询词条中输入“free,Internet,stuff”,即可找到一些专门收集免费网上资源的网站,国内四通利方网站中的《网上免费服务大全》就是这样的一个网站。

总之,Internet上的免费资源多如牛毛,信手拈来几个网址可以一试:

中国自由软件库:;瀛海威时空:;

中国经济信息网:;四通利方:;

共享软件经典:;;

下载软件的好去处:;

热门免费电子函件:。

3工程地质软件何处去初探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的应用软件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多为各单位或个人自主开发的自用软件,也有一些与高校或科研单位合作针对某一工程而开发的专门性软件。前者用户群有限,没有形成规模或事实标准,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之间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转让关系(尽管也存在买卖关系,但算不上商品软件,原因请见参考文献1);后者由于针对性较强,从特殊到一般显然有些勉强,也没见到有多少是得以推广应用的。尽管在许多科技成果鉴定意见中都美言有推广价值,实际上正如北大方正集团的掌门人王选教授所言,谁要相信那些科研成果的鉴定意见,中国就是世界第一科技大国。多年来,水利水电系统的确也没有进行过规模性的投入和开发,更没有正规的开发商或软件组织来研究到底我们应该开发什么样的软件,上什么档次,以什么为标准,当然也就不具备象样的商业意义。

工程地质软件到底向何处去?这一长期困惑我们的疑难命题,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冲突与矛盾将更加复杂化。新机制在落后的技术基础上运作,对于进入市场竞争是极为不利的,而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又要面对尚在过渡中的管理机制的约束,这种进步更将步履维艰。专业软件的开发需要大量投入,谁来投入?谁来组织、研究、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谁来实施?组建协作网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走开放联合之路,联合各单位共同投入,建立标准,高效通用。然而,协作网这样一种松散的专业技术性质的群众组织,不具备任何约束效力,完全是一种自愿合作的运作机制,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有待于实践去检验。

当前或者说近期我们应该为地质软件做些什么?请大家讨论,最好能提出一些可以操作的解决方案。所谓领导重视,国家支持,总院组织,联合开发等等大框架,不具备实际的操作意义。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两年前我们就提出走自由软件之路的倡议,希望各单位和地质计算机爱好者们将自己开发的不能形成商品的软件贡献出来广泛进行交流,得到了积极响应。成勘院任鸣春专家提供的“AutoCAD图案生成器”工具,随“标准图例库”软件发至各网员单位,反映良好。最近又有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的王秋明女士向协作网提供自由软件。衷心感谢他们。

为了我国的水利水电勘测事业,为了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发展,为了使本专业已经落后的计算机应用现状改观,希望我们的地质计算机专家,将你们的聪明才智贡献出来,服务于勘测事业,服务于社会。协作网将为本专业的自由软件交流提供广阔的天地。自由软件永存!

参考文献:1韦港,赞自由软件,《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1996年第3期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统一过程里程碑迭代核心工作流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theimportantcontentsoftheRationalUnifiedProcess,includingDevelopmentPhase,IterationProcess,CoreWorkflowsandsoon.Additionally,givingsomecommentsaboutitsadvantagesandweaknessesinthesoftwareprojectsdevelopment.

KeyWords:UnifiedProcess,Milestone,Iteration,CoreWorkflows

一前言

软件过程是指实施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阶段、方法、技术、实践及相关产物(计划、文档、模型、代码、测试用例和手册等)的集合。行之有效的软件过程可以提高开发软件组织的生产效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目前市场上领先的软件过程主要有RUP(RationalUnifiedProcess)、OPENProcess和OOSP(Object-OrientedSoftwareProcess)。

RUP具有较高认知度的原因之一恐怕是因为其提出者Rational软件公司聚集了面向对象领域三位杰出专家Booch、Rumbaugh和Jacobson,同时它又是面向对象开发的行业标准语言——标准建模语言(UML)的创立者。RUP是由Objectory过程演化而来,其初始版本为5.0,先后经历了5.1、5.11、5.5等版本直到最新的RationalUnifiedProcess2000版本。本文主要讨论RUP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RUP的二维开发模型

RUP可以用二维坐标来描述。横轴通过时间组织,是过程展开的生命周期特征,体现开发过程的动态结构,用来描述它的术语主要包括周期(Cycle)、阶段(Phase)、迭代(Iteration)和里程碑(Milestone);纵轴以内容来组织为自然的逻辑活动,体现开发过程的静态结构,用来描述它的术语主要包括活动(Activity)、产物(Artifact)、工作者(Worker)和工作流(Workflow)。如图1:

图1RUP的二维开发模型

三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里程碑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Milestones);每个阶段本质上是两个里程碑之间的时间跨度。在每个阶段的结尾执行一次评估以确定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满足。如果评估结果令人满意的话,可以允许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

1.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的目标是为系统建立商业案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为了达到该目的必须识别所有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在较高层次上定义交互的特性。本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中所关注的是整个项目进行中的业务和需求方面的主要风险。对于建立在原有系统基础上的开发项目来讲,初始阶段可能很短。

初始阶段结束时是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Objective)里程碑。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评价项目基本的生存能力。

2.细化阶段

细化阶段的目标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健全的体系结构基础,编制项目计划,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为了达到该目的,必须在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对体系结构作出决策,包括其范围、主要功能和诸如性能等非功能需求。同时为项目建立支持环境,包括创建开发案例,创建模板、准则并准备工具。

细化阶段结束时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Architecture)里程碑。生命周期结构里程碑为系统的结构建立了管理基准并使项目小组能够在构建阶段中进行衡量。此刻,要检验详细的系统目标和范围、结构的选择以及主要风险的解决方案。

3.构造阶段

在构建阶段,所有剩余的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被开发并集成为产品,所有的功能被详细测试。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阶段是一个制造过程,其重点放在管理资源及控制运作以优化成本、进度和质量。

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Operational)里程碑。初始功能里程碑决定了产品是否可以在测试环境中进行部署。此刻,要确定软件、环境、用户是否可以开始系统的运作。此时的产品版本也常被称为“beta”版。

4.交付阶段

交付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软件对最终用户是可用的。交付阶段可以跨越几次迭代,包括为做准备的产品测试,基于用户反馈的少量的调整。在生命周期的这一点上,用户反馈应主要集中在产品调整,设置、安装和可用性问题,所有主要的结构问题应该已经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解决了。

在交付阶段的终点是第四个里程碑:产品(ProductRelease)里程碑。此时,要确定目标是否实现,是否应该开始另一个开发周期。在一些情况下这个里程碑可能与下一个周期的初始阶段的结束重合。

四RUP的核心工作流(CoreWorkflows)

RUP中有9个核心工作流,分为6个核心过程工作流(CoreProcessWorkflows)和3个核心支持工作流(CoreSupportingWorkflows)。尽管6个核心过程工作流可能使人想起传统瀑布模型中的几个阶段,但应注意迭代过程中的阶段是完全不同的,这些工作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次又一次被访问。9个核心工作流在项目中轮流被使用,在每一次迭代中以不同的重点和强度重复。

1.商业建模(BusinessModeling)

商业建模工作流描述了如何为新的目标组织开发一个构想,并基于这个构想在商业用例模型和商业对象模型中定义组织的过程,角色和责任。

2.需求(Requirements)

需求工作流的目标是描述系统应该做什么,并使开发人员和用户就这一描述达成共识。为了达到该目标,要对需要的功能和约束进行提取、组织、文档化;最重要的是理解系统所解决问题的定义和范围。

3.分析和设计(Analysis&Design)

分析和设计工作流将需求转化成未来系统的设计,为系统开发一个健壮的结构并调整设计使其与实现环境相匹配,优化其性能。分析设计的结果是一个设计模型和一个可选的分析模型。设计模型是源代码的抽象,由设计类和一些描述组成。设计类被组织成具有良好接口的设计包(Package)和设计子系统(Subsystem),而描述则体现了类的对象如何协同工作实现用例的功能。

设计活动以体系结构设计为中心,体系结构由若干结构视图来表达,结构视图是整个设计的抽象和简化,该视图中省略了一些细节,使重要的特点体现得更加清晰。体系结构不仅仅是良好设计模型的承载媒介,而且在系统的开发中能提高被创建模型的质量。

4.实现(Implementation)

实现工作流的目的包括以层次化的子系统形式定义代码的组织结构;以组件的形式(源文件、二进制文件、可执行文件)实现类和对象;将开发出的组件作为单元进行测试以及集成由单个开发者(或小组)所产生的结果,使其成为可执行的系统。

5.测试(Test)

测试工作流要验证对象间的交互作用,验证软件中所有组件的正确集成,检验所有的需求已被正确的实现,识别并确认缺陷在软件部署之前被提出并处理。RUP提出了迭代的方法,意味着在整个项目中进行测试,从而尽可能早地发现缺陷,从根本上降低了修改缺陷的成本。测试类似于三维模型,分别从可靠性、功能性和系统性能来进行。

6.部署(Deployment)

部署工作流的目的是成功的生成版本并将软件分发给最终用户。部署工作流描述了那些与确保软件产品对最终用户具有可用性相关的活动,包括:软件打包、生成软件本身以外的产品、安装软件、为用户提供帮助。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包括计划和进行beta测试版、移植现有的软件和数据以及正式验收。

7.配置和变更管理(Configuration&ChangeManagement)

配置和变更管理工作流描绘了如何在多个成员组成的项目中控制大量的产物。配置和变更管理工作流提供了准则来管理演化系统中的多个变体,跟踪软件创建过程中的版本。工作流描述了如何管理并行开发、分布式开发、如何自动化创建工程。同时也阐述了对产品修改原因、时间、人员保持审计记录。

8.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

软件项目管理平衡各种可能产生冲突的目标,管理风险,克服各种约束并成功交付使用户满意的产品。其目标包括:为项目的管理提供框架,为计划、人员配备、执行和监控项目提供实用的准则,为管理风险提供框架等。

9.环境(Environment)

环境工作流的目的是向软件开发组织提供软件开发环境,包括过程和工具。环境工作流集中于配置项目过程中所需要的活动,同样也支持开发项目规范的活动,提供了逐步的指导手册并介绍了如何在组织中实现过程。

五RUP的迭代开发模式

RUP中的每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迭代。一个迭代是一个完整的开发循环,产生一个可执行的产品版本,是最终产品的一个子集,它增量式地发展,从一个迭代过程到另一个迭代过程到成为最终的系统。

传统上的项目组织是顺序通过每个工作流,每个工作流只有一次,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瀑布生命周期(见图2)。这样做的结果是到实现末期产品完成并开始测试,在分析、设计和实现阶段所遗留的隐藏问题会大量出现,项目可能要停止并开始一个漫长的错误修正周期。

图2瀑布模型

一种更灵活,风险更小的方法是多次通过不同的开发工作流,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需求,构造一个健壮的体系结构,并最终交付一系列逐步完成的版本。这叫做一个迭代生命周期。在工作流中的每一次顺序的通过称为一次迭代。软件生命周期是迭代的连续,通过它,软件是增量的开发。一次迭代包括了生成一个可执行版本的开发活动,还有使用这个版本所必需的其他辅助成分,如版本描述、用户文档等。因此一个开发迭代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所有工作流中的一次完整的经过,这些工作流至少包括:需求工作流、分析和设计工作流、实现工作流、测试工作流。其本身就像一个小型的瀑布项目(见图3)。

图3RUP的迭代模型

与传统的瀑布模型相比较,迭代过程具有以下优点:

?降低了在一个增量上的开支风险。如果开发人员重复某个迭代,那么损失只是这一个开发有误的迭代的花费。

?降低了产品无法按照既定进度进入市场的风险。通过在开发早期就确定风险,可以尽早来解决而不至于在开发后期匆匆忙忙。

?加快了整个开发工作的进度。因为开发人员清楚问题的焦点所在,他们的工作会更有效率。

?由于用户的需求并不能在一开始就作出完全的界定,它们通常是在后续阶段中不断细化的。因此,迭代过程这种模式使适应需求的变化会更容易些。

六总结

RUP具有很多长处:提高了团队生产力,在迭代的开发过程、需求管理、基于组件的体系结构、可视化软件建模、验证软件质量及控制软件变更等方面,针对所有关键的开发活动为每个开发成员提供了必要的准则、模板和工具指导,并确保全体成员共享相同的知识基础。它建立了简洁和清晰的过程结构,为开发过程提供较大的通用性。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RUP只是一个开发过程,并没有涵盖软件过程的全部内容,例如它缺少关于软件运行和支持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它没有支持多项目的开发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开发组织内大范围实现重用的可能性。可以说RUP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但并不完美,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并可以用OPEN和OOSP等其他软件过程的相关内容对RUP进行补充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RationalSoftwareCorporation.RationalUnifiedProcessversion2000.02.1,2000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8

Abstract:UsingtheadvancedlanguageObjectOriented-VisualBasic6.0,theauthordevelopedasetofadvancedCAIsoftware,whichcanbeusedindataeditingandteaching.ThissoftwarecanbeusedtoinputCAIdatainassignedformatandsetbreakpoints.Atthemeantime,itcanbeusedtodisplaydatainordertorealizetheobjectiveofsimulatedteaching.Thisarticleemphasizesonthealgorithmofdatainput,datasplitanddatadisplay.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纵观目前流行的CAI软件,大多只能进行简单的放映,而不具备编辑能力,为数很少的几个能够编辑的软件,操作又很复杂,不能针对教学特点。基于此,作者设计了一个既能编辑,又能放映的CAI软件,该软件高度集成,易学易用。

1数据的输入

数据的输入采用了类似超文本语言的方法,规定了若干关键字。如:“\”表示一个特定的指令的开始;又如:“\titl^2、光的性质^”,titl:表示后边的内容是一条标题,位于“^……^”之间的数据为标题的内容,“^”为范围限定符。

所有的符号都可以在编辑状态下的屏幕上找到。如图一是编辑状态的一角,左边图1编辑状态

为文字区,右边为指令区。Fig.1editstatus2数据的分割

数据的分割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把文章以字形为根据分解成段落。字形的标识与命令标识相关。

程序如下:

''''把整个一页分成若个段落

PublicSubFunDivide(ByRefSourceStrAsString,ByRefDestinationAsString,ByRefPositionAsInteger,ByRefpropNameAsString)

DimControllCodeAsString

DimcodCommandAsString

1

DimssAsString

DimSourceLenAsLong

SourceLen=Len(SourceStr)

Destination=""

ControllCode=Mid(SourceStr,Position,1)

If(ControllCode="\")Then

Position=Position+1

codCommand=Mid(SourceStr,Position,4)

propName=codCommand

Position=Position+4

codCommand=Mid(SourceStr,Position,1)

IfcodCommand="^"Then

Position=Position+1

ss=Mid(SourceStr,Position,1)

DoWhiless<>"^"

ss=Mid(SourceStr,Position,1)

Ifss<>"^"Then

Destination=Destination+ss

EndIf

Position=Position+1

Loop

EndIf

EndIf

EndSub

第二步:把段落分别地分成一行一行,为向标签框内填充作准备。分行的依据是除去控件和图形的区域。图形位于右上角,用一条水平线和竖直线来分界。

''''分段为块

PublicSubLineDivide(ByRefafterDivideAsString,ByValSourceAsString,ByValScaleLOAsInteger)

DimLLAsInteger

DimLsAsString

DimstartAsInteger

start=1

LL=Len(Source)

Do

Ls=Mid(Source,start,ScaleLO)

start=start+ScaleLO

IfafterDivide=""Then

afterDivide=Ls

2

Else

afterDivide=afterDivide+Chr(13)+Chr(10)+Ls

EndIf

LoopWhile(start<=LL)

EndSub

这两个全局函数位于标准模块basCommFun.bas中,同时,在该模块中定义了许多全局变量和常量,用来监控程序的运行状态。如:

OptionExplicit

PublicjobStatusAsInteger''''jobStatus=0第一界面状态

''''jobStatus=1编辑界面模式

''''jobStatus=2教学界面模式

PublicConstMargin=50

PublicConstZLF=180''''小五号字的大小Twip

PublicConstZF=210''''五号字的大小Twip。正常显示内容。

PublicConstZLFo=240''''小四号字的大小Twip

PublicConstZFo=285''''四号字的大小Twip

PublicConstZLT=300''''小三号字的大小Twip。标题。

PublicConstZT=315''''三号字的大小Twip

3数据的演示

在数据显示时,首先在窗体上放置若干个标签框和四个图片框,并使他们处于不可见状态。在运行编辑时,显示用的控件都不可见;在运行演示时,编辑用的控件都不可见。通过控制变量jobStatus来实现这种功能。

显示程序如下:

PrivateSubcmdPreview_Click()

DimdspContent(2,10)AsString

DimCounterAsInteger

DimJJAsInteger

DimpicLeftsideAsInteger

DimpicBottomAsInteger

DimchrNumAsInteger

picLeftside=0

picBottom=0

DimLsStrAsString

picLeftside=

frmMainForm.Width图2运行状态

picBottom=frmMainForm.TopFig2runstatus

Counter=0

ForJJ=0To3

IfpicFigure(JJ).PictureThen

3

WithfrmMainForm

.picFigure(JJ).Left=.Width-Margin–100-picFigure(JJ).Width

.picFigure(JJ).Visible=True

IfJJ=0Then

picFigure(JJ).Top=.Top+1

picBottom=picBottom+.picFigure(JJ).Top+.picFigure(JJ).Height

Else

.picFigure(JJ).Top=.picFigure(JJ-1).Top+.picFigure(JJ-1).Height

picBottom=picBottom+.picFigure(JJ).Height

EndIf

EndWith

EndIf

picLeftside=frmMainForm.picFigure(0).Left

NextJJ

以上程序段用于计算图片框组的左边和累加起来的底边,分存储于变量picLeftSide和pciBottom中。用这两个变量在右上角上划出了一个区域,以保证文本不会显示在图形后面。

ForJJ=0To9

frmMainForm.lblDisplayContent(JJ).Left=1

Next

frmMainForm.txtContent.Visible=False

frmMainForm.cmdPreview.Visible=False

frmMainForm.cmdPreviewClose.Visible=True

上面的语句用于切换到预览状态或是关闭编辑状态。

DimLLAsString

DimstartAsInteger

start=1

4实例运行

frmMainForm.txtContent="\titl^第一章简谐振动^\text^物体运动时,如果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弦函数(或正弦函数)的规律随时间变化,则这种运动称为简谐振动,简称谐振动。简谐振动是一种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振动,一切复杂的振动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简谐振动合成的结果。^\text^如图所示的弹簧振子,当水平放置时,弹簧为原长,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就是平衡位置,如果把物体略加位移后释放,这时由于弹簧被拉长或压缩,便有指向平衡位置的弹性力作用在物体上,迫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这样,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物体就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text^据胡克定律,物体所受的弹性力与弹簧的伸长即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由此可推出弹簧振子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1、把文件分割成段落,并显示文本

4

LL=frmMainForm.txtContent.Text

DoWhile(Len(frmMainForm.txtContent.Text)>start)

CallFunDivide(LL,dspContent(1,Counter),start,dspContent(0,Counter))

Counter=Counter+1

Loop

2、把段落分割成行

ForJJ=0ToCounter

WithfrmMainForm

.lblDisplayContent(JJ).Left=1

3、计算行宽和判断字号

IfdspContent(0,JJ)="titl"Then

.lblDisplayContent(JJ).FontSize=15

chrNum=(picLeftside-2*Margin-100)/ZLT

ElseIfdspContent(0,JJ)="text"Then

.lblDisplayContent(JJ).FontSize=10.5

chrNum=(picLeftside-2*Margin-100)/ZF

Else

EndIf

LsStr=""

CallLineDivide(LsStr,dspContent(1,JJ),chrNum)’分割成行

.lblDisplayContent(JJ).Caption=LsStr’装载数据

IfJJ>0Then

.lblDisplayContent(JJ).Top=.lblDisplayContent(JJ-1).Top

+.lblDisplayContent(JJ-1).Height

EndIf

4、显示数据

.lblDisplayContent(JJ).Visible=True

EndWith

NextJJ

EndSub

所有的数据以页为单位存储于数据中,编辑时,通过“上一页”和“下一页”来刷新数据;同理,在播放时也通过这两种指令来刷新窗体。所不同的是编辑时可以修改数据库,而在演示时不能修改数据库。

本软件很好地解决了在VB文本框中输入文字不能设置字体,不能回车换行

的问题,并且在编辑文本和图象时能够通过程序控制,动态调整界面控件位置,实现图文混排,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参考文献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9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

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

5.设计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

(2)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计算;(3)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

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设计程序

(1)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计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计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

(2)计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

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

(3)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

(4)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

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

(5)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规定,用auto-cadvba绘制梁、柱配筋图。

5.成果形式

本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

1.可运行的、并能给出正确计算结果的源程序

在存放源程序的软盘中,应至少有一个算例的数据文件,可在基本不需另外键入数据的前提下,显示正确地运行结果。

2.软件使用手册

这是为用户准备的关于软件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其他必要的文字材料。

3.软件说明书

这是软件作者的工作档案,是软件维护的基本资料。其中应包括:

(1)软件所依据的工作档案、力学和工程结构模型的较为详细的描述,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其使用的符号的含义,重要算法的文字说明:

(2)程序的结构:模块的划分的情况、各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各模块的功能;

(3)带有较为详细的注释的源程序文本。其中应注明各标识符的含义(尽可能的采用通用公式中的符号)。各程序段的功能、相应的数学公式和特殊算法的说明;(4)为使他人根据软件说明书读懂你的程序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5)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递交梁、柱配筋图纸一张。

4.对自己所编程序的评价

(1)对算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2)总结软件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及教训,提出设计改进意见。

以上各项资料处源程序文本以软盘形式提交外,其余均用计算机打印。

6.进度计划

第一周毕业实习,参观工程,收集资料。

第二周需求分析:描述计算机模型,编些初步的软件说明书。

第三周软件设计:选择模块划分的方案

第四周模块设计: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梁柱截面数据)

或数据输入界面设计(可视化图形输入)

第五周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框架数据、附加荷载)

第六周模块设计:荷载计算(恒载、活载),相应的内力计算

第七周荷载计算(风荷载、地震作用),相应的内力计算

第八周模块设计:梁配筋计算

第九周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周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一周模块设计:柱配筋计算

第十二周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三周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四周软件测试或用autocadvba绘制梁、柱配筋图;

第十五周软件测试

第十六周整理源程序,编写软件说明数和用户手册

软件毕业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参考文献;NoteFirst;本科毕业

设计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毕业论文中有一类是综述类论文,其注重培养学生对科技文献查阅、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随着科技文献的快速增长和子期刊的快速发展,学生面对的文献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大,通过手工收集、整理、组织和引用这些文献信息十分繁琐与困难。文献管理软件能帮助学生高效完成毕业论文相关工作[1]。文献管理软件的种类很多,分类方式也很多,中文文献管理软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NoteFirst、NoteExpress、Mas个人学术空间和CNKIE-Learning四款软件[2]。本文围绕NoteFirst简介及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用,阐述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重要作用。

1NoteFirst简介

NoteFirst是一款网络版文献管理软件,由西安知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并提供技术支持,功能上不仅与国外主流文献管理软件相当,还具有全面支持国标,支持多语言方案,SCI、EI收录期刊所要求的双语参考文献自动形成等功能[3]。NoteFirst是科技文献服务市场上第一款把科技文献管理和开放存取、科技资源交流共享相结合的服务系统。NoteFirst个人使用版本有普及版、专业版和高级版,普及版用户可永久免费使用。三个版本在功能上没有任何差异,只是在使用权限上稍有区别。NoteFirst的功能:(1)文件管理;(2)文献收集;(3)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自动形成;(4)参考文献自动校对;(5)科研协作交流;(6)免费科技文献[4]。笔者在实践中发现,NoteFirstV4.1具有较高的文献管理效率,本科生将其应用于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收集和管理,论文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NoteFirst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本次毕业设计学生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论文题目是“金属三明治板的国内研究综述及弯曲性能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金属三明治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金属三明治板的力学性能分析。此论文与NoteFirst软件有关的内容如下:(1)采用NoteFirst查阅并管理100篇近十年研究金属三明治板的中文文献;(2)对文献分别按时间、类型和研究方向分类;(3)整理三明治板的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的文献,着重分析比较弯曲性能、疲劳性能和腐蚀性能;(4)采用ENoteFirst编写参考文献格式。在毕业论文开始后的3个月时间内,学生不仅要学习和应用NoteFirst软件完成相关文献的查阅与管理,还要进行一些论文题目相关专业知识的补充学习,为后续力学性能的分析做准备,因此,对于本科生圆满完成此次毕业论文,并取得优异成绩具有一定难度。图1是学生利用NoteFirst软件所查阅和管理的部分文献,可以看到这些文献与此次毕业设计题目十分吻合。学生按论文格式要求便可生成参考文献列表,不用一一手动输入,提高论文写作效率与质量。图2是分别按照论文、期刊和力学性能整理的文献,如果要查阅某一年某种力学性能的论文,直接点击链接就可以打开具体内容。图3是根据查阅文章,建立的论文提纲框图,可以看出其逻辑性较强,且内容安排合理,为后续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总之,借助NoteFirst软件,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相比往届毕业论文有大幅度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NoteFirst软件要花费一定时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毕业设计之前学习一些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管理软件,培养良好的文献及知识管理能力。

3结语

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育过程,是我国高校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运用参考文献管理软件NoteFirst的文献检索与整理、引文标注、按格式要求生成参考文献列表等强大功能,可以轻松完成参考文献的修改和参考文献格式的变更;这种文献管理模式不但效率高,而且可将参考文献引用过程中的错误减少至最低,尤为重要的是在文献查阅与管理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构建起整个论文的框架。因此,工科院校在培养高素养工程人才过程是,应引入一些文献参考软件以提高学生的文献管理与论文写作能力。

作者:蒋小霞 张天星 张帅 刘俊萍 万元 张波 单位: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维.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06-107.

[2]郭垚.四种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对比[J].情报探索,2014(5):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