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本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8:11

汽车本科论文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1

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社会对汽车从业人员数量上需求很大,素质上要求很高。我们普通高等学校实用本科汽车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应紧随形势的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本文就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实验室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关键词师资队伍实验室实用型综合型一、引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需要大量的汽车从业技术人才,全国汽车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三十万从业人员,尤其缺少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我校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有实用本科汽车专业,开设汽车运用、汽车服务、汽车电子等与汽车有关的专业,这些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做汽车行业的实用型管理、技术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否尽快地进入角色,成为企业的专业骨干,是这种类型的高校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专业课教学是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汽车人才规格的需求,专业课教学应该从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验实习教学,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转变。做到专业教育与生产服务、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能力,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基于上述教学理念,我们主要应从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加强实验室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师资的问题是汽车专业技术教育中最最关键的问题。汽车技术已进入高级化、电子化、智能化的时代,汽车是机电一体的复杂设备,对当代汽车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如需要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可以看懂外文资料(包括进口汽车维修手册、检测仪器说明等);需要机电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即除了对汽车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了如指掌,还要熟悉计算机的使用操作;同时要具有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便对汽车故障进行检测诊断;会挑选和使用并延伸设备的功能,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和消耗。学生进入校园的时候对汽车一点都不懂,经过几年的专业培养,我们要将其培养成汽车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师资。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学校方面要建立起一支过硬的、综合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一)理论水平的提高。学校应鼓励、选派专业教师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位和理论水平。引进培养新师资队伍,努力打造一支与学校教育培训规模相当、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二)实践能力的提高。1、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或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2、根据专业需要聘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或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1]。3、教师自己担任的课程,自己亲自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和实习,改变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端。(三)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汽车结构复杂,设计原理精巧,如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有大量的图片,还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讲明白复杂的工作原理。为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应对专业教师进行计算机能力培训,教师自己会利用Flash、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以及生动的视频、音频辅助,使专业课内容得到充分的演示,代替过去的黑板上画图、挂图等形式,增大每堂课的信息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竞赛。学校定期开展讲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技能竞赛等各种活动,正确引导专业课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促进专业课教学水平的提高。[1][2][][]三、加强实验室建设(一)缩短实验实习设备与汽车行业的实际差距。1、汽车发动机、总成、电器元件的先进性。学校里的实验实习、检测设备应跟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及时地更新。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汽车的车型、结构变化频率非常快,如果实验室里的设备几年、十几年一成不变,则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就是“老古董”,根本没有就业能力,更别说竞争、发展能力。2、汽车发动机、总成、电器元件的动态性、完备性。实验室的设备大多是静态的。比如说发动机拆装用的发动机总成,一般是无法运转的,甚至缺少零部件。学生在拆装的时候就会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在装配的时候,不能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无法确保正确的间隙和拧紧力矩,毕业后到真正的生产一线,面对要求装配出来能够正常运行的发动机,学生就无从下手。因此,应该多增添一些能够运转的机器让学生实验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实际需要。(二)添置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汽车上电控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与此同时,需要大量的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要会利用检测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故障分析的。所以实验室应该大量添置维修企业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仪、示波器、四轮定位仪、尾气分析仪等检测诊断设备。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学会这些设备的使用,这样踏上工作岗位后会很快进入角色。(三)进行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能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训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和钻研精神。1、时间开放。一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实验课没有很好掌握的内容进行复习;二是除大纲中制定的实验外,由教师确定新题目,学生选题,在课外进行实验操作。比如,可以由企业的技术人员根据汽车维修诊断实践确定一些实验项目,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2、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内容的开放要使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必须在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和实验类型多样化的背景下,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例如,设计性实验,教师在实验指导书中只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实验仪器设备,而实验方案、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均由学生自己完成[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努力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学生在实验中碰到各种具体问题,教师进行指导,使实验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即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应用理论知识,养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作风。四、结论总之,我们普通高等学校实用本科汽车专业教育应能看清形势、善于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勇于实践,教育目标从主要培养理论型科研人才,向主要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转变;教学理念从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和实践同时都重视转变;教学方法从单一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从少信息量向多信息量转变,培养出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面向一线的应用型、创新型、发展型人才。参考文献1.杨金栓.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理论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2.金慧.关于实验教学开放若干问题的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9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的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习与实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部总结,是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培养的全面提高阶段,是学生毕业及取得学位证书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当前,许多国内高校在不断探索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质量和成效,例如,李德海[1]基于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检验环节,以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研究以创新团队的形式参加本科毕业设计,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培养水平。程伟针[2]对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由于教学时间短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贵州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三届本科毕业生论文指导经验为基础,介绍了“团队式”教学方法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李东旭[3]提出的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摸索与实践,采取“团队设计项目”的模式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张桂玲[4]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提出以团队模式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团队指导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本文以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7届和2018届等二届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为基础,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再研究,采用“团队指导方式”为基础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重点研究团队的组建和运行模式,调动毕业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本科毕业设计的作用,从而探索出一种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最佳的毕业设计模式。

1团队组建及分工

团队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本科毕业生组成,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具体组建团队及分工如下:(1)教师团队根据当年参加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以及学生具体情况,针对当前具体的科研项目进行题目分解,明确每个教师的具体职责,建立教师团队。(2)校内指导教师团队,企业指导教师团队和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团队共同参与毕业设计见面沟通会。根据本科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特长以及兴趣爱好,选定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任务书,每个子课题对应1名本科毕业设计学生,明确课题目标,课题任务。(3)在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指导和监控。按时进行周进度会、月进度会、初期检查、中期检查等。同时,紧紧围绕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会,技术研讨会。在适当时候,对于能力突出,表现出色的学生提供到合作企业实地锻炼的机会。(4)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总结,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在论文写作开始阶段,向学生提供规范的写作模板,并规避一些低级的,常见的错误,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5)毕业设计答辩。由于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在参加周进度会,月进度会以及学生交流会时,已经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因此可较好地通过毕业设计答辩。

2团队运行模式研究

团队运行模式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选题、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指导方式、定期交流方式、论文写作等。基于此,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构建框图如图1所示。考虑到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以实践应用为主,指导学生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型课题。因此在指导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时,以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攀枝花市东林汽车制动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鼓式制动器参数化设计与多目标优化研究(项目号:18ZA0293)”为核心,进行毕业课题任务分解,共分解为4个子课题,如图2所示。分别安排4位毕业生在攀枝花市东林汽车制动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企业工作以外,还需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这期间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将毕业实习单位的工程实践问题转化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

3团队指导的教学成效

以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为对象,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实践研究。对于2017届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情况,共由4位校内指导教师、2位企业指导教师和8位学生组成2个毕业设计团队,其中一个团队(4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即来源于“鼓式制动器参数化设计与多目标优化研究”。4位毕业设计成绩分别优秀2人、良好1人和中等1人;刘文武同学参加“攀枝花学院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校级公开答辩”以总分90分的答辩成绩获得第一名,并且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称号,1篇。针对2018届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情况,共由3位校内指导教师、4位企业指导教师和15位学生组成3个毕业设计团队,其中一个团队(5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资阳市某汽车生产企业的攻关项目。5位毕业设计成绩分别优秀2人、良好2人和中等1人;其中2位毕业成绩为优秀的毕业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称号,均1篇。

4结语

通过对两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表明由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本科毕业生组成的团队,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营造学习氛围、严格要求以及定期交流与探讨等方式,有利于学生研究习惯的养成,有效促进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及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督促,针对毕业设计讨论并给出解决办法,确保毕业生同步进退,以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学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德海,孟琳,包怡红.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57-58.

[2]程伟,张覃.团队式教学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3):67-70.

[3]李东旭,孟云鹤,蒋建平,范才智,程文科.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01):117-119.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车辆工程;毕业设计;现状

1车辆工程专业定位对比分析

国内学术研究型高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为:培养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根据黄河科技学院“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确立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为: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车辆工程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会设计、善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车辆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对比后可知,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而不是学术研究型高校中的实验研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也正是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将来在社会中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能力,所以毕业设计内容也应该向实践应用方面倾斜。

2国内部分优秀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该校在网上开设选题系统,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主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与指导教师沟通具体细节,为日后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内容提供了保障,如图1所示。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指导教师下发的任务书完成各个指标,具体的设计工作量由各自指导教师按照实际题目规定。浙江大学对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进行划分,针对学生不同的差异性,将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分为:汽车机械结构设计类,以汽车机械总体设计图1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流程为目标,以解决汽车生产和实际工程问题为重点,完成设计说明书,附A0装配图1张以及一定程度复杂的零件图3~5张;汽车机电设计类,以汽车电子系统为设计目标,完成设计说明书,附系统控制设计图1~3张、子系统设计图3~5张和控制部分软件代码;汽车分析研究类,以汽车整车或零部件为研究目标,按照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汽车动力学仿真、汽车轻量化分析、汽车电子系统仿真等内容研究,优化汽车整车或子系统的性能,撰写论文一篇,对研究内容得出一般性结论,提出汽车设计的优化建议。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毕业设计模式向国内其他高校吸取经验。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迄今为止,已有2015届(97人)和2016届毕业生(205人),毕业设计历经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抽选题、师生见面、教师定期指导、统一答辩等过程。毕业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进一步将本科四年所学知识整理运用,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部分毕业设计题目如图2所示。2015届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有设计和论文两类,学生按照抽签的方式抽取题目,与指导教师一一对应,并且完成题目。做设计类题目的学生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并附上2张A0的装配图和若干张零部图,做论文类题目的学生要求给出支撑论文观点的论证。2016届毕业设计与2015届情况基本一致,不再阐述。目前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3.1毕业设计题目重理论轻实践应用学生根据四年所学知识,在毕业时提交毕业设计,应该反映的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黄河科技学院是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在毕业设计中应该体现明显的创新点,而不是照搬某个车型重新进行参数选择、制图设计,或者对已经成型的论点进行论述。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去设计一个实物或者根据论文题目去实地调研某项数据,并最终得到一个创新性的结论。单纯的应用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计算会使学生忽视毕业设计存在的意义,且助长“抄袭数据”、“学术造假”的不正之风。设计类题目如“某车型离合器设计”、“某车型制动器设计”等需要学生熟悉整车参数并设计出离合器或制动器并安装在该车型使其与整车传动系统匹配,并用绘图软件绘制A0图纸两张,计算量与图纸要求对于学生均较高,学生基础较弱,大部分学生对此类题目都深感困难,学生迫于必须毕业之前完成,有的就会选择网上抄袭糊弄指导教师,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丧失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意义。论文类题目如“降价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需要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研究现状对论文题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题目进行实践性调研而得出有价值的论证,而是依靠网络查询数据作为支撑论证的论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自己题目的理解不深刻,题目是指导教师拟定而非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网络上的数据时间久远直接导致降低论文研究的意义,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有的会篡改真实数据,助长了“学术造假”现象。

3结语

黄河科技学院以及一大批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对于毕业设计的模式还有待提高,需要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的模式并且结合自身情况做出调整改变。侧重于实践性,以促进学生将来就业(考研)为导向,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差异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刘财,杜晓娟,韩立国.坚持“严、研、妍”,培养高质量人才[J],中国教育(高校版),2008(4);45~47.

[2]冯晅,刘财,杜晓娟.兴趣引导法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勘探地震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8):57~58.

[3]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贯通教学法———改革毕业论文工作的尝试[J].经济与管理,2010(5):55~57.

[4]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16(4).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团队指导;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机械类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收官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提炼与技能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的一个必要环节,对学生即将就业或继续读研都具有重要意义[1-2]。随着机械学科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方向的变化,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3-6]。基于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笔者研究了基于团队指导的机械类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对于提升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传统模式机械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经历过三届的毕业设计组织管理工作以及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通过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教学督导、历届学生的沟通,发现目前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选题不太科学。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和选择将直接影响论文撰写和实验过程,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目前,选题存在着研究对象玄奇、专业相关度小、研究范围过大或内容太少、教师命题随意性大等问题,部分选题不能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2)学生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完成,部分学生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薄弱,部分学生因参加各种考试、面试、招聘、人才交流会或者应聘用单位要求去实习等,加之学生掌握学校、学院“心理”,不少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应付了事。3)教师不太投入。指导教师的态度、专业知识结构、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和教学研究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指导老师对学生要求不严。部分老师还需要完成自身的科研和教学任务考核,因此在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上往往不够仔细。4)管理不太到位。因教学资源紧张,毕业设计均没有固定的教室、机房,学生需要在图书馆、宿舍等场所完成毕业设计。学校、学院虽然制定了相关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太严格、不太规范,也缺乏信息评价反馈机制。毕业设计查重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有些学生删掉重复内容或转化成图片格式,随意变动文字顺序导致意思不通。5)答辩不太严格。虽然开题答辩和论文答辩时都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碍于情面不指出问题或虽给学生指出问题但学生不改、不同答辩组标准不同等,一个或两个答辩环节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且普遍注重格式、规范要求,而忽视对开题报告、论文内容的审核,成绩评定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6)培养不太全面。绝大多数都是一人一题的“单”课题,即一个学生一个具体任务,与其他同学的课题关联较少,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课题即可,不利于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开拓创新和共同解决难题的能力。

2基于团队指导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2.1目的与意义

1)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实行“内外开放”机制,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发展特色,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团队成员提升学历与职称,支持成员外出进修与培训,在开展项目研究业务方面可相对独立,注重个人的发展。为适应学科的交叉融合,迎合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在专业结构上将优先加入新能源汽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团队成员。学历层次上,优先加入高学历层次人员,考虑到配合更多的实践环节,也需要吸收实验员。此外,着重引入外校、企业具备工程系列职称,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教学、研发、制造的人员,以完善团队的梯队构成和专业领域。2)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培养质量。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中着重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方法、措施、结论、成果融于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介绍学科进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团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利用浓厚的团队学术氛围,通过科研工作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类教学和科研项目,不断加强对各自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增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提升团队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教师及学生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定期邀请兄弟院校、知名企业的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团队中的教师定期举行学术报告等活动,积极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到科研课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提高团队知名度。通过团队建设,优化团队结构,增进团队水平,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创新创业意识与技能的目的。团队教学配合相得益彰,科研合作齐心协力,个人发展团队支持,友情深厚工作愉快。这样的团队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加入,也就有了将团队建设发展管理运行的方法进行推广的前提。进行团队指导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优化团队结构,不断改进团队指导方法和策略,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的提升,一届届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的潜移默化,逐步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热情、努力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研究作风。

2.2思路与方法

1)以真实课题为主要课题源。吸引学生参与科研,利用教师的科研和教改课题、企业需求的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取、定制总课题和各子课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承担相应课题。为有读研想法的学生设置专项课题,涉及的手段、方法、软件与读研时类似,为他们今后读研打下基础。2)制定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各环节监督细则,保证毕业设计全过程闭环把控[7-8]。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对最终结果进行主观评价,忽略了对毕业设计过程的评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和困惑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影响整体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将整个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制定各个环节详细的评价指标,使最终给出的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同时,还可以起到监督指导教师团队工作情况的作用,为团队指导老师业绩考核提供依据。3)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发挥指导教师专长,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注重过程。吸引优秀教师,组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优化团队学历结构。成员之间教学分工明确、科研合作融洽、专业知识互补、个人友谊深厚,确保了团队的生命力。在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4)建立团队指导毕业设计工作机制[9]。其中具体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团队教师自身专业优势,从毕业设计思路、论文撰写格式和方法、绘图指导、实验设计和开展等几个方面明确不同教师的指导任务,同时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指标。②结合教师在研课题和学生兴趣方向,对子课程进行归类,从课题方向、能力需求、实验要求、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为学生选题提供便利。③制定详细的任务书,其中包含内容要求、能力要求、创新点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毕业设计的要求。④根据毕业设计全过程监督细则,明确文献查阅及综述、开题答辩、初步分析、中期检查、完成分析、图纸绘制、实验总结、格式检查、初稿提交、论文答辩等各环节的具体考核要求和时间节点,从而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5)完善综合评分体系。目前,评分体系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答辩环节,不能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既能体现毕业设计的最终水平,又能考查学生成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成长。综合评分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力评价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进行评价。②知识评价方面,包括通识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③平时表现评价方面,包括工作努力、遵守纪律、作风严谨、态度端正等。④方案设计、实验和分析评价方面,应包括论文设计、实验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数据采集、计算、处理的正确性,论据可靠、分析、论证的充分性,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可行、推导正确或程序运行的可靠性,绘图的标准性等。⑤答辩表现评价方面,应从阐述有理有据、基本概念清晰、问题回答准确而深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6)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指导教师团队负责质量把关,承担毕业设计质量的责任,完成自评[10-11]。组织质量评估鉴定,成立毕业设计评价专家组,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学生反馈、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对比团队式毕业设计与传统模式在各方面的差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遵循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基本要求与较高要求相结合的原则[12],建立科学、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质量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3结束语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地方型;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引言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旨在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培养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工程思维,依托已有的汽车、交通行业的优势,以创新实践与解决汽车服务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1-2]。形成了“以汽车服务管理、汽车电子维修”为特色,立足现代汽车产业、兼顾交通运输行业,培养基础知识宽厚、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强、面向基层的行业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能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金融、汽车营销服务、汽车售后服务、车辆评估与鉴定以及交通规划等工作,旨在培养服务于当地汽车、交通等相关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4]。

2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080208汽车服务工程修业年限:4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可在4-6年内完成学历、学位层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优先,培养爱国、爱党、守法,有良好道德,勇于担当、视野宽阔、心态开放,基础理论实、专业技术精、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能力和较强就业创业能力,能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金融、汽车营销服务、汽车售后服务、车辆评估与鉴定以及汽车产品规划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6]。

4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专业知识能力:1.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汽车服务工程规划、鉴定、维修和管理的能力;熟悉机械工程学科、汽车服务行业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汽车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汽车物流、汽车新能源技术、服务场站设计等的基本知识。3.掌握汽车服务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方法,掌握汽车电子及其零部件结构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故障诊断、技术维修知识,掌握汽车服务行业中营销、企业管理、鉴定与评估、保险与理赔等过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5.1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5.2核心课程

工程图学与CAD、机械设计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实验:汽车构造(上)试验、汽车电子器件试验、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汽车使用性能试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试验、汽车维修工程试验、汽车鉴定与评估试验。2.专业实习:汽车服务认知实习、金工实习、汽车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实习、汽车勘查与定损实习、汽车构造(上)实习、汽车构造(下)实习、汽车服务工程生产实习、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3.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7培养方案

进程安排(表1)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项目:地方普通型本科院校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HNJG-2020-1249)。

参考文献:

[1]赵向阳,陈智娟,吴启斌,侯锁军.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1,52(05):138-139+157.

[2]周小静.新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0(05):258-259.

[3]吕铁亮,张程程,高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风,2020(30):125-126.

[4]张永辉,赵炜华,吴玲,张俊溪,王栋.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9(02):51-53.

[5]王冬梅.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8(17):259-260.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6

(一)“汽车营销”学科交叉性较强,课程体系难以确定。“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需要从业人员既懂“营销”又懂“汽车”。因此,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有的把该专业放到经济、管理类院系下,以经管类课程为主,汽车知识类课程为辅;有的将该专业放到汽车类院系下,以汽车知识为主,营销类课程为辅。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汽车营销”类专业上升到本科层次,又面临着学生是拿管理学学士,还是工学学士的问题。如果拿管理学学士,就要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汽车知识课程为辅。如果拿工学学士,就要以汽车课程为主,市场营销课程为辅,还要开设一定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所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很好地针对市场进行汽车营销。(二)缺少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双师型等素质的汽车营销专业教师。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构成有以下几种:1.其他专业转岗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缺少汽车与服务方面的系统知识,基本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2.汽车类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对汽车制造、设计及维修等方面有着整体的认识,但缺少如汽车营销、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等经管类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驾驭和胜任整个汽车服务工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该领域其他著名高校的外聘兼职教授。该领域的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较高,虽然能够提高该领域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并能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缺少参与热情,不能作为教学的主力。4.汽车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师生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企业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且人员数量不多。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大紧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基本满足了“量”的要求,但在“质”上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的专业高素质教师更是捉襟见肘,培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素质汽服人才还任重道远。(三)实践手段。大多数学校汽车学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集中在汽车设计、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等方面,而“汽车服务”方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滞后,存在相当大的空白,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四)校企合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后市场”,如: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服务培训机构、市场调研机构等。此类企业(保险公司除外)在人力资本方面都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季时,毕业生需求量较少。二是管理结构较扁平,一般是三层结构: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毕业生在本公司的上升空间小、上升途径窄。三是人力资本使用追求短平快,希望毕业生来了后就能产生效益,不太愿意花较大精力培养人才。这些现状都导致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兴趣不大,使很多学校提出的“双元式教学”、“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项目流于形式,最多是接纳教师观摩学习。顶岗都很难做得到。(五)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比较盲目,大多数学生对所选专业完全没有兴趣。笔者曾经做过调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因为兴趣而选择汽车专业的不足10%,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一)缺少高素质一线汽车营销人才。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愈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等现状,使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二)具有“交叉性”知识体系的复合型汽车营销管理人才将更加重要。优秀的汽车营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汽车方面、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及战略管理方面等综合知识及技能。(三)汽车营销相关产业将会迅速发展。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汽车营销人才的频繁流动将使汽车市场出现大量相关服务,如汽车营销大学教育、培训、汽车营销咨询、第三方调查等。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培养方案框架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应用性本科,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大学期间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学生四年大学获取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人协作能力、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滑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纵观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

首先,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是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应用性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本科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正好与用人单位招聘时间相矛盾,这种社会大环境必然导致本科毕业学生不得不分心于求职择业.他们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时间用在找工作上,而用在潜心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上较少.其次,考取研究生的过程对毕业设计(论文)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把考取研究生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次择业,这些致力于考研的大学生,大三、大四正是他们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准备复习、初试和复试的过程中,做毕业设计(论文)自然成了他们的一个重要包袱,很少有精力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2学生自身

首先,很多大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不够扎实.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既是一个消化知识、整合知识、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对于初涉科学研究领域的本科毕业生来说,要求毕业生设计(论文)具有创新性是一项重要挑战.因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不是搞科研或学术研究,他们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在考试前一个月搞突击,平时很少去深入探究,所以这些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的不精或能力的缺乏造成毕业设计(论文)无深度,或缺少新意,搬运别人的观点居多.其次,在大学生中存在对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视、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是其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许多用人单位在本科毕业学生大四的第一学期进行招聘,这正是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选题、调研等环节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因时间紧迫,觉得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好坏,不会影响他们的就业,从而对毕业设计(论文)消极对待.

2.3指导教师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除了具备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需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引进较多的青年教师是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学生实习的主力,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师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定深度和高度,致使这部分教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其次,一些青年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指导一两次就定稿,指导基本是流于形式.因当前严峻的就业态势所迫,本科毕业生不得不奔波于各种各类的招聘会,指导教师出于学校学生就业考虑,对学生是否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去做而不予理会,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低水平拼凑现象,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每况愈下.最后,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课堂教学,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授课是其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时间相对集中,有学校质量监控做保障,课堂教学得到了足够重视.而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方式比较灵活,时间跨度长且耗时多,需要反复修改与改进,如学校过程管理监控不严,教师本身对自己要求松懈,投入指导的精力不足,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

2.4学校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监管不力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尽管各高校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流程均做了相关规定和评定标准,但在实施细则方面还很不完善,职责不明、执行不严,缺乏督促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执行力度不够,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一系列过程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优先监控.有的学校虽然对指导教师所具备的条件有明确要求,但在具体执行时,有学院因指导教师不足或其他等因素,仍存在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或有不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指导的现象.其次,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在职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完善,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培训政策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部分青年教师闭门造车,未能得到较好的业务培训.针对以上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3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管理策略

3.1加强过程管理,使过程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3.1.1制度化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集计划性和经常性管理为一体的基础性工作.为使我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有计划、按进度科学规范运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专门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修订)》、《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试行)》、《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暂行)》一系列文件,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机构、职责、选题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在此基础上,为使过程管理制度化,学校组织各学院根据其专业实际,按照学校统一标准要求,制定了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和标准要求来指导具体工作.3.1.2程序化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严格有序的进行是提高和实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我校对此项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均制定了规范、清晰的工作流程和脉络(见图1),使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有序的程序框架下明确自己的职责.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具体执行,做到环环相扣、有章可循,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鼓励校企合作

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为保证本科生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校特制定了《成都大学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暂行)》来规范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我校鼓励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和科研,鼓励指导教师加强和企业合作.具体办法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单位进行现场实习与交流,同时聘请技术辅导老师,学校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学生,这种做法既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质量,同时缓解了学生就业和学习的矛盾.

3.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学生实践科创活动的结合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资助、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实践科创活动.如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等活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按照自然年度申请立项,每个项目学校给予一定资金资助,以帮助学生完成科创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科创活动兴趣小组等各种实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探索方向,为毕业设计(论文)提前打下良好的思想和专业基础.3.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密切相关.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责任心等是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实施了有效的奖励机制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学校设立不同等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二级学院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选出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在院级评优的基础上,再次评出校级获奖等次,按照校级优秀等级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优秀指导教师分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3.5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和交流

为使我校一些新进的年轻指导教师能准确把握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要求,学校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校内外培训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求各学院分阶段定期组织指导教师交流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经验总结等多种方式互相交流和学习,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总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机制.我校在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学生科创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思想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李瑞瑾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治橙.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4):53-54.

〔2〕张依凤等.地方高校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12-13.

〔3〕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20-22.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动机原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通识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是指“贯通之意”,即社会人可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可运用多学科知识、开放性思维进行思考、合作、资料收集,进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实现多文化、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近十年来,不少学校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课程改革,试图改变传统教育中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模式,进而实现多学科教育、全面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如何解决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矛盾遇到了较多问题[1]。根据笔者多年教授的《汽车发动机原理》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本文中初步探讨了本科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专业课程在通识教育模式中的改变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汽车发动机原理》在车辆工程、能源动力类、机械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门课程中对车用内燃机结构、燃烧方式、功热转化、性能改善、内燃机热力过程、排放物测定与控制等知识与专业技术进行了讲述。《发动机原理》对于培养具有良好基础知识、开阔思维、获得设计创新能力、深化工程实践认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倡导通识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工科教育工作者经常产生难以解决的课程教育改革的问题[2,3]。这些问题可归纳如下几点:(1)课时减少。(2)学习内容明显增加。在专业课时不断压缩情况下,学习内容却显著增加,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专业基础理论必须要学,且更加夯实;其二新工程技术不断涌现,国内外汽车技术,尤其是内燃机技术数年更新一代,教学内容不体现新技术,将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其三学生渴望学习新生事物,追求新技术,不局限与基础知识的掌握。(3)《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一门多学科内容集合的课程。(4)《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材更新慢。

二、教学与时俱进

所谓与时俱进,即教学内容要更新、教学方法也要更新。教学内容中应该对当前所出现的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展示与讲解。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可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社会专业方向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帮助学生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典型论文,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获得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动手实践的能力。笔者收集了国内外发表的内燃机相关专业论文,在结束本节内容讲解后,结合相应的论文课题,分析当前内燃机技术发展趋势与论文内容。讲述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占课程时间的1/6左右。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安排详细如下:(1)在获得论文提纲基础上为学生分析论文重点、难点与论文写作思路。(2)讲解过程中对提问的学生解疑答惑。(3)讲解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4)课后学生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并手写一份学习心得。

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授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例如讲解到发动机温度在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将达到较高值时,向课堂提问采用什么方式冷却、什么冷却剂冷却、冷却剂的功能、制冷量如何计算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并获得问题的合理解答。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2.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教学课程中设定讨论课,或在教学过程中挤出一定时间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学习讨论。例如,在如何改善发动机换热过程这一命题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学知识、创意能力、实践经验等进行问题的分析,并获得独具特点的见解。也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获得更多解决方案,不仅提高学生互助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合作精神。3.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中已有广泛开展,且在某些课程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动画、图片等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汽车发动机原理》中所教授的内容。4.开设网络课堂。网络为教学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一个开放式教育与学习环境。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学习意愿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动手查阅、整理、分析资料,并获得问题的解答。因此在网络课程前,教师需要为网络课程安排任务。

四、独立思考能力与专业实验技能的培养

所开设的实验课程大部分为理论验证性,这类实验课的优点在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获得实验解决方案,而缺点在于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设定了两种实验课程,包括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必须实施的内容,而探索性实验则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开设的实验课程,比如包括有实验方法的改进、内燃机结构部件的优化、内燃机性能的优化等。探索性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表述如下:(1)教师团队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题库供学生选择,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探索性实验课题。(2)教师给定学生学习要求。(3)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设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方法、实验流程、各种实验设备、自主编写实验大纲与指导书,实验结果的论证与改进等。(4)向正在进行探索性实验所有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他们提供条件,并设定探索性实验周期为10周。(5)给定两周时间让学生准备实验与实施实验。(6)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提醒学生注意数据分析与特性曲线的绘制等细节。学生在做完探索性实验后,还需要进行验证性实验,以支持实验所获得的结果。

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经历的全面考核。学校每年为学生提供的毕业论题中与《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相关的有不少,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时便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大量资料、查阅大量图书与技术标准,完成论文写作的储备工作,最后撰写获得毕业(设计)论文。专业课程学习与毕业设计在时间上的重叠是出于一定目的的。其一,学生在大三之前虽然经历了金工实习、实验课程、专业训练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但并未完全掌握专业知识,这时候安排毕业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二,毕业设计(论文)与专业课程并行实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需要重点学习相关内容,获得事半功倍效果;其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能设计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去查阅收集资料,进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所以在为学生提供良好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考查力度,促使学生良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六、增加课外作业,鼓励创业活动

课外作业不是单单指多做几个题目,而是摒弃这种传统考核方式,进行考核方式的创新,在考试成绩考核基础上,将实践活动、研究性实验成果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中。这种考核方式势必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实验与课外活动等。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是一种积极趋势,高等院校应该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发展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创业活动与创业比赛等。将专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符合社会公平培养之目标,对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社会人格、良好情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9-18.

[2]邹晓葵,陆兆新,沈昌.微生物及其生物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7,(3):35-37.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专业认证;民办高校;车辆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1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保证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实现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资格相互认可的重要措施,对专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等院校开展有关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概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为核心,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评估工程教育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均从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围绕学生能力的达成和提升做出了具体要求。

3民办高校车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

3.1江西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江西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连续多年在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等多个榜单上名列前茅。车辆工程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配置、硬件设施以及资金投入都处于学校前列。该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校外专业实践基地不够全面,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效果不明显。3.2车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结合江西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工程能力和应用素质的逐步提升为原则,构建实践模块分层化、科技创新全程化、校企平台协同化、应用能力进阶化的“四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3.2.1实践模块分层化。根据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分成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四个模块层。基础、专业和综合模块形成由易到难的层次,创新实践模块贯穿实践教学全程。3.2.2科技创新全程化。大学各阶段都应培养学生不同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创新实践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形成科技创新的全程化。如让大一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大二学生独立或组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大三、大四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参加竞赛。3.2.3校企平台协同化。利用学校科研基地、科研平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一些专业、综合、创新的具体问题融入到实践培养环节中,可以在培养学生基础实践层次上,更好地锻炼其综合、创新能力。3.2.4应用能力进阶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分层化,从侧面体现培养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的进阶理念。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之中,先掌握基础的实践技能,在此基础上再上升一个台阶,进行更高水平的实践学习。

4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成果

4.1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成果。在2018届毕业班中,学院对15本车辆(1)班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改革,最终该班级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有明显改观。2018届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图22018届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布情况4.2科技创新竞赛获奖成果。近几年来,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在“挑战杯”、智能车竞速赛、汽车创新设计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的奖项逐年增多。近4年该专业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情况如表1所示。4.3学生参与科研情况。为落实实践教学改革,团队教师吸引了一批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做科研,协助团队完成一些能力范围内的科研工作。近4年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科研参与情况如表2所示。4.4校企合作成效。自实践教学改革以来,车辆工程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增加了投入,由原来单一的几家汽车4S店增加到汽车各领域相关的二十多家校企合作单位,例如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恒信德龙汽车服务公司、江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南昌凯马有限公司等。

5结论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分析了江西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实践模块分层化、科技创新全程化、校企平台协同化、应用能力进阶化的“四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竞赛、科研参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民办高校车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成果有利于促进专业水平达到认证标准,提高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为民办高校其他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2-47.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3]陈利华,赵津婷,刘向东.从工程教育认证视角重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5(12):60-67.

[4]楼建明,鲍淑娣,傅越千,等.基于“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177-181,278.

汽车本科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逆向选择;写作能力;思辨能力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堂课,是对大学学习成果的总结,也是大学生迈入下一阶段生活的开端。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体现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也体现了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校发放本科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因此,本科毕业论文对大学生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吸引了大量专家学者的关注,王淑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存在许多问题,并从论文选题、学生写作和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1]王洁等认为参考文献能够体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出运用软件从参考文献撰写规范和引用质量两个方面衡量本科毕业论文质量。[2]徐建邦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性质是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提出本科毕业论文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应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和实践性学习。[3]李伟等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出了八个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从逻辑的角度将影响因素分为五个层面,据此提出对应的建议和对策。[4]张洪秀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并在不同层面提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5]乔军等认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该从宣传、制度、组织、监督、答辩、资金和教师层面加强管理。[6]郭丽等运用PDCA质量管理理论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构建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运行、评价机制,为其他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7]黄智铭等提出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层面入手,提出针对论文指导教师的评价策略,并对导师建立奖惩机制,进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质量。[8]张洁等提出运用网格化管理思想,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监管,提出过程化管理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9]王德朋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定位导致了学生、教师和管理三个层面存在问题,提出本科毕业论文应重新定位,重视学术训练、问题分析和重点指导。[10]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但大多集中在外部层面(制度、学校、教师),较少涉及学生层面,特别是对学生如何写作的研究极少。本科毕业论文的作者是学生,制度、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只是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学生作为执笔人是最关键的一环。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与思辨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运用逆向选择理论解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的路径,以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搜集数据及资料能力不足。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是无水之源,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胡编乱造,或者写作内容过于陈旧,观点落后,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搜集数据和资料的习惯,导致其搜集数据和资料能力不足,出现学生写毕业论文的过大大降低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搜集数据和资料能力不足包括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搜集不充分、信息搜集方式缺乏多样性和搜集数据过于老化等方面。研究文献搜集不足主要包括文献老化(老的文献过多)、文献不全等方面。信息搜集方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搜索方式单一、搜索网站专业性不强、搜索结果陈旧等问题。数据质量差主要表现在数据过于陈旧和数据准确性较差等方面。(二)信息甄别能力有待加强。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在茫茫数据之中会不知所措,从而选择不恰当的信息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依据,这将直接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信息甄别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选择错误信息、选择片面信息和忽视重要信息。选择错误信息主要表现在选择与事实不符的信息,从而导致所得结果与实际不符,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没有价值,甚至产生负面影响。选择片面信息是指虽然信息为真,但信息不全,使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能体现全部信息的价值。忽视重要信息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选择的信息量较大,没有提取出重要信息,重要信息和普通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重要信息的价值远远高于普通信息的价值。因此,在本科毕业论文书写中,对重要信息需要特别重视。(三)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学生在这一层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对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缺乏深度,对于所研究问题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面,对于问题产生的作用机理分析不足。第二,不知该用何种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任何知识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懂得采用何种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具有较高的要求,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第三,提出的对策不具有操作性或普适性。由于学生对问题分析不够透彻,导致所提出的策略和对策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要么提出的对策具有普适性,即对于所有问题均可适用,缺少针对性;要么提出的对策不具有操作性,即虽然对策具有独创性,但脱离实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逆向选择: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的需求

(一)逆向选择理论概述。逆向选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来的,属于信息经济学范畴,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逆向选择起初是分析旧车市场,关于旧车质量,卖家和买家具有不同的信息知识,最终因为旧车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旧车驱逐良车的现象。后来,逆向选择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汽车保险、人身保险和网上交易等领域。同时,为了解决逆向选择所带来的问题,专家提出了许多方法和理论,主要包括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两个理论。信号传递是指信息多的一方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少的一方,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进而实现双方共赢。信息甄别是指对信息进行判断,核实信息的有效性,剔除不准确信息,保留准确信息,进而实现双方互信,促进交易的完成。(二)逆向选择理论的特点。第一,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是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前提,逆向选择要求参与者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参与者的决策和判断,导致信息少的参与者判断错误,而信息多的参与者则获取利益。第二,随机性。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具有随机性,任何参与者的信息量都具有不可预测性,即参与者只能准确获悉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而对其他参与者所拥有的信息不可知。第三,利益性。参与者对于收益和成本十分敏感,当利润达到期望值时,参与者将会采取行动获取该利益,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参与者获得的利益往往不是最佳利益,其所采取的行动也不是最佳行动。逆向选择理论的三个特点使参与者较难做出最佳选择,使信息少的参与者遭受损失,而信息多的参与者获取利益。(三)逆向选择理论的适用性。逆向选择问题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具有相同之处,运用逆向选择理论能够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理由如下:第一,二者均具有信息不对称特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信息和资料搜集不全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成为拥有信息量较少的一方,导致写作质量不高。第二,二者均要求较高的信息甄别能力。信息甄别能力高的参与者能够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信息甄别能力高的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认清信息的正确性和重要性,进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第三,二者均要求较高的思考能力。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需要思考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还要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案,促进信息在参与者之间流通。而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此类似,不仅需要较高质量的资料,还需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综上所述,逆向选择理论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具有较多的相同之处,而逆向选择理论已渐成熟。因此,运用逆向选择理论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三、逆向选择理论下提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的路径

(一)提高信息搜索能力。第一,增加信息搜索次数。这就要求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努力搜集数据和信息,不断增加信息数量,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数据基础,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基础。第二,增加信息搜索方式。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多种方式增加信息搜索来源,不仅要搜索中文数据,还要合理利用外文网站,增加外文数据,要利用专业网站,中文主要利用知网,外文主要利用各种期刊官网和专业数据库网站。第三,重点关注最新信息。最新信息往往代表着最新研究成果,代表着研究前沿,也代表着创新动态。最新信息往往需要学生实时关注最新研究动态,增加搜索次数,保持搜索频率和周期,提高最新信息接收能力。(二)增强信息甄别能力。第一,识别错误信息。识别错误信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识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提高思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识别信息的价值,剔除不良信息,保持信息的正确性。第二,顾全全面信息。片面信息是全面信息的一部分,如何消除片面信息的影响,保持全面信息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的片面性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弥补信息价值的全面性。第三,重视关键信息。全面信息价值不一,高价值的信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辨能力,高价值的信息往往难以发掘,需要学生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属于过高要求。(三)提高写作思辨能力。第一,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影响问题发展的因素,思考问题发展的趋势,辨析问题发展的可能性,预测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第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获悉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应加强学生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度,进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思辨能力。第三,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头脑,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另辟蹊径,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使一个对策不可行,还有其他对策可行,运用组合拳解决问题。

四、结论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需要三方通力合作。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制定管理制度。教师为学生讲授知识,授之以渔。学生在学校应珍惜知识、储备知识,为运用知识提供基础。在毕业论文写作与思辨过程中应提高信息搜索能力、加强信息甄别能力和提高写作思辨能力,保证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梅.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2):67-69,87.

[2]王洁,周宽久,侯刚.本科毕业论文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和工具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160-162,213.

[3]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83-86.

[4]李伟,欧书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66-169.

[5]张洪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2-13.

[6]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9):46-47.

[7]郭丽,范英梅.应用型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16(3):115-120.

[8]黄智铭,范懿天.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质量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198-199.

[9]张洁,左临轩,王涛.利用网络化管理强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监管[J].大学教育,2020(6):179-181.